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道是什麼
❶ 在分泌結構中樹脂道屬於什麼類型
植物的成熟組織也稱永久組織,它們的特點是喪失分裂能力。成熟組織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 保護組織、薄壁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和 分泌組織。 1 保護組織可分為表皮和周皮,覆蓋體表,起保護作用。 2 薄壁組織(基本組織)壁薄,排列疏鬆。
❷ 樹脂是什麼從哪兒來的
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上定義,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
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如酚醛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等,其中合成樹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2)樹脂道是什麼擴展閱讀
樹脂環保燙鑽主要的產品系列有: 樹脂環保燙鑽,樹脂,樹脂燙鑽,仿奧地利切面鑽中東切面鑽,仿奧鑽,異形鑽,光面鑽,水滴,心形,馬眼,桃心鑽,圓形等等各種樹脂燙鑽。
各種可燙樹脂鑽及仿奧地利切面鑽中東切面鑽,採用進口技術生產,種類齊全、品質一流。可生產切面樹脂鑽、光面樹脂和異形樹脂鑽等等各種形狀;產品具有精度高,亮度好,稜角清,不易磨損,不易刮傷,顏色豐富,形狀效果多樣,環保自然等優點。
❸ 松科的樹脂道有什麼區別
詳情可以咨詢大連振邦氟塗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有專業人士為您解答0411-85807777
❹ 樹脂道那個星辰變中魂值是什麼
「魂值」代表玩家靈魂的強度,也就是另外一種生命值的體現。但是這個「魂值」不是簡單的生命值的疊加,而是與生命值串聯存在,不論哪一個值降低為零,玩家都會死亡。
❺ 6個屬具有的樹脂道各有什麼區別 木質材料學
樹脂道 (resin canal, resin ct)為分泌道的一種。由其樹脂細胞構成的分泌上皮分泌樹脂。可見於松科(Pinaceae)、內傘形科容(Umbelliferae)、五加科(Araliaceae)等。在松葉,分泌上皮的外側有厚壁細胞包圍著。在松科廣泛分布在葉肉、莖部木材組織、射線和根等處,其中存在於射線中的特稱為樹脂射線。冷杉屬(Abies)莖受傷時,可在傷口附近產生新的樹脂道,而松屬(Pinus)則在離開的薄壁組織中產生新的樹脂道。冷杉屬和鐵杉屬(Tsuga)在根部中央可見有一個樹脂道。此外,雲杉屬(Pi-cea)、落葉松屬(Larix)在兩個原生木質部可分別見到一個樹脂道,但是杉科(Taxodiaceae)、絲杉科則缺如。
❻ 松脂什麼意思
松脂(pine oleoresin)
[sōng zhǐ]
開割松樹樹體後流出來的含油樹脂。樹木生理活動的產物,主要由萜類化合物組成。剛流出的松脂是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暴露在空氣中後隨萜烴化後物的逐漸揮發而變稠,最後成為白色或黃色的固態物質──毛松香。松脂是製造松香和松節油的原料。
形成和組成 松樹針葉進行光合作用生成的糖類,再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在木材的薄壁細胞中形成松脂,它通過泌脂細胞壁滲入樹脂道。樹脂道是松樹特有的結構,在木質部、針葉和初生皮層中形成 3個獨立的系統。木質部的樹脂道有縱生和橫生兩種,它們在木材中互相溝通形成樹脂道系。采割松脂時,只要割傷樹干外緣木質部,松脂就會通過樹脂道系外流。
松脂主要由樹脂酸和萜烴組成,此外還含有少量雜質和水分。樹脂酸和萜烴的含量因樹種、產地、采脂方法和貯存期而異。馬尾鬆鬆脂一般含75%左右的樹脂酸和20%左右的萜烴,其餘為水分和雜質。松脂中樹脂酸有兩類:①樅酸型酸,包括樅酸、左旋海松酸、長葉松酸、新樅酸、去氫樅酸,是樹脂酸中的主要部分。②海松酸型酸,包括海松酸、異海松酸。馬尾鬆鬆脂中含有較多的左旋海松酸,但在加工過程中受熱異構成其他樅酸型酸,所以松香中基本上不含左旋海松酸,而含較多的其他樅酸型酸,特別是樅酸。南亞鬆鬆脂含有二羧基樹脂酸。松脂中的萜烴主要是 a-蒎烯和β-蒎烯。兩者含量隨樹種和地區等變化較大。此外還有β-水芹烯、莰烯、香葉烯、雙戊烯、長葉烯、石竹烯等。中國產松脂含蒈烯甚少。
❼ 這是什麼有人知道那
看看是下面那種,我也不知道是那種。
常綠樹。絕大多數是高大喬木。高20~50米,最高可達75米(美國的糖松P.lambertiana)。極少數為灌木狀,如偃松(P.pumila)和地盤松(P.yunnanensis var.py□maea)。較幼時的樹冠為金字塔形,樹枝多呈輪狀著生。幼苗出土、子葉展開以後,首先著生的為初生葉,單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葉緣具齒。初生葉行使葉的功能1~3年後,才出現針葉,通常2、3、5枚成束,著生於短枝的頂端。每束針葉基部有葉鞘,早期脫落或宿存。葉肉組織中的樹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較恆定,可分為外生、中生、內生 3種類型。松樹針葉橫切面中可見1或2個維管束,特殊環境下可在雙維管束松樹中出現維管束合並的情況。球花單性,雌雄同株。球果由多數種鱗組成,成熟後木質化。種鱗的裸露增厚部分稱鱗盾,鱗盾先端的瘤狀突起稱鱗臍。有的樹種鱗臍具刺,有的無。球果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但少數樹種種鱗則長期保持關閉狀態。每個種鱗具種子2粒,種子上部具一長翅,少數具短翅或無翅。
紅松(P.koraiensis) 小枝密生黃褐色或紅褐色柔毛。球果長9~14厘米,成熟後種鱗不張開或微張開。種子不脫落,無翅(圖1紅松)。是中國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的主要成林樹種。在中國的西北界為愛輝至北安一線,西南界為丹東至本溪一線。由中國向東北還伸展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以東蘇聯遠東南部沿海地區,向南分布到朝鮮和日本的本州中部、四國山地。 新疆五針松(P.sibirica) 形態與紅松相似,主要特點是小枝具淡黃色毛;球果長5~8厘米;種鱗先端圓,內曲。在中國分布於新疆阿爾泰山西北部的卡納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於海拔1600~2350米范圍,常與新疆落葉松混生。蘇聯歐洲部分東北部和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華山松(P.armandii) 小枝綠色或灰綠色,無毛。球果長10~22厘米,成熟後種鱗張開,種子脫落。在中國產的五針松中以它的分布范圍最廣,其分布區屬於中國西部高原與東部平原或低山丘陵之間的過渡地區,也是高山寒性針葉林與低海拔落葉闊葉林(在北部)或常綠闊葉林(在南部)的過渡地帶。其垂直分布於海拔1000~3300米范圍,其分布下限常與二針松(如油松、馬尾松、雲南松等)混生,較低海拔的乾燥和高溫可能是它分布的限制因素。在台灣中部以北、中央山脈阿里山、玉山等高山地區有華山松的變種——台灣果松 (P.armandiivar. mastersiana)。
白皮鬆(P.bun□eana) 葉3針一束,鱗臍背生,有刺,是白皮鬆組的典型代表。樹皮灰綠色或灰白色,薄片脫落,種翅長5毫米,有關節,易脫落(圖2白皮鬆)。分布於山西(呂梁山、中條山、太行山)、河南西部、陝西泰嶺、甘肅南部、四川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垂直分布在海拔 500~1800米地帶。在秦嶺山區、河南與山西交界處有純林。(見彩圖白皮鬆) 油松(P.tabulaeformis) 小枝淡黃褐色,無毛。葉2針一束,長10~15厘米。種鱗鱗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橫脊顯著,鱗臍凸起有尖刺。主要分布區東到遼寧千山山脈,北抵大興安嶺南端黃崗梁、大青山、烏拉山、賀蘭山、哈□山、祁連山東部,南達邛崍山、秦嶺、伏牛山;山東中南部山地也有分布。垂直分布范圍在西部(青海東部)為海拔2000~2700米,東部為100~1500米。
赤松(P.densiflora) 樹幹上部樹皮紅褐色,薄片脫落;小枝淡黃色或紅黃色,微被白色。葉2針一束。球果成熟後呈暗黃褐色或淡褐黃色;種鱗較薄,鱗盾平,通常具刺。分布於黑龍江東部、吉林長白山區、遼東中部至遼東半島、山東膠東半島。日本、朝鮮、蘇聯也有分布。
高山松(P.densata) 葉2針一束,稀3針一束,或2針、3針並存,長6~15厘米。球果卵圓形,長5~6厘米,徑約4厘米,成熟時暗栗褐色,種鱗張開,鱗盾肥厚隆起,鱗臍突起,多有明顯刺狀尖頭。分布於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及雲南西北部高山地區。在康定以西沿雅礱江兩岸及西藏東部海拔2600米向陽山坡上或河流兩岸組成單純
馬 尾松(P.massoniana) 針葉細柔,2針一束,長12~20厘米。球果卵圓形,長4~7厘米;鱗盾平或微隆起;鱗臍無刺。是中國分布最廣的松樹。水平分布北抵河南桐柏山、大別山、伏牛山南坡、陝西秦嶺南坡;南到廣西、廣東、 福建、海南島、 台灣北部;西達貴州金沙、黔西、 安順、 黃果樹一線和四川青衣江、大相嶺一帶。垂直分布在長江下游為海拔700米以下,長江中游為1100~1200米以下,西部為1500米以下。
雲南松(P.yunnanensis) 葉3針一束,稀2針一束,長10~30厘米。種鱗鱗盾肥厚,鱗臍具短刺。雲南松地理分布較廣,東至貴州西部的畢節、水城及廣西西部百色地區,北至四川西部的大渡河、安寧河、雅礱江流域,西至西藏察隅,南抵雲南文山及紅河、思茅、臨滄北部;其中以金沙江中游、南盤江中下游最集中。垂直分布在雲南南部約為海拔1300米以上,滇西北部約在1800~3100米,四川為1000~3000米,貴州為1000~2000米,廣西為600~1600米。
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olica) 為歐洲松的變種。樹皮黃色或褐色。葉2針一束,長4~9厘米,寬1.5~2毫米,扭曲。鱗盾淡綠褐色,長菱形,肥厚隆起,向後反卷,鱗臍凸起,有刺。主要分布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高原,小興安嶺愛輝縣的卡倫山和遜克縣的松樹溝也有少量。
黃山松 (P.taiwanensis) 葉2針一束,長7~13厘米,樹脂道3~7個,中生。球果卵圓形,長3~5厘米,幾乎無梗或具短梗;鱗盾稍肥厚隆起,鱗臍具短刺(圖3黃山松)。分布於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台灣等省的高山地帶。垂直分布范圍在浙江天目山和天台山,分布於海拔800~1500米,安徽大別山和黃山為600~2000米,江西廬山為1000~1500米,湖南衡山為海拔1000米,福建中部及西部山區,海拔1000~1500米,台灣中央山脈為 750~2800米,多形成純林。
南亞松(P.latteri) 葉2針一束,長15~27厘米,樹脂道2個,中生於背面。球果長圓錐形,長5~10厘米。鱗盾肥厚隆起,橫脊明顯,鱗臍稍凹。分布於海南島、廣西南部海拔50~1200米丘陵台地及山地。海南島白沙、屯昌山區有純林。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及菲律賓也有分布。
除原產中國的松樹外,還有引種到中國並已成為某些地區的重要造林樹種, 如原產日本的黑松 (P.thun-ber□ii),目前廣泛栽培於中國遼東半島、山東、江蘇、浙江和台灣等地。原產美國東南部的濕地松(P.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近年在中國長江以南發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