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廢水回用 » 用自己的話說西遊記第二回

用自己的話說西遊記第二回

發布時間: 2021-03-23 13:31:16

① 西遊記古文版第二回全文

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踴躍,對菩提前作禮啟謝。那祖師即命大眾引孫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眾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門外,又拜了大眾師兄,就於廊廡之間,安排寢處。

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

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

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師看見,叫孫悟空道:「你在班中,怎麼顛狂躍舞,不聽我講?」悟空道:「弟子誠心聽講,聽到老師父妙音處,喜不自勝,故不覺作此踴躍之狀。望師父恕罪!」

祖師道:「你既識妙音,我且問你,你到洞中多少時了?」悟空道:「弟子本來懵懂,不知多少時節,只記得灶下無火,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裡吃了七次飽桃矣。」

祖師道:「那山喚名爛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從我學些什麼道?」悟空道:「但憑尊師教誨,只是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

祖師道:「『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悟空道:「憑尊師意思,弟子傾心聽從。」祖師道:「我教你個『術』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道:「術門之道怎麼說?」

祖師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么?」祖師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學,不學!」

祖師又道:「教你『流』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又問:「流字門中是甚義理?」祖師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念佛,並朝真降聖之類。」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么?」

祖師道:「若要長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師父,我是個老實人,不曉得打市語。怎麼謂之『壁里安柱』?」祖師道:「人家蓋房欲圖堅固,將牆壁之間立一頂柱,有日大廈將頹,他必朽矣。」悟空道:「據此說,也不長久。不學,不學!」

祖師道:「教你『靜』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靜字門中是甚正果?」祖師道:「此是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之類。」悟空道:「這般也能長生么?」祖師道:「也似窯頭土坯。」

悟空笑道:「師父果有些滴。一行說我不會打市語。怎麼謂之『窯頭土坯』?」祖師道:「就如那窯頭上,造成磚瓦之坯,雖已成形,尚未經水火鍛煉,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濫矣。」悟空道:「也不長遠。不學,不學!」

祖師道:「教你『動』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動門之道卻又怎麼?」祖師道:「此是有為有作,采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並服婦乳之類。」悟空道:「似這等也得長生么?」

祖師道:「此欲長生,亦如水中撈月。」悟空道:「師父又來了。怎麼叫做『水中撈月』?」祖師道:「月在長空,水中有影,雖然看見,只是無撈摸處,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學,不學!」

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麼?」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

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人驚懼,皆怨悟空道:「你這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這番沖撞了他,不知幾時才出來呵!」此時俱甚報怨他,又鄙賤嫌惡他。悟空一些兒也不惱,只是滿臉陪笑。

原來那猴王已打破盤中之謎,暗暗在心。所以不與眾人爭競,只是忍耐無言。祖師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後門進步,秘處傳他道也。

當日悟空與眾等,喜喜歡歡,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及黃昏時,卻與眾就寢,假合眼,定息存神。

山中又沒打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定。約到子時前後,輕輕的起來,穿了衣服,偷開前門,躲離大眾,走出外,抬頭觀看,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極迥無塵。深樹幽禽宿,源頭水溜汾。

飛螢光散影,過雁字排雲。正直三更候,應該訪道真。

你看他從舊路徑至後門外,只見那門兒半開半掩,悟空喜道:「老師父果然注意與我傳道,故此開著門也。」即曳步近前,側身進得門里,只走到祖師寢榻之下。見祖師蜷部身軀,朝里睡著了。悟空不敢驚動,即跪在榻前。那祖師不多時覺來,舒開兩足,口中自吟道: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

悟空應聲叫道:「師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時。」祖師聞得聲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盤坐,喝道:「這猢猻!你不在前邊去睡,卻來我這後邊作甚?」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後門里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

祖師聽說,十分歡喜,暗自尋思道:「這廝果然是個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盤中之暗謎也?」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

祖師道:「你今有緣,我亦喜說。既識得盤中暗謎,你近前來,仔細聽之,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悟空叩頭謝了,洗耳用心,跪於榻下。祖師雲: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

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台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

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里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此時說破根源,悟空心靈福至。切切記了口訣,對祖師拜謝深恩,即出後門觀看。但見東方天色微舒白,西路金光大顯明。依舊路轉到前門,輕輕的推開進去,坐在原寢之處,故將床鋪搖響道:「天光了,天光了!起耶!」

那大眾還正睡哩,不知悟空已得了好事。當日起來打混,暗暗維持,子前午後,自己調息。

卻早過了三年,祖師復登寶座,與眾說法。談的是公案比語,論的是外像包皮。忽問:「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祖師道:「你這一向修些什麼道來?」悟空道:「弟子近來法性頗通,根源亦漸堅固矣。」

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悟空聽說,沉吟良久道:「師父之言謬矣。我嘗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

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熏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鴰風。

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 解。所以都要躲過。」悟空聞說,毛骨悚然,叩頭禮拜道:「萬望老爺垂憫,傳與躲避三災之法,到底不敢忘恩。」祖師道:「此亦無難,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傳不得。」

悟空道:「我也頭圓頂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竅四肢,五臟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師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原來那猴子孤拐面,凹臉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師父沒成算。我雖少腮,卻比人多這個素袋,亦可准折過也。」

祖師說:「也罷,你要學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悟空道:「弟子願多里撈摸,學一個地煞變化罷。」祖師道:「既如此,上前來,傳與你口訣。」

遂附耳低言,不知說了些什麼妙法。這猴王也是他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

忽一日,祖師與眾門人在三星洞前戲玩晚景。祖師道:「悟空,事成了未曾?」悟空道:「多蒙師父海恩,弟子功果完備,已能霞舉飛升也。」

祖師道:「你試飛舉我看。」悟空弄本事,將身一聳,打了個連扯跟頭,跳離地有五六丈,踏雲霞去勾有頓飯之時,返復不上三里遠近,落在面前,帶手道:「師父,這就是飛舉騰雲了。」

祖師笑道:「這個算不得騰雲,只算得爬雲而已。自古道:神仙朝游北海暮蒼梧。似你這半日,去不上三里,即爬雲也還算不得哩。」悟空道:「怎麼為『朝游北海暮蒼梧』?」

祖師道:「凡騰雲之輩,早辰起自北海,游過東海、西海、南海,復轉蒼梧。蒼梧者,卻是北海零陵之語話也。將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方算得騰雲。」悟空道:「這個卻難,卻難!」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啟道:「師父,為人須為徹,索性舍個大慈悲,將此騰雲之法,一發傳與我罷,決不敢忘恩。」祖師道:「凡諸仙騰雲,皆跌足而起,你卻不是這般。我才見你去,連扯方才跳上。我今只就你這個勢,傳你個筋斗雲罷。」

悟空又禮拜懇求,祖師卻又傳個口訣道:「這朵雲,捻著訣,念動真言,攢緊了拳,將身一抖,跳將起來,一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路哩!」大眾聽說,一個個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會這個法兒,與人家當鋪兵,送文書,遞報單,不管那裡都尋了飯吃。」

師徒們天昏各歸洞府。這一夜,悟空即運神煉法,會了筋斗雲。逐日家無拘無束,自在逍遙,此亦長生之美。

一日,春歸夏至,大眾都在松樹下會講多時。大眾道:「悟空,你是那世修來的緣法?前日老師父附耳低言,傳與你的躲三災變化之法,可都會么?」悟空笑道:「不瞞諸兄長說,一則是師父傳授,二來也是我晝夜殷勤,那幾般兒都會了。」

大眾道:「趁此良時,你試演演,讓我等看看。」悟空聞說,抖擻精神,賣弄手段道:「眾師兄請出個題目,要我變化什麼?」大眾道:「就變顆松樹罷。」悟空捻著訣,念動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一顆松樹。真個是——

鬱郁含煙貫四時,凌雲直上秀貞姿。全無一點妖猴像,盡是經霜耐雪枝。

大眾見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兒,好猴兒!」不覺的嚷鬧,驚動了祖師,祖師急拽杖出門來問道:「是何人在此喧嘩?」大眾聞呼,慌忙檢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現了本相,雜在叢中道:「啟上尊師,我等在此會講,更無外姓喧嘩。」

祖師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個修行的體段。修行的人,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大眾道:「不敢瞞師父,適才孫悟空演變化耍子。教他變顆松樹,果然是顆松樹,弟子們俱稱揚喝采,故高聲驚冒尊師,望乞恕罪。」

祖師道:「你等起去。」叫:「悟空過來!我問你弄什麼精神,變什麼松樹?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頭道:「只望師父恕罪!」

祖師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罷。」悟空聞此言,滿眼墮淚道:「師父,教我往那裡去?」祖師道:「你從那裡來,便從那裡去就是了。」悟空頓然醒悟道:「我自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來的。」

祖師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間斷然不可!」悟空領罪,「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祖師道:「那裡什麼恩義?你只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

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凶,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悟空謝了,即抽身,捻著訣,丟個連扯,縱起筋斗雲,徑回東勝。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自知快樂,暗暗的自稱道:

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舉世無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當時過海波難進,今日回來甚易行。別語叮嚀還在耳,何期頃刻見東溟。

悟空按下雲頭,直至花果山,找路而走,忽聽得鶴唳猿啼,鶴唳聲沖霄漢外,猿啼悲切甚傷情。即開口叫道:「孩兒們,我來了也!」那崖下石坎邊,花草中,樹木里,若大若小之猴,跳出千千萬萬,把個美猴王圍在當中,叩頭叫道:

「大王,你好寬心!怎麼一去許久?把我們俱閃在這里,望你誠如飢渴!近來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強要佔我們水簾洞府,是我等捨死忘生,與他爭斗。這些時,被那廝搶了我們家火,捉了許多子侄,教我們晝夜無眠,看守家業。幸得大王來了。大王若再年載不來,我等連山洞盡屬他人矣。」

悟空聞說,心中大怒道:「是什麼妖魔,輒敢無狀!你且細細說來,待我尋他報仇。」眾猴叩頭:「告上大王,那廝自稱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此間到他那裡,有多少路程?」眾猴道:「他來時雲,去時霧,或風或雨,或電或雷,我等不知有多少路。」悟空道:「既如此,你們休怕,且自頑耍,等我尋他去來。」

好猴王,將身一縱,跳起去,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觀看,見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險峻。好山——

筆峰挺立,曲澗深沉。筆峰挺立透空霄,曲澗深沉通地戶。兩崖花木爭奇,幾處松篁斗翠。左邊龍,熟熟馴馴;右邊虎,平平伏伏。每見鐵牛耕,常有金錢種。

幽禽斯朔聲,丹鳳朝陽立。石磷磷,波凈凈,古怪蹺蹊真惡獰。世上名山無數多,花開花謝蘩還眾。爭如此景永長存,八節四時渾不動。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

美猴王正默觀看景緻,只聽得有人言語,徑自下山尋覓。原來那陡崖之前,乃是那水臟洞。洞門外有幾個小妖跳舞,見了悟空就走,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傳我心內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你家什麼混世鳥魔,屢次欺我兒孫,我特尋來,要與他見個上下!」

那小妖聽說,疾忙跑入洞里報道:「大王,禍事了!」魔王道:「有甚禍事?」小妖道:「洞外有猴頭稱為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他說你屢次欺他兒孫,特來尋你,見個上下哩!」魔王笑道:「我常聞得那些猴精說他有個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來了。你們見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

小妖道:「他也沒甚麼器械,光著個頭,穿一領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絛,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

魔王聞說:「取我披掛兵器來!」那小妖即時取出。那魔王穿了甲胄,綽刀在手,與眾妖出得門來,即高聲叫道:「那個是水簾洞洞主?」悟空急睜睛觀看,只見那魔王——

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飄盪。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皮條;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腰廣十圍,身高三丈。手執一口刀,鋒刃多明亮。稱為混世魔,磊落凶模樣。

猴王喝道:「這潑魔這般眼大,看不見老孫!」魔王見了,笑道:「你身不滿四尺,年不過三旬,手內又無兵器,怎麼大膽猖狂,要尋我見什麼上下?」

悟空罵道:「你這潑魔,原來沒眼!你量我小,要大卻也不難。你量我無兵器,我兩只手彀著天邊月哩!你不要怕,只吃老孫一拳!」縱一縱跳上去,劈臉就打。

那魔王伸手架住道:「你這般矬矮,我這般高長,你要使拳,我要使刀,使刀就殺了你,也吃人笑,待我放下刀,與你使路拳看。」悟空道:「說得是。好漢子,走來!」那魔王丟開架子便打,這悟空鑽進去相撞相迎。

他兩個拳捶腳踢,一沖一撞。原來長拳空大,短簇堅牢,那魔王被悟空掏短脅,撞丫襠,幾下筋節,把他打重了。他閃過,拿起那板大的鋼刀,望悟空劈頭就砍。

悟空急撤身,他砍了一個空。悟空見他兇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望空噴去,叫一聲:「變!」即變做三二百個小猴,周圍攢簇。

原來人得仙體,出神變化無方。不知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那些小猴,眼乖會跳,刀來砍不著,槍去不能傷。

你看他前踴後躍,鑽上去把個魔王圍繞,抱的抱,扯的扯,鑽襠的鑽襠,扳腳的扳腳,踢打撏毛,摳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個攢盤。這悟空才去奪得他的刀來,分開小猴,照頂門一下,砍為兩段,領眾殺進洞中,將那大小妖精,盡皆剿滅。

卻把毫毛一抖,收上身來,又見那收不上身者,卻是那魔王在水簾洞擒去的小猴,悟空道:「汝等何為到此?」約有三五十個,都含淚道:「我等因大王修仙去後,這兩年被他爭吵,把我們都攝將來,那不是我們洞中的家火?石盆石碗都被這廝拿來也。」

悟空道:「既是我們的家火,你們都搬出外去。」隨即洞里放起火來,把那水臟洞燒得枯乾,盡歸了一體。對眾道:「汝等跟我回去。」眾猴道:「大王,我們來時,只聽得耳邊風響,虛飄飄到於此地,更不識路徑,今怎得回鄉?」

悟空道:「這是他弄的個術法兒,有何難也!我如今一竅通,百竅通,我也會弄。你們都合了眼,休怕!」

好猴王,念聲咒語,駕陣狂風,雲頭落下,叫:「孩兒們,睜眼。」眾猴腳髹實地,認得是家鄉,個個歡喜,都奔洞門舊路。那在洞眾猴,都一齊簇擁同入。分班序齒,禮拜猴王。安排酒果,接風賀喜。

啟問降魔救子之事,悟空備細言了一遍,眾猴稱揚不盡道:「大王去到那方,不意學得這般手段。」悟空又道:「我當年別汝等,隨波逐流,飄過東洋大海,徑至南贍部洲,學成人像。著此衣,穿此履,擺擺搖搖,雲遊了八九年余,更不曾有道。

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賀洲地界,訪問多時,幸遇一老祖,傳了我與天同壽的真功果,不死長生的大法門。」眾猴稱賀,都道:「萬劫難逢也!」悟空又笑道:「小的們,又喜我這一門皆有姓氏。」眾猴道:「大王姓甚?」

悟空道:「我今姓孫,法名悟空。」眾猴聞說,鼓掌忻然道:「大王是老孫,我們都是二孫三孫細孫小孫,一家孫,一國孫,一窩孫矣!」都來奉承老孫,大盆小碗的椰子酒、葡萄酒、仙花仙果,真個是合家歡樂!

咦!貫通一姓身歸本,只待榮遷仙籙名。畢竟不知怎生結果,居此界終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用自己的話說西遊記第二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作者明代吳承恩,是中國古典神魔小說中的巔峰之作,書中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歷經整整九九八十一難取經的故事。

作者細膩而深刻地塑造了四個極其經典的形象:慈悲、寬厚但軟弱、迂腐的師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

他們懷著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條取經路,面對各種難以想像的妖魔鬼怪、險惡絕境,他們既有矛盾,又有合作與情誼。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豐富的知識與驚人的想像力、非同一般的幽默感和妙筆生花的高超寫作技巧,相信會令每位朋友都獲益匪淺,從中取得人生路途中的「真經」。

② 西遊記第二回賞析

1、賞析

首先,我們要學習,孫悟空那種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的精神。但是我從中也認識到孫悟空的不足,他太驕傲自大。我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中,要踏踏實實的,為子自己的目標不斷奮斗。不氣餒,不驕傲自滿。

2、《西遊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孫悟空從老祖菩提那裡學來了長生之道,孫悟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學到長生不老,他一直朝著他的目標努力,他拜訪了無數仙家,為了自己的志向,不斷奮斗,他的執著是眾人所不能的,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確實存在。

最終,他學到了許多本領,最終他學會了長生之道、筋斗雲、和七十二般變法。 但是,學的多了,孫悟空不免自大起來,竟然在眾師兄弟面前,變成了一株松樹,賣弄自己的能力。孫悟空的師傅發現之後,把孫悟空趕下山。

孫悟空沒有辦法,只能回花果山去了,他回到花果山,趕走了欺負小猴子們的混世魔王,重新佔領花果山。孫悟空利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變出許多小猴子,將花果山重新清掃一遍。一起喝酒吃鮮果,孫悟空和小猴子們其樂融融的在一起。

(2)用自己的話說西遊記第二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

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③ 西遊記第二回縮寫200,300字

孫悟空從老祖菩提那裡學來了長生之道,孫悟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學到長生不老,他一直朝著他的目標努力,他拜訪了無數仙家,為了自己的志向,不斷奮斗,他的執著是眾人所不能的,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確實存在。

最終,他學到了許多本領,最終他學會了長生之道、筋斗雲、和七十二般變法。 但是,學的多了,孫悟空不免自大起來,竟然在眾師兄弟面前,變成了一株松樹,賣弄自己的能力。孫悟空的師傅發現之後,把孫悟空趕下山。

孫悟空沒有辦法,只能回花果山去了,他回到花果山,趕走了欺負小猴子們的混世魔王,重新佔領花果山。孫悟空利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變出許多小猴子,將花果山重新清掃一遍。一起喝酒吃鮮果,孫悟空和小猴子們其樂融融的在一起。

(3)用自己的話說西遊記第二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里的花果山位於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南雲台山中麓。花果山風景區所在的連雲港市位於我國萬裏海疆的中部,江蘇省的東北部,東臨黃海,西接中原,北扼齊魯,南達江淮,與日本及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景區面積84.3平方公里,層巒疊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

花果山在唐宋時稱蒼梧山,亦稱青峰頂,為雲台山脈的主峰,是江蘇省諸山的最高峰。李白:「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與蘇軾:「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寫的都是雲台山。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④ 西遊記第二回評析。

答:一、西遊記第二回
第一孫悟空從老祖菩提那裡學來了長生之道,孫悟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學到長生不老,他一直朝著他的目標努力,他拜訪了無數仙家,為了自己的志向,不斷奮斗,他的執著是眾人所不能的,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確實存在。最終,他學到了許多本領,最終他學會了長生之道、筋斗雲、和七十二般變法。
但是,學的多了,孫悟空不免自大起來,竟然在眾師兄弟面前,變成了一株松樹,賣弄自己的能力。孫悟空的師傅發現之後,把孫悟空趕下山。孫悟空沒有辦法,只能回花果山去了,他回到花果山,趕走了欺負小猴子們的混世魔王,重新佔領花果山。孫悟空利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變出許多小猴子,將花果山重新清掃一遍。一起喝酒吃鮮果,孫悟空和小猴子們其樂融融的在一起。
二、賞析
我從悟空身上學到了許多人生道理。首先,我們要學習,孫悟空那種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的精神。但是我從中也認識到孫悟空的不足,他太驕傲自大。我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中,要踏踏實實的,為子自己的目標不斷奮斗。不氣餒,不驕傲自滿。

⑤ 西遊記第二回譯文

《西遊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踴躍;對菩提前作禮啟謝。那祖師即命大眾引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眾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門外,又拜了大眾師兄,就於廊廡之間,安排寢處。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

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孫悟空在旁聞聽,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師看見,叫孫悟空道:"你在班中,怎麼顛狂躍舞,不聽我講?"悟空道:"弟子誠心聽講,聽到老師父妙音處,喜不自勝,故不覺作此踴躍之狀。望師父恕罪!"祖師道:"你既識妙音,我且問你,你到洞中多少時了?"悟空道:"弟子本來懵懂,不知多少時節。只記得灶下無火,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裡吃了七次飽桃矣。"祖師道:"那山喚名爛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從我學些甚麼道?"悟空道:"但憑尊祖教誨,只是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

祖師道:"'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傍門,傍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悟空道:"憑尊師意思。弟子傾心聽從。"祖師道:"我教你個'術'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道:"術門之道怎麼說?"祖師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么?"祖師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學!不學!"

祖師又道:"教你'流'字門中之道,如何?"悟空又問:"流字門中,是甚義理?"祖師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念佛,並朝真降聖之類。"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么?"祖師道:"若要長生,也似'壁里安柱'。

⑥ 西遊記第二回概括

第二回主要講菩提老祖傳授孫悟空道法,但猴子嫌那些道法不能長生而盡數不學,而後被打了三戒尺,到晚上去了菩提老祖屋裡學了長生道法和神通筋斗雲。後來在其他弟子面前賣弄地煞七十二變被老祖發現而趕下山,回到了花果山打敗了混世魔王,和眾猴嬉笑玩耍。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

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困長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華,一日從中蹦出一隻石猴。他發現了花果山上的水簾洞,被眾猴尊奉為王,遂稱「美猴王」。他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習得了高強本領,還闖到東海龍宮,強奪了「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

之後他手持金箍棒,自封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將十萬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解救,如來施法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五百年後,觀音菩薩將悟空度人佛門,讓去西天如來處取佛法真經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將他救出。悟空從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他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斗戰勝佛」。

(6)用自己的話說西遊記第二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⑦ 西遊記第二回句子加賞析,第二回!!!

《西遊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孫悟空從老祖菩提那裡學來了長生之道,孫悟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學到長生不老,他一直朝著他的目標努力,他拜訪了無數仙家,為了自己的志向,不斷奮斗,他的執著是眾人所不能的,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確實存在。

最終,他學到了許多本領,最終他學會了長生之道、筋斗雲、和七十二般變法。 但是,學的多了,孫悟空不免自大起來,竟然在眾師兄弟面前,變成了一株松樹,賣弄自己的能力。孫悟空的師傅發現之後,把孫悟空趕下山。

孫悟空沒有辦法,只能回花果山去了,他回到花果山,趕走了欺負小猴子們的混世魔王,重新佔領花果山。孫悟空利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變出許多小猴子,將花果山重新清掃一遍。一起喝酒吃鮮果,孫悟空和小猴子們其樂融融的在一起。

⑧ 《西遊記》第二回簡介(100~150字)

器書名
《西遊記》
作者
吳承恩
好詞(第二回)
周旋,焚香,精微,天花亂墜,抓耳撓腮,眉花眼笑,顛狂躍舞,踴躍,無狀,抱怨,賠笑,傳箭,根源,自在逍遙,欺虐,甲胄,鶴唳猿啼。
好句(第二回)
即抽身,捻著決,丟個連扯,縱起筋斗雲,徑回東勝。
好段(第二回)
祖師聞言,咄的一聲,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這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卻待怎麼?」走上前,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撇下大眾而去。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人驚懼,皆怨悟空道:「你這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卻與師父頂嘴?這番沖撞了他,不知幾時才出來呵!」此時俱甚抱怨他,又鄙賤嫌惡他。悟空一些兒也不惱,只是滿臉賠笑。原來那猴王,已打破盤中之謎,暗暗在心,所以不與眾人爭競,只是忍耐無言。祖師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上者,教他從後門進步,密處傳他道也。
523
下一條回答
台式電腦機 「京東」電腦整機,運行..
台式電腦機 「京東」超快處理,不止夠用,居家辦公,游戲競技,性..
m.jd.com廣告
蘇寧易購雙十一超低價台式機電腦價格 ,每1000減100

蘇寧易購11.11家電狂歡購,搶專屬優惠券!「買家電,上蘇寧易購」精選智能好物,送貨..
m.suning.com廣告

為您推薦
蘇寧易購雙十一超低價買電腦要..廣告
蘇寧易購11.11家電狂歡購,搶專屬優惠券!「買家電,上蘇寧易購」精選智能好..

57 2019-11-07
西遊記第二回讀後感
這一回的主要內容講的是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身邊學習了7年,終於學會了長生之法,主要是72般變化和一個跟頭

⑨ 《西遊記》第二回的道理

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孫悟空為了能「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漂洋過海,登界遊方十數個年頭,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說。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萬萬不行的,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數人為了自己的目標也會有所努力的。
另外,凡事除了努力外還要有這方面的天賦。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你傾其所有都做不成的。天賦其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色無味無形卻又實實在在存在。有些人輕輕鬆鬆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而有些人費盡力氣也不過表現平平。孫悟空在學道過程中,因非長生者不學而惹怒師傅,師傅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若不是孫悟空有此悟性,知道師傅是讓他三更從後門進入,秘處傳他道法,他也學不成如此仙道。
做人一定要尊師重道。孫悟空雖然性格乖戾,不服管束,但對自己的師傅尊重有加,師傅睡時不敢驚動,師傅傳道叩頭禮拜,就連師傅趕他走時也是無奈拜辭。人應該懂得知恩圖報,懂得尊師重道。

⑩ 根據西遊記第二回的內容,提出三個問題,並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1、孫悟空拜誰為師?

菩提老祖。

2、打敗了誰?

打敗混世魔王。

3、筋斗雲可行多遠?

筋斗雲可行十萬八千里。

第二回主要講菩提老祖傳授孫悟空道法,但猴子嫌那些道法不能長生而盡數不學,而後被打了三戒尺,到晚上去了菩提老祖屋裡學了長生道法和神通筋斗雲。後來在其他弟子面前賣弄地煞七十二變被老祖發現而趕下山,回到了花果山打敗了混世魔王,和眾猴嬉笑玩耍。

(10)用自己的話說西遊記第二回擴展閱讀

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大鬧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鬧地府勾去生死簿,後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得知職位低卑後生氣返回花果山,並戰勝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討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為齊天大聖,並在天庭建齊天大聖府,奉旨管理蟠桃園。

因醉酒攪亂王母的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煉成了金鋼之軀,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之後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對其圍剿亦不能將其打敗,後來在與如來的打賭鬥法中失利,被壓在如來捨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時更名兩界山)下五百餘年悔過自新。

後經觀音點化,被唐僧救出,法號行者,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艱難困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