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污水處理
『壹』 桂林山水
轉貼 網路
1.桂林山水
桂林簡介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贊譽。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思想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里,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
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現在,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這里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在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壯、瑤、苗、侗、仫佬、毛難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中外遊客以及國家元首紛至踏來,流連忘返。
地理位置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地區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毗鄰廣東省。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65平方公里。市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華僑旅遊經濟區六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十二縣,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桂林歷史悠久。市區寶積山和甑皮岩洞穴發現多種距今約一萬年前的人類遺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灕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兩千多年來,桂林先後成為郡、州、府、縣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設桂林市,曾長期為廣西省府。解放後,桂林為省轄市。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小吃
桂林地處嶺南要沖,自古官宦商旅雲集,飲食習慣南北交融,粵、川、湘、浙、贛、閩均有承傳。近世紀以來,粵、川飲食影響大,同時融入地方習慣,又因旅遊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園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最講究鹵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等。
冒熱米粉:把燙熱的米粉濾干,再配以鍋燒豬牛肉片,鹵牛膀、牛肝等,加鹵水、花生油、酥黃豆或辣椒、蒜蓉,攪拌入味。這種米粉吃起來拂拂作響,聲色味俱全。
原湯米粉:把切好調味的豬牛雜,放入小鐵鍋中煮熟,倒進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蔥花、味精、胡椒、麻油。這種米粉味道十分鮮美。
醋水米粉:這是一種無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經濟爽口,婦女特別愛吃,夏天最受歡迎。
桂林米粉有許多種,最有名的是馬肉米粉。它用特製的紅燒馬肉作配料,馬肉鮮嫩味香,壯陽補腎。過去吃馬肉米粉多用特製小碟來盛,米粉僅供一箸,上面有幾片薄薄的馬肉,再加以幾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醬,風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現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變。
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會仙樓的最為馳名,據說它開設於清代道光年間,原來設備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興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後來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現在則不同了,顧客日夜盈門。此外,桂林的街頭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攤,遊人逛了秀麗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飽享眼嘴之福,實在是一大樂事。桂林米粉老店以又益軒粉店、石記米粉、味香館最為有名。
『貳』 請問廣西的桂林佔地面積是多少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她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經 45'-109'104'40' ,北緯 24'18'-25'41' ,市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五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十二縣,行政區域總面積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 565 平方公里。
『叄』 求桂林山水這一課文
桂林山水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到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肆』 昨天睢點防談
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地處大山深處。多年以前,這里基礎弱、發展慢,幹部群眾的生態觀念淡薄、鄉鎮村寨的人居環境惡劣,甚至出現了「路修到哪,樹就砍到哪」的情況。可就是這樣一個縣,現在卻獲得了住建部評出的「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會議前不久也特意選在了這里召開。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怎麼取得的?
廣西恭城縣東寨村石澤輝住在老房子里已有70多年,老石告訴記者,他們家靠近山邊,屋外青山綠水,環境宜人;但是,屋裡的廚房和廁所已有40多年沒變樣,用起來很不方便。廚房只能將就著用,後院的廁所,用的時候還得爬到坡上去,尤其是下雨時入廁,地面濕滑,很不安全。
老石家面臨的問題,也是恭城縣很多農村在舊改中出現的難題。對此,當地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試點改造工作,矮寨村就是第一個鄉村規劃改革試點的村屯。村民周水明家,一年前的廚房也是煙熏火燎的,四壁烏黑,廁所臟亂不堪。而如今,改造後的廚房和衛生間干凈漂亮,讓老周樂得合不攏嘴。
在矮寨村的30戶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和老周家一樣,自己籌資金投勞力將廚衛進行了改造。村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積極性呢?原來,政府會有獎勵給村民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如果這個廚房花了8000塊錢,獎2000塊錢。」
有了獎勵,村民的積極性自然高漲。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因地制宜地打造和諧的人居環境,這一直是當地政府探索的內容。對於像廚房、廁所、鄉間路這樣較小的改造,通過獎勵的方法都可以較為順利地完成,但對於一些村民老舊破損的房屋進行改造就沒那麼容易了。一直居住在老房子的村民,一方面希望自己的房屋能夠得到修繕,另一方面又擔心對房子傷筋動骨,破了傳統,影響了生活習慣。
那麼,什麼樣的修繕方案既可以和自然環境、文化傳統相適宜,又能降低成本?經過專家論證和村民商討,最終選擇的是對老房子進行撿瓦、修補、撿漏的方式給予恢復修葺,在講究美觀的同時,也延續了當地傳統的「九甲」鄉土建築風格。
按理說「九甲」風格的方案是不錯,而且按照初期規劃,改造所需的建材費用也全部由政府承擔,但是沒想到,當向村裡徵求意見的時候,一些村民並不買賬。一位村民說,曬衣服、曬玉米、曬花生之類的不方便。
說到曬衣服、曬玉米,其實當地村民很多都是在院子里曬,因為擔心不方便而不願意改造,顯然不是真正的理由。經過當地政府深入的溝通,原來,「怕折騰」才是村民們沒有積極性的真正原因。
了解了村民們的擔心後,這一次,當地政府用的是「坐下商量、示範引導」的法子,村幹部將村裡的規劃圖拿給大夥看,並先由一兩戶人家帶頭做起來,等大家看到結果時,再做定奪。
看著別人家在新建樓房的改造中,既避免了大拆大建大改,減少了投資,還增加了本土建築風貌元素,這讓剛開始不願意改的村民眼前一亮,紛紛主動提出也要照這個樣子把自家的房子改一改。
當地尊重民意的這種做法,讓群眾易於接受。煥然一新的矮寨村,也使得村民有了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大家認為好的環境,光靠自身維護還不夠,還需建立衛生保潔制度,也有村民主動請纓做保潔,村民也很樂意每月上交兩、三元的保潔費,作為保潔員的酬勞。
人居環境改造不能虎頭蛇尾,不僅面上要做好,更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此,當地建成了水選垃圾處理設施以及集中和聯戶型污水處理設施,就有效解決了村屯的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的難題。為了完善基礎設施,當地政府還組織人力、物力硬化村內道路,安裝自來水及太陽能路燈,建設公廁,改造電網等。
改造後的矮寨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在適應變化的同時,也能欣喜地感受到自己和家人的變化。一位村民說:「現在和以前不同了,接觸的人多了,講話什麼的考慮一下,講話要文明一點。」另一位村民說:「還有人的生活變化,家家精神好的多了。」
今天的恭城「看得見青山綠水
留得住美麗鄉愁」,這是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恭城全體人民、歷屆班子,咬定生態不放鬆、一茬接著一茬干,10任書記、8任縣長,換人換屆不換思路,用數十年的艱苦奮斗,積累而來的。它們的精神和成就,為我們堅定信心,實施創新,進一步落實好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居環境的根本改善,樹立了優秀的榜樣、提供了有益的啟迪。
《焦點訪談》
20151119 矮寨村的美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