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樹脂畫
⑴ 油畫一般用什麼油
畫油畫主要用快乾性的植物油。快乾性的植物油有很多,例如:冷榨生亞麻仁油、冷榨核桃油、冷榨罌粟油、熟化核桃油等。
嚴格來說,畫油畫用的油叫油畫調色劑,在性質上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揮發性溶劑、乾性植物油,樹光油。
揮發性溶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油畫的乾燥速度,保持油畫色層原生態的樣子。一般在底層顏色和有色底的底彩中會加入較多的揮發性溶劑。
用於油畫的揮發性溶劑主要是由松節油製造而成。但它不是油,是松香樹脂的酒精溶液,完全揮發性物質,幹了以後不留任何痕跡,主要用於稀釋油和顏料。
快乾性的植物油是油畫顏料真正的媒介劑,在繪畫全過程中必不可少。快乾性的植物油在乾燥後可以形成膜,可以固定色粉並保持色層折光率,從而保持顏料的色純度。
至於快乾性的植物油有哪些,在文章的開頭第一段已經說了。其中最常用的是生亞麻仁油。
樹脂光油是樹脂的松節油溶液,其作用是增加調色劑粘度、加速乾燥、提高光澤度。
⑵ 古典油畫的作畫步驟,用具等等
綳好畫布以後就要開始做底,做底一般來說有兩種,油底和膠底,膠底不太適合繪制古典油畫,油底是最理想的,但油底製作工藝復雜,做好的底要半年以後才可繪制油畫,周期較長,也不適合初學者,這里介紹一種方便可行的做底方法,油底和膠底的有點全有,而且方便。
這種底就是丙稀底,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在綳好的畫布上刷上一遍乳膠,乳膠中不要加水,(乳膠一定要正牌的)一定要刷勻,不能有厚薄,刷完後晾乾,切忌日曬及暖風機!乳膠干透後用細砂紙打磨平整。
打磨完成後用丙稀白大量,丙稀嘿少量+水調和成濃牛奶狀刷一遍,干透後再用砂紙打磨,再用此法刷兩遍,第三遍打磨完成後最後再刷兩遍,記住,這兩遍不要用砂紙打磨。到此,丙稀底已製作完成。是不是比較簡單?不過這種底成本較高。
寫到此大家是否有興趣再看了,請給我一點鼓勵,否則我就沒有信心再胡扯下去啦
底做好後放置3天,就可以繪制油畫了,第一步是放樣,方法有多種,如撲粉法,硫酸紙轉印法,投影儀投影法等等,不過我還是覺得九宮格放更好。
方法是找一塊1mm厚度大小適中的有機玻璃,用鐵筆在上面劃上0.5mm見方的格子,將其放在樣稿上,看樣稿占據多少格子,然後用4B鉛筆在畫布上畫上相同的格子,鉛筆線條一定要輕,以剛剛可以看到為准,因為鉛筆線條重了會和油畫顏料發生化學反應的。然後用木炭條逐格放樣,完成後用毛筆沾墨汁再描繪一遍,類似中國白描。然後用吹氣球(攝影用品商店有賣)吹掉木炭灰,切勿用手或毛刷撣,會污損畫面的。更正一下,上面的0.5mm應為0.5cm
當線稿干透後,可以用一份亞麻仁油+2份松節油,調和油畫顏料(根據所表現對象的色調)將畫面罩染一層。切勿使用單一的亞麻仁油或松節油。等色層干後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在進入下一步工作之前我們先要學會製作幾種媒介1、纖維素膠液 2、乳液 3瑪蒂樹脂或達瑪樹脂媒介劑。下面分別介紹...
纖維素膠液:取一份纖維素粉+25倍水攪拌後放置8-24小時(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郵局用的漿糊,只是比漿糊稀得多)
達瑪光油:把達瑪樹脂研磨成粉狀,倒入乾燥的容器里,再倒入2倍松節油,容器口加蓋封好,只需放2-3天,待達瑪樹脂完全融化後,把雜質過濾後即可使用。
乳液的製作:纖維素膠液一份+亞麻仁油半份+達瑪光油半份充分攪拌,然後加入3份水(根據需要酌量添加)
達瑪樹脂媒介劑:達瑪光油一份+熟核桃油或熟亞麻仁油一份攪拌,不要攪動次數過多,要象磨墨一樣,(磨墨如病夫)
用白乳液調和鈦白粉,用以提亮畫面亮部。畫法是用筆沾上這種白色塗於畫面亮部,用另一支幹凈的筆將形體上接近明暗交界處的白色向明暗交界處方向輕輕抹去,目的是為了使亮面白色接近明暗交界處的明度與亮部其他地方有所區別,使亮部產生變化。
學習古典油畫建議大家多看安格爾,魯本斯、凡.愛克等大師的畫。另外國內靳尚誼、郭潤文、楊飛雲等的作品也是很好的學習範例。
亮部白色干透後,用油畫刀把白色全部刮一遍,然後全畫面再薄薄罩染一層帶透明色的媒介劑。至此,第二層罩染已完成。
在第三次著色之前,用不加透明色的純媒介劑把整個畫面薄薄地塗一次,目的是為了讓將要畫上的顏色與底層顏色更好地銜接,以後每上一次色之前都需要按此發重復一次
寫實屬繪畫風格,直接畫法和古典畫法都是可以嘗試寫實風格的,沒有限制的,直接畫法和古典畫法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不同,至於說繪畫風格完全取決於各人喜好。
另外目前學術界的某些風氣已是見多不怪了,千萬別叫真,大家都是凡夫俗子,食人間煙火的,好多事退一步海闊天空,畫畫如此心境方可。
下面就介紹畫面暗部的畫法。
關於暗部的處理我簡化了一些步驟,和傳統的古典油畫有些區別,採用厚畫法,但用的不是純色,而是根據對象需要而調和的復色,這復色明度不能太低,,而且在調色中調入了白色和其他高明度的顏料,色彩傾向以對象色彩為准,但比對象淺和粉,為的是留出餘地,以便罩染。
關於畫面吸油問題,確實是另畫家頭痛的事,吸油後畫上去的色彩變灰,看不出正確的色彩,影響新舊色層的銜接,在這方面,我試用過國內生產的許多媒介,均不理想,有些甚至對畫面有破壞作用,前蘇聯畫家用的大蒜汁也不盡如人意,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已經有一種進口的成品媒介在國內售賣了,既可以塗在吸油的色層上,使其回復原有的色彩,還可讓新舊色層很好地銜接,另外還可以替代瑪蒂樹脂媒介劑,而且快乾,這種媒介劑就是「力可」英文名liquin,只是這種媒介價格高昂,一般習畫者恐怕難以承受,不過話又說回來,有總比沒有好。
可千萬別說指點啊,大家互相交流,不瞞大家,其實我也是菜鳥級的。底料最好自製,因為成品底料你不知道他的成分,比例及製作工藝。也不知道會對畫作產生何種影響。油畫顏料以前我用過梵谷的,感覺很好,但經濟上實在是承受不起,現在用英國的高更,是英國藝術院校的學生用的,感覺不錯,價錢又便宜,可謂價廉物美,白顏料是日本的好,不過國內比較難買,國產顏料盡量少用,10多年後會讓你後悔的,不過畫行畫,外出寫生及外牆廣告畫是可以用的,國產顏料也有幾種質量比較好的,比如國產溫莎.牛頓的土紅和土黃就不錯,其他我就不用了。關於罩染技法感覺和國畫中的工筆畫罩染技法非常近似,只是一個用水做媒介,一個用混合樹脂做媒介。
⑶ 油畫各種油的屬性
繪畫用松節油
用於稀釋調色油及油畫顏料,亦是自製上光油及各種調色油所不可缺少的材料。可直接用於調色,也可於其他媒介並用調色。
亞麻仁油
屬生亞麻仁油,可直接使用。可使顏料色彩光傃生動,是傳統的調色油之一。可與繪畫用松節油配合使用,以避免畫面日久發生龜裂或顏色脫落;可與媒介劑、皂化蠟、乳狀亞光調色劑同時使用;繪畫過程中,如需顏料乾燥速度更快時,可用1/2或1份熟化亞麻仁油與本品混合後使用。
精製純亞麻仁油
屬於生亞麻仁油,可直接使用。調合油畫顏料,可使顏料色彩光艷生動,是傳統的最佳調色油;可與繪畫用松節油配合使用,以避免畫面日久發生龜裂或顏色脫落;可與媒介劑、皂化蠟、乳狀亞光調色劑同時使用;繪畫過程中,如需顏料乾燥速度更快時,可用1/2或1份熟化亞麻仁油與本品混合後使用。
熟化亞麻仁油
用於催干,速干。存放時間愈久,油色愈清純,透明;可與亞麻仁油,生核桃油 ,繪畫用松節油混合使用。含有一氧化鉛,勿入口。
冷榨生核桃油
可直接使用,使用該油調和油畫顏料,行筆特別流暢。
特別適合調和無色系顏料,如鋅白,鈦白等,日久不易變色;對顏料具有潤澤作用。可與皂化蠟,乳狀亞光調色油,繪畫用松節油等並用。可與熟化核桃油混合使用,以促使畫面快乾。要求乾燥速度越快,加入量越多,一般為1:1/2。
熟化冷榨核桃油
用於催干,速干。存放時間愈久,油色愈清純,透明;可與生核桃油混合使用。可與繪畫用松節油混合使用;可加入多種調和油起催干,速乾的作用;含有一氧化鉛,勿入口。
三合調色色油
具有光澤的調色油,油色淺而透明,含有達瑪樹脂成份,屬於優質調色油,使用該油調色,可使顏料更具光澤感。使用時,該油所含達瑪樹脂可使顏料形成牢固穩定的一體,增強顏色的附著力,在採用古典傳統畫法,透明薄畫法繪畫時,可以與乳狀亞光調色劑交替使用。
光澤好乾燥慢,可與皂化蠟並用調色,可根據需要與亞麻仁油,核桃油或繪畫用松節油並用調色,可作潤色光油使用。在重新開始繪畫工作前使色彩光亮起來,並牢固地連接不同的油質塗層。
達瑪上光油
可使完成的油畫更具透明性,潤澤感和深厚的協調感;固定顏料;使顏料恢復起固有的色彩,並隔斷畫面與空氣,濕氣的直接接觸,保護畫面。
達瑪亞光油
以達瑪樹脂為主要材料,含有蜂蠟的混合溶液。
可使油畫實現統一協調的,亞光的畫面效果。
用於保護畫面。
聚合亞麻仁油
採用純凈的亞麻仁油在隔斷空氣的狀態下高溫聚合而成,繪畫者無法自製。性能穩定,日久不變色。
可使顏料有光澤,且越調越柔潤。可根據繪畫需要,用松節油稀釋後調色。可減弱筆觸,增加光平度。可調制變乾的顏料,使之重新使用,且筆觸效果好,可提高顏料的附著力。
亞麻厚油
又稱亞麻樹脂。
可使顏料質感更具渾厚感,顏料乾燥後,其色澤如初,特別亮麗潤澤,輝煌燦爛。產生特有的琥珀質感。可產生特別強的附著力。根據繪畫需要,任意加入其他調色油或繪畫用松節油等混合使用。可做潤色使用,並可消除筆觸。
靜油
是一種特別濃厚的亞麻仁油。
可使顏色質感更具渾厚感,顏料乾燥後其色澤如初,特別亮麗潤澤,輝煌燦爛。具有較強的附著力。可根據繪畫需要,加入純亞麻仁油或熟化亞麻仁油,熟化核桃油,繪畫用松節油等混合使用,可做潤色使用並可消除筆觸。
皂化蠟
主要成份是蜂蠟,可直接調入油畫顏料中使用,可增加稠度和可塑性,使用時筆觸非常流暢,並起到保護油畫顏料,防止變色的作用。根據作者需要產生一定的肌理效果,保持顏色的厚度。可於三合調色油,乳狀亞光調色劑,繪畫用松節油並用調色。
上光油
用於油畫終飾上光,可使已完成的油畫更具透明性和潤澤感,並起到固定顏料,使顏料恢復其固有的色彩,保護畫面的作用。
⑷ 關於油畫初學者的問題!
油畫技巧及介紹
挫
挫是用油畫筆的根部落筆著色的方法,按下筆後稍作,挫動然後提起,如書法的逆鋒行筆,蒼勁結實。筆尖與筆根蘸取顏色的差異、按筆的輕重方向不同能產生多種變化和趣味。
拍
用寬的油畫筆或扇形筆蘸色後在畫面上輕輕拍打的技法稱為拍。拍能產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顯,又不致過於簡單,也可處理原先太強的筆觸或色彩,使其減弱。
揉
揉是指把畫面上兩種或幾種不同的顏色用筆直接操合的方法,顏色操合後產生自然的混合變化,獲得微妙而鮮明的色彩及明暗對比,並可起到過渡銜接的作用。
線
線是指用筆勾畫的線條,油畫勾線一般用軟毫的尖頭緒,但在不同的風格中,圓頭、校形和舊的扁筆也可勾畫出類似書強中鋒般的渾厚線條。東西方繪畫開始時都是用線造型的,在早加油畫中通常都以精確嚴謹的線條輪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線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西方油畫到後來才演變為以明暗和體首為主,但盡管如此,油畫中線的因素也從未消失過。纖細、豪放。工整或隨意不拘以及反復交錯疊壓的各種線條運用,使油畫語言更為豐富,不同形體邊線的處理更是十分重要。東方繪畫的用線也影響了很多西方現代大師的風格,如馬蒂斯、梵谷、畢加索、米羅和克利等都是用線的高手。
油畫
油畫是西洋繪畫中的主要的一個畫種。用快乾油質調和顏料,繪制在經過處理的畫布、板、厚紙或牆面上的繪畫藝術。早期油畫采有「坦潑拉」(Tempere)畫法,即用雞蛋黃或蛋清作為凋料溶合礦物顏料作畫,再作薄而透明油色罩在畫上。15世紀,尼德蘭畫家凡? 愛克兄弟改用亞麻仁油和核桃油等快乾油作為調和劑,使顏色易於調和,被廣泛地運用。特點為運筆自如,並可層層敷設,提高色彩亮度,能較充分地表現物體的真實感和豐富的色彩效果。從此,新材料和新技法很快流傳全歐洲。凡? 愛克兄弟因此被稱作歐洲油畫的創造人。20世紀初我國出現研習油畫者漸多,其中李叔同(1880—1952)最早研習油畫並把種技法介紹到中國來。
掃
掃常用來銜接兩個鄰接的色塊,使之不太生硬,趁顏色未乾時以干凈的扇形筆輕輕掃掠就可達到此目的。也可在底層色上用筆將另一種顏色掃上去來產生上下交錯、松動而不膩死的色彩效果。
跺
指用硬的豬鬃畫筆蘸色後以筆的頭部垂直地將顏料跺在畫面上。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時候才應用。
乳劑材料
乳劑材料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優秀傳統材料,在現代得到了新的發展。乳劑型材料是兼含有水性和油性成分的混合型材料,兩者的優點也兼而有之。各種坦培拉繪畫材料如蛋彩、酪彩以及蠟質材料都是屬於乳劑系列的。乳劑材料可用水稀釋,乾燥速度快,類似水性材料;可以作不透明厚塗,干後不溶於水,又具有油性材料的優點。各類現代的丙烯、乙烯合成顏料等既保留了傳統乳劑材料的特點,又具備油性材料的長處,並且還有其它材料無法替代的效果,是有著很大發展前途的新型材料。
油性材料
使用油性材料以及天然樹脂作為繪畫媒介劑的主要畫種是油畫,它是由傳統蛋彩和釀蛋白等乳劑型材料演變發展而來的。油性材料的特點是乾燥緩慢、有光澤並可反復覆蓋厚塗。油性材料具有強烈的表現力和豐富的技法效果,可以說幾乎包容了所有其它材料和畫種的技法特點。油性材料的特性允許深入細微地刻畫對象的造型,可以表現出對象豐富逼真的色彩關系,從而符合了14世紀以來人們再現視覺真實的願望,促進了西方繪畫向寫實發展的進程。油畫誕生後~直在西方畫壇佔主要地位,並在全世界范圍得到發展,這也證明了油性材料的優越性。從水性材料到油性材料的過渡是一個漫長的變革過程,幾乎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是繪畫材料技法乃至藝術史上的重大突破。油與樹脂的使用是使西方繪畫材料技法區別於東方繪畫材料技法的重要特徵之一。
拉
拉是指油畫中有時需要畫出堅挺的線條和物體邊緣如畫鋒利即劍或玻璃的側面等,這時可用畫刀調准顏色後用刀刃一側將顏色在畫面上拉出色線或色面,畫刀畫出的形體堅實肯定,是畫筆或其它方法難以達到的。
擦
擦是把畫筆橫卧,用畫筆的腹部在畫面鼓擦,通常擦時用較少的顏色大面積進行,可形成不很明顯的筆觸,也是鋪底層色的常用方法。在幹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筆法可畫出類似國畫飛白的效果,使底層肌理更為明顯。
抑
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濕的顏色層上輕輕向下壓後提起,顏色表面會產生特殊的肌理。在有些需要刻畫特殊質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水性材料
人類最早使用的顏料是以水溶性材料為主的。在早期繪畫中自發地以水、樹膠或動物膠等天然的物質作為顏料的稀釋劑和粘合劑是十分自然的,它們取材方便,使用簡單,這在東西方早期繪畫中是一致的。今天的水彩和水粉的顏料等都是水性媒介型的,其表現技法自由、流暢,可產生輕快、透明的效果,也是中國畫、日本畫等東方繪畫的主要材料類型。
油畫材料
油畫材料可分為基底材料、油畫顏料和媒介劑材料三大類。基底材料指承載繪畫顏料層的依託材料和底子塗料。油畫顏料是繪制時直接表達繪畫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的主要材料。媒介劑材料則是用於調整顏料性狀並使其和基底材料結合在一起的各種稀釋劑、結合劑和上光劑等。
砌
砌的方法是用刀代替畫筆,像泥瓦匠用泥刀環泥灰那樣將顏色砌到畫布上去,直接留下刀痕。用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厚薄層次變化,刀的大小和形狀以及用刀的方向不同也會產生豐富的對比。用畫刀調取不同的顏色不作過多調合,任其在畫面上自然地混合能產生微妙的色彩關系。起伏過大的色層也可用砌的方法將其砌平。砌的方法如果使用得當,就會有很強的塑造感
劃
劃指用畫刀的刀鋒在未乾的顏色上刻畫出陰線條和形有時可露出底層色來。不同的畫刀能產生深淺粗細不同的變與畫筆的筆觸及畫刀利的技法產生的色面形成點、線、面的對起伏的肌理變化。
點
點-眾法自點始,一切筆法均出發於點。早在古典坦培拉技法中,點畫法就是~種表現層次的重要技法。在維米爾的作品中也使用了點的筆觸來表現光的閃爍和物體質地。印象派時點彩筆法成了其基本特徵之一,但莫奈、雷諾阿和畢沙羅等的點法各自具有不同的變化和個性。新印象派則走向極端,機械地將點作為其唯一的筆法。現代寫實油畫中也有沿用以點的疏密來產生明暗層次的,可以造成肯定又不死板的過渡。點的方法在綜合性畫法中與線條和體面結合可產生豐富的對比,用不同形狀和質地的油畫筆又可產生不同的點狀筆觸,對表現某些物體的質感能起獨特的作用。
刮
刮是油畫刀的基本用途,刮的方法一般是用刀刃颳去畫面上畫得不理想的部分,也可用刀颳去不必要的細節或減弱過於強的關系,讓顯得緊張的畫面關系鬆弛下來。長期作業在一天作業結束時往往需要把本畫完的部分顏色用刀颳去以便及時乾燥,待第二天接著畫。顏色干後也可用畫刀或剃須刀把高低不平處颳得平整一些。還可在未乾的顏色層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從而顯現各種肌理。
塗
如果說點畫法和勾畫法是形成油畫點與線的手段的話,那麼塗就是構成油畫體決,即面的主要方法。塗的方法有平塗、厚塗和薄塗等,也有把印象派的點彩法稱為散塗的。平塗是畫大面積色塊的主要方法,均勻的平塗也是裝飾性油畫的常用技法。厚塗則是油畫區別於其它畫種用筆的主要特徵之~,可以使顏料產生一定的厚度並留下明顯的筆觸而形成肌理。用畫刀把極厚的顏料刮到或直接將顏料擠到畫布上,可稱為堆塗。薄徐是用油將顏色稀釋後薄薄地塗上畫面,可產生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散塗則使用筆顯得靈活多變、氣韻生動。結合揉掃的塗法也叫做暈塗。
擺
用筆將顏料直接放在畫布上不作更多的改動稱擺,擺也是油畫基本的筆法之一。擺的方法常用在油畫開始和結束時,以較肯定的顏色和准確的筆觸來尋找色彩與形體關系,往往關鍵處只需幾筆就能使畫面改觀,當然下筆前應先做到成竹在胸方可奏效。擦-擦是把畫筆橫卧,用畫筆的腹部在畫面鼓擦,通常擦時用較少的顏色大面積進行,可形成不很明顯的筆觸,也是鋪底層色的常用方法。在幹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筆法可畫出類似國畫飛白的效果,使底層肌理更為明顯
2005年6月整理
⑸ 如何畫好古典油畫
畫布的繪制油畫首先要製作畫框及綳布,這一點古典油畫和直接畫法相同,不選擇:有條件的話盡量選擇亞麻布,雨麻布最好,畫布的經緯線要整齊勻稱,不能有漏織及過大的線頭..切忌選用成品畫布,上面的底料成分不明,會滲油,龜裂及變色。(不過畫行畫是可以用的) 綳好畫布以後就要開始做底,做底一般來說有兩種,油底和膠底,膠底不太適合繪制古典油畫,油底是最理想的,但油底製作工藝復雜,做好的底要半年以後才可繪制油畫,周期較長,也不適合初學者,這里介紹一種方便可行的做底方法,油底和膠底的有點全有,而且方便。 這種底就是丙稀底,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在綳好的畫布上刷上一遍乳膠,乳膠中不要加水,(乳膠一定要正牌的)一定要刷勻,不能有厚薄,刷完後晾乾,切忌日曬及暖風機!乳膠干透後用細砂紙打磨平整。 打磨完成後用丙稀白大量,丙稀嘿少量+水調和成濃牛奶狀刷一遍,干透後再用砂紙打磨,再用此法刷兩遍,第三遍打磨完成後最後再刷兩遍,記住,這兩遍不要用砂紙打磨。到此,丙稀底已製作完成。 底做好後放置3天,就可以繪制油畫了,第一步是放樣,方法有多種,如撲粉法,硫酸紙轉印法,投影儀投影法等等。 當線稿干透後,可以用一份亞麻仁油+2份松節油,調和油畫顏料(根據所表現對象的色調)將畫面罩染一層。切勿使用單一的亞麻仁油或松節油。等色層干後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在進入下一步工作之前我們先要學會製作幾種媒介1、纖維素膠液 2、乳液 3瑪蒂樹脂或達瑪樹脂媒介劑。下面分別介紹... 纖維素膠液:取一份纖維素粉+25倍水攪拌後放置8-24小時(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郵局用的漿糊,只是比漿糊稀得多) 達瑪光油:把達瑪樹脂研磨成粉狀,倒入乾燥的容器里,再倒入2倍松節油,容器口加蓋封好,只需放2-3天,待達瑪樹脂完全融化後,把雜質過濾後即可使用。 乳液的製作:纖維素膠液一份+亞麻仁油半份+達瑪光油半份充分攪拌,然後加入3份水(根據需要酌量添加) 達瑪樹脂媒介劑:達瑪光油一份+熟核桃油或熟亞麻仁油一份攪拌,不要攪動次數過多,要象磨墨一樣,(磨墨如病夫) 用白乳液調和鈦白粉,用以提亮畫面亮部。畫法是用筆沾上這種白色塗於畫面亮部,用另一支幹凈的筆將形體上接近明暗交界處的白色向明暗交界處方向輕輕抹去,目的是為了使亮面白色接近明暗交界處的明度與亮部其他地方有所區別,使亮部產生變化。 學習古典油畫建議大家多看安格爾,魯本斯、凡.愛克等大師的畫。另外國內靳尚誼、郭潤文、楊飛雲等的作品也是很好的學習範例。 亮部白色干透後,用油畫刀把白色全部刮一遍,然後全畫面再薄薄罩染一層帶透明色的媒介劑。至此,第二層罩染已完成。 在第三次著色之前,用不加透明色的純媒介劑把整個畫面薄薄地塗一次,目的是為了讓將要畫上的顏色與底層顏色更好地銜接,以後每上一次色之前都需要按此發重復一次 寫實屬繪畫風格,直接畫法和古典畫法都是可以嘗試寫實風格的,沒有限制的,直接畫法和古典畫法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不同,至於說繪畫風格完全取決於各人喜好。 下面就介紹畫面暗部的畫法。 關於暗部的處理我簡化了一些步驟,和傳統的古典油畫有些區別,採用厚畫法,但用的不是純色,而是根據對象需要而調和的復色,這復色明度不能太低,,而且在調色中調入了白色和其他高明度的顏料,色彩傾向以對象色彩為准,但比對象淺和粉,為的是留出餘地,以便罩染。 關於畫面吸油問題,確實是另畫家頭痛的事,吸油後畫上去的色彩變灰,看不出正確的色彩,影響新舊色層的銜接,在這方面,我試用過國內生產的許多媒介,均不理想,有些甚至對畫面有破壞作用,前蘇聯畫家用的大蒜汁也不盡如人意,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已經有一種進口的成品媒介在國內售賣了,既可以塗在吸油的色層上,使其回復原有的色彩,還可讓新舊色層很好地銜接,另外還可以替代瑪蒂樹脂媒介劑,而且快乾,這種媒介劑就是「力可」英文名liquin,只是這種媒介價格高昂,一般習畫者恐怕難以承受,不過話又說回來,有總比沒有好。 底料最好自製,因為成品底料你不知道他的成分,比例及製作工藝。也不知道會對畫作產生何種影響。油畫顏料以前我用過梵谷的,感覺很好,但經濟上實在是承受不起,現在用英國的高更,是英國藝術院校的學生用的,感覺不錯,價錢又便宜,可謂價廉物美,白顏料是日本的好,不過國內比較難買,國產顏料盡量少用,10多年後會讓你後悔的,不過畫行畫,外出寫生及外牆廣告畫是可以用的,國產顏料也有幾種質量比較好的,比如國產溫莎.牛頓的土紅和土黃就不錯,其他我就不用了。關於罩染技法感覺和國畫中的工筆畫罩染技法非常近似,只是一個用水做媒介,一個用混合樹脂做媒介。 好像也蠻復雜的,不過試試吧^_^
⑹ 如何使用畫油畫中的松節油和調色油
1、油畫用溶劑在繪畫中起稀釋顏料、溶解樹脂、下降顏料的油分和增進乾燥等作用。溶劑是配製各種媒介劑的主要成分,另外也可用於清洗畫筆等作畫工具。
優質的油畫用溶劑應是無色透明、揮發完整的,揮發後不留下痕跡,更不能有粘性的殘剩物余留。揮發性溶劑不是膠粘劑,沒有任何粘結力, 所以從理論上說不能單純用松節油作畫,但實際上管裝顏料中的載色劑大批使用的是乾性油,因此在油畫的底層必需單純使用松節油作畫或以松節油為主稀釋顏料。
2、「調色油」是繪制油畫的媒介油類,主要是用來稀釋油畫顏料的,在繪畫過程中使用,可增加顏色的光澤度,也具有控制顏色乾燥速度的作用,同時也可利用其流動性達到需要的繪畫效果。有乾燥速度一般的普通調色油、也有乾燥速度較快的速干油,想要顏色乾的慢有亞麻油等,根據表現技法不同來使用。
(6)核桃樹脂畫擴展閱讀:
1、松節油可用於製造合成樟腦、合成薄荷片、松油醇及合成香料等。在油漆工業、農葯工業、造紙工業和紡織工業等部門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2、用於調色媒介的油類分兩大類:一是揮發性油,如松節油、薰衣草油、精煉汽油等。二是乾燥性油,如罌粟油、亞麻仁油、核桃油、紅花油、葵花籽油等。不同的油脂所配製的調色媒介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要掌握油畫技法,就必須了解怎樣使用調色媒介。
參考文獻:網路—松節油
參考文獻:網路—調色油
⑺ 繪畫一般用什麼工具
繪畫裡面,上色工具有很多種,這要看你要什麼效果。
如果不是專業,只是想玩玩看,可以選擇一些操作zd起來不那麼麻煩的:彩鉛、彩色水筆、蠟筆,甚至彩色啫喱筆
等均可。
還有一些操作起來也挺方便的,只是要畫好需要一點塗抹和操作技巧:粉彩筆(和粉筆性質差不多,但不用於黑板,用於硬卡紙或質地不薄專的紙張上)、水溶性彩鉛(和彩鉛差不多,不同的是沾上水後可渲染成水彩效果)、電腦上色屬。
專業繪畫就不用說了,上色工具很多,如果要效果好及最終成果質量保證,必須要了解它們的覆蓋、水溶或油融特性,才能很好地駕馭:水彩、水粉、油畫、丙烯等。
⑻ 油畫初學者應該了解哪些知識
1、入門工具
油畫顏料(牌子不限、顏色就選自己平時習慣用的顏色就行)、排筆和勾線筆(豬鬃和尼龍都要有)、松節油(洗筆用)、三合油(繪畫時和顏料調和)、油畫框(帶布的)
顏料鏟(可以鏟顏料也可以畫畫的時候做效果,可以多買幾個型號的)、畫架、調色盤,其它個別工具,要根據你平時喜歡畫那種類型的畫自己准備,比如有些畫家可以用毛巾、海綿等來作畫。
2、油畫介紹
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
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
3、冷暖色
冷暖、明暗是相對立的,矛盾伴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運動,色彩上也不能避免這一規律,好的畫面一定要有好的色彩關系,色彩關系主要是畫面的冷暖關系,冷暖是色彩的靈魂。
顏色色彩冷與暖並不是絕對的。缺少冷暖的對比與變化就會缺少色彩的跳動感。
4、注意事項
1)立意進行風景寫生時應首先有一個明確的立意,也就是營造出一種意境,後面將要進行的如色調、造型、用筆和強弱處理都是圍繞著首先這個立意而進行的。
2)色調把握好色調是畫好一幅風景寫生的關鍵。在我們畫的時候我們還要認真分析景物的色彩變化,同時還有陽光和陰雨天的變化,我們一定要將大自然的萬紫千紅的色彩納入畫面之中。
3)層次空間在我們進行風景寫生的時候應特別注意的是畫面的層次和空間關系。一般是遠、中、近三景,主體景物往往是處於中景的位置上,而近景多作粗略的處理。
4)細節刻畫風景寫生時對於細節的刻畫是很難把握的,要做到適可而止。因為戶外寫生時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只需畫出物體的基本造型和色調就可以了,主要是體會那種用筆的意趣。
5)陽光作業陽光作業是風景寫生中最 多,最 好 把握的一種色調,由於陽光照射的角度變化特別大,色調和空間關系最 容易抓住,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可以畫完。
(8)核桃樹脂畫擴展閱讀:
特點:
1、油畫採用的是油畫顏料或者丙烯顏料,顏料粘稠度高,覆蓋能力強且品色多。在畫油畫的時候還需要使用媒介劑:調色油、三合油、松節油、上光油等等。
2、油畫一般是在油畫布或者木板上進行繪畫,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能在平面的物體上創造出立體畫面,視覺感強。
3、油畫是西方繪畫史中的主要繪畫方式,油畫具有色彩豐富、厚重、有光澤等特點,非常適合表現質感和空間感,顏料覆蓋能力強,在繪畫中不會出現底色翻色的情況。
在畫油畫的時候一般先從暗色開始畫,然後畫中間色,再用淺色或者亮色,從深到淺層層往上壓顏色,所以油畫中,越是亮的地方所用的顏料越厚。
4、油畫是用油質顏料進行繪畫,干濕變化不大,油畫顏料的顏色鮮亮明快,可以表現的風格多種多樣,顏料色彩豐富,附著能力強且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
5、油畫保存難度大,保存的時候需要在存放在穩定的環境內,濕度和溫度都不能有太大的起伏,油畫會根據所在環境的變化發生顏色氧化和脫落的情況。
6、油畫的技法為:蹭、擺、揉、掃、拖、點等,能非常細膩的表現明暗關系和精緻刻畫細節,也能用粗獷的色彩來表現物體的肌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油畫
⑼ 油畫媒介中的樹脂有什麼作用
一、油畫媒介劑中的樹脂概況:
樹脂是一種固體的或高黏度膠狀的物質,不溶於水,但可溶於揮發性溶劑,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某些樹木的黏稠分泌物,由多種成分構成,其中的揮發性油散逸之後,樹脂成為表面微有光澤、質硬而脆的透明或半透明固體。繪畫中常用的天然樹脂有達瑪樹脂 (Damar)、瑪蒂樹脂 (Mastic) 、蟲膠、松香等,其中達瑪樹脂和瑪蒂樹脂多用於與亞麻仁油混合製作油性媒介劑,以求得到微妙的色彩變化並加速乾燥。瓦薩里將油畫的發明歸於凡.艾克是不妥當的,因為早在辛尼尼之前,已經有德國的僧侶畫家索菲留斯 E163在他的《藝術叢覽》中記述了繪制油畫的過程。但不能否認正是凡.艾克把樹脂光油和乾性油 (亞麻仁油或核桃油)調和起來罩染畫面,和油性丹配拉相互交疊,多次反復,終於形成了混合繪畫技法體系。樹脂和乾性油混合配製的媒介劑至今仍是畫家們常用的材料,如瑪蒂樹脂和含鉛熟亞麻仁油經過調制形成的凝膠狀媒介劑 (gelmedium ),便是其中的出色代表。
合成樹脂是具有樹脂性質的合成有機化合物,為塗料精細化工產品,在繪畫中用得較多的是丙烯酸樹脂 (Acrylic resin) 、乙烯樹脂(Ethylene resin)和醇酸樹脂 (Alkyd resin) 等,以合成樹脂為載色劑和媒介劑的作品在博物館陳列時常常被標注為合成聚合材料。合成樹脂以其產量大、造價低、性質優良而迅速普及開來,20世紀40年代出現的丙烯酸樹脂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繪畫材料的發展脈絡中,丹培拉乳液、乾性油和合成樹脂是具有親緣關系的三類媒介劑材料,它們都曾充任重要的角色,深刻影響了時代藝術的風貌。
二、油畫媒介劑的特點雖然各種繪畫媒介材料 的性質差別很大,但是它們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1、黏合性
黏合性是媒劑的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媒劑對顏料的黏合有多種方式,直接影響到運筆的特點。在其運筆的流動、滲染、疊加或堆積等方面,各種媒介之間有很大的不同。但加上繪畫的立面作畫方式要求無論是何種媒介劑,調和顏料之後都要呈現一種凝滯狀態,不至於不可控制地流淌。西方繪畫媒劑總的來說是黏稠的,其運筆特點不管是流暢柔滑還是堅實厚重,媒劑都是凝結在底子上的一種實體,體現出塑形方式。
2、成膜性
從乳劑的運用開始,西方媒介劑就以凝結成膜為特徵,這個特徵所涉及的底子、黏結以及色層間的隔離等問題,都對造型方法和樣式有制約作用。成膜至少包含兩個條件,一個是媒劑可以把顏料顆粒黏合在一起,有一定厚度,另一個是媒劑乾燥之後不再溶解。用呈膜媒劑調制的顏色,其顏料顆粒不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這對圖畫上的用色效果至關重要。媒劑對顏料的色彩表達總是具有特定的影響,其影響程度取決於顏料和媒介的性質。
3、透明性和折射率
優良的媒介劑可以為顏料帶來光澤和質感,卻並不影響其色相,因此媒介劑的透明度是必不可少的特性之一。任何顏料的透明性都是因圍繞在它的顆粒周圍的媒劑而形成的;但是有些顏料比其他的顏料更易於受到媒劑作用的影響,而有些媒劑則更具有改變顏料色彩表達的潛能。同一種顏料在某種媒劑中可能是不透明的,而在另一種媒劑中則成為透明的。對於淺色顏料來說,完全清澈透明的媒介劑是最合適的,如紅花油和罌粟油。而某些發黃色的媒介劑對深色顏料的影響並不大,還能使顏料帶上一種琺琅般的閃亮效果,如琥珀光油媒介劑。醇酸樹脂媒介原液本身呈半透明的凝膠狀,一旦和顏料混合即發生觸變反應,變得清澈透明,與之混合的顏料也變得透明起來。
媒介劑能夠控制顏色的效果,不同的媒介劑能夠賦予顏料不一樣的質感和亮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來自折射率。簡單來說,包裹顏料的媒介劑折射率越高,被反射的光線就越少,而我們的眼睛正是通過反射來感知對象的,因此就會感覺顏料更透明;而假如媒介劑的折射率低,我們的眼睛就能夠充分感知到顏料,所以顏料看起來就不透明。純水的折射率較低,為1.333,乾性植物油的折射率多在1.470-1.480之間,而乳劑的折射率介於二者之間。這三種媒劑能夠賦予顏料不同的視覺效果,是源於它們不同的折射率。另外,油在徹底乾燥的過程中會不斷改變其折射率,所以油畫容易變色;乳劑較為稀薄且慢干,其折射率在乾燥後改變甚微,故雞蛋丹配拉不易變色。
4、乾燥後的不可逆性媒介劑一旦經過氧化而乾燥成膜之後,就形成了新的物質,變得堅硬而略具彈性,並且不再可溶。這個特性非常重要,因為乾燥之後的色層不會被上面覆蓋的新鮮顏料層所浸潤,各色層之間才能保持著完全的獨立,這正是油畫可以反復修改的原因所在。完成之後的作品也因色層的牢固而具有防潮、色彩不易剝脫的特點。
⑽ 油畫為什麼一定要用調色油調色油有分很多種,要注意些
因為「調色油」是繪制油畫的媒介油類,主要是用來稀釋油畫顏料的。
在繪畫過程中使用,可增加顏色的光澤度,也具有控制顏色乾燥速度的作用,同時也可利用其流動性達到需要的繪畫效果。有乾燥速度一般的普通調色油、也有乾燥速度較快的速干油,想要顏色乾的慢有亞麻油等,根據表現技法不同來使用。
用於調色媒介的油類分兩大類:一是揮發性油,如松節油、薰衣草油、精煉汽油等。二是乾燥性油,如罌粟油、亞麻仁油、核桃油、紅花油、葵花籽油等。不同的油脂所配製的調色媒介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要掌握油畫技法,就必須了解怎樣使用調色媒介。
(10)核桃樹脂畫擴展閱讀:
常見的調色油種類:
1、松節油
松節油是通過對松樹脂的蒸餾提取的一種揮發性強、無色透明的液體,亦稱樹脂松節油。在繪畫中可以用作顏料和調色液的稀釋劑,也可用作樹脂的溶劑。
優質松節油迅速揮發後不會留下殘余物。國內畫家多使用醫用松節油,葯店有售。起稿與塗底層大色塊,它是最佳的稀釋劑。威尼斯松節油與樹脂松節油毫不相干,它是非常稠密的琥珀色液體,添加在油彩和調色油中,能產生堅固的、珠寶般的結膜。因此常作為上光媒介來使用。
2、亞麻仁油
亞麻仁油又稱亞麻籽油,是從亞麻植物的籽中提取的,是油畫顏料的主要媒介。冷榨亞麻仁油:是亞麻仁油最純的形式。其基本用途是作為油畫顏料的調和劑。
3、核桃油(胡桃油)
歐洲18世紀以前的畫家都採用此油,之後被亞麻仁油取代。它流動性好,但幹得慢。當代畫家用它作古典油畫的調和劑。市場上有冷榨和熟化冷榨兩種核桃油。
冷榨純生核桃油:是最優質的調色油之一。可用此油加松節油起稿,也可以自配三合油或直接調色。熟化冷榨核桃油:在不隔絕空氣的狀態下,將冷榨核桃油加溫後製成,其中含有氧化鉛,供自製調色劑時使用。乾燥速度較快。
4、紅花油和罌粟油
紅花油:有良好的色彩持久性,不因時間久而發黃,是生產白色和其他淺色顏料的優質油。多被著名顏料廠家用於生產白色油畫顏料。罌粟油:從鴉片籽中提取,主要用於製作白色和淺色顏料。乾燥較慢,結膜欠堅固。日曬稠化罌粟油是最好的調色油。
5、乳狀亞光調色劑(亞光調色油)
內含纖維素、達瑪樹脂。將其調入顏色內,可使著色層產生亞光效果。與三合油交替使用,適於古典透明畫法。乾燥速度快。
6、三合調色油
它是具有光澤的調色油,用其調色作畫或作潤色使用。由一份亞麻仁油、一份達瑪樹脂光油和一至三份松節油混合而成。乾燥度適中。
7、油畫調色膏
調色膏是更加稠濃的媒介。可使不透明的油畫色變為透明色,最適於透明薄染畫法,而且乾燥速度特快,用其調色薄染,可立即用不同色再畫。
8、醇酸樹脂媒介
屬於新型材料,有可能取代傳統的調色媒介劑。在國外有許多品牌,它有明顯的優勢:與油畫色調和時,能加速乾燥時間;能增加透明度;使色層更有光澤;使顏色更加飽和;色層也更耐久。
9、礦物酒精
礦物酒精是石油的副產品,作為油畫的稀釋劑,與松節油的功能一樣。像水一樣純凈,揮發最充分,但溶解力略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