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AB污水處理工藝的基本流程
⑴ 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生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較低,污水BOD5/CODcr≥0.45,可生化性較版好,因此處理工藝可以以權生化處理為主,選用A/ O工藝,生化池需分為A級池和O級池兩部分。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厭氧池,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並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厭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氧化池內進行鼓風曝氣,進行硝化、吸收磷、去除BOD(或COD)等,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出水經消毒裝置消毒後達標排放。
⑵ 簡述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AFF工藝是一種簡單的中水回用工藝,其特點是在活性污泥池()中設置一個沉澱池,通過水泵將上清液泵入不對稱纖維過濾器(Asymmetryfiberfilter簡稱AFF),過濾出水直接外排,或進入MBFB組合工藝進行深度處理,反沖污泥直接打回活性污泥池。
MBFB組合工藝是一種深度處理的中水回用工藝,改工藝以生物流化床為基礎,以粉末活性炭(Pow-deredactivatedcarbon,簡稱PAC)為載體,結合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embranebioreactor,簡稱MBR)工藝的固液分離技術,使反應器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生物反應器的生物凈化和膜的高效分離作用為一體,使水體中難以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與在曝氣條件下處於流化狀態的活性炭粉末進行傳質、混合,被吸附、富集在活性炭表面,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局部污染物濃縮區域;粉末活性炭同時也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特殊的表面,其多孔的表面吸附了大量微生物菌群,在高溶解氧條件下,微生物對富集在活性炭表面小分子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然後利用陶瓷膜分離系統將水和吸附了有機物的粉末活性炭等懸浮顆粒分開,通過錯流過濾,進一步凈化污水,使其達到中水回用標准。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體中氨氮、COD和其它難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機物等。
⑶ AB污水處理工藝是還有那些工藝
AB 工藝是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Biodegradation)工藝的簡稱。
此外還有間歇活性污泥法(SBR)、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氧化溝、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等五種典型的處理方法。
下面分別對AB工藝和其他五種典型的處理方法進行介紹。
AB工藝介紹
AB污水生物處理技術是由德國 某工業大學衛生工程學院的Botho Bohnke 教授為解決傳統的二級生物處理系統:即:預處理→初沉池→曝 氣池→二沉池。早期污水處理工藝,所存在的去除難降解有機物和除氮脫磷效率低下,及投資和運行費用過高等問題,在對兩段活性污泥法和高負荷活性污泥法進行大量研究的基礎上,於70 年代中期所開發,80 年代初開始應用於工程實踐的一項新型污水生物處理工藝。
一、AB 工藝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機理
AB工藝屬於兩端活性污泥, 整個工藝分為A 段和B 段, 其中A 段為吸附段, B 段為生物氧化段。整個工藝中, A 段之前一般不設初沉池, 以便充分利用原污水存在的微生物和有機物, 促進有效穩定地運行。其優點為: 第一, 與單段系統相比, 微生物群體完全隔開的兩段系統能取得更佳和更穩定的處理效果; 第二, 對於一個連續工作的A 段, 由外界連續不斷的接種具有很強繁殖能力和抗環境變化能力的短世代原核微生物( 其世代時間為20 min, 相當於每天72 個世代), 使處理工藝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了。A 段對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通過A 段活性強、世代周期短的細菌絮凝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來對水中的懸浮固體和溶解性有機物去除, 其中絮凝、吸附起主導作用。
A段反應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絮凝、沉澱機理。污水中已存在大量適應污水的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具有自發絮凝性, 形成自然絮凝劑。當污水中的微生物進入A 段曝氣池時, 在A 段內原有的菌膠團的誘導促進下, 很快絮凝在一起, 絮凝物結構與菌膠團類似, 是污水中有機物質脫穩吸附。第二, 吸附機理。原核生物體積小, 比表面積大, 細菌繁殖速度快, 活性強, 並且通過酶解作用, 改變了懸浮物、膠體顆粒及大分子化合物的表面結構性質, 造成了A 段活性污泥對水中有機物和懸浮物較吸附能力。第三, 吸收生物氧化機理。污水中溶解性物質一般通過擴散途徑, 穿過細胞膜而被細菌細胞吸收。大部分底物如氨基酸、單糖和陽離子是由酶輸入細胞的, 通常生物在吸附以後, 必須對細胞表面進行再生。
A段反應機理的過程包括: 第一, 經細菌水解酶的作用, 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被水解成低分子量的片斷。第二, 部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水解, 水解產物形成帶正、負電荷的有凝聚功能的聚合物, 稱之為絮凝助劑。它可以通過表面作用力使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顆粒脫穩。第三, 大分子脂肪酸和金屬氫氧化物的疏水化, 水化反應生成的疏水性物質對溶解性的有機物也有較強的吸附力。第四, 懸浮物和膠體顆粒脫穩。第五,溶解性有機物被吸附。第六, 形成有良好沉澱能力的宏觀絮體。第七, 在中間沉澱池內進行泥水分離。在A 段中, 有機物絕大部分是以吸附、吸收的形式被去除的占總去除量的90%左右, 而氧化作用只佔很小比例, 約10%左右。一般城市生活污水所含的BOD5 和CODcr 約50%以上是由懸浮固體(SS) 形成的, 而A段對非溶解性有機物包括懸浮物質和膠體物質的去除率很高, 即A 段BOD5 和CODcr 的去除率很高。
二、AB 法污水處理工藝的主要特徵
1.AB 段不設初沉池, 經預處理後直接進入A 段曝氣池, 使污水中的微生物在A段得到充分應用.
2.A 段由吸附池和中間沉澱池組成, B 段則由曝氣池和二次沉澱池組成. A 段和B 段各自擁有獨立的污泥迴流系統, 兩段完全分開, 每段能夠培育出各自獨立的適於本段水質特徵的微生物種群.
3.A段和B 段分別在負荷相差極為懸殊的情況下運行, A段以高負荷運行, 負荷通常為2-6KgBOD5/(KgMLSS. d) , 污泥齡約0. 5 天, 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30分鍾, A 段對水質、量、pH 值和有毒物質的沖擊負荷有極好的緩沖作用. A 產生的污泥量較大, 約占整個處理系統污泥產量的80% 左右且剩餘污泥中的有機物含量高.B段曝氣池以低負荷運行, 負荷通常為0. 15- 0.30KgBOD5/ ( KgMLSS. d) , 污泥齡為15 天-20天, 水力停留時間為2小時-3 小時, 在B 段曝氣池中生長的微生物除菌膠團微生物外,有相當數量的高級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世代期較長, 並適宜在有機物含量比較低的情況下生存和系列.
間歇活性污泥法(SBR)介紹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介紹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氧化溝介紹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介紹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介紹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工藝簡單,水力停留時間較短;SVI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厭氧-缺氧池只需輕緩攪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沉澱池要避免發生厭氧-缺氧狀態,以避免聚磷菌釋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質和反硝化產生N2而干擾沉澱;脫氮效果受混合液迴流比大小的影響,除磷效果則受迴流污泥中挾帶DO和硝酸態氧的影響,因而脫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
⑷ 污水處理的流程及基本方法
生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較低,污水BOD5/CODcr≥0.45,可生化性較好,因此處理工藝可以以生化處專理為主,選用屬A/ O工藝,生化池需分為A級池和O級池兩部分。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厭氧池,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並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厭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氧化池內進行鼓風曝氣,進行硝化、吸收磷、去除BOD(或COD)等,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出水經消毒裝置消毒後達標排放。污水達標
⑸ AB污水處理工藝的流程圖是什麼
AB法的工藝流程如圖:
格柵→沉砂→吸附→沉澱→曝氣→沉澱→出水
目前,AB法在歐洲已經得到專廣泛應用屬,到1987年止,已經有22家AB法污水處理廠投產,21家在建設和規劃中。近年來,國內有關單位也對AB法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實踐證明該工藝是近代污水處理技術中的一項新發展。AB工藝由A級曝氣池、中間沉澱池、B級曝氣池和最終沉澱池組成。AB工藝的主要特徵是:
1.A級污泥負荷很高,B級污泥負荷較低。
2.A級和B級的微生物群體特性明顯不同,並通過互不相關的兩套迴流系統嚴格分開。
3.不設一沉池,使A級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生物動力學系統。
4.A級可以根據污水組分的不同實行好氧或缺氧運行。
⑹ 求AB污水處理法的工藝流程圖
AB法的抄工藝流程如圖:
格柵→沉砂→吸附→沉澱→曝氣→沉澱→出水
目前,AB法在歐洲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到1987年止,已經有22家AB法污水處理廠投產,21家在建設和規劃中。近年來,國內有關單位也對AB法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實踐證明該工藝是近代污水處理技術中的一項新發展。AB工藝由A級曝氣池、中間沉澱池、B級曝氣池和最終沉澱池組成。AB工藝的主要特徵是:
1.A級污泥負荷很高,B級污泥負荷較低。
2.A級和B級的微生物群體特性明顯不同,並通過互不相關的兩套迴流系統嚴格分開。
3.不設一沉池,使A級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生物動力學系統。
4.A級可以根據污水組分的不同實行好氧或缺氧運行。
⑺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7)簡述AB污水處理工藝的基本流程擴展閱讀
生物除磷——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於受磷污染,富營養化嚴重,國家環保局為控制磷污染,對磷排放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標准。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以除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各種形態的磷為主,
此污水處理工藝將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一體化,通過厭氧消化生物系統中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的基質或稱之為營養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選擇性增殖,並將其迴流到生物系統中,使生物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在高效除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