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污水電解氯化鈉
㈠ 污水處理中微電解的原理
微電解技術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的工藝,同時又被稱為內電解法。在不同點的情況之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生產的一點二伏的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點解處理,從而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當系統桶水之後設備中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作用空間中構成一個電場。
微電解的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對於廢水進行處理。該方法適用范圍廣、處理的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要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本工藝用於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以大幅度的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可以對氨氮的脫除具有很好的效果。傳統上的微電解工藝所採用的微電解材料一般為鐵屑和木炭,使用之前要加酸鹼活化,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鈍化板結,同時又因為鐵與碳是物理接觸,所以他們之間很容易形成隔離層使微電解不能繼續進行而失去作用,這就導致了頻繁的更換為電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同時還影響了廢水的處理效果和效率。
二、鐵碳微電解原理鐵炭填料反應原理(即鐵炭填料處理高難度工業有機廢水原理):
(1)電子流動:利用鐵元素和碳元素之間的電位差,鐵元素與碳元素之間存在一個自然地1.4V的電位差。當鐵碳填料浸泡在廢水溶液中的時候,廢水溶液充當導電溶液,廢微電解填料價格多少水中的污染物質充當電解質。在鐵碳之間自然電位差形成的微弱電場之下,鐵會釋放出電子,電子在電場的作用之下由陽極向陰極移動。電子在移動的過程中會有穿過污染物質的概率,特別是長鏈物質或者是含有苯環的物質被電子穿過的概率更高。長鏈物質或者是含有苯環物質的碳鏈是通過成對電子相互連接的,當溶液中的單個電子穿插的時候,單個電子就會被碳鏈中的成對電子吸引住,從而微電解填料價格多少形成3電子結構,而這種3電子結構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結構,存在一定的時間之後這種3電子結構就會自動爆炸,從而長鏈物質被分成2段。電子繼續穿插,鍛煉之後的碳鏈又會被分割,這樣碳鏈就會越來越短。這樣難降解物質就會轉化為容易降解的物質。同時能夠降低COD。
(2)還原性:當鐵碳填料浸泡在廢水溶液中的時候,作為陽極的鐵會失去電子從而變成鐵離子,新生成的鐵離子具有非常強的還原性,可以將廢水中的難降解物質進行還原反應。
(3)氧化性:電子在廢水中穿插的時候,也會穿過水分子,水分子被分解的時候就會產生大量的氫自由基、氧自由基、和氫氧自由基,這些新生態的自由基具有非常強的氧化性,可以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徹底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徹底降低COD。
(4)電泳:電子在廢水中運動的時候會吸附帶微電解填料價格多少正電的污染顆粒,吸附在電子上面的污染物質運動到陰極之後會被中和然後就會沉到底部被除去。
(5)絮凝作用:鐵失電子之後會形成鐵離子,新生態的鐵離子再加入鹼液之後會形成氫氧化亞鐵,氫氧化亞鐵是良好的絮凝劑,可以吸附廢水中的大量有機物絮凝沉澱。
㈡ 電催化對氨氮的去除的原理是怎樣的會不會在一段時間之後有反復
1.LCO催化劑通過電解來與廢水中氯氣反源應,形成氯氣,氯氣進一步反應為次氯酸,通過次氯酸對水中的氨氮進行降解。
2.不可能存在反復問題。
同時在試驗中如果形成波動,例如 COD 進水 100 出水 130,有可能是因為水中含有有機氮,有機氮從有機物脫落形成無機氮,造成升高現象。
㈢ 污水氨氮檢測方法
如果是測定污水中氨氮的含量的話,有快速測定的試紙可以用的,但是一般測版定的結果不夠權精確,現在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會選擇買氨氮測定儀,檢測起來也是十分的方便快捷的,但是價格上相對試紙來說就會高很多。
國外的品牌比較貴,國內的我們之前用過一款測COD的,是TR-108B的型號的,他們也有做氨氮,可以咨詢一下。
看你的實際需求吧,然後測定試紙或者是測定儀器都是可以得
㈣ 污水處理電導率 和氨氮cod的關系
電導率是可以提現和反映污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 電解率越高cod也高
㈤ 氨氮廢水〔含NH3,NaOH,Na2SO4〕的電化學氧化法的陽極和陰極的反應方程式是怎樣的
就是電解水的電極反應:陽極 4OH- -4e- = 2H2O + O2 陰極:2H+ + 2e- = H2 (或者
2NH4+ + 2e- = H2 + 2NH3)
㈥ 廢水中氨氮:300PPM;cod:800;電導率:16000;高鹽分廢水應如何處理
又是高鹽廢水啊,
1、蒸發法
2、電解法,
3、傳說中的生化耐鹽菌這種方法沒試過,
㈦ 電絮凝處理氨氮廢水
你的這個問題,我在環保通上進行了提問,有人說,有電解法去除氨氮試驗研究表明:
1. 電流專密度低於250A/m2時,電解法對屬氨氮的去除作用很小,但是電流密度上升為375A/m2時,電解法對氨氮有顯著的去除效果,隨時間的延長,氨氮去除率增加。
2. 廢水的初始pH值對電解法去除氨氮有重要影響,在PH<8.71時,隨PH值的增加,氨氮去除率逐漸升高,當PH值達到9.04後,隨PH增加,則氨氮去除率逐漸降低。
3. 混凝劑硅藻土、PAM和混合碳對氨氮的去除效果有限。
㈧ 氨氮進水比出水低二沉池水清但不清楚什麼原因氨氮出水高是什麼原因導致氨氮沒處理到是處理生活污水
污水中氨氮降解可生化性較低、且成分較復雜,消除辦法將以吹脫法以及折點氯化法等常見的生物脫氮技術和物化脫氮,但是這里的物化脫氮會有二次污染的風險、治理成本高等隱患,另一方面在低碳氮比的環境下,實現對氮的去除對於生物脫氮來說也是難以實現。電氧化降解法因具有成本低、運行的效率高、免二次污染、設備要求低等優勢,又能兼得氣浮、氧化、殺菌、絮凝等用途已經被廣泛用於污水中氨氮降解。
拿一般火電廠舉例,其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氨氮,以鈉離子、氯離子為主總溶解固形物難以處理,但是二價結垢性離子含量很低,通常使用反滲透技術,以此回收回用再生廢水中的凈水後,二次處理的水樣中主要含氨氮、氯化鈉及微量離子雜質。火電廠的凝汽器冷卻水系統中經常需要加氯化物以此來抑制微生物的擴散與繁殖,從而降解海水制氯、食鹽水設備在電廠中受歡迎,很多工廠為了能夠充分利用上文中提到的反滲透二次處理水樣中的氯化鈉等礦物,重心是將其回用於電解制氯功能。然而現實情況是,在電解過程中的污水中氨氮去除的性能已經對反應過程中的制氯過程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通過試驗才能確認。
同樣的,在現有的印染廠廢水處理、養豬場廢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煉油廠廢水處理、榨菜廢水處理、製革廢水處理等場景,電化學氧化對污水中氨氮降解、COD的去除效果得到了多方面的驗證,從結果看來,不同DSA陽極、不同的水質和不同工藝參數條件下,污水中氨氮降解的速率、能耗等均有比較大的差別。
㈨ 工業污水處理中電解法的原理是怎麼樣的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
又稱內電解法。
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當
系統通水後,設備內
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
,
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
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
[H]
、
Fe2
+
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
Fe2
+
進一步氧化成
Fe3
+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鹼調
pH
值後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於一般葯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
其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
-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於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
COD
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可對氨氮的脫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2
、拓步環保TPFC鐵碳填料技術上的亮點:
(1)
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
(2)
作用有機污染物質范圍廣,如: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
(3)
工藝流程簡單、使用壽命長、投資費用少、操作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穩定。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反應劑。微電解劑只需定期添加無需更換,添加也無需進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
(4)
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後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
COD
去除率高,並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污染;
(5)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
COD
去除率高,同時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6)
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澱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
(7)
對已建成未達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用該技術作為已建工程廢水的預處理,在降解
COD
的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確保廢水處理後穩定達標排放。也可對生化後廢水進很行微電解或微電解聯合生物濾床的工藝進行深度處理。
(8
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於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