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膜元件乾燥
A. 為什麼反滲透膜元件一旦濕潤就不能變干
膜元件乾燥後會出現產水量的不可逆下降,具體參見膜技術手冊。
ps:管理員不懂不要亂推薦,為什麼反滲透膜元件一旦濕潤就不能變干,啥叫報廢,真業余啊。
B. 為了保證反滲透膜長期穩定安全運行,對膜元件需要注意哪些
新膜元件:
(1)膜元件在出廠前都經過了通水測試,並使用1%的亞硫酸鈉溶液進行儲藏處理,然後用氧氣隔絕真空包裝;
(2)膜元件必須一直保持在濕潤狀態。即使是在為了確認同意包裝的數量而需暫時打開時,也必須是在不損壞塑料袋的狀態下進行,此狀態應保存到使用時為止;
(3)膜元件最好保存在5~10℃的低溫下。在溫度超過10℃的環境中保存時要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並且避免陽光直射,保存溫度不要超過35℃;
(4)膜元件如果發生凍結就會發生物理破損,所以要採取保存措施,不要使之凍結;
(5)堆放膜元件時,包裝箱不要超過5層,並要確保紙箱保持乾燥。
使用過的膜元件:
(1)膜元件必須一直保持在陰暗的場所,保存溫度不要超過35℃,並且要避免陽光直射;
(2)溫度在0℃以下時會有凍結的風險,所以要採取防凍結措施;
(3)為了防止膜元件在短期儲藏、運輸以及系統待機時微生物的滋長,需要用純水或反滲透產水配置濃度500~1,000ppm、pH3~6的亞硫酸鈉(食品級)保護液浸泡元件。通常,採用Na2S2O5,它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氫鹽:Na2S2O5+H2O—2NaHSO3
(4)將膜元件放在保存溶液中浸泡大約1小時後,將膜元件從溶液中取出,並包裝在氧隔離袋中,將袋子密封並貼上標簽,標明包裝日期;
(5)需要保存的膜元件進行重新包裝之後,保存條件與新的膜元件的一致。
(6)保存液的濃度及pH都要保持在上述范圍,需要定期檢查,如果可能發生偏離上述范圍時,要再次調制保存液;
(7)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進行保存時,都不能使膜處於乾燥狀態。
(8)另外也可以採用濃度(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2~0.3%甲醛溶液作為保存溶液。甲醛是比亞硫酸氫鈉更強的微生物殺傷劑,並且成分中不含有氧。
C. 請教:反滲透膜中,干膜的優點、缺點及產品材料、參數等
據我的使用經驗來看,干膜和濕膜沒什麼本質的區別。非要是說干膜有什版么優點就在包裝上,濕權膜都是真空包裝的,干膜不用,存放起來也比較方便,但單獨。比如陶氏的BW30-365、BW30-400、BW30-400FR都是干膜,海德能ESPA1、ESPA2都是濕膜,但干膜的脫鹽率好像都差不多,不像濕膜有一定區別。具體的參數濕膜和干膜每個品牌都有各自不同型號,根據自己需要的產水量和脫鹽率選擇,單就干濕橫向比較沒有太大意義~
D. 反滲透膜元件
反滲透膜系統故障判斷和排除 反滲透膜系統主要存在兩大類故障:(1)RO系統初始運行(調試)時產水量和脫鹽率異常。(2)RO系統初始運行情況正常,經過一段時間後出現產水量和脫鹽率降低的情況。下面針對此兩大類故障進行討論。 反滲透膜系統初始運行(調試)的故障排除 反滲透膜系統初始調試時,可以把系統實際性能與VONTRON ROdesign系統輔助設計軟體計算結果(污堵系數=1)進行對比,判斷系統初始性能是否有異常。 產水量低,壓力高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儀器儀表讀數誤差壓力表、流量計使用前沒有校正,讀數不準確。壓力表安裝位置離壓力容器兩端較遠,其讀數含有管路的壓力損失,但被作為進水壓力則導致進水壓力偏低,產水量偏低。 ⑵溫度進水溫度比初始設計時低,進水溫度每降低3℃產水量約降低10%。 ⑶進水電導(或TDS)進水電導(或TDS)比設計值高很多,對於NaCL溶液TDS每增加1000ppm則滲透壓增加約11.4psi(0.8bar),相同進水壓力下,產水量將降低。 ⑷產水側壓力相同進水壓力下,由於產水側設置憋壓或者產水管路偏小輸送點遠、高造成阻力較大,導致凈壓力減少,產水量降低。 ⑸壓差正常情況,對於6芯裝8040膜元件,兩段壓差約3~4bar。管路設計不合理導致壓力損失較大或者二段濃水排放閥不完全關閉,這些都將導致凈壓力減少,從而導致產水量降低。 ⑹膜元件通量衰減濕膜元件保存不到位或濕膜元件裝入系統後未採取保護措施,使膜元件變干,導致通量大幅衰減或無通量,從而導致系統產水量低。膜元件裝入系統前沒有確認進水是否達標,導致用含有陽離子、中性、兩性表面活性劑或含有其它與膜不兼容的化學品的進水浸泡沖洗膜元件,致使膜元件通量衰減,從而導致系統產水量低。 脫鹽率低,產水電導高 ⑴儀器儀表讀數誤差電導儀(或TDS儀)沒有進行校正,讀數誤差較大,導致計算出的脫鹽率低。 ⑵膜元件連接器或壓力容器端板連接適配器密封泄露安裝膜元件過程中,連接器上的『O』型圈扭傷或脫落,導致高含鹽水進入產水中。判斷:首先測出每支壓力容器的產水電導,若有某個壓力容器的產水電導偏高,再用『探針法』判斷露鹽點的具體位置,若露鹽點在連接器處則可以重新安裝膜元件予以糾正;若露鹽點在膜元件處,則須更換有問題的膜元件。 ⑶進水pH值反滲透膜比較理想的脫鹽率范圍為6~8,過低或過高的pH值對整個系統的脫鹽率都有影響。 ⑷進水為地下水,水中碳酸氫根(HCO3-)含量較高地下水鹼度較高,其HCO3-含量較高,由於HCO3-被脫除後,此平衡(CO2 + H2O à HCO3- + H+)將向右進行,導致系統產水pH變低,電導升高。 ⑸膜元件被氧化膜元件裝入系統之前沒有對預處理出水的達標情況進行檢查,致使余氯超標或含有其它氧化劑的進水進入膜系統,造成膜的氧化,使膜元件脫鹽率降低。另外陽離子、中性、兩性表面活性劑也會造成膜元件脫鹽率的降低。 反滲透膜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的故障排除 此類故障通常至少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1.標准化後產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運行壓力來維持額定的產水量; 2.標准化後脫鹽率降低,在反滲透系統中表現為產水電導率升高; 3.壓降增加,在維持進水流量不變的情況下,進水與濃水間的壓差增大; 膜系統出現上述故障時,分析處理的步驟如下: ⑴根據故障的症狀、位置及日常運行的數據記錄初步判斷污染屬於哪一類型(污堵、結垢、微生物等);若無日常運行記錄,則需對原水及濃水進行水質分析及預處理出水控制指標進行檢測,幫助分析故障可能<
E. 反滲透膜要停用一段時間,怎麼保護就這么放著好嗎需要注意些什麼,才能保證膜的壽命不受影響。
反滲透膜停用保護措施
膜元件短期保存應如何保護
因芳香族聚醯胺反滲透膜與含有殘余氯的水接觸將給膜元件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傷,所以在對反滲透設備及管路進行殺菌、化學清洗或封入保護液時應保證配製葯液的水中不含任何殘余氯。如果有殘余氯存在,要使用亞硫酸氫鈉還原殘余氯,並保持足夠的接觸時間以保證還原完全。
短期保存方法適用於ro膜停止運行5~30天的反滲透系統。此時反滲透膜元件仍安裝在 RO 系統的壓力容器內。保存操作的具體步驟如下
① 用給水沖洗反滲透系統, 同時注意將氣體從系統中完全排除。
② 將壓力容器及相關管路充滿水後,關閉相關閥門,防止氣體進入系統。
③ 每隔5天按上述方法沖洗一次。
膜元件長期停用保護措施
如果反滲透膜停用30天以上,膜元件仍安裝在壓力容器中的反滲透系統。
應該進行如下保護:
① 清洗反滲透系統中的膜元件。
② 用反滲透產出水配製殺菌液,並用殺菌液沖洗反滲透系統。殺菌劑的選用及殺菌液的配製方法可參見膜公司相應技術文件或與膜公司當地代表處聯系以獲取有關技術建議。
③ 用殺菌劑充滿反滲透系統後,關閉相關閥門使殺菌液保留於系統中,此時應確認系統完全充滿。
④ 如果系統溫度低於27℃,應每隔30天用新的殺菌液進行第②、③步的操作;如果系統溫度高於27℃,則應每隔15天更換一次保護液 (殺菌液)。
⑤ 在反滲透系統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壓給水沖洗系統1h,然後再用高壓給水沖洗系統 5~10min,無論低壓沖洗還是高壓沖洗時,系統的產水排放閥均應全部打開。在恢復系統至正常操作前,應檢查並確認產品水中不含有任何殺菌劑。
F. 反滲透膜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什麼要注意些什麼
反滲透系統中生物污染是膜系統中最嚴重且最常見的污染,生物污染形成生物粘膜後吸內附水中的容雜質,為下一代細胞提供養料。生物污染導致膜系統產水量下降,運行壓力增加,拖延率降低,甚至會嚴重到發生望遠鏡現象和機械損壞。反滲透系統的殺菌劑分為氧化性殺菌和非氧化性殺菌劑。隨著反滲透膜不斷用在中水回用系統中,生物粘泥成了主要污染源。
G. 技術性問題:卷式反滲透膜元件工作原理在線等
反滲透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科學技術,它 以其與回傳統工藝相比有著極大的答優越性而躋身於世界高級技術行列。反滲透膜表面分離孔徑在0.001um以下,可以離子進行分離,運用於凈水行業中,可去除水中的雜質,離子菌體,有機物,使之成為無污染、無離子、無有機物、無細菌的高品質飲品。在當今凈水行業中,反滲透膜分離技術以其卓越的分離性能,低能耗高效率的分離特點成為一種最具競爭力的商業制水新工藝。卷式反滲透膜元件是根據反滲透法原理,運用高新工藝技術,運用高新工藝技術,將精心製作的RO半透膜與導流層隔網,按一定排列粘合並卷制在有排水孔的中心管上,形成元件,原水從元件一端進入隔網層時,在外界壓力作用下,一部分水通過半透膜的孔,滲透到流層內,再順導流層的水道,流到中心管的排孔,從中心管流出,成為去離子超純水,剩餘部分(即濃縮水)從隔網層另一端排出。
H. 請問RO反滲透膜怎麼分類干膜、濕膜
RO反滲透膜的分類是以材質分類的分醋酸纖維素膜、芳香族聚醯肼膜、芳香族聚醯胺膜等,反滲透膜的結構,有非對稱膜和復合膜兩類。其組件有中空纖維式、卷式、板框式和管式。常用在水處理上的就是這幾種
I. 東麗反滲透膜元件有哪些特點
東麗膜元件具有低壓運行,產水量高和除鹽性能,同時又具有耐污染性強版的特點。其進水流道涵權蓋28mil、31mil、34mil,更寬的流道,最大限度降低污染,提高膜元件化學清洗效率;
獨特的端蓋排氣設計,更高的抗水力沖擊能力;更寬的耐pH(1-12)能力;在相同的水通量條件下,擁有同類產品最高的脫鹽率;
全自動生產線生產,100%出廠測試,保證膜元件性能一致性;膜片僅在日本生產,元件僅在日本和美國生產,完全的原裝進口。
有的東麗海水淡化反滲透膜,擁有長期保持穩定脫鹽性能的耐久性,及高效去除硼的特點,通過進一步改善硼的去除性能,能使膜處理後的硼濃度減少到原來的一半,更加提高了顧客對於水質的信賴性。
J. 反滲透膜元件常見的污染物有哪些
反滲透膜會受到給水中可能存在的懸浮物或難溶鹽的污染,這些污染中最常見版的是碳酸鈣沉澱權、硫酸鈣沉澱、金屬(鐵、錳、銅、鎳、鋁等)氧化物沉澱、硅沉積物、無機或有機沉積混合物、NOM天然有機物質、合成有機物(如:阻垢劑/分散劑,陽離子聚合電解質)、微生物
(藻類、黴菌、真菌)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