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方式 » 己內醯胺離子交換廢水

己內醯胺離子交換廢水

發布時間: 2021-03-30 20:46:10

A. 因陽離子交換樹脂在己內醯胺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原理是什麼

是陰陽離子。是將己內醯胺溶液中的無機雜質so42+和NH4-通過取代樹脂上的官能基團達到除去無機雜質的目的,

B.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於萍

出生年月:1963年3月 學位:博士 職稱職務: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科專業:應用化學
主要研究方向:1.水與廢水處理 2.金屬腐蝕與防護 3.膜分離
簡 歷
1983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化學化工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在電力部西安熱工研究院獲碩士學位;1999年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獲博士學位;2001年-2002年在英國Birmingham大學訪問學者。擔任過技術員、工程師、副教授及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鍋爐水處理協會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工業給排水委員會常委;中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腐蝕試驗分會委員; 湖北省機械工業學會表面處理與塗裝專業委員會理事;衛生部「健康相關產品」(涉水產品)評審委員;《工業用水與廢水》雜志編委;《工業水處理》雜志編委。 教學情況 主講本科生《化學工程基礎》、《化工過程開發》等課程。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條龍」攻關項目:己內醯胺電去離子精製與濃縮耦合技術 (2) 國家留學回國人員基金:以廢舊橡膠為介質的好氧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含氨氮廢水的性能與機理研究 (3)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己內醯胺水溶液的吸附精製 (4)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有機硅納米絕緣塗料的表面與絕緣性能研究 獲獎情況(部分) (1)2004年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理科化學類專業化工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 (2)2003年獲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三等獎(「三相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及其技術經濟分析」) (3)2003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相流化床煙氣除塵脫硫一體化」) 出版專著與教材 (1)《火力發電廠專業外語》,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出版社,1999年 (2)《火力發電廠水處理及水質控制》,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年 (3)《工業鍋爐水處理技術》,氣象出版社,2002年 (4)《鍋爐水處理習題集》,地震出版社,2002年 (5)《現代工業水處理技術與應用》,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年 (6)《絕緣與潤滑材料化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主要科研論文 1、於萍,羅運柏,錢達中,三相逆流離子交換-除CO2聯合水處理床中離子交換性能的研究,離子交換與吸附,2000,16(4):337 2、於 萍,羅運柏,WHEC-11型防腐溶垢成膜劑的應用研究,熱力發電,2001,30(3):24-25 3、於 萍,姚 琳,羅運柏,高濃度含酚廢水處理的新工藝,工業水處理,2002,22(9):5-8 4、Ping Yu, Yun Luo, Nov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combined cationic ion-exchange bed and degasifier in a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Desalination, 2002, 151:145-152 5、P. Yu, D.-M. Liao, Y.-B. Luo, Z.-G. Chen. Studies of Benzotriazole and Tolytriazoleas Inhibitors for Copper Corrosion in Deionized Water. Corrosion, 2003, 59(4) :314-318 6、於萍,陳啟平,羅運柏,水電站大壩廊道內析出物的分析與試驗研究,水利發電學報,2004,23(1):79-83

C. 21世紀化學重大事件誰能告訴我

公元1900年
英國E.盧瑟福和法國M.居里發現鐳輻射由α、β、γ射線組成

德國F.E.多恩發現氡222

美國M.岡伯格發現三苯甲基自由基

公元1901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逸度概念

法國 F.-A.V.格利雅發明格利雅試劑

公元1902年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分離出90毫克氯化鐳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對催化下了確切的定義

公元1903年
英國E.盧瑟福和F.索迪提出放射性嬗變理論

公元1906年
俄國M.С.茨維特發明色譜分析法

德國H.費歇爾提出蛋白質的多肽結構並合成分子量為1000的多肽

公元1907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活度概念

公元1909年
美國L.H.貝克蘭製成酚醛樹脂

德國F.哈伯合成氨試驗成功

公元1910年
俄國C.B.列別捷夫製成丁鈉橡膠

公元1911年
英國E.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模型

公元1912年
奧地利F.普雷格爾建立有機元素微量分析法

德國W.H.能斯脫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德國M.von勞厄發現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

瑞典G.C.de赫維西和德國F.A.帕內特創立放射性示蹤原子法

德國F.克拉特和A.羅萊特製成聚乙酸乙烯酯

公元1913年
丹麥N.玻爾提出量子力學的氫原子結構理論

英國W.L.布喇格和俄國Г.В.武爾夫分別得出布喇格-武爾夫方程

英國F.索迪提出同位素概念

美國K.法揚斯發現鏷234

英國H.G.J.莫塞萊證實原子序數與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相等

德國M.博登施坦提出化學反應中的鏈反應概念

英國J.J.湯姆孫和F.W.阿斯頓發現氖有穩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

公元1916年
德國W.科塞爾提出電價鍵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共價鍵理論

美國I.朗繆爾導出吸附等溫方程

荷蘭P.德拜和瑞士P.謝樂發明 X射線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國F.W.阿斯頓製成質譜儀

英國E.盧瑟福發現人工核反應

公元1920年
德國H.施陶丁格創立高分子線鏈型學說

公元1921年
德國O.哈恩發現同質異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法

公元1923年
丹麥J.N.布倫斯惕提出酸鹼質子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鹼理論

英國P.德拜和德國E.休克爾提出強電解質稀溶液靜電理論

公元1924年
德國W.O.赫爾曼和W.黑內爾製成聚乙烯醇

法國 L.-V.德布羅意提出電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說

公元1925年
美國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論

公元1926年
奧地利E.薛定諤提出微粒運動的波動方程

丹麥N.J.布耶魯姆提出離子締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蘇聯H.H.謝苗諾夫和英國C.N.欣謝爾伍德分別提出支鏈反應理論

德國H.戈爾德施米特提出結晶化學規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發現喇曼光譜

英國W.H.海特勒、F.W.倫敦和奧

地利E.薛定諤創立分子軌道理論

德國O.P.H.狄爾斯和K.阿爾德發現雙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國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德國A.F.J.布特南特等分離並闡明性激素結構

公元1930年
英國C.N.欣謝爾伍德提出催化中間化合物理論

公元1931年
美國H.C.尤里發現氘(重氫)

美國L.C.鮑林和J.C.斯萊特提出雜化軌道理論

公元1932年
英國J.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中國化學會成立

公元1933年
美國L.C.鮑林提出共振論

E.春克爾製成丁苯橡膠

公元1934年
法國F.約里奧-居里和I.約里奧-居里發現人工放射性
英國E.W.福西特等製成高壓聚乙烯
英國E.盧瑟福發現氚
W.庫恩提出高分子鏈的統計理論

公元1935年
美國H.艾林、英國J.C.波拉尼和A.G.埃文斯提出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
美國W.H.卡羅瑟斯製成聚己二醯己二胺
英國B.A.亞當斯和E.L.霍姆斯合成離子交換樹脂

公元1937年
義大利C.佩列爾和美國E.G.塞格雷人工製得鍀
德國O.拜爾製成聚氨酯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軟質聚氯乙烯

公元1938年
德國P.施拉克製成聚己內醯胺
德國O.哈恩等發現鈾的核裂變現象

公元1939年
法國M.佩雷發現鈁
美國P.J.弗洛里提出縮聚反應動力學方程

公元1940年
美國E.M.麥克米倫和P.H.艾貝爾森人工製得鎿
美國G.T.西博格和E.M.麥克米倫等人工製得鈈
美國D.R.科森和E.G.塞格雷等發現砹

蘇聯Г.Н.弗廖羅夫和К.А.彼得扎克發現自發裂變

公元1941年
英國J.R.溫菲爾德和J.T.迪克森製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公元1942年
義大利E.費密等在美國建成核反應堆
美國P.J.弗洛里和M.L.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論

公元1943年
美國S.A.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出鏈黴素

公元1944年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L.O.摩根人工製得鎇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A.吉奧索人工製得鋦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奎寧鹼
美國G.T.西博格建立錒系理論

公元1945年
瑞士G.K.施瓦岑巴赫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進行絡合滴定
S.魯賓研究出扣式電池
美國J.A.馬林斯基和L.E.格倫丁寧等分離出鉕

公元1949年
美國S.G.湯普森、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錇

公元1950年
美國 S.G.湯普森、K.Jr.斯特里特、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鐦
蘇聯В.А.卡爾金提出非晶態高聚物的三個物理狀態(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

公元1952年
美國A.吉奧索等從氫彈試驗後的沉降物中發現鎄和鐨
日本福井謙一提出前線軌道理論
英國A.T.詹姆斯和A.J.P.馬丁發明氣相色譜法
美國L.E.奧格爾提出配位場理論

公元1953年
美國J.D.沃森和英國F.H.C.克里克提出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聯邦德國K.齊格勒發現烷基鋁和四氯化鈦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乙烯聚合

公元1953~1954年
聯邦德國K.齊格勒和義大利G.納塔發明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公元1954年
聯邦德國E.G.維蒂希發現維蒂希試劑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番木鱉鹼
義大利 G.納塔等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製成等規聚丙烯

公元1955年
美國A.吉奧索、S.G.湯普森、G.T.西博格等人工製得鍆
英國F.桑格測定了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美國杜邦公司製成聚醯亞胺
澳大利亞A.沃爾什發明原子吸收光譜法

公元1956年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活性染料

公元1957年
英國J.C.肯德魯測定了鯨肌紅蛋白的晶體結構
英國A.凱勒製得聚乙烯單晶並提出高分子鏈的折疊理論

公元1958年
美國A.吉奧索等和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分別人工製得鍩
聯邦德國R.L.穆斯堡爾發現穆斯堡爾譜
美國古德里奇公司製成順式-聚異戊二烯

公元1950~1959年
美國R.B.伍德沃德、英國R.羅賓森、英國J.W.康福思和美國W.S.約翰森等完成膽甾醇、可的松、表雄酮和睾丸酮等的全合成

公元1960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葉綠素
美國R.S.耶洛等提出放射免疫分析法
P.B魏斯用分子篩做擇形催化劑·P.B.哈密頓用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

公元1961年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通過12C=12的原子量基準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鐒
美國C.S.馬維爾等製成聚苯並咪唑

公元1962年
英國N.巴利特合成六氟合鉑酸氙
美國R.B.梅里菲爾德發明多肽固相合成法

公元1963年
美國R.G.皮爾孫提出軟硬酸鹼理論

公元1964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4號元素

公元1965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中國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聚苯醚

D. 聚己內醯胺的聚合方法

工業上多採用這種方法。純己內醯胺不能聚合,必須加入少量的水、酸、氨或6-氨基己酸、耐綸單體鹽等物質才能聚合。有水參與的己內醯胺聚合過程包括下列反應:

水是主要的引發劑。反應首先是己內醯胺在高溫(約260℃)下水解開環,生成6-氨基己酸〔式(1)〕。水量的多少影響反應的快慢和最終平衡時低分子化合物的含量。添加羧酸可以加速水解開環和聚合反應。占優勢的聚合反應是己內醯胺逐步加成於線型分子的末端氨基,形成高分子鏈〔式 (2)〕和線型分子間氨基與羧基的縮聚反應〔式 (3)〕。反應後期還有醯胺交換反應及酸解、胺解等平衡反應發生。
工業上己內醯胺水解聚合方法一般採用間歇的高壓釜法和連續聚合法,而以後者居多。樹脂切片通常要經過水洗,以萃取單體和低聚物,再經真空干噪後供紡絲加工或注射成型用。 又稱單體澆鑄聚合,即無水的己內醯胺在鹼金屬、鹼土金屬的存在下,於220℃以上加熱,幾分鍾後即能聚合成粘度極高的聚合物。此法曾稱為快速聚合或催化聚合。其反應機理為,先生成內醯胺負離子:

然後進行增長反應:

這就是5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在模具內聚合成型的單體澆鑄聚合。產品稱為MC尼龍,中國稱為鑄型尼龍。此法由於是在常壓下澆鑄,工藝設備和模具簡單,成型尺寸不受限制,適於製造幾公斤以至幾百公斤的大型製件。製品因在較低溫度下成型,結晶度較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很大(3.5萬~7萬),因此機械強度比耐綸6、耐綸66高。 單體在無水的條件下和氯化氫、胺鹽、金屬鹵化物等存在下聚合。此法由於聚合轉化率和產物的聚合度不高,還僅限於實驗室研究。

E. 20世紀化學發展過程中重大的事件急要!!!

10月8日 23:48 元1900年
英國E.盧瑟福和法國M.居里發現鐳輻射由α、β、γ射線組成

德國F.E.多恩發現氡222

美國M.岡伯格發現三苯甲基自由基

公元1901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逸度概念

法國 F.-A.V.格利雅發明格利雅試劑

公元1902年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分離出90毫克氯化鐳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對催化下了確切的定義

公元1903年
英國E.盧瑟福和F.索迪提出放射性嬗變理論

公元1906年
俄國M.С.茨維特發明色譜分析法

德國H.費歇爾提出蛋白質的多肽結構並合成分子量為1000的多肽

公元1907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活度概念

公元1909年
美國L.H.貝克蘭製成酚醛樹脂

德國F.哈伯合成氨試驗成功

公元1910年
俄國C.B.列別捷夫製成丁鈉橡膠

公元1911年
英國E.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模型

公元1912年
奧地利F.普雷格爾建立有機元素微量分析法

德國W.H.能斯脫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德國M.von勞厄發現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

瑞典G.C.de赫維西和德國F.A.帕內特創立放射性示蹤原子法

德國F.克拉特和A.羅萊特製成聚乙酸乙烯酯

公元1913年
丹麥N.玻爾提出量子力學的氫原子結構理論

英國W.L.布喇格和俄國Г.В.武爾夫分別得出布喇格-武爾夫方程

英國F.索迪提出同位素概念

美國K.法揚斯發現鏷234

英國H.G.J.莫塞萊證實原子序數與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相等

德國M.博登施坦提出化學反應中的鏈反應概念

英國J.J.湯姆孫和F.W.阿斯頓發現氖有穩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

公元1916年
德國W.科塞爾提出電價鍵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共價鍵理論

美國I.朗繆爾導出吸附等溫方程

荷蘭P.德拜和瑞士P.謝樂發明 X射線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國F.W.阿斯頓製成質譜儀

英國E.盧瑟福發現人工核反應

公元1920年
德國H.施陶丁格創立高分子線鏈型學說

公元1921年
德國O.哈恩發現同質異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法

公元1923年
丹麥J.N.布倫斯惕提出酸鹼質子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鹼理論

英國P.德拜和德國E.休克爾提出強電解質稀溶液靜電理論

公元1924年
德國W.O.赫爾曼和W.黑內爾製成聚乙烯醇

法國 L.-V.德布羅意提出電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說

公元1925年
美國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論

公元1926年
奧地利E.薛定諤提出微粒運動的波動方程

丹麥N.J.布耶魯姆提出離子締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蘇聯H.H.謝苗諾夫和英國C.N.欣謝爾伍德分別提出支鏈反應理論

德國H.戈爾德施米特提出結晶化學規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發現喇曼光譜

英國W.H.海特勒、F.W.倫敦和奧

地利E.薛定諤創立分子軌道理論

德國O.P.H.狄爾斯和K.阿爾德發現雙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國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德國A.F.J.布特南特等分離並闡明性激素結構

公元1930年
英國C.N.欣謝爾伍德提出催化中間化合物理論

公元1931年
美國H.C.尤里發現氘(重氫)

美國L.C.鮑林和J.C.斯萊特提出雜化軌道理論

公元1932年
英國J.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中國化學會成立

公元1933年
美國L.C.鮑林提出共振論

E.春克爾製成丁苯橡膠

公元1934年
法國F.約里奧-居里和I.約里奧-居里發現人工放射性
英國E.W.福西特等製成高壓聚乙烯
英國E.盧瑟福發現氚
W.庫恩提出高分子鏈的統計理論

公元1935年
美國H.艾林、英國J.C.波拉尼和A.G.埃文斯提出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
美國W.H.卡羅瑟斯製成聚己二醯己二胺
英國B.A.亞當斯和E.L.霍姆斯合成離子交換樹脂

公元1937年
義大利C.佩列爾和美國E.G.塞格雷人工製得鍀
德國O.拜爾製成聚氨酯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軟質聚氯乙烯

公元1938年
德國P.施拉克製成聚己內醯胺
德國O.哈恩等發現鈾的核裂變現象

公元1939年
法國M.佩雷發現鈁
美國P.J.弗洛里提出縮聚反應動力學方程

公元1940年
美國E.M.麥克米倫和P.H.艾貝爾森人工製得鎿
美國G.T.西博格和E.M.麥克米倫等人工製得鈈
美國D.R.科森和E.G.塞格雷等發現砹

蘇聯Г.Н.弗廖羅夫和К.А.彼得扎克發現自發裂變

公元1941年
英國J.R.溫菲爾德和J.T.迪克森製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公元1942年
義大利E.費密等在美國建成核反應堆
美國P.J.弗洛里和M.L.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論

公元1943年
美國S.A.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出鏈黴素

公元1944年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L.O.摩根人工製得鎇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A.吉奧索人工製得鋦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奎寧鹼
美國G.T.西博格建立錒系理論

公元1945年
瑞士G.K.施瓦岑巴赫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進行絡合滴定
S.魯賓研究出扣式電池
美國J.A.馬林斯基和L.E.格倫丁寧等分離出鉕

公元1949年
美國S.G.湯普森、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錇

公元1950年
美國 S.G.湯普森、K.Jr.斯特里特、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鐦
蘇聯В.А.卡爾金提出非晶態高聚物的三個物理狀態(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

公元1952年
美國A.吉奧索等從氫彈試驗後的沉降物中發現鎄和鐨
日本福井謙一提出前線軌道理論
英國A.T.詹姆斯和A.J.P.馬丁發明氣相色譜法
美國L.E.奧格爾提出配位場理論

公元1953年
美國J.D.沃森和英國F.H.C.克里克提出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聯邦德國K.齊格勒發現烷基鋁和四氯化鈦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乙烯聚合

公元1953~1954年
聯邦德國K.齊格勒和義大利G.納塔發明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公元1954年
聯邦德國E.G.維蒂希發現維蒂希試劑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番木鱉鹼
義大利 G.納塔等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製成等規聚丙烯

公元1955年
美國A.吉奧索、S.G.湯普森、G.T.西博格等人工製得鍆
英國F.桑格測定了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美國杜邦公司製成聚醯亞胺
澳大利亞A.沃爾什發明原子吸收光譜法

公元1956年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活性染料

公元1957年
英國J.C.肯德魯測定了鯨肌紅蛋白的晶體結構
英國A.凱勒製得聚乙烯單晶並提出高分子鏈的折疊理論

公元1958年
美國A.吉奧索等和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分別人工製得鍩
聯邦德國R.L.穆斯堡爾發現穆斯堡爾譜
美國古德里奇公司製成順式-聚異戊二烯

公元1950~1959年
美國R.B.伍德沃德、英國R.羅賓森、英國J.W.康福思和美國W.S.約翰森等完成膽甾醇、可的松、表雄酮和睾丸酮等的全合成

公元1960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葉綠素
美國R.S.耶洛等提出放射免疫分析法
P.B魏斯用分子篩做擇形催化劑·P.B.哈密頓用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

公元1961年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通過12C=12的原子量基準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鐒
美國C.S.馬維爾等製成聚苯並咪唑

公元1962年
英國N.巴利特合成六氟合鉑酸氙
美國R.B.梅里菲爾德發明多肽固相合成法

公元1963年
美國R.G.皮爾孫提出軟硬酸鹼理論

公元1964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4號元素

公元1965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中國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聚苯醚

公元1967年
美國菲利普斯公司製成聚苯硫醚

公元1968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4 號元素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5號元素

公元1969年
比利時I.普里戈金提出耗散結構理論

公元1970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5 號元素

公元1973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全合成維生素B12
美國杜邦公司合成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

公元1974年
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和美國A.吉奧索等分別人工製得 106號元素

公元1976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1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2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9號元素

公元1984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8號元素

網址:
http://www.hgxx.cbe21.com/subject/chemistry/html/020202/2002_07/20020728_1762.html

F. 在生產己內醯胺的化工廠工作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己內醯胺;ε-己內醯胺;Caprolactam資料國標編號----CAS號105-60-2分子式C6H11NO;NH(CH2)5CO分子量113.18白色晶體;蒸汽壓0.67kPa/122℃;閃點110℃;熔點68~70℃;沸點270℃;溶解性: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數有機溶劑;密度:相對密度(水=1)1.05(70%水溶液);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主要用途:用以製取己內醯胺樹脂、己內醯胺纖維和人造革等,也用作醫葯原料2.對環境的影響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健康危害:經常接觸本品可致神衰綜合征。此外,尚可引起鼻出血、鼻干、上呼吸道炎症及胃灼熱感等。本品能引起皮膚損害,接觸者出現皮膚乾燥、角質層增奪取、皮膚皸裂、脫屑等,可發生全身性皮炎,易經皮膚吸收。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毒性:低毒類。致痙攣性毒物和細胞原生質毒。主要用途於中樞神經,特別是腦干,可引起裨臟器的損害。急性毒性:LD501155mg/kg(大鼠經口);70g(人經口致死量)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經口500mg/kg×6月體重、血相有變化,大腦有病理損害;人吸入61mg/m3以下,上呼吸道炎症和胃有灼熱感等;人吸入17.5mg/m3神衰癥候群和皮膚損害;人吸入10mg/m3以下×3~10年,有神衰癥候群發生。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氮氧化物。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達到一定的濃度時,遇火星發生爆炸。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4.實驗室監測方法空氣中已內醯胺含量測定:如果本品在空氣中呈塵埃狀,則以過濾器收集,若呈氣化狀則用撞擊式取樣管收集,然後用氣液色譜法分析。5.環境標准中國(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10mg/m3前蘇聯(1977)居民區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0.06mg/m3(最大值,晝夜均值)中國(待頒布)飲用水源水中在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3.0mg/L(以BOD計)前蘇聯(1978)生活飲用水和娛樂用水水體中有害物質的最大允許濃度1.0mg/L嗅覺閾濃度0.3mg/m3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一、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清潔的鏟子收集於乾燥凈潔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二、防護措施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面具式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應該佩帶自給式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防護服:穿工作服。手防護:戴橡皮膠手套。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三、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食入:誤服者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生產工藝1943年,德國法本公司通過環己酮-羥胺合成(現在簡稱為肟法),首先實現了己內醯胺工業生產。隨著合成纖維工業發展,對己內醯胺需要量增加,又有不少新生產方法問世。先後出現了甲苯法(又稱斯尼亞法);光亞硝化法(又稱PNC法);己內酯法(又稱UCC法);環己烷硝化法和環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開發的環己酮氨化氧化法,由於生產過程中無需採用羥胺進行環己酮肟化,且流程簡單,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在已工業化的己內醯胺各生產方法中,肟法仍是80年代工業應用最廣的方法,其產量占己內醯胺產量中的絕大部分。甲苯法由於甲苯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發展前途。其他各種生產方法,鑒於種種原因,至今仍未能推廣。如以環己烷為原料的方法中,PNC法具有流程短、原料價廉等優點;但耗電多、設備腐蝕嚴重。在己內醯胺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副產硫酸銨,但由於硫酸銨滯銷,因此,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成為評價當今己內醯胺工業生產經濟性的一個重要因素。肟法:各種肟法的主要生產步驟如下:拉西羥胺合成法(由法本公司開發)是用二氧化硫還原亞硝酸銨生成羥胺二磺酸鹽(簡稱二鹽),二鹽水解生成硫酸羥胺。硫酸羥胺與環己酮在80~110℃下反應生成環己酮肟(簡稱肟)和硫酸,然後用25%氨水中和至pH約7,肟和硫酸銨溶液即分層析出。HPO法(由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80年代發展很快。HPO法是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採用以木炭或氧化鋁為載體的鈀催化劑,使硝酸根離子加氫生成羥胺鹽,並在甲苯溶劑中與環己酮肟化。HPO法使羥胺合成與肟化工藝結合起來,肟化無副產硫酸銨。在反應廢液中,加入硝酸後便可返回硝酸根離子加氫工序重新使用。一氧化氮還原法(瑞士尹文達研究和專利公司和聯邦德國巴斯夫公司開發)是在稀硫酸中用鉑催化劑(見金屬催化劑)使一氧化氮加氫,此法副產硫酸銨少,但要求原料純度高,並要增設催化劑回收工序,目前應用較少。貝克曼重排(簡稱轉位)肟在發煙硫酸中轉位,反應溫度80~110℃,收率97%~99%。產物再用13%氨水中和。中和生成粗己內醯胺溶液(又稱粗油)和硫酸銨。為消除轉位副產硫酸銨,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了硫酸循環法。它是將轉位產物中的硫酸中和生成為硫酸氫銨,然後用溶劑萃取出己內醯胺。硫酸氫銨再熱解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轉化為發煙硫酸循環使用。無副產硫酸銨的轉位方法還有氣相轉位法、離子交換樹脂法、電滲析分離法等。[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精製各種己內醯胺生產方法中,均需對己內醯胺進行精製。一般精製方法有:化學精製(高錳酸鉀氧化、催化加氫等)法、萃取法、重結晶法、離子交換樹脂法、真空蒸餾法等,為獲得高純度產品,工業上一般是組合幾種方法進行聯合精製。甲苯法甲苯在鈷鹽催化劑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反應溫度160~170℃,壓力0.8~1.0MPa,轉化率約30%,收率為理論值的92%。苯甲酸用活性炭載體上的鈀催化劑進行液相加氫生成六氫苯甲酸;反應溫度170℃,壓力1.0~1.7MPa,轉化率99%,收率幾乎達100%。在發煙硫酸中,六氫苯甲酸與亞硝醯硫酸反應生成己內醯胺,並用氨水中和;轉化率50%,選擇性90%。為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開發了改良的副產硫酸銨減半法和無副產硫酸銨法。

G. 實驗室制備己內醯胺為什麼產品伴有咖啡色晶體

己內醯胺;ε-己內醯胺;Caprolactam
資料 國標編號 ----
CAS號 105-60-2
分子式 C6H11NO;NH(CH2)5CO
分子量 113.18
白色晶體;蒸汽壓0.67kPa/122℃;閃點110℃;熔點68~70℃;沸點270℃;溶解性: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數有機溶劑;密度:相對密度(水=1)1.05(70%水溶液);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主要用途:用以製取己內醯胺樹脂、己內醯胺纖維和人造革等,也用作醫葯原料
2.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經常接觸本品可致神衰綜合征。此外,尚可引起鼻出血、鼻干、上呼吸道炎症及胃灼熱感等。本品能引起皮膚損害,接觸者出現皮膚乾燥、角質層增奪取、皮膚皸裂、脫屑等,可發生全身性皮炎,易經皮膚吸收。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低毒類。致痙攣性毒物和細胞原生質毒。主要用途於中樞神經,特別是腦干,可引起裨臟器的損害。
急性毒性:LD501155mg/kg(大鼠經口);70g(人經口致死量)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經口500mg/kg×6月體重、血相有變化,大腦有病理損害;人吸入61mg/m3以下,上呼吸道炎症和胃有灼熱感等;人吸入17.5mg/m3神衰癥候群和皮膚損害;人吸入10mg/m3以下×3~10年,有神衰癥候群發生。
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氮氧化物。粉體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達到一定的濃度時,遇火星發生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空氣中已內醯胺含量測定:如果本品在空氣中呈塵埃狀,則以過濾器收集,若呈氣化狀則用撞擊式取樣管收集,然後用氣液色譜法分析。
5.環境標准
中國(TJ36-79)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10mg/m3
前蘇聯(1977) 居民區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 0.06mg/m3(最大值,晝夜均值)
中國(待頒布) 飲用水源水中在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3.0mg/L(以BOD計)
前蘇聯(1978)生活飲用水和娛樂用水水體中有害物質的最大允許濃度 1.0mg/L
嗅覺閾濃度 0.3mg/m3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清潔的鏟子收集於乾燥凈潔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面具式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應該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皮膠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
食入:誤服者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生產工藝
1943年,德國法本公司通過環己酮-羥胺合成(現在簡稱為肟法),首先實現了己內醯胺工業生產。隨著合成纖維工業發展,對己內醯胺需要量增加,又有不少新生產方法問世。先後出現了甲苯法(又稱斯尼亞法);光亞硝化法(又稱PNC法);己內酯法(又稱 UCC法);環己烷硝化法和環己酮硝化法。新近正在開發的環己酮氨化氧化法,由於生產過程中無需採用羥胺進行環己酮肟化,且流程簡單,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已工業化的己內醯胺各生產方法中,肟法仍是80年代工業應用最廣的方法,其產量占己內醯胺產量中的絕大部分。甲苯法由於甲苯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發展前途。其他各種生產方法,鑒於種種原因,至今仍未能推廣。如以環己烷為原料的方法中,PNC法具有流程短、原料價廉等優點;但耗電多、設備腐蝕嚴重。
在己內醯胺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副產硫酸銨,但由於硫酸銨滯銷,因此,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成為評價當今己內醯胺工業生產經濟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肟法:各種肟法的主要生產步驟如下:
拉西羥胺合成法(由法本公司開發)是用二氧化硫還原亞硝酸銨生成羥胺二磺酸鹽(簡稱二鹽),二鹽水解生成硫酸羥胺。硫酸羥胺與環己酮在80~110℃下反應生成環己酮肟(簡稱肟)和硫酸,然後用25%氨水中和至pH約7,肟和硫酸銨溶液即分層析出。
HPO法(由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80年代發展很快。HPO法是在磷酸鹽緩沖溶液中,採用以木炭或氧化鋁為載體的鈀催化劑,使硝酸根離子加氫生成羥胺鹽,並在甲苯溶劑中與環己酮肟化。
HPO法使羥胺合成與肟化工藝結合起來,肟化無副產硫酸銨。在反應廢液中,加入硝酸後便可返回硝酸根離子加氫工序重新使用。
一氧化氮還原法(瑞士尹文達研究和專利公司和聯邦德國巴斯夫公司開發)是在稀硫酸中用鉑催化劑(見金屬催化劑)使一氧化氮加氫,此法副產硫酸銨少,但要求原料純度高,並要增設催化劑回收工序,目前應用較少。
貝克曼重排(簡稱轉位)肟在發煙硫酸中轉位,反應溫度80~110℃,收率97%~99%。產物再用13%氨水中和。
中和生成粗己內醯胺溶液(又稱粗油)和硫酸銨。為消除轉位副產硫酸銨,荷蘭國家礦業公司開發了硫酸循環法。它是將轉位產物中的硫酸中和生成為硫酸氫銨,然後用溶劑萃取出己內醯胺。硫酸氫銨再熱解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轉化為發煙硫酸循環使用。無副產硫酸銨的轉位方法還有氣相轉位法、離子交換樹脂法、電滲析分離法等。
[編輯本段]己內醯胺精製
各種己內醯胺生產方法中,均需對己內醯胺進行精製。一般精製方法有:化學精製(高錳酸鉀氧化、催化加氫等)法、萃取法、重結晶法、離子交換樹脂法、真空蒸餾法等,為獲得高純度產品,工業上一般是組合幾種方法進行聯合精製。
甲苯法
甲苯在鈷鹽催化劑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反應溫度160~170℃,壓力0.8~1.0MPa,轉化率約30%,收率為理論值的92%。苯甲酸用活性炭載體上的鈀催化劑進行液相加氫生成六氫苯甲酸;反應溫度170℃,壓力1.0~1.7MPa,轉化率99%,收率幾乎達100%。在發煙硫酸中,六氫苯甲酸與亞硝醯硫酸反應生成己內醯胺,並用氨水中和;轉化率50%,選擇性90%。為減少或消除副產硫酸銨,開發了改良的副產硫酸銨減半法和無副產硫酸銨法。

H. 聚己內醯胺(尼龍6)怎麼合成

根據催化引發體系的不同,己內醯胺聚合可分為三種類型:
水解聚合 目前工業上多採用這種方法。純己內醯胺不能聚合,必須加入少量的水、酸、氨或6-氨基己酸、耐綸單體鹽等物質才能聚合。

水是主要的引發劑。反應首先是己內醯胺在高溫(約260℃)下水解開環,生成6-氨基己酸〔式(1)〕。水量的多少影響反應的快慢和最終平衡時低分子化合物的含量。添加羧酸可以加速水解開環和聚合反應。占優勢的聚合反應是己內醯胺逐步加成於線型分子的末端氨基,形成高分子鏈〔式 (2)〕和線型分子間氨基與羧基的縮聚反應〔式 (3)〕。反應後期還有醯胺交換反應及酸解、胺解等平衡反應發生。
工業上己內醯胺水解聚合方法一般採用間歇的高壓釜法和連續聚合法,而以後者居多。樹脂切片通常要經過水洗,以萃取單體和低聚物,再經真空干噪後供紡絲加工或注射成型用。
負離子聚合 又稱單體澆鑄聚合,即無水的己內醯胺在鹼金屬、鹼土金屬的存在下,於220℃以上加熱,幾分鍾後即能聚合成粘度極高的聚合物。此法曾稱為快速聚合或催化聚合。

正離子聚合 單體在無水的條件下和氯化氫、胺鹽、金屬鹵化物等存在下聚合。此法由於聚合轉化率和產物的聚合度不高,還僅限於實驗室研究。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