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可生化性能好的指標
A. BOD/COD的值是幾可作為污水可生化性好壞的分界點
一般情況BOD/COD大於0.3就可作為可生化性廢水。但實際試驗中BOD/COD小於0.2以下時,實際的可生化性仍很好,所以說並沒有嚴格的界限。
B. 如何評價廢水的可生化性能
1、取不同曝氣方式或不同運行方式的活性污泥系統的迴流污泥(即你所說的好氧和厭版氧),紗布過濾,權離心機脫水。
2、測定脫水後的污泥重量
3、稱取等重的活性污泥與等量待處理污水混合放於若干個三角燒瓶中充分混合
4、將燒杯編號放在搖床中震盪1-2h,保持恆溫20-30℃
5、停止震盪,靜置30min取上清液測定前後COD差異
根據以上差值確定不同污泥對該種廢水的生物降解能力,或者你可以使用同種污泥考察該種廢水的可生化性。
若考察某種廢水的在好氧條件下的可生化性應使用好氧污泥和沖氧飽和的污水做以上實驗。
C. 廢水的可生化性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的回難易程度。廢水的可答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D. 廢水的可生化性指標是如何規定的
一般考慮廢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認為可生物處理,如果低於0.2,基本可不用考慮生化處理,在0.2~0.3之間嘗試如何提高B/C——水解酸化,高級氧化等。
(4)污水可生化性能好的指標擴展閱讀:
模擬實驗法是指直接通過模擬實際廢水處理過程來判斷廢水生物處理可行性的方法。根據模擬過程與實際過程的近似程度,可以大致分為培養液測定法和模擬生化反應器法。
1、培養液測定法
培養液測定法又稱搖床試驗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在一系列三角瓶內裝入某種污染物(或廢水)為碳源的培養液,加入適當N、P等營養物質,調節pH值,然後向瓶內接種一種或多種微生物(或經馴化的活性污泥)。
將三角瓶置於搖床上進行振盪,模擬實際好氧處理過程,在一定階段內連續監測三角瓶內培養液物理外觀(濃度、顏色、嗅味等)上的變化,微生物(菌種、生物量及生物相等)的變化以及培養液各項指標:pH、COD或某污染物濃度的變化。
2、模擬生化反應器法
模擬生化反應器法是在模型生化反應器(如曝氣池模型)中進行的,通過在生化模型中模擬實際污水處理設施(如曝氣池)的反應條件,如:MLSS濃度、溫度、DO、F/M比等,來預測各種廢水在污水處理設施中的去除效果,及其各種因素對生物處理的影響。
由於模擬實驗法採用的微生物、廢水與實際過程相同,而且生化反應條件也接近實際值,從水處理研究的角度來講,相當於實際處理工藝的小試研究,各種實際出現的影響因素都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體現,避免了其他判定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且由於實驗條件和反應空間更接近於實際情況,因此模擬實驗法與培養液測定法相比,能夠更准確地說明廢水生物處理的可行性。
但正是由於該種判定方法針對性過強,各種廢水間的測定結果沒有可比性,因此不容易形成一套系統的理論,而且小試過程的判定結果在實際放大過程中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誤差。
E. 生活污水的各項指標一般多少
常用污水指標一般有以下九種:
1、BOD5:污水平均濃度/(mg/L)200mg/L
生物化學需氧量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階段為碳化(C-BOD),第二階段為消化(N-BOD)。
BOD的意義: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機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體的污染程度;c、判定處理廠效果;d、用於處理廠設計;e、污水處理管理指標;f、排放標准指標;g、水體水質標准指標。
2、CODMn/CODCr:污水平均濃度/(mg/L)100mg/L500mg/L
化學需氧量表示氧化劑有KMnO4和K2Cr2O7。COD測定簡便快速,不受水質限制,可以測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業廢水,是BOD的代替指標,也可以看作還原物的量。
CODCr可近似看作總有機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用BOD/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好;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差,不宜採用生物處理法。
3、SS :污水平均濃度/(mg/L)200mg/L
懸浮物質簡寫,水中懸浮物測定用2mm的篩通過,並且用孔徑為1μm的玻璃纖維濾紙截留的物質為SS。交替物質在濾液(溶解性物質)和截留懸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數認為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一樣被濾紙截留。
4、TS:污水平均濃度/(mg/L)700mg/L
蒸發殘留物簡寫,水樣經蒸發烘乾後的殘留量。溶解性物質量等於蒸發殘留物減去懸浮物質量。
5、灼燒鹼量(VTS)(VSS):污水平均濃度/(mg/L)450mg/L150mg/L
蒸發殘留物或懸浮物質在600℃±25℃經30min高溫揮發的物質,表示有機物量,蒸發殘留物灼燒減量的差稱為灼燒殘渣,表示無機物部分。
6、總氮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污水平均濃度/(mg/L)35mg/L15mg/L20mg/L0mg/L
氮在自然界以各種形態進行著循環轉換。有機氮如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氨氮,氨氮在硝化細菌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氮(NO2—)和硝酸鹽氮(NO3—);另外,NO2—和NO3—在厭氧條件下在脫氮菌作用下轉化為N2。
氮是細菌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質元素,當工業廢水中氮量不足時,採用生物處理時需要人為補充氮;相反,氮也是引發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7、總磷有機磷無機磷:污水平均濃度/(mg/L)10mg/L3mg/L7mg/L
在糞便、洗滌劑、肥料中含有較多的磷,污水中存在磷酸鹽和聚磷酸鹽和聚磷酸等無機磷鹽和磷脂等有機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樣,也是污水生物處理所必需的元素,磷同時也是引發封閉性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PH值:污水平均值6.5~7.5
生活污水PH值在7左右,強酸或強鹼性的工業廢水排入PH值變化;異常的PH值或PH值變化很大,會影響生物處理影響。另外,採用物理化學處理時,PH值是重要的操作條件
9.鹼度(CaCO3):污水平均濃度/(mg/L)100mg/L
鹼度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通常是以CaCO3含量表示。污水中多為Ca(HCO3)2和Mg(HCO3)2鹼度,鹼度較高緩沖能力強,可滿足污水硝化反應鹼度的消耗。在污泥消化中有緩沖超負荷運行引起的酸化作用,有利消化過程穩定。
除了以上的指標外還有活性污泥的指標,例如:污泥沉降比、污泥體積指數、污泥負荷、容積負荷、有機負荷、泥齡等來判斷污泥的活性存活情況。
(5)污水可生化性能好的指標擴展閱讀
水污染物排放標准通常被稱為污水排放標准,它是根據受納水體的水質要求,結合環境特點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對排入環境的廢水中的水污染物和產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標准。它是判定排污活動是否違法的依據。污水排放標准可以分為:國家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准和行業標准。
1、國家排放標准國家排放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在全國范圍內或特定區域內適用的標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適用於全國范圍。
2、地方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準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頒布的,在特定行政區適用。如《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准》(DB31/199-1997),適用於上海市范圍。
3、行業標准目前我國允許造紙工業、船舶工業、海洋石油開發工業、紡織染整工業、肉類加工工業、鋼鐵工業、合成氨工業、航天推進劑、兵器工業、磷肥工業、燒鹼、聚氯乙烯工業等12個工業門類,不執行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可執行相應的行業標准。
F. 什麼是污水的可生化性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內的難易容程度。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G. 什麼叫工業污水的可生化性
1、污水的可生化性就是指污水中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2、廢水所含的有機物中, 除一些易被微生物 分解、利用外,還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對微生物的生長產生抑製作 用, 這些有機物質的生物降解性質以及在廢水中的相對含量決定了該種廢水採用 生物法處理(通常指好氧生物處理)的可行性及難易程度。
工業污水的處理方法一般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生物化學法等等,而生化法是最常用也是相對來說比較經濟的一種方法。
3、廢水可生化性一般用B/C表示。
BOD代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部分,COD可以認為是全部污染物,這樣B/C就可以代表可被微生物分解部分的比例,也就是可生化部分了,一般B/C大於0.3就表示可生化行還不錯。
4、擴展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
COD包括可生化部分COD和不可生化部分COD。可生化性COD指的是COD中可生化部分。可生化性也稱廢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即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被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是廢水的重要特性之一。可生化性COD在數據上接近BOD,但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
H. 為什麼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標BOD5/COD
考察廢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有多種,主要有
1、按污染物性質指標評定,即用BOD5/COD的比值來評定。專
2、按微生物的屬呼吸耗氧特性評定。將微生物基質生化呼吸線與微生物內源呼吸線進行比較。
3、按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評定。
4、其它方法。(1)如測定活性細菌的數量變化;(2)測定脫氫酶活性;(3)亞甲基藍毒性測定法,用亞甲基藍作指示劑,對照廢水中與人工合成廢水中亞甲基藍褪色的時間來判斷廢水的毒性。
I. 污水的可生化性怎麼判斷
用BOD/COD的比值來判斷。
BOD/COD大於0.3時,一般認為該廢水具有可生化性。
判定廢水可生化性能有B/C值法:
B/C>.58 完全可生物降解;
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
B/C=0.30-0.45 可生物降解;
B/C<0.3 難生物降解;
BOD測定方法使用五日生物需氧量測定法,COD測定使用重鉻酸鉀法。
還有一種是好氧呼吸參量法。通過測定COD、BOD等水質指標的變化以及呼吸代謝過程中的O2或CO₂含量(或消耗、生成速率)的變化來確定某種有機污染物(或廢水)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據所採用的水質指標,主要可以分為:水質指標評價法、微生物呼吸曲線法、CO₂生成量測定法。
(9)污水可生化性能好的指標擴展閱讀:
傳統觀點認為BOD5/CODCr,即B/C比值體現了廢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佔有機污染物總量的比例,從而可以用該值來評價廢水在好氧條件下的微生物可降解性。在一般情況下,BOD5/COD值愈大,說明廢水可生物處理性愈好。
在各種有機污染指標中,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等指標與COD相比,能夠更為快速地通過儀器測定,且測定過程更加可靠,可以更加准確地反映出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
無論BOD/COD、BOD/TOD或者BOD/TOC,方法的主要原理都是通過測定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BOD)占總有機物(COD、TOD或TOC)的比例來判定廢水可生化性的。
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在消耗廢水中O2的同時會生成相應數量的CO2。因此,通過測定生化反應過程CO2的生成量,就可以判斷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常用的方法為斯特姆測定法,反應時間為28d,可以比較CO2的實際產量和理論產量來判定廢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以利用CO2/DOC值來判定廢水的可生化性。由於該種判定實驗需採用特殊的儀器和方法,操作復雜,僅限於實驗室研究使用,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還未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