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凈水耗材 » 樹脂洗脫曲線

樹脂洗脫曲線

發布時間: 2021-03-21 02:47:35

『壹』 鐵、銅、鋅同位素測定

鐵、銅、鋅同位素多接收器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

自然界中Fe有4個穩定同位素,分別為54Fe、56Fe、57Fe和58Fe;Cu有2個穩定同位素,分別為63Cu和65Cu;Zn有5個穩定同位素,分別為64Zn、66Zn、67Zn、68Zn和70Zn。目前,國際上通用的Fe同位素標准物質為IRMM-014,Cu同位素標准物質為SRM976。目前還沒有經過嚴格同位素組成定值的Zn同位素標准物質,不同實驗室有自己的內部標准,使用最多的是「里昂標准」。「里昂標准」是一種JMC生產的Zn單元素標准溶液,批號為3-0749L。

多接收器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的誕生使得精確測試Fe、Cu、Zn同位素組成成為可能。MC-ICPMS的優勢主要是離子化效率高以及測定精度高。

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Fe、Cu、Zn同位素研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並且被快速地應用於宇宙化學、地球化學和生物作用過程領域,成為國際地球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一個新興的研究方向。這些新的同位素體系為了解地球各圈層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種嶄新的地球化學示蹤手段。各國學者對不同的樣品進行了Fe、Cu、Zn同位素分析,其中包括:地外物質、火成岩、沉積岩、各種礦物、海水、河水、地下水、生物體等。δ56Fe的變化范圍為-2.96‰~0.44‰(Anbar,etal.,2007);δ65Cu的變化范圍為-3.70‰~5.74‰(Anbar,etal.,2007);δ66Zn的變化范圍為-2.65‰~3.68‰(Luck,etal.,2005;Wasson,etal.,1999)。

隨著研究和應用工作的進一步深入,Fe、Cu、Zn同位素勢必將成為地球科學和生命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的地球化學手段。

方法提要

採用酸溶法將天然樣品中的Fe、Cu、Zn提取出來,使用AGMP-1陰離子樹脂對Fe、Cu和Zn進行分離和純化,製成分別含Fe、Cu、Zn的溶液。使用MC-ICPMS進行Fe、Cu、Zn同位素組成的測定。

儀器和裝置

多接收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Nu Plasma、Nu PlasmaHR、Nu Plasma1700、Ne ptune、Iso Probe)。

自動進樣器。

膜去溶裝置。

超凈化學實驗室。

雙瓶亞佛蒸餾器。

電子分析天平。

水純化系統。

高精度移液器。

超聲波洗滌器。

試劑與材料

超純鹽酸由優級純鹽酸經聚四氟乙烯雙瓶亞沸蒸餾製得。用於銅同位素分析需亞沸蒸餾2次。

超純硝酸由優級純硝酸經聚四氟乙烯雙瓶亞沸蒸餾製得。

超純氫氟酸由優級純氫氟酸經聚四氟乙烯雙瓶亞沸蒸餾製得。

純水自來水經預純化、初級純化、高級純化三級純化系統(如Millipore、Elga等水純化系統)獲得,電阻率18.2MΩ·cm。

雙氧水優級純。

Fe、Cu、Zn單元素標准溶液光譜純試劑配製鹽酸或硝酸介質。

聚四氟乙烯器皿溶樣杯、洗瓶、試劑瓶、廣口瓶等。

IRMM-014鐵同位素標准物質,SRM976銅同位素標准物質。

高純度液氬。

AGMP-1陰離子樹脂。

離子交換柱的制備採用聚乙烯材料交換柱(規格:6.8×43mm)。AGMP-1樹脂首次用前先以水浸泡,棄去上浮顆粒,濕法裝柱。先以0.5mol/LHNO3和H2O交替洗數次,再以7mol/LHCl+0.001%H2O2平衡。

器皿清洗實驗用器皿需經嚴格的清洗才能滿足超凈化學實驗要求,基本清洗步驟如下:①優級HNO3加熱浸泡24h後,用超純水清洗3遍;②超純HNO3加熱浸泡24h後,用超純水清洗3遍;③超純水加熱浸泡24h後,再用超純水清洗3遍。

分析步驟

(1)試樣消解

a.硅酸鹽試樣的消解。根據試樣中鐵、銅、鋅的含量,稱取一定量的粉末試樣,放入聚四氟乙烯溶樣罐中,加入適量HNO3和HF,加熱至120℃,恆溫至試樣完全消解;蒸干後再用HNO3蒸干數次,去除氟化物;再用HCl蒸干數次,轉化為氯化物形態。

b.碳酸鹽試樣的消解。根據試樣中鐵銅鋅的含量,稱取一定量的粉末試樣,放入聚四氟乙烯溶樣罐中,加入適量2mol/LHCl,加熱至120℃,恆溫24h,取出上清液;殘渣用HNO3-HF混合酸消解後蒸干,再用HNO3蒸干數次,去除氟化物;再用HCl蒸干數次,轉化為氯化物形態後,與先前取出的上清液混合,蒸干。

c.硫化物試樣的消解。根據試樣中鐵、銅、鋅的含量,稱取一定量的粉末試樣,放入聚四氟乙烯溶樣罐中,加入2mol/LHNO3,加熱至120℃,恆溫24h,取出上清液;將上清液蒸干後再用HCl蒸干數次,轉化為氯化物形態後,與先前取出的上清液混合,蒸干。

d.磁鐵礦、赤鐵礦、自然銅等試樣的消解。將稱取的磁鐵礦、赤鐵礦、自然銅等單礦物試樣放入聚四氟乙烯溶樣罐中,加入6mol/LHCl,加熱至120℃,恆溫24h,將上清液取出、蒸干。

(2)化學分離

離子交換純化。試液以0.5mL7mol/LHCl上柱後,用6mL7mol/LHCl+0.001%H2O2(加H2O2以抑制鐵被還原),去除基體元素,再以相同試劑22mL淋洗接收Cu。以20mL2mol/LHCl接收Fe。最後以11mL0.5mol/LHNO3接收Zn(圖87.32)。

圖87.32 Cu、Fe、Zn淋洗曲線m(Cu)=2μg,m(Fe)=200μg,m(Zn)=20μg

該方法的優點是使用同一離子交換柱實現Cu、Fe、Zn的依次分離。在7mol/LHCl介質條件下,Cu和Co的洗脫曲線重迭(唐索寒等,2006),當試液中Co的含量較高時,會影響Cu同位素比值的准確測定(蔡俊軍等,2006)。在6mol/LHCl介質條件下,可以進行Cu和Co的有效分離(唐索寒和朱祥坤,2006)。另外,如果只對試液進行Fe或Zn同位素分析,可適當改變HCl的酸度,減少試劑用量,降低本底。

(3)質譜測定

a.進樣方式。純化後的試液以0.2mol/LHCl或HNO3介質進樣。試液通過蠕動泵進入霧化器,形成氣溶膠經霧室進入炬管,這就是所謂的「濕等離子體」(wetplasma);或通過膜去溶裝置,將溶劑加熱揮發穿過半透膜被吹掃氣帶走,載氣將溶質以干氣溶膠形式送入炬管,這就是所謂的「乾等離子體」(dryplasma)。

與濕等離子體相比,乾等離子體技術可以降低揮發性組分產生的干擾信號或噪音,提高信號的靈敏度。對於NuPlasmaHR,在乾等離子體工作條件下,Fe的進樣濃度約為5×10-6,Cu、Zn的進樣濃度約為2×10-7

為防止交叉污染,在試樣-標樣或不同試樣測量之間需用與進樣介質相同的酸對進樣系統進行清洗,使待測元素的信號強度降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後進行下個試樣或標樣的測定。為了提高清洗效果,可首先用較高酸度的酸(一般為2mol/L)清洗,然後用與進樣介質相同酸度的酸清洗。

b.數據採集。同位素信號用法拉第杯接收。信號接收前需進行背景值測定,背景值的測定一般有3種模式:①峰位模式(onpeakmode):在不進樣的情況下測定各個同位素峰位的背景值。②半峰位模式(half-peakmode):在不進樣的情況下測定與待測同位素有半個原子質量數差的位置的雜訊,以此作為峰位的背景值。③ESA偏轉模式(ESA-offsetmode):在進樣的情況下偏轉EAS電壓,阻止信號進入磁場和接收器,測定儀器雜訊,以此作為峰位的背景值。

上述3種背景值測定方法各有利弊。峰位模式是最直接的測定方式,但由於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以做到試樣測試之間對進樣系統的徹底清洗,這種方法得到的背景值實際上含有一定程度的試樣信號。ESA偏轉模式測得的是儀器的電子雜訊,是嚴格意義上的背景值;在試樣測試過程中,實際背景值不僅包括電子雜訊,還包括各種離子的散射對待測信號的影響。利用半峰模式進行背景值測定的原理是假定在遠離待測同位素峰半個質量數的位置沒有實際試樣的信號,並且背景值的分布是均一的;實際上散射離子的分布並不一定均一,由於一些雙電荷離子的存在可能在某些半個質量數位置存在一定的信號峰。

完成背景值測定之後即進行試樣測定,試樣的實際信號等於測量信號減去背景值。這一過程可以由計算機在線直接完成,也可以根據需要離線操作。

信號採集在計算機的控制下自動進行。在進行Fe、Cu、Zn同位素測量時,如果每個數據點的積分時間為10s,每組(block)數據採集10~20個數據點即可。

(4)儀器質量分餾校正與數據表達

a.儀器質量分餾校正。與TIMS相比,MC-ICPMS同位素分析可以產生較大的儀器質量歧視(instrumental mass discrimination)。在正常儀器工作條件下,Fe、Cu、Zn同位素質量范圍的儀器質量歧視為3%u-1。原則上,用MC-ICPMS進行同位素比值測定時儀器的質量歧視可以通過元素外標法(element doping method)、標樣-試樣交叉法(standard-sample-bracketing method)或雙稀釋劑法進行校正。

標樣-試樣交叉法。在儀器調試穩定後,進行標樣-試樣的交叉測定。以試樣前後兩次標樣結果的平均值為標准,計算試樣的同位素組成相對與標樣的偏差。該方法的最大優點是操作簡便,但要求化學純化過程的回收率達到99%以上,以避免純化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同位素分餾。運用標樣-試樣交叉法進行儀器質量歧視校正的前提,是儀器對於標樣和試樣的質量歧視在測試誤差范圍內相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標樣的同位素比值是通過試樣測定前後兩次標樣測定值的內差獲得,因此該方法允許測試過程中存在相對均勻的質量分餾飄移。

元素外標法。在試樣和標樣溶液中加入與待測的元素的質量數相近的至少具有兩個同位素的元素(進行Cu同位素測定時一般以Zn為外標元素,進行Zn同位素測定時一般以Cu為外標元素,進行Fe同位素測定時可以Ni為外標元素),對這兩個元素的同位素進行同時測定,選擇符合所用儀器的質量分餾規律,以外標元素為標准計算質量分餾因子,假定待測元素的同位素的質量分餾因子與外標元素的相同,計算試樣和標樣的待測元素的同位素「真值」,再根據此「真值」計算試樣的同位素組成與標樣的偏差。應當指出,運用元素外標法進行同位素測定時,仍需按標樣-試樣交叉法的程序進行。與單純的標樣-樣品交叉法相比,該方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試樣的測試精度。

雙稀釋劑法。除了上述兩種方法外,進行Fe同位素測定時還可用雙稀釋劑法。該方法在樣品處理前定量加入已知同位素比值的兩種Fe同位素(一般為57Fe和58Fe),選擇適合所用儀器的質量分餾規律,對試樣和標樣測試過程中的質量分餾進行校正,獲得試樣和標樣同位素組成的「真值」。該方法的優點是對試樣化學處理的要求相對較低,並且可以避免測試可能存在的基質效應。該方法操作繁瑣,並且不能對試樣所有Fe同位素進行測定。

b.標准物質與數據表達。樣品的Fe、Cu、Zn同位素組成以相對於標准物質的千分偏差或萬分偏差表示: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當前,國際上通用的鐵同位素標准物質為IRMM-014,銅同位素標准物質為SRM976。對於鋅同位素,由於目前還沒有經過嚴格同位素組成定值的標准物質,不同實驗室有自己的內部標准,使用最多的是「里昂標准」。里昂標準是一種JMC生產的Zn單元素標准溶液,批號為3-0749L。

(5)同質異位素干擾運用MC-ICPMS進行Fe、Cu、Zn同位素測定時可能存在一系列的同質異位素干擾(表87.29)。概略地講,這些同質異位素干擾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與試樣的成分有關,如54Cr+54Fe+64Ni+64Zn+的干擾;另一類與測試方法有關,如[14N40Ar]+54Fe+、[16O40Ar]+56Fe+的干擾。與試樣有關的干擾可以通過化學純化解決(唐索寒等,2006;唐索寒和朱祥坤,2006),而與測試方法本身有關的干擾則需要通過改變工作條件、干擾信號扣除等方法克服。

表87.29 Fe、Cu、Zn同位素測定過程中潛在的干擾信號

a.低解析度模式下同質異位素干擾的評估。對於絕大多數試樣而言,經過化學純化後可以有效地去除可能的干擾元素,滿足MC-ICPMS進行Fe、Cu、Zn同位素測定的要求(唐索寒等,2006;唐索寒和朱祥坤,2006)。

對於Cu、Zn同位素測定,化學純化後的試樣產生的同質異位素干擾信號非常低,加之運用標樣-試樣交叉法進行儀器質量分餾校正可以抵消部分干擾信號,干擾信號一般可忽略不計。應當注意的是,由於Na無處不在,進行Cu同位素測定時應特別注意可能的Na污染問題,經常性地對試劑中的Na含量進行檢測。正常工作條件下,一般應保持試液中的23Na/63Cu<0.01。進行Zn同位素測定時,化學純化後的試液幾乎沒有對64Zn+66Zn+的干擾信號,但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對67Zn+68Zn+的干擾(表87.29)。對該問題的一種有效的評估方式是,以一定濃度的Zn溶液為標樣,對含不同濃度的Zn的溶液進行測定,檢測Zn同位素組成的測定值隨濃度的變化情況(李世珍等,2008),並由此得出試液的Zn濃度相對與標樣的允許變化范圍。如果質量數為67和68的干擾信號難以控制到忽略不計的程度,可只報道66Zn/64Zn比值。

與Cu、Zn同位素不同,在低分辨模式下進行Fe同位素測定時存在較強的同質異位素干擾(表87.29),必須對干擾信號的強度進行詳細評估,並通過一系列操作,抑制干擾信號強度,提高信號-干擾比。具體地講,這些操作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通過膜去溶裝置進樣,去掉溶液中的揮發性組分,降低干擾信號強度。②改變RF輸出功率。干擾信號的強度可隨RF功率的改變而改變,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擾信號的強度,在低解析度模式下運行時,需要在1100~1600W尋找RF的最佳輸出功率。③降低儀器靈敏度。離子信號通過特製的低靈敏度進樣錐進入質譜儀,在降低信號強度的同時,該進樣錐可有效地抑制[40Ar14N]+、[40Ar16O]+和[40Ar17O]+等干擾信號的產生。④增加試液濃度。在降低儀器靈敏度的同時,增大試液濃度,提升信噪比,從而降低干擾信號的影響。⑤扣除干擾信號。經過上述操作後對仍存在的干擾信號的大小進行評估,在測得的離子信號中扣除相應的干擾信號。⑥試液與標樣的濃度匹配。如上所述,儀器的質量歧視校正通過試液-標樣交叉法進行,Fe同位素比值的測定結果以試液相對於標樣的千分偏差表示,見公式(87.35)、公式(87.36)。因此,在理想狀態下(即干擾信號的波動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標樣與試液的濃度完全相同,通過與標樣的歸一化,干擾信號的影響將被抵消。

b.高解析度模式下同質異位素干擾的分離。進行Fe同位素測定的主要干擾信號是ArN+、ArO+離子(表87.29)。嚴格地講,這些離子和與之相對應的Fe同位素間存在微小的質量差異,利用這一差異,可以在高分辨下實現Fe同位素和對應的ArN+、ArO+離子的有效分離。圖87.33為NuPlasmaHR型質譜儀在高分辨模式下將多原子干擾信號與待測信號分開的圖解,其中左邊標有54、56、57的為真正試液的Fe信號,而中間3線重疊處為干擾信號與試液信號的疊加,右邊為干擾信號。取無干擾處的Fe信號就可得到試液真正的Fe信號,從而有效地將干擾去除。

圖87.33 高分辨下Fe同位素與干擾峰的分離54Fe+56Fe+57Fe+譜圖的疊加

與低分辨相比,儀器在高分辨模式下運行時,信號損失約為90%。在高分辨模式下,採用正常的進樣錐,所需試液濃度與低分辨模式下相近。

(6)基質效應與濃度匹配

運用標樣-試液交叉法進行儀器質量分餾校正的前提是,在誤差范圍內,測試過程中儀器的質量分餾對於試樣和標樣是相同的。如果在測試過程中因試樣與標樣化學成分的不同而導致儀器質量分餾的變化,將會使運用標樣-試樣交叉法進行儀器質量校正後的數據偏離真值,這就是所謂的基質效應(matrixeffects)。在運用MC-ICPMS進行同位素測定時,基質效應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例如,在進行Fe同位素測定時,當純化後的試樣中Al的含量大於Fe含量的2%時,Fe同位素的測量值就有可能偏離真值(朱祥坤等,2008)。

基質效應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酸度對儀器質量分餾的影響。李津等(2008)發現在HNO3介質條件下進行Cu、Zn同位素測定時,儀器的質量分餾對酸度非常敏感,而在HCl介質中,酸度的影響則小得多。

基質效應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是濃度效應,也就是說,儀器的質量分餾受溶液中待測元素的濃度影響。Zhuetal.(2002)在研究Ti同位素測定方法時首先發現了這一現象,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進行Fe同位素測定時需將樣品相對於標樣的Fe的濃度偏差保持在15%以內(朱祥坤等,2008)。

綜上所述,基於基質效應和測試過程中一定程度的干擾信號的影響,在運用MC-ICPMS進行Fe、Cu、Zn等同位素測定時,必須保持試樣和標樣中待測元素的濃度以及介質的酸度相匹配。二者間允許的偏差可能與具體儀器和工作條件有關。因此,在Fe、Cu、Zn進行方法移植時,需對相關問題進行細致的調查,進而確定出針對所用儀器的酸度和試樣濃度的允許變化范圍。

方法的重復性

運用標樣-樣品交叉法進行儀器質量分餾校正時,Fe、Cu、Zn同位素的測試結果的長期重現性(即外部精度,2SD)一般好於0.05‰每原子質量數。

參考文獻和參考資料

蔡俊軍,朱祥坤,唐索寒,等.2006.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Cu同位素測定中的干擾評估[J].高校地質學報,12:392-397

李津,朱祥坤,唐索寒.2008.酸度對多接收器等離子體質譜法Cu、Zn同位素測定的影響[J].分析化學,36(9):1196-1200

李世珍,朱祥坤,唐索寒,2008.多接收器等離子體質譜法Zn同位素比值的高精度測定[J].岩石礦物學雜志,27(4):273-278

唐索寒,朱祥坤,蔡俊軍,等.2006.用於多接收器等離子體質譜銅鐵鋅同位素測定的離子交換分離方法[J].岩礦測試,25:5-8

唐索寒,朱祥坤.2006.AGMP-1陰離子樹脂元素分離方法研究[J].高校地質學報,12:398-403

朱祥坤,李志紅,趙新苗,等.2008.鐵同位素的MC-ICPMS測定方法與地質標准物質的鐵同位素組成[J].岩石礦物學雜志,27 (4) : 263-272

Anbar A D,Rouxel O.2007.Metal stable isotopes in paleoceanography [J].Annu.Rev.Earth Planet Sci.,35:717-746

Luck J M,Ben Othman D,Albaréde F.2005.Zn and Cu isotopic variations in chondrites and iron meteorites: early solar nebula reservoirs and parent-body processes [J].Geochimica Cosmochimica Acta, 69(22) : 5351-5363

Wasson J T, Lange D E, Francis C A, et al.1999.Massive chromite in the Brenham pallasite and the ractionation of Cr 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steroidal cores [J ].Geochim Cosmochim Acta,63: 1219-1232

Zhu X K,Makishima A,Guo Y,et al.2002.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itanium isotope ratios by plasma source mass spectrometry [J].Inte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220: 321-329

『貳』 哪位能告訴我綠原酸中的多糖怎麼除去

杜仲葉中綠原酸的提取純化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杜仲葉中綠原酸的提取純化方法。方法採用水提、絮凝脫色、樹脂吸附、重結晶工藝提取純化。結果杜仲葉的水浸提液濃縮後用1%殼聚糖絮凝去雜、活性碳脫色得到進樣液,進樣液用NKA-9樹脂吸附,50%乙醇解吸,洗脫液濃縮後的粗品經甲醇重結晶得到純度≥97%的綠原酸,提取率 ≥65%。結論 優化完善了杜仲葉中綠原酸的提取純化方法,為杜仲資源的充分綜合利用和產業化開發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綠原酸; 提取; 純化; 杜仲葉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Eucommia ulmoides Oliv. Leaves

YUAN Hua, DENG Liang, YANG Xiao

『叄』 求助,用樹脂分離產物

【原理】離交換樹脂種合高聚物,溶於水,能吸水膨脹.高聚物由能電離極性基團及非極性樹脂組.極性基團離能與溶液離起交換作用,非極性樹脂本身物性變.通離交換樹脂按所帶基團強酸(=R=S03H)、弱(=COOH)、強鹼 (=N+=R:)弱鹼(=NH2=NHR=NR2).離交換樹脂離物質氨基酸、腺苷、腺苷酸等比較理想.物於物質蛋白質適,能擴散樹脂鏈狀結構.故離物、選用糖聚合物纖維素、葡聚糖載體離交換劑.本實驗用磺酸陽離交換樹脂離酸性氨基酸(冬氨酸)、性氨基酸(丙氨酸)鹼性氨基酸(賴氨酸)混合液.特定pH條件,解離程度同,通改變脫液pH或離強度別洗脫離.【材料】1.實驗器材層析柱(1.6X20cm);恆流泵;梯度混合器;試管及試管架;紫外光光度計、磺酸陽離交換樹脂(Dowex 50)2.實驗試劑(1)2mol/L HCl(2)2mol/L NaOH(3)0.1mOl/L HCl(4) 0.1mol/L NaOH(5)pH4.2檸檬酸緩沖液:0.lmol/L檸檬酸54m1加0.1mol/L檸檬酸鈉46ml(6)pH5醋酸緩沖液:0.2mol/L NaAc 70ml加 0.2mol/L HAc 30ml(7)0.2%性茚三酮溶液:0.2g茚三酮加100ml丙酮(8)氨基酸混合液:丙氨酸、冬氨酸、賴氨酸各10m1加0.1mol/L HCl 3m【】1.樹脂處理100ml燒杯置約10g樹脂,加25ml 12mo1/L HCl攪拌2h,傾棄酸液,用蒸餾水充洗滌樹脂至性.加25ml 12mol/L NaOH至述樹脂攪拌2h,傾棄鹼液,用蒸餾水洗滌至性.樹脂懸浮於50ml pH4.2檸檬酸緩沖液備用.2.裝柱取直徑0.8cm~1.2cm、度 10cm~12cm層析柱,底部墊玻璃棉或海綿圓墊,自頂部注入經處理述樹脂懸浮液,關閉層柱口,待樹脂沉降,放量溶液,加入些樹脂,至樹脂沉積至8cm~10cm高度即.於柱頂部繼續加入pH4.2檸檬酸緩沖液洗滌,使流液pH4.2止,關閉柱口,保持液面高樹脂表面1cm左右.3.加、洗脫及洗脫液收集打山口使緩沖液流,待液面幾乎平齊樹脂表面關閉口(使樹脂表面乾燥).用滴管15滴氨基酸混合液仔細直接加樹脂頂部,打口使其緩慢流入柱內.液面剛平樹脂表面,加入0.1mol/L HCl 3ml,10滴/min~12滴/min流速洗脫,收集洗脫液,每管20滴,逐管收存.HCl液面剛平樹脂表面,用1m1 pH4.2檸檬酸緩沖液沖洗柱壁,接著用2ml pH4.2檸檬酸緩沖液洗脫,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並注意勿使樹脂表面乾燥.收集洗脫液程,逐管用茚三酮檢驗氨基酸洗脫情況,:於各管洗脫液加10滴pH5醋酸緩沖液10滴性茚三酮溶液,沸水浴煮10min,溶液呈紫藍色,表示已氨基酸洗脫.顯色深度代表洗脫氨基酸濃度,比色測.用pH4.2檸檬酸緩沖液第二氨基酸洗脫,再收集兩管茚三酮反應陰性部,關閉層析柱口,樹脂頂部剩餘pH4.2檸檬酸緩沖液移.於樹脂頂部加入2ml 0.1mo1/L NaOH,打口使其緩慢流入柱內,按面I續用0.1mo1/L NaOH洗脫並逐管收集 (注意仍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每管20滴.做洗脫液氨基酸檢驗,第三氨基酸用0.1mo1/L NaOH洗脫,再繼續收集兩管茚三酮反應陰性部.洗脫液管號橫坐標,洗脫液各管光密度(水作空白,570nm波讀取吸光度)或顏色深淺( -,±,+,++...表示)縱坐標作圖,即畫條洗脫曲線.【注意事項】1.直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並注意勿使樹脂表面乾燥.2.裝柱必須防止氣泡、層及柱液面樹脂表面等現象發.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肆』 求問怎麼用離子交換樹脂層析分離混合氨基酸

【原理】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合成的高聚物,不溶於水,能吸水膨脹.高聚物分子由能電離的極性基團及非極性的樹脂組成.極性基團上的離子能與溶液中的離子起交換作用,而非極性的樹脂本身物性不變.通常離子交換樹脂按所帶的基團分為強酸(=R=S03H)、弱(=COOH)、強鹼 (=N+=R:)和弱鹼(=NH2=NHR=NR2).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小分子物質如氨基酸、腺苷、腺苷酸等是比較理想的.但對生物大於物質如蛋白質是不適當的,因為它們不能擴散到樹脂的鏈狀結構中.故如分離生物大子、可選用以多糖聚合物如纖維素、葡聚糖為載體的離子交換劑.本實驗用磺酸陽離子交換樹脂分離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中性氨基酸(丙氨酸)鹼性氨基酸(賴氨酸)的混合液.在特定的pH條件下,它們解離程度不同,通過改變脫液的pH或離子強度可分別洗脫分離.【材料】1.實驗器材層析柱(1.6X20cm);恆流泵;梯度混合器;試管及試管架;紫外分光光度計、磺酸陽離子交換樹脂(Dowex 50)2.實驗試劑(1)2mol/L HCl(2)2mol/L NaOH(3)0.1mOl/L HCl(4) 0.1mol/L NaOH(5)pH4.2的檸檬酸緩沖液:0.lmol/L檸檬酸54m1加0.1mol/L檸檬酸鈉46ml(6)pH5的醋酸緩沖液:0.2mol/L NaAc 70ml加 0.2mol/L HAc 30ml(7)0.2%中性茚三酮溶液:0.2g茚三酮加100ml丙酮(8)氨基酸混合液:丙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各10m1加0.1mol/L HCl 3m【方法】1.樹脂的處理100ml燒杯中置約10g樹脂,加25ml 12mo1/L HCl攪拌2h,傾棄酸液,用蒸餾水充洗滌樹脂至中性.加25ml 12mol/L NaOH至上述樹脂中攪拌2h,傾棄鹼液,用蒸餾水洗滌至中性.將樹脂懸浮於50ml pH4.2檸檬酸緩沖液中備用.2.裝柱取直徑0.8cm~1.2cm、長度 10cm~12cm的層析柱,底部墊玻璃棉或海綿圓墊,自頂部注入經處理的上述樹脂懸浮液,關閉層柱出口,待樹脂沉降後,放出過量的溶液,在加入一些樹脂,至樹脂沉積至8cm~10cm高度即可.於柱子頂部繼續加入pH4.2檸檬酸緩沖液洗滌,使流出液pH為4.2為止,關閉柱子出口,保持液面高出樹脂表面1cm左右.3.加樣、洗脫及洗脫液收集打開山口使緩沖液流出,待液面幾乎平齊樹脂表面時關閉出口(不可使樹脂表面乾燥).用長滴管將15滴氨基酸混合液仔細直接加到樹脂頂部,打開出口使其緩慢流入柱內.當液面剛平樹脂表面時,加入0.1mol/L HCl 3ml,以10滴/min~12滴/min的流速洗脫,收集洗脫液,每管20滴,逐管收存.當HCl液面剛平樹脂表面時,用1m1 pH4.2檸檬酸緩沖液沖洗柱壁一次,接著用2ml pH4.2檸檬酸緩沖液洗脫,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並注意勿使樹脂表面乾燥.在收集洗脫液的過程中,逐管用茚三酮檢驗氨基酸的洗脫情況,方法是:於各管洗脫液中加10滴pH5醋酸緩沖液和10滴中性茚三酮溶液,沸水浴中煮10min,如溶液呈紫藍色,表示已有氨基酸洗脫下來.顯色的深度可代表洗脫的氨基酸濃度,可比色測.在用pH4.2檸檬酸緩沖液把第二個氨基酸洗脫出來之後,再收集兩管茚三酮反應陰性部分,關閉層析柱出口,將樹脂頂部剩餘的pH4.2檸檬酸緩沖液移去.於樹脂頂部加入2ml 0.1mo1/L NaOH,打開出口使其緩慢流入柱內,按上面I續用0.1mo1/L NaOH洗脫並逐管收集 (注意仍然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每管20滴.做洗脫液中氨基酸檢驗,在第三個氨基酸用0.1mo1/L NaOH洗脫下來以後,再繼續收集兩管茚三酮反應陰性部分.最後以洗脫液管號為橫坐標,洗脫液各管光密度(以水作空白,在570nm波長讀取吸光度)或顏色深淺(以 -,±,+,++...表示)為縱坐標作圖,即可畫出一條洗脫曲線.【注意事項】1.一直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並注意勿使樹脂表面乾燥.2.在裝柱時必須防止氣泡、分層及柱子液面在樹脂表面以下等現象發生.

『伍』 大孔樹脂靜態吸附和動態吸附的區別

靜態吸附是為了考察最佳大孔樹脂、最佳洗脫劑及濃度以及PH等對樣品吸附的影響,這些用靜態吸附我想應該是為了節約大孔樹脂用量吧...而動態吸附包括泄露曲線和洗脫曲線的考察,前者是為了確定最大上液體積,後者是為了確定洗脫液用量,但是動態吸附試驗必須在靜態基礎上才能完成.....

『陸』 虎眼萬年青多糖的分離純化及性質研究

這是我轉載的,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1 前言

多糖是存在於自然界的醛糖和(或)酮糖通過糖苷鍵連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多糖是一切有生命的有機體必不可少的成分,它與維持生命的種種生理機能有著密切的聯系。近年來,植物、海洋生物及菌類等來源的多糖已作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出現,各種多糖所具有的抗腫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繼被發現。多糖具有復雜的結構,這是因為它具有許多不同單糖殘基、不同的連接位置和不同類型的糖苷鍵,能形成具有不同的構象、不同的相對分子質量,以及鏈內和鏈間氫鍵的二級結構。

對多糖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紀40年代,但其作為廣譜免疫促進劑而引起人們的極大重視則是在60年代,經過40餘年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多糖這一類重要生命物質產生了新的認識, 使這一學科成為目前生命科學中研究最活躍的領域之一[1]。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多糖對人體具有極大的利用價值,按其來源可分為三類: 動物多糖、植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其中植物多糖如人參、黃芩、刺五加、蘆薈等所含多糖均具有顯著的葯用功效, 如免疫增強作用, 抗腫瘤作用,抗輻射用等。據文獻[2]報道,已有近100種植物的多糖被分離提取出來。這類多糖來源廣泛且沒有細胞毒性, 應用於生物體毒副作用小,因此對植物多糖的研究已成為醫葯界的熱門領域。

多糖(polysaccharides,PS)又稱多聚糖。其存在於動物、高等植物、微生物(細菌和真菌)及海藻等機體中。多糖具有復雜、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可作為廣譜免疫促進劑,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如多糖能治療風濕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癌症等免疫系統疾病,甚至能抗 AIDS 病毒[3];還具有抗感染、抗放射、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核酸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作用;能控制細胞分裂和分化,調節細胞的生長與衰老,而且多糖作為葯物其毒性極小,因而多糖的研究已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多糖分子量在數萬或數百萬,植物多糖包括澱粉、纖維素、葡聚糖(如香菇多糖)、果聚糖樹膠、粘液質、粘膠脂(如瓊脂)等,其中有些免疫激活多糖是癌細胞抑制劑,但特異性較差。20 世紀80 年代,德國的Franz G 等研究組最為活躍,證明許多植物多糖、真菌多糖有抗腫瘤活性。這包括已用於臨床的香菇多糖(Lentinan)、雲芝多糖(Ps-K,Krestin)、豬苓多糖等。

多糖在醫葯上還是一種很好的佐劑。近年來又發現多糖的糖鏈在分子生物學中具有決定性作用。此外它還能控制細胞的分裂和分化,調節細胞的生長和衰老。多糖在食品工業、發酵工業及石油工業上也有著廣泛的應用。越來越多的植物多糖成分獲得了新的開發,其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價值得到了發展和證實,為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多糖及糖結合物在生命科學中作用的認識,以及多糖研究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改進,多糖研究異軍突起,國際科學界視多糖的研究為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甚至提出21世紀是多糖的世紀[4]。許多植物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活性,能夠增強機體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系統的功能及激活或促進抗體、補體的生成和干擾素的誘生;多糖也可以用於糖尿病的防治,促進胃潰瘍癒合和修復,具有抗輻射、降血脂等多種功效。因此,多糖及其衍生物作為生物效應調節劑而成為近年來天然葯物的研究熱點之一。

因此,對多糖的分離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篇論文主要研究醇沉分級、柱層析等。

2實驗部分

2.1主要試劑與儀器

Sephadex DEAE 系列,Pharmacia公司

唾液澱粉酶,美國Sigma公司

SDS凝膠

Coomassie Blue試劑

β-葡萄糖基-Yarive試劑

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PD 10 柱, Amersham harmacia Biotech 公司

自動流分收集器

RE52CS型旋轉蒸發儀,上海醫械專機廠

60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Angel上海分析儀器公司

269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
2.2 實驗方法fficeffice" />

2.2.1 除澱粉

將虎眼萬年青粗多糖配成20%水溶液,經唾液澱粉酶37℃酶解除澱粉。

2.2.2 除蛋白

Sevage法除蛋白質:樣品水溶液按4:1體積比加入氯仿、正丁醇(比例5:1),離心法(10000rpm、20min)除去形成凝膠狀的蛋白質,反復多次(3次)至蛋白質除盡為止。除蛋白的效果用茚三酮反應檢測,結果呈陰性(或雙縮脲試驗);同時在200~280 nm處測定除蛋白後樣品的紫外吸收曲線來檢測效果,除掉蛋白質的多糖溶液在260~280nm的紫外吸收峰消失,說明多糖不含有蛋白。

2.2.3 除鹽

將以上處理液採用半透膜,通過逆向流水透析除去低聚糖等小分子雜質,用蒸餾水透析48h。

2.2.4 醇沉分級

粗多糖15g+250mlH2O加熱溶解,冷卻,加入40%乙醇沉澱,攪拌,放置,抽濾,得沉澱(OC-1),用40%的乙醇共沉澱3次,合並濾液,濃縮。

取上濃縮液用60%乙醇沉澱,攪拌溶解,放置,抽濾,得沉澱(OC-2),濾液再用60%的乙醇共沉澱3次,合並沉澱。得濾液(60%醇溶液)(OC-3)。

TOP

交中劉曉花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交中劉曉花 當前離線

UID2208 帖子137 精華0 積分892 閱讀許可權50 在線時間0 小時 注冊時間2009-2-9 最後登錄2010-6-7
高級會員

3#
發表於 2009-2-9 14:17 | 只看該作者
2.2.5柱分離fficeffice" />

60%乙醇沉澱(OC-2)溶於熱水後與Sephadex DEAE樹脂在一個燒杯中混合。平衡後,將樹脂置於分液漏斗中並用0.5mol/L NH4HCO3溶液洗滌,分成兩個組分:0.5mol/L NH4HCO3溶液洗脫液(OC-2-1)和結合在樹脂上的組分(OC-2-2)。

0.5mol/L NH4HCO3溶液洗脫液(OC-2-1)蒸干後溶解在水中,上DEAE柱(4.5×12.0),然後用0.2mol/L NH4HCO3溶液等度洗脫,測定各洗脫液的OD值,用收集管數對OD值繪制洗脫曲線。將同一峰的組分合並,產生7個組分:OC-2-1-a(未結合部分),OC-2-1-b, OC-2-1-c, OC-2-1-d, OC-2-1-e, OC-2-1-f(1mol/L NH4HCO3洗脫液), OC-2-1-g(1 mol/L乙酸鈉洗脫液)。

上述不同組分用UV分光光度計在215和280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OD值。

減壓60℃以下將各組分蒸干,然後用PD 10柱(葡聚糖凝膠層析柱Sephadex G-25M)除去鹽和小分子。

用60%醇沉部分熱水溶解上DEAE樹脂柱,用不同濃度的NH4HCO3:0.2M、0.25M、0.4M、0.5M、1.0M

『柒』 用洗脫曲線說明ASP和lys的出峰次數並解釋

應該是出峰順序吧,先是Asp再Lys。陽離子交換樹脂,Asp在pH5.3中帶負電被排斥先洗出,Lys帶正電與樹脂交換。

『捌』 求問怎麼用離子交換樹脂層析分離混合氨基酸

【原理】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合成的高聚物,不溶於水,能吸水膨脹。高聚物分子由能電離的極性基團及非極性的樹脂組成。極性基團上的離子能與溶液中的離子起交換作用,而非極性的樹脂本身物性不變。通常離子交換樹脂按所帶的基團分為強酸(=R=S03H)、弱(=COOH)、強鹼 (=N+=R:)和弱鹼(=NH2=NHR=NR2)。
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小分子物質如氨基酸、腺苷、腺苷酸等是比較理想的。但對生物大於物質如蛋白質是不適當的,因為它們不能擴散到樹脂的鏈狀結構中。故如分離生物大子、可選用以多糖聚合物如纖維素、葡聚糖為載體的離子交換劑。
本實驗用磺酸陽離子交換樹脂分離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中性氨基酸(丙氨酸)鹼性氨基酸(賴氨酸)的混合液。在特定的pH條件下,它們解離程度不同,通過改變脫液的pH或離子強度可分別洗脫分離。
【材料】1.實驗器材層析柱(1.6X20cm);恆流泵;梯度混合器;試管及試管架;紫外分光光度計、磺酸陽離子交換樹脂(Dowex 50)
2.實驗試劑
(1)2mol/L HCl
(2)2mol/L NaOH
(3)0.1mOl/L HCl
(4) 0.1mol/L NaOH
(5)pH4.2的檸檬酸緩沖液:0.lmol/L檸檬酸54m1加0.1mol/L檸檬酸鈉46ml
(6)pH5的醋酸緩沖液:0.2mol/L NaAc 70ml加 0.2mol/L HAc 30ml
(7)0.2%中性茚三酮溶液:0.2g茚三酮加100ml丙酮
(8)氨基酸混合液:丙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各10m1加0.1mol/L HCl 3m【方法】
1. 樹脂的處理
100ml燒杯中置約10g樹脂,加25ml 12mo1/L HCl攪拌2h,傾棄酸液,用蒸餾水充洗滌樹脂至中性。加25ml 12mol/L NaOH至上述樹脂中攪拌2h,傾棄鹼液,用蒸餾水洗滌至中性。將樹脂懸浮於50ml pH4.2檸檬酸緩沖液中備用。
2. 裝柱取直徑0.8cm~1.2cm、長度 10cm~12cm的層析柱,底部墊玻璃棉或海綿圓墊,自頂部注入經處理的上述樹脂懸浮液,關閉層柱出口,待樹脂沉降後,放出過量的溶液,在加入一些樹脂,至樹脂沉積至8cm~10cm高度即可。於柱子頂部繼續加入pH4.2檸檬酸緩沖液洗滌,使流出液pH為4.2為止,關閉柱子出口,保持液面高出樹脂表面1cm左右。
3. 加樣、洗脫及洗脫液收集
打開山口使緩沖液流出,待液面幾乎平齊樹脂表面時關閉出口(不可使樹脂表面乾燥)。用長滴管將15滴氨基酸混合液仔細直接加到樹脂頂部,打開出口使其緩慢流入柱內。當液面剛平樹脂表面時,加入0.1mol/L HCl 3ml,以10滴/min~12滴/min的流速洗脫,收集洗脫液,每管20滴,逐管收存。當HCl液面剛平樹脂表面時,用1m1 pH4.2檸檬酸緩沖液沖洗柱壁一次,接著用2ml pH4.2檸檬酸緩沖液洗脫,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並注意勿使樹脂表面乾燥。
在收集洗脫液的過程中,逐管用茚三酮檢驗氨基酸的洗脫情況,方法是:於各管洗脫液中加10滴pH5醋酸緩沖液和10滴中性茚三酮溶液,沸水浴中煮10min,如溶液呈紫藍色,表示已有氨基酸洗脫下來。顯色的深度可代表洗脫的氨基酸濃度,可比色測。
在用pH4.2檸檬酸緩沖液把第二個氨基酸洗脫出來之後,再收集兩管茚三酮反應陰性部分,關閉層析柱出口,將樹脂頂部剩餘的pH4.2檸檬酸緩沖液移去。
於樹脂頂部加入2ml 0.1mo1/L NaOH,打開出口使其緩慢流入柱內,按上面I續用0.1mo1/L NaOH洗脫並逐管收集 (注意仍然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每管20滴。做洗脫液中氨基酸檢驗,在第三個氨基酸用0.1mo1/L NaOH洗脫下來以後,再繼續收集兩管茚三酮反應陰性部分。
最後以洗脫液管號為橫坐標,洗脫液各管光密度(以水作空白,在570nm波長讀取吸光度)或顏色深淺(以 -,±,+,++...表示)為縱坐標作圖,即可畫出一條洗脫曲線。
【注意事項】
1. 一直保持流速10滴/min~12滴/min,並注意勿使樹脂表面乾燥。
2. 在裝柱時必須防止氣泡、分層及柱子液面在樹脂表面以下等現象發生。

『玖』 大孔樹脂怎麼根據泄露曲線確定上樣量

.而動態吸附包括抄泄露曲線和洗脫曲線的考察,前者是為了確定最大上液體積,後者是為了確定洗脫液用量..,但是動態吸附試驗必須在靜態基礎上才能完成.靜態吸附是為了考察最佳大孔樹脂、最佳洗脫劑及濃度以及PH等對樣品吸附的影響,這些用靜態吸附我想應該是為了節約大孔樹脂用量吧.

『拾』 以離子交換色譜法為例,簡述濕法裝柱的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1.樣品處理:對被分離樣品有時要經過水解等化學處理,樣品溶液一般要兼顧到濃度與粘度兩方面。
+ B4 ^: J i3 _) \- T: R/ |" v2.離子交換柱的安裝:層析柱內徑必須粗細均勻,柱管大小可據實際需要選擇。柱下端膠塞中插入一放液管,膠塞上蓋以園形尼龍綢或發泡塑料片以防止交換樹脂流出。
+ H/ ?0 X, d' E2 P8 h& S- U3.裝柱:⑴裝柱質量是確保柱層析分離效果的技術關鍵之一,越是高技術層析(如使用毛細管層析柱的高級層析設備)裝柱的技術要求和難度越高,以至手工操作很難達到。⑵裝柱的質量要求,無論是手工、機械、自動化裝柱都是一樣的,要求裝入柱中的分離載體材料松緊適度,分布均勻,無氣泡、無斷層、無結節,能保持正常的溶脹形態和結構;⑶裝入柱中樹脂的高度與直徑之比因分離對象和分離目的不同而相差很大,本教材推薦的肝素鈉洗脫柱裝柱高度是柱徑的4~6倍。⑷操作次序,以手工裝入溶脹的D254樹脂(濕法裝柱)為例,其操作程序可概括為:①查連接(柱與塞之間、上下塞與進出液管之間、梯度混合器與進液管之間、出液管與收集器之間等等的連接是否正確、緊密),②試止漏(塞子、接頭、活塞開關處在長時間滿負荷下不泄漏),③加隔離緩沖墊(緊貼於柱子下端塞子的內平面),④加少許平衡液於空柱內,⑤趕氣泡(緩沖墊內和出水管中的氣泡),⑥開通放水開關,⑦與放水量保持相當的流速,向柱內勻速加完載體材料漿,⑧關閉放水開關,令樹脂自然下沉,⑨用洗滌液和清水洗滌樹脂,⑩最後用緩沖液過柱和平衡柱,使樹脂結構平衡穩定,⑾在樹脂表面蓋上一片尼龍或泡膜塑料,並與柱子內壁保持嚴密接觸,以防加樣時樹脂泛起。
( ?6 Y, g6 D5 S2 e- z% v b* m4.加樣:緩緩打開柱子下端的放液開關,使柱內液面剛好降至樹脂面時便立即將樣品溶液小心地加到尼龍或泡膜塑料片上,待樣品液面剛好進入樹脂層內便立即加入少許平衡緩沖液,以清洗粘附在覆蓋層中的樣品,並隨之進入樹脂層。當柱內液位接近樹脂表面時便立即添加洗滌液進行洗滌操作。$ o+ c9 M: n3 `% Q
5.洗滌:選用合適的洗滌液、恰當的總用量及洗滌流速,小心洗滌柱內樹脂,以除去不被離交樹脂吸附的雜質。: K0 s* j/ p; W4 d) o7 W6 _
6.洗脫:由洗脫曲線找出洗脫液的最佳濃度和適當的總量、操作壓及流速進行洗脫。
5 m- U F# X! m' M. O# g! |7.監測:用敏感快速的方法(參見下文「測定」)監測分離成分是否洗脫出來以及洗脫峰的軸向分布
9 v2 C$ h- _- \: S8.收集:一旦發現待分離成分洗脫出來便可進行一步或分步收集,並可根據各成分洗脫峰的軸向分布和濃度監測,決定產品收集濃度區段,棄去的洗脫液可循環用於相同成分的洗脫。
1 v7 I2 v8 H, m8 y3 ] M; J8 m9.沉澱/離心:用沉澱劑可將分離組分沉澱或離心下來脫水乾燥,沉澱劑回收再用。
" a3 @7 z0 a' t10.脫水乾燥:加入適當脫水劑為如無水乙醇、丙酮或乙醚脫水後進一步乾燥。5 _" H" J" X0 e% v" V
11.測定:對層析所得產品可稱重或測定活性計算其得量和收率。. ^7 ]4 x, e- `1 p# y- z. d7 g9 m5 `
【注意事項】4 G; U! }* `$ X7 C" b: b0 f
1.應根據被分離物質的理化性質、分子大小、分子形狀和分離的目的要求,選擇分離效果好、交換容量大而機械強度較高的分離載體材料。市售的分離載體有明確的規格型號、理化性質、功能作用、活化再生和保養存放等技術參數資料可供用戶選擇。
* K7 Q, U. T% x8 y5 R2.應根據分離純化的對象、規模選擇層析柱的長短、粗細、柱高與內徑之比,使達到最佳分離效果;此外,柱子材料的化學性質要穩定、透明,內徑要均一、光滑,死腔要愈小愈好,要有利於緊固、連接、裝柱與維護。
4 E& F! k7 Q. W3 [& s/ k( ?- P3.柱子安放要垂直、穩固,與之相連的各種線路、管道、設備、設施的布局和連接要緊奏,要方便操作、觀察與維護。4 F5 w( v8 w+ c4 C
4.要求裝入柱中的分離載體材料松緊適度,分布均勻,無氣泡、無斷層、無結節,能保持正常的溶脹形態和結構。5 F n1 O% }8 d z+ T0 L# t2 |3 C
5.保持柱內樹脂層面平整、層序結構始終如一是確保柱層析分離效果的又一技術關鍵。為此,從裝柱到洗脫結束的過程中,尤其是加樣、洗滌、洗脫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柱內液位不低於柱內樹脂的頂部平面,尤其要始終保持柱內樹脂的層序結構始終如一,不被打亂,特別要防止更換濃度不同的洗滌洗脫液時發生「翻缸」而攪亂樹脂層結構,「壓缸」而造成柱層斷裂和梗塞斷流。
7 z/ W" C+ E8 q: i& t g6.注意保持一定的操作壓,這對確保層析柱流速和分離效果十分重要。因為流速不僅與洗脫液加在柱上的壓力(因液面差造成)有關,也與裝柱材料的粒度、交聯度、機械強度有關。應針對具體情況建立一個操作壓、流速和分離效果的最佳平衡點。
; N( j K7 n0 T" {9 [$ S6.顯著標明各種洗滌、洗脫液的技術參數,嚴禁亂用和混用。) M) k" o* {2 g( F
7.製作洗脫曲線,確定洗脫液收集方案,設置洗脫監控點。2 N; I* F% \6 e9 I5 J% X1 V
8.注意剔除破損樹脂,及時補足流失、破損的循環樹脂量。
# S5 F F8 K3 V2 ]9 A1 E6 U+ o9.嚴格掌握新、舊樹脂的活化、再生條件,及時再生舊樹脂。$ h4 U9 m: L5 L7 g
樹脂的再生:每次洗脫結束,用清水將樹脂洗出柱體再用、再生,或用高濃度的NaCl溶液浸泡貯存。樹脂經過一段使用後樹脂上的活性基團因被交換而使交換容量大為降低,此時樹脂需要再生處理。( z# |! T+ @) z" O
大處理(酸—鹼—酸):加入樹脂2倍量的2mol HCL溶液攪拌3小時,自來水沖洗至中性;又用2mol NaOH溶液照酸處理方式處理;再用2mol HCL處理。
5 F% O1 U$ W2 r小處理(鹼—酸):濃度、方法同上。) o4 @' Y" x8 ]8 s2 {8 P6 i
連續用數次的樹脂進行小處理,用十次後的樹脂要進行大處理。
4 {, T2 J( F& L& C: a- C% E& g$ X9 v10.注意脫水乾燥條件。$ M) H0 {1 @& q' Y9 j" t7 n1 x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