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粉MG
❶ 造什麼產品用樹脂粉量最大
我供材料給很多樹脂工藝品廠,大部分不是很好做,因為普通的工藝品賣不起價格,不過現在樹脂也計較便宜
❷ 樹脂粉是什麼
新型高強高韌性水性樹脂粉。本品為白色粉體,單組份加一定比例的水攪拌均勻,可加回入100%的填料答,如石英粉,重、輕質碳酸鈣粉(目數:300目),倒入模盆中,用真空抽除氣泡或震動排泡,靜置30-60分鍾後可拆模。該產品廣泛用於各類工藝品,大型城市雕塑,地板,浮雕,砂岩製品等等行業。其製品具有環保,耐溫200度,耐氣候等優異性能,且其價格低廉。
樹脂粉廣泛用於做實心和空心的工藝品系列;如石材,人造大理石系列、傢具工藝品系列、建材系列、板材系列、花園工藝品系列、燈飾工藝品系列、防火板系列、玻璃鋼(纖維)系列、歐式構件工藝品、假山系列、磨石磨砂系列、巨型飾品系列、浮雕系列、佛具系列、聖誕系列、禮品系列、扶手系列、花鳥系列、燭台系列、浮雕(凸、凹)系列、仿波麗系列等民生用品。
❸ PVC樹脂粉,一型,二型,六型的編碼和使用范圍。
一是按國家標准GB/T5761,從SG-1到SG-8;
二是直接用聚合度表示(數字,800、1000等);
三是用K值表示,回如K60,K55等,是根據粘數換算出來的一答個值,K57大概是700聚合度,K60是800的,K66大概是1000。一般在技術交流或資料上都習慣用K值,比較簡單明了。
PVC分類對照表
❹ 樹脂粉是什麼
消光聚抄氯乙烯樹脂
(襲PS-1000)
主要指標:凝膠含量≥25%
用途:消光硬製品,壓延片材、壓延薄膜。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消光樹脂
(PS-3000)
用途:
1、耐熱電纜料,如:護套、某些電器的孔塞、襯墊
2、高強度薄膜,如:鹽膜、雨衣、檯布等
3、代替橡膠做鞋底料
4、高檔革
5、襯墊材料,如:屋頂的防水卷材,汽車腳踏板襯墊片材,鐵路路軌
....與枕木間墊塊等
6、汽車、住房門窗等密封條
7、各種軟管,如:水管、水嘴、醫用塑料管等
特點:
1、製品表面的低光澤性和低粘性
2、高聚合度
3、製品良好的熱穩定性
4、製品橡膠狀高彈性(耐磨性好,回彈性高,耐候性優良)
5、快速凝膠
❺ 哪位大神知道怎樣區分siamvic樹脂粉型號
PVC電纜料是以聚氯乙烯為基礎樹脂,添加穩定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對苯二甲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等增塑劑以及碳酸鈣等無機填充物,助劑和潤滑劑等添加劑,經過混配捏合擠出而制備的粒子。
❻ PVC樹脂粉有哪幾種
你是要買抄PVC樹脂粉的話我推薦襲你可以看下常州的一家賣樹脂粉的公司叫常州榮仁,這家公司做了10多年的PVC樹脂粉了。PVC樹脂粉可分為以下三種:1.通用型PVC樹脂、2.高聚合度PVC樹脂、3.交聯PVC樹脂。
❼ 五刑樹脂粉密度
SG-5PVC聚合度在1000~1100左右,外觀為白色穩定性粉末,粒徑為60-250um,表觀密度為0.4-0.6g/ml
❽ 什麼是樹脂粉
樹脂粉是一個統稱,只要是粉狀樹脂都可以簡稱為樹脂粉。
❾ 聚氯乙烯樹脂粉規格型號分類問題
聚氯乙烯的規格型號是根據聚合度來定的。給你復制個標准,你對照一下: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發布 2007-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前言
本標准對應於ASTMD 1755:1992(2001年確認)《聚氯乙烯樹脂規范》,與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准代替GB 5761-1993《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本標准與GB 5761-1993的技術差異為:
——對范圍進行了調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標(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檢驗項目中抽檢項目的檢驗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樣品保存期限
——刪除了附錄B「白度(160℃,10min)試驗方法」;
——增加了附錄B「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准由中國[wiki]石油[/wiki]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SAC/TC 15/SC 7)歸口。
本標准委託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解釋。
本標准起草單位: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樂金大沽化學有限公司、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東南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陳沛雲、孫麗娟、趙陽、姜軍、張英民、諶紹銅、方向陽、孫文育。
本標准於1986年首次發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准適用於以懸浮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本體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亦可參照採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1250 極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試驗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發出氯化[wiki]氫[/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wiki]測試[/wiki]方法
GB/T 4615 聚氯乙烯樹脂中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方法
GB/T 6003.1 金屬絲編織網試驗篩
GB/T 6679-2003 固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9348 聚氯乙烯樹脂的雜質與外來粒子數的測定方法(GB/T 9348-1988,eqv ISO 1265-1979)
GB/T 9349 [wiki]聚乙烯[/wiki]、相關含氯均聚物和共聚物樹脂及其混合物熱穩定性的測定 變色法(GB/T 9349-2002,eqv ISO 305:1990)
GB/T 15595 聚氯乙烯樹脂熱穩定性試驗方法 白度法
GB/T2002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表觀密度的測定(GB/T 20022-2005,ISO 60:1997,MOD)
3 產品分類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產品由GB 3402.1中規定的產品名稱、聚合方法和用途的表示符號及粘數分類號(見表1)等四項組成的代碼分類。聚合方法和用途及粘度的表示符號組合稱為型號。
粘數分類號n 0 1 2 3 4 5 6 7 8 9
粘數,ml/g >156 156~144 143~136 135~127 126~119 118~107 106~96 95~87 86~73 <73
4 要求
4.1 外觀:白色粉末。
4.2 物化性能應符合表2要求。
表二 物化性能要求
序號
項目 型號
SG0 SG1 SG2 SG3 SG4
等級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56
>(77)
>[1785] 156~144
(77~75)
[1785-1536] 143~136
(74~73)
[1535-1371] 135~127
(72~71)
[1350~1250] 126~119
(70~69)
[1250~11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wiki]%[/wiki],≤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7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27 25 23 27 25 23 26 25 23 23 22 20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5×10-3 — 5×10-3 — 5×10-3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表2(續)
序號
項目 型號
SG5 SG6 SG7 SG8 SG9
等級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優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18~107
(68~66)
[1135-981] 106~96
(65~63)
[980-846] 95~87
(62~60)
[845~741] 86~73
(59~55)
[740~650] <73
<(55)
<[6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20 40 80 20 4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8 0.45 0.42 0.48 0.45 0.42 0.50 0.45 0.42 0.50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30 50 90 30 5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19 17 — 15 15 — 12 — — 12 — —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5 70 70 75 70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 —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30
5 試驗方法
5.1 外觀
目視觀察或依據供需雙方協議按GB/T 2913執行。
5.2 粘數(或K值及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粘數、K值和平均聚合度的測定方法可任選其一。若有爭議,以GB/T 3401為仲裁方法。
5.2.1 粘數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
5.2.2 K值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其中K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
ts ——溶液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t0——溶劑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毫升(g/mL)。
平行測定的相對偏差應不大於0.7%。
試驗結果取平行測定的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修約至整數。
5.2.3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按附錄A進行。
5.3表觀密度的測定
按GB/T 20022附錄A進行。
5.4 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
按GB/T 3400進行。
5.5 揮發物(包括水)含量的測定,
按GB/T 2914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10[wiki]±[/wiki]2)℃,時間為1h,並按1h的失重量計算結果。
5.6 篩余物的測定
按GB/T 2916或附錄B進行。若有爭議,以GB/T 2916為仲裁方法。
5.7 「魚眼」數的測定
按GB/T 4611進行。
5.8 水萃取液電導率的測定
按GB/T 2915進行。
5.9 雜質粒子數的測定
按GB/T 9348進行。
5.10 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的測定
按GB/T 4615進行。
5.11 白度(160℃,10min)的測定
按GB/T 15595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60±1)℃,時間為10min。若用戶對熱穩定性還有其他要求時,可由供需雙方協商,選用GB/T2917.1或GB/T 9349進行測定。
6 檢驗規則
6.1 組批
以單釜所得產品或同聚合條件的數釜產品經混合均勻為一批。
6.2 采樣
6.2.1 從批量總袋數中按下述規定的采樣單元數進行隨機采樣。當總袋數小於500時,按表3確定;大於500時,以公式 (N為總袋數)確定,如遇小數進為整數。
表3 選取采樣袋數的規定
總袋數 采樣袋數 總袋數 采樣袋數
1~10 全部 182~216 18
11~49 11 217~254 19
50~64 12 255~296 20
65~81 13 297~343 21
82~101 14 344~394 22
102~123 15 395~450 23
124~151 16 451~512 24
152~181 17
6.2.2 采樣時,用采樣探子(GB/T 6679-2003附錄A或和附錄C或相似探子)自袋的中心垂直插入深度的3/4處,採取均勻樣品或用連續自動采樣器(或人工)在包裝線按采樣單元數確定的間隔采樣。
6.2.3 采樣量不少於2kg,混均後分裝於潔凈乾燥的容器(或塑料袋)中封嚴,(用於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的樣品,應貯存儲存在密封良好的樣品瓶中並壓實充滿),並標明產品批號和采樣日期。
6.3 出廠檢驗
6.3.1 產品出廠前應由生產企業檢驗部門進行質量檢驗,並附有質量檢驗報告單,其內容包括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型號、批號、質量指標、等級、生產日期,並有檢驗章。未滿足標准要求的產品不得聲明符合本標准。
6.3.2 物化性能要求中出廠檢驗項目為粘數(或K值或平均聚合度)、表觀密度、揮發物含量、0.25mm篩余物、雜質粒子數、「魚眼」數、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其餘檢驗項目為型式檢驗項目中的抽檢項目。如有停產後復產、原料或者工藝有重大改變、合同規定等情況,必須進行型式檢驗。在連續正常生產時,抽檢項目應保證達到本標准規定指標,每月抽檢一次,當抽檢不達標時應每批都經行檢驗,直至連續五批檢驗結果都符合標准規定後,方可按正常抽檢。
6.3.3 檢驗結果中如有不符合本標准要求的項目時,應自同批產品中以雙倍采樣單元數采樣對不符合本標准要求項目進行復檢,以復檢結果確定。如仍不符合本標準的技術要求,即為不合格品。
6.3.4 本標准產品質量指標極限數值的確定,採用GB/T 1250中「修約值比較法」。
6.4 用戶驗收
用戶有權按本標准規定對收到的產品進行驗收,如發現產品有不符合本標准規定時,自收到之日起,三個月內向生產廠提出處理意見。
因貯運管理不當影響產品質量,則應由貯運單位負責。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標志
包裝袋上應標明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准號、凈質量、生產廠名稱及地址,並標識產品型號及等級。
7.2 包裝
本產品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四層牛皮紙袋、聚丙烯編織袋或牛皮紙與聚丙烯編織物復合袋包裝。每袋凈重25.0±0.2kg,亦可採用適宜的其他包裝方式和包裝質量。應保證產品在正常貯存中包裝不破損,產品不被污染、不泄漏。
7.3 運輸
運輸時必須用潔凈的運輸工具,並防止雨淋。
本產品為非危險品,可按一般貨物運輸。
7.4 貯存
產品應存放在乾燥通風的倉庫內,以批為單位分開存放,不得露天堆放,防止日曬和受潮。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A.1 溶劑
硝基苯,分析純。
A.2 儀器
A.2.1 烏氏粘度計,如圖A1所示。
圖A1 烏氏粘度計
A.2.2 甘油(丙三醇)浴,可控制(100±2)℃。
A.2.3 恆溫水浴,可控制(30±0.05)℃。
A.2.4 玻璃砂芯漏斗,孔徑(10~15μm)。
A.2.5 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
A.2.6 秒錶,分度值0.1s。
A.3 操作步驟
A.3.1 測試溶液的制備
稱取(200±0.1)mg聚氯乙烯樹脂試樣,於50mL帶玻璃塞的容量瓶中,加入約40mL硝基苯,在保持(100±2)℃的甘油浴中加熱,間斷搖動容量瓶使試樣完全溶解後,取出容量瓶冷卻至室溫,再置於(30±0.05)℃恆溫水浴中20min,用同樣溫度的硝基苯稀釋至刻度,搖均待用。
A3.2 溶劑流經時間的測試
在粘度計管2、管3分別接上乳膠管,把粘度計垂直置入(30±0.05)℃的恆溫水浴中,使水面超過粘度計球C。
用玻璃砂芯漏斗將溶劑經管1濾入粘度計球A,直至溶劑的液面處於刻在球A上的兩條刻度線之間,恆溫10min。
緊閉管3上的乳膠管,用吸球經管2上的乳膠管慢慢地將溶劑吸進球B,使溶劑升至球C一半時,停止吸氣。
取下吸球再放開管3上的乳膠管,使得溶劑自由下落,用秒錶測量液面從球B上刻度線降至下刻度線所需要的時間,准確至0.1s。重復進行測試並取平均值。
A3.3 溶液流經時間的測定
將上述溶劑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約15m的溶液(A.3.1)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使溶液通過球B吸上放下三次,再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剩餘的溶液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再按A3.2步驟測定溶液的流經時間。
A.4 計算
A.4.1 增比粘度ηsp
按式(A.1)計算:
............................ (1)
式中:
t1——溶劑硝基苯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t2——測試溶液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A.4.2 特性粘度[η]
按式(A.2)計算:
............................(2)
式中:
ηr——相對粘度的數值(t2/t1);
ηsp——增比粘度的數值;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升,g/L。
A.4.3 平均聚合度P
按式(A.3)計算:
............................(3)
式中:[η]——特性粘度的數值。
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
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B.1 范圍
本試驗方法適用於懸浮法聚氯乙烯樹脂的篩余物和顆粒大小分布的測定。
B.2 原理
將定量的樹脂,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wiki]機械[/wiki]振擺進行干篩,稱量篩余物。
B.3 定義
篩余物:試驗後留在篩子上的樹脂,以質量分數表示。
B.4 儀器
B.4.1 標准篩振機,主要技術參數為:振動次數230次/min,振動偏心距12mm,振動次數175次/min,振幅高度(2~3)mm可調,電機轉數2800轉/min。
B.4.2 篩子,篩面直徑200mm,高度25mm,篩框和篩網是金屬的,應符合GB/T 6003.1中的規定。按規定和樹脂顆粒大小分布選擇所需的孔徑。
註:可用含有水和清洗劑的超聲清洗裝置清洗篩子,或使用刷子小心清理,如嚴重堵塞,可將篩子浸入四氫呋喃中(3~4)d,取出晾乾即可使用。
B.4.3 天平,分度值0.01g。
B.4.4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B.4.5 定時器(秒錶)。
B.5 試驗方法
稱取試樣25g,精確至0.01g(若有靜電,可加入抗靜電劑γ-氧化鋁0.025g,混均)。將混均後的樹脂輕輕倒入篩中,牢固地裝在振篩機上,啟動篩機,同時開始計時,振篩20min停機,連同篩底取下。任選以下方式中一種進行稱量:
a) 將每隻篩子和篩余物一起稱量再減去篩子的質量,精確至0.01g;
b) 將每隻篩子篩余物仔細刷下收集在已知質量的容器中,稱量,精確至0.0001g。
B.6 結果表示
B.6.1 結果計算
篩余物的質量分數R按式(B.1)計算:
R=m1/m0×100 (B.1)
式中:
m0 ——試樣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m1 ——篩余物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以兩次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為結果,修約至一位小數。
B.6.2 重復性
同一試樣連續兩次或者同台篩機二組篩一次測定,如果不滿足下列條件,則結果無效。
a)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大於或等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3%;
b)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小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2%;
c)每個篩的篩余物和底盤中樹脂質量分數總和在(100±2)%范圍內。
❿ PVC-M是不是一種樹脂粉起到什麼作用,有沒有專業人士能回答。
PVC-M是改性聚氯乙烯管.
PVC類管材產品的改性產品——PVC-M管的抗震性能與PVC-U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pvc壽命長是指材料本身在承受壓力較小或不受壓的情況下其壽命要長於PE等塑料,而且PVC的長期強度為≥25Mpa,而PE100≥10Mpa。但是PVC對應PE來講略顯「脆性」。即受到沖擊易受傷,長期強度就變低。因而國家標准中UPVC採用2.5(∮90以下管道)或2.0(∮110以上管道)的保險系數設計管道,而PE只採用1.2(PE100)的保險系數設計管道,即UPVC只要解決相對脆性,不僅能提高管材的安全性能(沒有必要用這么高的保險系數),還能解決與目前國內施工條件的適應性。
為了更好的方便用戶使用,致力於提高PVC的韌性,降低設計保險系數。同時讓用戶更放心使用PVC管道,進行了系列研究。為了保證韌性的長久性,採取只增韌性不增塑的方法,終於開發了PVC—M管道。
在基本不降低長期強度的前提下,韌性達到沖擊高於UPVC5~10倍,缺口沖擊強度≥30Mpa(20℃),是UPVC的3倍以上。韌性提高後破壞敏感性降低,管材不容易受傷或受傷程度大大降低,這樣對長期強度影響變小。因而設計用安全系數可以採用1.6。(在上述韌性下,經過許多國家驗證的系數,何況我公司的PVC—M韌性指標超過其試驗的韌性),盡管噸成本PVC—M高於UPVC,但由於保險系數取值低,壁厚變薄,因而每米價格不高於UPVC。
這樣PVC—M管材既有PE管道的優點,又有UPVC安裝、維修方便的優點。同時價格不高於UPVC管材,比PE管道每米低30%左右。因而它比UPVC、PE管道更具有廣闊的前景。
PVC管的改性——PVC-M和PVC-O。普通的PVC-U管的MRS較高,但安全系數為2.5,強度優勢不大,PVC-M管可通過提高韌性減小安全系數,而PVC-O管可通過定向改性同時提高強度和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