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設計手冊
Ⅰ 隔油池在哪本設計手冊,有沒有具體的設計過程啊,水量是450t/d的工業廢水
隔油池的一些知識 1.隔油池的型式與構造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與斜流式兩種型式。 (圖2-19)為典型的平流式隔油池。從圖中可以看出,它與平流式沉澱池在構造上基本相同。廢水從池子的一端流人池子,以較低的水平流速(2~5mm/s)流經池子,流動過程中,密度小於水的油粒上升到水面,密度大於水的顆粒雜質沉於池底,水從池子的另一端流出。在隔油池的出水端設置集油管。集油管一般用直徑200~300的鋼管製成,沿長度在管壁的一側開弧寬為60º或90º的槽口。集油管可以繞軸線轉動。排油時將集油管的開槽方向轉向水平面以下以收集浮油,並將浮油導出池外。為了能及時排油及排除底泥,在大型隔油池還應設置刮油刮泥機。刮油刮泥機的刮板移動速度一般應與池中流速相近,以減少對水流的影響。收集在排泥斗中的污泥由設在池底的排泥管藉助靜水壓力排走。隔油池的池底構造與沉澱池相同。 平流式隔油池表面一般設置蓋板,除便於冬季保持浮渣的溫度,從而保持它的流動性外,同時還可以防火與防雨。在寒冷地區還應在池內設置加溫管,以便必要時加溫。 平流式隔油池的特點是構造簡單、便於運行管理、油水分離效果穩定。有資料表明,平流式隔油池可以去除的最小油滴直徑為100~150um,相應的上升速度不高於0.9mm/s。 (圖2-20)示斜板式隔油池。這種型式的隔油池可分離油滴的最小直徑約為60um,相應的上升速度約為0.2mm/s。含油廢水在斜板式隔油池中的停留時間一般不大於30min,為平流式隔油池的1/4—1/2。 隔油池的浮渣,以油為主,也含有水分和一些固體雜質。對石油工業廢水,含水率有時可高達50%,其它雜質一般在1%一20%左右。 僅僅依靠油滴與水的密度差產生上浮而進行油、水分離,油的去除效率一般為70%~80%左右,隔油池的出水仍含有一定數量的乳化油和附著在懸浮固體上的油分,一般較難降到排放標准以下。 氣浮法分離油、水的效果較好,出水中含油量一般可小於20mg/L。 對於鐵路運輸、化工等行業使用的小型隔油池,其撇油裝置是依靠水與油的密度差形成液位差而達到自動撇油的目的。 平流式隔油池的設計與平流式沉澱池基本相似,按表面負荷設計時,一般採用1.2m3/m2·h;按停留時間設計時,一般採用2h。
0 `+ n4 ]) S* B/ w
! U3 { Y( p3 O
Ⅱ 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手冊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手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有問題再找我
Ⅲ 哪裡有《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手冊》的免費下載啊
這個怎麼可以下載阿 不過我有污水處理廠匯編。你需要麼??
Ⅳ 求 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手冊,謝謝
設計手冊,
Ⅳ 電鍍廢水處理設計手冊(電子版)
來這時有很多廢水處理的相專關資料屬
http://visionary.uueasy.com/thread.php?fid=233
Ⅵ 污水處理設計需要查閱哪些技術規范手冊
污水處理指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專化的過程屬。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Ⅶ 做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推薦幾本常用的參考書籍(例如:工藝方面,設計方面,畫圖方面)
1、《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出版社;
2、《給水排水內設計手冊》中容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水處理工程師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4、《環境工程計算手冊》中國石化出版社;
5、《環保設備材料手冊》(第二版)冶金工業出版社;
6、《環保設備設計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7、《化工環境保護設計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Ⅷ 污水處理設計需要查閱那些規范
一、環境手冊類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工業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9冊)-專用機械》(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
4、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1冊)-常用設備》(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5、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2冊)-器材與裝置》(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環境技術與設備研究中心等主編:《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
7、張自傑主編:《環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環境標准與規范類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1993)
3、《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4、《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
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6、《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 3544-2008)
7、《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准》(GB18486–2001)
9、《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參考的規范和標准:
1、雜環類農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523-2008)
2、製糖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9-2008)
3、發酵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3-2008)
4、化學合成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4-2008)
5、提取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5-2008)
6、羽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1-2008)
7、中葯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6-2008)
8、混裝制劑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7-2008)
10、澱粉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類(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20922-2007)
20、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4554-1993)
2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泥質(CJ/T 249-2007)
2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單獨焚燒用泥質(CJ/T290-2008)
23、電鍍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與人造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2-2008)
25、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4-2010)
27、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6-2010)
28、鎂、鈦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8-2010)
29、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8O-2010)
31、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8-2010)
32、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7-2010)
34、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6-2010)
35、釀造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5-2010)
36、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2-2010)
37、製革及毛皮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3-2010)
38、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
39、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6-2010)
41、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7-2010)
42、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8-2010)
(8)污水設計手冊擴展閱讀
處理技術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後的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Ⅸ 給排水設計手冊上關於城鎮污水設計流量的問題
因為每天的處理水都是變化的 如果進水沒有泵組的話 就必須滿足最大流量的要求
但是內因為泵前有集容水井 可以提供一定的調節容積
也就是說不需要按照最大時流量 最大時的時候雖然流量不能滿足 但是可在集水井中保存
等到最小流量的時候 集水井裡多的水又可以流出去 所以處理的還是泵送的流量
所以污水廠後續的設計流量只需要根據泵房的組合出流最大流量來確定
就好比是給水的時候設置了一個水塔的話 輸水管線就只要按照平均時設計
橡皮了個擦
Ⅹ 那個設計手冊或規范可以查到污水處理中各個構築物污染物去除率范圍
在《給排水設計手冊》中的第5、第6冊可以查到污水處理中各個構專築物污染物去除率范圍、用途屬、構造等技術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