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edi系統
❶ WEBEDI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E-mail最早把EDI帶人Internet,用ISP代替了傳統EDI依賴的VAT,解決了原來通信信道的價格昂貴問題。但是,簡單電子郵件協議(STMP)在安全方面存在幾個嚴重的問題。第一,保密性問題,E-ma讓在Internet上傳送明文,保密性較差;第二,不可抵賴問題,E-mail很容易偽造,並且發送者可以否認自己是E-mail的作者;第三,確認交付問題,STMP不能保證買賣雙方正確交付了E-mail,無法知道是否丟失。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除廣泛採用電文加密、電子認證技術外,Internet EDIINT工作小組發布了在Internet上進行安全EDI的標准。針對ETI標准在許多應用中過於復雜的情況,標准化組織對一些特定的應用制訂了簡單標准,它既不同於過去的行業、國家標准,也不同於過去制定的國際標准,它是一種特殊的跨行業的國際標准,相對比較簡單,並考慮了IC(Internet Commerce 網上商務)的一些需求。例如0BI(Open Buying on the Internet)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0BI針對大量的、低價格的交易定義了一組簡潔的消息,這些交易占所有交易的80%以上,實現了EDI節省費用的目標。
Web-EDI方式被認為是目前Internet-EDI中最好的方式。在標准IC商業方式中由於EDI的專用性,使得使用EDI的固定費用居高不下,因此不能減少那些僅有很少貿易單證的中小企業的單證處理費用。而web-EDI允許中小企業只需通過標准化的瀏覽器軟體和廣泛應用的Internet去執行EDI交換,這里的Web是EDI消息的介面。由於Internet的通用性並且使用成本低廉,使得使用Web-EDI的固定成本費用也比較低廉。Web-EDI是在原來EDI的基礎進行改造而來,因此企業應用這種方式只需對現行系統做很小的改動,就可以方便快速地擴展成為EDI系統應用。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下角「採納答案」。
❷ 使用WebService和不使用WebService哪個速度更快哪個更安全
當前,WebService是一個熱門話題。但是,WebService究竟是什麼?什麼情況下應該用WebService?什麼情況下不應該用WebService?是需要我們正確認識的。
實際上,WebService的主要目標是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為了達到這一目標,WebService完全基於XML(可擴展標記語言)、XSD(XMLSchema)等獨立於平台、獨立於軟體供應商的標准,是創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應用程序的新平台。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下三種情況下,使用WebService會帶來極大的好處。
長項一:跨防火牆的通信
如果應用程序有成千上萬的用戶,而且分布在世界各地,那麼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通信將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通常會有防火牆或者代理伺服器。在這種情況下,使用DCOM就不是那麼簡單,通常也不便於把客戶端程序發布到數量如此龐大的每一個用戶手中。傳統的做法是,選擇用瀏覽器作為客戶端,寫下一大堆ASP頁面,把應用程序的中間層暴露給最終用戶。這樣做的結果是開發難度大,程序很難維護。
圖1通過WebService集成應用程序
舉個例子,在應用程序里加入一個新頁面,必須先建立好用戶界面(Web頁面),並在這個頁面後面,包含相應商業邏輯的中間層組件,還要再建立至少一個ASP頁面,用來接受用戶輸入的信息,調用中間層組件,把結果格式化為HTML形式,最後還要把「結果頁」送回瀏覽器。要是客戶端代碼不再如此依賴於HTML表單,客戶端的編程就簡單多了。
如果中間層組件換成WebService的話,就可以從用戶界面直接調用中間層組件,從而省掉建立ASP頁面的那一步。要調用WebService,可以直接使用MicrosoftSOAPToolkit或.NET這樣的SOAP客戶端,也可以使用自己開發的SOAP客戶端,然後把它和應用程序連接起來。不僅縮短了開發周期,還減少了代碼復雜度,並能夠增強應用程序的可維護性。同時,應用程序也不再需要在每次調用中間層組件時,都跳轉到相應的「結果頁」。
從經驗來看,在一個用戶界面和中間層有較多交互的應用程序中,使用WebService這種結構,可以節省花在用戶界面編程上20%的開發時間。另外,這樣一個由WebService組成的中間層,完全可以在應用程序集成或其它場合下重用。最後,通過WebService把應用程序的邏輯和數據「暴露」出來,還可以讓其它平台上的客戶重用這些應用程序。
長項二:應用程序集成
企業級的應用程序開發者都知道,企業里經常都要把用不同語言寫成的、在不同平台上運行的各種程序集成起來,而這種集成將花費很大的開發力量。應用程序經常需要從運行在IBM主機上的程序中獲取數據;或者把數據發送到主機或UNIX應用程序中去。即使在同一個平台上,不同軟體廠商生產的各種軟體也常常需要集成起來。通過WebService,應用程序可以用標準的方法把功能和數據「暴露」出來,供其它應用程序使用。
例如,有一個訂單登錄程序,用於登錄從客戶來的新訂單,包括客戶信息、發貨地址、數量、價格和付款方式等內容;還有一個訂單執行程序,用於實際貨物發送的管理。這兩個程序來自不同軟體廠商。一份新訂單進來之後,訂單登錄程序需要通知訂單執行程序發送貨物。通過在訂單執行程序上面增加一層WebService,訂單執行程序可以把「AddOrder」函數「暴露」出來。這樣,每當有新訂單到來時,訂單登錄程序就可以調用這個函數來發送貨物了。
長項三:B2B的集成
用WebService集成應用程序,可以使公司內部的商務處理更加自動化。但當交易跨越供應商和客戶、突破公司的界限時會怎麼樣呢?跨公司的商務交易集成通常叫做B2B集成。
WebService是B2B集成成功的關鍵。通過WebService,公司可以把關鍵的商務應用「暴露」給指定的供應商和客戶。例如,把電子下單系統和電子發票系統「暴露」出來,客戶就可以以電子的方式發送訂單,供應商則可以以電子的方式發送原料采購發票。當然,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EDI(電子文檔交換)早就是這樣了。但是,WebService的實現要比EDI簡單得多,而且WebService運行在Internet上,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輕易實現,其運行成本就相對較低。不過,WebService並不像EDI那樣,是文檔交換或B2B集成的完整解決方案。WebService只是B2B集成的一個關鍵部分,還需要許多其它的部分才能實現集成。
用WebService來實現B2B集成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輕易實現互操作性。只要把商務邏輯「暴露」出來,成為WebService,就可以讓任何指定的合作夥伴調用這些商務邏輯,而不管他們的系統在什麼平台上運行,使用什麼開發語言。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花在B2B集成上的時間和成本,讓許多原本無法承受EDI的中小企業也能實現B2B集成。
長項四:軟體和數據重用
軟體重用是一個很大的主題,重用的形式很多,重用的程度有大有小。最基本的形式是源代碼模塊或者類一級的重用,另一種形式是二進制形式的組件重用。
圖2用WebService集成各種應用中的功能,為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界面
當前,像表格控制項或用戶界面控制項這樣的可重用軟體組件,在市場上都佔有很大的份額。但這類軟體的重用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就是重用僅限於代碼,數據不能重用。原因在於,發布組件甚至源代碼都比較容易,但要發布數據就沒那麼容易,除非是不會經常變化的靜態數據。
WebService在允許重用代碼的同時,可以重用代碼背後的數據。使用WebService,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樣,要先從第三方購買、安裝軟體組件,再從應用程序中調用這些組件;只需要直接調用遠端的WebService就可以了。舉個例子,要在應用程序中確認用戶輸入的地址,只需把這個地址直接發送給相應的WebService,這個WebService就會幫你查閱街道地址、城市、省區和郵政編碼等信息,確認這個地址是否在相應的郵政編碼區域。WebService的提供商可以按時間或使用次數來對這項服務進行收費。這樣的服務要通過組件重用來實現是不可能的,那樣的話你必須下載並安裝好包含街道地址、城市、省區和郵政編碼等信息的資料庫,而且這個資料庫還是不能實時更新的。
另一種軟體重用的情況是,把好幾個應用程序的功能集成起來。例如,要建立一個區域網上的門戶站點應用,讓用戶既可以查詢聯邦快遞包裹,查看股市行情,又可以管理自己的日程安排,還可以在線購買電影票。現在Web上有很多應用程序供應商,都在其應用中實現了這些功能。一旦他們把這些功能都通過WebService「暴露」出來,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把所有這些功能都集成到你的門戶站點中,為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友好的界面。
將來,許多應用程序都會利用WebService,把當前基於組件的應用程序結構擴展為組件/WebService的混合結構,可以在應用程序中使用第三方的WebService提供的功能,也可以把自己的應用程序功能通過WebService提供給別人。兩種情況下,都可以重用代碼和代碼背後的數據。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WebService在通過Web進行互操作或遠程調用的時候是最有用的。不過,也有一些情況,WebService根本不能帶來任何好處。
短處一:單機應用程序
目前,企業和個人還使用著很多桌面應用程序。其中一些只需要與本機上的其它程序通信。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就不要用WebService,只要用本地的API就可以了。COM非常適合於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因為它既小又快。運行在同一台伺服器上的伺服器軟體也是這樣。最好直接用COM或其它本地的API來進行應用程序間的調用。當然WebService也能用在這些場合,但那樣不僅消耗太大,而且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短處二:區域網的同構應用程序
在許多應用中,所有的程序都是用VB或VC開發的,都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COM,都運行在同一個區域網上。例如,有兩個伺服器應用程序需要相互通信,或者有一個Win32或WinForm的客戶程序要連接區域網上另一個伺服器的程序。在這些程序里,使用DCOM會比SOAP/HTTP有效得多。與此相類似,如果一個.NET程序要連接到區域網上的另一個.NET程序,應該使用.NETremoting。有趣的是,在.NETremoting中,也可以指定使用SOAP/HTTP來進行WebService調用。不過最好還是直接通過TCP進行RPC調用,那樣會有效得多。
總之,只要從應用程序結構的角度看,有別的方法比WebService更有效、更可行,那就不要用WebService
❸ 請問ERP是什麼意思吉利集團的ERP是怎樣的
ERP,企業資源計劃 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是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主要實施對象是企業,目的是將企業的各個方面的資源(包括人、財、物、產、供、銷等因素)合理配置,以使之充分發揮效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全方位地發揮能量,從而取得最佳經濟效益。ERP系統在MRPII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提出了新的管理體系結構,把企業的內部和外部資源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這里充分貫徹了供應鏈的管理思想,將用戶的需求和企業內部的製造活動以及外部供應商的製造資源一同包括了進來,體現了完全按客戶需求製造的思想。
ERP管理系統的擴充點與主要特點如下: 實例圖2
(1) ERP更加面向市場、面向經營、面向銷售,能夠對市場快速響應;它將供應鏈管理功能包含了進來,強調了供應商、製造商與分銷商間的新的夥伴關系;並且支持企業後勤管理。
(2) ERP更強調企業流程與工作流,通過工作流實現企業的人員、財務、製造與分銷間的集成,支持企業過程重組。
(3) ERP納入了產品數據管理PDM功能,增加了對設計數據與過程的管理,並進一步加強了生產管理系統與CAD、CAM系統的集成。
(4) ERP更多地強調財務,具有較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這使價值管理概念得以實施,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機地結合。
(5) ERP較多地考慮人的因素作為資源在生產經營規劃中的作用,也考慮了人的培訓成本等。 (6) 在生產製造計劃中,ERP支持MRP與JIT混合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種生產方式(離散製造、連續流程製造等)的管理模式。
(7) ERP採用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如客戶/伺服器分布式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基於WEB技術的電子數據交換EDI、多資料庫集成、數據倉庫、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及輔助工具等等。
吉利集團使用的是世界最頂尖的SAP系統,SAP是德國的品牌,也是ERP世界龍頭老大,其次是甲骨文(英文:oracle)ERP系統,接著是台灣鼎新(digiwin)ERP系統,台灣鼎新在09年與大陸的神州數碼公司合資成立了鼎捷軟體,總公司在上海!在中國來說除了SAP就算是鼎捷軟體最好了!所以老師要你查他們的ERP到底是查什麼呢?功能?開發語言?特點?等等!
希望能採納,後續有ERP方面的問題可以找我!
❹ webservice的優缺點
1 web Service的主要作用是通過Internet提供遠程服務.
優點: 不需要額外的客戶端支持 / 無視防火牆 / 平台無關
缺點: 慢
2 服務端: 服務的提供者
客戶端: 你的application,服務的消費者
3 掌上應用開發與普通的軟體開發的區別
掌上設備普遍有較多硬體方面的限制 (性能/敏感API調用 ...),設計和開發此類application時要"精打細算".
❺ 如何實現erp和電子商務整合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增強競爭力,以應對世界跨國公司的全面競爭,ERP 就是大多數公司所選擇的工具之一。如何正確理解、處理電子商務與ERP 的關系是許多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企業意識 ERP 電子商務 網路經濟時代 企業經營管理 商務模式 跨國公司 整合 利用信息 現實問題 網路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電子化企業管理思想的出現,企業管理軟體必須不斷改進以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要求。而在企業管理上, 正確把握好 ERp(Ente 甲 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軟體應用和電子商務的關系將越來越值得探討和研究,本人就自己的觀點淺略談一談: 一、 電子商務與ERP 的關系 傳統ERP 系統是由MRP、閉環MRP、MRPII 等企業管理理論發展而來的,主要注重了企業內部管理的改革和理論變遷,無法考慮到整個市場「價值鏈」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和沖擊,特別是Internet 應用的革命性變化,為廣大企業客戶也為許多企業管理系統供應商帶來新的挑戰和機會。從IT 技術的角度來講,ERP 自身的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主機/工作站技術階段,第二階段是客戶機/伺服器技術階段,第 三階段是互聯網技術階段。如果說從第一階段轉向第二階段只是一個技術平台轉變的話,那麼第三階段的變化就不僅限於此了,而更是一種業務平台、商業平台和經濟平台的改變。互聯網的廣泛性、共享性和交互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同樣改變了商業環境。企業面對龐大的外部信息和快速變化,必須從傳統的注重內部資源的管理利用轉向注重外部資源的管理利用,從企業內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電子商務是指所有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來解決商業交易問題,降低產、供、銷成本,開拓新的市場,創造新的商機,通過採用最新網路技術手段,從而增加企業利潤的所有商業活動。其實質是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信息化過程,但卻不是簡單地將過去的工作流程和規范信息化,而是依靠新的手段和條件面對舊有的流程進行變革的過程。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一個循序漸進、從基礎到高級的過程,典型的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應該包含幾個步驟:構建網路基礎設施;實現辦公自動化(OA);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此環節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ERP 和外部網站的建設;然後是針對企業經營三個直接增值環節設計的客戶關系管理 CRM、供應鏈管理 SCM 以及產品研發管理PLM。 如果說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第三個階段是建設企業核心的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階段。而在這個階段最有代表性的是企業內部的資源計劃系統ERP(ERP 是一種科學管理思想的計算機實現,他對產品研發和設計、作業控制、生產計劃、投入品采購、市場營銷、銷售、庫存、財務和人事等方面以及相應的模塊組成部分,採取集成優化的方式進行管理。ERP 不是機械的適應企業現有的流程,而是對企業流程中不合 理的部分提出改進和優化建議,並可能導致組織機構的重新設計和業務流程重組。那麼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即電子商務是建立在 ERP 的基礎之上的應用。也就是說 ERP 是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支撐系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子商務與 ERP 又可以被歸於同一個層次的應用,只是側重點不同——ERP 主要針對於企業內部的管理,而電子商務是以與外部交互為主。因此,由於電子商務與 ERP 之間存在著種種密切的聯系,我們不能再把它們簡單地看作是獨立的兩個對象,而是應該用聯系的觀點去認識和研究它們。 從IT 技術的角度來講,ERP 自身的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主機/工作站技術階段,第二階段是客戶機/伺服器技術階段,第三階段是互聯網技術階段。由於企業要面對龐大的外部信息和快速變化,因此必須從傳統的注重內部資源的管理利用轉向注重外部資源的管理利用,從企業內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 ERP 對企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1)縮短投入品采購和成品供應提前期,維持盡可能低的庫存量;(2)減少停工待料、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3)減少向批發商或顧客延期供貨,提高顧客滿意度;(4)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人工成本;(5)管理資源共享,節省管理人員,降低管理費用。 二、電子商務模式下的ERP 功能需求分析 1.多平台運行 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平台運行,即:同一套程序編碼可以在多種硬體平台和操作系統上運行,以便企業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和投資能力選擇最佳平台,並且幫助企業順利實現不同應用水平階段的平滑過渡。在企業建設管理系統初期,可以選擇普通的PC 網路,投資相對較低,但 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需要更大的處理能力硬體環境,例如:選擇高檔的AS/400 伺服器,但並不希望更改應用軟體系統。這樣一來,跨平台的軟體系統顯出十分優勢,也能充分保護用戶的投資。 2.與多種應用系統集成 不少企業已經建立了各自的應用系統。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將會要求新系統也能與原有系統進行數據交流和集成,從而有效利用已有投資。例如,已經採用財務軟體的用戶,希望整個銷售和生產管理系統也能與目前的財務系統數據共享。企業間(特別是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數據交換將幫助企業有效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1)、與PDM 集成 產品數據管理 PDM 將企業中的產品設計和製造全過程的各種信息、產品不同設計階段的數據和文檔組織在一個統一的環境中。隨著計算機集成製造 CIMS 和並行工程日益發展,PDM 愈顯重要。ERP 需要和 PDM 進行集成,實現設計數據、產品構型、BOM、設計文檔、有效性控制等。 (2)、與CRM 進行集成 傳統的 ERP 系統著眼於企業後台的管理,而缺少直接面對客戶的系統功能。因為,傳統的企業只是著力於買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快速高效地生產出產品,至於哪種產品更受歡迎,哪些服務最有待改進這一類的問題,卻往往沒有確切的答案,只能憑經驗臆測。在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中,企業的客戶可能分散在全球各地,企業不可能對他們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所以必須有一個系統來收集客戶信息,並加以分析和利用。 基於上述背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又稱前台管理系統,成了 ERP 市場上最新的亮點。一般來講,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包含銷售、市場及服務三類模塊。其中,銷售模塊有很多功能,從最初的需求生成,到自主銷售,到最後的銷售人員傭金管理都涵蓋其中。銷售人員只要有一台手提式電腦,就可以隨時得到生產、庫存和訂單處理的情況,可以隨時隨地與任何客戶進行業務活動;而市場模塊則偏重於對市場計劃和市場戰役的策劃與管理,讓企業心中有數;服務模塊涉及到服務的方方面面,例如服務合同管理和電話呼叫中心的管理等等,確保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為此,新一代的 ERP 產品正在向客戶端和供應端延伸,客戶端的延伸是客戶關系管理,而供應端的延伸則是跨企業供應鏈的同步管理。 (3)、與EDI 的集成 雖然EDI 是許多MRPII 已經具有的功能。近年來ERP 的EDI 功能又有進一步的擴展。(l)ERP 將企業內部的 EDI 集成。業務文件(如計劃或訂單)的傳遞和一般的公文傳遞,在內容、傳遞范圍或是所運行的計算機環境等方面,都有區別,但又是交叉在一起的。ERP 把原來分散的 EDI 連通,是企業辦公自動化的一個重要的進步。ERP 系統的 EDI 具有與系統以外的EDI 連通的功能。這樣ERP 用戶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與本企業的非ERP 軟體用戶交換信息。(2)企業間的 EDI。EDI 功能是至關重要的功能,要求ERP 軟體在銷售和采購模塊中用EDI 實現客戶或供應商之間的電子訂貨和銷售開單過程。 因為 EDI 的格式非常多,軟體商必須為用戶開發和維護能支持含有數百種不同的 EDI 格式,所要求的專業技術水平很高。製造軟體廠商們 正在與EDI 軟體廠商聯合。 3.數據高度集成 進入系統的數據要能根據事先的設定以及管理工作的內在規律和內在聯系,經過轉換、整合再傳遞到相關的功能模塊中,達到數據高度共享和系統的高度集成。 4.高度模塊化 新的「模塊化」的概念與現行的「可選擇模塊的套件」是不同的。軟體系統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要保證各子系統、子系統中的各項功能,甚至每一個應用程序的高度模塊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對系統的自由剪裁和重新配置。對系統的剪裁不僅是對子系統的取捨,還包括對子系統內部各項功能的剪裁,如:對總帳系統內部的數量帳、銀行帳、部門帳等功能的取捨。這樣可以達到根據大、中、小型用戶的不同需求配置系統的目的。例如,SAP 公司的模塊化具有以下特點: (l)採用業務應用程序介面(, BAPI)將第三方軟體集成到ERP 中去。這是一個標准化的開放介面。有了BAPI,用戶可以通過測覽器、Exchange 電子郵件來使用ERP 系統,用戶可以將這些軟體模塊與非ERP 軟體混合匹配使用。 (2)用戶可以按需求單獨更新某一個模塊,而沒有必要為了增強某一個功能對系統進行全面升級。用戶用逐個模塊更新的辦法增強系統的功能,而不必更換整個系統。 BAPI 技術對 ERP 軟體的開發商說來是非常重大的進步。從 MRPII 到 ERP,系統功能越來越多,一個軟體公司無論多麼強大,也無法獨自開發包括企業全部專業的全部管理功能的軟體。在技術上必須有能力把 第三方軟體接在自己的核心軟體上。例如,SAP 的 BAPI 和 Oracle 應用的30 多個API 能夠使自己的軟體具有「無限」的擴展能力。 5.支持分布式應用 新一代的管理軟體系統是超大規模的,它將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區域網絡伺服器上的系統,因此支持分布式應用和分布式資料庫是未來管理軟體的一個特徵。 三、電子商務與ERP 的整合 電子商務與 ERP 結合,好不好?好。可為什麼好,還真沒多少企業明白。目前的大多數企業就好比還沒有釀成的濁酒,他們急需一位經驗豐富的釀酒師(ERP)把這份濁酒釀製成可以飄香四方的上等好酒。可是,在眼前這種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指望客戶自己找上門的買賣畢竟不容易做,所以一套優秀的市場銷售方式便成了企業迫不及待的需求,而電子商務恰巧成了企業開拓另一市場、拓寬銷售渠道的有效工具,也成了展現ERP 價值的一個對外窗口。 製造或生產企業使用電子商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市場營銷能力,拓展國內外市場;方便客戶信息記錄,改善客戶服務體系,增強客戶關系管理;促進企業從面向生產的管理轉為面向市場的管理。 電子商務和ERP 整合是趨勢。 過去企業管理就是指企業內部對現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控,而網路時代這種提法就有失偏頗了。嚴格意義上企業管理不再簡單分為內部和外部。在網路時代,企業 ERP 中的供應商可以直接通過企業 Web 頁面注冊其供應商信息,信息通過網路進入 ERP 伺服器,而且還能對產品提供實時報價。還有一些客戶 可以到企業的網站上下定單。這都是電子商務的一些基本功能。目前的電子商務還實現了網上支付、網上物流監控。 我們舉個電子商務和ERP 整合後比較復雜的例子。例如某IT 硬體公司,其通過網路下訂單的方式比起傳統的呼叫中心下訂單方式,為企業節省了大筆費用。假如客戶想訂購20 台筆記本,該筆訂單會由ERP 伺服器自動生成BOM 表格,ERP 的一些內部功能將這些東西進行物料分解,馬上就知道生產20 台筆記本需要多少CPU、多少硬碟。而且它會比對你的工廠在哪裡,庫存在哪裡。如果沒有庫存,系統會自動根據事先設定的這些條目,無需人工干預地跟這些伺服器打交道。而且這個對話不是人和人的對話,也不是人和機器的對話,是機器和機器對話。 製造或生產企業使用電子商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市場營銷能力,拓展國內外市場,改善客戶服務體系。因此,企業 ERP 系統和電子商務是否能整合早已經不是問題,而是必然的,是大勢所趨。 四、電子商務與ERP 的關系體現 1.基於供應鏈的兼容性。一般來說,企業中存在三種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物流和資金流密切相關,反映了物資和資金流動前、流動中和流動後的狀況。對應於這三種流分別存在三條供應鏈,即物資供應鏈、資金供應鏈和信息供應鏈。 由於電子商務主要涉及到采購與銷售業務,因此網上采購部和網上銷售部將成為企業的新物流與資金流的一部分。雖然 ERP 首先使用 了供應鏈管理思想,但供應鏈並不依賴於 ERP 而存在,供應鏈是企業的一種客觀存在,任何企業應用系統都可以使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與方法。這樣,通過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重組,電子商務就可以納入供應鏈中。 2.基於業務流程的輔助性。ERP 系統作用於企業的整個業務流程,它的應用層次有三個:決策層的數據查詢與綜合分析、中間層的管理與控制、作業層的業務實現。而電子商務則可以為各個層次提供輔助性支持,比如,對於作業層而言,可以為市場營銷提供網上廣告發布、網上消費問卷調查等輔助手段。 3.基於應用的互補性。根據企業目前的內外部條件,企業在引進電子商務時,不會完全摒棄傳統的采購與銷售模式,而是兩種模式、兩個系統的共同存在和互為補充。 五、電子商務與ERP 的整合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實現 「整合」是從企業管理學中借用而來,是指企業根據發展戰略和業務流程,合並、撤消或增加一些業務部門,包括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電子商務與 ERP 的整合需要有業務流程重組相配合,同時,也要求應用軟體各模塊的合理劃分和有機集成。 在實現兩者整合時,ERP 方面應優先考慮采購、生產計劃、市場營銷、銷售、庫存、財務等與物流、資金流密切相關的模塊,電子商務方面應考慮網站管理、網上銷售、網上采購和網上資金收付等模塊,把這些模塊集成到一起,構成一個新的應用系統,即為整合系統。整合系統要為今後模塊的擴充留有介面。 在進行系統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傳統銷售模式和網上銷售模 式都必須能夠為市場需求和供給分析提供數字依據;兩種模式可以共享現有的和未來的資料庫;兩種模式下的資金收入與支出都應該反映到財務分析中去。 所以,在兩種模式並存的情況下,如果製造業的電子商務與 ERP 不進行整合,就很難保證企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機統一,也很難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確性。 新的整合系統可以分為七個層次,即網路層、資料庫層、公共層、匯流排層、中間件層、表現層和應用層。電子商務與 ERP 的整合不僅需要應用層各模塊的重新組合與集成,而且也必須有資料庫層和操作系統層來做支持。
❻ 請問:WEBEDI是什麼系統
隨著網際網路安全性的提高,已出現部分取代增值網而成為EDI網路平台的趨勢。回WEBEDI方式就是其中最為流行答的一種。它利用萬維網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相組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電子商務方式----WEBEDI。WEBEDI的優越性有:費用低廉,功能齊全,靈活性,普遍性,安全性,協調性。
❼ 有沒有webservice方式的edi
有的,RSSBus Connect 可提供 Webservice 介面,通過 Soap ops 調用業務系統提供的 Webservice 介面,主動向業務系統發送數據。
❽ 請教一下在供應鏈系統中EDI和Web服務區別
整擰了吧?這倆一個是平台,一個是傳輸方式,沒啥可比性。WEB SERVICES提供的是數據信息和服務,EDI是傳輸信息的方式。你說的用XML方式來進行數據交換說起來其實也是EDI的一種。
❾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課程體系有哪些
1、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社會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具有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知識、掌握計算機信息處理、管理信息系統、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技術管理、信息產業管理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信息管理概論、信息組織、信息檢索、數據結構、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C語言與程序設計、資料庫系統原理、宏觀與微觀經濟學。 就業去向:黨政機關及其所屬部門、工商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社會團體、金融、保險、郵電、信息、咨詢、交通等行業,以及其它與信息管理相關的單位,從事信息管理、信息服務管理及信息系統開發等工作。
2、必修課課程簡介
計算機導論
先修課程: 無
本課程是學習計算機的入門課程,從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入手,使學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本操作,掌握Windows界面下的文字處理系統的應用,電子表格的使用和演示文稿的製作,另外介紹網路基礎知識和網路應用的基本操作。本課程無先修課程,第一學期開課。後續課程為專業基礎課。
C語言程序設計
先修課程:計算機導論
C語言是目前被廣泛使用的一門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使用c語言不僅可以開發系統軟體,也可以開發應用軟體。《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主要介紹了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演算法、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數組、函數、指針、文件以及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等。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C語言編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驟,並具有一定的編程實踐能力和利用計算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程的後續課是《數據結構》、《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先修課程:C程序設計
本課程通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程序設計方法的講述,一方面介紹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語法和編程方法;另一方面詳細介紹了可視化界面的設計方法,控制項的使用、圖形操作和資料庫的應用等知識,使學生學習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開發圖形界面(Windows)下的應用軟體。本課程是後序課程是《網路資料庫》、《網路編程》等。
數據結構
先修課程:C程序設計
《數據結構》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的專業課。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組織數據的能力,介紹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有關演算法。使學生能夠根據數據處理問題的需要,為待處理的數據選擇合適的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編寫出效率較高、質量較好的程序。後續課程為《網路資料庫》。
信息系統安全工程學
先修課程: 無
本課程是信息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課程。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了解系統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系統安全工程概念,理解系統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掌握系統安全工程能力的評估模型和方法,重點掌握信息系統安全工程的過程規劃、實施、管理和控制。無先修課程, 後續課程為《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信息系統開發》。
匯編語言與微機原理教程課程簡介
先修課程:電工電子學及至少一門高級語言,計算機文化基礎等
本課程的主講述微型計算機基礎、8086/8088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微機機器語言指令、常用指令、8086CPU、半導體存儲器、輸入輸出及中斷系統、匯流排、可編程介面晶元等,以8086/8088為基礎,啟發學生對80486/80586及Pentium工作原理的理解,為實際使用計算機打下理論基礎。
計算機網路
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
本課程全面介紹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區域網,廣域網,網路互連,運輸層,計算機網路的安全,ATM技術和當前計算機網路的若乾熱門話題等內容。既重視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又反映出計算機網路的一些最新發展。本課程適合於本科生的學習和研究。此課程無後續課程。
計算機操作系統原理
先修課程:計算機文化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
本課程主要介紹操作系統的定義、發展和形成過程,操作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如進程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等內容,操作系統的用戶界面和實現技術。通過對典型操作系統(UNIX操作系統)的示例介紹,使操作系統的原理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先修課程: 具有程序設計基礎、學過軟體工程等課程
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作為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工作,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在實踐中逐漸確立、豐富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並成為現代信息社會重要的研究內容和應用領域。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它以眾多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為基礎,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研究和應用領域。由於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工作在當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它是高等學校信息類專業及相關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門核心課程。該課的後續課是信息系統開發、人工智慧等。
資料庫原理
先修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含Windows基本操作)、一種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數據
結構、計算機操作系統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有關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掌握關系資料庫系統的模型,關系代數,關系數據理論;通過學習資料庫的設計方法設計簡單的資料庫應用系統;通過學習資料庫的系統管理方法,掌握資料庫的基本的系統管理內容。並通過上機掌握一種小型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使用方法;讓學生通過此門課程的學習,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掌握資料庫中數據的處理,掌握資料庫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技術。為將來的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後續課程為《分布式資料庫》、《軟體工程》。
網路資料庫
先修課程:計算機導論、數據結構、VB6.0
《網路資料庫》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的專業課。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最新推出的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T_SQL語言和應用SQL Server 2000進行資料庫軟體的開發,為進一步提高程序設計能力和項目開發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後續課程為《網路編程》。
信息系統開發
先修課程: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本課程主要講述信息系統開發的全過程,首先介紹與信息系統開發相關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及開發步驟,然後結合幾個開發實例著重介紹了總體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測試、運行維護等階段的工作方法、工作原則和應該建立的文檔資料。
電子商務
先修課程:無
本課程適用於「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是一門專業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正確理解電子商務概念,掌握電子商務的運作模式、電子商務涉及的諸多技術——通信網路技術、安全保密技術、EDI、Internet、intranet等,熟悉電子商務與其它領域的關系——電子商務與網路營銷、電子商務與物流等。加強學生對於電子商務知識的理解和過程的掌握,使學生了解電子商務的基本原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無後序課程。
網路編程
先修課程: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網路
本課程主要講解如何使用JSP開發Web動態網站:從JSP開發環境的搭建到編寫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從JSP編程基礎到基本語法和內部對象,從伺服器端應用程序Servlet到組件技術JavaBeans,從創建文件應用程序到Web資料庫處理;並以企業商務網站為例講解網站常用的模塊。本課程無後序課。
選修課課程簡介
網頁製作
先修課程:計算機導論
本課程主要講述網頁製作三劍客:Flash 、Fireworks、 Dreamweaver。通過對Flash的學習,掌握製作創建體積小、下載速度快的適應網路傳輸的網頁動畫,通過對Fireworks的學習,掌握設計各種點陣圖和矢量圖,創建懸停按鈕、分割圖等,以及進行圖像的設計與編輯的技巧。通過對Dreamweaver的學習,掌握網頁設計和網站管理的綜合應用。後續課程為網路編程
Power Builder程序設計
先修課程: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資料庫原理
《Power Builder程序設計》是一個專業化的、面向對象的客戶/伺服器模式資料庫應用系統前台開發工具,是當今最具實力、最富圖像化的開發環境。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計算機專業學生真正掌握一門專業性的資料庫前端開發工具。本課程將介紹PB的基礎知識和使用方法,使學生在掌握PB開發資料庫應用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的基礎上,掌握PB的語言基礎Powerscrip和資料庫語言SQL語言的一般知識,掌握PB開發環境和常用對象的使用方法。
平面設計
先修課程:計算機導論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推出的功能強大的圖像處理軟體,本課程系統、全面地介紹了Photoshop 6.0 中文版處理圖像和網頁的相關技術,包括圖像處理基礎知識,圖像范圍的選擇,圖層的應用,圖像描繪和圖像調整技術,濾鏡工具的應用,形狀與文字特效製作等,用圖像處理的精彩實例綜合各方面技巧的應用。本課程無後續課程。
決策支持系統
先修課程:計算機網路、數據結構以及資料庫原理
本課程介紹管理信息系統、模型輔助決策、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數據倉庫、數據開采等。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了解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掌握模型輔助決策、資料庫系統專家系統等的工作原理,重點掌握數據倉庫和數據開采等的工作原理和技術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一些問題給予理論上的支持。無後序課程。
Delphi程序設計
先修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及資料庫原理等
Delphi是Inprise公司推出的可視化、面向對象的應用程序開發工具,是開發Windows應用程序最為強大的工具之一。本課程主要講述:Delphi的語法基礎、可視化編程方法;Delphi順序、分支、循環、過程與函數等程序控制結構;Delphi集成開發環境、基本控制項使用,文件、圖形圖像與多媒體編程;Delphi資料庫編程及網路編程等。此課程無後續課程。
軟體工程
先修課程: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
該課程主要介紹軟體開發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問題,從軟體的規劃、開發到維護階段所涉及到的問題,本課程的目的與任務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軟體項目開發和維護的一般過程,掌握軟體開發的傳統方法和最新方法,為更深入地學習和今後從事軟體工程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後續課程為軟體自動化。
人工智慧
先修課程:計算機基礎、離散數學、數理邏輯、數據結構
該課程主要介紹人工智慧的基礎知識,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人工智慧中知識的表示,知識在計算機中的存儲,通過存儲的知識推理出相應的結論,包括確定性推理和不確定性推理,計算機中符號表示及其機器學習的基礎知識,自然語言的理解及其專家系統的建立、設計和實現。此課程無後續課程。
數學建模
先修課程:高等數學(工科)、線性代數、運籌學、計算方法、概率與數理統計
數學建模是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主要步驟,也是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它是聯系數學與實際問題的橋梁,是數學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的媒介,是數學科學技術轉化的主要途徑。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是把錯綜復雜的實際問題進行簡化、抽象為合理的數學結構的過程。本課程主要講述數學建模的一般方法,從各種現實生活中例子講述基本模型(代數模型、隨機模型、加工流水線設計模型、應急設施選址模型、飛行管理模型、鎖具裝箱模型、足球隊排名模型)的建立和相關的數學支持理論(微積分、線性規劃、動態規劃、圖論、排隊論、層次分析等)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
先修課程:計算機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程序設計語言。
多媒體技術把計算機技術的交互性和可視化的真實感結合起來,使其應用滲透到各個領域。《多媒體技術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通過學習此課程,理解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知道常用的多媒體工具軟體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進行多媒體軟體開發和多媒體製造,從而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理論基礎。本課程在學習之前最好具有Windows使用、計算機組成原理、程序設計語言的知識。
計算機系統結構
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主要介紹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指令系統、存儲系統、標量處理機、向量處理機、互連網路、SIMD計算機、多處理機等內容。計算機系統結構,是從程序設計者角度出發,所看到的計算機系統的屬性,是計算機的外特性,概念性結構和功能特性,研究計算機系統的硬、軟體的功能劃分和介面關系,計算機組成是其具體實現。
多媒體軟體製作
先修課程:多媒體技術基礎等
在眾多的多媒體製作軟體中,Authorware一直是開發多媒體產品人員的首選,這與Authorware的特性:功能強大、使用方便,可擴展性強等密不可分。作為一款十分優秀的多媒體製作軟體,Authorware提供了一種基於設計圖標與流程線的多媒體集成開發環境。廣泛應用於多媒體輔助教學、企業產品展示,互動式自動售貨,在線雜志和電子出版物出版等領域。
數據倉庫原理
先修課程:計算機文化基礎、面向對象語言(VB、VC、Delphi等)、資料庫原理、分布時資料庫
數據倉庫以改進後的資料庫技術作為存儲數據和管理資源的基本手段,以統計分析技術作為分析數據和提取信息的有效手段,通過人工智慧、神經網路、知識推理等數據挖掘方法發現數據背後隱藏的規律,從而實現「數據——信息——知識」的過程,為企業的管理階層提供各種層次的決策支持。本課程從數據倉庫、聯機分析(OLAP)、數據挖掘等3個層次對數據倉庫系統的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細致的介紹和分析。主要講述數據倉庫的基本原理,OLAP的基本原理與建模方法,數據挖掘的基本理論,企業模型與數據倉庫的模型設計,數據倉庫規劃和開發方法,數據挖掘的實施過程以及數據倉庫的建立與維護。
JAVA編程語言
先修課程:C語言、操作系統原理及應用、網路實用技術
本課程主要介紹了JAVA語言的基礎知識;運用JAVA語闡述面象對象的編程基礎理論和思維方法;深入淺出講解了JAVA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異常和多線程;以大量的實例講述了JAVA應用程序,小程序和圖形用戶界面設計;對JAVA語言的網路編程也做了介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同學掌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與方法,掌握以JAVA 語言為基礎的面向對象編程技術,並初步掌握以java為核心的應用軟體開發方案。
計算機英語
先修課程:無
本課程分為計算機硬體與基本原理、計算機軟體和計算機應用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計算機的發展歷史,計算機的輸入、處理器單元、輸出以及半導體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第二部分介紹了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概念、操作系統、程序開發、計算機病毒等。第三部分介紹了數據通信,Internet和網路應用技術方面的內容。通過學習本課程,可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使用技能。
計算機系統結構
先修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主要介紹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指令系統、存儲系統、標量處理機、向量處理機、互連網路、SIMD計算機、多處理機等內容。
計算機系統結構,是從程序設計者角度出發,所看到的計算機系統的屬性,是計算機的外特性,概念性結構和功能特性,研究計算機系統的硬、軟體的功能劃分和介面關系,計算機組成是其具體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