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農葯廢水來源

農葯廢水來源

發布時間: 2020-12-15 21:24:21

A. 農葯污水如何處理

農葯污水處理方法通常包括物化法和生化法兩種,其中物化法包括吸附、萃取、水解、氧化、膜分離等,對農葯污水進行有成效的治理,結合污水的具體情況,選擇物化法和生化法相結合,利用膜的濃縮作用,採取回收和治理並用的策略,才能真正達到處理的目的。

農葯品種繁多,農葯污水水質復雜.其主要特點是(1)污染物濃度較高,化學需氧量(COD)可達每升數萬mg;(2)毒性大,污水中除含有農葯和中間體外,還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質以及許多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3)有惡臭,對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4)水質、水量不穩定。因此,農葯污水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農葯廢水處理的目的是降低農葯生產廢水中污染物濃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力求達到無害化。

農葯污水處理方法:
農葯污水通常具有物化法和生化法兩種處理方法,其中物化法包括吸附、萃取、水解、氧化、膜分離等,對農葯廢水進行有成效的治理,結合廢水的具體情況,選擇物化法和生化法相結合,利用膜的濃縮作用,採取回收和治理並用的策略,才能真正達到處理的目的。

對不同農葯品種的污水進行分開單獨處理,可將膜系統放於生化系統前或放於生化系統後,其中膜取得作用是不一樣的, 膜可以作為出水把關作用和濃縮、去除污染物的作用。膜既可與生化系統很好地配合又可單獨進行處理廢水,並能提高出水品質,將廢水回用,達到廢水的資源化利用,不僅有經濟效益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並能提升企業的對外形象。

膜在農葯污水治理中的作用:
1) 膜能對廢水污染物進行濃縮,濃縮液體積大幅減少。高濃度農葯廢水經膜濃縮後,總體積減少,減低樹脂吸附或萃取的費用,用焚燒處理濃縮液時也減少了焚燒設備的規模和處理成本。 2) 我們可根據廢水成分的不同來選擇膜型號和不同的工藝流程。膜在流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僅僅是分離濃縮,它還能對出水質量進行把關。這是由納濾膜只允許水和一價離子通過,而對所有污染物完全截留的特性所決定的。正因為膜系統對廢水的出水質量進行把關,故生化系統就不必考慮其出水的指標是否達標,這樣就可以設計生化池的進水濃度為處理效率最高時的濃度並保持穩定。有農葯廢水需要處理的單位,也可以到污水寶項目服務平台咨詢具備類似污水處理經驗的企業。

3) 廢水經納濾膜系統過濾後,由於納濾膜能夠截留除了水和一價離子的其他物質,所以過濾後的出水無色透明、無大分子有機物、無菌無SS,能夠用於生產回用,即膜能提升處理出水的水質,理論上用膜處理能使出水質量達到任何我們想要的水質。所以廢水膜處理可以真正實現廢水的零排放。當前水資源日益短缺,水費和排污費大幅提價,水回用不但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更具有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投資用膜進行廢水的處理,開創了三廢治理投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先河,即象企業其它投資一樣能在幾年內收回全部投資,而不是單純的付出,因為它有回用水的收益。

B. 農葯廢水種類

農葯廢水的品種繁多,導致廢水水質復雜。其主要特點是:
(1)污染物濃度較高,化內學需氧量(COD)可達到每升容數萬毫克;

(2)毒性大,廢水中除含有農葯和中間體外,還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質以及許多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

(3)有惡臭,對人的呼吸道和黏膜有刺激性;

(4)水質、水量不穩定。

由於農葯廢水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農葯廢水處理的目的是降低污染物濃度,提高回收利用率,達到無害化。

主要處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濕式氧化法、溶劑萃取法、蒸餾法和活性污泥法等。同時,研製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葯是農葯發展方向。停止使用一些國家已禁止生產的六六六等有機氯、有機汞農葯,積極研究和使用微生物農葯,是一條從根本上防止農葯廢水污染環境的途徑。

C. 解析農葯廢水有哪些處理方法

在我國,80%的農葯品種是有機磷農葯,該類農葯具有品種繁多,生產工藝復雜,副產物多,三廢排放量大、含鹽量高、色重、味臭、難生化等特點。以樂果廢水為例,該水味奇臭,COD 高達200000 mg /L,有機磷含量1000 ~ 18000 mg /L,含鹽量15%。目前國內有機磷生產廠家往往對該類廢水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就向外排放,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因此研究並實施有機磷農葯廢水處理方法是治理農葯行業污染的重點。
1 有機磷農葯的分類、生化特點及廢水共性
1.1 有機磷農葯按化學結構大致分為
(1) 磷酸酯類,如敵百蟲、草甘膦等,該類化合物生化處理比較容易,如南通農葯廠生產的敵百蟲,久效磷等廢水直接稀釋進生化,COD 去除率可達85%左右[1]。
(2) 一硫代磷酸酯類,如甲基對硫磷、甲基嘧啶磷、丙溴磷等,該類化合物因含硫而味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與可生化降解物混合,可部分降解為正磷酸。
(3) 二硫代磷酸酯類,如樂果、馬拉硫磷等,該類化合物因含多硫味特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與可生化降解物混合,極少部分降解為正磷酸。
由以上可知,硫代磷酸酯類有機磷農葯是該類農葯預處理的重點和難點,只有通過預處理降解才能進一步進生化池生化。

s

2.2 有機磷農葯廢水共性成分
通過對有機磷廢水的成分分析可知,廢水中95% 以上不是農葯本體,而是它們的中間體及不同階段的降解產物(圖2)中含量較多的有:

3 有機磷農葯廢水預處理的方法
近年來對有機磷廢水的處理,基本圍繞著分解和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硫、磷進行,大體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物理處理法包括: 吸附、萃取、氣提、絮凝沉降等方法,化學處理法包括: 氧化、還原、水解等方法。
3.1 物理處理
3.1.1 吸附
吸附是一種物質附著在另一物質表面的過程。目前採用較多的吸附劑有大孔樹脂、活性炭、粉煤灰及膨潤土。其中大孔樹脂及活性炭因價格昂貴,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存在活化再生的問題,而粉煤灰吸附雖效果不及前者,但處理簡便、成本低廉,可達到以廢治廢的效果、目前得到廣泛應用。如文獻報道[2]採用季銨鹽改性粉煤灰處理有機磷廢水,磷的吸附率可達97%。
3.1.2 萃取
萃取: 採用與水不溶而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劑,使其與廢水充分接觸,利用污染物在水及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達到分離和凈化廢水的目的。使用比較多的有絡合萃取、液膜萃取。在處理丙溴磷廢水時採用TBP 與環己烷形成絡合劑萃取回收水中的氯酚,氯酚回收率可達98%。沈陽化工院採用液膜萃取含酚廢水,也達到很好的效果[3]。
3.1.3 氣提、吹脫
氣提、吹脫法是將氣體吹入廢水,使溶解性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變成氣體,從而凈化廢水的過程。湖南海利集團採用蒸汽氣提回收樂果硫磷酯工段廢水中的氨氮,氨氮去除率可達85%,大大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
3.1.4 絮凝、沉降
絮凝沉降是採用加入絮凝劑破壞廢水懸浮顆粒的穩定性,消除顆粒間的斥力,使顆粒接觸並吸附在一起,再通過絮凝劑進行架橋及網捕,形成大顆粒從水中分離的方法。該方法因簡單,成本低廣泛應用在廢水處理中。現有絮凝劑主要有無機絮凝劑及有機絮凝劑兩大類,無機絮凝劑主要有硫酸鋁,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等,有機絮凝劑主要有聚丙烯醯胺和甲醛-雙氰胺類。
3.2 化學處理
3.2.1 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主要包括電催化氧化、芬頓氧化、及濕式氧化法。
(1) 電催化氧化處理技術
電催化氧化處理技術是一種高級的電化學氧化工藝,是利用外加電場作用,在特定的電化學反應器內,通過一系列設計的化學反應、電化學過程或物理過程,達到預期的去除廢水中污染物或回收有用物資的目的。在反應過程中一般是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同時進行。現在應用較多的電催化氧化技術是以活性碳、惰性金屬(Ag,Pt,Ti 等) 和表面塗覆PbO2,SnO2,Sb2O5等氧化膜的惰性金屬為陽極,以鐵板為陰極,通過電極的直接和間接作用,達到去除污染物、凈化水質的目的[4]。湖南海利集團將這一技術運用到硫磷酯廢水及甲基嘧啶磷的廢水處理中,COD 去除率可達45%,可生化性得到大幅的提高。
(2) 芬頓氧化法
Fenton 法是一種高級氧化工藝。通過Fe2 + 和H2O2結合生成高反應活性的羥基自由基,它可有效處理絕大多數難降解有機廢水。與其他高級氧化工藝相比,具有操作簡單、反應快速等優點。由於使用雙氧水,成本還比較高,限制了該法的廣泛應用。如李榮喜等將芬頓法運用到降解湖南天宇化工農葯有限公司的三唑磷農葯廢水,COD 去除率高達95%[5]。為提高芬頓試劑的效率,目前有報道採用UV/Fenton 及超聲(微波) /Fenton 的方法,能使COD 去除率提高10% ~ 20%[6]。
(3) 濕式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簡稱WAO,是以空氣及氧氣為氧化劑將溶解及懸浮於水中的有機物或還原性無機物,在高溫高壓下進行液相氧化分解,大幅去除COD/BOD/SS 的方法。該方法氧化徹底,如處理硫磷酯廢水,能將其完全無機化,但該法對設備要求高,反應條件苛刻、設備成本高,在國內使用尚不普遍[7]。
3.2.2 化學還原法
鐵/炭微電解屬電化學還原技術,利用鐵一炭體系形成的微原電池對水中難降解污染物進行處理。微電解作用機理主要包括:(1) 鐵屑的吸附作用; (2) Fe 的還原作用; (3) 微電解產物Fe2 +、氫的還原作用; (4) Fe2 + /Fe3 + 的絮凝作用。匡蕾、揚庚等將此法用在處理有機磷農葯中間體乙基氯化物生產廢水中,處理後水的COD、硫化物、總磷的去除率分別高達90.2%、99.4%、95.0%,廢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明顯提高,為進入生化創造了條件[8]。
3.2.3 水解法
有機磷農葯水解分鹼式水解、酸式水解[9]。鹼式水解機理為OH-進攻P 原子,發生Sn2取代。鹼性條件下從三酯水解成二酯容易,再繼續水解困難,因此一般停留在一級水解階段。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反應的機理一般認為首先使連酯的氧原子上質子化,然後碳原子受到攻擊發生Sn2取代反應,經不斷取代,最終水解為無機磷。化學水解法處理有機磷農葯廢水從理論上看是可行的,從實際應用看是有效的,尤其適宜處理高濃度有機磷廢水處理。如在酸性條件水解水胺硫磷,有機磷、硫化物、NH3- N 和總磷去除率均大於90%,COD 去除率達50%以上[10]。

4 結論
有機磷廢水種類很多,依結構分,共同的中間體有同樣的廢水,但因農葯縮合的另一半差異,不同的廢水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單獨採用任何一種方法處理高濃度有機磷農葯廢水在經重點難點貫穿於課堂討論中去,加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牢固掌握復合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還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

D. 農葯廢水產生的污泥要怎麼處理

農葯廢水產生的污泥要焚燒,填埋,投海處理

  1. 填埋處理。污泥既可單獨填埋也可與生活垃圾和工業廢物一起填埋。這種處置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污泥不需要高度脫水。填埋場一般為廢棄的礦坑或天然的低窪地。填埋的隱形危害:污泥填埋也存在一些問題,象滲出液和氣體的形成。滲出液是一種被嚴重污染的液體,如果填埋場選址或運行不當,這種液體就會進入地下水層,污染地下水環境。填埋場產生的氣體主要是甲烷,若不採取適當措施會引起爆炸和起火。

  2. 焚燒處理。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一定量的纖維素木質素,脫水後的干污泥發熱量約為 836 kJ/ kg,可用來焚燒。污泥焚燒後的殘渣無菌、無臭,體積減少 60% ,含水率為零,使運輸和最後處置大為簡化。焚燒後產生的熱量也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應用前景。焚燒方法的優缺點:污泥在焚燒前必須脫水。從目前技術水平看,機械脫水成本比較高,自然脫水雖然成本低,但時間長、佔地大,而且在晾曬期間污泥散發的腐臭氣會污染空氣。污泥在焚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二口惡英等氣體而造成空氣污染。污泥中的重金屬也會隨煙塵的擴散而污染空氣。此外,焚燒法的處理成本十分昂貴。

  3. 頭還處理。利用水體消納污泥一般不需要進行嚴格的無毒無害化處理,也無需脫水便可直接排入水體,而且容量很大。對於靠近海岸的大型污水處理廠,這是一種方便的污泥處置方法。

E. 農業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農業環境的污染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化肥農葯污染

農民為使土壤肥沃,大量使用化肥,而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農作物吸收,三分之一進入大氣,剩餘的三分之一則留在土壤中。在生產中為降低成本,使用價格低廉、高毒、高殘留農葯,據農業植保部門調查,農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

二、大量畜禽糞便對水體的污染

近年來,在畜牧業規模養殖迅速崛起的同時,牲畜糞便造成的農業污染也呈現出加重的趨勢。許多大中型畜禽養殖場缺乏處理能力,將糞便倒入河流或隨意堆放。這些糞便進入水體或滲入淺層地下水後,大量消耗氧氣,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無法存活,從而產生嚴重的「有機污染」。

三、生活垃圾、生活廢水污染

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造成農業用水污染。運用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行灌溉是重金屬進入土壤的一個重要路徑。重金屬進入土壤的另一條路徑是隨大氣沉降落入土壤,對人類有較大的潛在損害。

(5)農葯廢水來源擴展閱讀

農業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1、科學地使用農葯能夠有效地消滅農作物病蟲害,發揮農葯的積極作用。合理選擇不同農葯的使用范圍、噴施次數、施葯時間以及用量等,使之盡可能減輕農葯對土壤的污染。

2、科學地利用污水灌溉農田。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工業廢水可能是無毒的,但與其他廢水混合後,即變成了有毒廢水。

3、積極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農業病蟲害又能減輕化學農葯對的污染,需要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鳥、益蟲和某些病原微生物來防治農林病蟲害。

4、不要長期過量使用同一種肥料,掌握好施肥時間、次數和用量,採用分層施肥、深施肥等方法減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5、在農業生產中,特別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禁止進行污水灌溉和使用農用污泥。

F. 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有哪些

改革開放以來抄,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明顯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大力發展新農村或小城鎮建設,對於帶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的發展是一大戰略。但是,在發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經濟的同時,又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可續發展的又一大重大舉措。
我國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涉及到的環保問題,主要有農村污水污染和農村垃圾污染兩個方面。在農村污水污染方面,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牧養殖污水污染、農葯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業污染和其他污染。這些污染物與生活污水混合外排,所以農村污水實際上是上述污水的總稱。

G. 農葯廢水的特點和處理方法是什麼

農葯種類繁多,農葯廢水質量復雜。其主要特點是:
(1)污染物濃度較高,化學需氧量可達數萬內毫克/升;
(2)毒性大,廢水中除容了農葯和中間體外,還含有苯酚、砷、水銀等有毒物質和很多生物難以分解的物質
(3)有惡臭,對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
(4)水質和水量不穩定。
因此,農葯廢水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農葯廢水處理的目的是降低農葯生產廢水中的污染物濃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實現無害化。農葯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濕法氧化法、溶劑萃取法、蒸餾法和活性污泥法。

H. 廢水中磷酸鹽和有機磷的來源有哪些

高濃復度有機廢水磷是制植物和動物生長的基本養料並和氮一樣是通過分解和光合作用來實現磷循環的。由於磷酸鹽很容易被植物利用並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蛋白質所以正常地表水體中不會存在高濃度的磷。化肥、農葯、人類糞便和食物殘渣及含磷洗滌劑是地表水體含磷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城市生活污水是增加地表水體含磷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普通生活污水中的含磷量為105mg/L其中70%是可溶性的。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系統和鍋爐水處理系統磷肥廠等會排放含有磷酸鹽的工業廢水有機磷農葯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出來含有有機磷的工業廢水。有機磷化合物主要包括磷酸酯、亞磷酸酯、焦磷酯、次磷酸酯和磷酸胺等類型有些有機磷化合物的毒性很大如一些磷酸酯對神經系統有劇烈的毒害作用。有機磷化合物屬於難生物降解物質可以採用強氧化劑氧化法、水解法、吸附法等形式預處理後再用生物法處理。在含磷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有機磷可以轉化為正磷酸鹽。 你可能感興趣的:廢水中氟化物的來源有哪些

I. 農產品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農產品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有:

(1)生長環境的污染。

①大氣污染。大氣污染來源於農作物生長地周圍空間,主要是工業生產、能源燃燒、交通運輸過程排放的廢氣污染,以及化肥、農葯等其他污染。在城郊,SO2、HF、Cl2、O3等,以及含有Pb、Cd、As化合物的煙氣和粉塵對農作物的生產和產品造成污染。

②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來源於工業「三廢」、城市生活「三廢」以及化肥、農葯和生物污染等。污染物通過灌溉水進入土壤,也可以因大氣污染和空中顆粒物(重金屬及致癌物質)沉降地面導致土壤污染。此外,施用含毒的污泥、工業廢物、城市垃圾等,都會造成土壤污染。

③廢水灌溉及固體廢棄物造成的污染。灌溉廢水中的揮發酚、氨氮、鎘、汞、鉛、鎳、砷、硼等污染物濃度高,可對農作物造成危害。固體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污染物,通過土壤、雨水沖淋、大氣蒸發對農作物造成危害,同時也會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

(2)種植過程的污染。種植污染是指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由於生產資料(主要是農葯、除草劑、肥料和激素)的使用和生產操作規程執行過程中失誤而導致的污染。

(3)產品的採收運輸、貯藏保鮮及加工過程的污染。農產品採收後,在運輸與貯藏保鮮過程中的腐爛、霉變,一些有毒成分的聚積,保鮮防腐劑和產品深加工過程中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等使用不當,加工設備及環境不衛生,都會造成產品的污染。

J. 水污染的來源

一、造成水的污染原因有兩類:

1、人為因素:主要是工業排放的廢水。還包括生活污水、農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氣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積在大地上的垃圾經降雨淋洗流入水體的污染物等。

2、自然因素:岩石的風化和水解,火山噴發、水流沖蝕地面、大氣降塵的降水淋洗。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在地球化學循環中釋放物質都屬於天然污染物的來源。

二、水污染的分類

1、按污染物的發生源地,可分為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2、按排放污染的種類,可分為有機污染源、無機污染源、熱污染源、雜訊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同時排放多種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

3、按排放污染物空間分布方式,可以分為點污染源(點源)和非點污染源(面源)。

(10)農葯廢水來源擴展閱讀

水污染的危害

1、酸、鹼、鹽等無機物污染及危害

水體中酸、鹼、鹽等無機物的污染,主要來自冶金、化學纖維、造紙、印染、煉油、農葯等工業廢水及酸雨。水體的pH小於6.5或大於8.5時,都會使水生生物受到不良影響,嚴重時造成魚蝦絕跡。水體含鹽量增高,影響工農業及生活用水的水質,用其灌溉農田會使土地鹽鹼化。

2、重金屬污染及危害

污染水體的重金屬有:汞、鎘、鉛、鉻、釩、鈷、鋇等。其中汞的毒性最大,鎘、鉛、鉻也有較大毒性。重金屬在工廠、礦山生產過程中隨廢水排出,進入水體後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經食物鏈的富集作用,能逐級在較高生物體內千百倍地增加含量,最終進入人體。

3、耗氧物質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紙等工業廢水,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質。這些物質懸浮或溶解於污水中,經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在分解過程中要消耗氧氣,因而被稱為耗氧污染物。

這類污染物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將進行厭氧分解,產生H2S、NH3和一些有難聞氣味的有機物,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4、植物營養物質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經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等植物營養物質;施用磷肥、氮肥的農田水中,常含有磷和氮;含洗滌劑的污水中也有不少的磷。

水體中過量的磷和氮,為水中微生物和藻類提供了營養,使得藍綠藻和紅藻迅速生長,它們的繁殖、生長、腐敗,引起水中氧氣大量減少導致魚蝦等水生生物死亡、水質惡化。這種由於水體中植物營養物質過多蓄積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體的「富營養化」。這種現象在海灣出現叫做「赤潮」。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