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中和法處理廢水的特點

中和法處理廢水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3-19 08:35:06

❶ 中和法處理廢水用什麼酸

以前一般用鹽酸、廢酸,後面執法嚴格了,廢酸不被允許使用,如果所需調節的水體鹼度不是很高,也可採用投加硫酸亞鐵等酸性葯劑進行混凝處理的同時起到中和處理作用。你也可以到環保通跟大家一起做經驗交流。

❷ 化工廢水有什麼特點,用什麼方法處理

答:
按作用原理劃分
針對不同污染物質的特徵,發展了各種不同的化工廢水處理方法,這些處理方法按其作用原理劃分為四大類: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以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污染物質(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根據物理作用的不同,又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
與其他方法相比,物理法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管理方便、效果穩定等優點,主要用於去除廢水中的漂浮物、懸浮固體、砂和油類等物質。
物理法包括過濾、重力分離、離心分離等。
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質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可用來除去廢水中的金屬離子、細小的膠體有機物、無機物、植物營養素(氮、磷)、乳化油、色度、臭味、酸、鹼等。
化學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法、氧化還原、電化學等方法。
(1)中和法
在化工、煉油企業中,對於低濃度的含酸、含鹼廢水,在無回收及綜合利用價值時,往往採用中和的方法進行處理。中和法也常用於廢水的預處理,調整廢水的pH。
(2)混凝沉澱法
混凝法是在廢水中投入混凝劑,因混凝劑為電解質,在廢水中形成膠團,與廢水中的膠體物質發生電中和,形成絮體沉降。絮凝沉澱不但可以去除廢水中的粒徑為10-3~10-6的細小懸浮顆粒,而且還能夠去除色度、油份、微生物、氮磷等富營養物質、重金屬及有機物等。
(3)氧化還原法
廢水經過氧化還原處理,可使廢水中所含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轉變為無毒或毒性不大的物質,從而達到廢水處理的目的。常用的氧化法有:空氣氧化法、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濕式氧化法等。
(4)電解法
電解是利用直流電進行溶解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一般,按照污染物的凈化機理可以分為電解氧化法、電解還原法、電解凝聚法和電解浮上法。
物理化學法
利用物理化學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質。廢水經物理方法處理後,仍會含有某些細小的懸浮物以及溶解的有機物,為了進一步去除殘存在水中的污染物,可進一步採用物理化學方法進行處理。
主要有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萃取法、汽提法和吹脫法等
生物化學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性污染物質轉化為穩定、無害的廢水處理方法。
生物處理過程的實質是一種由微生物參與進行的有機物分解過程,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其它微生物如藻類和原生動物也參與該過程,但作用較小。
微電解處理法
微電解處理作為近年來新興起的處理工藝,已取得了廣泛的應用。現有工藝生產的微電解填料已克服了板結鈍化的弊端,填料可持續高效的運行。
特別針對有機物濃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難生化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廢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廣泛應用於:印染、化工、電鍍、制漿造紙、制葯、洗毛、農葯、醬菜、酒精等各類工業廢水的處理及處理水回用工程。
1.染料、印染廢水;焦化廢水;石油化工水;----上述廢水在脫色的同時,處理水中的B/C值顯著提高。
2.石油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上述廢 水處理 水後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3.電鍍廢水;印刷廢水;采礦廢水;其他含有重金屬的廢水;----可以從上述廢水中去除重金屬。
4.有機磷農業廢水;有機氯農業廢水;----大大提高上述廢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❸ 重金屬廢水的主要治理方法有哪些,它的各自特點是什麼

重金屬廢水的常用處理技術方法及特點:
一、化學沉澱
化學沉澱法是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為不溶於水的重金屬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澱法等。
1、中和沉澱法
在含重金屬的廢水中加入鹼進行中和反應,使重金屬生成不溶於水的氫氧化物沉澱形式加以分離。中和沉澱法操作簡單,是常用的處理廢水方法。實踐證明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中和沉澱後,廢水中若pH值高,需要中和處理後才可排放;
(2)廢水中常常有多種重金屬共存,當廢水中含有Zn、Pb、Sn、Al等兩性金屬時,pH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傾向,因此要嚴格控制pH值,實行分段沉澱;
(3)廢水中有些陰離子如:鹵素、氰根、腐植質等有可能與重金屬形成絡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經過預處理;
(4)有些顆粒小,不易沉澱,則需加入絮凝劑輔助沉澱生成。
2、 硫化物沉澱法
加入硫化物沉澱劑使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生成硫化物沉澱後從廢水中去除的方法。
與中和沉澱法相比,硫化物沉澱法的優點是:重金屬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氫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反應時最佳pH值在7—9之間,處理後的廢水不用中和。硫化物沉澱法的缺點是:硫化物沉澱物顆粒小,易形成膠體;硫化物沉澱劑本身在水中殘留,遇酸生成硫化氫氣體,產生二次污染。為了防止二次污染問題,在需處理的廢水中有選擇性的加入硫化物離子和另一重金屬離子(該重金屬的硫化物離子平衡濃度比需要除去的重金屬污染物質的硫化物的平衡濃度高)。由於加進去的重金屬的硫化物比廢水中的重金屬的硫化物更易溶解,這樣廢水中原有的重金屬離子就比添加進去的重金屬離子先分離出來,同時能夠有效地避免硫化氫的生成和硫化物離子殘留的問題。
二、氧化還原處理
1、化學還原法
電鍍廢水中的Cr主要以Cr6+離子形態存在,因此向廢水中投加還原劑將Cr6+還原成微毒的Cr3+後,投加石灰或NaOH產生Cr(OH)3沉澱分離去除。化學還原法治理電鍍廢水是最早應用的治理技術之一,在中國有著廣泛的應用,其治理原理簡單、操作易於掌握、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濃度廢水沖擊。根據投加還原劑的不同,可分為FeSO4法、NaHSO3法、鐵屑法、SO2法等。
應用化學還原法處理含Cr廢水,鹼化時一般用石灰,但廢渣多;用NaOH或Na2CO3,則污泥少,但葯劑費用高,處理成本大,這是化學還原法的缺點。
2、 鐵氧體法
鐵氧體技術是根據生產鐵氧體的原理發展起來的。在含Cr廢水中加入過量的FeSO4,使Cr6+還原成Cr3+,Fe2+氧化成Fe3+,調節pH值至8左右,使Fe離子和Cr離子產生氫氧化物沉澱。通入空氣攪拌並加入氫氧化物不斷反應,形成鉻鐵氧體。其典型工藝有間歇式和連續式。鐵氧體法形成的污泥化學穩定性高,易於固液分離和脫水。鐵氧體法除能處理含Cr廢水外,特別適用於含重金屬離子種類較多的電鍍混合廢水。中國應用鐵氧體法已經有幾十年歷史,處理後的廢水能達到排放標准,在國內電鍍工業中應用較多。
鐵氧體法具有設備簡單、投資少、操作簡便、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但在形成鐵氧體過程中需要加熱(約70oC),能耗較高,處理後鹽度高,而且有不能處理含Hg和絡合物廢水的缺點。
3、電解法
電解法處理含Cr廢水在中國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具有去除率高、無二次污染、所沉澱的重金屬可回收利用等優點。大約有30多種廢水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可進行電沉積。電解法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處理技術,能減少污泥的生成量,且能回收Cu、Ag、Cd等金屬,已應用於廢水的治理。不過電解法成本比較高,一般經濃縮後再電解經濟效益較好。
近年來,電解法迅速發展,並對鐵屑內電解進行了深入研究,利用鐵屑內電解原理研製的動態廢水處理裝置對重金屬離子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另外,高壓脈沖電凝系統()為當今世界新一代電化學水處理設備,對表面處理、塗裝廢水以及電鍍混合廢水中的Cr、Zn、Ni、Cu、Cd、CN-等污染物有顯著的治理效果。高壓脈沖電凝法比傳統電解法電流效率提高20%—30%;電解時間縮短30%—40%;節省電能達到30%—40%;污泥產生量少;對重金屬去除率可達96%一99%。
三、溶劑萃取分離溶劑萃取法是分離和凈化物質常用的方法。由於液一液接觸,可連續操作,分離效果較好。使用這種方法時,要選擇有較高選擇性的萃取劑,廢水中重金屬一般以陽離子或陰離子形式存在,例如在酸性條件下,與萃取劑發生絡合反應,從水相被萃取到有機相,然後在鹼性條件下被反萃取到水相,使溶劑再生以循環利用。這就要求在萃取操作時注意選擇水相酸度。盡管萃取法有較大優越性,然而溶劑在萃取過程中的流失和再生過程中能源消耗大,使這種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四、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的獨特結構去除重金屬離子的一種有效方法。利用吸附法處理電鍍重金屬廢水的吸附劑有活性炭、腐植酸、海泡石、聚糖樹脂等。活性炭裝備簡單,在廢水治理中應用廣泛,但活性炭再生效率低,處理水質很難達到回用要求,一般用於電鍍廢水的預處理。腐植酸類物質是比較廉價的吸附劑,把腐植酸做成腐植酸樹脂用以處理含Cr、含Ni廢水已有成功經驗。有相關研究表明,殼聚糖及其衍生物是重金屬離子的良好吸附劑,殼聚糖樹脂交聯後,可重復使用10次,吸附容量沒有明顯降低。利用改性的海泡石治理重金屬廢水對Pb2+、Hg2+、Cd2+有很好的吸附能力,處理後廢水中重金屬含量顯著低於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另有文獻報道蒙脫石也是一種性能良好的粘土礦物吸附劑,鋁鋯柱撐蒙脫石在酸性條件下對Cr6+的去除率達到99%,出水中Cr6+含量低於國家排放標准,具有實際應用前暑。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五、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選擇性來進行物質分離的技術,包括電滲析、反滲透、膜萃取、超過濾等。用電滲析法處理電鍍工業廢水,處理後廢水組成不變,有利於回槽使用。含Cu2+、Ni2+、Zn2+、Cr6+等金屬離子廢水都適宜用電滲析處理,已有成套設備。反滲透法已大規模用於鍍Zn、Ni、Cr漂洗水和混合重金屬廢水處理。採用反滲透法處理電鍍廢水,已處理水可以回用,實現閉路循環。膜萃取技術是一種高效、無二次污染的分離技術,該項技術在金屬萃取方面有很大進展。
六、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處理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劑分離廢水中有害物質的方法,應用的離子交換劑有離子交換樹脂、沸石等等,離子交換樹脂有凝膠型和大孔型。前者有選擇性,後者製造復雜、成本高、再生劑耗量大,因而在應用上受到很大限制。離子交換是靠交換劑自身所帶的能自由移動的離子與被處理的溶液中的離子通過離子交換來實現的。推動離子交換的動力是離子間濃度差和交換劑上的功能基對離子的親和能力,多數情況下離子是先被吸附,再被交換,離子交換劑具有吸附、交換雙重作用。這種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多,如膨潤土,它是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粘土,具有吸水膨脹性好、比表面積大、較強的吸附能力和離子交換能力,若經改良後其吸附及離子交換的能力更強。但是卻較難再生,天然沸石在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方面比膨潤土具有更大的優點:沸石是含網架結構的鋁硅酸鹽礦物,其內部多孔,比表面積大,具有獨特的吸附和離子交換能力。研究表明,沸石從廢水中去除重金屬離子的機理,多數情況下是吸附和離子交換雙重作用,隨流速增加,離子交換將取代吸附作用佔主要地位。若用NaCl對天然沸石進行預處理可提高吸附和離子交換能力。通過吸附和離子交換再生過程,廢水中重金屬離子濃度可濃縮提高30倍。沸石去除銅,在NaCl再生過程中,去除率達97%以上,可多次吸附交換,再生循環,而且對銅的去除率並不降低。

❹ 污水處理的中和法是什麼

原污水的酸鹼性很差,影響了後續工藝正常運行,為了滿足整個工藝要求,在前端加酸或鹼調節酸鹼值,以滿足後續工藝要求。

❺ 中和處理的目的是什麼

廢水中和處理法是廢水化學處理法之一種。利用中和作用處理廢水,使之凈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酸性廢水中的H+與外加OH-,或使鹼性廢水中的OH-與外加的H+相互作用,生成弱解離的水分子,同時生成可溶解或難溶解的其他鹽類,從而消除它們的有害作用。反應服從當量定律。採用此法可以處理並回收利用酸性廢水和鹼性廢水,可以調節酸性或鹼性廢水的pH值。

含酸廢水和含鹼廢水是兩種重要的工業廢液。一般而言,酸含量大於3~5%,鹼含量大於1~3%的高濃度廢水稱為廢酸液和廢鹼液,這類廢液首先要考慮採用特殊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酸和鹼。酸含量小於3~5%或鹼含量小於1~3%的酸性廢水與鹼性廢水,回收價值不大,常採用中和處理方法,使其pH值達到排放廢水的標准。

1常用中和方法
選擇中和方法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①含酸或含鹼廢水所含酸類或鹼類的性質、濃度、水量及其變化規律。

②首先應尋找能就地取材的酸性或鹼性廢料,並盡可能地加以利用。

③本地區中和葯劑或材料(如石灰、石灰石等)的供應情況。

④接納廢水的水體性質和城市下水管道能容納廢水的條件。

此外,酸性污水還可根據排出情況及含酸濃度,對中和方法進行選擇。

2酸性廢水中和處理
處理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酸、鹼廢水相互中和,投葯中和和過濾中和法等。

(一)酸、鹼廢水(或廢渣)中和法

(1)酸鹼廢水的相互中和可根據當量定律定量計算:

NaVa=NbVb

其中:Na、Nb分別為酸鹼的當量濃度;Va、Vb分別為酸鹼溶液的體積。

中和過程中,酸鹼雙方的當量數恰好相等時稱為中和反應的等當點。

強酸、強鹼的中和達到等當點時,由於所生成的強酸強鹼鹽不發生水解,因此等當點即中性點,溶液的pH值等於7.0。但中和的一方若為弱酸或弱鹼,由於中和過程中所生成的鹽,在水中進行水解,因此,盡管達到等當點,但溶液並非中性,而根據生成鹽水的水解可能呈現酸性或鹼性,pH值的大小由所生成鹽的水解度決定。

(二)投葯中和法

投葯中和法是應用廣泛的一種中和方法。最常用的鹼性葯劑是石灰,有時也選用苛性鈉,碳酸鈉、石灰石或白雲石不等。選擇鹼性葯劑時,不僅要考慮它本身的溶解性,反應速度、成本、二次污染、使用方便等因素,而且還要考慮中和產物的性狀、數量及處理費用等因素。

(三)過濾中和法

一般適用於處理含酸濃度較低(硫酸<20g/L,鹽酸、硝酸<20g/L的少量酸性廢水,對含有大量懸浮物、油、重金屬鹽類和其他有毒物質的酸性廢水不適用。

濾料可用石灰石或白雲石,石灰石濾料反應速度比白雲石快,但進水中硫酸充許濃度則較白雲石濾料低。中和鹽酸、硝酸廢水,兩者均可採用。中和含硫酸廢水,採用白雲石為宜。

❻ 污水的物理處理方法及其特點有哪些

1、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來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或乳濁物。常見有格柵、篩濾、離心、回隔油、澄清、過濾答等。
2、化學法:
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來去除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常見的有中和、沉澱、氧化還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電解、電解絮凝、焚燒等方法。
3、物理化學法:
利用物理化學作用來去除廢水中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常見的有混凝、浮選、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萃取、汽提、吹脫、蒸發、結晶、焚燒等。
4、生物處理法:
利用微生物代謝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無機微生物營養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常見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消化法、穩定塘與濕地處理等。

❼ 用化學沉澱法如何處理重金屬廢水具有什麼優點

化學沉澱法是指向重金屬廢水中投放葯劑 通過化學反應使溶解狀態的重金屬生成沉澱而去除的方法 包括中和沉澱法 硫化物沉澱法 鋇鹽沉澱法等 中和沉澱法應用比較廣泛 向重金屬廢水中投放葯劑(如石灰石)使廢水中重金屬形成沉澱而去除 化學沉澱法處理重金屬廢水具有工藝簡單 去除范圍廣 經濟實用等特點 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

❽ 中和法處理工業廢水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原理:抄用鹼或鹼性物質襲中和酸性廢水時或用酸或酸性物質中和鹼性廢水時,把廢水的pH調到7左右。
措施:①你可以把兩種相鄰工廠排放的一酸一鹼廢水相互混合先發生中和,再用中和劑中和剩餘的酸和鹼。②中和劑可以製成溶液和漿液時,我們採用濕式投加法。③中和劑為粒狀或塊狀時,採用過濾法。
常用的鹼性中和劑:石灰、電石渣、石灰石和白雲石;常用的酸性中和劑:廢酸、粗製酸和煙道氣。

❾ 試述過濾中和法處理酸性廢水時,選擇濾料的原則,並討論升流式膨脹中和濾池及變截面上流式濾池的特點。

選擇濾料的原則:濾料的選擇,1.與中和產物的溶解度有密切的關系。濾料的中和反應發生內在顆粒表面上容,如果中和產物的溶解度很小,就在濾料表面形成不溶性的硬殼,阻止中和反應的繼續進行,使中和處理失敗。2.反應速度要高,成本低,來源廣。3.必須限制進水中懸浮雜質的濃度,以防堵塞濾料。濾料的粒徑不易過大。例如中和處理硝酸、鹽酸時,濾料選用石灰石,大理石或白雲石。中和處理碳酸時,含鈣或鎂的中和劑都不行,不宜採用中和法。中和硫酸時最好選用含鎂的中和濾料。
升流式膨脹中和濾池特點:1.濾料粒徑小
2.上升流速大3.升流運動4.要求濾池的直徑不能太大,要均勻布水。
變截面升流式濾池:上部變大,具有較高的流速,濾料的粒徑適用范圍大。

❿ 過濾中和法處理酸性廢水時應注意什麼

過濾中和法僅適用於酸性廢水的中和處理,而且只適用於低濃度的酸性廢水。當酸性廢水通過濾料時,與濾料中鹼性物質進行中和反應, 這種方法,稱為過濾中和法。與葯劑法相比,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濾料易得。主要濾料是石灰石,大理石和白雲石等。

使用過濾中和法要注意兩點:一是濾料選擇與酸的性質有關;二是要限定廢水中酸的濃度,避免濾料堵塞。因為濾料的中和反應發生在濾料表面,中和產物會沉澱在濾料表面,因溶解度很小,會引起堵塞,使中和反應中止。另外廢酸的濃度要限定,即提高廢水中酸的極限濃度,如過高時,中和反應劇烈,中和產物更多,更易阻塞。這與酸的性質和濾料有關。如處理廢水中硫酸時,選用石灰石,因為選用白雲石中和時產生硫酸鎂易溶於水。對硝酸及鹽酸廢水,因濃度過高還會造成濾料消耗快,給中和處理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限定極限濃度。

常用的中和濾池按水流方向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兩種。目前多用豎流式。豎流式又分升流式和降流式兩種。其中升流膨脹中和濾池廢水是從下而上運動,濾料是懸浮狀態,濾層膨脹,碰撞摩擦,沉澱物難以覆蓋濾料表面,因此含酸濃度可以適當提高,生成二氧化碳從頂部容易排出,不會使濾床堵塞,更多石灰中和法資料至http://www.cl39.com/望採納。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