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紫廢水
❶ 印染廢水中結晶紫和亞甲基藍的混合比例
結晶紫和亞甲基是陽離子染料,看各個地方工藝不同,染料組成區別也很大,一般廢水中染料濃度約為10~50mg/L ,你就自己看著弄吧。
❷ 論如何利用生物倍增技術處理高鹽度廢水
主要方法如下:
主要試劑和試驗儀器
氯化鈉、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銨、乙酸、氫氧化鉀、納米四氧化三鐵、甲基叔丁基醚以及測定氨氮的相關試劑等. COD測定儀、可見分光光度計、台式離心機、脂肪酸鑒定系統等.
耐鹽菌的馴化
試驗選取李村河污水處理廠二沉池污泥,按污泥:水=1:1的比例配成12 L活性污泥溶液於容器中,每日投加碳源、氮源、磷源分別為:葡萄糖12 g,硫酸銨1.42 g,磷酸二氫鉀0.344 g.間歇曝氣,每4 h一個周期,曝氣3 h,停歇1 h.每天換水一次,投加無碘鹽逐步提高系統的鹽度,使其鹽度從最開始的0,逐漸提升至0.5%、1%、1.5%、2%.每個鹽度下分別對活性污泥的活性和降解COD、NH4+-N性能進行測定,探索不同鹽度下活性污泥的污泥體積指數SVI的變化規律,同時提取出污泥中微生物的脂肪酸進行分析,得出耐鹽馴化過程中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菌群的變化.
微生物脂肪酸的提取、分析
依據微生物脂肪酸的提取步驟,提取所需微生物的脂肪酸,運用MIDI-Sherlock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進行菌群的鑒定分析.
高效降解含鹽結晶紫廢水活性污泥的馴化
取結晶紫粉末於3L燒杯中加蒸餾水,製成2 500 mL質量濃度為5 mg·L-1的模擬染料廢水.最初向燒杯中加入50 mL 5 mg·L-1的結晶紫廢水,燒杯中加入500 mL活性污泥溶液,加水定容至3 000 mL,曝氣馴化培養一周,然後每周逐漸多加200 mL結晶紫廢水,共馴化10周,得到可以高效降解含鹽結晶紫廢水的活性污泥.
四氧化三鐵磁納米粒子(MNPs)馴化含鹽結晶紫廢水中的活性污泥
將馴化好的500 mL活性污泥放入3 000 mL燒杯中,加入2 500 mL質量濃度為5 mg·L-1的模擬染料廢水,再向燒杯中加入0.57 g四氧化三鐵磁納米粒子(MNPs),攪拌,曝氣培養8周,即得到試驗所需微生物,用於後續的DNA測序分析.
❸ 印染布料中使用了什麼使水源污染
很多染料本身就是污染物 比如結晶紫 偶氮染料橙黃2
❹ 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污水處理生化系統細菌,目鏡和物鏡分別用多少倍的比較合適哪位師哥師姐知道謝謝
10×40應該可以看到了,有100的油鏡就更好了。但你的問題不在這里,大多數細菌不進行專染色屬的話勢不可能看得到的。你可以去網上查一查細菌的簡單染色法,革蘭氏染色法也可以。
操作方法可以到網路之類的地方搜,網上肯定有。就用革蘭氏染色法就應該可以了。染料是結晶紫和番紅(復紅也可以)。
❺ 五水偏硅酸鈉可以處理陽離子染料的染色廢水嗎謝謝
1概述
我國是陽離子染料的生產大國,主要生產地在江蘇省和浙江省。陽離子染料是腈綸類的專用染料,隨著可染型腈綸製造技術的不斷完善,陽離子染料的應用推廣也不斷擴大。陽離子染料廢水由於其特殊性,對環境影響較大,採用傳統的、單一的處理工藝難以達到處理效果,國外很多陽離子染料生產企業因此被迫停產或轉產。隨著環境和生態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陽離子染料廢水的治理越來越得到重視,合理有效的治理技術在不斷發展。
2陽離子染料廢水的特點
陽離子染料分子中帶有一個季銨陽離子,因其分子結構中陽離子部分具有鹼性基團,又稱鹼性染料或鹽基性染料。陽離子染料通常色澤鮮艷,水溶性好,是腈綸纖維的專用染料。陽離子染料的水溶性很強、分子量較小,與水分子結合能力強,其生產廢水不僅成分復雜,COD濃度、含鹽量高,pH低,而且色度高達幾萬倍至幾十萬倍,可生化性差,BOD/COD為0.2左右,有的甚至更低。據統計,每生產1噸染料,要隨廢水損失2%的產品。廢水中總COD主要源於各種難降解的助劑和染料本身,色度則由殘余染料造成。
由於陽離子染料含有很復雜的芳香基團而難以生物降解脫色。化學還原或厭氧生物處理雖可使染料中的偶氮雙鍵還原為胺基而脫色,但產生的胺基類中間產物毒性比較大,且部分還原產物在有氧條件下易返色。因此,有效去除廢水中的色度顯得更為重要。
3陽離子染料廢水處理技術
3.1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體與廢水接觸,利用吸附劑的表面活性,將染料廢水中的有機物和金屬離子吸附並濃集於其表面,達到凈化水的目的。吸附劑結構、性質,以及吸附工藝條件等都會影響吸附效果。吸附劑有活性炭、樹脂、天然礦物、廢棄物及一些新型吸附材料,吸附劑現正朝著吸附能力強、可再生或回收利用、來源廣、價格低的方向發展。
大孔樹脂吸附法處理萘系染料中間體生產廢水,不僅吸附效率高、處理效果好,而且可從廢水中回收寶貴的原料和中間體,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治理手段,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Duggan
Orna等通過試驗確定,褐煤用50%鎢酸鈉溶液處理後,在800℃下炭化,可以大幅度提高褐煤對鹼性染料的吸附效果。李虎傑等研究了酸化後的坡縷石粘土對陽離子染料(桃紅FG,質量濃度為500mg/L)的吸附性能,發現當吸附劑投加質量濃度為2400mg/L時,染料的吸附率達92%。謝復青等以結晶紫溶液模擬陽離子染料廢水,研究了鋼渣對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在鹼性條件下,鋼渣對結晶紫不僅吸附速率快,而且吸附容量大。呂金順用馬鈴薯渣制備的纖維PAF對含陽離子紅染料廢水進行了吸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實驗濃度范圍內,PAF對陽離子紅染料分子的靜態吸附量為11.10mg/g。董麗麗利用新生態MnO2對陽離子染料廢水進行了處理研究,發現新生態MnO2對陽離子染料廢水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和較高的吸附性能,脫色率、COD的去除率分別可達99%和95%。
3.2膜分離法
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分離技術。具有低能耗、操作簡單、可回收有用物質等優點。應用於染料廢水處理的膜主要有超濾、納濾和反滲透三種壓力驅動型膜。膜分離技術可有效實現對高鹽度、高色度、高COD的陽離子染料廢水的處理。王振余等對多孔炭膜處理染料水溶液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炭膜將染料與水有效分離,其截留率為95%~99%,水的滲透速率范圍為65~200L/m2·h·MPa。劉梅紅等採用醋酸纖維素納濾膜,對染料廠提供的高鹽度、高色度、高COD的染料廢水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納濾膜技術能有效截留廢水中的染料和有機物,而廢水中的無機物則幾乎100%透過,膜對廢水的色度和COD的去除效果較好。隨著環保投入力度的加大及膜分離技術的成熟,盡管專業設備的投入和運行成本都較高,但應用趨於廣泛。
3.3化學混凝法
混凝法是處理廢水常用的方法之一,該方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使水中膠體及懸浮物失穩、相互碰撞和附聚轉接形成絮凝體進而使顆粒從水中分離出來以達到凈化水體的目的。混凝法的主要優點是工程投資少、處理量大、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率很高;缺點是需要隨水質的變化而改變投料條件、對親水性染料的脫色效果差、COD去除率低。
由於染料廢水的處理效果主要由混凝劑的效能決定,因此目前對於該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所選的混凝劑上。復合混凝劑硫酸亞鐵+PAM對於陽離子染料廢水中COD的平均去除率可達70%以上。馮雄漢等採用自製的復合改性膨潤土對陽離子染料染色廢水進行吸附絮凝特性研究,結果表明,復合改性膨潤土對陽離子染料染色廢水具有優異的吸附性能,以聚丙烯酞胺作助凝劑可使脫色率達99.9%,COD去除率達93%,污泥沉降比僅為1%~2%,並且具有沉降快、適應性強、操作簡單、費用低廉等優點。
3.4氧化法
(1)普通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是利用臭氧、氯及其氧化物將染料的發色基團破壞而脫色。常用的氧化法有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過氧化氫氧化法等。氯氧化劑對於易氧化的水溶性染料陽離子染料有較好的脫色效果,但當廢水中含有較多懸浮物和漿料時,氯氧化法的去除效果並不理想。採用混凝—二氧化氯組合工藝處理,色度去除率達95%,COD去除率為82.5%~83.7%。
(2)Fenton法
Fenton氧化法是一種高級氧化技術,由於其能產生氧化能力很強的·OH自由基,在處理難生物降解或一般化學氧化方法難以奏效的有機廢水時,具有反應迅速、溫度和壓力等反應條件緩和且無二次污染等優點,而且該方法既可以作為廢水處理的預處理,又可以作為廢水處理的最終深度處理。林金清等研究了陽離子染料結晶紫在UV/Fe3+/H2O2體系下的均相降解,結果表明,紫外光能促進染料的脫色與礦化。當pH=2.70、H2O2=340mg/L、Fe3+=28mg/L時,結晶紫廢水在80min下的脫色率大於99%,COD去除率達到60.1%。
(3)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常用H2O2或光敏化半導體(如TiO2、CdS、Fe2O3、WO3作催化劑),在紫外線高能輻射下,電子從價帶躍遷進入導帶,在價帶產生空穴,從而引發氧化反應。常用的光催化劑有TiO2、Fe2O3、WO3、ZnO等,TiO2由於具有無毒、較高的催化能力和較好的化學穩定性等優點,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光催化劑,懸浮態納米TiO2對染料脫色率高,但難以回收。光催化氧化法對染料的脫色是基於有機物的降解,即高氧化活性的羥基自由基首先破壞染料的生色團,然後進一步將染料分子降解為低分子量的無機碳。光催化氧化法對染料降解徹底,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種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使用的處理陽離子染料廢水的新方法。對陽離子染料溶液的光催化氧化降解進行研究,光催化氧化對陽離子染料有較好的脫色效果,TOC去除效果也較好。
(4)濕式空氣氧化法
濕式空氣氧化法(WAO)是在高溫(125℃~320℃)、高壓(0.5M~20MPa)條件下通入空氣,利用空氣作為氧化劑將廢水中的有機物直接氧化為CO2和H2O的方法。具有處理效率高、氧化速度快、無二次污染等特點。用濕式空氣氧化法處理陽離子染料廢水,在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的同時,可提高其生化降解性。
(5)超臨界水氧化
超臨界水氧化(SCWO)是指當溫度、壓力高於水的臨界溫度(374℃)和臨界壓力(22.05MPa)條件下的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實質上是濕式氧化法的強化和改進。當超臨界態水的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較大的變化,水汽相界面消失,形成均相氧化體系,有機物的氧化反應速度極快。Model等對處理有機碳含量為27.33g/L的有機廢水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550℃時,有機氯和有機碳在60s內的去除率分別為99.99%和99.97%。
3.5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治理廢水,其實質是間接或直接利用電解作用,把染料廢水中的有毒物質轉化為無毒物質。近年來由於電力工業的發展,電力供應充足並使處理成本大幅降低,電化學法已逐漸成為一種非常有競爭力的廢水處理方法。染料廢水的電化學凈化根據電極反應發生的方式不同,一般主要分為內電解法、電凝聚電氣浮、電催化氧化等。
內電解法的優點是利用廢物在不消耗能源的前提下去除多種污染成分和色度,缺點是反應速度慢、反應柱易堵塞、對高濃度廢水處理效果差。通常運用內電解法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在去除部分COD的同時,能顯著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後續生化處理奠定基礎。電凝聚電氣浮與化學凝聚法相比,其材料損耗減少一半左右,污泥量較少,且無笨重的加葯措施。其缺點是電能消耗和材料消耗過大。電催化氧化法的優點是有機物氧化完全,無二次污染,但該方法真正應用於廢水工業化處理則取決於具有高析氧電位的廉價高效催化電極,同時電極與電解槽的結構對降低能耗也起著重要作用。賈金平等研究了利用活性碳纖維電極與鐵的復合電極降解多種模擬染料廢水,取得較好的效果。
接觸輝光放電電解(CGDE)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產生液相等離子體的電化學方法。CGDE兼具等離子體化學和電化學技術的優點,其電解過程為,隨著工作電壓的逐漸升高,通常的法拉第電解將轉化為輝光放電電解(非法拉第電解),並且產生大量高能活性粒子(等離子體),該等離子體在溶液中與水分子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而後者極易與有機分子發生氧化反應,破壞有機分子結構。高錦章等利用CGDE技術降解亞甲基藍和甲基紫染料廢水,試驗表明,利用該方法可以使水中陽離子染料完全降解。亞甲基藍和甲基紫的優化降解條件均為:工作電壓700V、pH值9、輝光放電時間45min、Na2SO4用量2g/L。
3.6生物法
生物法降解廢水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破壞染料的不飽和鍵及發色基團,將其脫色降解,傳統的生物處理方法分為好氧法、厭氧法、厭氧—好氧法。隨著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和對染料廢水處理技術的進一步研究,許多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也逐步在染料廢水處理領域中被研究和應用。如生物強化工藝,包括高濃度活性污泥法、生物活性炭技術(PACT)等,還有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反應器相結合的生物化學反應系統膜生物反應器等。
採用改良的UASB反應器對陽離子染料廢水進行生物處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進水COD濃度為2400~4000mg/L,色度為7500~12,500倍,HRT2.0d的條件下,COD去除率可達到50%~70%,色度去除率在98%以上;同時出水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良好。經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分析揭示廢水中有機物(COD)和色度的去除依賴於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4陽離子染料廢水處理技術展望
由於不同的廢水處理技術對不同種類的污染物有著不同的處理效果,即使是相同的陽離子染料廢水,但因其染料含量的不同也會影響到廢水的處理效果,因此單一的一種水處理技術難以使染料廢水達標排放,需要採用不同的水處理技術進行聯合處理才能實現經濟、高效、達標的目的。因此,陽離子染料廢水的處理會朝著各種處理技術優化組合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朝著一些高級氧化處理技術或電化學處理技術與物化、生化處理技術相結合的方向發展。我國最大的陽離子染料生產企業之一的杭州近江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對其廢水的處理,首先運用了兩級物化-電解-吸附工藝對高濃度陽離子染料生產廢水進行預處理,再與低濃度生產廢水、生活污水混合,然後採用接觸氧化、吸附工藝處理陽離子染料生產廢水。結果表明,COD總去除率在99.8%以上,色度總去除率為99.99%,出水各項指標均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應的排放標准也越來越嚴格。對於陽離子染料廢水,由於其具有色度高、成分復雜、可生化性差等特點,因而是當前工業廢水處理的難點,為此人們致力於各種處理效果好、成本低、運行控制簡單的處理技術的研究。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打破以往單純末端治理觀念,注重防治結合的原則,實施清潔生產,進行污染源控制,積極發展新興的染料生產技術,使資源和能源得到充分利用,減輕末端治理的壓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❻ 膠體金測孔雀石綠後如何去除結晶紫影響
1、高濃度過氧化氫溶液對溫度比較敏感,溫度升高或者陽光直射都能使其迅速分解,可以採用在強鹼性的溶液中加熱來消除過氧化氫的干擾。(弊端:若溶液中含有揮發性有機物,加熱時會揮發掉,導致COD下降;當過氧化氫濃度越來越低時,分解速度會越來越慢,最終還是有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殘留在溶液中)2、在純水中加入不同量的過氧化氫,測定其COD,找出COD與過氧化氫含量的關系。把這種關系代入實際廢水中處理,消除過氧化氫干擾(相當於做參比)。(弊端:出水與實際廢水情況還是有一定差別,即使知道過氧化氫含量,有時做出來的值與實際值還是會有很大差別)
❼ 分離與富集
利用鉈(Ⅲ)與亞鉈(Ⅰ)性質上迥然不同的特性,選擇某一價態的反應以達到分離的目的。若欲還原鉈(Ⅲ),可在酸性介質中用亞硫酸還原之,再煮沸驅盡過剩亞硫酸。如欲氧化亞鉈(Ⅰ),則應用溴、氯或王水並造成氧化環境下進行。
鉈的分離與富集方法有沉澱分離、溶劑萃取、離子交換與吸附、金屬接鍍法等。
62.4.2.1 沉澱分離法
在經典的沉澱法中,只有鉻酸鹽沉澱法比較可靠。通常須先沉澱分離伴生元素,然後再用鉻酸鹽沉澱亞鉈。常用的沉澱分離方法如下:
與銀的分離。可在稀硝酸介質中用飽含氯的鹽酸或王水沉澱銀,鉈(Ⅲ)可留於溶液中。
與砷和銻的分離。將溶液氨化,加1~2mL(6+94)H2O2,煮沸使砷和銻氧化至高價狀態,再以鉻酸鹽沉澱亞鉈。
與錫的分離。溶液經氫氧化銨中和後,用乙酸酸化並加水稀釋至大體積,加2~3gNH4NO3,煮沸,則錫呈偏錫酸析出。濾液蒸發至適當體積,氨化後用鉻酸鹽沉澱亞鉈。
與鉛、鉍、錳的分離。將硝酸鹽中性溶液煮沸,加磷酸氫二銨首先沉澱鉍,濾出,水洗。濾液中加20mL300g/L磺基水楊酸溶液,補加磷酸氫二銨並加氫氧化銨使鉛和錳沉澱完全。濾液用鉻酸鹽沉澱亞鉈。
與銀、汞、銅的分離。溶液氨化後,加氰化鉀將這些金屬配位(絡合),用鉻酸鹽沉澱亞鉈。
與鎵、銦、鋁、鐵、鉻、鋅、鎘、鎳、鈷、硒的分離。在試液中加入20mL300g/L磺基水楊酸,加氫氧化銨氨化,用鉻酸鹽沉澱亞鉈。若不含前面五種三價金屬離子,只要加足夠量的氫氧化銨和硝酸銨變可使二價金屬離子保留於溶液中。
如伴生元素的存在情況不清楚,可用如下分離操作:
在硝酸介質中,加20~30mL300g/L磺基水楊酸溶液和過量的磷酸氫二銨,用氫氧化銨氨化之後,煮沸,放置過夜。過濾,用20g/LNH4NO3溶液洗滌,濾液蒸發縮小體積後,冷卻。加氰化鉀至游離金屬離子的顏色褪去,用鉻酸鹽沉澱亞鉈。
在含有酒石酸-氰化物的鹼性介質中,可用乙硫醇醯萘(thionalide)沉澱鉈(Ⅰ),這是一種特效沉澱劑。
礦石中鉈含量甚微,可用共沉澱方法使之沉澱分離。例如用鉻酸鹽沉澱鉈(Ⅰ)時,加鉻酸鋇作共沉澱劑。在0.2mol/LHCl中,TlCl-4與對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和甲基橙共沉澱,其中甲基橙為共沉澱劑。雖然沉澱鉈還可應用其他共沉澱劑,但大多無實用意義,故不詳述。
鉈在稀鹽酸或硫酸介質中,可被金屬鋅或金屬鎂還原成金屬狀態析出。
62.4.2.2 溶劑萃取法
礦石分析中最常用的分離方法是溶劑萃取法。
(1)鹵化物的萃取
a.乙醚。鉈(Ⅲ)的氯化物在2~6mol/LHCl中可為乙醚定量萃取而與鉛等大量伴生元素分離,但在6mol/LHCl中,鎵、銻(Ⅴ)、砷(Ⅲ)、鍺、金(Ⅲ)、鐵(Ⅲ)、鉬(Ⅵ)和錫(Ⅱ)也被大量萃取。
b.乙醚或乙酸異戊酮。在1mol/LHBr中,用乙醚或乙酸異戊酮萃取鉈(Ⅲ),可與銻、汞、鉻、釩、鉬、鎢、鐵、銦、鋅、碲、鎵等分離。只有金(Ⅲ)與鉈(Ⅲ)一起被定量萃取。
c.甲基異丁基甲酮(MIBK)。在1.2mol/LHCl介質中,40g/L抗壞血酸-33.3g/LKI存在下,Ag、Cd、Tl均可被MIBK定量萃取,並與可能進入有機相中的Au、Te、Sb、As、Pb、Cu、Zn、In、Bi、Hg元素基本分離,能進入有機相中的干擾元素(1000倍量),不幹擾用有機相直接AAS測定痕量Ag、Cd、Tl。
d.乙酸丁酯。Tl3+在0.2~0.5mol/LHBr中,能被乙酸丁酯完全萃取;酸度大於3.0mol/LHBr時,有部分In被萃取,至5.0mol/LHBr時,才有微量Ga被萃取。可在0.2mol/LHBr中萃取Tl3+,與Ga、In完全分離。在3.5mol/L(HCl+HBr)-333g/LNaCl介質中,Ga、In可定量被萃取,此時富集度最高。對50μgGa、In、Tl在抗壞血酸-檸檬酸存在下,可消除大部分基體干擾。當Zn大於20mg、Mg大於40mg、Mo大於2mg時,對有機相AAS測定Ga、In有負干擾。
e.TBP和TOA。TBP和TOA以苯作稀釋劑,在鹽酸或氯化鋰介質中,文獻研究了對Ga、In、Tl的萃取行為:TBP萃取金屬Ga、In、Tl的效果依次為,低酸度下Tl>Ga>In,在高酸度時Ga>Tl>In;TOA萃取金屬的效率依次是Tl>Ga>In。0.1mol/LHCl可反萃取Ga、In,0.1mol/LNaOH可反萃取Tl。
(2)硫代磷酸萃取
在不同硫酸介質中,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單硫代磷酸(D2EHMTPA)、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2EHDTAP)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萃取Tl+的行為。當pH1.5~3時,D2EHMTPA和D2EHDTPA能完全萃取Tl+,而D2EHPA只能定量萃取Tl+,並且隨著硫酸酸度的增加對Tl+的萃取能力逐漸下降,當酸度大於4mol/L時,Tl+萃取率為零,可以此作為Tl+的反萃劑。
(3)TritonX-114濁點萃取
在pH12.0的硼砂緩沖溶液中,90℃水溶2h,2g/LTritonX-114濁點可定量萃取Tl,與能和氫氧化物形成沉澱的干擾元素分離,方法用於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水中痕量鉈(Ⅲ),加標回收率為98%~100%,檢出限為0.018g/L,RSD≤13.7%。
(4)螯合物、離子締合物的萃取
a.鹼性染料。Tl3+的鹵陰配離子與鹼性染料陽離子形成的締合物在表面活性劑存在下,被有機溶劑(苯、甲苯、二甲苯、乙酸異戊酯等)所萃取,與大量干擾離子分離,常被用於光度法測定Tl。
b.二硫腙。鉈(Ⅰ)與二硫腙形成的螯合物易為某些溶劑所萃取。如在pH>8時,可為三氯甲烷萃取。當有氰化物作掩蔽劑,在pH11左右用四氯化碳長時間萃取鉈可與許多元素,如銀、汞(Ⅱ)、鎳、銅(Ⅱ)、鋅和鎘等分離。鉛、鉍、錫(Ⅱ)和部分錳與鉈一起被萃取。過多的鋅、汞和鎳存在使鉈的萃取不完全。
62.4.2.3 離子交換與吸附法
(1)離子交換樹脂分離
常用離子交換法使鉈與其他元素分離。如在鹼性溶液中,使用陽離子交換樹脂使鉈呈陽離子狀態被交換樹脂吸附,銻則以SbO3-3(或SbO2-4)陰離子狀態保留於溶液中。在溶液中加入酒石酸、檸檬酸或草酸,則鉈可與更多的元素分離。
亞鉈(Ⅰ)與陽離子交換樹脂的親和力大於鹼金屬離子,小於銀離子,其順序為:
Ag+>Tl+>Cs+>Rb+>NH+4>K+>Na+>H+>Li+
在pH4的EDTA溶液中,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保留鉈(Ⅰ)在柱上,而汞、鉍、銅、鐵、鉛和鋅通過交換柱。再用2mol/LHCl洗提鉈(Ⅰ)。
鉈(Ⅰ)在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甘氨酸、鄰苯二酚-3,5二磺酸、酒石酸、草酸和焦磷酸鈉溶液中(pH3~5)均不形成配合物,能被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可與銅、鉛、鋅、鎘、鐵、銻等元素分離。
利用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交換,可使金與鉈彼此分離;在0.05mol/LH2SO4中,金經靜態交換被吸附除去。
(2)色譜分離
a.N263-P350混合色譜柱分離。以(X-5)型聚乙烯苯樹脂為載體,負載N263-P350(2+1)組成的混合色譜柱,在1mol/LHCl-150g/LNaCl-0.05%H2O2-0.5g/LFeCl3存在下,Ga3+、In3+、Tl3+被混合色譜柱完全萃取。依次用1mol/LHBr解脫Ga3+,H2O2解脫In3+,10g/L抗壞血酸解脫Tl3+。當進行單元素或兩個元素測定時,表62.11中條件均可獲得滿意結果。
表62.11 各種可行的流動相
注:①適用Fe3+小於3mg的試樣。
b.TBP萃淋樹脂分離。在!=2%~10%王水介質中,Tl3+可被定量吸附,以0.5~5g/L(NH4)2SO3溶液作洗脫液,Tl3+轉為Tl+而被定量洗脫。對0.5μgTl進行分離富集,20mgPb、Zn、Cu、K+、Na+、Mg2+,10mgNi、Cr,30mgAl、Ca,1mgCd被分離,未發現干擾。
用磷酸三丁酯-聚三氟氯乙烯柱上萃取色譜,可從王水介質富集鉈(Ⅲ)與金(Ⅲ),先用0.5mol/LHNO3(含10g/LNaCl)洗除汞(Ⅱ)等雜質,用0.0002mol/LEDTA洗提鉈(Ⅲ),金滯留在柱上。
c.紙色譜分離。試液中的Tl3+由3號色譜紙在7.2mLMIBK-8mL乙醇-4.8mL1.0mol/LHBr(體積比為9+10+6)的展開相中,展開3h,用結晶紫顯色後,剪下鉈色帶紙片,於25mL0.58g/LNa2SO3溶液中加熱微沸5min至黃色褪去,Tl3+可被完全解析。用鎘試劑2B光度法測定鉈,對25mL體積8μgTl3+進行分離,30mgFe3+,5.3mgCa2+,50mgCu2+,5mgPO3-4,20mg檸檬酸根不影響測定。方法回收率98%~102%,相對標准偏差≤4%。
d.硅膠-P350萃取色譜分離
在不小於1mol/LHBr介質中,Tl3+、In3+、Au3+可被硅膠-P350樹脂萃取,以1mol/LHBr為淋洗液,用水洗脫In3+,而把Tl3+、Au3+留在柱上;再用1.5mol/LNaAc洗脫Tl3+,最後用10g/LNa2SO3溶液洗脫Au3+,實現了Tl3+、In3+、Au3+的連續色譜分離。用二甲酚橙光度法測銦,結晶紫光度測定鉈,孔雀綠光度法測定Au,對20μg的Tl3+、In3+、Au3+進行分離富集,至少能分離100mgK+、Na+、Fe3+、Cu2+、Pb2+、Zn2+、Ni2+、Co2+,50mgCa2+、Al3+,20mgAs5+、Mn2+,2mgSb5+、Sn4+、Bi3+、Hg2+,0.5mgCr6+、Cd2+、Ag+,200mgCl-、SO2-4、NO-3。
(3)吸附分離
a.泡沫塑料吸附分離。在(1+9)王水介質中,用聚胺酯泡塑(動態吸附30min)可定量吸附Tl3+;泡塑在還原劑(亞硫酸鈉、硫脲等)存在下,100℃水浴保持20min,Tl3+轉為Tl+而被解脫,此時大量雜質保持在泡塑上,對分離測定Tl較為有利。Tl的回收率恆定在85%左右。用鎘試劑2B光度法測定鉈,對25mL含10μgTl3+進行回收,在三乙醇胺-氰化鈉掩蔽下,1000mgFe3+,5mgAl3+,1mgZn2+,0.1mg的Pb2+、Cu2+,50μgTi4+、Co2+,20μgCd2+、Hg2+、Ag+及一般陰離子(未做最大量)不幹擾測定,方法加標回收率為97%~106%,相對標准偏差≤4.1%。
b.活性炭吸附。在0.6~3.6mol/LHCl介質中,Tl3+可被活性炭定量吸附。在加熱煮沸10min或室溫攪拌20min後,兩者吸附率基本相同,吸附率為96%~99.5%,動態吸附容量在20mg/g以上;40~60℃的0.5g/L的(NH4)2C2O4溶液,可定量解脫Tl3+。用於8羥基喹啉紫外光度法測定痕量Tl,Cu2+、Fe3+、Ag+干擾允許量得到極大提升。
c.聚醯胺樹脂分離。在!=0.1%~20%王水,0.01~2.0mol/LHCl介質中,Tl3+的吸附率在97%~103%之間。用0.025mol/LNa2SO3-0.025mol/L抗壞血酸-0.02mol/LH2SO4混合液,Tl3+可定量洗脫。在吸附過程中常見離子不被吸附,只吸附貴金屬離子,解脫時,控制適當酸度。Pd2+、Pt2+、Au3+和Ag+有部分吸附。
62.4.2.4 液膜分離法
(1)正十六胺載體膜
以正十六胺-L113B-煤油(體積比為6+5+89)為膜相,0.040mol/LNaOH溶液為內相,油內比為(體積)1+1;0.040mol/LKCl-0.060mol/LHCl溶液為外相,乳水比(體積)為3+40。以200r/min速度攪拌7min,Tl3+的遷移率達99.5%以上,Na+、K+、Cu2+、Pb2+、Cd2+、Co2+、Ni2+均不遷移。可用於分離黃鐵礦及其焙燒灰渣中的Tl,回收率為98.6%~99.7%。
(2)TBP+N503載體膜
以(5+1)TBP-MIBK-N503-聚丁二烯-磺化煤油(體積比為5+2+3+90)為膜相,內相為0.4g/L硫脲-10mg/LNa2SO3溶液,油內體積比為1+1;外相為2.5mol/LHNO3-9.6g/LNH4F溶液,乳水體積比為1+5。溫度20~35℃,以250r/min轉速攪動拌8min,Tl3+回收率達99.4%以上。在選定條件下,遷移0.5mgTl3+,25mg的鹼金屬和鹼土金屬,10mg的Cu2+、Pb2+、Co2+、Ni2+、Cd2+、Al3+、Mn2+、SiO2-3、NO-3都不影響遷移富集Tl3+。Au3+、Sn4+對遷移有影響,但在NH4F存在下,至少能阻止4mgAu3+、20mgSn4+。1mgPt4+、Pd2+、Rh3+和Ir3+不影響Tl3+的分離富集。大量Cl-、ClO-4對遷移Tl3+有影響,盡量少引入。用於工業廢水中Tl的分離,回收率為99.4%~100.6%。
62.4.2.5 金屬接鍍分離法
在鹽酸溶液中利用金屬銅接鍍,可使鉈與某些干擾元素分離。銅的標准氧化還原電位E(Cu2+/Cu)=+0.344V,汞、銀、金和銻的氧化還原電位分別為E(Hg2+/Hg)=+0.791V、E(Ag+/Ag)=+0.800V、E(AuCl-4/Au)=+1.00V、Sb5+/Sb3+=+0.75V。用甲基紫比色法測定鉈時,可用銅絲接鍍以消除金、汞和銻(Ⅴ)的干擾。銅絲接鍍要求的酸度約為0.15~0.2mol/LHCl。接鍍後的溶液,應逐滴加入(3+7)H2O2使銅鹽溶解,再過量5~6滴使鉈氧化,靜置30~40min後進行比色測定。
銅絲接鍍分離不適用於有大量汞、銻等存在的試樣,因需數次接鍍,且不易分離完全,使鉈的測定結果偏低,遇此情況宜在溶解試樣後加氫溴酸-硫酸冒煙揮發除去。金也可用氯化亞錫還原成元素狀態,過濾與鉈分離。用氫氧化鈉沉澱鉈(Ⅲ),可使鉈與金、鎢、鉬分離。
❽ 白腐真菌在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幾年前我寫過一個綜述,供參考:
5.ApplicationofP.
epulpandpaper
Chlorinatedcompounds2,4-Dichlorophenol,2,4,5-trichlorophenol,pentachlorophenol,2,4-D,2,4,5-T,DDT,lindane,3,4-dichloroaniline,polychlorinateddibenzo-p-dioxines,,2000
PAHAnthenantrene,phenantrene,pyrenebenzo(a)pyrene
DyesPolymericdyes(polyR-481,polyB-411,polyY606,remazolbrillantblue-R1)azodyes(sulfonatedandnon-sulfonated)
Nitro-substitutedcompounds2,4-Dinitrotoluene,TNT
Wastewaterpapermill,oliveoilmill,textilewastewaterRerezJ,1997;MartiraniL,1996;AssadiMM,2001;
instry,awaste,.Moreover,Kirk(1983)wrote,``em.』』,.chrysosporium.
.chrysosporiumfromCameron,2000.
白腐真菌P.chrysospodium對有機污染物和廢水的降解
類別名稱
含氯化合物2,4-二氯苯酚,2,4,5-三氯苯酚,五氯酚,DDT,林丹,二氯苯胺,多氯聯苯
多環芳烴(PAHs)Anthenantrene,苯並(a)芘,蒽,萘
染料聚合染料,偶氮染料,天青藍,溴酚藍,結晶紫,酚紅
生物聚合物纖維素,木質素
合成聚合物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醯胺,尼龍
含氯芳香化合物2,4,6-三氯苯酚,2,4,5-三氯苯氧乙酸,Aroclor1242,Aroclor1254,四氯二苯並-p-二惡英
炸葯TNT,DNT,RDX,HMX,硝化甘油
農葯DDT,氯丹,林丹,毒殺芬
其他氨基三唑(除草劑),疊氮化物,四氯化碳,氰化物
廢水造紙廢水,煉油廢水,紡織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