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總統亂按三個按鈕什麼電影
『壹』 特工紹特完整劇情的什麼啊看完了還是看不懂啊!!
劇情介紹:
故事開始於北韓,一個美國女商人伊芙琳·紹特(安吉麗娜·朱莉飾演)被朝鮮人民軍以間諜罪拘捕。健壯的士兵一次又一次虐待者這個美國女人,逼她承認自己是美國的特工。
幸運的是,經過一個仰慕她的徳裔生物學家在各界奔走呼籲,美國終於同意用人質換回紹特。紹特脫離苦海後,被那個四處奔走解救自己的男人所打動,於是二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又過了一段時間,紹特每天享受著丈夫無微不至的關懷,兩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CIA抓住了一名俄國特工,紹特身為一名CIA干員,和她的上司一起對其進行審問。
然而審問的結果令大家瞠目結舌,俄國佬特工承認前蘇聯時代他領導著一個秘密的特務組織,成員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他把這些孩子洗腦後再派遣到美國,以便在未來發揮他們的作用。
而老特工更透露近期將有其中一名經他訓練的特務發起針對來美國訪問的俄國總統的刺殺,而這名特務的名字則是——SALT,紹特,伊芙琳·紹特。
匆匆送走了俄國老特務,紹特面對著同事們懷疑的眼神,歇斯底里的詢問自己的丈夫是否平安,因為她認為對方一定是綁架了他以此脅迫自己。果然,她嘗試往家裡打電話而平時此刻丈夫應該在家卻無人接聽電話。
很快的新的壞消息傳來,俄國老特務趁CIA看守人員不備將其殺死並成功的逃離CIA總部。而趕去指揮的紹特的上司卻發現身份可疑的紹特也正在逃離總部大樓。
紹特的同事們都認為這是她心虛的表現於是更加認為她確實是俄國特工。經過一番激烈的追逐,紹特脫離了警方和CIA的追捕。
紹特在CIA的上司帶著總統一行人逃進了白宮的地下掩蔽室,然而驚魂未定的一行人卻發現紹特的前CIA上司對著自己端起了槍口,這個真實身份是比紹特還要早潛伏到CIA的俄國特工殺光了總統之外的所有人,並強迫總統發射核彈以真正導致世界大戰。
紹特和前上司經過一番激烈打鬥,最終被趕來支援總統的士兵帶走。而自己的前上司卻宣稱自己是保護總統的人,掩蓋了他是俄國特工的真相。
看著自己前上司仍然一副無恥的嘴臉,紹特終於在被押走時痛下殺手,勒死了當時也打算趁機殺掉紹特以保護自己秘密的前上司。
在押送的路上,那個曾經懷疑過紹特的黑人同事問她,像她這樣的特工還有多少?紹特回答,像我這樣的都死了,而像他(紹特的前上司,比她更早一批接受少年特工訓練的蘇聯特工)那樣的還有無數。最後黑人同事偷偷放跑了紹特。
(1)新任總統亂按三個按鈕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1.該片最初的劇本本來是一位男性角色為主角,計劃由湯姆·克魯斯主演。但是,最終他決定退出,於是,劇本被重寫,一個女間諜成為主角,而安吉麗娜·朱莉也就順利地獲得了這個角色。
2.影片最初的主角名為埃德溫·紹特(Edwin A Salt),隨著主角性別變化,後來也就變成了最終的伊夫林·紹特(Evelyn Salt)。
3.據報道,安吉麗娜·朱莉親自完成了她本人的大部分特技場面。
4.據導演菲利普·諾伊斯透露,他們在最初的劇本主角探討時,不但考慮了湯姆·克魯斯,甚至還考慮過塞繆爾·傑克遜,不過最終沒有成形。
影片評價
1.中國媒體
《特工紹特》中,安吉麗娜有金發和黑發兩款造型,配以她招牌的「嘟嘟唇」,再偶爾來點男女大膽親熱鏡頭,性感依舊。安吉麗娜的這個角色完全沿襲了她在《史密斯夫婦》和《通緝令》中的路線,冷艷,能打,但缺少變幻。從影片中的動作場面看,安吉麗娜絕對交足功課,大量高難度動作都是親自完成,沒找替身。但糟糕的是,影片除此之外並無多少升華。(《羊城晚報》評)
2.美國媒體
Yahoo媒體綜評:B-,Yahoo用戶綜評:B+,爛番茄網站新鮮度:58%(2票支持,67票反對),IMDb評分:6.7(滿分10分)
3.正面評價
一部精明、快節奏、讓人喘不過氣的間諜影片,極力模仿《諜影重重》的所有長處。(《底特率新聞》評)
一部不屈不撓的影片,捍定了朱莉作為動作明星女王的地位。(《多倫多明星報》評)
《特工紹特》比近年來的大部分007電影都要好看。難得的是,影片沒有過度依賴CGI技術,特技只是部分使用,而且效果十分真實。(《好萊塢報道者》評)
4.負面評價
我不敢說這部精工打造的無聊電影能否大賣,但我知道自己很想念《諜影重重》的毫不矯飾。(《紐約客》評)
《特工紹特》,一場毫無意義的狂歡。(《紐約》評)
一部可笑,但從某種角度又可信的間諜影片。(《華盛頓郵報》評)
在這部令人喘不過氣的政治驚悚片中,安吉麗娜·朱莉是一件致命武器。(《美國周刊》評)
一部帶有嚴重冷戰宿醉的影片。(《環球郵報》評)
我很肯定,《特工紹特》不是一部幻想劇情片,而是安吉麗娜·朱莉秘密生活內幕的紀錄片。(《OK!》評)
一部盛載了朱莉動作大戲的交通工具,速度很快,思想卻太慢。(《費城詢問報》評)
太過臃腫,劇情可笑,結局無味,整體一塌糊塗。(娛樂在線評)
片中的朱莉有些像《羅拉快跑》里的羅拉,而動作的確驚悚,但情節請無視。(《芝加哥太陽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