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廢水回用脫硫系統
這個需要看下一級污水處理能接納什麼樣的指標。大部分脫硫廢水都要經過中和、絮凝、沉澱等過程,然後再進入下一級污水處理。
② 脫硫廢水的脫硫廢水
處理包括以下4個步驟:
1)廢水中和反應池由3個隔槽組成,每個隔槽充滿後自流進入下個隔槽,在脫硫廢水進入第1隔槽的同時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漿液,通過不斷攪拌,其pH值可從5.5左右升至9.0以上。
2)使用重金屬沉降劑,重金屬沉澱Ca(OH)2的加入不但升高了廢水的pH值,而且使Fe3+、Zn2+、Cu2+、Ni2+、Cr3+等重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澱。一般情況下3價重金屬離子比2價離子更容易沉澱,當pH值達到9.0~9.5時,大多數重金屬離子均形成了難溶氫氧化物。同時石灰漿液中的Ca2+還能與廢水中的部分F-反應,生成難溶的CaF2;與As3+絡合生成Ca(AsO.3)2等難溶物質。此時Pb2+、Hg2+仍以離子形態留在廢水中,所以在第2隔槽中加入有機硫化物(TMT—15),使其與Pb2+、Hg2+反應形成難溶的硫化物沉積下來。
3)絮凝反應</P><P>經前2步化學沉澱反應後,廢水中還含有許多細小而分散的顆粒和膠體物質,所以在第3隔槽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劑FeClSO4,使它們凝聚成大顆粒而沉積下來,在廢水反應池的出口加入陽離子高分子聚合電解質作為助凝劑,來降低顆粒的表面張力,強化顆粒的長大過程,進一步促進氫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沉澱,使細小的絮凝物慢慢變成更大、更容易沉積的絮狀物,同時脫硫廢水中的懸浮物也沉降下來。
4)濃縮/澄清絮凝後的廢水從反應池溢流進入裝有攪拌器的澄清/濃縮池中,絮凝物沉積在底部並通過重力濃縮成污泥,上部則為清水。大部分污泥經污泥泵排到灰漿池,小部分污泥作為接觸污泥返回廢水反應池,提供沉澱所需的晶核。上部凈水通過澄清/濃縮池周邊的溢流口自流到凈水箱,凈水箱設置了監測凈水pH值和懸浮物的在線監測儀表,如果pH和懸浮物達到排水設計標准則通過凈水泵外排,否則將其送回廢水反應池繼續處理,直到合格為止。
③ 脫硫廢水怎樣循環利用
1、將脫硫廢水進行預處理除去重金屬離子和鈣離子、鎂離子;
2、將步驟(1)得到的預處理出水進行超濾處理;
3、將步驟(2)得到的超濾出水進行納濾處理,納濾處理所得濃水作為脫硫系統的補水回用。
④ 如何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
通常電廠脫硫廢水經過傳統處理後排放尚難以達標,水中有害物質排放存在二次污染,因此在水環境保護嚴格的區域無法實施。此外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的回用還存在技術障礙,部分回用於灰場、煤場噴淋等,無法全部回用;傳統預處理後的仍然含有高鹽、高氯根及微量重金屬,回用局限性大。高鹽、高氯根的特性對回用設備要求材質較高,且可能導致其在系統富集可能帶來其他不確定的不利影響。
但是與此同時,企業環保社會責任提高和政策法規的驅動也為脫硫廢水的零排放技術帶來了機遇。
根據排放標准為接管、零排放的差異,廢水處理工藝分為脫硫廢水的常規處理工藝、脫硫廢水的零排放處理工藝。
脫硫廢水零排放一體化處理工藝是根據燃煤鍋爐整體煙氣流程規劃開發的全新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方法。脫硫廢水零排放一體化處理工藝及裝置利用廢水預處理裝置對脫硫廢水進行初步固液分離,廢水被導入至空預器後、除塵器前之問的煙道內,經雙流體霧化器高度霧化後,在高溫煙氣余熱的加熱作用下,水分被完全蒸發成氣相水蒸氣,而鹽分隨著水分蒸發結晶成固體顆粒,被除塵器捕捉進入干灰,達到「消滅」廢水的目的。並且很高程度上提高了煙氣濕度,提高除塵器效率,並降低脫硫吸收塔工藝水消耗量,最大程度的節水節能,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
⑤ 發電廠中的脫硫廢水處理有什麼必要性
隨著來我國工業經濟的高速自發展和日益增長,全國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在增加,作為主要電源供應的火力發電廠也不斷增加和擴大規模。
各大火電廠也相繼投入煙氣脫硫系統,通過煙氣脫硫技術控制硫氧化物的排放,但由於脫硫工藝採用的是濕法脫硫,產生出大量的廢水,這些電廠脫硫廢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直接外排會造成新的污染,因此必須進行脫硫廢水處理,以達到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的標准。
目前,火力發電廠依然擔負著中國70%以上的電力供應,燃煤機組的SO2排放量很大,國家要求電廠進行脫硫廢水處理主要是為了降低酸雨對環境的破壞。
石灰石-石膏濕法中的脫硫廢水含有大量固體懸浮物、過飽和亞硫酸鹽、硫酸鹽、氯化物以及微量重金屬,其中很多物質為國家環保標准中要求嚴格控制的第一類污染物。
⑥ 廢水對脫硫系統的影響
廢水裡富含氯離子,如果不定期排放廢水,氯離子會和漿液中溶解的鈣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鈣(CaCl2),阻礙亞硫酸氫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與鈣離子的中和反應,一方面降低了脫硫效率,一方面浪費了脫硫劑。一方面降低了石膏的品質。所以必須定期排放廢水。
一般說來,脫硫廢水的超標項目主要為:
(1)pH值,pH值一般低於6.0,呈現弱酸性;
(2)顆粒細小的懸浮物:主要為粉塵及脫硫產物等。懸浮物含量很高,大部分可直接沉澱。
(3)重金屬離子:來源於脫硫劑和煤。電廠的電除塵器對小於0.5μm的細顆粒脫除率很低,而這些細顆粒富集重金屬的能力遠高於粗顆粒,因此FGD系統入口煙氣中含有相當多的汞、銅、鉛、鎳、鋅等重金屬元素以及砷、氟等非金屬元素重金屬元素,在吸收塔洗滌的過程中進入FGD漿液內富集。石灰石中也存在重金屬,如Hg、Cd等。
(4) Cl-、 Ca2+、Mg2+、SO42-、SO32-、CO32-、鋁、鐵等含量也較高。
(1)控制CL對FGD的不利影響。
(2)排除雜質,有利脫硫率和石膏品質。
(3)降低某些金屬離子濃度( Ca2+、Mg2+、Na+ 、鋁、鐵)等。
CL的影響
1)CL降低脫硫率或石灰石利用率。
2)腐蝕
3) 石膏品質(雜、離子)
★ 煤中的CL ★ 工藝水★石
燃燒生成HCL 和HF,決定於煤種,變化范圍大,幾個廠實測HCl含量0.4~56.7mg/m3,HF含量0.69~26mg/m3。
前煤炭工業部MT/5597-1996對CL含量等級劃分:
特低Cl煤: CL≤0.050%; 89.92%(1998年統計)
低Cl煤: CL > 0.050% —0.150%; 10.08%
中Cl煤: CL > 0.150% —0.300%;
高Cl煤: CL > 0.300%。
2001年統計,大多在0.005% —0.050%,平均0.022%,個別煤0.47%
1)CL對脫硫率影響
1 CaCl2對CaCO3產生同離子效應,抑制石灰石溶解。
2 離子強度和粘度增大,降低氣相SO2至液膜的擴散。
3 形成配位絡合物:
2Cl-+Al3+→(AlCl2)+
4Cl-+Fe3+→(FeCl4)-
4Cl-+Zn2+→(ZnCl4)2-
這些絡合物會將Ca2+或CaCO3顆粒包裹起來,使其化學活性嚴重降低。
試驗顯示,Cl從0到60g/L ,脫硫率95%最低可下降到83.5%。
廢水排放量確定:
根據雜質含量;
根據水平衡,過剩水pH、溫度等有影響
⑦ 脫硫廢水脫去石膏,直接回用配料可行嗎
1.你說的液體在濕法脫硫工藝中叫濾液水或回用水。
2.濾液水的回收利用是工藝設計中物料平衡的一部分,在經濟性上是很有必要的。
3.濾液水的利用路樓上所言,最大的問題是系統內的氯離子會不斷濃縮上升。
4.第二個問題是濾液水有一定的懸浮物含量,會降低吸收劑的純度。你說的石灰就是吸收劑。由於純度降低,吸收劑的加入量會增加。
5.至於氯離子不斷上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按照我的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會影響系統的脫硫效率,也會導致吸收劑用量上升;其二是會極大地增大系統腐蝕,特別是氯離子對不銹鋼的金相結構有破壞作用;其三是會極大地增加脫水系統的負擔,造成脫水困難,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6.濕法脫硫看似簡單,其長期運行需要非常精細的控制。
7.對濾液水而言,循環利用是個必須的選擇,最好的辦法是在吸收塔進行不斷地稀釋,通過廢水處理系統定期處理外排。
8.另外,濾液水需要檢測的還有COD指標,對外排有一定影響。
9.補充:關於氯離子指標的問題,國內應用國外標准小於20000ppm,這個標准不靠譜。實際上,吸收塔維持在5000ppm以下比較正常,超過8000ppm基本上問題就很多了,而且通過置換也很難降下來,超過10000ppm,系統的運行就很脆弱,基本上要通過排放吸收塔才能解決。國內有氯離子很大也在運行的,短期內看不出來,長期運行,這些系統的維護費將非常高。
⑧ 脫硫污水處理
三級的話,很簡單,加葯就行,石灰、TMT,PAC,PAM然後沉澱,不過硫酸根離子很難達標,不是不能達標,是如果處理硫酸根離子都達標了,那產水就可以直接回用了,救不是三級標准了
⑨ 火電廠脫硫廢水如何處理
脫硫廢水先經預處理系統進行絮凝、沉降及中和,減少廢水中的懸浮物,提高廢水PIt值,為深度處理做准備。從脫硫工藝樓來的廢水進入脫硫廢水前池仔,通過輸送泵將脫硫廢水輸送至脫硫廢水預處理區域的脫硫廢水緩沖池。通過池內一級廢水輸送泵送至一級反應器。脫硫廢水緩沖池設曝氣攪拌裝置,防止懸浮物沉降。通過曝氣裝置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廢水的c0D。一級反應器分為中和箱和絮凝箱兩個部分。在中和箱內,通過添加Ca(OH),將廢水pI{調整到10~l1進行攪拌反應生成caC0沉澱和Mg(OH)沉澱,在後級澄清器中沉澱分離。同時,在此pH值下,多種重金屬離子均生成氫氧化物沉澱從廢水中分離。中和箱出水自流進入絮凝箱,絮凝箱投加凝聚劑FeC1以及助凝劑PAM以使得絮凝物變得更大更容易沉澱,以便F一步能在澄清器中分離出束。同時一級反應器也預留有機硫加葯界面。
廢水從一級反應器自流進入一級澄清器,廢水中的絮凝物通過重力作用沉積在澄清器底部,濃縮成泥渣,由刮泥裝置清除,並通過一級污泥輸送泵送至污泥緩沖罐。清水則上升至澄清器頂部通過環形三角溢流堰自流至中間水池貯存。二級反應器分為沉澱箱和絮凝箱兩個部分。在沉澱箱內投加Na2C0,進行攪拌反應。在絮凝箱中投加有機硫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濃度,使出水重金屬濃度完全滿足排放標准。同時投加凝聚劑FeC13使生成較大礬花從廢水中除去。絮凝箱出水投加助凝劑PAM,使礬花進一步長大,以利於沉澱分離。級反應器出水自流進入二級澄清器。廢水中的絮凝物通過重力作用沉積在澄清器底部,濃縮成泥渣。濃縮污泥由刮泥裝置清除,並通過一級污泥輸送泵送至污泥緩沖罐准備壓濾。二級澄清器出水也可直接自流至清水箱。清水箱出水設有干灰加濕泵以及自用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