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廢水回用 » 水處理緒論

水處理緒論

發布時間: 2021-04-07 07:29:06

1. 污水處理一般採用什麼方法

更多論文請參見http://www.cnlunwen.net 發郵件索取

1 污水處理廠多環麝香污染物的分布特徵及去除途徑的初步研究
2 污水處理出水水質軟測量演算法與虛擬儀器的集成應用研究
3 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
4 基於ASM1模型改善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工況與效果的研究
5 基於現場匯流排的污水處理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6 DCS污水處理系統及其性能分析
7 工業乙太網及其在污水處理行業的應用研究
8 小城鎮污水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試驗研究
9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及地下回灌的試驗研究
10 負載型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在污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
11 中低溫度下厭氧處理城市污水及污泥顆粒化的研究
12 基於超微孔曝氣多功能氧化溝的污水處理系統
13 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過程智能建模及模擬研究
14 張家口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建設與管理研究
15 紅樹植物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的凈化效應及其機理研究
16 自旋傳質填料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的試驗研究
17 基於神經網路的污水處理水質預測研究 高
18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研究
19 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處理城市污水的初步研究
20 基於模糊PID控制策略的污水處理自動化監控系統的研究

小城鎮污水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試驗研究
【英文題名】 Study o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Small Township by a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論文級別】 碩士
【中文關鍵詞】 人工快速滲濾; 小城鎮; 污水; 去除率; 農業利用;
【英文關鍵詞】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township; wastewater; removing rate; agricultural reuse;
【中文摘要】 隨著小城鎮的快速發展,水污染和水資源缺乏問題越來越突出。本文在大量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和污水特性進行了調研和監測,針對小城鎮污水特點和常規處理系統投資高等問題,根據污水處理和利用技術發展趨勢,首次開展小城鎮污水的人工快速滲濾處理及利用的試驗研究,試驗考慮了影響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幾個主要因素,包括填料比(土砂比1:1、2:1和3:1)、填料厚度(80cm和100cm)、濕干比(1:1、1:2、1:3和1:5)及運行周期的長度(進水時間小於1天、等於1天和3天)等,進行了共十種工況的試驗,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處理小城鎮污水的效果進行了探索。同時還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出水進行了蔬菜灌溉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1.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對COD和總磷的去除效果較好,其最高去除率分別可達73.19%±1.78%和94.30%±2.31%;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對總凱氏氮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在濕干比1:1和1:2時為50%左右,在濕干比1:3和1:5是低於20%,這種處理趨勢符合正在制定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國家標准》。 2.經檢驗,土砂比2:1和3:1的柱子都比較適合於處理CO...
小城鎮污水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試驗研究

引言 10-11
第一章 緒論 11-19
1.1 快速滲濾法的概述 11-12
1.2 快速滲濾法的研究和應用現狀 12-16
1.3 污水農業利用的研究和應用現狀 16-17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17-19
第二章 小城鎮污水水質測定與分析 19-25
2.1 試驗目的 19
2.2 試驗材料 19
2.3 試驗方法 19-23
2.4 小結 23-25
第三章 人工快速滲濾法處理小城鎮污水試驗研究 25-55
3.1 填料厚度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影響 25-32
3.2 濕干比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影響 32-41
3.3 周期長度對人工快速滲濾系統運行效果的影響 41-52
3.4 試驗結果討論 52-55
第四章 人工快速滲濾系統出水用作蔬菜灌溉水的初步試驗研究 55-65
4.1 試驗目的 55
4.2 試驗材料與方法 55-56
4.3 試驗結果討論 56-64
4.4 小結 64-65
第五章 結論與進一步工作設想 65-67
5.1 結論 65
5.2 存在的問題 65-66
5.3 進一步的工作設想 66-67
參考文獻 67-73
致謝 73-75
作者簡歷 75

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
【英文題名】 Study on the Fly Ash in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 Water
【論文級別】 碩士
【中文關鍵詞】 粉煤灰; 生活污水; 吸附;
【英文關鍵詞】 fly ash; municipal waste water; absorption;
【中文摘要】 藉助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X 衍射儀分析等方法對粉煤灰礦物組成及理化特性進行了系統研究。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陡河發電廠粉煤灰粒度較細,而且粉煤灰中含有大量氧化硅、氧化鋁,能提供大量Si、Al 等活性點,有利於化學吸附的順利進行。說明,粉煤灰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水處理劑。為了進一步了解粉煤灰的吸附性能及對生活污水中COD 的去除效果,分別進行了靜態吸附實驗和動態吸附實驗,對粉煤灰的粒度、投加量、溫度等因素進行了分析,確定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時靜態吸附平衡時間為2.5h,化學耗氧物質在粉煤灰上的吸附等溫式為:q=0.435c~(0.576)。最佳工藝條件為:進水速度為4ml/min,粉煤灰粒度為0.048mm-0.056mm,粉煤灰與生活污水體積比為1:1.25,此時COD 的去除率為97%左右。按照有關國標規定,處理後的出水可作為綠化、洗車、沖廁等用水再次加以利用。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既可以有效地利用粉煤灰,還可以緩解城市用水緊張的局面,並能達到資源綜合利用、以廢治廢的目的。既具有環境意義,又具有經濟效益。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nalysis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 of fly ash.The experiments of thisstudy consist of static absorption experiments and dynamic ab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timeof saturation absorption of fly ash is 2.5h. And the absorption isothermal formula, which ofthe fly ash treating municipal waste water, is q=0.435c0.576. In the process of static absorption, the COD removal rate is markedly influenced by theconcentration of waste water and the grain size of fly ash. And the quantity of fly ash al...

利用粉煤灰處理生活污水

摘要 4-5
Abstract 5-12
引言 12-13
1 文獻綜述 13-23
1.1 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 13-15
1.1.1 國外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 13
1.1.2 國內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 13-15
1.2 生活污水的特性及處理現狀 15-18
1.2.1 生活污水的特性 15-16
1.2.2 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6-18
1.3 粉煤灰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現狀 18-23
1.3.1 處理生活污水 18-19
1.3.2 處理印染、染料廢水 19-20
1.3.3 處理焦化污水 20
1.3.4 處理含重金屬污水 20-21
1.3.5 處理含氟、含磷污水 21
1.3.6 處理造紙污水 21-23
2 粉煤灰的理化特性 23-31
2.1 粉煤灰的礦物組成 23-25
2.2 粉煤灰的化學性質 25-27
2.3 粉煤灰的物理性質 27-31
3 實驗方案 31-37
3.1 實驗內容 31-32
3.1.1 粉煤灰吸附特性研究 31
3.1.2 吸附實驗 31-32
3.2 主要實驗設備及測定方法 32-37
3.2.1 實驗設備及葯品 32
3.2.2 實驗中需要測定的指標及測定方法 32-37
4 粉煤灰吸附實驗 37-65
4.1 粉煤灰吸附特性研究 37-45
4.1.1 測定粉煤灰吸附平衡時間 37-38
4.1.2 測定粉煤灰吸附等溫式 38-43
4.1.3 粉煤灰與活性炭吸附性能比較 43-45
4.2 靜態單因素吸附實驗 45-51
4.2.1 粉煤灰粒度對吸附的影響 45-46
4.2.2 粉煤灰投加量對吸附的影響 46-47
4.2.3 生活污水的初始濃度對吸附的影響 47-48
4.2.4 pH 值對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影響 48-50
4.2.5 溫度對粉煤灰吸附的影響 50-51
4.3 靜態正交吸附實驗 51-54
4.3.1 因素水平表 51-52
4.3.2 正交實驗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52
4.3.3 計算極差確定影響因素的主次關系 52
4.3.4 畫極差趨勢圖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52-53
4.3.5 計算方差確定影響因素的顯著性 53-54
4.4 動態單因素吸附實驗 54-58
4.4.1 粉煤灰柱高對吸附的影響 54-55
4.4.2 粉煤灰粒度對吸附的影響 55-56
4.4.3 粉煤灰與生活污水的體積比對吸附的影響 56-57
4.4.4 生活污水進水速度對吸附的影響 57-58
4.5 動態正交吸附實驗 58-62
4.5.1 因素水平表 58-59
4.5.2 正交實驗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59-60
4.5.3 計算極差確定影響因素的主次關系 60
4.5.4 畫極差趨勢圖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60
4.5.5 計算方差確定影響因素的顯著性 60-61
4.5.6 驗證實驗 61-62
4.6 粉煤灰處理污水的機理分析 62-65
4.6.1 吸附機理 63-64
4.6.2 絮凝機理 64
4.6.3 沉澱機理 64
4.6.4 過濾機理 64-65
結論 65-66
參考文獻 66-68
致謝 68-69
導師簡介 69-70
作者簡介 70-71
學位論文數據集 71
參考資料:http://www.cnlunwen.net

2. 怎樣寫《水處理微生物學》論文拜託了各位 謝謝

微生物的形態、細胞結構及其功能,微生物的營養、呼吸、物質代謝、生長、繁殖、遺傳與變異,廢水與飲用水生物處理基本原理,生物修復技術及生物制劑的開發和應用。 目錄: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水處理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一、水處理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二、水處理微生物學的任務第二節 水處理微生物學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一、在給水工程中的應用二、在排水工程中的應用第三節 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分類和命名二、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三、微生物的特點思考題第二章 非細胞微生物--病毒第一節 病毒的形態結構一、病毒的形態二、病毒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第二節 病毒的繁殖一、病毒的繁殖過程二、病毒的生長規律第三節 病毒在水中存活的影響因素一、物理因素的影響二、化學因素的影響三、生物因素的影響四、去除和破壞水中病毒的方法思考題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第一節 細菌一、細菌的形態二、細菌的大小三、細菌的細胞結構四、細菌的繁殖五、細菌的培養特徵六、細菌的物理化學性質七、水處理工程中常見的菌屬第二節 放線菌一、放線菌的形態結構二、放線菌的菌落特徵三、放線菌的繁殖四、放線菌的代表屬五、放線菌與細菌的比較第三節 藍細菌一、藍細菌的形態與細胞結構二、藍細菌細胞的異化三、藍細菌的繁殖方式四、藍細菌的類群五、藍細菌的分布與生態第四節 其他與水處理有關的菌屬一、鞘細菌二、滑動細菌三、光合細菌思考題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第一節 真菌一、酵母菌二、黴菌第二節 藻類一、藻類的微生物學特徵二、水處理中常見藻類第三節 原生動物一、原生動物的形態及生理特徵二、原生動物的分類第四節 後生生物一、輪蟲二、甲殼類動物三、線蟲四、寡毛類動物思考題第五章 微生物的營養第一節 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一、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及元素組成二、微生物細胞內元素的比例第二節 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一、水分二、碳源三、氮源四、無機鹽五、生長因子第三節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一、光能無機營養型二、光能有機營養型三、化能無機營養型四、化能有機營養型第四節 培養基一、配製培養基的原則二、培養基的類型及應用第五節 微生物細胞獲得營養的途徑一、單純擴散二、促進擴散三、主動運輸四、基團轉位五、膜泡運輸思考題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謝第一節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應一、酶的概念二、酶的分類與命名三、酶的組成四、酶的作用原理五、酶促反應第二節 微生物的產能代謝一、化能異養型微生物的產能代謝二、化能自養型微生物的產能代謝三、光能自養型微生物的能量代謝第三節 微生物的有機物質分解一、不含氮有機物的分解二、含氮有機物的分解第四節 微生物的代謝調節一、酶活性的調節二、酶合成的調節思考題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第一節 微生物的純培養一、純培養的分離方法二、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方法第二節 微生物的生長曲線一、細菌的生長曲線二、細菌的連續培養三、細菌生長曲線在污(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思考題第八章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一節 微生物的遺傳一、遺傳的物質基礎二、核酸的種類和結構三、遺傳信息的傳遞第二節 微生物的突變一、突變的實質二、突變的類型第三節 基因重組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組第四節 遺傳工程技術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一、遺傳工程技術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二、基因工程技術在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三、PCR技術的應用思考題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態第一節 水體中的微生物一、淡水中的微生物二、海水中的微生物三、水體自凈四、污染水體的微生物生態學特徵第二節 微生物個體生態學一、生態因子二、生物因子三、非生物因子第三節 微生物種群的生存競爭一、種內的生存競爭二、生態位第四節 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的結構二、生態系統的功能三、生態演替思考題第十章 飲用水生物處理基本原理第一節 水的衛生細菌學一、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二、大腸菌群和生活飲用水的細菌標准三、水的衛生細菌學檢驗四、水中的病毒及其檢驗基因工程學論文(生物) http://www.1212y.com/ http://www.levelpad.com/

3.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本書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
1.1世界與中國的水資源概況
1.2水循環及水污染
1.3廢水及其分類
1.4廢水水質管理
第一篇廢水收集、輸送和表徵
第2章廢水的收集與輸送
2.1排水系統的體制及其選擇
2.2廢水的收集與輸送系統
2.3管道及管道系統上的構築物
2.4管道系統設計簡介
第3章廢水性質表徵
3.1物理指標
3.2無機化學組分
3.3有機化學組分
3.4生物組分
第二篇廢水的物理和物理化學處理
第4章預處理
4.1格柵
4.2篩網
4.3調節池的位置
4.4水量調節池
4.5水質調節池
4.6水質水量調節池
4.7工程設計
第5章重力分離
5.1沉砂池
5.2沉澱池
5.3隔油池
5.4沉降理論
5.5沉降試驗和沉降曲線
5.6理想沉澱池
5.7沉澱池的改進
5.8隔油池的改進與強化
5.9工程設計
第6章混凝
6.1混凝劑的配製和投加
6.2對混合的要求及混合設備
6.3絮凝設備
6.4常用混凝劑和助凝劑
6.5混凝機理
6.6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6.7絮凝池的設計
6.8混凝的優缺點及應用實例
第7章過濾
7.1深層過濾的工藝過程
7.2普通快濾池的結構
7.3過濾機理
7.4深層過濾水力學特性
7.5影響過濾效果的主要因素
7.6濾池反沖洗
7.7其他形式的濾池
7.8濾池的主要設計指標
第8章氣浮
8.1電解氣浮法
8.2散氣氣浮法
8.3溶氣氣浮法
8.4氣浮池
8.5氣浮法的基本原理
8.6氣浮法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第9章吸附和離子交換
9.1吸附操作與設備
9.2吸附劑及其再生
9.3吸附的基本理論
9.4影響吸附過程的因素
9.5離子交換操作與設備
……
第三篇廢水化學處理
第四篇廢水的生物處理
第五篇廢水的資源化及廢水處理殘余的處理與處置
參考文獻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主幹課程,對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書的內容包括了常用廢水處理方法的原理、工藝和主要設備或設施的原理和結構、主要工藝設計的步驟、內容和設計方法。在內容選擇上力求做到既反映廢水處理的傳統方法,又反映近些年出現的新技術。在內容編排和編寫方式上,本書對各種處理方法和工藝採取「從宏觀到微觀」的方法逐步深入介紹,首先使讀者對處理方法有一個宏觀全面的認識,然後逐步深入分析其中的微觀機理和影響因素,這樣安排更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能使讀者對每一種處理技術和處理工藝有深刻的認識和掌握,在語言上盡量做到通俗易懂,便於自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對部分插圖進行了重新繪制,有些圖進行了完善。本書的重點在於使讀者能夠深入、全面地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所涉及的工藝和技術的原理,所用設備、設施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對於工藝設計僅進行了簡單介紹,因此把每一種工藝的設計放在每章的最後,僅列出了設計的步驟、內容和方法。為便於讀者理解每一種工藝或設備、設施在實際中的應用情況,力求對每種處理工藝都附有典型的案例,特別是對廢水資源化部分,列舉了較多的案例,供讀者參考。本書共分六篇24章,編寫分工如下:孫體昌1、3、9、10、18章,婁金生2、20、2l、22章,章北平17、19章,胡鋒平8、24章,丁忠浩11、23章,謝慶林12、15章,吳永強6、7章,薛雲波13、14、16章,程愛華4、5章。全書由孫體昌負責統稿。清華大學王建龍教授和中國礦業大學何緒文教授擔任本書主審。兩位主審對教材的初稿進行了逐字逐句的審閱,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對本書的出版起了關鍵作用,在此對兩位主審表示衷心感謝。本書力求給讀者提供認識廢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另一種方式,但由於水污染控制工程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而教材的篇幅有限,難免有不妥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

4. 水污染控制技術的內容簡介

《水污染控制技術》共分12章,內容包括:緒論、污水的物理處理、污水的化學回處理、污水生物處理概述、活性污泥法答、生物膜法、污水的厭氧生物處理、污水的自然生物處理、污泥的處理和處置、污水的物理化學處理、循環冷卻水的處理和污水處理廠站設計與運行管理等。
《水污染控制技術》根據高職高專環境類專業教材的基本要求編寫,內容緊密結合水污染治理行業、企業崗位高技能人才的實際需求,突出教材的工程實用性與實踐性。
《水污染控制技術》為高職高專院校環境類專業國家級規劃教材,可作為環境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水污染治理行業、企業及污水處理廠站運營操作和管理崗位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5. 求污水處理廠清潔生產審核畢業論文,一定要是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我要知道格式,有的請告訴我,超級謝謝!

一、內容要求
畢業設計報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正文內容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論證;根據任務書指出的內容和指標要求寫出設計過程、課題所涉及元件結構和相關參數的設計計算,有關基本原理的說明與理論分析;給出所設計課題實際運行的數據或參數,並與理論設計參數進行比較和分析,說明產生誤差的原因。最後要對所設計課題實用價值做出評估說明;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意見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設想及未能採納的原因等。
(二)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設計方案提出的依據,設計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設計過程;所運用的技術經濟分析指標和方法;數學模型及其依據,數據計算方法;對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做出評估;對設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 或可能發生的問題 ) 提出合理化建議。畢業論文的基本論點、主要論據;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及規定聯系實際展開理論分析。
(三)文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解決方案提出的依據,解決方案的選擇和比較,結論。
二、論文印裝
畢業論文用畢業設計專用紙列印。正文用宋體小四號字,行間距為24磅;版面頁邊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
三、論文結構、裝訂順序及要求
畢業論文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封面。論文題目不得超過20個字,要簡練、准確,可分為兩行。
(二)內容。
1、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經系主任、教務部審查簽字後生效。
2、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3、畢業設計(論文)學生申請答辯表與指導教師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
4、畢業設計(論文)評閱人評審表;
5、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表;
6、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總表;
7、中英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
(1)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應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不含圖表,不加註釋,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樣位置居中。
(2)關鍵詞是反映畢業設計(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是供檢索使用的。主題詞條應為通用技術詞彙,不得自造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詞條外延層次(學科目錄分類),由高至低順序排列。關鍵詞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與關鍵詞在前,英文的在後。
8、目錄。
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要求層次清晰,且要與正文標題一致。主要包括緒論、正文主體、結論、致謝、主要參考文獻及附錄等。
9、正文。論文正文部分包括:緒論(或前言、序言)、論文主體及結論。
(1)緒論。綜合評述前人工作,說明論文工作的選題目的和意義,國內外文獻綜述,以及論文所要研究的內容。
(2)論文主體。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論述、結果分析、結論或總結等內容。要求層次清楚,文字簡練、通順,重點突出,畢業設計(論文)文字數,一般應不少於8000字(或20個頁碼)。外文翻譯不少於3000字元,外文參考資料閱讀量不少於3萬字元。
中文論文撰寫通行的題序層次採用以下格式:
1 1.1 1.1.1 1.1.1.1
格式是保證文章結構清晰、綱目分明的編輯手段,畢業論文所採用的格式必須符合上表規定,並前後統一,不得混雜使用。格式除題序層次外,還應包括分段、行距、字體和字型大小等。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居中放置,其餘各層次(節、條、款)題序和標題一律沿版面左側邊線頂格安排。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距下文雙倍行距。段落開始後縮兩個字。行與行之間,段落和層次標題以及各段落之間均為24磅行間距。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用小二號黑體字。題序和標題之間空兩個字,不加標點,下同。
第二層次(節)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
第三層次(條)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
第四層次及以下各層次題序及標題一律用小四號黑體字。
(3)結論(或結束語)。作為單獨一章排列,但標題前不加「第XXX章」字樣。結論是整個論文的總結,應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論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過兩頁。
10、致謝。對導師和給予指導或協助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文字要簡潔、實事求是,切忌浮誇和庸俗之詞。
11、參考文獻及引用資料目錄(規范格式見附文)。
12、附錄。
13、實驗數據表、有關圖紙(大於3#圖幅時單獨裝訂)。
(三)封底。

6. 污水處理類的論文

基於快速城市化的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研究

【摘要】: 集中式污水處理是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的主要形式,具有處理效果好、便於管理、以及「規模效應」等優點,對城市水環境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於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存在資金投入大、周期長等弊端,導致城市污水處理滯後,使城市快速擴張區污水排放成為加大城市水環境壓力的重要區域;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可實現污水就近處理,處理設施建設靈活、投資少,可以作為污水集中處理模式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本文以城市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集中、分散污水處理模式特徵及制約因素分析,對污水分散處理區域進行判定;其次,在污水分散處理技術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區域特徵,構建了達標排放分散處理技術模式和污水再生利用分散處理技術模式;最後,針對污水分散處理存在的制約因素,制定了污水分散處理運營管理模式及對策,得出以下結論: (1)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污水處理模式應該以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從整體上實現城市污水集中和分散處理的有效結合,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改善城市對水環境的壓力。 (2)污水分散處理區域的判定是制定污水處理技術模式的依據。污水分散處理模式應用於以下區域:在集中處理污水管網規劃之外的污水排放區域,應建設永久性分散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根據有無中水回用要求,又將分散處理模式細分為分散處理後直接排放和分散處理後再生利用兩類模式;在污水排放區域,集中管網規劃建設范圍之內而集中處理設施滯後的區域,應建設臨時性污水分散處理設施,其是或否回用應依據區域環境管理的要求而定。 (3)對於達標排放的項目,通過污水處理技術及特徵比較,得出在佔地面積為主要制約因素的條件下,當污水排放執行二級排放標准時,可選擇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兩種分散式污水處理工藝;當污水排放執行一級排放標准時,可選擇SBR分散式污水處理工藝。鑒於佔地面積制約,建議將污水分散處理設施設計成地埋式。對於污水處理後再生利用的項目,分居住區和高校兩種情形進行了分析,得出:當居住區中水回用於城市雜用水時,可採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當回用於景觀用水時,可採用SBR工藝;MBR工藝可作為高檔住宅區的污水處理及回用工藝。當高校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不受土地面積制約時,可選擇地下滲濾污水處理技術;當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受面積制約時,可選擇運行費用較低的生物氧化接觸法或生物曝氣濾池處理技術。 (4)在適宜於分散處理工藝模式選擇的基礎上,得出用戶自助模式可適用賓館、寫字樓、商業會所及高校污水處理系統的運營管理;建設-擁有-運營模式(Build-Owning-Operation,簡稱BOO)適用於中、小型居民社區污水處理及回用系統的運營管理;建設-經營-轉讓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簡稱BOT模式)適用於大型居民社區、經濟開發區的污水處理系統的運營管理。 (5)提出了加快制定污水分散處理技術體系、促進污水分散處理的優惠政策、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及在線監測等促進污水分散處理模式應用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城市化 污水分散處理 中水回用
【目錄】: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污水分散處理模式應用現狀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城市污水分散處理模式適用區域判定
2.1 城市污水集中處理模式分析
2.1.1 污水集中處理特徵分析
2.1.2 污水集中處理制約因素
2.1.3 污水集中處理存在的問題
2.2 城市污水分散處理模式分析
2.2.1 分散處理模式的特徵分析
2.2.2 污水分散處理制約因素
2.3 城市污水分散處理區域判定
第三章 污水分散處理技術模式構建
3.1 分散污水處理技術分析
3.1.1 人工處理技術分析
3.1.2 自然處理技術分析
3.2 區域污水分散處理技術模式構建
3.2.1 達標排放分散處理技術模式
3.2.2 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分散處理技術模式
第四章 污水分散處理運營管理模式與發展對策
4.1 構建污水分散處理運營管理模式
4.1.1 污水分散處理市場化運營管理
4.1.2 污水分散處理市場化運營管理模式的選擇
4.2 污水分散處理發展對策
4.2.1 建立污水分散處理技術體系
4.2.2 制定分散處理優惠政策
4.2.3 加強政府監督管理職能
4.2.4 完善收費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你還可以到誠信論文發表網(cxlw027),豆丁,紅袖添香論文網,維普,攜手論文網,萬方,知網……這些網站上面找論文,一般論文都可以在那些網站上面找到。

7. 水質工程學

第1篇基本理論介紹
第1章緒論
1.121世紀水質科學與工程的發展方向
1.1.1高度重視水資源保護
1.1.2水質標准將更加完善
1.1.3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1.1.4水質檢測技術快速可造
1.1.5水廠和污水廠控制技術日益提高
第2章水質工程學的基本理論
2.1水溶液的基本性質
2.1.1水合、配合與離子對
2.1.2天然水中的溶解固體
2.1.3水的電導率和電阻率
2.1.4水中陰、陽離子間的關系
2.2反應器與化學反應動力學的基本概念
2.2.1物料衡算和質量傳遞
2.2.2理想反應器與非理想反應器
2.3水微生物學基礎知識
2.3.1微生物生態
2.3.2污染物結構與微生物代謝動力學
2.4水質參數和在線檢測技術
2.4.1濁度、懸浮物濃度與懸浮微粒濃度
2.4.2有機物的水質替代參數
2.4.3飲用水水質與健康
2.4.4水質參數的光電檢測技術概論
2.5水質標准與水質模型
2.5.1國內外飲用水水質標准概述
2.5.2水體水質基本模型
思考題
第2篇物 化 處 理
第3章預處理
3.1格柵的分類與設計
3.1.1格柵的分類
3.1.2格柵的設計
3.2沉砂池的種類與設計
3.2.1平流沉砂池
3.2.2曝氣沉砂池
3.2.3鍾式沉砂池
3.3沉澱預處理的應用
3.4調節池的分類
3.4.1水量調節池
3.4.2水質調節池
3.5飲用水預處理技術
3.5.1化學預氧化法
3.5.2生物預處理
3.5.3活性炭吸附
思考題
第4章顆粒分析與混凝
4.1雙電層的構造和界面電位
4.1.1膠體表面電荷的來源和雙電層的構造
4.1.2膠體間的相互作用位能和DLVO理論
4.1.3混凝劑的水解反應與混凝機理
4.2絮凝動力學理論
4.2.1異向絮凝動力學模型
4.2.2同向絮凝動力學模型
4.2.3Camp?Stein公式
4.2.4絮凝特性曲線
4.3混凝劑和助凝劑的種類和應用
4.3.1傳統鐵鹽、鋁鹽混凝劑的應用
4.3.2無機高分子混凝劑
4.3.3有機高分子混凝劑
4.3.4新型無機?有機高分子復合混凝劑的研究進展
4.3.5助凝劑
4.3.6混凝劑的衛生安全性
4.4混凝工藝的工程實踐
4.4.1絮凝劑配製投加設備
4.4.2混合設備的設計與計算
4.4.3絮凝池的設計與計算
4.4.4新型組合式絮凝池的研究進展
4.5顆粒分析方法與絮凝過程的自控技術
4.5.1顆粒分析的基本內容
4.5.2絮凝過程的光電檢測技術綜述
4.5.3絮凝投葯自動控制技術與設備
思考題
第5章沉澱與氣浮
5.1顆粒沉降基本理論
5.1.1顆粒的自由沉降速度
5.1.2自由沉降試驗
5.1.3分層沉澱
5.1.4沉澱效率的計算
5.2平流式沉澱池的構造和設計
5.2.1平流式沉澱池的進出水布置
5.2.2平流式沉澱池的排泥設施
5.2.3平流式沉澱池的設計與運行管理
5.3其他沉澱池的設計和計算
5.3.1斜板(管)沉澱池的類型和設計
5.3.2輻流式沉澱池的工作原理與設計
5.3.3其他新型沉澱池的應用
5.4澄清池的原理和設計
5.4.1澄清池的一般工作原理
5.4.2機械攪拌澄清池的設計
5.4.3水力循環澄清池的設計
5.4.4脈沖澄清池與懸浮澄清池的運行特點
5.5濃縮池的理論和設計
5.5.1濃縮池的原理和特點
5.5.2濃縮池的設計
5.6氣浮池的設計計算
5.6.1氣浮原理概述
5.6.2氣浮池的設計
5.6.3吹脫和氣提
思考題
第6章過濾
6.1過濾理論綜述
6.1.1過濾工藝理論的發展歷程
6.1.2過濾理論的主要內容
6.1.3跡線分析模型
6.2濾層和承托層
6.2.1濾層綜論
6.2.2濾料
6.2.3承托層
6.3濾池的運行方式
6.3.1等速過濾
6.3.2變速過濾
6.3.3濾層負水頭
6.4濾池的配水系統
6.4.1配水系統
6.4.2大阻力配水系統
6.4.3小阻力配水系統
6.5濾池的過程式控制制
6.5.1濾池控制策略
6.5.2液位控制
6.5.3反沖洗控制
6.6普通快濾池的設計計算
6.6.1濾池的面積和濾池的長寬比
6.6.2濾池的深度
6.6.3管廊布置
6.6.4管渠設計流速
6.6.5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6.7其他濾池的特點和應用
6.7.1V型濾池
6.7.2虹吸濾池
6.7.3移動沖洗罩濾池
6.7.4壓力濾池
6.7.5多級精細過濾裝置
思考題
第7章消毒
7.1消毒的基本理論
7.2液氯消毒
7.2.1氯的性質
7.2.2氯消毒作用機理
7.2.3折點加氯法
7.2.4加氯點的確定
7.2.5消毒副產物
7.3其他消毒方法
7.3.1二氧化氯消毒
7.3.2漂白粉和次氯酸鈉消毒
7.3.3氯胺消毒
7.3.4臭氧消毒
7.3.5高錳酸鉀消毒
7.3.6物理消毒法
思考題
第8章吸附
8.1吸附的基本理論
8.1.1吸附類型
8.1.2吸附等溫線
8.1.3吸附速率
8.1.4影響吸附的因素
8.2活性炭吸附的理論和設計
8.2.1活性炭的製造
8.2.2活性炭的細孔構造和分布
8.2.3活性炭的表面化學性質
8.2.4活性炭吸附在給水處理中的應用
8.2.5活性炭吸附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8.2.6廢水活性炭吸附法處理設計實例
8.3吸附塔的設計
8.3.1吸附工藝
8.3.2吸附塔的設計要點
8.3.3吸附塔的設計方法
思考題
第9章其他物化處理方法
9.1萃取
9.1.1基本原理
9.1.2萃取劑的選擇與再生
9.1.3萃取工藝過程
9.2蒸餾
9.2.1多效蒸發
9.2.2多級閃蒸
9.3離心分離
9.3.1離心分離原理
9.3.2離心分離設備
9.4氧化還原
9.4.1葯劑氧化還原
9.4.2金屬還原
9.4.3臭氧氧化
9.4.4空氣氧化
9.4.5光氧化
9.5電解
9.5.1概述
9.5.2電解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9.6離子交換
9.6.1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
9.6.2離子交換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思考題
第3篇生 物 處 理
第10章活性污泥法
10.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10.1.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與流程
10.1.2活性污泥的形態與活性污泥微生物
10.1.3活性污泥凈化反應過程
10.1.4活性污泥凈化反應系統的主要控制目標與設計、運行參數
10.2活性污泥動力學基礎
10.2.1概述
10.2.2莫諾方程式
10.2.3勞倫斯?麥卡蒂方程式
10.2.4動力學參數的確定
10.3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運行方式
10.3.1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
10.3.2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系統
10.3.3再生曝氣活性污泥法系統
10.3.4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系統
10.3.5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系統
10.3.6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系統
10.3.7高負荷活性污泥法系統
10.4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新工藝
10.4.1概述
10.4.2氧化溝
10.4.3間歇式活性污泥處理系統
10.4.4AB法污水處理工藝
10.5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工藝設計
10.5.1曝氣池的計算與設計
10.5.2曝氣系統的計算與設計
10.5.3污泥迴流系統的設計與剩餘污泥的處置
10.5.4二次沉澱池的計算與設計
10.5.5曝氣沉澱池的計算與設計
10.5.6處理水的水質
10.6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維護管理
10.6.1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投產與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
10.6.2活性污泥處理系統運行效果的檢測
10.6.3活性污泥處理系統運行中的異常狀況與對策
思考題
第11章生物膜法
11.1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11.1.1生物膜的構造及凈化機理
11.1.2生物膜的增長過程
11.1.3生物膜處理法的主要特徵
11.2生物濾池的設計計算
11.2.1普通生物濾池
11.2.2高負荷生物濾池
11.2.3塔式生物濾池
11.2.4曝氣生物濾池
11.3生物轉盤的設計計算
11.3.1生物轉盤的構造及凈化原理
11.3.2生物轉盤系統的特徵
11.3.3生物轉盤的計算與設計
11.4生物接觸氧化
11.4.1概述
11.4.2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構造及形式
11.4.3生物接觸氧化池的計算
11.5生物流化床
11.5.1概述
11.5.2生物流化床的工藝類型
11.5.3生物流化床技術的特點
思考題
第12章厭氧生物處理法
12.1厭氧生物處理法的基本原理
12.1.1基本原理
12.1.2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特徵
12.1.3厭氧消化的影響因素與控制要求
12.2厭氧過程動力學
12.3厭氧活性污泥法
12.3.1普通厭氧消化池
12.3.2厭氧接觸法
12.3.3UASB
12.3.4厭氧折流板式反應器(ABR)
12.4厭氧生物膜法
12.4.1厭氧生物濾池
12.4.2厭氧生物轉盤
12.5厭氧生物處理的運行管理
思考題
第13章污泥的處理及資源化
13.1污泥的分類、性質及性質指標
13.1.1污泥的分類與性質
13.1.2污泥的性質指標
13.2污泥的濃縮
13.2.1污泥重力濃縮
13.2.2污泥氣浮濃縮
13.2.3污泥的其他濃縮法
13.3污泥的消化
13.3.1污泥的厭氧消化
13.3.2污泥的好氧消化
13.4污泥脫水與干化
13.4.1機械脫水前的預處理
13.4.2機械脫水的基本原理
13.4.3壓濾脫水
13.4.4滾壓脫水
13.4.5離心脫水
13.4.6污泥干化
13.5污泥的消毒
13.5.1巴氏消毒法(低熱消毒法)
13.5.2石灰穩定法
13.5.3加氯消毒法
13.6污泥資源化技術
13.6.1農肥利用與土地處理
13.6.2污泥堆肥
13.6.3其他方式
13.7污泥減量技術
思考題
第14章膜生物反應器
14.1膜生物反應器及其分類
14.1.1膜生物反應器
14.1.2膜生物反應器的分類
14.2膜生物反應器的設計及運行機理
14.2.1膜生物反應器的設計
14.2.2膜生物反應器的運行機理
14.3膜生物反應器特徵及膜過濾的影響因素
14.4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污水的應用實例
14.4.1膜生物反應器用於處理某石化企業廢水實例
14.4.2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洗滌、洗浴污水工程實例
第4篇深 度 處 理
第15章污水脫氮除磷技術
15.1污水生物脫氮技術特徵
15.1.1生物硝化過程與反硝化過程
15.1.2單級活性污泥脫氮工藝
15.2污水生物除磷技術特徵
15.2.1污水生物除磷的機理
15.2.2生物除磷的影響因素
15.3污水生物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的選擇與設計
15.3.1A?A?O工藝
15.3.2Phoredox工藝
15.3.3UCT工藝
15.3.4VIP工藝
15.3.5其他脫氮除磷工藝
思考題
第16章膜分離處理技術
16.1電滲析法
16.1.1電滲析原理及過程
16.1.2電滲析器的構造與組裝
16.1.3電滲析法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16.2反滲透
16.2.1滲透現象與滲透壓
16.2.2反滲透
16.2.3反滲透膜及其透過機理
16.2.4反滲透裝置、工藝流程與布置系統
16.2.5反滲透法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16.3納濾超濾和微濾
16.3.1納濾
16.3.2微濾和超濾
16.4純水的制備方法
思考題
第17章其他深度處理方法
17.1地下水除鐵除錳方法
17.1.1地下水除鐵方法
17.1.2地下水除錳方法
17.2除氟和除砷技術
17.2.1水的除氟
17.2.2水的除砷
17.3高錳酸鉀復合葯劑對地表水源處理的應用
17.3.1去除有機物
17.3.2除藻及藻臭
17.3.3去除微污染水的色度與濁度
17.3.4高錳酸鉀及PPC與其他方法的聯用
17.4納米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17.4.1納米微粒的基本理論
17.4.2半導體納米顆粒的光催化技術
17.4.3納米材料的磁性吸附技術
17.4.4納米材料的吸附與強化絮凝
17.5高級氧化技術的聯合應用
17.5.1催化臭氧化
17.5.2臭氧?光催化氧化技術
17.5.3超聲?臭氧聯用
17.5.4超聲?電化學聯用
17.5.5超聲?光催化聯用
17.5.6微波強化光催化氧化技術
17.6新型高效催化氧化技術
17.6.1光催化氧化
17.6.2催化濕式氧化
17.6.3超臨界水氧化
17.6.4納米TiO2光電催化技術
17.6.5超聲空化氧化
17.6.6微波氧化
思考題
第5篇水廠、污水廠建設與運行管理
第18章水廠的建設和設計
18.1水廠建設的基本內容
18.1.1廠址選擇
18.1.2水廠工藝流程選擇
18.1.3水處理構築物類型選擇
18.1.4平面布置
18.1.5高程布置
18.2水廠設計和施工基本原則
18.2.1水廠設計原則
18.2.2水廠施工原則
18.3水廠的日常運行管理
18.3.1水廠內控指標
18.3.2水廠生產現場管理
18.3.3水廠現場監測
18.3.4水廠運行控制
18.3.5水量計量設備管理
18.3.6水廠機電設備管理
18.3.7水廠安全生產
18.4給水廠的國內外建設實例
18.4.1狼山水廠平面布置
18.4.2瑞士日內瓦皮約爾水廠
思考題
第19章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
19.1污水處理廠設計的基本原則
19.1.1污水處理廠設計內容及設計原則
19.1.2污水處理廠工藝選擇
19.1.3污水處理廠選址原則
19.2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與高程布置
19.2.1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
19.2.2污水處理廠的高程布置
19.3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和自動化控制
19.3.1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
19.3.2污水處理廠運行的自動控制
19.4污水處理廠的國內外建設實例
19.4.1北京市大興污水處理廠
19.4.2安徽阜陽市某污水處理廠設計
19.4.3美國加州San Jose污水處理廠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