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發展史
① edi起源於20世紀六十年代初對嗎
對。
EDI標準的發展簡史:
1968年,美國運輸數據協調委會(TDCC)首先在鐵路系統使用EDI,並提出用於運輸業的報文和通信結構方面的標准。
1970年,英國貿易工業部(DTI) 成了簡化國際貿易程序組織(XITPRO),負責簡化進/出口程序並著手起草文件。
1978年,美國會計研究基金會(ACRF)和TDCC聯合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負責開發事務處理和信息的數據互換。
1980年,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成立了X.12鑒定標准委員會(ASCX.12),下設10個分委員會,負責開發和制訂美國EDI通用標准。
1981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第四工作組推出了貿易數據元目錄TDED和貿易數據交換指南GT-DI。
1985年,ANSI提出X.12系列標准,推廣應用於北美地區。
1986年,ANSI與歐洲標准協會、英國EDI標准組織等單位共同協調全球EDI標准。
1986年,WP4正式提出《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互換》文件,即EDIFACT標准。
1986年,EXO/TCI54分別通過UN/TDED以及UN/EDIFACT為7372-86《貿易數據元目錄》。
1987年,ISO正式通過《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EDI應用語法規則》,即ISO9735-87。
(1)EDI發展史擴展閱讀
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特別是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在新技術革命浪潮的猛烈沖擊下,一場高技術競爭席捲世界,使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正在飛速地改變著面貌。國際貿易也空前活躍,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在國際貿易中,由於買賣雙方地處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簡單地直接地面對面地買賣,而必須以銀行進行擔保,以各種紙面單證為憑證,方能達到商品與貨幣交換的目的。這時,紙面單證就代表了貨物所有權的轉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紙面單證就是外匯」。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計算機應用、通信網路和數據標准化為基礎的 EDI 應運而生。EDI 一經出現便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迅速地在世界各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的應用。
正如香港TRADELINK 公司的宣傳資料所指出的那樣:「當 EDI 於 20 世紀 60 年代末期在美國首次被採用時,只屬於當時經商的途徑之一;時至今日,不但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國家,以至越來越多的亞太地區國家,均已認定 EDI 是經商的唯一途徑」。
② EDI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EDI超純水設備工作原理:
EDI工作原理如圖所示。EDI膜塊中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用格板隔開,形成濃水室和淡水室。又在單元兩端設置陰/陽電極。在直流電的推動下,通過淡水室水流中的陰陽離子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遷移到濃水室而在淡水室中去除。如下圖:
電場使進水中的水分子在離子交換樹脂界面離解成H+及OH-,並不斷地再生淡水室中陰、陽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樹脂中的陰、陽離子在再生過程中受到相應正負電極的吸引,透過陽、陰離子交換樹脂向所對應的離子膜的方向遷移。當這些離子透過交換膜進入濃室後,H+及OH-重新結合成水。這種H+及OH-的產生、湮滅及陰、陽離子遷移正是離子交換樹脂得以實現連續再生的機理。
③ 簡述edi報文的產生與傳輸過程
早期的EDI標准使用的大多數是用戶的行業標准,標准之間不能進行跨行業的EDI互聯,嚴重影響了EDI的效率,阻礙了全球EDI的發展。
在美國就存在汽車工業的AIAG標准,零售業的UCS標准,貨棧和冷凍食品儲存業的WINS標准等等,在日本有連鎖店協會的JCQ行業標准,全國銀行協會的AENGIN標准和電子工業協會的EIAT標准等等。
為了促進EDI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促進EDI標準的國際化,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EDI的作用。目前在EDI的標准上。
國際上最為流行的就是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下屬的第四工作組(WP4)在1986年制定的《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交換標准》(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簡稱EDIFACT)。
(3)EDI發展史擴展閱讀:
EDI的通訊方式
1、點對點方式
此種方式適用於貿易量較少、貿易方不多的情況下。它具有較強的地理位置靈活性,但不提供信息的緩沖處理。因此雙方的通信往來要求雙方即時交互。
2、一點對多點方式
此方式適用於較大企業的分支機構與總部聯系的結構,其在小范圍內的數據傳輸以總部為中心,進行各分支的數據集中處理,便於了解各分支整個情況的發展變化,使企業即時做出反應。
3、多點對多點方式
多點對多點方式適用於平行機構之間的往來通信,往往與第二種方式相結合。雙向的信息傳遞增加了信息的反饋,對企業而言,可提高信息的迅速決策。
④ 計算機的發展史
計算機的誕生醞釀了很長一段時間。1946年2月,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加州問世,ENIAC用了18000個電子管和86000個其它電子元件,有兩個教室那麼大,運算速度卻只有每秒300次各種運算或5000次加法,耗資100萬美元以上。盡管ENIAC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它畢竟是計算機的始祖,揭開了計算機時代的序幕。
計算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共經歷了四個時代,從1946年到1959年這段時期我們稱之為「電子管計算機時代」。第一代計算機的內部元件使用的是電子管。由於一部計算機需要幾千個電子管,每個電子管都會散發大量的熱量,因此,如何散熱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電子管的壽命最長只有3000小時,計算機運行時常常發生由於電子管被燒壞而使計算機死機的現象。第一代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和工程計算。
從1960年到1964年,由於在計算機中採用了比電子管更先進的晶體管,所以我們將這段時期稱為「晶體管計算機時代」。晶體管比電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機時間,消耗能量較少,處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計算機的程序語言從機器語言發展到匯編語言。接著,高級語言FORTRAN語言和cOBOL語言相繼開發出來並被廣泛使用。這時,開始使用磁碟和磁帶作為輔助存儲器。第二代計算機的體積和價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來了,計算機工業迅速發展。第二代計算機主要用於商業、大學教學和政府機關。
從1965年到1970年,集成電路被應用到計算機中來,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簡稱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個完整的電子電路,這個晶片比手指甲還小,卻包含了幾千個晶體管元件。第三代計算機的特點是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計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計算機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億美元開發的IBM 360系列。
從1971年到現在,被稱之為「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第四代計算機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電路,不過,這種集成電路已經大大改善,它包含著幾十萬到上百萬個晶體管,人們稱之為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簡稱LSI)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簡稱VLSI)。1975年,美國1BM公司推出了個人計算機PC(PersonaI Computer),從此,人們對計算機不再陌生,計算機開始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⑤ EDI 是什麼
EDI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製造技術專。它通過使用由離子膜、離屬子交換樹脂組成的基本單元——膜組件,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無需使用酸鹼對樹脂進行再生,即可連續不斷地長期運行,穩定可靠地制出電阻率高達18兆歐.厘米的超純水。
EDI技術自上世紀80年代前後誕生以來,經過數十年的科學實驗和工程實踐,目前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其單位造價也降到了合適大規模的工業應用的水平。由於EDI相比於其它的純水製造方法,具有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運行穩定、產水品質高、回收率高、無酸鹼再生及其相關問題的困擾、運行費用非常低廉等優點EDI技術在工業純水、超純水的制備中將起到不可或缺、日益重要的作用。
⑥ 為什麼說EDI的出現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信息技術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效率,以及連通性。但是問題在於,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總是千人千面,應用也是各不相同,信息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出現信息孤島。
A企業與B企業有業務關系,需要有諸多的商務文件進行交互。傳統的模式可能是:郵件、電話、甚至是光碟,U盤(例如大體量的圖紙)等等,這種方式效率很低,無法滿足越來越高的對供應鏈管理的需求。
那麼A企業是否可以與B企業直接做信息互聯互通?可以,但是新問題產生了,第一,A企業的信息系統內,存在很多敏感數據,不可能無限制開發給B企業。第二,A企業的信息環境和B企業的信息環境是不同的,數據的交互非常麻煩。
那該如何才能滿足AB企業信息互聯互通的需求?EDI出現了,簡單來說,A和B是不同國家的人,那麼EDI就是翻譯,它負責把A想說的話,翻譯成B的語言,告訴B。有了EDI之後,A公司就可以快捷地和B公司建立信息的互聯互通,把需要傳遞的商務文件,通過EDI轉入B公司的信息系統內,錯誤率被降低,大幅度消減人工成本,同時提升了效率。
這是A企業與B企業兩家公司的交互,那如果是A企業需要和CDEF等等幾十甚至上百家企業做交互呢?於是基於EDI的Van(增值網)產生了。簡單來說,Van就好像是QQ群,無數的企業加入這個群,一旦A企業加入了Van,它可以方便地和Van里的任一企業愉快第聊天,也就是建立信息互聯互通的連接。
綜上,EDI是打通商業網路中信息孤島的重要工具,其為信息互聯互通做出極大的貢獻,說它劃時代正是基於此。
感謝有機會和題主分享以上內容!
最後,簡單介紹下,利益相關,答主EDI從業者。在職億康科技信息(上海)有限公司,有多年的EDI實施經驗,提供EDI軟體、WEB EDI,VAN等各種服務。
⑦ ERP發展的歷史
ERP的歷史:
一、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
40年代:為解決庫存控制問題,人們提出了訂貨點法,當時計算機系統還沒有出現。60年代的時段式MRP:隨著計算機系統的發展,使得短時間內對大量數據的復雜運算成為可能,人們為解決訂貨點法的缺陷,提出了MRP理論,作為一種庫存訂貨計劃——MRP(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即物料需求計劃階段,或稱基本MRP階段。70年代的閉環MRP:隨著人們認識的加深及計算機系統的進一步普及,MRP的理論范疇也得到了發展,為解決采購、庫存、生產、銷售的管理,發展了生產能力需求計劃、車間作業計劃月以及采購作業計劃理論,作為一種生產計劃與控制系統——閉環MRP階段(Closed-loopMRP)。在這兩個階段,出現了豐田生產方式(看板管理)、TQC(全面質量管理)、JIT(准時制生產)以及數控機床等支撐技術。80年代的MRPⅡ: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企業內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統也得到了統一,形成了一個集采購、庫存、生產、銷售、財務、工程技術等為一體的子系統,發展了MRPⅡ理論,作為一種企業經營生產管理信息系統——MRPⅡ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技術是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進入90年代,隨著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企業競爭空間與范圍的進一步擴大,8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業內部資源全面計劃管理的思想,逐步發展成為90年代怎樣有效利用和管理整體資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隨之產生。ERP是由美國加特納公司(GartnerGroupInc.)在9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的,當時的解釋是根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供需鏈管理,推論各類製造業在信息時代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和變革。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入,ERP已經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它強調供應鏈的管理。除了傳統MRPⅡ系統的製造、財務、銷售等功能外,還增加了分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運輸管理、倉庫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決策支持等功能;支持集團化、跨地區、跨國界運行,其主要宗旨就是將企業各方面的資源充分調配和平衡,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全方位地發揮足夠的能力,從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現階段:融合其他現代管理思想和技術,面向全球市場,建設「國際優秀製造業」()。這一階段倡導的觀念的是精益生產、約束理論(TOC)、先進製造技術、敏捷製造以及現在熱門的Internet/Intranet技術。由此可見,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具有以下特點:
1.它是一個供需鏈管理的完善過程
不論是最初的庫存管理,還是後來的采購、生產、銷售的管理,再後來的財務、工程技術的管理,企業外部資源的管理等等,都是針對企業供需鏈的管理而不斷完善的一個過程。
2.它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
這些企業管理思想的整個發展過程與計算機的發展息息相關,而且越來越緊密。計算機技術成了實現它們的必要工具,計算機軟體是它們的主要載體。
3.它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
整個理論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認識的提高、相關技術的進步,一步步發展起來。
二、ERP在宏觀和微觀上的發展
ERP在中國的推廣與應用已經歷了近20年風風雨雨的歷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已約有700家用戶使用它來管理自己的企業。首先,它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已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共識,一些企業也很快就獲得了應有的回報,雖然由於某些原因使得一些企業的應用不盡人意,但是從主流上來說ERP在中國的發展加速了我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進程,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只有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現代化,企業才有活力和競爭實力,並渴望採用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擁有這種先進的管理工具。
1、ERP在宏觀上的發展ERP最初是一種基於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管理思想,是在MRPII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給出了新的結構。它的基本思想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聯接的供應鏈,將企業內部劃分成幾個相互協同作業的支持子系統,如財務、市場營銷、生產製造、質量控制、服務維護、工程技術等。在宏觀方面:首先是功能的深度上,它在MRPII的基礎上,增加了質量控制、運輸、分銷、售後服務與維護、市場開發、人事管理、實驗室/配方管理、項目管理、融資投資管理、獲利分析、經營風險管理等功能,並將這些功能都集成在企業的供應鏈中,原MRPII系統中對製造環節的管理只是ERP中的一個子系統,它和其它功能子系統一起把企業所有的製造場所、營銷系統、財務系統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多工廠、多地點的跨國經營運作;它還能幫助企業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和「大批量生產」兩種情況或多種情況並存的混合型生產方式,滿足企業多角化經營的需求;它的財務系統也不斷地收到來自所有業務過程、分析系統和交叉功能子系統的觸發信息,去監控整個業務過程,快速作出決策;再有就是它還具有決策分析功能,諸如決策、產品、融資投資、風險、企業合並、收購等。在企業級的范圍內為企業提供了對質量控制、適應變化、客戶滿意度、效績等關鍵問題的實時分析能力。這樣,企業就超越了以物料需求為核心的生產經營管理范疇,能夠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產、供、銷,人、財、物,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戰略。其次是在管理的廣度方面,ERP已打破了MRPII只局限在傳統製造業的格局,並把它的觸角伸向各行各業,如金融業、高科技產業、通信業、零售業等,從而使ERP的應用范圍大大地擴展,並逐漸形成了針對於某種行業的解決方案。這是由於不論一個ERP軟體的功能多麼齊全,都無法覆蓋所有行業中的特殊需求,即除了較為公用的需求,如采購、庫存、計劃、生產、質檢、人事、財務等之外,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殊需求,例如石油天然氣行業中的勘探與開采、土地使用與租賃、石油/天然氣在運輸途中其體積隨溫度、壓力等因素變化而變化的測量、換算以及損益值的計算等等;電力行業中的輸配電、系統切換後的現場處理、電表的抄費計價;零售業中的補貨、變價、促銷等等,這些都需要有特殊的功能來解決和管理,從而需要有一套針對該行業的解決方案。為此,著名的德國ERP供應商SAP公司除了傳統的製造業解決方案外,還與各個行業的應用專家一道開發並推出了商業與零售業、金融業、郵電與通信業、高科技產業、能源、公共事業、工程與建築業等共18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它是以公用的財務(包括應收、應付、總帳、合並、資產管理、成本管理、財務分析、資金管理、獲利分析、投資/融資管理等)、人事(包括薪資、差旅、工時、招聘、培訓、發展計劃、人事成本等)、後勤(包括訂單、采購、庫存、生產、質量控制、運輸、分銷等)等功能為核心,加入每一行業特殊的需求而成。有了行業的解決方案,就可滿足不同行業業務的特殊需求,為企業應用ERP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其三,從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發展為全行業和跨行業的供應鏈。這是由於當企業面臨全球化的大市場競爭環境時,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在所有業務上都成為世界上的佼佼者,如果全部業務都由自己來承擔,它必然面對所有相關領域的競爭對手。因此,只有聯合該行業中其它上下游企業,建立一條業務關系緊密、經濟利益相連的供應鏈實現優勢互補,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競爭環境,共同增強市場競爭實力,因此,供應鏈的概念就由狹義的企業內部業務流程擴展為廣義的全行業供應鏈及跨行業的供應鏈。這種供應鏈或是由物料獲取並加工成中間件或成品,再將成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一些企業和部門的供應鏈所構成的網路,或是由市場、加工、組裝環節與流通環節建立一個相關業務間的動態企業聯盟(又稱虛擬公司,它是指為完成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等任務而由多個企業相互聯合所形成的一種合作組織形式,通過信息技術把這些企業連成一個網路)來進行跨地區、跨行業經營,以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來完成單個企業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這樣,ERP的管理范圍亦相應地由企業的內部拓展到整個行業的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配送環節、流通環節以及最終消費者。在整個行業中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的供應鏈,使多個企業能在一個整體的ERP管理下實現協作經營和協調運作。把這些企業的分散計劃納入整個供應鏈的計劃中,從而大大增強了該供應鏈在大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優勢,同時也使每個企業之間均可實現以最小的個別成本和轉換成本來獲得成本優勢。例如,在供應鏈統一的ERP計劃下,上下游企業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使所有上游企業的產品能夠准確、及時地到達下游企業,這樣既加快了供應鏈上的物流速度,又減少了各企業的庫存量和資金佔用。通過這種整體供應鏈ERP管理的優化作用,來到達整個價值鏈的增值。
這種在整個行業中上下游的管理能夠更有效地實現企業之間的供應鏈管理,以此實現其業務跨行業、跨地區甚至是跨國的經營,對大市場的需求作出快速的響應。在它的作用下,供應鏈上的產品可實現及時生產、及時交付、及時配送、及時地交達到最終消費者手中,快速實現資本循環和價值鏈增值,以最大限度地為產品市場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縮短產品生產和流通的周期,使產品生產環節進一步向流通環節靠攏,縮短供給市場與需求市場的距離,既減少了各企業的庫存量和資金佔用,還可及時地獲得最終消費市場的需求信息使整個供應鏈均能緊跟市場的變化。通過這種供應鏈ERP管理的優化作用,達到整個價值鏈的增值。
2、ERP在微觀上的發展在微觀方面:首先是在財務功能上,ERP已逐漸從「帳務」型管理向「理財」型管理發展。企業要想使自己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在求生存的同時尋求更大的發展,而在發展過程中又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來運作。目前我國的企業普遍存在生產經營資金不足、資金調度盲目性大的問題,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有計劃地調度生產經營資金,實現企業財富的最大化,保持企業以收抵支及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避免破產風險,使企業能夠長期、穩定的生存下去為企業發展和擴充籌集必要的資金,有效地使用資金以實現利潤或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
「理財」型的財務管理突破了以往只重視帳務管理的觀念,首先它要考慮企業投資者的利益,即實現股東(投資者)財富的最大化。企業要取得長遠的發展,必須在金融市場上以較低的費用成本和較低的風險有效地進行籌資,並將企業的業務經營和管理過程直接同重要的股東利益相關聯,使投資者的資本能夠實現高於其資本平均回報的增殖;其次,在日常的業務經營過程中合理安排好企業的資金結構和資金需求量,合理調度現有資金並加強資金控制,盡可能優化和有效地配置資金,使資金管理做到及時籌措、有效投資,以保證企業能夠正常運轉和穩步以及超速發展;第三,加強成本的管理、控制與獲利能力的分析。既除了要控制每種產品的成本之外,還要對每一個部門或事業部的成本進行考核和控制,這可以通過把不同的部門劃分為不同的成本中心,對這些成本中心進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使生產和經營的成本縮減到最小,實現企業的成本優化。同理,獲利能力分析也是對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部門進行的,可使企業實現有效的利潤規劃、預算控制及業績考核等財務管理功能。用戶可以按產品/產品組、客戶/客戶群、地區、銷售機構、分銷渠道…,以及它們的任意組合靈活地從不同角度分析企業的獲利情況,輔助管理決策。例如:某企業有多種產品,可以通過對各種產品獲利能力的分析來確定那種產品獲利能力強,從而在下一計劃期內多生產或多進貨,也可以對各種產品根據不同的地區來進行分析,以使每種產品都准確地流向銷路最好的區域,實現資源最有效的配置;第四,企業經營運作過程中的資金管理,它是對企業在采購、銷售等供應鏈業務過程及貸款、證券操作等財務業務所產生的、或可能產生的資金流進行預測和監控,從而使企業可以隨時監控企業的現金流動狀況並預測企業未來的資金情況,企業有多大資金缺口或有多少富餘資金,根據這些資金預測信息、企業財務業務目標和原則、及市場信息來決定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貨幣市場,為企業業務運作及時、經濟地籌集資金或合理安排資金投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第五是市場風險管理,主要有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管理兩大功能,它可以使企業隨時跟蹤市場匯率、利率(比如LIBOR、FIBOR)、證券價格等市場數據,然後根據這些市場數據,利用國際通行的方法和數學模型對采購、銷售等供應鏈業務過程所產生的現金流進行風險分析,以確定是否有必要、及如何進行風險防範措施,使企業在恰當的時間、採取合適的風險防範措施,保護和鞏固供應鏈業務運作的經營成果。在當前國際金融市場頻繁動盪的情況下,該模塊對企業、尤其是那些外向行企業更具有現實意義。其次,企業面臨一個越來越動態化的市場競爭環境和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環境,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需要處理來源於企業外部和內部大量業務的信息數據,企業管理必須將戰略計劃同企業計劃相連接,並進行有效的模擬自動處理,這就要求系統能提供各種信息以支持企業組織中的運營、管理及決策功能,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管理人員的需要,運用公司中各部門、各地區的集成信息,以及決策層的知識和智慧來為公司的發展、經營等作出及時而准確的決策,提高生產率和工作效率,使公司獲得利潤最大化。為此,企業管理的重點逐漸從業務層次的管理轉向側重於戰略決策型的管理。例如,SAP公司為了滿足全球化企業這種新的需求,推出了企業管理駕駛艙的新觀念和新功能,可使企業在進行集體化經營過程中實現集團決策支持,使集團企業決策面向高層次、戰略性、大范圍的決策管理,它容許企業在最復雜的、動態的環境中進行控制,並使企業的信息流更加暢通,在復雜的結構中實現管理層次上的交流,使決策者將其注意力集中到影響公司業務的關鍵要點上、通過從SAP的業務數據倉庫(BW)和企業控制-執行信息系統(EC-EIS)中查看和提取公司的交易和業務經營信息和資料,如財務指標,市場環境與競爭對手的情況,公司內部的業務過程和公司員工的狀況,戰略性項目的狀況等等,從而利用這些信息形成制定公司戰略、戰術決策的輔助參考資料、來影響和指導決策,並付諸行動,再將該行動轉化為利潤。
其主要功能為:
收集、分析公司業務中產生的信息和資料
決策者能萃取決策所需的數據
能讓決策者聚集數據並對數據進行處理
在制定決策時能從不同角度研究數據或觀察數據間的關系以便深入了解問題
提供各種精確的數據,以滿足不同決策者及決策作業的要求
可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多方面、多階段、多層次的智能過濾服務
具有決策、控制和預測功能,能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輔助人作出科學的決策最後,ERP將從面向事務處理的管理模式向面向智能、優化管理模式的方向發展,它可使管理人員按照設定的目標去尋找一種最佳的方案並迅速執行,這樣就可緊緊跟蹤、甚至可達到超前於市場的需求變化,快速作出正確的決策、並以最快的速度執行這些變化。例如,供應鏈優化管理、成本優化管理、資本優化管理、客戶關系和股東關系優化管理、投資的增殖和優化管理、人員設備及資源優化管理等等,以此開發出市場最需要的產品,並實現以最正確的方式、在最恰當的時間內、最好的場所、以最好的設備、用最好的資源、由最合適的人員來進行生產,然後以最暢通的渠道將產品提交到市場、盡快完成資本循環,以實現社會資源在企業間、部門間的優化配置及充分利用。
同時,先進的IT技術也為這種行業供應鏈的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手段,如網路技術、Internet/Intranet技術、EDI技術、條碼技術、電子商務技術、數據倉庫技術、遠程通信技術等,使得供應鏈或虛擬的企業聯盟供應鏈上的各企業在業務往來和數據傳遞過程中實現電子方式連接;在管理技術上,ERP也為企業提供了從內部到外部各環節上的管理工具。這樣,ERP將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功能,來幫助企業實現管理信息化和現代化,提供其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三、ERP的發展階段
從IT技術的角度來講,ERP自身的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主機/工作站技術階段,第二階段是客戶機/伺服器技術階段,第三階段是互聯網技術階段。如果說從第一階段轉向第二階段只是一個技術平台轉變的話,那麼第三階段的變化就不僅限於此了,而更是一種業務平台、商業平台和經濟平台的改變。互聯網的廣泛性、共享性和交互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同樣改變了商業環境。企業面對龐大的外部信息和快速變化,必須從傳統的注重內部資源的管理利用轉向注重外部資源的管理利用,從企業內的業務集成轉向企業間的業務協同。為此,新一代的ERP產品正在向客戶端和供應端延伸,客戶端的延伸是客戶關系管理,而供應端的延伸則是跨企業供應鏈的同步管理。這兩個延伸又恰好嵌入到網上電子交易中,從而形成了一個從企業內部到企業外部的完整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⑧ 純水設備的發展歷程
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醫葯行業。
製作純水的方法有納濾、超濾、反滲透、離子交換法,國內、外多數制葯企業採用離子交換及反滲透、離子交換聯合等方法製得純水。《中國葯典》(2000年版)規定:「純水為採用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供葯用的水。」而不再僅局限於「蒸餾」這一種工藝。葯典這一改變是我國制葯用水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葯典實現了接軌。但目前在我國的純水制備系統當中,納濾還沒有普遍使用。
我國純水設備的發展的歷程僅僅40多年,而其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也只有10多年,在我國的應用更是短暫都不到十年。因此目前對於純水設備專業生產加工還是比較缺少的,大多數純水設備生產企業都是小規模經營,沒有形成大規模配套生產,產品涵蓋范圍廣,品類雜亂。
目前專業從事純水設備製造、安裝、調試、售後的企業並不多見,有的小型加工商看中純水設備這塊蛋糕,極盡所能的採用一切手段爭取合同,卻難以按照葯典要求進行設備施工,更不能通過後續的GMP認證,這是所有顧客在選擇純水設備時值得注意的事項,選擇一家資質高、實力強、服務好的製造商,才能保證純水設備符合要求。
但是隨著國家對生物制葯、醫葯行業的扶持力度增大,純水設備必然成為水處理行業中一個新的增長點,勢必帶動水處理設備不斷改進工藝流程,朝著標准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⑨ EDI的基本工作流程
首先了解下EDI工作流程,此為理解其基本業務和職能的基礎: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電子數據交換,是將數據和信息規范化和格式化,並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交換和處理的信息交換系統,在國際貿易中,EDI處理的數據和信息是訂單、發票、報關單等商業文件,它大大提高了國際貿易的工作效率。
EDI應用到國際貿易中,是以計算機網路為依託,通過EDI網路中心,把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工廠、公司、海關、運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聯系起來,可以大大加速國際貿易的全過程。
EDI網路服務中心的基本業務:
一個生產企業的EDI系統,就是要把買賣雙方在貿易處理過程中的所有紙面單證由EDI通信網來傳送,並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全部(或大部分)處理過程。具體為:企業收到一分EDI訂單,則系統自動處理該訂單,檢查訂單是否符合要求;然後通知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安排生產;向零配件供應商訂購零配件;向交通運輸部門預訂貨運集裝箱;向海關、商檢等有關部門申請進出口許可證;通知銀行並給訂貨方開出EDI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單等。從而使整個商貿活動過程中在最短時間內准確地完成。一個真正的EDI系統是將訂單、發貨、報關、商檢和銀行結算合成一體,從而大大加速了貿易的全過程。因此,EDI對企業文化、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的影響是巨大的。
EDI網路服務中心職能:
集中處理各EDI用戶的業務數據及EDI信息,並將其翻譯、分發至目的方。它一般不是一個EDI的用戶,只是作為EDI業務的第三中介方,向EDI的用戶提供EDI增值網服務、信息服務以及其他EDI業務服務等,是EDI用戶之間聯接的主要方式。EDI服務中心不僅是一個大型的信息交換中心,必須提供完整的EDI服務,必須保障信息交換的可靠性,還具有權威性和合法性,能起信息公證機構的作用等。所以EDI中心建設和運行在我國EDI應用發展中十分重要。
⑩ 簡述EDI的工作原理。
EDI(Electrodeionization)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它科學地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融為一體,通回過陽、陰離子膜對答陽、陰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以及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離子的交換作用,在電場的作用下實現水中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達到水的深度凈化除鹽,並通過水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裝填樹脂進行連續再生,因此EDI制水過程不需酸、鹼化學葯品再生即可連續製取高品質超純水,它具有技術先進、結構緊湊、操作簡便的優點,可廣泛應用於電力、電子、醫葯、化工、食品和實驗室領域,是水處理技術的綠色革命。
出水水質具有最佳的穩定度。
能連續生產出符合用戶要求的超純水。
模塊化生產,並可實現全自動控制。
不需酸鹼再生,無污水排放。
不會因再生而停機。
無需再生設備和化學葯品儲運。
備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
運行成本和維修成本低。
運行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