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處理工藝設計
① 水處理設計方案
1,前期水處理的水質分離
2,想要達到的效果
3,水處理方案
4,處理有達到的效果
5,優點(節約、極少污染、減少浪費等)
② 怎樣才能做好水處理設計
您這個問題很大了,,,細說就很多字。交流個思路吧,與您
好的水處理設專計,就是。:計的屬工藝,最終效果,達到了國家相關標准,客戶要求,又節約錢,這就是好的 水處理設計。
要達到好的水處理設計,需要對 原水分析,對應產水的要求,中間工藝過程,涉及到各個工藝環節,工藝配合,等一些專業的技術技能,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希望能給幫助到你
③ 求教純水處理工程的工藝設計大致流程
這個問題應該需要分為幾部分來進行:
1、根據水質水量以及用戶的要求來確定工藝流程。
根據用戶的水量、原水水質以及產水水質來確定工藝,比如工藝用水、鍋爐用水等等,採用工藝形式也有多種,這個跟用戶要求和投資有關。一般確定工藝流程之後就可以根據工藝來選擇設備。
2、預處理對選擇。
預處理的形式有多種多樣,簡單舉個例子,比如鍋爐補給水100噸/小時,採用的是自來水,採取了多介質+活性炭+阻垢劑+保安過濾器+反滲透+除碳器+混床+加氨調PH值的工藝流程,其中反滲透回收率75%。則系統總進水133噸/小時。
(1)多介質設計9米/小時流速(一般10米/小時以內),選擇直徑3200mm過濾器,則單台過濾器產水72噸/小時,系統配套3台過濾器並列運行,順序反洗。
(2)活性炭設計10米/小時流速(一般12米/小時以內),選擇直徑3000mm(也可選擇3200以保持一致),可以選擇2台以降低成本,也可以選擇3台並列運行。
(3)保安過濾器選擇直徑800mm,內填72-80根5um濾芯,單台產水量能達到150噸/小時;
(4)阻垢劑投加量根據計算為3ppm,每小時投加400克,稀釋5倍則每小時投加2升,選擇3.8升/小時加葯泵;
2、反滲透裝置
(1)高壓泵選擇卧式或立式,進口或國產,一般揚程選擇140米左右(需要根據膜計算書按照水質和水溫進行模擬),大流量的可以選擇1台,小流量的可以選擇兩台並列運行,一般不需要備用。
(2)反滲透裝置需要選膜,選膜殼,並通過模擬計算得出膜數量(這個膜廠商可以提供服務),簡單地講,設計時按照0.9噸/膜計算,100噸產水則需要108隻或114隻(膜數量一般是6的整數倍),還有進水慢開門、濃排閥、產水排污閥、沖洗閥以及儀器儀表等等。
(3)化學清洗裝置配清洗泵、清洗箱、清洗保安過濾器、清洗流量計等,在一些場合可能還需要電加熱裝置(一般的可以用廠里蒸汽進行加熱);
3、後處理
(1)除碳器按照60米/小時流速選擇除碳器的直徑,然後根據直徑查產品樣本;
(2)混床按照40-50米/小時流速選擇混床的直徑,然後根據直徑查產品樣本;
(3)混床再生系統,一般選酸鹼儲罐、酸鹼計量箱、酸鹼噴射器、再生泵等;
(4)加氨系統可以選擇10升/小時左右的計量泵,如果需要自動調節的話,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具有自動控制信號的泵和PH儀表等。
4、配電系統
根據系統控制要求看是否需要上位機,如果不需要則直接選用PLC控制,然後根據水泵的流量、揚程等來查詢水泵的型號及功率,從而確定控制點數和控制櫃的數量。
5、其它說明
一個系統的設計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很難定量地講清楚,如果能有相應的項目,參考一些成熟的資料,然後自己在順著這條路去摸索、探究,抓住一個問題就把一個問題搞懂搞透,每天都進步一點,都記住一個知識點,我想也會很快,如果有人帶帶的話,可能入門就更加快了。
因水處理的東西比較多,因此無法很詳細地全面描述清楚,還請抱歉!
謝謝!
④ 如何盡快學會水處理工藝設計
非常簡單,就是看公司之前做過的同類項目的設計文件,還有向前輩或者領導請教就行了。做工藝設計的自己都應該有設計計算書,根據不同的項目來調整參數,找領導要到計算書,然後試著按照這個項目的參數代進去算,算好之後請領導或前輩幫校對,校對好了之後,才算確定了整個工藝流程,之後後續的系統設計在此基礎上才開始進行,這才是合理的路徑。
開始鋪流程:
1、一個水廠處理污水,一頭一尾可以先確定下來:格柵和消毒。然後補充中間的部分,按照一級→一級強化→二級(核心工藝)→深度處理的順序填充,水線走完還有泥線。
2、格柵之後一般都是沉砂池,這個也是常規方法,中小廠可以選擇旋流沉砂池,大的廠一般是曝氣沉砂池,平流這幾年沒怎麼見過。
3、沉砂池之後視情況,如果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的,補上一個調節池。
4、再往後,視SS、COD、TP高低補上初沉池或混凝沉澱池,初沉池可以減少後續生化產泥和供氣需求。
5、如果有難降解有機物的(B/C比較低的,或者摻了一些工業廢水的),加水解酸化和水解沉澱,增加可生化性。一級及一級強化到此結束。
6、核心工藝是最沒有花頭的,萬變不離AAO,氧化溝、UCT、VIP、JHB、SBR、CASS等等等等工藝其實都是AAO的改良或變體,請根據業主喜好及水廠用地等來確定到底用哪種。摻了工業用水的推薦使用氧化溝。
7、二沉池緊隨其後,不過不是每一種工藝都需要二沉池,有潷水器的都不需要(因為已經實現了泥水分離)。核心工藝涉及膜的也不用二沉池了。沒有深度處理要求的可以直接去消毒了。
8、深度處理首當其沖的是化學除磷(如果你之前沒用過化學除磷),生物除磷的能力畢竟有限,我們還是要靠鋁鹽鐵鹽和PAM來除磷,此處加上混凝沉澱池或者高效沉澱池(帶污泥迴流的混凝沉澱池),去除SS、TP療效好。
9、各種過濾,濾池或者濾布。生活污水處理到這份上還不送去消毒?
10、泥線就簡單多了,二級工藝泥水分離的地方一部分污泥迴流,一部分剩餘污泥排放,剩餘污泥濃縮、貯存、脫水,有要求的就干化、堆肥等,沒要求的直接外運處置。
⑤ 水處理設計是什麼
概括的說就是針對客戶的需求,對需要處理的水做一個可行性方案,不同的水質、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設計就是把這個方法提供給公司。
⑥ 常規給水處理工藝的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簡介
一、給水處理
(一)給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1.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回:混凝、澄清、沉澱、答過濾、消毒
2.變革水中溶解物質:減少、調整
如軟化、除鹽、水質穩定
3.降低水溫:冷卻
4.去除微量有機物
(二) 常規處理工藝
以沒有受到污染的地面水源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
原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飲用水
以去除濁度、滿足衛生學標准。
地面水源水質:雜質多、含鹽量較低。
⑦ 水處理工藝設計包括哪幾個部分
環境影響報告,初步設計,擴大初步設計等
⑧ 做給排水設計(污水處理設計)的步驟是什麼啊從頭到尾的,本人還沒有太清晰的思路,謝謝各位前輩.
說說污水處理設計的步驟吧:
1、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生產產品、行業廢回水答的特點、廢水的水質水量、排水的規律、廢水的排放標准、現場的場地情況等;
2、根據了解來的項目信息進行方案設計,根據水質情況選定污水處理工藝路線,再根據工藝路線,確定各個處理單元的參數,尺寸,所含的設備,構築物的平面布置等;
3、根據設計出來的各個單元,統計構築物的清單,設備清單;
4、根絕清單,計算出整個污水處理廠的電耗等數據;
5、統計土建的投資成本,設備的投資估算;
6、對投資估算、佔地面積、運行成本分析一下,其他模板上的一些話復制一下,就差不多了。
7、出工藝流程圖,平面布置圖等;
8、合同簽訂後,要出詳細的土建施工圖、設備安裝圖、電氣圖紙等。
大概就是以上幾種主要步驟,其他的都是方案模板里可以參考復制的。
——————————————————————————————————————————
江山市海怡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改善環境
⑨ 水處理設計淺談:什麼是好設計篇
水處理是應用性的學科,行業技術也有著其自身的特點。
1、技術門檻普遍偏低
水處理工程的建設結果基本都比較直觀和易於理解,技術模仿和進入門檻普遍較低,模仿起來不需要有太多的專業功底,多花些心思琢磨後還經常能形成一些自己的改進。因為這些特性,行業尤其重商務而輕技術,碰到技術問題時通過監管漏洞以及商務技巧來迴避風險。另外,由於門檻低,大量的小環保工程公司也因此層出不窮。
2、入門易、精通難
水處理的項目看起來比較簡單、容易復制,但工程的實際效果往往不好,經常出現剛開始運行就要改造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水處理的變化性大,如果在工程設計時對各種要素評估不足、工藝設計中考慮不周全、工程建設水平控制不到位、調試應對能力不足等,都會導致工程結果不好。
水處理設計中,經驗佔了非常大的比重。在作為最權威設計依據文件的設計規范中,設計參數往往只是建議值而且取值范圍非常大;而水處理項目建成後實際進水值和設計值經常會出現較大的偏差,難以驗證設計參數的合理性;對於各單位的技術人員,接觸到的項目類型一般較為單一,同行交流機會少,還受到商業保密因素的制約,獲得項目經驗的途徑少。以上這些都制約了技術人員設計能力的成長。
好的設計需要有良好的綜合能力,而設計的綜合能力需要基於良好的理論功底和大量類型豐富的各種工程實踐經驗,整個行業特點和市場特性決定了水處理技術的入門容易而精通較難。
3、科研與行業協會作用有待挖掘
應用性科研引領著技術的發展,在水處理的科研領域,目前的科研重點偏理論性研究,在應用性研究中和工程設計需求的關聯不多。從國家政策的角度是鼓勵企業參與科研,以加強成果的擴散,但企業一線人員的科研實力偏弱,往往流於形式。在應用性科研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做好後可以推動行業技術應用水平的提升。
行業協會是行業技術獲得的重要來源,比如德國的排水技術協會(ATV)會定期根據最新研究更新污水處理的設計規范,提供行業設計指導。這種由行業協會組織編寫的設計規范內容非常詳實,時效性強,可大大地方便設計人員進行參考和利用。國內的類似導則偏指導性,中國的行業協會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供挖掘,為行業設計水平的提升發揮作用。
二、技術需求的特點
水處理從業技術人員經常要能應對不同的差異性大的技術支持需求,有其鮮明的特點。
1、水處理涉及的范圍廣
水處理涉及的范圍廣,從大類來分包括以下幾類:
(1)城鎮、鄉村給水:城鎮給水廠(地表水源、地下水源)、鄉村給水處理設施等。
(2)城鎮、鄉村排水:城鎮污水廠、垃圾填埋場滲濾液、鄉村排水處理設施,包括城市污泥的處置等。
(3)工業園區污水:各種不同類型的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典型的有化工園區、石化園區、制葯園區、印染園區等。
(4)工業給水與循環水:常規給水、純水、超純水、循環水處理等。
(5)工業廢水:采礦、食品飲料、紡織、製革、造紙、石油加工、化學品製造、醫葯製造、金屬冶煉等各行業的工業廢水處理。
技術人員經常需要給不同的水處理項目需求提供技術支持,當項目差異性大的時候往往隔行如隔山。
2、水處理設計涉及的知識面廣
水處理項目中,工藝設計是龍頭專業,設計人員涉及握的知識面廣,主要包括:
(1)專業基礎知識。包括了水的特性認知、反應器與反應動力學、廢水的物化處理原理、生物處理原理、自然生態處理技術、污泥與臭氣的處理、水力計算等。
(2)設備、儀表與材料。包括了泵、風機、閥門等常用設備,格柵、排泥撇渣設備、曝氣充氧設備等專用設備,還有各種壓力、物位、流量、水質監測等儀表,還用到填料、葯劑及各種管道材料等。
(3)主要工藝單元。與工藝原理對應,需要了解各工藝單元,包括格柵、沉砂、調節、沉澱、厭氧、好氧、過濾、膜分離、離子交換、高級氧化、生態處理技術等,還包括污泥處置、臭氣處理涉及的各種工藝。
(4)方案與圖紙設計。需要通過文本與圖紙表達設計成果,包括了方案、可研、初設、施工圖等,要能滿足國家對不同階段成果的規范性和設計深度要求。
作為龍頭專業,工藝設計人員還需要了解配套專業如建築結構、電氣自控的基本知識等。
3、對綜合判斷能力要求高
水處理項目在來水可控性差時還要求對末端產品水水質負責。在設計當中,要充分考慮到水質的差異性、工藝的可靠性及操作人員的特點等因素,同時還需要充分的考慮經濟性指標。在企業內部,為了獲得更好的綜合效益,經常還需要和企業的清潔生產結合。
工藝設計人員還需要負責與商務配合,理解商務需求,結合技術進行商務判斷的協助。這些都還需要設計人員具備良好的綜合判斷能力,以使技術方案達到各方面的綜合平衡。
三、好的水處理設計
一個工程項目,從開始的方案到最終的調試驗收,設計起著重要的主線作用。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項目目標、外部條件、工藝路線與參數、設備配置規格等進行充分分析,綜合權衡,適當取捨,結果簡單而過程復雜。一個好的設計應該具備以下特點:技術上考慮周全,經濟性合理,便於施工,方便操作與運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做出好的設計,一般需具備以下條件:
(1)良好的專業判斷能力。無論是原始條件和要求的確認,還是項目目標的合理評估,包括項目方案的確定以及實施過程中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良好的專業判斷能力來提供支持,以確保項目方向不會出現偏差,保證項目實施具有可控性。專業判斷能力是設計隊伍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2)基本功扎實的設計隊伍。任何一個設計都是設計人員智力的付出,從方案到細節設計,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參與設計的設計人員具有良好的基本功,才能夯實每個細節,做出好的設計產品。
(3)良好的溝通和應變能力。水處理中水質水量的不確定性以及外部條件的變化給工程的設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設計人員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進行充分的溝通確認,並根據變化進行合理的調整。在出現預估范圍之外的情況後,要有好的應變能力,特別是要處理好局部變化與總體的關系。
(4)良好的設計習慣與體系。設計是由一個一個細節壘起來的,好的設計習慣能讓每個細節具有其內在的一致性,避免系統錯誤。在設計的組織管理上,關鍵環節需要充分控制,在時間緊迫時要能分清重點,合理節省設計周期,好的設計組織體系不可或缺。
(5)好的職業道德。對於設計人員,應該更多的提供有價值的設計,工藝選擇與設備選型要尊重其自身特點,合理選用。好的職業道德能讓設計以滿足工程本身的內在需求為基本出發點,做到以客戶為中心。
設計是一個很嚴謹的工作,但同時也是一個很活潑的創造過程,好的設計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