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方式 » 青石反滲透

青石反滲透

發布時間: 2020-12-15 01:35:25

A. 這是什麼石頭

就一個外表圖,一律判為普通石頭!就好比給你看一個水面的照片,問你這是哪個江河湖海。
不懂就找人帶帶,如果只有網上這么個渠道不要搞收藏啦。

B. 優美句段摘抄

太陽的高尚,是把光明與星星分享;月亮的睿智,是把余輝與星星分享。

人生會出現許許多內多的挫容折,不要怕,更不要迷茫,正是因為挫折的出現才會讓我們更加珍惜成功後的感覺。

如果想做生活中的強者,那你就告訴自己苦難是你奮進的風帆;如果是個弱者,那你就會在苦難中自怨自艾,自甘墮落。

經歷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經歷中成長,身心在成長中逐漸成熟。

死亡不是終結,在我們遺骸的余燼中還有些東西活著,自然界仍會記得我們。

家在心裡,當你心裡有家的時候哪裡都是你的家;當你心裡沒有家的時候,即使你身在家裡的時候也無從感覺。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態度,懷著平和的心態走下去,一路沒有什麼可以阻擋。

雖然很少有人能明白不幸孕育著幸福,但我們至少能理解不幸乃是快樂與幸福的源泉。

C. 請問 青金石 怎麼拋光

1、綜合利用技術方法及工藝流程品位高的天青石礦床,開采後一般不需加工或只需經過簡單手選後,即可達到商品天青石礦的要求(含SrSO490%以上),可以以塊狀物或磨粉後出售。對於伴生有石膏、方解石、石英、褐鐵礦和粘土礦物的天青石礦,可以先進行洗礦或擦洗,使粘土礦物碎解。由於天青石與脈石(以無水石膏為例,其密度為2.93g/cm3)的密度差較大,如果嵌布粒度又較粗,可以用分級重選方法(重介質振動溜槽、跳汰或搖床)回收。對於細粒嵌布的天青石或重選的中、尾礦內的天青石,則可用浮選方法回收。天青石選礦試驗原則工藝流程見圖1示。2、開發生產實例(1)愛景山天青石礦:該礦位於江蘇省溧水縣,礦床賦存於晚期火山岩中,屬中低溫熱液充填礦床。有用礦物為天青石,伴生礦物為高嶺石、石英、長石及褐鐵礦等。天青石呈半自形板狀與薄片狀,集合體可達100mm粗大晶塊,也有一部分為細粒狀。

目前為露天開采,只進行篩分、手選等簡單加工後出售。原礦經破碎後小於12mm,大於1mm粗粒級部分分級進行跳汰選;小於1mm細粒級部分分級用搖床選別,可得綜合指標為:精礦產率45.38%。精礦品

青金石位(SrSO4)86.12%,回收率83.31%。經過跳汰、搖床選別後的中礦,經磨礦後再進行浮選,可得到較高的指標。浮選過程中需注意分散礦泥和抑制褐鐵礦,用Na2CO3和Na2SiO3調漿後,pH值最好控制在8~9.5之間。在用油酸作捕收劑時,礦漿溫度要高於25℃。此外,浮選流程的結構對精礦質量的影響也較大。當浮選進料作為100%時,浮選精礦的產率為44.50%,品位(SrSO4)86.04%,回收率95.68%。(2)鹽井溝天青石礦該礦位於四川省合川縣,為一大型沉積礦床,其中有用礦物為天青石,脈石礦物為白雲石、方解石、石英等。因為天青石的嵌布粒度較粗,在可選性試驗時採用重選法回收。原礦破碎至2.5~1mm後進行篩分分級。2.5~1mm和1~0.4mm兩個粒級用跳汰粗選、搖床精選;-0.4mm粒級經水力分級和水力旋流器脫泥(溢流粒度為0.02mm)分為四個粒級,直接用搖床選別。重選後,可由含SrSO470.41%的原礦,獲得含SrSO492.12%、回收率83.56%的高品位精礦和含SrSO485.17%、回收率4.27%的低品位精礦。

D. 有關於青金石的資料嗎,請回復我,謝謝!~~

青金石
青金石又稱天青石,是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藍色、藍紫色或藍綠色的准寶石,主要由天藍石和方解石組成。青金石色是藏傳佛教中葯師佛的身色,常戴可保佑平安健康,無病無災。

青金石的英文名稱為Lapis Lazuli,來自拉丁語Lapis Lazuli,前者意指寶石,後者則指藍色的(寶石)。其工藝品稱「青金」,古稱「金碧」、「點黛」或「璧琉璃」。

青金石屬架狀結構硅酸鹽中的方鈉石族礦物,化學分子式為(Na,Ca)4-8(AlSiO4)6 (SO4,S,Cl)1-2。屬等軸晶系。晶體形態呈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呈緻密塊狀、粒狀結構。顏色為深藍色、紫藍色、天藍色、綠藍色等。如果含較多的方解石時呈條紋狀白色,含黃鐵礦時就在藍底上呈顯黃色星點,玻璃光澤和蠟狀光澤,條痕淺藍色,半透明至不透明。均質體,折光率1.5,雙折射率 0.010。硬度5-6,純青金石密度 2.38-2.45g/cm3,一般青金石玉料2.7-2.9g/cm3。解理不發育,斷口參差狀。在長波紫外光照射下發橙色點光,在短波紫外線照射下發白色熒光。濾色鏡下呈淡紅色,遇鹽酸緩慢溶解。

青金石與相似玉石的區別。與青金石容易混淆的有方鈉石、藍方石、藍銅礦。冒充青金石的贗品和代用品有著色碧玉、著色尖晶石、著色岫玉、料仿青金、染色大理石。相似玉石特徵如下:方鈉石(又稱蘇打石),呈粗晶質結構,顏色均一,硬度5.5-6,密度2.15-2.35,折光率1.483-1.487,質地不如青金石均勻,有橙色和粉紅色熒光。藍方石,橙紅色熒光,密度2.44-2.5g/cm3,折光率1.49-1.504。藍銅礦,硬度小,為3.5-4,折光率1.73-1.83,性脆,無大的緻密塊體。著色碧玉(又稱瑞士青金),用玉髓等假料人工著色而成,硬度大,為6.5- 7,折光率1.54-1.55。著色尖晶石(又稱著色青金),用鈷鹽人工著色而成,硬度大,為8,折光率1.71-1.72。著色岫玉(又稱熗色青金),淺藍色,見不到黃鐵礦,油脂光澤強,硬度2.5-4,折光率1.56-1.57。料仿青金,用玻璃仿造,由著色的深藍色硫璜或玻璃構成的,見不到黃鐵礦,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性脆。染色大理岩,硬度小,小刀容易刻動,遇有鹽酸反應明顯。

青金石的評價與選購。青金石主要有四種:青金石、青金、催生石、金格浪。青金石的工藝要求以深藍色、無裂紋、無雜質、質地細膩者為佳。青金石適合於女性佩戴,小巧玲瓏的金項鏈或其它首飾上穿上幾顆青金石,別具風采。青金石也適合男性佩戴,男式禮服上配上深顏色的青金石飾物,更增添男士風度。佩戴時遠離高溫過熱環境,防止失色。青金石首飾玷污之後,決不能用水浸泡和沖洗,以免表面的污垢向內部滲透。選購時與相似玉石區分開,以防上當。

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它以其鮮艷的藍色贏得東方各國人民的喜愛。在公元前數千年的古埃及,青金石與黃金價值相當。在古印度、伊朗等國,青金石與綠松石、珊瑚均屬名貴玉石品種。在古希臘、古羅馬,佩戴青金石被認為是富有的標志。青金石因「其色如天」,又稱「帝青色」,很受古代帝王青睞,常隨葬墓中。青金石顏色端莊,易於雕刻,至今保持著一級玉料的聲望。人們還相信青金石可以治療憂鬱症及間歇性發燒症。青金石還被用作繪畫顏料。

青金石是由接觸交代變質作用形成,主要賦存於硅酸鹽-鎂質矽卡岩中和鈣質矽卡岩中。青金石的主要產地有美國、阿富汗、蒙古、緬甸、智利、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和安哥拉等國。中國至今未發現青金石礦床。

青金石,其工藝名稱為「青金」。青金石的波斯語稱「拉術哇爾」,阿拉伯語和「拉術爾」,印度語稱「雷及哇爾」,章均諧「 琳」或「琉璃」。所以,一些中外學者都認為中國古代的「流璃」、「硫璃」或「琉璃」,都是指的青金石。不過,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在我國古代,人們辨別玉石是從顏色上而不注重其質地,顏色相似的雖其質地有差別,但其名稱仍然可以相同,所以,我們不能說凡是古代的「 琳」或「琉璃」就一定是青金石,因為它們往往也兼指了其他青色或綠色的玉石或寶石。青金石,其玉料是由青金石礦物構成的,通常含有方解石、黃鐵礦,有時也出現少量的透輝石等。不透明,為玻璃至油脂光澤。其硬度為5.5,比重是2.7- 2.9。青金石擁有獨特的藍色、深藍、淡藍及淺青色等,按其顏色的不同及可分為:青金棗色深藍和濃而而不黑者;金格浪棗深藍和黃鐵礦含量多於青金石礦物者;催生石棗淺藍色和含白色方解石者,因源程序於古人用此石作催生葯之說而得名。在我國古代,入葬青金石有:「以其色青,此以達升天之路故用之」的說法,多被用來製做皇帝的葬器。青金石是我國自古以來進口的傳統玉料,其多數來源於阿富汗。迄今為止,在我國沿未發現青金石英鍾的產地。玉石,作為一種礦物,在當今市場上有一定的價格。通常一塊15×20mm大小的軟玉,其價格在6?/FONT>40美元之間。一塊15×20mm大小的硬玉,就其色澤的不同,價格變異很大,濃綠者,價在550-8500美元之間;綠者,價在職100-55美元之間;其他色澤則每況愈下,至白色、紅棕色時一般價在3-40美元之間;一塊15×20mm大小的綠松石,其質優者價在8-70美元之間。

青金石早在6000年前即被中亞國家開發使用。我國則始於西漢時期,當時的名稱是「蘭赤」、「金螭」、「點黛」等。自明清以來,青金石「色相如天」,天為上,因此明清帝王重青金石。現在保存在故宮博物院的兩萬余件清宮藏玉中,青金石雕刻品不及百件。

好的青金石顏色深藍純正,無裂紋、質地細膩,無方解石雜質。不含金星(黃鐵礦)或帶有很漂亮的金星均為上品。青金石的硬度5至6,呈玻璃狀光澤而略帶油脂性。世界上著名的青金石產地有阿富汗以、智利、前蘇聯和加拿大等地。但首推阿富汗。阿國所產青金石有著均勻的深藍至天藍色,極細粒的隱晶結構中夾雜微量的黃鐵礦,使其在陽光照射之下精光生輝。青金石被阿拉伯穆斯林國家呼之為「瑰寶」。

青金石既可作玉雕,又可制首飾。我國的青金石雕刻工藝一流,尤其是建國以的後,北京玉器廠製作的青金石擺件、山子、掛墜、首飾等出口海外。目前阿富汗境內戰火不斷,使原料進口都十分艱難。

E. 花崗岩成因

關於花崗岩成因的爭論已有很久的歷史,主要有岩漿派和交代派(花崗岩化派或變質論派)兩大派的分歧。

1.岩漿成因論

認為花崗岩是由花崗岩漿冷凝結晶而成的,或由玄武岩漿分異的派生岩漿直接冷凝結晶而成,後者被越來越多的事實所否定。岩漿成因論依據如下:

1)相當於花崗岩成分的火山岩-流紋岩正在一些地方溢出。花崗岩侵入體與酸性岩密切共生;

2)花崗岩具有侵入體的產狀,與圍岩接觸處有明顯的界線,在內接觸帶有細粒冷凝邊,圍岩具熱變質現象;

3)岩體內部從中央到邊緣,可明顯分出中央相、過渡相和邊緣相,且具有流動構造,說明是由岩漿冷凝而成;

4)岩石中的礦物,具有從液態岩漿中結晶出來的順序和結構特徵,它們與人工熔融實驗所得結果大致相符。

根據G.Faure(1972)所作500多個花崗岩樣品87Sr/86Sr初始值和年齡值的投影(圖6-4)可以看出,其中只有20%投影點落在陸殼增長線(87Sr/86Sr比值隨時間而增長曲線)以上或其附近,代表了硅鋁層物質熔融成的陸殼型花崗岩;有50%的投影點落在玄武岩源區,說明很少或沒有受硅鋁物質的混染,它可能是地殼下部玄武岩質層或上地幔部分熔融的產物,屬幔源型花崗岩;還有30%的投影點落在兩者之間,成因復雜,熔體可能來自地殼下部或上地幔,但受殼硅鋁層的混染。

圖6-4 花崗岩的87Sr/86Sr初始值和年齡關系

圖中的「陸殼」是指陸殼增長線,陰影表示大洋玄武岩區近似的87Sr/86Sr比值,方框表示北美若干主要花崗岩岩基87Sr/86Sr初始比值和近似年齡(據G.Faure,1972)

2.交代成因論(花崗岩化)

該觀點認為花崗岩類岩石是在一定條件下,來自地殼深處的富鹼富硅稀薄溶液和變質熱液以不同方式滲透交代原岩而形成。這種改造是在固體狀態下進行的,無需經過岩漿狀態,往往無空間位移,系原地形成,多分布於地槽褶皺回返的隆起區。

交代成因論的主要依據是:

1)能夠解釋巨大的花崗岩為什麼能夠占據龐大的空間問題,即現在被花崗岩佔領的巨大的空間,原來是其他物質所充填,當花崗岩形成後,那麼多的物質到何處去了?交代論認為早期形成的岩石經花崗岩化形成了花崗岩;

2)某些花崗岩體與周圍的片麻岩呈漸變關系,岩體內部構造與周圍的構造具有連續性;

3)岩體中的圍岩交代殘余體,與圍岩方向一致,顯然沒有經過移動;

4)岩石的交代結構比較發育。

事實上,花崗岩體的形成同其他地質體一樣,是長期、復雜地質作用的結果,地殼的不同部位所處的地質條件不同,經歷的構造變動也不同,造成花崗岩成因的多樣性。

3.花崗岩的成因分類

近年來,由於對花崗岩類岩石研究的不斷深入,並運用了礦物共生分析、礦物地球化學和實驗岩石學的大量資料,並結合板塊構造理論,在國內外提出了不少有關花崗岩類岩石的成因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1)S型和I型花崗岩

懷特和查佩爾在研究了澳大利亞東南部拉克朗褶皺帶的花崗岩類岩石後,於1974年提出了兩種成因類型:一種是以殼層沉積物質為原岩(S型);另一種是原岩的物質未經地表風化作用的火成岩(I型)。S型花崗岩一般為鋁過飽和,富含石英及黑雲母,含有鈦鐵礦,Fe3+/Fe2+比值低,δ18O值大於10‰,87Sr/86Sr初始值為0.709~0.718。I型花崗岩常含角閃石及磁鐵礦,Fe3+/Fe2+比值高,δ18O值小於10‰,87Sr/86Sr初始比值小於0.709。

(2)M型、I型、S型和A型花崗岩

皮切爾等根據花崗岩形成的構造環境,把花崗岩分成四種成因類型。

1)M型花崗岩:岩漿來自上地幔,為規模不大的大洋島嶼斜長花崗岩。

2)I型花崗岩:在活動大陸板塊邊緣和島弧產出的、規模較大的輝長岩-石英閃長岩-英雲閃長岩組合,以及在造山期後的隆起背景下生成的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

3)S型花崗岩:是地盾內部和大陸板塊碰撞褶皺帶內的鋁過飽和花崗岩。

4)A型花崗岩:已穩定的褶皺帶和地盾內隆起區的拉張性深斷裂帶及裂合帶的鹼性花崗岩。

(3)幔源型、同熔型和陸殼改造型花崗岩

我國一些學者通過對中國東南部花崗岩類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後提出,它們在岩石學、岩石化學、鍶和氧同位素、形成時代、地質分布等方面具有明顯差異,分成以下幾種。

1)幔源型花崗岩類:沿元古宙江南地背斜西南側(如東安期的桂北本洞英雲閃長岩)和東南側(如晉寧期的浙江紹興西裘石英閃長岩)分布。與元古宙太平洋岩石圈板塊俯沖帶有關,該類花崗岩與超鎂鐵質侵入岩及基性火山岩有成因聯系。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形成於超殼深斷裂的鹼性花崗岩,其岩石化學成分Na2O>K2O,此類花崗岩常與稀土、鈮礦床有關;另一類是英雲閃長岩-斜長花崗岩-輝長岩組合,往往與蛇綠岩套或海相基性岩漿岩共生,岩石化學具有高Ca、Mg、Co、Ti、V的特徵。它的87Sr/86Sr初始比值小於0.705。δ18O值=6.7‰~8.1‰。

2)同熔型花崗岩類:由上地幔衍生物或地殼下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漿,在上升過程中同化混染了硅鋁物質或與由硅鋁層熔融的岩漿混合而形成的岩石,往往與對應的火山岩共生。與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塊活動有成因聯系。它相對富Ca,其Al2O3/(Na2O+K2O+CaO)一般小於1,87Sr/86Sr介於0.705~0.710。δ18O值一般小於10‰。常與Mo、Cu、Fe、Pb、Zn、W、Sn等礦床有成因聯系,如江西德興大型銅礦的形成與之有關。

3)陸殼改造型花崗岩:由地槽沉積物或變質岩經花崗岩化或熔融等形式反復改造而成。以花崗岩為主,很少有對應的火山岩伴生;該類花崗分布最廣,在我國華南廣大地區、東北長白山、西北阿爾泰、秦嶺地區都有分布。岩體常含各種形態的暗色殘留體,並常含有董青石、紅柱石、硅線石等富鋁礦物,在化學成分上,Al2O3/(Na2O+K2O+CaO)一般大於1,富鉀,87Sr/86Sr一般大於0.710,δ18O值>10‰。該類花崗岩與W、Sn、Be、Nb、Ta、U、Th等礦有成因聯系,如我國的W、Sn就產在該類花崗岩分布區。

F. 廣場大面積鋪貼青石地板反鹼處理方法

在鋪貼前在石材底部及四周塗刷A16S(石材底部防護劑),在面上塗刷SOL170(滲透性專業防水防潮防白華劑),最主要是要切斷水源。

G. 請問,青石茶盤用油擦過兩次後,可以一直用水保養嗎不想打蠟。

一、實木地板打蠟後的清潔:1、清洗木地板時,先用拖把將地板表面的灰塵除去,然後依照清潔劑的配比說明和地板的臟污程度,在一桶水中稀釋適量,並把拖把浸濕,從房間裡面往門口的方向拖地。但要注意,要盡量將拖把擰干,以防止過多的水分滲透到木地板里層,造成發霉、腐爛。如果遇到地板縫或牆角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以用舊牙刷直接蘸地板清潔劑刷洗,也可以將清潔劑倒在抹布上擦拭地面。不過,有些地板清潔劑中的界面活性劑濃度較高,拖完地後,半濕的地面反而更容易沾染灰塵。因此,最好選擇優質的地板清潔產品。2、如果想要地板長久保持光澤亮麗,在使用地板清潔劑後,還可以再上一層木質地板蠟。不過一定要等地板完全風干後再上蠟,以免蠟層無法完全附著,而使地板上出現一點一點的白斑。二、實木地板打蠟的方法:1.清除地板表面的垃圾、臟物。使用吸塵器清除地板表面的垃圾和灰塵。用稀釋後的中性洗滌劑擦拭地板上的污漬。對難以清除的污漬可用信納水擦拭。2.充分乾燥。地板表面和溝槽部的水分完全乾燥為後方可打蠟。根據季節不同、所需時間也發生變化、但大致要花半天以上。3.用膠帶紙將牆踢腳線和傢具等部位遮蓋,目的:防止地板臘污染牆踢腳線和傢具。4.搖晃裝有地板臘的容器、並充分攪拌均勻。5.按照地板的木紋方向仔細塗抹、不要漏塗或薄厚不均。塗抹量過少會造成濃淡不均、塗抹過多又會導致造膜不良。保持薄厚均勻是打臘的關鍵。三、實木地板打蠟的注意事項:1.為防止洗滌劑積留在溝槽處、浸泡了洗滌劑的抹布要盡量擰干。地板臘清除劑會導致地板產生痕漬和鼓脹、絕對不可使用。用擰乾的抹布擦拭。使用用力擰乾的抹布進行擦拭。地板表面、特別是溝槽部分、要仔細擦拭、不要殘留洗滌劑。如殘留洗滌劑和水分、會導致表面泛白、鼓脹。2.一切要注意經過充分乾燥:如沒有經過充分乾燥、地板臘將不會緊密附著在地板表面、影響美觀、產生泛白現象。3.至少要打三遍蠟,每次都要用不帶絨毛的布或打蠟器磨擦地板以使蠟油滲入木頭。4.要想得到閃亮的後果,每打一遍蠟都要用軟布輕擦拋光。5.每打一遍,待乾燥後,用十分細的砂紙打磨外表,擦清潔,再打第二遍。四、實木地板的保養技巧:(1)保持地板乾燥、清潔,不能用水淋濕拖把拖地或用鹼水、肥皂水擦洗,以免破壞油漆的光亮度、損壞漆膜。如遇有灰或臟物可用干拖把或用擰乾的濕拖把擦拭。每月(或兩個月)打一次蠟(打蠟前將水汽和污跡擦乾凈)。(2)如果暖氣漏水或地面有水漬,必須及時擦乾凈,不能讓太陽爆曬或直接用電爐烘烤,以免乾燥過快,地板開裂。(3)長期不住人,切忌用塑料布或報紙蓋上,時間一長漆膜就會發黏,失去光澤,同時切忌熱水盆、熱飯鍋等物直接放在地板面上,應用木板或草墊墊著,以免燙壞漆膜。(4)局部地板面不慎沾有污跡應及時清除,若有油跡可用抹布或拖把蘸溫水或少量的洗衣粉擦拭,也可用中性肥皂水加少許洗滌靈擦洗。若污跡嚴重,採用此法無效,可用優質砂紙或鋼絲球輕輕擦拭。如果是葯物、飲料或顏料的污跡,必須在污跡未滲入木質表面以前加以清除,清除方法採用浸蘸傢具蠟的軟布擦拭。若仍無效,須用鋼絲球蘸傢具蠟擦。若地板層的表面被煙頭燒損,用浸了傢具蠟的軟布用力擦拭可恢復光亮。若是墨水沾染,應及時用浸蠟軟布擦拭,若無效,可再用鋼絲球蘸傢具蠟擦拭。(5)鋪設後的油漆地板,盡量減少太陽直曬,以免油漆經紫外線照射過多,提前乾裂和老化。地板上放置傢具應用橡皮或其它軟物墊起,以防刻劃地板漆。(6)地板在使用過程中,若發現個別地板起翹或脫落,應及時取起地板,鏟去舊膠和灰末,塗上新膠,壓實;若個別地板漆膜破損或露白,可用400號水砂紙蘸肥皂水打磨,然後擦乾凈,待干後,進行局部補色,色干後,再刷塗一道漆,乾燥24小時後,用400號水砂紙磨光,然後擦蠟進行拋光。

H. 災害地質

(一)地震

地震是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它帶來房倒屋塌、山崩地裂,乃至引發海嘯。它是最劇烈的地質災害之一。

我國是最早記錄地震的國家,上古神話「頭觸不周山,使天柱折,天西傾,水東流」就是上古對地震的記述。中國歷史上則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史官記錄地震。

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動(即地震)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還有火山爆發、隕石撞擊地球,三者都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地震。

測量地震強度有兩種系列,常用的為里氏地震震級分級,可劃分為九級。它按一次地震震動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數值來劃分震動的級別。標準的統計方法是以距震中100千米處所測量到的最大震動幅度(以微米計,毫米的千分之一)為單位的對數值。如該點測量到的水平方向的震幅為10毫米,即104微米,它的對數值為4,即等於四級地震。目前已知最大的地震震級為9.5級,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經過測算,這次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7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廣島原子彈為2萬噸TNT爆炸的能量)。依據這一劃分標准,3級地震為室內靜坐人員能感覺到的地震,4級地震能使室外人員感覺到地殼在震動,我們稱之為有感地震。如果達到了6級以上的地震,就屬於有牆倒瓦飛的破壞性地震,常伴隨有人員傷亡。

地震的另一種統計劃分標准,是按強烈程度來劃分的,共分為十二級。上述4級有感地震的烈度相當於五級烈度的地震,牆倒瓦飛相當於8級烈度的地震,唐山地震的烈度應相當於十一級烈度。地震烈度,是以地面人能感覺到、城市建築破壞強度來劃分的。它與里氏強度一般成正相關關系。里氏地震級別高,地震烈度級別劃分也高。實質上,它還與震動中心在地殼中的深度相關,震中愈深,烈度愈低。一般震動中心距地表十千米以內稱淺源地震,其危害程度大於深源地震。

地震構造示意圖

地震烈度還與地殼表層的地質結構有關。平原地區,地殼岩石圈之上有較厚鬆散的泥沙堆積物,它常處在地下水浸泡之中,當地下岩石發生震動時,震動時間稍長,就會造成本來呈固態的泥沙水三者混合體發生液化,變成可流淌的液態。我們在房屋建築工地時常可見到水泥澆注好後,工人拿起棒棍狀震動器,將棒插入半固態的水泥層中,在強烈震動下,水泥呈液態流動,它會驅除水泥層中大大小小的氣泡,震平原來手工澆注後呈起伏不平的水泥表面,從而使水泥形成緻密狀的無氣孔的統一整體。

據史料記載: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烈度為里氏7.8級,由於引發城市區地基中的沙泥層整體液化,從而使地基失衡,發生波浪狀晃動,就像城市建在浪花上一樣。平整的地基下面發生七高八低的變形,當然地基就變成七零八落的不穩定體,其上牆柱理所當然在頃刻間轟然倒塌,所以地震夷平了整個唐山市的地面建築。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地震強度為里氏8級,由於發生在川西山區,震後不少房屋雖破損嚴重乃至傾斜,但還豎立在地面而未被抹平,其原因就是它們的地基為基岩山區穩固的岩石,在發生震動過程中無液化,因此毀壞程度低。

地震毀壞程度還與地殼斷裂性質有關,如果此斷裂為一逆斷層,它的下盤地層被上盤地層所擠壓。地震時震中位於斷層縫中,則上盤的震動烈度要大於下盤,因為下盤地層被上盤壓住,震幅當然受抑制。而上盤是個自由面,震動的發揮就比較充分,所以造成毀壞程度就高。在汶川地震中,成都平原是川西龍門大斷裂的下盤,所以成都市震動烈度就遠遠小於上盤的汶川縣。

地震造成砂體液化,在地質上也有記錄,那就是砂岩中的包卷層。地震造成沙層液化,由於震動使原來岩層間分布均勻的重力負荷發生改變,半固結狀態的泥沙層向低窪處流動,像軟泥一樣陷落到陷落層中,形成了包卷構造。五台山區的滹沱系青石村組火山岩上下石英岩、板岩層中大大小小的包卷層處處可見,顯然是地質歷史時期火山地震的震動記錄。

為了減少地震的破壞,國家對城市的建築作出規定,如房屋的基礎結構、鋼筋水泥的強度、圈樑的寬厚都有明確的規定和嚴格的數據。因為房屋鋼筋越多越粗,混凝土中水泥標號越高,房屋必然越牢固,人員的傷亡必然減少,但這必將大幅度地增加建築成本。本著既保障安全,又能節約成本的原則,根據建築地區的地震設防烈度,工程師經過地基勘察、岩土測試、准確計算、合理設計等程序,設計出滿足要求的施工設計方案。

生活與地質

從地質構造上分析,許多斷層具有活動性,有的已被固結焊死。比如山西地區18億年之前的斷層,基本都不再活動,只有燕山期(1.8~1.3億年間)發生的斷層才可能「復活」,至於2500萬年以來喜馬拉雅運動形成的斷層,其活動性更高,所以山西五大裂谷盆地,都屬於防8級地震區。山西歷史上曾有過8級地震的記載(洪洞8級地震),普遍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

在修建高速公路、鐵路時,遇上活動斷層(1萬年以來發生過斷裂的斷層),線路必須繞開斷層。如果發現斷層發生在黃土中,就可以判定它是活動斷層。山西位於黃土高原的東部,而黃土高原形成於新生代,山西境內有不少此類斷層。

地震發生在海洋中時,常會引發海嘯。21世紀初,印度洋海嘯形成的海浪浪高15米,涉及范圍長上千千米,波及許多島國邊海地帶。這次地震由印尼—紐西蘭之間的地殼大斷層引發,該斷層延長1500千米,斷層兩盤升降幅度10~15米。該海嘯襲來之前,許多地方迅速發生大退潮,當人們紛紛下灘撿魚蝦之時,波濤立即撲面而來,速度超過了百米沖刺,除了岸上的遊客被沖上二樓、三樓躲過一劫外,大部分海濱遊客都在劫難逃,葬身於大海,甚至有不少人屍骨都未見(被埋海底)。

地震,這一危及人們生命的地質災害至今尚無法准確預測,因為引起地震的因素太復雜,它涉及斷層性質、斷層兩盤岩層的結構、地應力的強度、地應力的方向等一系列邊界地質條件。除此,板塊運動中地震區的位置、運動方式、方向、強度、互相牽制性以及地殼上部負荷的改變(例如興建水庫)等,均能引發地震的發生。如一座大型水庫,蓄水後,由於水體增加,庫區內的重量可猛增至幾億噸乃至幾十億噸,加上築建大壩增加的重量也有幾十萬噸到幾千萬噸。這些在庫區范圍內新增的負荷,必然會使該地區應力狀態改變和負荷重新調整,它的改變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附近斷層面的微小滑動。所以一座大型水庫建成後,經常會觸發四級以下地震,其頻率可以多達數百到數千餘次。

今天地震科學尚不成熟,仍處於探索階段。加上自然界的「蝴蝶效應」——南美亞馬孫河熱帶雨林中有一種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就有可能放大到北美颳起一場龍卷風。對地震來說,當應力達到極限狀態時,也許一輛重載列車駛過,就會觸發某一區域的一次地震。

地震來臨之前,不少動物會有異常舉動,如蛇出洞、鼠搬家、雞不進籠、狗狂吠。日本學者常提出「地震雲」,但這不是必然的規律。理論上講,地應力的劇增,可能引發地殼的電磁場反應,它作用到這些地下蟄伏的蛇鼠,也會促使它們出洞、遷移。然而氣候的波動、太陽黑子的活躍也可引發地殼電磁場的變化,甚至動物間種內斗爭、外侵物種進入,也會造成原居地動物外遷。所以不能據此而發布地震預報。

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只能指出哪些地方是地震高發區,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強震,但不能明確具體的時間,也難以指出地震的強度。

(二)山洪暴發

新中國建立後,我國根治了淮河、黃河的洪澇災害,全國大江大河引發區域性水災的機會大大降低了,但小流域的洪災卻增加了。

21世紀以來,甘肅舟曲山洪暴發,使整個縣城幾萬人喪生。舟曲城北兩條不足2千米長的小山溝,沖下幾十萬立方米的砂礫,溝口洪積扇上的房屋全部被沖毀,山洪從東西兩側傾注入城,加上南面白龍江的河曲外灣,洪水灌滿2米高的防洪堤內側,城區一片汪洋。

地質人員常年奔波於野外,也時常遇到山洪,平時涓涓細流水不及足踝,但暴雨過後,水深可達兩米,洪水寬百餘米甚至數百米,頃刻間濁浪滔天,沖毀了堤防,沖倒了房屋,沖走了大樹。1956年的一場山洪,五台縣石咀村(鄉政府所在地)靠河邊的半個村莊被洪水沖走。21世紀初的一場山洪,使福州北山溝里一個軍校宿舍全部被掃平。

通過衛星及航空影像對比,與20世紀60~70年代相比,幾乎現在所有城市的佔地面積與規模都擴大了許多倍,有的甚至達10倍以上。城鎮要擴展,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城市基礎與配套設施也要興建,同時還要保證國家基本農田18億畝這條紅線不動搖。房子往哪裡建?擠河道、擠湖泊,填海填湖,向水域擴展,向山上擴展,城建出路走上了「上山下水」的路子。

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類居住的環境質量,城市裡還要保障30%的綠地,這項要求已大大超過西歐各國。按照這種要求發展下去,我國城市在不久的將來會變成世界綠地佔有率的「暴發戶「。

再以五台縣的石咀村為例,該村歷史上曾遭洪水大災。這一河段上百米寬的河道,如今只留下四分之一的寬度。如果再來一次像1956年那樣的大洪水,四分之三石咀村的住房將被淹沒。這種不科學無限制的擴展,必然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隨著快速化的城市發展和工業時代的到來,環境破壞和大氣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如今大氣層外臭氧層的空洞在不斷擴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斷攀升,溫室效應的增加,已經造成了許多環境惡化的結果,如「厄爾尼諾現象」——局部海洋增溫引發的氣象異常,拉尼娜現象——局部降溫引發的氣象異常。本來春夏之交,江南黃梅雨——熱氣流北進與冷氣流交鋒而形成一個多月陰雨連綿的梅雨期如今縮短了,雨量減少;原來雲貴高原初夏的雨季相反成了旱季,如此等等。這種大規模的空氣流動減弱了,而局部強對流氣旋增強了。總而言之,環境的急劇惡化,導致局部地區50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暴雨增多了,再加上許多違背自然規律的建築,洪水災害的概率也大大地增加了。

(三)泥石流

當山坡上堆積的沙泥土層中的孔隙里充盈水並達到臨界值時,連水帶泥沙,在重力作用下就會向下游流動,此時山坡上的風化滾石也將隨泥沙而被沖下。這種在水的參與下形成的高密度的泥沙流體就是泥石流。實驗數值表明,當泥沙中水分含量達到30%時,水與泥沙就會變成固溶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游流動。當然山坡越陡,沙土層越厚,水分越多,運動的速度就越快;運動體的體積越大,它的危害性也就越強。

典型泥石流示意圖

當山坡樹木繁茂,植物根系發達,土層被植物交織成網時,泥石流不易發生。因為山坡越陡泥石流越容易發生,所以住房切莫建在陡坡上,也不能建於陡坡下。但到底多大坡度才能使泥石流不發生呢?一般來講,可用沙錐體的穩定角作為判斷的依據,坡角小於30°時是穩定的。但實際情況遠比這要復雜得多,廣東韶關曾發生坡角僅5°~8°的泥石流。在水的參與和重力的作用下,不穩定的流體必然要往下游流動,只要有坡度,必然受到重力的作用。當水含量超過50%時,即使只有3°~5°的坡角,也會發生流動。也正因為如此,泥石流的預防難度也相當大。

如果暴雨時間不長,雨水雖大,但來不及滲透就沿地表流走了,那麼泥石流也不會發生。反之,雨量雖小,但連綿不絕,下到地面的雨水來不及形成地表的流水就滲入地下。它有足夠的時間滲入泥沙空隙中,這樣幾乎所有的降雨都將儲存到鬆散的泥沙中,當含水達到一定量時,泥石流就會發生。如果泥土層很瓷實,板結很緊密,它們的孔隙度很小,雨水即使滲滿沙土中的孔隙,但它的孔隙度遠遠小於30%,那麼雨再大,時間再長,也不會形成泥石流。

生活與地質

與泥石流相似的還有尾礦沉澱池,即尾礦庫。大型礦山采出礦石,一般須經過粉碎、選礦工序,精礦選出後留下尾礦,一般都堆積到選礦場附近的山溝中。因為選礦常用水作為載體;尾礦的管道運送一般也不是干沙,而是水溶漿體,也需大量水。所以沉澱池必然是個水沙混合池。池前必有堤壩,擋水擋沙往高處堆,而今這些堤壩遠遠達不到水庫那樣的安全系數,因為這些壩體主要攔截的尾礦是固體,水已從事先鋪設的管道流走了。

一些工廠為了節約成本,往往將壩體建得不十分牢固。正因為壩體的安全系數較低,若在長時間的水的參與下,壩基失去穩定,整座壩體在很短時間內會被沖垮,成百上千萬立方米的尾礦砂就成為泥石流順溝迅速沖下,席捲途中一切樹木石塊,位於壩體下游的村莊、房屋、橋梁等也將被洗劫一空,造成巨大災難。2008年,臨汾市襄汾塔兒山鐵礦潰壩事故造成幾百萬立方米的尾礦形成泥石流,掩埋了整個村莊,連同村中恰逢趕集的附近村民也命喪黃泉,造成了特大泥石流災害。該礦為磁鐵礦床,年產精礦幾十萬噸,原礦經粉碎、選礦後留下的尾礦年產近百萬噸。長200米,寬百餘米的沖溝只有一道壩體,所以一旦潰壩,勢如萬馬奔騰。趕集的人聽到泥石流奔騰的聲音,來不及分辨是什麼聲響,高達2~3米的黑色砂漿前鋒已沖到跟前。只有集市兩端的村民來得及向外逃命,位於流線中央的村民發現砂漿洶涌撲來,來不及逃就已被捲入。這一尾礦壩潰壩事件的發生,再次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下令檢查全國尾礦壩,一律要求工廠加固防險,責任到人,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四)崩塌、滑坡、地裂、地陷

1.山體崩塌

當山體坡度陡峭時,山壁就容易因重力作用及冰凍裂解作用而發生崩塌。重力作用使岩壁向山體外側的自由面發生傾斜,最終因與內壁失去聯系而向外成片倒下。冰凍裂解作用是滲入岩石中的水因溫度下降至結冰點以下而體積膨脹,使原來充填於岩片與山體之間的微小裂縫在熱脹冷縮作用下不斷被撐開,裂隙隨之擴大;水不斷滲進,裂縫不斷擴大,如此反復,岩石自然會被肢解。事實上,水在結冰時,每平方米可產生900千克的推力,隨著面積的增大,力量也隨之增加,當然幾噸、幾百噸甚至上千噸重的石壁也終究會被裂解、推倒。

崩塌作用,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岩石具有巨大、通透且平行於坡面的裂隙。無論原來的水平地層還是花崗岩體,它們都有很強的內部凝聚力,一般是不會倒塌的。只有後來地殼的構造運動,使岩層產生陡傾、破裂,也只有這一組裂隙面與外壁面走向平行時,石壁才會順節理面裂開至倒下,形成崩塌。地層傾斜時,傾斜的層理與山坡自由面的坡面朝向一致時,岩層就會順層理滑下,或斜切層面一片片剝落。這是構造運動導致岩石裂開,然後成片倒下的結果。更多的是岩石滾落,花崗岩、厚層石灰岩、石英岩等,因多組節理切割而風化成孤立的巨石狀,花崗岩的外形更接近於球狀,平時它們停留在山坡上,一旦風吹草動或輕微震動,巨石就會失去平衡而滾下。

當岩石受到兩組近垂直、直立的節理面切割時,風化後的岩石呈石柱狀獨立於山坡外側,也較容易使石柱傾倒、崩塌。所以重力作用的崩塌實際包含三種倒塌形式:滑塌、崩塌、滾落。它均對住房產生危害,並威脅到坡下車馬行人、施工設備及人員。為了防止石壁滑塌及崩塌,通常需用水平橫桿打進山體,再用螺帽鐵板固定坡體。

2.滑坡

通常是巨厚鬆散堆積如黃土、紅土最容易產生滑坡,而基岩山體只有寬大平整的地層層理、岩石節理其面理朝向與坡面傾向一致,即都朝向山體外面的自由面時,才可能發生順面理的滑坡。

山西高原黃土覆蓋面積達2萬平方千米,厚幾十米到二三百米的土層,沖溝深切,小型滑坡隨處可見,它們一般寬幾米到幾十米,落差幾米,構成小型黃土台階,貌似梯田(一般田面很窄、田坎很高)。大型黃土滑坡的滑坡面長幾百米甚至1~2千米,滑落高度可達50~60米,一般滑坡後緣斷壁面平整而開闊,它們常常發生在黃土梁靠近分水嶺區。

黃土區這兩種類型的滑坡很少有屋倒人傷的記載,但在人類居住較為密集的村莊及公路、大型工程開挖地區,此類災害時有發生。常見的有黃土滑坡、窯洞坍塌、人員被埋等,往往是由於人類的工程活動開挖,使原來處於穩定狀態的黃土因地基被挖而失去穩定,後方大量土方在重力作用下垮塌。

黃土滑坡也易在雨後發生。黃土中地下水充盈,土壤內聚力變小,容易使壁體滑動,水又成了滑動面上的潤滑劑。它也易在春天解凍季節發生,冬季結冰土層中孔隙擴張,但冰的保持力較大,不易發生崩塌。春天冰消融成水,一方面使內部的保持力下降,另一方面消融的水不僅留下更多孔隙,而且又作為潤滑劑,使地層失穩而滑落。所以開春解凍期易發生山石崩塌和滑坡。

3.地裂地陷

地裂地陷分兩種情況,一是自然地裂,一是人為地裂。

自然地裂通常指山頂、崖旁、坡上外側山坡在重力驅使下使其外翻,而在其後緣裂開成縫,它往往是山崩、滑坡的先兆(前已敘述)。冰凍作用也能使山坡出現裂縫、張開。

地陷 

一般房屋不會建在崖頂邊緣,只有人口密集區的房子蓋在斜坡上,此時地裂就會危及房屋的安全。影響房基最大的地裂是人工開礦引發的地面裂縫。山西最多的地基沉陷型地裂是地下採煤形成的采空區因失去支撐或支架朽爛而導致頂板地層大幅度下沉,誘發出一系列地裂縫,使牆體開裂、房屋倒塌等。南方不少深部採煤會造成大面積地面沉降,最終在地表形成新生湖泊。

地下水開采也會造成地面沉降,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20世紀60~70年代上海大面積高樓沉降,由於深層地下水的淡水被超量開采,地面在地表高層建築的重力作用下,采空(水)層被壓縮,從而使地面下沉了20~50厘米。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後,上海市政府採取地面水(黃浦江水)回灌手段來彌補地下水的超量開采,才阻止了地面繼續沉降。嚴冬灌黃浦江低溫水,到夏天用作涼水,可以降溫;夏注黃浦江高溫水,冬季供鍋爐供暖。

4.喀斯特地陷

石灰岩區岩溶作用發育,許多大大小小的岩溶盆地,非專業人員很難看出當地平坦小平原原來是溶蝕作用造就的。

這些地區若遇上久旱不雨,地下水水位下降,都向深部的暗河匯集,暗河之上的岩溶水虧空,導致原來浮在其上的鬆散層垮落,於是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圓形岩溶盆,反映在地表以上,是原來平坦的莊稼地忽然陷落或塌陷出一個個小型圓坑,並露出深深黑洞。

地下暗河含水層之上的莊稼地之所以會浮在含水層之上,是由於原來此溶落口被沙石卡住,因此沙石之上的泥土層得以平鋪其上而不致漏下。地下含水層的水一旦流盡,本來堵口的沙石慢慢滑落,最後落入暗河中,落口之上的農用地因失去支撐而塌落下來,形成新的開口黑洞。所以房屋地基需先勘探,目的是探明地下有無岩溶漏斗。如果在漏鬥上蓋起高樓,沙土承受不了其上的重壓,也會使房基局部下沉,導致地基裂縫、塌陷,危及樓房等地面建築的穩定。

20世紀60年代末,我國執行「深挖洞」、「備戰備荒」的方針,全國處處挖防空洞。許多防空洞未經過地下測繪,也沒有完備的圖紙留底備案,若未經勘探貿然在上面建房,將危及房基的穩定。如某單位1969年挖的防空洞,裡面都用磚塊砌洞壁、洞頂,到了20世紀80年代在上面建房而進洞做地下測量時,工程人員發現原來洞高1.9米已下沉了一半,整個拱圈只留下1米左右高度,測量工作需匍匐進行。當時砌磚拱時未作地基處理,是認為如此堅硬的紅色黏土層不必夯實、加寬另作基礎,不料20年間竟下沉了近1米,但在地表沒有任何反應。因此,建設單位在開展工程建設前,對基礎進行勘探是十分必要的。

再如某單位由於暖氣管漏水,每年供暖季節期間都會有鍋爐或管道漏水滲入地下,從而引發地下土層濕陷、地基錯位,致使一棟樓房的牆體裂開10~20厘米寬的縫隙,裂縫兩側的對應層被錯斷後高差可達5~6厘米,最終該棟樓房不得不作危房處理。在拆掉樓房時,工程人員發現其房基還十分堅固,用12磅大錘根本砸不碎,最後用重型機械才能破碎。即便如此,它也因無法支撐整座樓房的重量而開裂,最終導致地基不均衡沉降、牆體開裂而使樓房報廢。這一實例告訴我們,地基局部沉降的原因是復雜的,許多地面都絲毫也看不出來,即便是簡單的地下水管道漏水也會造成地基開裂、樓房將傾。

I. 青石的石子與含鈣高的石子,這兩種哪個吸水率高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一些比較奇怪的現象,比如說,同樣是石頭,但是青石的吸水速度和含鈣高的石頭的吸水速度不一樣,所以我們會查閱資料來進行解釋,那麼問題來了,青石的石子與含鈣高的石子,這兩種哪個吸水率高?就這個問題而言,當然是青石的石子的吸水率高。

但是不管是金剛石也好,還是青石也好,一個小石子的吸水率的大小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說顏色,所處的環境等等,但與吸水率關系較大的還是石子的含鈣量的大小,所以針對於含鈣量較低的青石的石子來說,一般情況下,吸水率都比含鈣量高的石子的要大。

J. 青石怎樣染黑,就是青石墓碑是怎樣染成黑顏色的

用水溶性黑漆圖即可,圖3-5遍,開始幾遍漆要調稀一些,這樣容易滲透,最後要濃一些。要注意每遍圖完後一定晾乾再塗下一遍。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