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循環水處理技術
⑴ 冷卻水處理的主要步驟有哪些
(1)化學法。目前,大型冷卻水系統多採用化學方法,為此必須在冷卻水中加入阻垢劑、緩蝕劑、殺菌滅藻劑及其配套的清洗劑等,從而形成了冷卻水的全套水處理技術。可供設計大型空調冷卻水處理的參考。化學處理方法的原理如圖1.由於阻垢可保證傳熱效果(節能),級蝕劑、殺菌滅藻劑可減少設備腐蝕,延長設備壽命均屬正效益,所以被世人所關注,國外各大水處理公司都把此技術作為第一重點來抓,據報道1987年工業水處理劑(冷卻水部分)銷譽值為5.86億美元,年初1992年銷售值為7.65億美元,年增長率為6寫。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處理劑的研究和開發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2)加葯處理法:該方法較早應用於熱水鍋爐和船泊水處理,近幾年來,該方法也被用於冷卻水系統,常用的葯劑多為固態晶體硅酸鹽被膜緩蝕劑。實踐證明,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不同的被膜劑要求有不同的溶解溫度,對於把加葯灌設在循環水系統上的,水溫往往能達到溶解溫度,而對於把加葯灌設在補水系統上的,應特別注意防止水溫過低,如果水溫過低,被膜緩蝕劑的溶解不好,就會影響緩蝕的作用。
(3)物理方法:是近幾年開始普遍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運行費用低、使用方便、易於控制、無污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水處理方法,實際上國外早在60年代便把注意力由化學方法轉移到物理方的開發上來。目前,應用的物理方法有磁力法、電解法、超聲法、靜電法等。
電解法能抑制水垢的附著,但是除垢不徹底,且具有電解孔蝕的危險;早期應用的磁力法穩定性比較差,長時間使用不能控制積垢,必須定期清掃積聚在控制器中的氧化鐵;而靜電法則克服了上述諸方法的缺點,並且,除了防垢和溶垢外,還有顯著的殺菌滅藻的效能。但是靜電法和電子水處理法緩蝕作用較專用的化學緩蝕略低,在一般空調冷卻水系統內可不考慮採用其它緩蝕方法。而在一些對緩蝕要求較高的系統最好同時適量添加一些緩蝕劑,可獲得更好效果。
⑵ 循環水處理技術及其常用設備
循環水主要是兩種:開式循環系統和閉式循環系統
開式循環系統,循環過程中有水分的散失,循環水的濃度逐漸提高,為了節約用水,在保證一定濃縮比的前提下,對系統進行少量補水,但是系統要進行相應處理
:殺菌劑和緩釋阻垢劑加葯系統,快速過濾系統
常用設備就是加葯設備和過濾器
閉式系統,整個循環系統是封閉的沒有水量散失相應的循環水濃度不變,對於閉式系統採用自來水容易結垢,影響換熱。採用純凈水又容易產生腐蝕現象。所以不管採用自來水還是採用相應處理
⑶ 循環冷卻水處理的處理技術
節水環保水處理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為了控制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結垢和腐蝕,保證設備的換熱效率和使用年限。目前已有多種類型水處理技術。其中環保節水型水處理技術,更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更受企業的歡迎。為使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達到技術先進,節約用水,符合環保需要,根據多年積累的成熟實踐經驗,提出在工業循環水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中,應增設環保節水型水處理設計條款,以適用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和間接換熱的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的需要,適應節水環保對給水排水的更高需求。
循環冷卻水處理,最重要的是解決換熱設備的結垢和腐蝕問題。結垢要影響換熱效率,多耗能源,影響工藝操作。腐蝕會減少設備使用壽命,並存在安全隱患。為了防止結垢和腐蝕,近年來大力推廣了磷系配方水處理技術,有效控制了水垢和腐蝕。但是,磷系葯劑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磷是營養物質,促進了水系統中菌藻微生物的繁殖加劇,不僅加氯和投加各類殺菌滅藻劑成為必須手段,而且有大量含磷和含殺菌滅藻劑廢水排放,加重了環境水域污染和富營養化程度,成了公害性問題。
二、磷系配方葯劑在系統內停留時間有限制,水解成磷酸鈣垢,循環水濃縮倍數低,不利於節約用水。
環保節水型水處理技術,經多年來的實踐應用,具有良好的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功效。例如LHE聚合物,對高鹼度、高硬度、含氨含鹼或水質相對較差的水適用性強,濃縮倍率高,抑制菌藻效果好,不需使用殺菌劑。因而在新規范中特別增加了節水環保水處理設計所要求的相關技術條件。
我國循環冷卻水處理已開發出較適應的節水環保型葯劑及技術,並經過了較長期的應用實踐,為循環冷卻水的節水環保設計提供了參考依據。由於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保護環境需求及法規日益嚴格。因此,循環冷卻水設計應考慮在不影響工藝條件情況下盡量採用節水環保新技術。
⑷ 循環水處理的物理方法可以完全不用葯劑嗎
你可以試試電脈沖的,我朋友廠里循環水處理就用的德國電脈沖產品,物理除垢不用加葯
⑸ 工業循環冷卻水水處理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GB-95設計規范--總則
1總則目錄
1.01為了控制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內由水質引起的結垢、污垢和腐蝕,保證設備的換熱效率和使用年限,並使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達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工程中間接換熱的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
1.03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應符合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節約用水的要求,並便於施工、維修和操作管理。
1 總則全文
1.0.1本條闡明了編制本規范的目的以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執行的技術經濟原則。
在工業生產中,影響水冷設備的換熱器效率和使用壽命的因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工藝物料引起的沉積和腐蝕;二是循環冷卻水引起的沉積和腐蝕。後者是本規范所要解決的問題。
因循環冷卻水未加處理而造成的危害是很嚴重的,例如,某化工廠,原來循環水的補充水是未經過處理的深井水,每小時的循環量9560t。由於井水硬度大、鹼度高,每運行50h後,有50%的碳酸鹽在設備、管道內沉積下來,嚴重影響換熱器效率。據統計,空分透平壓縮機冷卻器,在運轉3個月後,結垢厚度達20 ㎜。打氣減少20%。該廠不少設備、在運轉3個月後,必須停車酸洗一次,不但影響生產,而且浪費人力、物力。為了防止設備管道內產生結垢,該廠在循環水中直接加入六偏磷酸鈉、EDTMP和T—801水質穩定劑之後,機器連續3年運行正常。雖然每年需要增加葯劑費用2萬元,但綜合評價經濟效益還是合算的。又如某石油化工廠,常減壓車間設備腐蝕與結垢現象十分嚴重,Φ57×3.5面碳鋼排管平均使16-20個月後,垢厚達15-40㎜。後經投加聚磷酸鹽+膦酸鹽+聚合物的復合葯劑進行處理,對腐蝕、結垢和菌藻的控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可節約停車檢修費用約60萬元,延長生產周期增產的利潤約70萬元。減少設備更新費用約4.7萬元。現將該廠水質處理前後的冷卻設備更新情況列表如下:
某廠冷卻設備更新情況統計(單位:台)表1
水質情況 水質未加處理 水質經過處理
年份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更換台數裝置
一套常減壓 4 5 — — — —
二套常減壓 12 10 7 — 7 3
熱裂化 2 8 1 2 3 1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循環冷卻水採取適當的處理方法,能夠控制由水質引起的沉和腐蝕,保證換熱設備的換熱效率和使用壽命,保證生產的正生產的正常運行。
本規范是根據國內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和生產實踐經驗而編制的。規范中的條文規定都是以成熟經驗為基礎並體現了國家的技術政策。規范中一些要求嚴格條文,均可通過設計、施工和管理達到。對於一些特殊情況,規范中也給予適當的靈活性,按照本規范執行可以取得滿意的技術、經濟效果。
1.0.2本條規定了規范的適用范圍,包括敞開式和密閉式兩類循環冷卻水系統。考慮到直接換熱的循環冷卻水處理的特殊性,目前尚不能統一作出具體的規定,故暫不包括在內,俟條件成熟後再總結歸納。
1.0.3本條提出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的原則和要求.
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節約用水是在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中需要貫徹的國家技術方針政策的幾個重要方面。在符合安全生產要求方面:循環冷卻水處理來當,首先會使冷卻設備產生不同程度的結垢和腐蝕,導致能耗增加,嚴重時不僅會損壞設備,而且會引起工廠停車、停產、減產的生產事故,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安全生產首先應保證循環冷卻水處理設施連續、穩定地運行並能達到預期的處理要求。其次,在循環冷卻水處理的各個環節如循環水處理、旁流水處理、補充水處理、排水處理及其輔助生產設施如倉庫、加葯間、設計中都應該考慮生產上安全操作的要求。特別是使用的各種葯劑如酸、鹼、阻垢劑、緩蝕劑、殺菌滅藻劑等,常常是有腐蝕性、有毒、對人體有害的。因此,對各種葯劑的貯存、運輸、配製和使用,設計上都必須考慮有保證工作人員衛生、安全的設施,並按使用葯劑的特性,具體考慮其防火、防腐、防毒、防塵等安全生產要求。
在保護環境方面:使用各種化學葯劑處理時,要注意避免和消除各種可能產生危害周圍環境的不利因素,對於循環冷卻水各種處理設施中的「三廢」排放處理,尤須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嚴加控制。
在節約能源方面:循環冷水系統中由水質形成冷卻設備的污垢是最常見的一種危害。垢層降低了設備的換熱效率,影響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費。1 ㎜的垢厚大約相當於8%的能源損失,垢層越厚換熱效率越低,能源消耗越大,同時也使水系統管道的阻力增大,直接造成動力的浪費。在冷卻水、補充水和旁流水處理設計系統中,各種構築物或設備及其管線布置等,都要注意節約能源、動力,應該力求達到單位水處理成本最低、動力消耗最小的技術經濟指標。
在節約用水方面:工業冷卻水占工業用水的70%-80%。要節約用水,首先要做到工業冷卻水循環使用,以減少凈水消耗和廢水排放量。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提高設計濃縮倍數,對於充分利用水資源、節約用水、節約葯劑、降低處理成本有很大的經濟效果。現代化的大型工業企業尤其如此。如某化肥廠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濃縮倍數由3提高到5,即節約補充水量20%左右,減少排污水量50%以上,且每月可節約6萬元左右的經營管理費用。在循環冷卻水處理的各個工藝過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自用水量,同樣應該貫徹節約用水的原則,充分利用循環冷卻水系統的優越性,進一步發揮其節水潛力。
因此,本條規定御環冷卻水處理設計應符合安全生產、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的要求。
其次,工程設計是國家基本建設的重要環節,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今後的施工、運行和管理各方面的質量。在設計過程中,從一開始就應考慮便於施工、操作與維修,做到安全使用,確保質量。
1.0.4本條提出在設計上採用新技術(包括新工藝、新葯劑、新設備、新材料等方面)的原則要求。
我國循環冷卻處理技術的發展,由於歷史原因,大體上形成了兩個階級:從單純防止碳酸鈣結垢到控制污垢、腐蝕和菌藻的綜合處理。到目前為止,積累了比較成熟的使用經驗。但我國的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在各行業之間,以及在大、中、小容量不同的水系統的發展上是很不均衡的。目前綜合處理主要應用在現代的大型工程上,對中、小型工程正處於逐步研究推廣階級。在綜合處理方面,從70年代引進技術以來,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有的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某些方面也還存在差距。例如目前在循環冷卻水處理上使用的化學葯劑,主要還只限於磷系葯劑,旁流水處理技術還只是以旁流過濾為主等。因此,在循環冷卻水處理的各個環節上,都還面臨開發新技術、使用新的葯劑品種、採用新的工藝技術這樣一些重要課題,還需要不斷的吸收符合我國具體情況的國外先進經驗。在國內各行業之間,也要根據生產實際需要,不斷吸收本部門具體情況的國內其它行業的實際經驗。這些情況,都應該落實在總結生產實踐和科學試驗的基礎上。對待新技術的採用,採取既積極又慎重的態度,使我國這門工程技術得以穩步地向前發展
1.0.5本條規定了執行本規范與其它的國家標准、規范之間的關系問題。
本規范是從循環冷卻水處理的工藝范圍提出的,對於循環冷卻水處理旁流水處理、補充水處理、排水處理等到方案中的水處理單體構築物設施的設計,除因工藝處理過程的需要提出相應要求的條文以外,一般都不作規定,應按有關的國家標准、規范執行。
同時,在衛生、農業、漁業、環境保護等方面對工程設計的要求,同樣應按有關的標准、規范執行。
⑹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
循環冷卻抄水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物理處理和化學處理。
物理處理技術主要有:磁處理、靜電處理、光化學處理、超聲波處理等,物理處理技術具有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無毒無污染等優點。此方法適用於硬度較小的水質,而對目前我國硬度較高的復雜水質的水處理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化學處理技術通常是向補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質穩定劑來防止水系統的結垢與腐蝕。利用阻垢分散劑與結垢離子的螯合作用或對結垢晶體的晶格扭曲作用而達到防垢的目的,利用緩蝕劑抑制腐蝕反應的陽極過程、在金屬表面形成沉澱膜並覆蓋陰極表面、在金屬表面定向吸附並形成保護性的吸附膜阻止腐蝕的陰陽極過程,從而起到緩蝕作用。
目前,國內外流行的是磷系配方,此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我國絕大多數的工業企業的循環冷卻水系統中,而且取得了較好的使用效果。但隨著我國水質的不斷惡化,水質硬度越來越高,再加上國內外對含磷廢水排放的要求更加嚴格,目前通用的磷系配方將逐漸被新一代環保型水處理劑所代替。
⑺ 循環水處理設備冷卻系統主要分為哪幾種
在直流循環水處理設備 冷卻系統中,冷卻水僅僅通過換熱設備一次,用過後水就被排放掉。因此,它的用水量很大,而排出水的溫升卻很小,水中各種礦物質和離子含量基本上保持不變。這種冷卻水系統不需要其他冷卻水構築物,因此投資少、操作簡便,但是冷卻水的操作費用大,而且不符合當前節約使用水資源的要求。隨著國內各項節水政策的制定,這種系統會被逐步淘汰。循環水處理設備冷卻系統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1. 封閉式循環水處理設備冷卻系統 封閉式循環水系統又稱為密閉式循環水系統。在此系統中,冷卻水用過後不是馬上排放掉,而是回收再用,循環不已。在循環過程中,冷卻水不暴露於空氣中,所以水量損失很少。水中各種礦物質和離子含量一般不發生變化,而水的再冷卻是在另一台換熱設備中用其他冷卻介質來進行冷卻的。這種系統一般用於發電機、內燃機或有特殊要求的單台換熱設備。 2. 敞開式循環水處理設備冷卻系統 在敞開式循環水處理設備冷卻系統中,冷卻水用過後也不是立即排放掉,而是收回循環再用。水的再冷卻是通過冷卻塔來進行的,因此冷卻水在循環過程中要與空氣接觸,部分水在通過冷卻塔時還會不斷被蒸發損失掉,因而水中各種礦物質和離子含量也不斷被濃縮增加。為了維持各種礦物質和離子含量穩定在某一個定值上,必須對系統補充一定量的冷卻水,通常稱作補充水;並排出一定量的濃縮水,通稱排污水。 這種敞開式循環水處理設備冷卻系統要損失一部分水,但與直流冷卻水系統相比,可以節約大量的冷卻水,且排污水也相應減少。因此不論從節約水資源,還是從經濟和保護環境的觀點出發,都應設法降低各類工廠的冷卻水用量,減少排污水量,限制使用直流冷卻水系統,盡可能推廣採用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
⑻ 循環冷卻水的技術背景與意義
循環冷卻水是工業用水中的用水大項,在石油化工、電力、鋼鐵、冶金等行業,循環冷卻水的用量占企業用水總量的50-90%。由於原水中有不同的含鹽量,循環冷卻水濃縮到一定倍數必須排出一定的濃水,並補充新水。一台30萬KW冷凝機組,循環冷卻水量要達到3.3萬噸/時左右,假定原水中含鹽量為1000mg/L,濃縮倍數為3,那麼循環冷卻水的濃水排放約在6—8‰左右,即198—264m3/h,同時需補充的新水等於排水及蒸發損失等,補充水量大約為循環水量的2—2.6%,將為660—860m3/h左右,水資源消耗與污水排放的數量是很大的。
循環冷卻水由於受濃縮倍數的制約,在運行中必須要排出一定量的濃水和補充一定量的新水。使冷卻水中的含鹽量、PH值、有機物濃度、懸浮物含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允許范圍。對這部分濃水排放進行具體處理回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但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節約水資源,而且能極大的改善循環冷卻水的整體狀況。
⑼ 循環冷卻水的一些處理原理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
第一章 循環冷卻水系統及其水處理概況 第一節 循環冷卻水系統總概 人類日常生活離不開水,工業生產也同樣離不開水。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用水量越來越大,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供水不足的現象,因此合理和節約用水已經成為發展工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工業用水主要包括鍋爐用水、工藝用水、清洗用水和冷卻用水、污水等。其中用水量最大的是冷卻用水,約占工業用水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同的工業系統和不同用途對水質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各工業部門使用的冷卻水對水質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這就使得冷卻水質控制在近年來作為一門應用技術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工廠中,冷卻水主要用來冷凝蒸汽,冷卻產品或設備,如果冷卻效果差,就會影響生產效率,使產品的收率和產品的質量下降,甚至於會造成生產事故。 水是比較理想的冷卻介質。因為水的存在很普遍,和其它液體相比,水的熱容或比熱較大,水的汽化潛熱(蒸發潛熱)和熔化潛熱也很高。比熱是單位質量的水溫度升高一度時所吸收的熱量。常用的單位是卡/克·度(攝氏)或英熱單位(B.T.U.)/磅·度(華氏)。用這兩個單位表示水的比熱度時,其數值是相同的。熱容大或比熱大的物質升高溫度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而本身溫度並不明顯升高,因此水具有良好的貯熱性能。潛熱是物態發生轉變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一克分子水蒸發成為一克分子蒸汽需要吸收近一萬卡的熱量,因此水蒸發時能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使水溫下降,這種依靠水份蒸發帶走熱量的過程稱為蒸發散熱。 和水一樣,空氣也是一種常用的冷卻介質。水和空氣的導熱性能都很差,在0℃時,水的導熱系數是0.49千卡/米·小時·℃,空氣的導熱系數是0.021千卡/米·小時·℃,但水與空氣相比,水的導熱系數要比空氣高24倍左右。因此,當冷卻效果相同時,用水冷卻比用空氣冷卻的設備要小得多。大型工業企業和用水量大的工廠一般都採用水冷卻。常用的水冷系統可以分成三類,即直流系統、密閉系統和敞開蒸發系統,後兩種冷卻水都是循環使用的,故又稱為循環冷卻水系統。 冷卻水系統用水來冷卻工藝介質的系統稱作冷卻水系統。冷卻水系統通常 有兩種:直流冷卻水系統和循環冷卻水系統。 直流冷卻水系統在直流冷卻水系統中,冷卻水僅僅通過換熱設備一次,用過後水就被排放掉,因此,它的用水量很大,而排出水的溫升卻很小,水中各種礦物質和離子含量基本上保持不變。 1.2循環冷卻水系統 循環冷卻水系統又分封閉式和敞開式兩種。 1.2.1 封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 封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又稱為密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此系統中,冷卻水用過後不是馬上排放掉,而是回收再用。 1.2.2 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 敞開蒸發系統是目前應用最廣、類型最多的一種冷卻系統。它也是以水冷卻移走工藝介質或換熱設備所散發的熱量,然後利用熱水和空氣直接接觸時將一部分熱水蒸發出去,而使大部分熱水得到冷卻後,再循環使用。因此,這樣的系統也稱敞開循環冷卻水系統。根據熱水和空氣接觸方法的不同,可以分成很多類型。敞開循環冷卻水系統的分類見表一。 表一 敞開蒸發系統的分類
冷卻水由循環泵送往系統中各換熱器,以冷卻工藝熱介質,冷卻水本身溫度升高,變成熱水,此循環水量為R的熱水被送往冷卻塔頂部,由布水管道噴淋到塔內填料上。空氣則由塔底百頁窗空隙中進入塔內,並被塔頂風扇抽吸上升,與落下的水滴和填料上的水膜相遇進行熱交換,水滴和水膜則在下降過程中逐漸變冷,當到達冷卻水池時,水溫正好下降到符合冷卻水的要求。空氣在塔內上升過程中則逐漸變熱,最後由塔頂逸出,同時帶走水蒸氣。這部分水的損失稱為蒸氣損失E。熱水由塔頂向下噴濺時,由於外界風吹和風扇抽吸的影響,循環水會有一定的飛濺損失和隨空氣帶出的霧沫夾帶損失。由於這些損失掉的水,統稱為風吹損失D。為了維持循環水中的一定的離子濃度,必須不斷向系統中加入補充水量M和系統外面排出一定的污水。這部分水量稱為排污損失B。 冷卻塔的種類很多,按照塔的構造和空氣流動情況來區分,有自然通風冷卻塔和機械通風冷卻塔兩大類。按照空氣與水在塔內的相對流動情況,又可分為逆流式和橫流式。有關各種類型冷卻塔的結構和特點,可參閱有關的參考文獻。機械通風冷卻塔冷卻效果最好。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循環比,其應在3~5倍為宜。 2、濃縮倍數 循環冷卻水的濃縮倍數是該循環冷卻水的含鹽量與其補充水的含鹽量之比。 提高循環冷卻水的濃縮倍數,可以降低補充水的用量,從而節約水資源;還可以降低排污水量,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廢水的處理量。此外,提高濃縮倍數還可以節約水處理劑的消耗量,從而降低冷卻水處里的成本。但是,過多地提高濃縮倍數,會使循環冷卻水中的硬度,鹼度和濁度升得太高,水的結垢傾向增大很多,從而使結垢控制的難度變得太大;還會使循環冷卻水中的腐蝕性離子(例如Cl和SO4)和腐蝕性物質(例如H2S、SO2和NH3)的含量增加,水的腐蝕性增強,從而使腐蝕控制的難度增加;過多地提高濃縮倍數還會使葯劑(例如聚磷酸鹽)在冷卻水系統內的停留時間增長而水解。因此,冷卻水的濃縮倍數並不是愈高愈好,一般熱電系統可控制5~8倍,化工、煉油2~4倍。 ..................
編輯本段家用循環水系統
循環水的分類 預熱[1]循環水大致分為四類:1、遙控板(穿牆遙控) 2、水控版(水流行) 3、電腦板(全自動) 4、機械板(半自動) 1、 室內強排機, 建議使用機械版循環水。(兩個沖涼房,適宜大眾客戶) 理由:機械版程序少,操作簡單,使用之前按一下,有復位開關,冬天用的著,夏天不用。 2、 室外機, 建議有回水管的建議用水流版的 (優點:開一下熱水龍頭即可循環,關水即停)。 沒有回水管道的最好是用無線遙控型, 優點:配置多個遙控器,隨時隨地操作。 室外機安裝位置遠,開關不方便,有回水管的在任何地方開水都相當於開關,有遙控器在室內就可以遙控 使用感觸:早晨起來想沖涼,不用動,在床頭遙控一下,在起來到浴室去沖涼就可以啦。打開直接出熱水。 3、 室內平衡機,兩個以上沖涼房的,要有一點距離才安裝循環水,強烈建議使用機械板進口泵循環水系統 理由,平衡機本來就裝在浴室內,距離卧房不會太遠,使用之前只要過去開一下就可以啦,這樣兩個沖涼房加上廚房都可以同時使用熱水。 有回水管沒有回水管有什麼區別那? 建議有回水管的可以使用水流控制的、全自動的。 1、 水流的就是在任何有熱水的地方只要打開一下熱水再關掉,循環水就會以三秒一米的速度自動循環,循環完畢再去打開任何有熱水的地方就會直接出熱水。 優勢:強烈建議壁掛爐用戶使用水流控制的,因為可以設定時間短控制,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達到隨時使用隨時就有熱水。 2、 全自動就是溫控的,一般別墅或者發廊等洗浴中心可以選擇全自動方式,所謂的全自動就是把熱水器溫度設定到42度,把循環水系統設定到38度,然後有一個溫控感應的探頭鏈接到回水管最末端,這樣一旦溫度低於38度就會自動啟動,一天啟動N次,很是浪費,建議一般家庭不要使用這種功能。 注釋:以上兩種功能沒有回水管的為什麼不能用, 水流的沒有回水管的話有時開冷水也會啟動,因為水控板的泵體裡面配置水流感應器,所以水管裡面的水波動大的話就會引起循環水工作。 溫控的是更不能使用,應為沒有回水管的話循環水頻繁啟動就會把熱水管裡面的冷水擠壓到冷水管裡面,這樣打開冷水也出熱水,所以使用電腦板的用戶最好不要自行調試電腦板,以免調試錯誤設定成溫控。 無回水管的建議使用機械板或者是遙控板。 1, 機械板的最經濟實惠,因為機械板的組件少,故障率肯定低。 2, 遙控板的可以在床上躺著就可以直接遙控循環水系統,然後就可以達到預熱效果。 太陽能用戶注意事項,太陽能的目前安裝循環水系統必須要有回水管,沒有回水管的無法達到循環效果,建議不要盲目購買,購買之前建議咨詢專家有解決方式才可以。解決方式就是另外多加一條回水管,目前廠家還沒有攻克太陽能無回水管安裝的問題。 循環水的構成 循環水由循環泵、控制系統、單向閥等組成,它與熱水器、熱水主管、熱水回管組成一套完整的熱水循環系統;工作原理是控制系統給信號循環泵,循環泵帶動水在內部循環啟動熱水器加熱,達到設定時間或溫度時停止工作,熱水使用點即開既有熱水。
⑽ 冷卻水循環利用屬於污水處理什麼方法
冷卻水循環利用,應該不屬於污水處理范疇,用屬工用水處理…。華粼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