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減排項目
㈠ 你那環保節能降耗是什麼具體項目
設備(鍋爐、中央空調)等的清洗劑與污水處理葯劑的生產
㈡ 污水處理的哪些減排項目能開發成CCER
我查了一下目前國家已經備案有關污水處理的方法學文件如下:
第一個編號是專CDM方法學編號屬,第二個編號CCER方法學編號
AM0080 CM-088-V01
通過在有氧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0版
AMS-III.Y. CMS-074-V01
從污水或糞便處理系統中分離固體避免甲烷排放3.0版
AMS-III.H. CMS-076-V01
廢水處理中的甲烷回收16.0版
AMS-III.I. CMS-077-V01
廢水處理過程通過使用有氧系統替代厭氧系統避免甲烷的產生8.0版
ACM0014 CM-007-V01
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溫室氣體減排5.0.0版
這些項目可以依據上述方法學開發CCER項目。
方法學文件可以在中國自願減排交易信息平台中查到。
㈢ 如何有效實現污水處理廠的節能減排
對現代化的污水處理抄廠來說,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運行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要求 , 並同時實現節能降耗是關鍵所在,即使在高進水沖擊負荷突發狀況下也應如此。
隨著全球越來越嚴格的污水排放要求,尤其在中國,不合規的上游排放,導致頻繁的沖擊負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穩定地達到極高要求的污水排放標准,成為每一個污水處理企業的挑戰。RTC以基於實時水質工況,以及動態數學模擬控制模型為基礎,根據工藝運行實際狀態,實現對污水工藝的實時過程式控制制,從而達到削峰減排的效果,最終實現穩定達標。
㈣ ~~市污水處理廠項目遲遲不能發揮減排效益。
應該這樣理解吧,這句話涉及3個詞,污水處理廠、減排、效益。
污水處理是要花錢的,並且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污水廢水的直接排放而造成環境的污染,環境造成污染必然造成生態惡化,直接影響的居住環境,如後其治理的話要花費相當大的資金。
這樣你就明白了~~~~建設污水處理廠目的減少排放從而產生效益。
遲遲不能產生效益那肯定是要原因的,相關單位協作有問題,污水處理費用過高,企業負擔過重,偷排嚴重,造成環境污染等~~~
綜合上述的意思就是,我們建設污水處理廠但為什麼沒能發揮其作用從而產生效益那? ~~還有就是含糊其辭
~~
補充一下,人家問的是字面意思而非原因~~~估計是某領導的講話,下屬摸不透其中的意思~~~~
㈤ 國家鼓勵的節能環保項目有哪些
國家鼓勵的節能環保項目有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復、環境監測、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葯劑的研發生產。
發展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包括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監測技術和裝備,重點示範推廣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基於吸收式換熱的新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技術等。
發展高效節能產品,包括家用和商用電器、照明產品、建材產品和汽車等,重點研發和示範具有自主智能財產權的新型節能汽車及配套系統,重點推廣能效等級為1、2級的高效節能產品。發展節能服務產業。
(5)廢水減排項目擴展閱讀:
節能環保項目介紹如下:
推動節能服務公司為用能單位提供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等「一條龍」服務,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的市場化節能服務模式。
發展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包括污水、垃圾處理,脫硫脫硝,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土壤修復,監測設備等,重點攻克膜生物反應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藍藻治理和污泥無害化處理技術裝備等。發展環保產品,包括環保材料、環保葯劑。
㈥ 在清潔生產中一個項目總投資是1200萬元,年經濟效益僅有40萬,廢水減排降為零,這個項目好嗎
肯定不行啊,所以這樣的項目,爭取政府支持,如果你拿到不到政府支持,你還是別做了
㈦ 目前國家對廢氣廢水處理具體有哪些優惠補貼政策扶持
以下抄的項目可以申請環保專項資襲金補貼:
(一)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治理項目。包括削減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減排項目。
(b)環境整治工程。主要生態省,生態城市和生態區建設對環境的污染整治工程,重污染行業整治提升工程;飲用水源保護區和環境敏感點綜合整治工程,以及跨區域環境污染糾紛治理項目。
(三)污染防治示範項目的新技術和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包括污染防治技術,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四)環境監測能力,監測和處理突發事件,和其他建設項目。
環境監測,監視和信息系統建設,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機動車尾氣監測,監控系統的建設。
(E)的研究項目,涉及環保,環境規劃,生態建設。
(六)國家,省,市政府,區委,區政府規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項目。
㈧ 如何組織完成主要污染源減排工作
堅持三個原則、圍繞三個方面、抓住三個要素切實抓好污染減排工作。一是堅持三個原則。要遵循「以新代老、增產減污、總量減少」三大原則,對於新增污染排放項目要充分考慮區域功能定位、空氣質量狀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指標的完成情況和配套污染治理設施所達到的減排效果等因素,實施嚴格的環境准入審批。二是圍繞三個方面。即從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監管減排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進污染物總量削減。主要包括淘汰落後產能、提高排放穩定達標率,工業點源治理工程,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等措施;三是抓住三個要素。即時間、流量、濃度。強化企業污水的循環利用,減小外排廢水的流量,提高減排效果;加強污染治理,提高治污技術,減少污染物外排濃度,削減污染物外排總量。
㈨ 節能減排新項目有哪些
節能減排新項目介紹:
一是發展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包括污水、垃圾處理,脫硫脫硝,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土壤修復,監測設備等,重點攻克膜生物反應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藍藻治理和污泥無害化處理技術裝備等;
二是發展環保產品,包括環保材料、環保葯劑,重點研發和產業化示範膜材料、高性能防滲材料、脫硝催化劑、固廢處理固化劑和穩定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替代產品等;
三是發展環保服務,建立以資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設計和建設、設施運營和維護、技術咨詢和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環保產業服務體系,加大污染治理設施特許經營實施力度。
㈩ 關於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政策有哪些。
環境保護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葯殺蟲劑滴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志性起點。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葯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並設立環保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我國快速增長的能源消耗和過高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促使政府在2006年年初提出:希望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兩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一成。這兩個指標結合在一起,就是我們所說的「節能減排」。中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節能減排-實施措施 節能減排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2、加大投入,全面實施重點工程。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範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6、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環保標准,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7、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於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8、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組織好每年一度的中國節能宣傳周、中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9、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垂範。2007年中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