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礦廢水的主要成份
① 鉍礦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輝鉍礦、泡鉍礦、鉍華、自然鉍、方鉛鉍礦、菱鉍礦、銅鉍礦
鉻鉍礦
鉻鉍礦(Bi16.006Cr0.997O27)是在陝西省洛南縣駕鹿金礦床中發現一種新礦,該礦物通常規則狀微細晶微集合體,柱狀小晶體大小在0.005mm×0.002mm~0.05mm×0.025mm之間,集合體大小約0.01~0.5mm。呈桔黃色或黃棕色,性脆,半透明,條痕棕黃色,金剛光澤,具不完全解理;一軸晶,正光性,實測密度為9.80(3)g/cm^3,計算密度9.85(I)g/cm^3
礦物名稱:輝鉍礦 Bismuthinite
::礦物概述
化學組成:Bi2S3,Bi鉍81.3%,S18.7%;類質同象混入物有Pb、Cu、Sb、Fe、其中Pb2+置換Bi3+的同時,Cu+相應地進入晶格,使電價得到補償;
鑒定特徵:鑒定特徵與輝銻礦相似,為錫白色,光澤較強,解理面上無橫紋;鑒定與和它相似的輝銻礦的區別是輝鉍礦具有更強的光澤,更大的比重,並且二者與KOH之反應不同(參看輝銻礦);
成因產狀:輝鉍礦為分布最廣的鉍礦物;主要見於高溫熱液鎢錫礦床,與黑鎢礦、輝鉬礦、黃玉和毒砂等共生;在中溫熱液和接觸交代礦床中也有產出;
著名產地:世界著名產地有玻利維亞(六斯納、喬羅爾克等地)、秘魯(雪諮·德·巴斯科)、俄羅斯中亞細亞布利亦的摩拉礦床等地。
名稱來源:根據成份而命名;
::晶體形態
斜方雙錐晶類;晶體常呈柱狀,有時為板狀和針狀或毛發狀;主要單形有:平行雙面c(010)、a(100);斜方柱m(110)、h(310)、n(021)、l(101)、z(301)、p(501);斜方雙錐s(111)、w(121);
::晶體結構
晶系和空間群:斜方晶系,Pbnm;
晶胞參數:a0=11.13埃,b0=11.27埃,c0=3.97埃;
粉晶數據:3.569(1)3.118(0.8)3.53(0.6)
::物理性質
硬度:2-2.5
比重:6.8g/cm3
解理:解理平行(010)完全
顏色:微帶鉛灰的錫白色,表面常現黃色或斑狀錆色
條痕:鉛灰色或灰黑色
透明度:不透明
光澤:金屬光澤
發光性:無
其他:微具撓性
::光學性質
反射色白。與輝銻礦、方鉛礦相比,帶奶油色。反射率:Rp為41.46(綠光),40.86(橙光),39.60(紅光);Rm分別為48.5、48.17、40.86;Rg分別為54.51、53.00、49.18。雙反射於界面清楚,c軸方向亮黃至白,a軸方向亮灰。明顯非均質性。
② 銀鉛鋅礦廢水提取枝術
鉛鋅礦 鉛是人類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較早的金屬之一。它是最軟的重金屬,也是比重大的金屬之一,具藍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點327.4℃,沸點1750℃,展性良好,易與其他金屬(如鋅、錫、銻、砷等)製成合金。
鋅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金屬較晚,是古代7種有色金屬(銅、錫、鉛、金、銀、汞、鋅)中最後的一種。鋅金屬具藍白色,硬度2.0,熔點419.5℃,沸點911℃,加熱至100~150℃時,具有良好壓性,壓延後比重7.19。鋅能與多種有色金屬製成合金或含鋅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鋅與銅、錫、鉛等組成的黃銅等,還可與鋁、鎂、銅等組成壓鑄合金。
鉛鋅用途廣泛,用於電氣工業、機械工業、軍事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輕工業和醫葯業等領域。此外,鉛金屬在核工業、石油工業等部門也有較多的用途。
一、礦物原料特點
鉛鋅在自然界里特別在原生礦床中共生極為密切。它們具有共同的成礦物質來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學行為,有類似的外層電子結構,都具有強烈的親硫性,並形成相同的易溶絡合物。它們被鐵錳質、粘土或有機質吸附的情況也很相近。鉛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15×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鹽岩9×10-6、頁岩20×10-6。鋅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80×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鹽岩20×10-6、頁岩95×10-6。
目前,在地殼上已發現的鉛鋅礦物約有250多種,大約1/3是硫化物和硫酸鹽類。方鉛礦、閃鋅礦等是冶煉鉛鋅的主要工業礦物原料。
二、礦石工業要求
盡管現在已發現有250多種鉛鋅礦物,但可供目前工業利用的僅有17種。其中,鉛工業礦物有11種,鋅工業礦物有6種,以方鉛礦、閃鋅礦最為重要。還有菱鋅礦、白鉛礦等。
礦石工業類型,以礦石自然類型為基礎,按礦石氧化程度可分為硫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氧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30%)、混合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30%);按礦石中主要有用組分可分為:鉛礦石、鋅礦石、鉛鋅礦石、鉛鋅銅礦石、鉛鋅硫礦石、鉛鋅銅硫礦石、鉛錫礦石、鉛銻礦石、鋅銅礦石等;按礦石結構構造,可分為:浸染狀礦石、緻密塊狀礦石、角礫狀礦石、條帶狀礦石、細脈浸染狀礦石等。
為適應我國鉛鋅礦地質勘探工作和礦山生產建設的需要,地質礦產部和冶金工業部根據我國鉛鋅礦產資源狀況和采選冶技術條件,於1983年聯合制定並頒布《鉛鋅礦地質勘探規范》(試行),制定了鉛鋅礦一般工業指標,普查勘探中用於評價礦床有否工業價值。
三、礦業簡史
中華民族的祖先對鉛鋅礦的開采、冶煉和利用曾做出過重要貢獻。中國古代「鉛」寫作「釒公」。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中期在青銅器鑄造中已用鉛,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鉛戈含鉛達99.75%。在古代,鉛往往被加入銅中成為合金化金屬,還用來製作鉛白、鉛丹等。古代煉鉛的原料有兩類,一類是氧化鉛,以白鉛礦為主,另一類是硫化礦,以方鉛礦為主。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有敘述含銀硫化鉛礦的冶煉方法。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提到當時開採的三種鉛鋅礦物,一種是「銀礦鉛」,系指與輝銀礦等共生的方鉛礦;另一種是「銅山鉛」,系指含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等的多金屬礦;還一種是「草節鉛」,可能是指結晶粗大的方鉛礦。
由於鉛礦中多含有銀,古代為了提取白銀,因此大量開采並冶煉鉛。
中國是最早發明煉鋅的國家。古代稱鋅為「倭鉛」。煉鋅,據史料記載至遲在10世紀的五代就已能冶煉。貴州赫章志上即有該縣媽姑地區在五代後漢高祖天福年間(公元947年)開始煉鋅的記載。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敘述,用爐甘石作原料,用坩堝冶煉,書中附有圖。
明、清時鋅主要用配製黃銅,供鑄錢及製造各種器皿用。約在17世紀初開始向歐洲出口鋅錠。1745年從廣州裝運鋅錠的一艘船在瑞典哥德堡觸礁沉沒,1872年被打撈起一部分鋅錠,經分析鋅含量達98.99%,可見當時中國冶煉鋅的水平是相當高的。
中國古代不僅對鉛鋅的冶煉和利用有重要創舉,而且很早就認識了鉛鋅礦的產出分帶性。在《管子·地數篇》中就記載「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鉛者,其下有銀」。當代許多鉛鋅礦床的勘查有不少的礦區都是通過古礦硐和冶煉爐渣遺址等發現的。
近百年來,在舊中國時期鉛鋅業基礎薄弱,只有幾個規模小的礦山和工廠,采礦、選礦、冶煉基本上土法生產,最高年產量,鉛8900t、鋅7100t。新中國成立後,鉛鋅業發展很快。經過40多年來的大規模地質勘查,探明了豐富的鉛鋅礦產資源,建設了一大批國營大中型鉛鋅礦山和冶煉廠,形成了較大的采選冶生產能力,產量居於世界前列。1996年鉛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64.3萬t,鋅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112.1萬t。鉛鋅金屬產量(含礦產產量和雜產產量):鉛70.6萬t,居世界第2位;鋅118.4萬t,居世界第1位。現在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出口鉛鋅產品,成為世界鉛鋅生產大國之一
③ 鈉基礦石有毒嗎
訂閱
當你雀躍於撿到一塊美麗的礦石時,也許危險已經侵入你的體內。在地礦領域,有很多岩石或者礦石在有著光鮮外表的同時,也有著致命的毒性!下面,讓我們來見識一下世界上最致命的十種礦石。
砷黃鐵礦
本地專升本熱門專業有哪些?已出榜單查詢
廣告
砷黃鐵礦一般產於高溫熱液礦床、偉晶岩及交代礦床中,在鎢錫礦脈中與黑鎢礦、錫石共生。砷黃鐵礦灼燒後具有磁性,錘擊砷黃鐵礦會發出蒜臭味。砷黃鐵礦是一種鐵的硫砷化物礦物,莫氏硬度是5.5~6,比重為6.2。砷黃鐵礦是錫白色至鋼灰色,條痕灰黑色,金屬光澤,不透明,屬單斜晶系斜方柱晶類的硫化物礦物。
砷黃鐵礦是分布最廣的一種硫砷化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雲南等地,世界著名產地有德國的弗賴貝爾格、英國的康沃爾、加拿大的科博爾等地。在古代,砷黃鐵礦被稱為白砒石、礜石,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與煤、木炭或木材燒煉,然後升華,即為砒霜。這種石頭有毒,碰觸後一定要及時洗手。
溫石棉
溫石棉為蛇紋石石棉的統稱,是由硅氧四面體和氫氧化鎂石八面體組成的雙層型結構的三八面體硅酸鹽礦物。由於四面體層和八面體層之間不協調,因此形成三種不同的基本結構,構成三種礦物,即具有平整結構的板狀蛇紋石、具有交替波狀結構的葉蛇紋石、具有捲曲狀圓柱形結構的纖蛇紋石。
纖蛇紋石產出廣泛,而且結晶程度高,可分性能良好;絲狀特徵顯著的纖蛇紋石為有用的工業礦物,也可稱為纖蛇紋石石棉,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可以分裂較小的顆粒和纖維,在肺部迅速分裂,接觸時間太長會引發疾病,因此從事開采溫石棉的工作人員很容易患職業病。
藍礬
五水合硫酸銅,俗稱藍礬、膽礬或銅礬,也被稱作硫酸銅晶體,為藍色晶體,其分子式的量為249.68,含水量36%,具有催吐、祛腐、解毒的作用。藍礬晶體融進並深入水中可能對動物和植物有致命的影響,是除草劑和農葯中的常見成分。
碲汞礦
往往在冷卻的岩漿岩中能夠發現這種石頭,是汞與碲在高溫下熔合而成的一種礦石。因為碲有毒性,加熱時會放出有毒物質,因此一不小心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方鉛礦
方鉛礦是一種硫化物,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礦物,其中金屬(鉛)與硫的比例為1∶1。方鉛礦常呈立方體的晶形,集合體通常為粒狀或緻密塊狀;呈現鉛灰色,條痕灰黑色,具有金屬光澤,硬度為2.5,密度為7.4克~7.6克/立方厘米,具有弱導電性和良檢波性。
方鉛礦主要是熱液成因的礦物,總是與閃鋅礦共生,在地表易風化成鉛礬和白鉛礦;在變質岩和火山硫化物礦床中形成,往往與銅礦混合在一起,珊瑚礁石灰岩和白雲灰岩中也會有方鉛礦形成,是分布最廣的鉛礦物和提煉鉛的最重要礦物原料,但含有多種有毒物質,長時間接觸或者吸入塵埃都可能導致鉛中毒。
紅鉈鉛礦
這種礦石是由鉈、鉛、砷等元素共同形成的,在整個歐洲都能夠找到。長時間接觸會導致人脫發,並引發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三硫化二砷
三硫化二砷又稱硫化亞砷,是雄黃(四硫化四砷)的共生礦物,因此有「礦物鴛鴦」的說法。純的三硫化二砷呈檸檬黃色,屬單斜晶系,相對密度為3.43,707℃時沸騰而不分解。
三硫化二砷難溶於水,也不溶於無機酸,但可溶於硫化鈉、鹼金屬氫氧化物和碳酸鹽。經常在熱液噴發口發現這種礦石,長期接觸會因為它們釋放的神經毒素而中毒。
輝銻礦
輝銻礦是銻的硫化物礦物,含銻71.69%,屬正交(斜方)晶系,呈尖頂的長柱狀,柱面具有縱條紋。輝銻礦主要產於中、低溫熱液礦床,常與辰砂、雄黃、雌黃共生。
我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銻國,湖南、貴州、廣西、廣東、雲南等省都有輝銻礦床分布,湖南冷水江錫礦山的大型輝銻礦床聞名於世。這種石頭會導致人中毒,看起來就像砷中毒一樣。
銅鈾雲母
銅鈾雲母是一種含鈾礦物,可以用來提煉鈾,為綠色晶體或像雲母樣的塊體,屬磷酸鹽型。
銅鈾雲母常存在於內生礦床的氧化帶中,具有典型的層狀雲母構造,但是銅鈾雲母以及鈣鈾雲母不屬於雲母族礦物,僅僅只是擁有雲母的特徵。
我們經常可以在花崗岩中發現這種礦石。它們由鈾組成,一直非常受收藏家們的歡迎,但這種礦石有輻射,而且還會釋放有毒的氡氣。
硃砂
硃砂又稱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主要成份為硫化汞,但常夾雜雄黃、磷灰石、瀝青質等。
硃砂具有鎮靜催眠、解毒防腐以及抑制或殺滅皮膚細菌和寄生蟲的作用。硃砂為汞的化合物,汞與蛋白質中的巰基有特別的親合力,進入體內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腎,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④ 煤礦廢水的硫化物含量一定會高嗎
你是洗礦的嗎,錫礦的硫含量不是太高的,這要看你是哪個步驟產生的廢水,你可以找個廢水廠家問下,不要緊的
⑤ 金屬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西南地區金屬礦山企業有3003個,占礦山總數14.2%。其中雲南1076個,四川1210個,貴州506個,西藏89個,重慶122個。主要分布在滇中、滇東南、川西南、川北、黔中、黔東等地區。重要的礦山企業有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個舊錫礦、遵義錳礦、羅布莎鉻鐵礦、合川鍶礦、瀘沽鐵礦、東川銅礦、務川汞礦、拉拉銅礦、里伍銅礦、天寶山鉛鋅礦、大梁子鉛鋅礦、氂牛坪稀土礦、騰沖錫礦、會澤鉛鋅礦、蘭坪鉛鋅礦、大紅山鐵礦、斗南錳礦、鶴慶錳礦、銅仁汞礦、萬山汞礦、丹寨汞礦、赫章鐵礦、大塘錳礦、清鎮鋁土礦、玉龍銅礦、藏南金礦等。小型礦山遍布各地。金屬礦山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是重金屬元素污染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嚴重。
(一)金屬礦山環境污染
西南地區金屬礦山普遍存在重金屬污染問題,尤以有色金屬汞和鉈污染最為嚴重,特別是貴州省萬山汞礦、濫木廠汞礦、丹寨汞礦等礦山,汞元素、鉈元素已進入食物鏈,危及人體健康,成為無形的殺手。
礦山開采過程中大量礦渣以及選冶過程中的尾礦、爐渣,是經過破碎、磨礦和不同方法處理後被棄置的礦石成分。同時許多礦山尾礦,尤其是浮選尾礦,其中殘留的選礦葯劑有氯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松油、有機絮凝劑、表面活性劑等。這些物質在堆放過程中,受到陽光、雨水、空氣的作用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會產生有害氣體、液體或酸性水,加劇了重金屬的流失,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使周圍及下游土壤中生長的作物受污染,有的農作物因此而使其中重金屬含量成倍或幾十倍地增加,從而進入人類的食物鏈中,破壞了生態平衡,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資料表明,肺癌的高發與大氣中As,Cd,Ni,Mn,Tl,Be等微小顆粒有明顯關系。Pb,Hg,As可導致人急性中毒死亡,Cd,Mn,Ni等還誘發心血管疾病。可以看出,不論是大氣、水體還是土壤中,這些重金屬物質,都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成為人類可怕的殺手。
1.貴州萬山汞礦山汞污染
貴州萬山汞礦原屬中央大型礦山企業,開采時間始於明洪武元年,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目前,該礦資源已枯竭,礦山關閉,但數百年采冶造成汞金屬對環境的污染,破壞了該地區生物鏈的良性循環,由於礦山空氣污染、土壤污染、水體污染、農田污染、農作物污染,對礦區及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損害。造成了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萬山鎮普通居民尿汞平均超標3.5倍,煉汞工人尿汞超標一個數量級。汞中毒患病率占冶煉工人的40%,鄉鎮企業煉汞人員超過50%。全區338km2的流域總面積中,有180km2不同程度受到了汞污染的危害。礦毒性稻田達433.29hm2,占水稻總面積的27%。玉米、水稻含汞量分別超標10.25倍和33.1倍,含汞量最高的小白菜超標達98.1倍。礦區采礦巷道總長達970km,形成大片采空區,造成地表水大量滲漏,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且多被污染,致使許多地區人畜飲水困難。當地特區政府不惜高價從17km以外的湖南省新冕縣境內引水解決礦區飲水困難問題,但目前仍有3.5萬人還在飲用被汞金屬污染的水。由此可見,水資源和土壤一旦被污染,要恢復生態環境,治理難度很大,使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形成了礦山及其周圍地區經濟社會問題。貴州是汞礦大省,類似的情況在其他礦山亦復存在,問題相當嚴峻。
2.貴州濫木廠汞礦山鉈污染
鉈(Tl)在地殼中的賦存狀態是以同價類質同象、異價類質同象、膠體吸附和獨立礦物存在,在內生作用下主要以類質同象存在,在外生作用下以吸附狀態存在。
在貴州黔西南、黔東北少數汞、銻、硫鐵礦床及其附近的土壤里都含有鉈組分,鉈主要賦存於相關的礦床中,特別與汞礦床關系密切。貴州客寨含鉈硒汞礦床、貴州戈塘含鉈銻金礦床、貴州濫木廠汞鉈共生礦床就含有鉈的組分。尤以濫木廠汞鉈礦床中鉈的含量最高。
鉈污染屬於局部污染,但其毒性不亞於As,S,Hg等。在貴州興仁濫木廠的汞鉈礦區已形成鉈污染區,區內的土壤、泉水、蔬菜及動物體內含量超標。濫木廠開采汞鉈礦導致鉈中毒在世界上是首例(張天付等,2005),中毒症狀是頭痛、肚子痛、渾身痛、失明、脫發、致死。人體只要攝入T12SO41g就會致死。濫木廠附近的村民僅在1960年1年中就有87例具有上述中毒症狀,1961年至1962年間就有200多人有上述症狀,嚴重的致死。直至1986年至1987年的研究才知道上述患者可能是鉈中毒。濫木廠村民鉈中毒主要是飲用了受鉈污染的水和吃了含高鉈糧食和蔬菜所致。
貴州濫木廠汞鉈礦的開采始於明末清初。1957年至1960年,經地勘隊伍勘明為大型汞礦,因為貧礦又是隱伏礦體,進一步探采較困難,就將其擱置。1958年以來,當地村民采礦煉汞,將堆積如山的礦石、礦渣堆置於山野。由於原生礦石、礦渣暴露地表,長期受風化淋濾,鉈改變了賦存狀態,從鉈的硫化物、砷酸鹽中進入土壤、水體、農作物和人體,由於鉈的表生地球化學循環,污染了土壤、水體、糧食、蔬菜等,人們飲用鉈污染水,食用了鉈污染的糧食和蔬菜導致鉈中毒。但當時還不知道是鉈中毒,是1995年6月中央電視台和中國青年報道了清華大學21歲的女生朱令患急性鉈中毒病狀與濫木廠村民病狀極其相似,才肯定了濫木廠村民病狀為鉈中毒。
3.貴州丹寨汞礦山環境污染
貴州丹寨汞礦,每年形成煉汞渣、尾礦、采礦廢石等固體廢棄物約21000t,其中含Hg0.001%~0.06%;選冶尾礦水、洗汞水、沖渣水、爐氣凝結水等廢水中,汞濃度為0.008~0.07mg/L;每年排放廢氣約達3500×104dm3,其汞濃度為50mg/dm3(林齊維等,1998)。由於「三廢」排放,礦山周圍土壤中汞含量為5.91~327.5mg/kg,而通過水體、大氣攜帶的汞,其污染范圍達數百平方千米。
4.雲南省錫、鉛礦山環境污染
雲南都龍錫礦共有選廠11家,其中僅銅街、興發、曼家寨、共和集團等約6家建有尾礦庫,其餘5家未建尾礦庫。另外還有約10餘家個體非法作坊式的小洗選廠,更是隨意亂排廢水尾礦。據統計,都龍錫礦每年直接排入河流的選洗礦污水達120×104m3,其中含有尾礦渣約27.8×104t。據雲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監測,污水中硫酸根離子含量高達1160mg/L,懸浮物>200mg/L,Zn為5.30mg/L,有8項指標超過GB8978—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雲南個舊錫礦火谷都尾礦庫1965年潰壩淹埋,污染的土地到2003年尚有8hm2「礦毒田」不能耕種。
雲南會澤鉛鋅礦冶煉廢水日排放總量7587m3,其中約1163m3的含酸廢水僅加石灰處理就排入石咀落水洞及水庫中。含酸廢水酸含量為30180mg/L,鋅4380mg/L,氟200.0mg/L,氮200.0mg/L,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直接排入石咀落水洞中,從牛欄江黑魚洞排出,從而使深層地下水受到污染。另外,不含酸的冶煉廢水以882m3/d注入牛欄江中,不僅造成河水污染,還使河流兩岸砂礫層潛水受到污染。
(二)金屬礦山地質災害
西南地區金屬礦山環境地質災害比較突出,尤以雲南省最為嚴重。
1.金屬礦山滑坡地質災害
滑坡常發生於采空區,因塌陷引起地表陡坡失穩而致。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采空區位於山體下部,地下采空區面積過大,在重力、雨水或地震作用下產生冒頂,加之采空區地表山體坡度較陡,山體下部形成臨空面,山體上部拉裂,在雨水滲入作用下山體產生崩塌滑坡;二是采空區位於山體上部,采空區地表塌陷形成滑坡。
滑坡是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以雲南元陽老金山金礦曾發生過規模較大的滑坡。該礦具有600多年的采礦歷史,1992年群采活動劇烈,高峰期采礦人員達7000餘人。礦區岩體結構破碎,風化強烈,山坡陡峻,雨量豐富,滑坡災害發育。據雲南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調查,在方圓27.6km2的范圍內就發育有體積大於500m3的滑坡、崩塌36個。其中以1996年發生的老金山「5.31」和「6.3」滑坡危害最嚴重,數天之內接連兩次滑坡共造成372人死亡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4億余元。滑坡發生於老金山礦區金子河南西岸老金山的北東坡群采區大木崗—柒合金礦段,3天內2次滑動,其崩滑過程和堆積體分布於老金山北東坡,直達金子河河道,全長1614.5m,寬120~300m,總面積26×104m2,堆積物厚0.5~7m不等,滑坡周界清晰,滑坡後壁呈東西走向的波狀陡立面,坡度70°~88°,長120m,高16~48m,標高1400~1210m;西側壁長180m,高7~10m,坡度55°,東側壁長120m,高10~15m,坡度55°,剪出口呈北西-南東向弧形展布,前緣為陡臨空面,寬200m(圖3-5,圖3-6),滑坡主滑方向20°~23°,前後2次滑動總體積約43×104m3。該滑坡啟動快,滑距短,崩解迅速,滑體離開剪出口解體後,具明顯的碎屑流運動特徵,滑面為中志留統硅質白雲岩中、強風化帶。目前滑坡後壁仍不穩定,在雨季常發生小規模的塌滑。
圖3-5 雲南元陽老金山滑坡平面圖
(據武軍等,2003)
1—滑體周界;2—滑坡-碎屑流邊界;3—剪出口;4—沖壁陡坎;5—滑坡分區界線;6—次生滑坡;7—次生堆積扇;8—裸露基岩;9—滑動方向;10—泉;11—危岩體邊界;12—采礦活動強烈區;13—滑坡分區代號;14—剖面及編號;15—斷層;16—地質界線;17—假整合地質界線;18—泥盆系中統老阱寨組灰岩;19—泥盆系中統宋家寨組頁岩夾灰岩;20—泥盆系中統馬鹿硐組灰岩;21—志留系中統白雲岩;22—閃長岩;23—輝長輝綠岩;24—河流
圖3-6 雲南元陽老金山滑坡縱剖面圖(Ⅰ-Ⅰ′剖面)
(據武軍等,2003)
1—白雲岩;2—灰岩;3—泥頁岩夾灰岩;4—閃長岩;5—滑坡巨塊石堆積物;6—滑坡碎石、粘土堆積物;7—中泥盆統宋家寨組;8—中泥盆統馬鹿硐組;9—中志留志統;10—閃長岩;11—泉;12—斷層;13—地層界線;14—岩層產狀;15—滑源區原地形線;16—滑坡分區代號:Ⅰ—滑源區線,Ⅱ—滑體崩解分離區,Ⅲ—平台阻容消能塊石堆積區,Ⅳ—剝蝕溝槽壠崗堆積區,Ⅴ—表皮鏟舌碎屑流堆積區,Ⅵ—金子河河道碎屑流扇堆積區
2.金屬礦山泥石流地質災害
西南地區金屬礦山的泥石流以小型為主,中、大型較少,類型主要有暴雨型泥石流(四川瀘沽鐵礦山泥石流)和尾礦庫潰壩型泥石流(雲南富民鈦礦和個舊火谷都泥石流)。其中暴雨型泥石流按物源又可分為以滑坡、崩塌、水土流失等鬆散堆積物為主和以采礦棄石土為主的兩種類型。因采礦棄石土堆放不當引起的泥石流較常見,約占總數的90%以上;以滑坡、崩塌等鬆散堆積物為主引發的泥石流所佔比例較少,約占總數的5%左右;尾礦庫潰壩型泥石流約占總數的4%左右。
(1)采礦棄土棄石堆放不當引起的泥石流
以四川省冕寧縣瀘沽鐵礦山泥石流地質災害為例,瀘沽鐵礦山位於四川涼山州冕寧縣瀘沽鎮,屬中山區。該礦為20世紀60年代建設、70年代投產的中型國有礦山。由於建礦以來,大量的廢渣堆積於鐵礦山礦區和大頂山礦區之間的鹽井溝內,致使1970~1984年間溝內暴發多次泥石流,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萬元。其中1970年5月26日的泥石流就有104人死亡(劉希林等,2004),同時由於大量泥沙向下游輸送,使成昆鐵路、瀘(沽)—越(西)公路中斷運行,經濟損失巨大。
四川省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於1982年投資30萬元進行了應急治理,1986年開始進行全面治理,1990年5月治理工程完成。具體工程有:①修建3號攔渣壩一座(照片3-7);②修建5號攔渣壩一座;③修建排導堤一段;④鹽井溝兩側山坡進行植樹造林;⑤鹽井溝鐵路大橋加「魚咀」工程;工程費用約500多萬元。工程投入運行後,又修建了2號攔渣壩、大頂山支溝壩等工程。該治理工程效果顯著,經過多年暴雨考驗,特別是1987年7月10 日92.9mm降雨及1989年1月8日110.4mm暴雨,雖然溝內發生泥石流,但各大壩成功攔截,工程運行正常,壩體安然無恙,起到了防災減災作用,達到了「固床穩坡、攔排兼施」的目的。具體成效為:①鐵礦山排土場坡腳趨於穩定;②溝床固體鬆散物質下運受到控制;3 號、5 號壩、大頂山支溝壩等攔蓄上游物質,回淤線大大上移,流失物減少,塊石搬動能力降低;③溝床縱坡得到新的調整,坡度降低,流速減弱;④溝床中下游兩側的擴寬逐步減弱(姜建軍等,2000)。
照片3-7 四川冕寧縣瀘沽鐵礦鹽井溝泥石流治理工程之一
盡管如此,但由於當地老鄉在鐵礦排土場挖礦、選礦,破壞了排土場的穩定,加上各攔渣壩內沙石已快堆滿,攔渣壩即將失去作用,新的泥石流隱患又在形成中。
(2)潰壩型泥石流地質災害
潰壩型泥石流主要發生在一些民營礦山,由於尾礦庫未經正規設計、尾礦盲目堆放和管理不力所造成。如滇中地區的富民縣、武定縣近年來就發生兩起尾礦庫潰壩事件。一些國有礦山由於尾礦壩設計不合理,也曾發生過潰壩型泥石流事件,如滇南的個舊錫礦火都谷尾礦庫等。
雲南富民縣單單箐羅仕德鈦礦廠潰壩型泥石流:單單箐位於富民縣北東部,為一「U」形沖溝,匯水面積2.8km2,縱坡降8.5%。羅仕德鈦礦廠為民營企業,其尾礦庫位於單單箐上游,尾礦庫長150m,平均寬約70m。匯水面積0.2km2,壩體為機械碾壓土壩,壩高19m,頂寬12m,背水坡坡比1∶1。由於壩體未經設計,尾礦堆放不合理(壩前為清水區,無干灘)導致壩體浸潤線位置較高,加之庫容小,壩體增高過快,導致壓實度達不到要求而出現管涌,1999年7月壩體出現直徑約2m的管涌後造成潰壩。潰壩後庫中蓄積的尾礦和廢水藉助壩頂與壩底落差及較陡的溝谷縱坡,瞬間形成沖擊力巨大的泥石流,約4×104m3的泥沙尾礦和廢水急速下泄,沖入下游150m處的另一個民營企業的尾礦庫中,在壩上沖出一缺口後繼續下泄,最後沖出谷口,匯入散旦河,沿途掃盪溝中民房和農田。此次災害共8人死亡、4戶民房和下游兩個村莊的飲水工程被沖毀,溝谷兩岸長約3km的大片農田被淤埋,距壩體1km、庫容約12000m3的農灌水庫被淤滿決堤,局部溝床被抬高1~2m,直接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雲南個舊錫礦火谷都尾礦庫潰壩型泥石流:1965年個舊錫礦火谷都尾礦壩發生壩前滑坡,造成潰壩,庫內約370×104m3尾礦泥漿形成泥石流,沖毀下游乍甸農場及12個村莊的房屋575間、耕地35.53hm2,因災死亡171人,傷92人,損失糧食67×104kg,傷耕牛37頭,沖壞公路、橋梁和水利、輸電設施多處,迫使雲錫公司及地方廠礦停產10天,經濟損失上千萬元。
3.金屬礦山地面塌陷地質災害
西南地區金屬礦山地面塌陷一般以小型規模為主,類型主要有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區地面塌陷兩類。岩溶地面塌陷主要發生於滇東和貴州碳酸鹽岩半裸露區的礦山企業,其成因主要是礦山利用岩溶漏斗或岩溶窪地堆放尾礦,在尾礦壓力及尾水侵蝕作用下,庫底產生岩溶塌陷。岩溶塌陷具有突發性,往往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地下水污染。雲南個舊錫礦、玉溪上廠鐵礦和貴州遵義、松桃錳礦等都發生過地面塌陷。
(1)礦山岩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
個舊錫礦岩溶地面塌陷:個舊錫礦先後使用過31個尾礦庫,設計總庫容達19550.7×104m3,尾礦庫大多位於岩溶漏斗或岩溶窪地中,其中有27個尾礦庫先後發生過規模不一的岩溶塌陷,火都谷、牛壩荒、老廠等尾礦庫岩溶塌陷危害較大。
玉溪上廠鐵礦岩溶地面塌陷:玉溪上廠鐵礦選擇用選廠附近的岩溶窪地作尾礦庫,岩溶窪地處於背斜軸部、地表分水嶺地帶,窪地西側發育一落水洞,地下岩溶管道發育。尾礦庫建成後,多次發生岩溶塌陷,其中危害最大的1次發生在1980年12月,這次塌陷使近10×104m3的礦泥和水沿落水洞灌入地下岩溶管道中,堵塞了地下暗河,使下游供應近萬畝農田灌溉和3個自然村人畜飲水的大龍潭泉水斷流,直接經濟損失140萬元。
(2)采空區地面塌陷地質災害
易門銅礦塌陷:礦山開採的4個礦段均發生塌陷,塌陷面積達530hm2,其中獅子山礦段塌陷面積達400hm2,塌陷影響和破壞山林21hm2、耕地16.7hm2,威脅3個村莊安全,部分生產生活設施搬遷,14人死亡。
東川銅礦塌陷:塌陷面積達111.5hm2,嚴重威脅礦區生產生活安全。
都龍錫礦塌陷:有花石頭等6個采空區地表發生塌陷,總面積大於50hm2,塌陷坑最大深度40m,有4人死亡,42戶民房損壞,28hm2耕地被毀。
個舊礦區塌陷:地面塌陷總面積約19.5×104m2,破壞建築物面積為4000m2,破壞森林、農田、耕地共約10hm2,僅老廠塌陷40餘棟8000餘m2房屋破壞,財產損失約2000萬元。現在仍有居民1000餘人和財產4000萬元受到威脅。
4.金屬礦山礦坑突水地質災害
西南地區金屬礦山礦坑突水地質災害相對於能源礦山要少,一般形成於斷裂破碎帶或不規范、無設計開採的坑道。如雲南省大理市鶴慶北衙金礦主斜井及通風井E211與E212接觸帶1789~1819m標高段發生的突水,其涌水量為80~120m3/h,瞬時最大突水量為150m3/h,造成1734m(1760m)中段車場及北沿脈和1774m(1800m)中段車場被淹,采場進水,部分坑段垮塌的嚴重後果,為處理事故停產達40天。該礦坑涌水的原因,主要是主斜井鄰近東山河,在掘進過程中遇斷裂破碎帶,由於支護不及時,導致頂板隔水層變形、冒落而引起河流漏水而造成。
5.金屬礦山地裂縫地質災害
地裂縫一般與采空區有關,常常是采空區塌陷造成地面開裂。地面開裂將損壞民房,破壞耕地,威脅礦區生產安全。如雲南省易門銅礦獅子山東南坡、鳳山西北坡、東坡、起步郎山頂等伴隨采空區塌陷,山體均發生開裂,裂縫長10~600m不等,寬0.5m至數米,最大的深不見底,裂縫發展主要在雨季,導致地表山體失穩,發生崩塌和滑坡。雲南都龍錫礦曼家寨采區主要是民采區,有曼家寨和大地村兩個相鄰的村寨,共110戶517 人,兩村附近有采礦坑道83個,由於采礦形成大面積的采空區,使地表發生不均勻沉降造成地面開裂,曼家寨和大地村共有42戶民房發生開裂變形,其中有16戶房屋牆體開裂、傾斜嚴重,曼家寨村後山坡開裂,形成一條長200m,寬20~30m的裂縫,使兩村寨村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目前村民已逐步搬遷。
西藏羅布莎鉻鐵礦區和朗縣鉻鐵礦都有地裂縫,前者有10條(照片3-8),後者有5條,長3~20m,寬0.1~0.5m,深0.4~1.0m(李震等,2005),形態上寬下窄,呈「V」字形,或漏斗形。其成因與采空區塌陷拉張應力有關。
(三)金屬礦山對資源的破壞
西南地區金屬礦山佔用和破壞土地資源面積較能源礦山和非金屬礦山為少。根據四川省統計的資料,四川礦山佔用土地面積為91720.72hm2,其中能源礦山佔用土地面積最大,達68251hm2,非金屬礦山佔用土地面積次之,為19386.2hm2,金屬礦山佔用土地面積最少,為4119.52hm2。金屬礦山一般是采場、固體廢棄物及尾礦庫佔用土地面積較大。如四川攀鋼集團礦業公司攀枝花鐵礦為全國有名的大型鐵礦山,采場和固體廢棄物堆放占壓土地面積1039hm2。
西藏自治區礦業開發比較滯後,礦山企業較少,共有253個,但由於露采礦山較多,特別是砂金礦的開采,仍占壓和破壞了大量土地。西藏自治區礦業開發共占壓、破壞土地9940.46hm2,其中50%以上為砂金礦山所佔壓,對礦區草場破壞造成了嚴重後果(照片3-9至3-12)。
照片3-8 西藏羅布莎鉻鐵礦區地裂縫
照片3-9 西藏達查砂金礦選礦場
照片3-10 西藏馬攸木砂金礦采礦場
照片3-11 西藏崩納藏布砂金礦選礦場
照片3-12 西藏崩納藏布砂金礦采礦場
⑥ 商代青銅器的主要成份是:
主要是銅和錫,當然早期的青銅由於當時生產力的不足,所以成分都是很雜的,去過銹後一般呈現水紅或暗紅色。
當時鑄造的時候一般都是用銅礦石和錫礦石一起提煉(導致雜質很多),到了後來才發展為銅和錫一起提煉
⑦ 如何辨認錫的成分
元素性質 錫,原子序數50,原子量118.71,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 在約公元前2000年,人類就已開始使用錫。 錫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4%,幾乎都以錫石(氧化錫) 的形式存在,此外還有極少量的錫的硫化物礦。錫有14種同位素, 其中10種是穩定同位素,分別是:錫112、114、115、 116、117、118、119、120、122、124。 金屬錫柔軟,易彎曲,熔點231.89°C,沸點2260°C。 有三種同素異形體:白錫為四方晶系,密度7.28克/厘米& sup3;,硬度2,延展性好;灰錫為金剛石形立方晶系, 密度5.75克/厘米³;脆錫為正交晶系,密度6. 54克/厘米³。 在空氣中錫的表面生成二氧化錫保護膜而穩定, 加熱下氧化反應加快;錫與鹵素加熱下反應生成四鹵化錫; 也能與硫反應;錫對水穩定,能緩慢溶於稀酸,較快溶於濃酸中; 錫能溶於強鹼性溶液;在氯化鐵、 氯化鋅等鹽類的酸性溶液中會被腐蝕。 錫是銀白色的軟金屬,比重為7.3,熔點低,只有232, 你把它放進煤球爐中,它便會熔成水銀般的液體。錫很柔軟, 用小刀能切開它。錫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易被氧氣氧化, 所以它經常保持銀閃閃的光澤。錫無毒,人們常把它鍍在銅鍋內壁, 以防銅溫水生成有毒的銅綠。牙膏殼也常用錫做( 牙膏殼是兩層錫中央著一層鉛做成的。近年來, 我國已逐漸用鋁代替錫製造牙膏殼)。焊錫,也含有錫, 一般含錫61%,有的是鉛錫各半,也有的是由90%鉛、6% 錫和4%銻組成。 錫在常溫下富有展性。特別是在100℃時,它的展性非常好, 可以展成極薄的錫箔。平常,人們便用錫箔包裝香煙、糖果, 以防受潮(近年來,我國已逐漸用鋁箔代替錫箔。 鋁箔與錫箔很易分辨——錫箔比鋁箔光亮得多)。不過, 錫的延性卻很差,一拉就斷,不能拉成細絲。 其實,錫也只有在常溫下富有展性,如果溫度下降到13.2℃ 以下,它竟會逐漸變成煤灰般鬆散的粉末。特別是在-33℃ 或有紅鹽(SnCl4·2NH4Cl)的酒精溶液存在時, 這種變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把好端端的錫壺,會「自動」 變成一堆粉末。這種錫的「疾病」還會傳染給其他「健康」的錫器, 被稱為「錫疫」。造成錫疫的原因,是由於錫的晶格發生了變化: 在常溫下,錫是正方晶系的晶體結構,叫做白錫。 當你把一根錫條彎曲時,常可以聽到一陣嚓嚓聲, 這便是因為正方晶系的白錫晶體間在彎曲時相互摩擦,發出了聲音。 在13.2℃以下,白錫轉變成一種無定形的灰錫。於是, 成塊的錫便變成了一團粉末。 錫不僅怕冷,而且怕熱。在161℃以上, 白錫又轉變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體結構的斜方錫。斜方錫很脆, 一敲就碎,展性很差,叫做「脆錫」。白錫、灰錫、脆錫, 是錫的三種同素異性體。 由於錫怕冷,因此,在冬天要特別注意別使錫器受凍。 有許多鐵器常用錫焊接的,也不能受凍。1912年, 國外的一支南極探險隊去南極探險,所用的汽油桶都是用錫焊的, 在南極的冰天雪地之中,焊錫變成粉末股的灰錫,汽油就都漏光了。 錫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銀、銅、鐵、錫之一。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便發現並使用錫了。在我國的一些古墓中, 便常發掘到一些錫壺、錫燭台之類錫器。據考證,我國周朝時, 錫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在埃及的古墓中, 也發現有錫制的日常用品。 我國有豐富的錫礦,特別是雲南個舊市,是世界聞名的「錫都」。 此外,廣西、廣東、江西等省也都產錫。1800年, 全世界錫的年產量僅四千噸,1900年為八萬五千噸, 1940年為二十五萬噸,現在已超過六十萬噸。 金屬錫主要用於製造合金。 錫與硫的化合物——硫化錫,它的顏色與金子相似, 常用作金色顏料。 錫與氧的化合物——二氧化錫。錫於常溫下,在空氣中不受氧化, 強熱之,則變為二氧化錫。二氧化錫是不溶於水的白色粉末, 可用於製造搪瓷、白釉與乳白玻璃。1970年以來, 人們把它用於防止空氣污染—— 汽車廢氣中常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但在二氧化錫的催化下, 在300℃時,可大部轉化為二氧化碳。 錫器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無前3700年,古時候, 人們常在井底放上錫塊,凈化水質。在日本宮廷中, 精心釀制的御酒都是用錫器作為盛酒的器皿。它具有儲茶色不變, 盛酒冬暖夏涼,淳厚清冽之傳。錫茶壺泡茶特別清香, 用錫杯喝酒石酸清冽爽口,錫瓶插花不易枯萎。 錫器的材質是一種合金,其中純錫含量在97%以上, 不含鉛的成份,適合日常使用。錫器平和柔滑的特性, 高貴典雅的造型,歷久常新光澤,歷來深受貴族人士的青睞, 在歐洲更成為古典文化的一種象徵。 錫是排列在白金,黃金及銀後面的第四種貴金屬,它富有光澤、 無毒、不易氧化變色,具有很好的殺菌、凈化、保鮮效用。 生活中常用於食品保鮮、罐頭內層的防腐膜等。 錫是一種質地較軟的金屬,熔點較低,可塑性強。 它可以有各種表面處理工藝,能製成多種款式的產品, 有傳統典雅的歐式酒具、燭台、高貴大方的茶具, 以至令人一見傾心的花瓶和精緻奪目的桌上飾品, 式式具全媲美熠熠生輝的銀器。 錫器以其典雅的外觀造型和獨特的功能效用早已風靡世界各國, 成為人們的日常用品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錫在我國古代常被用來製作青銅。錫和銅的比例為3:7。
⑧ 泰國的黑寶石和馬來西亞的錫米膽一樣么怎麼來的主要成份是什麼貴么
我是馬來西亞人
馬來西亞在很久以前確實是有錫米膽
因為當時剛好開了好多錫礦
可是到了在現代就已經沒有了
因為開發的錫礦已經逐漸減少
而卻錫米膽是很難找到的
所以
何來那麼多錫米膽製成品售賣給遊客呢?
現在大部分在售賣的錫米膽都是人工製作和用其他黑寶石來代替
我相信這些石頭和泰國的黑寶石差不多是同樣的東西
⑨ 焊錫絲的成分是什麼對人體有害處嗎
焊錫絲是由錫合金和助劑兩部分組成,合金成份分為錫鉛、無鉛助劑均勻灌注到錫合金中間部位。
1、有毒重金屬:焊錫中的鉛是有毒重金屬,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即使是無鉛焊錫,其中多少都含有一定的鉛。鉛煙在GBZ2-2002中的限值很低,毒性很大。
2、導致視力下降:在焊錫時產生的煙霧,含有化學葯劑和錫煙,對眼睛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長期會導致視力下降,辨別色彩能力變弱。
3、釋放毒性氣體:現在工廠一般用的焊錫因為熔點低,含鉛60%、含錫40%左右,所以焊錫本身是有毒性的。而市場上大部分的焊錫都是中空的,內裝有松香,松香本身就是化學葯劑,在焊錫時錫絲內的松香熔化、揮發所產生的氣體是毒性氣體,對人體有傷害。
(9)錫礦廢水的主要成份擴展閱讀:
焊錫絲施工注意事項:
1、正確的錫焊方法,不但能省時,還可防止空氣污染。
2、焊錫作為連接零件及電之傳導和散熱之用,不用作力的支撐點。
3、品質是建立在製造過程中,而非經由事後之品管及修護而得到,品質靠直接作業人員達到是最直接了當和經濟的方法,而非品管修護及工程人員事後的維護。
4、焊接是一門技能的藝術,其趣味性涵蘊在各位對焊接工作的注意上,有人說一位焊接技術優良的鍚工當稱之為金屬的藝術家。
5、千萬不要觸摸元素或焊接烙鐵頭。非常的熱(約400°C)和給用戶造成的燒傷。
6、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工作。焊錫時所形成的煙霧主要是由熔融焊料和助焊劑相當惱火。避免吸入通過保持用戶的頭部向一側,而不是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