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危險源辨識
1. 污水處理危險源點辨識
加葯機泄露、葯水濺射、機器設備、水池護欄是否完好(人員落水)、
維修時用電等一些儀器設備等
2. 誰有污水處理廠的危險源識別啊,謝謝
這是說明書
第一章 設計資料
一、自然條件
1、 氣候:該城鎮氣候為亞熱帶海洋季風性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2、 水文:最高潮水位 6.48m(羅零高程,下同)
高潮常水位 5.28m
低潮常水位 2.72m
二、城市污水排放現狀
1、污水水量
(1)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2)生產廢水量按近期1.5萬m3/d,遠期2.4萬m3/d;
(3)公用建築廢水量排放系數按近期0.15,遠期0.20考慮;
(4)處理廠處理系數按近期0.80,遠期0.90考慮。
2、污水水質
(1) 生活污水水質指標為
CODcr 60g/人.d
BOD5 30g/人.d
(2) 工業污染源參照沿海開發區指標,擬定為:
CODcr 300mg/L;
BOD5 170mg/L
(3) 氨氮根據經驗確定為30md/L。
三、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與處理目標
1、 建設規模
該污水處理廠服務面積為10.09km2, 近期(2000年)規劃人口為6.0萬人,遠期(2020年)規劃人口為10.0萬人。處理水量近期3.0萬m3/d,遠期6.0萬m3/d。
2、 處理目標
根據該城鎮環保規劃,污水處理廠出水進入的水體水質按國家3類水體標准控制,同時執行國家關於污水排放的規范和標准,擬定出水水質指標為
CODcr≤100mg/L; BOD5≤30mg/L; SS≤30mg/L ; NH3-N≤10mg/L
四、建設原則
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過程中應遵從下列原則: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方案,在達到治理要求的前提下應優先選擇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少、運行管理簡便的先進的工藝;所用污水、污泥處理技術和其他技術不僅要求先進,更要求成熟可靠;和污水處理廠配套的廠外工程應同時建設,以使污水處理廠盡快完全發揮效益;污水處理廠出水應盡可能回用,以緩解城市嚴重缺水問題;污泥及浮渣處理應盡量完善,消除二次污染;盡量減少工程佔地。
第二章 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選擇
一、工藝方案分析
本項目污水以有機污染為主,BOD/COD=0.54 可生化性較好,重金屬及其他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標,針對這些特點,以及出水要求,現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以採用生化處理最為經濟。由於將來可能要求出水回用,處理工藝尚應硝化。
根據國內外已運行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調查,要達到確定的治理目標,可採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溝」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稱傳統活性污泥法,推廣年限長,具有成熟的設計運行經驗,處理效果可靠,如設計合理,運行得當,出水BOD5可達10-20mg/L,它的缺點是工藝路線長,工藝構築物及設備多而復雜,運行管理困難,運行費用高。
氧化溝處理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有荷蘭人首創。60年代以來,這項技術在國外已被廣泛採用,工藝及構築物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隨著對該技術缺點(佔地面積大)的克服和對其優點的逐步深入認識,目前已成為普遍採用的一項污水處理技術。
氧化溝工藝一般可不設初沉池,在不增加構築物及設備的情況下,氧化溝內不僅可完成碳源的氧化,還可實行脫氮,成為A/O工藝,由於氧化溝內活性污泥已經好氧穩定,可直接濃縮脫水,不必厭氧消化。
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已被公認為一種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系統相比較,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獨特的優點。
1、 工藝流程簡單、構築物少,運行管理方便。一般情況下,氧化溝工藝可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厭氧消化系統,基建投資少。另外,由於不採用鼓風曝氣和空氣擴散器,不建厭氧硝化系統,運行管理方便。
2、 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
3、 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4、 污泥量少,污泥性質穩定。
5、 具有一定承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的能力。
6、 佔地面積少。
污水處理廠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與各廠的污水濃度和建設條件有關,但在同等條件下的中、小型污水廠,氧化溝比其他方法低,據國內眾多已建成的氧化溝污水處理廠的資料分析,當進水BOD5在120-180mg/L時,單方基建投資約為700-900元/(m3.d),運行成本為0.15-0.30元/m3污水。
由以上資料,經過簡單的分析比較,氧化溝工藝具有明顯優勢,故採用氧化溝工藝。
二、工藝流程確定:(如圖所示)
說明:由於不採用池底空氣擴散器形成曝氣,故格柵的截污主要對水泵起保護作用,擬採用中格柵,而提升水泵房選用螺旋泵,為敞開式提升泵。為減少柵渣量,格柵柵條間隙已擬定為25.00mm。
曝氣沉砂池可以克服普通平流沉砂池的缺點:在其截流的沉砂中夾雜著一些有機物,對被有機物包裹的沙粒,截流效果也不高,沉砂易於腐化發臭,難於處置。故採用曝氣沉砂池。
本設計不採用初沉池,原則上應根據進水的水質情況來確定是否採用初沉池。但考慮到後面的二級處理採用生物處理,即氧化溝工藝。初沉池會除去部分有機物,會影響到後面生物處理的營養成分,即造成C/N比不足。因此不予考慮。
擬用卡羅塞爾氧化溝,去除COD與BOD之外,還應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作用,以使出水NH3低於排放標准,故污泥負荷和污泥泥齡分別低於0.15kgBOD/kgss*d和高於20.0d。
氧化溝採用垂直曝氣機進行攪拌,推進,充氧,部分曝氣機配置變頻調速器,相應於每組氧化溝內安裝在線DO測定儀,溶解氧訊號傳至中控室微機,給微機處理後再反饋至變頻調速器,實現曝氣根據DO自動控制
為了使沉澱池內水流更穩定(如避免橫向錯流、異重流對沉澱的影響、出水束流等)、進出水更均勻、存泥更方便,常採用圓形輻流式二沉池。向心式輻流沉澱池採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多年來的實際和理論分析,認為此種形式的輻流沉澱池,容積利用率高,出水水質好。設計流量 Q=2.85萬m3/d=1208.3 m3/h,迴流比 R=0.7。
第三章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計算
一、水質水量的確定
1. 水量的確定
近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6.0×104×300L/人•天=1.8×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1.5×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1.8×104×0.15=0.27×104m3/d
所以近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1.8+1.5+0.27)×104 =3.57×104m3/d
近期的處理系數為0.8,故近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3.57×104×0.8=2.856×104m3/d
遠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10.0×104×300L/人•天=3.0×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2.4×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3.0×104×0.2=0.6×104m3/d
所以遠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3.0+2.4+0.6)×104 =6.0×104m3/d
遠期的處理系數為0.9,故遠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6.0×104×0.9=5.4×104m3/d
通常設計污水處理廠時遠期的設計處理量為近期的兩倍,綜合考慮近期和遠期的處理水量,取近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3.0×104m3/d,遠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6.0×104m3/d。
2. 水質的確定
近期COD:
COD = =242mg/L
近期BOD5:
BOD5= =129mg/L
遠期COD:
COD= =240 mg/L
遠期BOD5:
BOD5= =128mg/L
NH3-N按規定取為30 mg/L
所以處理廠的處理水質確定為COD=242mg/L,BOD5=129mg/L,NH3-N=30 mg/L
二、曝氣沉砂池設計計算說明書
沉砂池的作用是從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比較大的無機顆粒,以免這些雜質影響後續構築物的正常運行。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氣沉砂池、豎流沉砂池和多爾沉砂池等。平流式沉砂池構造簡單,處理效果較好,工作穩定,但沉砂中夾雜一些有機物,易於腐化散發臭味,難以處置,並且對有機物包裹的砂粒去除效果不好。曝氣沉砂池在曝氣的作用下顆粒之間產生摩擦,將包裹在顆粒表面的有機物除掉,產生潔凈的沉砂,通常在沉砂中的有機物含量低於5%,同時提高顆粒的去除效率。多爾沉砂池設置了一個洗砂槽,可產生潔凈的沉砂。渦流式沉砂池依靠電動機機械轉盤和斜坡式葉片,利用離心力將砂粒甩向池壁去除,並將有機物脫除。後3種沉砂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流式沉砂池的缺點,但構造比平流式沉砂池復雜。
和其它形式的沉砂池相比,曝氣沉砂池的特點是:一、可通過曝氣來實現對水流的調節,而其它沉砂池池內流速是通過結構尺寸確定的,在實際運行中幾乎不能進行調解;二、通過曝氣可以有助於有機物和砂子的分離。如果沉砂的最終處置是填埋或者再利用(製作建築材料),則要求得到較干凈的沉砂,此時採用曝氣沉砂池較好,而且最好在曝氣沉砂池後同時設置沉砂分選設備。通過分選一方面可減少有機物產生的氣味,另一方面有助於沉砂的脫水。同時,污水中的油脂類物質在空氣的氣浮作用下能形成浮渣從而得以被去除,還可起到預曝氣的作用。只要旋流速度保持在0.25~0.35m/s范圍內,即可獲得良好的除砂效果。盡管水平流速因進水流量的波動差別很大,但只要上升流速保持不變,其旋流速度可維持在合適的范圍之內。曝氣沉砂池的這一特點,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耐沖擊性,對於流量波動較大的污水廠較為適用,其對0.2mm顆粒的截流效率為85%。
由於此次設計所處理的主要是生活污水水中的有機物含量較高,因此採用曝氣沉砂池較為合適。
曝氣沉砂池的設計參數:
(1)旋流速度應保持0.25—0.3m/s;
(2)水平流速為0.08—0.12 m/s;
(3)最大流量時停留時間為1—3min;
(4)有效水深為2—3m,寬深比一般採用1~1.5;
(5)長寬比可達5,當池長比池寬大得多時,應考慮設置橫向擋板;
(6)1 污水的曝氣量為0.2 空氣;
(7)空氣擴散裝置設在池的一側,距池底約0.6~0.9m,送氣管應設置調節氣量的閥門;
(8)池子的形狀應盡可能不產生偏流或死角,在集砂槽附近可安裝縱向擋板;
(9)池子的進口和出口布置,應防止發生短路,進水方向應與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應與進水方向垂直,並考慮設置擋板;
(10)池內應考慮設置消泡裝置。
一、 曝氣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
1. 最大設計流量Qmax
Qmax=Kz×Qp
式中的Kz為變化系數,Kz=1.42
Qmax=1.42×0.347=0.493 m3/s
2. 池子的有效容積
V=60Qmaxt
式中 V——沉砂池有效容積,m3;
Qmax——最大設計流量,m3/s;
t——最大設計流量時的流動時間,min,設計時取1~3min。
所以 V=60×0.493×1.5=44.37m3
3. 水流斷面面積
A=
式中 A——水流斷面面積,m2
Qmax——最大設計流量,m3/s;
V——水流水平流速,m/s。
所以 A=4.11m2
取 A=4.2m2
4.池寬B
B=
h——沉砂池的有效水深,m。
取h=2m。所以B= =2.1m
B/h=1.05,滿足要求。
5. 池長
L= = m,取L=10.5m
此時L/B=5滿足要求
6.流速校核
Vmin= m/s,在0.8~1.2m/s之間,滿足要求
7.曝氣沉砂池所需空氣量的確定
設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氣量 d=0.2m3空氣/m3污水
8.沉砂槽的設計
若設吸砂機工作周期為t=1d=24h,沉砂槽所需容積
式中Qp的單位為m3/h
設沉砂槽底寬0.5m,上口寬為0.7,沉砂槽斜壁與水平面夾角60°,
沉砂槽高度為 h1=
沉砂槽容積為
9.沉沙池總高
設池底坡度為0.3,坡向沉砂槽,池底斜坡部分的高度為
h2=0.3×0.7=0.21m
設超高 ,沉沙池水面離池底的高
m
10.曝氣系統的設計
採用鼓風曝氣系統,羅茨鼓風機供風,穿孔管曝氣
(1)干管直徑d1:由於設置兩座曝氣沉砂池,可將空氣管供應兩座的氣量,即主管最大氣量為q1=0.0694×2=0.1388m3/s,取干管氣速v=12m/s,
干管截面積A= = =0.0116m2
d1= = m=120mm,
因為沒有120mm的管徑,所以採用接近的管徑100mm。
回算氣速v=17.7m/s 雖然超過15 m/s,但若取150的管氣速又過小,所以還是選擇管徑100mm。
(2)支管直徑d2:由於閘板閥控制的間距要在5m以內,而曝氣的池長為10.5米,所以每個池子設置三根豎管,設支管氣速為v=5m/s,
支管面積 A= m2
d2= = mm,
取整管徑d2=80mm
校核氣速v=4.6m/s (滿足3—5m/s)
(3)穿孔管:採用管徑為6mm的穿孔管,孔出口氣速為設5m/s,孔口直徑取為5mm(在2~6mm之間)
一個孔的平均出氣量 q= =9.81×10-5m3/s
孔數:n= 個
孔間隔 為 ,在10~15mm之間,符合要求。
穿孔管布置:在每格曝氣沉砂池池長一側設置1根穿孔管曝氣管,共兩根。
二、細格柵的選型和計算
選用XG1000型細格柵,參數如下
設備寬B:1000mm 有效柵寬B1:850㎜ 有效柵隙:5㎜ 耙線速度:2 m/min 電機功率:1.1kw 安裝角度:60° 渠寬B3:1050㎜ 柵前水深h2:1.0m/s 流體流速:0.5~1.0m/s
柵條寬度s=0.01m
1. 柵前後的水頭損失
水流斷面面積 m2
柵前流速
在0.4~0.9m/s范圍內,復合要求
設過柵流速為v=0.6m/s
設柵條斷面為銳邊矩形斷面,取k=3 ,則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為:
。
3. 柵槽總長度
柵前的渠道超高設為0.45m,所以渠道高度為1.45m
因為安裝高度是取60°,所以格柵所佔的渠道長為1.45×ctg =1.45×ctg60°=0.84m
柵後長1米。
所以渠道的總長度
L=0.5+0.84+1=2.34m
三、水面標高
根據經驗值污水每經過一個障礙物水面標高下降3~5cm,根據曝氣沉砂池的有效水深以及砂斗的高度可推算出各個構築物的水面標高,本次設計以經過一個障礙物水位下降5cm來計算,以曝氣沉砂池的砂槽底為0米進行計算。
曝氣沉砂池的水面標高:2.38m
細格柵與曝氣沉砂池之間的配水井的水面標高: 2.43m
細格柵柵後水面標高: 2.48m
細格柵柵前水面標高:2.48+0.29=2.77m
配水井外套桶水面標高: 2.82m
配水井內套桶水面標高: 2.88
設配水井超高為0.35m
則整個曝氣沉砂池系統的最高標高為3.23m
則曝氣沉砂池的超高為h1=3.23-2.38=0.85m
四、配水井的計算
設配水井的平均停留時間為T=1.5min,Qp=0.347 m3/s,假設配水井水柱高為5.03米。
配水井面積為
配水井直徑為
因為進水管徑為1000,管離底為200mm。所以覆土厚度為1.28m。
五、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的選擇
(1)選用直徑LSSF型螺旋式砂水分離器
(2)根據池寬選用LF-W-CS型沉砂池吸砂機,其主要參數為:
潛污泵型號:AV14-4(潛水無堵塞泵)
潛水泵特性 揚程:2m,流量:54m3/h,功率:1.4kw
行車速度為2-5m/min,提耙裝置功率 0.55kw
驅動裝置功率: 0.37×2kw
鋼軌型號 15kg/mGB11264-89
軌道預埋件斷面尺寸(mm) (b1-20) 60 10(b1:沉砂池牆體壁厚)
軌道預埋件間距 1000mm
四、氧化溝
1、設計說明
擬用卡羅塞爾氧化溝,去除COD與BOD之外,還應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作用,以使出水NH3低於排放標准。採用卡式氧化溝的優點:立式表曝機單機功率大,調節性能好,節能效果顯著;有極強的混合攪拌與耐沖擊負荷能力;曝氣功率密度大,平均傳氧效率達到至少2.1kg/(kW*h);氧化溝溝深加大,可達到5.0以上,是氧化溝佔地面積減小,土建費用降低。
氧化溝採用垂直曝氣機進行攪拌,推進,充氧,部分曝氣機配置變頻調速器,相應於每組氧化溝內安裝在線DO測定儀,溶解氧訊號傳至中控室微機,給微機處理後再反饋至變頻調速器,實現曝氣根據DO自動控制
2、設計計算
(1).設計參數:
qv=30000m3/d(設計採用雙池,則單池流量=15000 m3/d),
設計溫度15℃,最高溫度25℃,
進水水質:近期:CODCr=242mg/L,BOD5=129.4mg/L, NH3-N=30mg/L,
遠期:CODCr=240mg/L,BOD5=128mg/L, NH3-N=30mg/L,
出水水質:CODCr=100mg/L,BOD5=30mg/L,SS=30mg/L,NH3-N=10mg/L
(2).確定採用的有關參數:
取MLSS=3500mg/L,假定其70%是揮發性的,DO=3.0mg/L,k=0.05,Cs(20)=9.07mg/L
y=0.6mgVSS/mgBOD5,Kd=0.05d-1,qD,20=0.05kgNH3-N/kgMLVSS•d,CS(20)=9.07mg/L,
α=0.90,β=0.94,
剩餘鹼度:100mg/L(以CaCO3),所需鹼度7.14mg鹼度/mgNH3-N氧化;產生鹼度3.0mg鹼度/mgNO3-N還原,硝化安全系數:3。
(3).設計泥齡:
確定硝化速率μN
μN=0.47e0.098(T-15)*N/KN+N*DO/ Ko+DO=0.47*e0.098*(15-15)*30/(100.051*15-1.158+30)*2/(1.3+2)
=0.22d-1
θcm=1/=1/0.22=4.5d,設計泥齡θc=3*4.5=13.5d
為了保證污泥穩定,應選擇泥齡為30d
(4).設計池體體積:
①確定出水中溶解性BOD5的量:
出水中懸浮固體BOD5=1.4*0.68*30*70%=20mg/L
出水中溶解性BOD5的量=30-20=10mg/L
②好氧區容積計算:
V1=y*qv*(So-Se)*θc/MLVSS*(1+Kd*θc)=0.6*30000*(129.4-10)*30/(0.7*3500*(1+0.05*30))=9278m3
水力停留時間t1= V1/ qv =9278/30000=0.31d=7.4h
③脫氮計算:
產生污泥量=y*qv*(So-Se)/(1+Kd*θc)=0.6*30000*(129.4-10)/(1000*(1+0.05*30))=860kg/d
假設污泥中大約含12.4%的氮,這些氮用於細胞合成,
用於合成的氮=0.124*860=106.6kg/d,轉化為:106.6*1000/30000=3.55mg/L
故脫氮量=30-10-3.55=16.45mg/L。
④鹼度計算:
剩餘鹼度=300-7.14*20+3.0*16.45+0.1(129.4-10)=218.5mg/L(以CaCO3)
大於100mg/L,可以滿足pH>7.2
⑤缺氧區容積計算:
qD=qD,20*1.08T-20=0.05*1.0815-20=0.032 kgNH3-N/kgMLVSS•d
V2=qv*△N/qD/MLVSS=30000*16.45/0.032/0.7/3500=6295m3
水力停留時間t2=V2/qv=6295/30000=0.21d=5h
⑥總池容積計算
V=V1+V2=9278+6295=15573m3,t=t1+t2=7.4+5=12.4h
(5).曝氣量計算
①計算需氧氣量
R=(So-Se)qv*/(1-e-kt)-1.42Px+4.6*qv*△N-2.6*qv*NO3-0.56Px
=30000*(129.4-10)/(1-e-kt)/1000-1.42*856.8+4.6*30000*20/1000
-2.6*30000*16.45/1000-0.56*856.8=5049kg/d=211 kg/h
②實際需氧量
Ro』=1.2*R=1.2*211=253.2kg/d
校核:Ro=R*Cs(20)/α/(β*Cs(T)-C)/1.024T-20=253.2*9.07/0.9/(0.94*8.24-3)/1.024 25-20
=477.6kg/h (在400-500之間 符合)
6.溝型尺寸設計及曝氣設備選型
採用卡式氧化溝(兩座並聯):
取有效水深H=3.5m,單溝的寬度b=7.8m,進水量15000 m3/d,
則單溝長=[V/2-0.5π(2b)2 h-2*0.5πb2 h]/4Hb=53m,
單溝好氧區總長度=單溝長*4* V1 /V=126m
單溝厭氧區總長度=單溝長*4* V2 /V=76m
採用四溝道,兩台55kW的立式表曝氣機(單池)
曝氣設備:PSB3250:D=3.25m,P=132kW,n=30r/min,清水充氧量:252kg/h,
7.配水井設計
污水在配水井的停留時間最少不低於3min(不計迴流污泥的量),
設截面中半圓的半徑為r,矩形的寬度為r,長度為2r,設計的有效水深為4.0m
(2*r*r+0.5πr2)*4=30000*3/24/60
r=2.7m
8.其它附屬構築物的設計
工程設計中牆的厚度為250mm;氧化溝體表面設置走道板的寬度為800mm;;倒流牆的設計半徑為3.9m;配水井的進水管道採用的規格為DN900,污泥迴流管道採用的規格為DN500;出水井的設計尺寸為3000mm*1000mm*1000mm,出水堰高為100mm,堰孔直徑為40mm,出水管採用的規格為DN700。
五、輻流式二沉池
1.設計說明
1.1二沉池的類型
二沉池的類型有:平流式二沉池、豎流式二沉池、輻流式二沉池、斜流式二沉池。其中,輻流式二沉池又分為:中進周出式、周進周出式、中進中出式。
1.2選擇輻流式(中進周出)二沉池的原因
由於平流式二沉池佔地面積大;豎流式二沉池多用於小型廢水中絮凝性懸浮固體的分離;斜流式二沉池較多時候,在曝氣池出口污泥濃度高,而且沒有設置專門的排泥設備,容易造成阻塞。因此選擇輻流式二沉池。從出水水質和排泥的方面考慮,理論上是周進周出效果最好。但是,實際上,考慮異重流,是中進周出的效果最好。因此,選擇了選擇輻流式(中進周出)二沉池。
2.設計計算
2.1污泥迴流比:
2.2沉澱部分水面面積:
流量: ;
最大流量(設計流量):
單個池子的設計流量:
污泥負荷q取1.1m3/(m2.h), 池子數n為2 。
沉澱部分水面面積:
2.3校核固體負荷:
因為142<150,符合要求。
2.4池子直徑
池子直徑: 根據選型取池子直徑為35.0m。
2.5沉澱部分的有效水深
沉澱時間t為2.5s 有效水深:
2.6沉澱池總高
2.7校核徑深比:
徑深比為 符合要求。
2.8進水管的設計
單體設計污水流量:
進水管設計流量:
取管徑D=700mm ,流速為
因為,0.697>0.6符合要求,所以進水管直徑為D=700mm。
2.9穩流筒
進水井的流速為0.8m/s ,則過水面積為
過水面積和泥管面積的總和:
由過水面積和泥管面積的總和求出直徑為
筒壁厚為250mm, 取管徑為900mm。
進行校核:過水面積為
流速為 。
筒上有8個小孔 ,孔面積為S2= ,所以 。
二沉池採用的是ZBX型周邊傳動吸泥機,穩流筒的直徑為3880mm。
取穩流筒出流速度為0.1m/s, 則過水面積為
穩流筒下部與池底距離為
所以穩流筒下部與池底距離大於0.2m,即符合要求。
2.10配水井
配水井設計為馬蹄形,在外圍加寬700mm為污泥井。
時間取3分鍾 流量為
取配水井直徑為D=3000mm 則配水井高度
其中,設計水深為7.0m,超高為0.6m。
2.11出水部分單池設計流量:
出水溢流堰設計
(1) 堰上水頭 H=0.05mH2O
(2) 每個三角堰的流量0.783L/s
(3) 三角堰個數 因此取n=223(個)
2.12排泥部分
迴流污泥量為
剩餘污泥量為
因為剩餘污泥量小,所以忽略不計,即總污泥量為0.188m3/s。
取流速為0.8(m/s) 直徑為 取直徑為D=400mm
校核:流速為 0.6<0.75<0.9 因此符合要求。
綜上, 二沉池採用的是ZBX型周邊傳動吸泥機 池徑為35000mm.
希望能夠幫助你!
3. 什麼是危險源,危險源辨識包括哪些
危險源是指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
它的實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是爆發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裡傳出來或爆發的地方。
危險源辨識包括:
危險源辨識:危險源辨識就是識別危險源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不但包括對危險源的識別,而且必須對其性質加以判斷。
危險源辨識方法:國內外已經開發出的危險源辨識方法有幾十種之多,如安全檢查表、預危險性分析、危險和操作性研究、故障類型和影響性分析、事件樹分析、故障樹分析、LEC法、儲存量比對法等。
危險源辨識步驟:劃分作業活動,辨識危險源。
(3)水處理危險源辨識擴展閱讀
危險源防範
煤礦井下重大危險源檢測識別系統首次實現了煤礦井下重大危險源「水、火、瓦斯、頂板」統一的數據倉庫、元資料庫、模型庫和知識庫,可為多參數決策支持提供實時數據。
自主開發的基於空間信息技術並服務於煤礦井下重大危險源數據處理和專用GIS和三維可視化數據處理平台,實現了多種數據在同一平台的集成處理;建立的多參數動態數據處理決策支持模型,實現了在線動態預測。
構建的煤礦井下災害預警指標體系庫,完成了預警分級體系的分類,實現了對重大危險源的在線識別和預警;利用先進技術開發的煤礦災害的集成決策支持系統,實現了從危險源檢測、識別、預測、預警及應急處理的完整決策支持閉環。
4. 危險源辨識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危險源辨識就是識別危險源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主要是對危險源的識別,對其性質加以判斷,對可能造成的危害、影響進行提前進行預防,以確保生產的安全、穩定。
重大危險源分為生產場所和貯存區兩種重大危險源。
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准、規程和安全生產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險源本身是一種「根源」,事故隱患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等的主體對象,或可能誘發主體對象導致傷害或疾病的狀態。例如:裝乙炔的氣瓶發生了破裂。危險源是乙炔,是可能導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隱患是乙炔瓶破裂,導致事故的「狀態」。
(4)水處理危險源辨識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作業過程的危險源一般分為七類:
(一) 化學品類: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
(二) 輻射類:放射源、射線裝置、及電磁輻射裝置等;
(三) 生物類:動物、植物、微生物(傳染病病原體類等)等危害個體或群體生存的生物因子;
(四) 特種設備類:電梯、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
(五) 電氣類:高電壓或高電流、高速運動、高溫作業、高空作業等非常態、靜態、穩態裝置或作業;
(六) 土木工程類:建築工程、水利工程、礦山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七) 交通運輸類: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
危險源應由三個要素構成: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危險源的潛在危險性是指一旦觸發事故,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或損失大小,或者說危險源可能釋放的能量強度或危險物質量的大小。危險源的存在條件是指危險源所處的物理、化學狀態和約束條件狀態。
例如,物質的壓力、溫度、化學穩定性,盛裝壓力容器的堅固性,周圍環境障礙物等情況。觸發因素雖然不屬於危險源的固有屬性,但它是危險源轉化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類型的危險源都有相應的敏感觸發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質,熱能是其敏感的觸發因素,又如壓力容器,壓力升高是其敏感觸發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險源總是與相應的觸發因素相關聯。在觸發因素的作用下,危險源轉化為危險狀態,繼而轉化為事故。
5.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危險源辨識方法有幾十種之多,如安全檢查表、預危險性分析、危險和操作性研究、故障類型和影響性分析、事件樹分析、故障樹分析、LEC法、儲存量比對法等。
1、安全檢查表法
安全檢查表法是將一系列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以確定系統、場所的狀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過檢查發現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改進措施的一種方法。檢查項目可以包括場地、周邊環境、設施、設備、操作、管理等各方面。
2、預先危險性分析
預先危險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也稱初始危險分析,是安全評價的一種方法。是在每項生產活動之前,特別是在設計的開始階段,對系統存在危險類別、出現條件、事故後果等進行概略地分析,盡可能評價出潛在的危險性。
3、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又稱為HAZOP。是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蒙德分部於上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以引導詞(Guide Words)為核心的系統危險分析方法,已經有40年應用歷史。
4、故障樹分析法
故障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簡稱FTA)又稱事故樹分析,是安全系統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事故樹分析從一個可能的事故開始,自上而下、一層層的尋找頂事件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並用邏輯圖把這些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表達出來。
5、LEC評價法
該方法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三種因素分別是: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
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danger,危險性)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
(5)水處理危險源辨識擴展閱讀
危險源的控制可從三方面進行,即技術控制、人行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術控制
即採用技術措施對固有危險源進行控制,主要技術有消除、控制、防護、隔離、監控、保留和轉移等。技術控制的具體內容請參看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有關內容。
2、人行為控制
即控制人為失誤,減少人不正確行為對危險源的觸發作用。人為失誤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操作失誤,指揮錯誤,不正確的判斷或缺乏判斷,粗心大意,厭煩,懶散,疲勞,緊張,疾病或生理缺陷,錯誤使用防護用品和防護裝置等。人行為的控制首先是加強教育培訓,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應做到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
可採取以下管理措施,對危險源實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的規章制度。
(2)明確責任、定期檢查。
(3)加強危險源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饋、及時整改隱患。
(5)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基礎建設工作。
(6)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評價和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