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興凱湖污水

興凱湖污水

發布時間: 2021-03-21 07:32:24

❶ 杭州哪些地方受霧霾污水污染,那些被污染的地方是怎樣被污染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污染來源 能源使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斷上升。自1980年以來,中國原煤消耗量已增加了兩倍以上。1997年原煤消費已達13.9億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14.5億噸。以煤炭、生物能、石油產品為主的能源消耗是大氣中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大氣中細顆粒物(直徑小於10微米)和超細顆粒物(直徑小於2.5微米)對人體健康最為有害,它們主要來自工業鍋爐和家庭煤爐所排放的煙塵。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大多來自這些排放源。工業鍋爐燃煤占我國煤炭消耗量的33%,由於其燃燒效率低,加之低煙囪排放,它們在近地面大氣污染中所佔份額超過其在燃煤使用量中所佔份額。雖然居民家庭燃煤使用量僅占消耗總量的15%左右,然而其佔大氣污染的份額常常是30%。 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劇增長之勢。90年代初,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800多萬噸,到1997年,已上升至2300萬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280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的頭號大國。研究表明,我國大氣中87%的二氧化硫來自燒煤。我國煤炭中含硫量較高,西南地區尤甚,一般都在1%-2%,有的高達6%。這是導致西南地區酸雨污染歷時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原因。 機動車尾氣。近幾年來,我國主要大城市機動車的數量大幅度增長,機動車尾氣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特別是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嚴重超標,北京和廣州氮氧化物空氣污染指數已達四級,已成為大氣環境中首要的污染因子,這與機動車數量的急劇增長密切相關。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已佔大氣污染負荷的60%以上,其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氮氧化物達到40%,這表明我國特大城市的大氣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煙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車型污染轉變。1985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僅有300萬輛,1990年為500萬輛,1997年增至1300萬輛,預計到2000年將達到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4500-5000萬輛。而目前我國機動車污染控制水平低,相當於國外七十年代中期水平,單車污染排放水平是日本的10-20倍,美國的1-8倍。如北京市機動車數量僅為洛杉礬或東京的1/10,但這三個城市的汽車污染排放卻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此外,汽車排放的鉛也是城市大氣中重要的污染物。自80年代以來,汽油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70%以上,加入汽油的四乙基鉛量年均2900噸。含鉛汽油經燃燒後85%左右的鉛排放到大氣中造成鉛污染。汽車排放的鉛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90%。從1986-1995年10年間,我國累計約1500噸鉛排入到大氣、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並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對居住城市的兒童、交警和清潔工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3.污染危害 由於我國嚴重的大氣污染,致使我國的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很高。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氣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負擔是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疾病調查已發現暴露於一定濃度污染物(如空氣中所含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所導致的健康後果,諸如呼吸道功能衰退、慢性呼吸疾病、早亡以及醫院門診率和收診率的增加等。1989年,研究人員對北京的兩個居民區作了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相關性研究。在這兩個區域都監測到了極高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濃度。估算結果顯示,若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11%;若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4%。對致死原因所作的分析表明,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增加1倍,則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增加38%、肺心病死亡率增加8%。1992年,研究人員對沈陽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關系作了研究,結果表明,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00微克/米3,總死亡率分別增加2.4%和1.7%。 城市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其它人體健康損失也很大。分析顯示,由於空氣污染而導致醫院呼吸道疾病門診率升高34600例;嚴重的空氣污染還導致每年680萬人次的急救病例;每年由於空氣污染超標致病所造成的工作損失達450萬人次。 室內空氣質量有時比室外更糟。對我國一些地區室內污染的研究顯示,室內的顆粒物(來自生物質能和煤的燃燒)水平通常高於室外(超過500微克/米3,廚房內顆粒物濃度最高(超過1000微克/米3。 據保守的假設估計,每年由於室內空氣污染而引起的早亡達11萬人。由於在封團很嚴的室內用煤爐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在中國北方年年發生。在我國由室內燃煤燒柴所造成的健康問題與由吸煙而產生的問題幾乎相當。受室內空氣污染損害最大的是婦女和兒童。 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發的酸雨,是我國大氣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酸雨是大氣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化物)與空氣中水和氧之間化學反應的產物。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排人大氣層,與其他化學物質形成硫酸和硝酸物質。這些排放物可在空中滯留數天,井遷移數百或數千公里,然後以酸雨的形式回到地面。 目前我國酸雨正呈急劇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80年代,我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以重慶、貴陽和柳州為代表的川貴兩廣地區,酸雨區面積為170萬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酸雨面積擴大了100多萬平方公里。以長沙、贛州、南昌、懷化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現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心區年降水pH值低於4.0,酸雨頻率高於90%,已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和廈門為代表的華東沿海地區也成為我國主要的酸雨區。華北、東北的局部地區也出現酸性降水。酸雨在我國幾呈燎原之勢,危害面積已佔全國面積的29%左右,其發展速度十分驚人,並繼續呈逐年加重的趨勢。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PH值為3.5的酸雨影響下,可減產13.7%;PH值為3.0時減產21.6%,PH值為2.5時減產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酸雨對森林、植物危害也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樹葉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據對南方八省份研究表明,酸雨每年造成農作物受害面積1.93億畝,經濟損失42.6億元,造成的木材經濟損失18億元。從全國來看,酸雨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40億元。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由於機動車尾氣低空排放,恰好處於人的呼吸帶范圍,對人體健康影響十分明顯。如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能大大阻礙人體的輸氧功能,鉛能抑制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肝功能障礙,顆粒物對人體有致癌作用。尾氣排放對交通警有嚴重的危害作用,有資料表明,交通警的壽命大大低於城市人的平均壽命。此外,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太陽的照射下會在大氣中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其污染范圍更廣,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危害更大。 二、水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水利部門報告顯示, 1997年,我國七大水系、湖泊、水庫、部分地區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與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長增加了6.3個百分點,豐水期增加了5.5個百分點,在所評價的5萬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佔42%,其中污染極為嚴重的河道佔12%。 全國七大水系的水質繼續惡化。長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7.7%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無超Ⅴ 類水質的河段。但長江江面垃圾污染較重,這是沿岸城鎮和江上客船亂扔垃圾所致。成堆的垃圾已嚴重妨礙了葛洲壩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影響了長江三峽的自然景觀。 黃河面臨污染和斷流的雙重壓力。監測的66.7%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揮發酚、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70年代黃河斷流的年份最長歷時21天,1996年為133天,1997年長達226天。 珠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2.5%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29.2%的河段為Ⅳ類水質,其餘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總汞。 淮河於流水質有所好轉,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狀況改善明顯。幹流水質以Ⅲ、Ⅳ類為主,支流污染仍然嚴重,一級支流有52%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二、三級支流有71%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非離於氨和高猛酸鹽指數。 海灤河水系污染嚴重,總體水質較差。監測的50%的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大遼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污染嚴重。監測的50%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汞、揮發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松花江水質與往年相比有所改善。監測的70.6%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和生化需氧量。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為中度污染,水庫污染相對較輕。與1996年相比,1997年巢湖和滇池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太湖有所減輕。主要大淡水湖泊的污染程度次序為:滇他最重,其次是巢湖(西半湖)、南四湖、洪澤湖、太湖、洞庭湖、鏡泊湖、博斯騰湖、興凱湖和洱海。湖泊水庫突出的環境問題是嚴重富營養化和耗氧有機物增加。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總磷、高猛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大型水庫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和揮發酚。部分湖庫存在汞污染。個別水庫出現砷污染。 2.污染來源 1997年,全國污水排放量約416億噸,其中45%來源於城市生活污水,55%為工業廢水(圖3-3)。在淮河流域約有75%的化學需氧量來自工業廢水,其餘來自生活污水。 工業廢水。工業水污染主要來自造紙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以及采礦業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農村水域周圍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如釀酒、製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體中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來源。 城市生活污水。盡管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在過去的十年期間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總量卻在增加。1997年與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整翻了一番,達到189億噸,而我國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率僅為13.6%。全國各地生活污水對當地水體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響不盡相同。例如,山東省生活污水占廢水總量的40%,而重慶市生活污水則產生了當地水體中68%的化學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農業廢水。除了農產品加工這一間接水污染行業外,作物種植和家畜飼養等農業生產活動對水環境也產生重要影響。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氮肥和農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來源。盡管我國的化肥使用量與國際標准相比並不特別高,但由於大量使用低質化肥以及氮肥與磷肥、鉀肥不成比例的施用,其使用效率較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廉價低質的氨肥的使用。這種地方生產的氨肥極易溶解而被沖人水體中造成污染。近年來,殺蟲劑的使用范圍也在擴大,導致物種的損失(鳥類),並造成一些受保護水體的污染。牲畜飼養場排出的廢物也是水體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腸桿菌污染的主要來源。肉類製品(包括雞、豬、牛、羊等)在過去的15年中產量急劇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動物糞便直接排入飼養場附近水體。在杭州灣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其水體中化學耗氧量的88%來自農業,化肥和糞便中所含的大量營養物是對該水域自然生態平衡以及內陸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的最大威脅。 3.污染危害 水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漁業和農業生產(通過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潔水供應的支出。水污染還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水體富營氧化以及動植物物種的損失。 一些疾病與人體接觸水污染有關,包括腹水、腹瀉、鉤蟲病、血吸蟲、沙眼及線蟲病等。改善供水衛生條件可以極大地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時也可減少幼兒因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總體而言,我國此類疾病發病率較其他發展中國家低。與其他收人水平相當的亞洲國家相比,我國水供應與衛生條件是好的,盡管在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存在一些差異。1990年,我國只有1.5%的總死亡率和3%的總疾病負擔源於與供水及衛生條件有關的普通疾病(如腹瀉、肝炎、沙眼、線蟲病等)。與之相比,在我國,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占總死亡率的16%和總疾病負擔的8.5% 還有其他一些疾病也被認為與水污染有關——如皮膚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殘疾、自然流產等。研究人員曾經對水污染與這些疾病的關系作過一些研究。但如果沒有進行多年的大規模病疫學調查,是很難找到這些疾病的准確病因的。與腸道疾病(如腹瀉)不同,與水污染有關的癌症和先天殘疾是由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造成。 目前,我國的城市衛生系統正處於過渡時期——由於化肥的廣泛使用以及農村收入的提高,用於農業的糞便收集系統已基本消失了,城市污水總量隨城市人口的增長而上升,但現代化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尚未形成。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全國范圍,尤其是北方地區的腸道疾病發病率的增加。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未經處理或未經嚴格處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於農田,或僅經農民簡易處理後用於農田,後果嚴重。由於這種垃圾肥顆粒大,而且含有大量玻璃、金屬、碎磚瓦等雜質,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據初步統計,累計使用不合理的垃圾肥,每0.06公頃達10噸以上的土地,保水和保肥能力都下降了10%以上。重慶市因長期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垃圾肥,土壤的汞濃度己超過本底3倍。 嚴重污染空氣。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場區,臭氣沖天,老鼠成災,蚊蠅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氣釋放。僅有機揮發性氣體就多達100多種,其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 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是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任意堆放或簡易填埋的垃圾,其內所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產生的滲濾液流入周圍地表水體和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致使污染環境的事件屢有發生。例如:貴陽中1983年夏季哈馬井和望城坡垃圾堆放場所在地區同時發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場滲濾液污染,大腸桿菌值超過飲用水標准770倍以上,含菌量超標2600倍。 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隨著城市垃圾中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只採用簡單覆蓋易造成產生甲烷氣體的厭氧環境,使垃圾產生沼氣的危害日益突出,事故不斷,造成重大損失。例如,北京市昌平縣一垃圾堆放場在1995年連續發生了三次垃圾爆炸事故。如不採取措施,因垃圾簡單覆蓋堆放產生的爆炸事故將會有較大的上升趨勢。 四、雜訊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我國多數城市雜訊處於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雜訊影響范圍大並呈擴大趨勢。交通雜訊對環境沖擊最強。 全國道路交通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67.3~77.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71分貝(長度加權)。在監測的49個城市道路中,聲級超過70分貝的占監測總長度的54.9%。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53.5~65.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56.5分貝(面積加權)。在統計的43個城市中,聲級超過55分貝的有33個,其中,大同、開封、蘭州三市的等效聲級超過60分貝,污染較重。 各類功能區雜訊普遍超標。超標城市的百分率分別為:特殊住宅區57.1%;居民、文教區71.7%;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80.4%;工業集中區21.7%;交通干線道路兩側50.0%。 2.污染來源 在影響城市環境雜訊的主要來源中,工業雜訊影響范圍為8.3%;施工雜訊影響范圍在5%左右,因施工機械運行雜訊較高,近年來擾民現象嚴重;交通雜訊影響范圍大約占城市的1/3,因其聲級較高,影響范圍較大,對聲環境干擾最大;社會生活雜訊影響范圍逐年增加,是影響城市聲環境最廣泛的雜訊來源,其影響范圍已達城市范圍的47%左右。據環境監測表明,全國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在雜訊超標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 據全國統計,在反映環境污染的投訴中,關於雜訊污染的人民來信和來訪的件數逐年增加,已從1991年的2.78萬件增加至1995年的3.90萬件,增加了40%以上;而反映雜訊污染問題的投訴占環境污染投訴的信訪比例則從1991年25%增加到1995年的35.6%,五年中增加10個百分點。這一比例高居各類污染投訴的首位。由於環境雜訊污染影響范圍較大,近年來因雜訊擾民引起的糾紛不斷出現,其中以反映商業、飲食服務業和建築施工場所雜訊擾民居多。 3.污染危害 雜訊使人煩惱、精神不易集中,影響工作效率,妨礙休息和睡眠等。雜訊影響睡眠的程度大致與聲級成正比,在40分貝時大約10%的人受到影響,在70分貝時受影響的人就有50%。突然一聲響把人驚醒的情況也基本與聲級成正比,4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10%的睡眠者,6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70%的睡眠者。在強雜訊下,還容易掩蓋交談和危險警報信號,分散人們注意力,發生工傷事故。 雜訊引起耳聾。在強雜訊下暴露一段時間後,會引起一定的聽覺疲勞,聽力變遲鈍,經休息後可以恢復。但是如果長期在強雜訊下工作,聽覺疲勞就不能復原,內耳聽覺器官發生病變,導致雜訊性耳聾,也叫職業性聽力損失。如果人們突然暴露在高強度雜訊(140-160分貝)下就會使聽覺器官發生急性外傷,引起鼓膜破裂流血,雙耳完全失聽。在戰場的爆炸聲浪中就會遇到這種爆震性耳聾。 雜訊引起疾病。在強雜訊的影響下可能誘發一些疾病。已經發現,長期強雜訊下工作的工人,除了耳聾外,還有頭暈、頭痛、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從而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病。更強的雜訊刺激內耳腔前庭,使人頭暈目眩、惡心、嘔吐、還引起眼球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搏、血壓等發生波動。 在街街道隨機抽取20人作為調查對象: 一、請問你注意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8人,佔40%。回答不會的有3人、佔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佔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是啊。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如清除「牛皮蘚」、回收廢電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會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佔10%。回答老師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佔25%,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的有13人,佔65%。大家都是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太關心。 三、平時,看報紙,新聞會不會對環境方面的新聞引起重視? 大多數回答說不會,、只關注一些娛樂或別的方面的,佔55%。回答會的只有1位,佔5%。回答有時候會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視,只覺得這個事情與我們無關的有8人,佔40%。 點評:看來,人們對於環境問題人染是無動於衷,不太回去關心。 地球上共同的環境問題是: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裡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為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為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 【我們身邊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築廢料,塑料袋,動物的死屍,糞便,一次性飯盒,木塊和果皮.】 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死屍會影響環境的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公廁排出的糞便不僅對水有污染,並且還影響市容.排洪渠道是疏通下大雨積聚的水,如果排洪渠道堵塞的話,那水就會越 積越多,甚至會水浸. 上面介紹的污染物對動物,植物也有極大的危害. 例如:臭氣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造成的近期的危害:使空氣變得臭氣熏天,而且使排洪水進一步的污染. 遠期的危害:使人身體的免疫力不斷下降,對人肺部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死亡. 結論 看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今年2月美國專家的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可危害孕婦子宮中的胎兒,吸入污染程度較重的空氣的孕婦,其新生兒發生的持久性基因變異比正常水平增加了大約50%。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空氣污染能造成胎兒染色體發生變化的證據。
霾的意思是灰霾(煙霞) 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造成視覺程障礙的叫霾。霾與霧的區別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濕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濕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濕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使用柴油的車子是排放最高標準的美國進口 醫用口罩普像北京打工衛欣,過濾性好,不僅防顆粒物也防飛沫。口罩那的選好了紀要過濾性好的,也要密合性改的呀選購防霧霾口罩時,一可以看標准,二可以看過濾效率要說看標准,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3X品牌的N90、N95系列口罩了,它們就是以NIOSH標准來命名的。除了NIOSH標准,常見的還有美國材料實驗協會的ASTM標准、中國的KN標准和歐洲的FFP標准,都可以用來衡量口罩重要指標,普通的醫用口罩比較廉價,防護性也欠佳,基本只適用於普通護士或者在家炒菜;而高級的醫用口罩被外科手術醫生或牙醫所採用,這類醫生收入較高,並不關心口罩成本是否低廉,而更注重口罩質量。高級醫用口罩對顆粒物、流體的阻隔性極佳,保證在精密工作環境下的佩戴透氣性。也可以防臭呀,城市有毒顆粒物來源:首先是汽車尾氣 美國進口 醫用口罩普衛伺服器欣,過濾性好,不僅防顆粒物也防飛沫。對小至0.1微米的顆粒物過濾效率達99.8%, 對小至0.3微米的細菌或病毒載體(常見於飛沫)過濾效率達99.9%。採用SecureFit專利技術,通過調節來適應不同臉型,達到很高的貼合性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出門戴上口罩,在J不俗的風格東,祝你幸福,望採納

❷ 我想問沈陽市瀋水灣污水處理廠的具體地址,有對那片熟悉的人么

地址是於洪區汪家村興凱湖街,可以乘坐166路「陽光100新城」車站下車。

❸ 我國每年因書籍生產需要砍多少樹,產生的工業廢水有多少我想要最新的數據,並請順便告知一下出處,謝

首先,空氣污染
1。污染

據「中國環境狀況」顯示,1997年,中國的城市空氣質量仍處於重污染水平,重北方城市中的南方城市(見圖3-1)。 3至248微克/米3范圍內,66微克/立方米,全國每年平均年均二氧化硫濃度。超過年平均在南部城市國家二級標准(60微克/立方米)的城市和北部三分之一的一半。北方城市的72微克/ m 3年平均,60微克/立方米南部城市年平均。能源消耗在城市和大山西北部,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河南,全市陝西部分宜賓,貴陽,重慶,西南,由二氧化硫污染的高硫煤地區的代表是比較嚴重的。

2。

能源污染源。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不斷上升。自1980年以來,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增加了兩倍以上。 1997年達到1.39十億噸煤消耗,預計到2000年將增加至1.45十億噸。煤,生物質,石油產品的能源消耗是大氣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在晴朗的大氣顆粒物(直徑小於10微米)和超細顆粒(直徑小於2.5微米)是最對人體健康有害,它們主要來自工業鍋爐和家庭煤爐煙塵排放量。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主要來自這些來源。行業占煤炭消費量中國的燃煤鍋爐的33%,由於其較低的燃燒效率,再加上較低的煙囪排放,其空氣污染的份額接近地面超過其份額的燃煤發電能力中使用。雖然家庭居民煤炭消費僅占約15%的總消費量,但其所佔的空氣污染往往是30%的份額。

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90年代初,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1,800噸,至1997年,已上升到23萬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加至2800萬噸。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頭號國家在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量。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硫的87%來自燃煤。煤炭,尤其是西南地區,一般在1%-2%含硫量較高,有的高達6%。這是酸雨污染西南地區持續時間最長的原因,損壞的主要原因。

汽車尾氣。近年來,汽車在中國的主要城市中汽車尾氣大幅增長的數量已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氮氧化物在大氣中嚴重超標的濃度,北京和廣州,氮氧化物空氣污染指數達到了4個,已成為主要的大氣污染因子,這是機動車輛的數量密切相關的快速增長。研究結果表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汽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佔了60%以上的空氣污染負荷,其中一氧化碳排放量80%的空氣污染貢獻率,氮氧化物的40%,這表明大城市,空氣污染是從第一代到第二代燃煤污染污染的汽車類型的變化。 1985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只有3萬美元的1990年至1997年500萬至1,300萬元,預計2000年將達到2010年的2000萬美元,將達到4500-5000億美元。中國的機動車污染控制,相當於國外七十年代中期的水平目前較低的水平,騎自行車是日本的排放水平10-20倍,1-8倍,美國。由於汽車在北京或東京的數量,洛杉磯只有1/10,但這款車有三個城市的排放量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另外,汽車尾氣排放在城市大氣鉛也是重要的污染物。 80年代以來,汽油消費量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70%,每年增加汽油的四乙基鉛含量2900噸。含鉛汽油後約85%的鉛排放入造成鉛污染大氣。鉛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率汽車尾氣排放達到80-90%。從1986-1995年的10年間,總共約1500噸鉛排放到空氣,水等自然的環境中,並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孩子們居住的城市,交警和清潔工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3。

由於空氣污染嚴重的污染危害,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很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是主要的亡原因,疾病負擔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的兩倍。調查發現,暴露於疾病(如空氣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所載)所引起的污染物,如呼吸衰竭,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過早亡和住院門診和收盤匯率利率上升的濃度對健康的影響等。 1989年,研究人員在兩個街區的空氣污染與居民每日亡率研究北京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在這兩個方面進行監控,以高濃度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估計表明,如果二氧化硫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1倍,總亡率增加11%;如果每增加1倍總懸浮微粒濃度,總亡率增加4%。做因分析表明,總懸浮顆粒濃度,那麼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亡率增加了38%,增加一倍,肺心臟疾病亡率增加8%。 1992年,研究人員對空氣污染和沈陽的關系,使每日亡率的研究,結果表明,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物每增加100微克/立方米的濃度,總亡率分別上升2.4%和1.7%。造成城市空氣污染其他人體健康

損失也很大。分析表明,由於受醫院門診呼吸頻率空氣污染增加34600箱子;嚴重的空氣污染也導致每年的緊急情況下,680萬人次;失業每年由於受到病原的空氣污染超過4.5億元。

室內空氣質量有時比室外更糟。在顯示屏上,室內顆粒物(從生物質和煤的燃燒)一些地區研究室內空氣污染通常高於室外水平(超過500毫克/立方米,顆粒物在廚房中濃度最高(超過1000毫克/米3。據保守估計假設,過早亡,每年由於造成多達11萬人。因為該組是非常嚴格的封閉室內取暖爐室內空氣污染,一氧化碳中毒亡病例發生每年在中國全國木材燒是由吸煙引起和產生的問題幾乎相等。受限於最大室內空氣污染的傷害是造成酸雨,酸污染物造成婦女和兒童室內健康問題。
北>二氧化硫,是我們的大氣污染危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酸雨是大氣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化物)與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到大氣中的空氣,水和氧氣之間的化學反應的產物化石燃料的燃燒,硫酸和硝酸等化學物質的形成。這些排放可滯留在空氣中數天,以及在酸雨的形式回到地面遷移數百或數千公里,然後。

是我國酸雨潛在的巨大價差,經過歐洲,北美,是世界上第三大重酸雨區,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重慶,貴陽,柳州為代表廣東,四川,的?1700000平方公里酸雨區,以90世紀90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廣大地區東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酸雨的南部。面積由100多萬平方公里擴大。長沙,贛州,南昌,懷化,酸雨代表現在已經成為該國中央酸雨污染最嚴重地區的?降水pH值中心區?低於4.0,酸雨頻率高於90%,已經到大雨酸水平。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廈門,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的代表,也成為在中國北方,中國東北主要的酸雨也出現在一些領域在我國酸雨酸雨是少數燎原之勢危害面積佔全國面積的29%左右,其發展速度是非常可觀的,並持續之勢,顯示上升趨勢。

酸雨損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哮喘的發病率增加,同時使老人的眼睛,呼吸道酸雨發生率增加也可以做出實質性的削減農作物,特別是小麥,酸雨在3.5 PH值可切割13.7%;。3.0由2.5 21.6%PH值時,由34%削減削減時PH值大豆,蔬菜很容易受到酸雨的原因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森林酸雨,植物有更大的傷害,常使森林和植物葉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亡。

根據該八省南部研究表明,酸降雨造成作物面積1930000公頃遭受經濟損失4.26十億人民幣,從國家的角度所造成的木材18十億一年的經濟損失,造成酸雨14十億人民幣每年直接經濟損失。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危害

大,由於機動車尾氣排放在低空,只是在一個人的呼吸帶范圍對人體健康,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的影響非常明顯,可以極大地阻礙了身體對氧氣的功能,鉛能抑制孩子的智力發育,引起肝功能異常,對人的致癌性顆粒物。排放交警有嚴重的不良影響,我們的數據表明,交警全市人民的預期壽命比平均壽命低得多。此外,車輛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大氣中太陽的輻射反應,光化學煙霧的形成,污染更廣泛,更對人體健康,生態的危害。

二,水污染

1。污染

據「中國環境狀況」和水利部門報告顯示,在1997年,中國的七大水系,湖泊,水庫,部分地區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與1996年相比,在漫長的旱季河水的污染增加6.3個百分點,豐水期的五萬多公里的河道,污染河水的42%,這里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河流12%的評價提高了5.5個百分點水質

七大水系在全國繼續惡化的長江,污染少,對河流監測的67.7%,優於級ⅢⅢ類和無超Ⅴ類水質的河流,但嚴重污染長江河道垃圾,這是沿海城鎮,造成一名乘客扔垃圾河上。垃圾成堆嚴重製約了葛洲壩水電站,長江流域自然景觀的三峽影響的正常運行。

黃河面臨著污染的雙重壓力和枯竭。監測河流Ⅳ級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揮發酚,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70年的黃河上最長的66.7%,歷時21天1996到133天,1997在河的62.5%,珠江較輕監測到類和優越的等級可達226天。

污染ⅢⅢ水,河流Ⅳ級29.2%,達到了超一流甲級其餘ⅤⅤ和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總汞。

淮河有所改善水質的河流,尤其是前幾年高河污染的情況顯著改善水質的主流Ⅲ,Ⅳ類為主,污染的支流依然嚴重,河流的支流是超Ⅴ類水質,二,三支流河的71%是超Ⅴ類水質非氨和高鹽指數激烈的主要污染指標52% 。

海河水系污染,河流水質總體較差。監測50%是Ⅴ級超Ⅴ類和主要污染指標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整體大遼河水質監測河段超Ⅴ類水主要污染物的差,污染嚴重。50%為氨氮,總汞,揮發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松花江水質有所改善。監測70.6 %的河流Ⅳ類水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和生化需氧量。

大型淡水湖泊和被中度污染的城市湖泊,水庫,與1996年相比污染相對較輕,1997巢湖和滇池的污染水平增加,太湖的污染程度的訂單已經減少,主要以大淡水湖:雲南是他最重要的,其次是巢湖湖(湖西面一半),南四湖,洪澤湖,太湖,洞庭湖,湖,博斯騰湖,興凱湖和洱海。湖泊和水庫突出的環境問題是嚴重富營養化和耗氧量增加有機物主要污染指標最大的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總氮,總磷,高猛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主要污染指標作為大型水庫總磷,總氮和揮發酚和在湖stock一些汞的污染。在個別水庫砷污染。

2。污染源

1997年,全國污水排放量大約是41.6十億萬噸,其中45%來自於市政污水,在淮河流域,約75%的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工業廢水55%(圖3-3),並從生活污水中的其餘部分。
>

工業廢水工業污染主要來自造紙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和采礦業等。在一些城市和周邊海域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如釀酒,製革,印染等農村,通常的COD和BOD的水的主要來源。

市政污水。工業廢水排放量,盡管在過去十年中下降,而污水的增加的總金額是1997年與1990年相比,城市污水排放的整個生命一倍至18.9十億噸,而中國的城市污水處理率的重點是13.6%。全國各地的當地污水影響水的COD和BOD是不一樣的,比如,山東省占污水總量的40%廢水,以及重慶市污水所產生的局部化學需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的68%。

農業廢棄物,除農產品加工業,作物和畜牧生產等農業的這種間接污染對水環境的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氮肥和農葯的大量使用是水體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雖然與國際標准相比,化肥使用量不是特別高,但由於在大量使用劣質化肥和氮,磷,鉀肥不成比例的應用程序,它的效率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氨化肥的使用價格便宜,質量低,這樣的地方生產氨肥極易溶解和水引起人們沖壓近年來,農葯使用量也在擴大,導致物種損失(鳥類),以及一些受保護的污染水源的身體。牲畜飼養場排出的廢水污染也是生物需氧量和大腸桿菌的主要來源大腸桿菌污染。肉類產品(包括雞,豬,牛,羊等)在生產快速增長,在過去15年間,其次是大量畜禽糞便直接排入水體附近的農場,進行了杭州灣的一項研究發現從農業化學需氧量,化肥和大量含有糞便中的營養物質及其水分88%是水域的自然生態平衡以及內陸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的最大威脅。

3。污染的危害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漁業和農業生產(通過被污染的灌溉水),污染的支出也增加了清潔水供應會造成危害生態系統 - 虧損陣營氧化物和水資源豐富的植物和動物物種,有些疾病與人類的水質污染,包括腹水,腹瀉,鉤蟲病,血吸蟲病,沙眼及線蟲等,以改善供水和衛生條件可以大大減少這些疾病和危害程度的發生接觸,同時也可減少因亡腹瀉患兒造成總體而言,這些疾病相比,發生率其他發展中國家低於其他收入水平相媲美的亞洲國家,中國的供水和衛生條件都不錯,雖然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也有1990年的一些差異,只我們的總亡率和疾病從與常見疾病(如腹瀉,肝炎,沙眼,線蟲等)與此相反供水和衛生條件的總負擔的3%的1.5%,在我國,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占疾病和8.5%

還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被認為與水有關的污染 - 如皮膚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殘疾,自發流產和其他研究人員對污染之間的關系,一旦這些疾病做了一些研究,但如果沒有大規模流行多年學校調查,它是很難找到這些疾病的確切原因。腸道疾病(如腹瀉)是不同的,和污染有關的癌症和先天殘疾是由重金屬和有毒化學品

造成目前中國的城市衛生系統正處於過渡時期 - 由於廣泛使用化肥,農民增收的改善為農業肥料的收集系統已基本消失,隨著城市污水上升城市人口增長的總量,但尚未形成現代化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該國,特別是在北方增加腸道疾病領域的發病率。

4。污染危害的經濟價值

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國的空氣和水污染的價值損失所造成的意願,如果支付的估計值,約為54十億/年,約佔GDP的8%,1995年,而人力資本與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的損失估計值,以美元一年24十億,佔3.5%

三,機身背面廢物污染

1。污染

1997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為1.06十億萬噸,其中鄉鎮企業固體廢物產生4.O萬噸,佔37.7 %,為1077萬噸危險廢物的產生,約佔1.0%,1996年的總發電量,工業固體廢物1690萬噸,占危險廢物排放量的1.3%的排放量。積累的全國工業固體廢物堆達到650十億噸,佔地51680公頃,約佔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產生約1.4十億噸危險廢物的,也有城市進入垃圾2/3的包圍近年來,在塑料包裝迅速增加量「白色污染」問題突出。

2。污染源

工業固體廢物1996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不包括鄉鎮企業)的量6.6億噸,其中危險廢物的產生的物質的量993萬噸,為1.5%;冶金渣7369萬噸,佔11.2%;灰12668萬噸,佔19.2%;渣7759萬噸,佔11.8%;煤矸石11425萬噸,佔17.3%:尾礦188.57萬噸,佔28.6%;放射性廢物227萬噸,佔0.3%;其他廢物6599萬噸,占產生的固體廢物工業,采礦業,蒸汽熱水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發電行業的10%,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食品飲料和煙草製造業,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物製造業,機械和電器及電子設備製造業最大的,約佔95%的份額,其中尤其是采礦業和電力生產和供應熱水蒸汽固體廢物的產生,占總數的60%。

廢料。利用廢物回收相當於1/4-1/3世界先進水平,一直沒有大量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流失嚴重的污染。據統計,現在有成千上萬的每年萬噸廢鋼鐵,600多萬噸廢紙,200萬噸玻璃具有不被回收,每年扔掉就含有8萬噸鋅,10萬噸二氧化猛,1200多萬噸銅等,每年。經濟造成的損失所造成的可再生資源的損失浪費電池的60多萬250-300億人民幣。

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產生量快速增長的城市,有8-10%的年增長率,1997年達到1.4億噸,每年城市家庭垃圾440千克人均,而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低,僅55.4%的力量,自由的垃圾堆放近一半的未經處理的,造成三分之二的城市垃圾圍城現象。

3。污染危害
>消費中國傳統的垃圾傾倒方式是一種「污染物轉移」模式,而數字和現有的垃圾填埋場的規模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垃圾,日益增加的需求大部分還是垃圾堆放重點對環境的打開狀態以及對潛在的即時危害大,頻繁的污染事故,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佔用大量土地,嚴重破壞耕地一堆垃圾在城市郊區佔用了大量的農田。未經處理或未經嚴格處理的垃圾農田,或僅在為農民耕地,造成嚴重後果的簡單處理就直接使用,因為這個垃圾大脂肪顆粒,並含有大量的玻璃,金屬,碎瓷磚等雜質,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導致土壤水分,減少肥料。據初步統計能力,累計使用不合理的垃圾肥,每0.06公頃土地,水和肥料能力可達10噸以上已經下降了10%以上。重慶由於沒有嚴格的處理垃圾肥,土壤中的汞含量已超過三倍的背景長時間使用。在一個大場區

嚴重的空氣污染露天堆放垃圾,惡臭,鼠災,滋生蚊蠅,有很多的氨,硫化物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到大氣中。揮發性氣體,只會推高至100種,其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

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還產生腐敗的過程堆積了大量的垃圾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會溶解出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來源。任意或即決垃圾填埋場的垃圾越積越多,他們的垃圾中的水分含量裡面堆放和淋入產生的滲濾液雨水到周圍的地下水,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造成環境的污染發生頻繁例如:貴陽市1983夏季哈馬井和垃圾堆放的地方望城坡痢疾疫情在該地區同時出現,其原因是超過填埋場滲濾液污染地下水,超過770倍的飲用水標准大腸桿菌值,細菌含量超過2600次。

爆炸不斷發生垃圾隨著城市垃圾提高有機質含量和堆積成焦點露天分散存儲,只覆蓋一個簡單容易導致厭氧條件下產生的甲烷氣體,從而使產生的甲烷的危害垃圾日益突出,事故已造成重大損失,例如,北京市昌平縣垃圾場於1995年而發生連續三次垃圾爆炸為不採取措施,通過垃圾堆放產生的爆炸只會覆蓋更大的升勢。

四,噪音污染

1。污染

據「中國環境狀況」顯示,1997年,我國大多數城市的雜訊污染水平在中間,影響范圍廣的噪音和傾向的生活展開。交通雜訊對環境的影響最強。

之間67.377.8分貝全國道路交通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全國平均為71分貝(長度加權)在49個城市道路監控,聲級超過70分貝監測總長度的54.9%。

之間53.565.8分貝城市區域環境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全國平均水平為56.5分貝(面積加權)在統計43個城市,33個超過55 dB的聲級,其中,大同,開封,蘭州三市。等效聲級超過60分貝,污染重

各功能區普遍過量噪音仍超過城市分別為:特殊住宅區57.1%;居民,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71.7%,住宅,商業,工業混合區的80.4%;工業園區21.7%;在路上50.0%<br污染

之源2兩側的交通要道/>。在雜訊的主要來源影響城市環境,工業雜訊在8.3范圍的影響%,約5%的范圍內,由於較高的施工機械運行噪音,近年來擾民現象,嚴重的建築噪音,交通噪音帳戶,因為它的高音質水平的影響1/3的城市的范圍,造成的影響的大范圍的聲環境干擾最大;社會生活雜訊范圍逐年增加,是應用最廣泛影響城市聲環境的雜訊源,其勢力范圍已經達到47%左右的城市范圍,根據環境監測表明,近三分之二的國家的城鎮居民生活和工作。

據國內統計,投訴反映環境污染,書上噪音污染的人們在過量噪音的環境,提高參觀每年的件數,由1991年的27,800增加到39,000在1995年,同比增長40%以上;噪音污染的投訴反映環境污染投訴占信訪由1991年25%的比重提高到35.6%,1995年同比增長10在五年內個百分點。榮登污染投訴的比例。由於近年來由於噪音問題出現,這反映了商業,餐飲和建築工地大多是噪音擾民的大范圍的環境雜訊污染糾紛。
> 3。

雜訊污染危害所造成的問題,難以精神集中,影響工作效率,妨礙休息和睡眠等大致程度的噪音影響睡眠和聲音水平是成正比至40分貝時,約有10%的人受影響,受災群眾在70分貝了50%。通過健全的情況下,突然驚醒的人都基本上是健全的水平是成正比到40 dB由約10%的卧鋪的噪音突然驚醒,61分貝的噪音突然驚醒約70 %的人誰在強雜訊入睡,也容易掩蓋交談和危險警告信號,分散,安全事故的發生。接觸一段時間在強雜訊後
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可能會導致聽覺疲勞,聽力遲鈍,可在休息後恢復,但如果在強雜訊的長期工作,聽覺疲勞不能恢復,內耳聽覺器官的病變,從而導致噪音性聽力損失,也稱為職業性聽力的損失,如果人們突然暴露在高強度雜訊(140-160分貝)會導致聽力嚴重創傷的器官,在兩個耳朵鼓膜破裂引起出血,完整的聽力損失在戰場爆炸的噪音會遇到這樣的敲耳聾。 BR />由疾病引起的噪音。在強雜訊的影響可能會誘發一些疾病已經發現,工人們在長期的強雜訊工作,除了聽力下降,還會出現頭暈,頭痛,乏力,消化不良等

❹ 博洛尼的植物清潔系列會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尤其是施工後的污水啊!!!

一、大氣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我國城市空氣質量仍處在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見圖3-1)。二氧化硫年均值濃度在3~248微克/米3范圍之間,全國年均值為66微克/米3。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三分之一強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過國家二級標准(60微克/米3)。北方城市年均值為72微克/米3;南方城市年均值為60微克/米3。以宜賓、貴陽、重慶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區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及河南、陝西部分地區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較為嚴重。

2.污染來源
能源使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斷上升。自1980年以來,中國原煤消耗量已增加了兩倍以上。1997年原煤消費已達13.9億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14.5億噸。以煤炭、生物能、石油產品為主的能源消耗是大氣中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大氣中細顆粒物(直徑小於10微米)和超細顆粒物(直徑小於2.5微米)對人體健康最為有害,它們主要來自工業鍋爐和家庭煤爐所排放的煙塵。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大多來自這些排放源。工業鍋爐燃煤占我國煤炭消耗量的33%,由於其燃燒效率低,加之低煙囪排放,它們在近地面大氣污染中所佔份額超過其在燃煤使用量中所佔份額。雖然居民家庭燃煤使用量僅占消耗總量的15%左右,然而其佔大氣污染的份額常常是30%。
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劇增長之勢。90年代初,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800多萬噸,到1997年,已上升至2300萬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280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的頭號大國。研究表明,我國大氣中87%的二氧化硫來自燒煤。我國煤炭中含硫量較高,西南地區尤甚,一般都在1%-2%,有的高達6%。這是導致西南地區酸雨污染歷時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原因。
機動車尾氣。近幾年來,我國主要大城市機動車的數量大幅度增長,機動車尾氣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特別是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嚴重超標,北京和廣州氮氧化物空氣污染指數已達四級,已成為大氣環境中首要的污染因子,這與機動車數量的急劇增長密切相關。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已佔大氣污染負荷的60%以上,其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氮氧化物達到40%,這表明我國特大城市的大氣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煙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車型污染轉變。1985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僅有300萬輛,1990年為500萬輛,1997年增至1300萬輛,預計到2000年將達到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4500-5000萬輛。而目前我國機動車污染控制水平低,相當於國外七十年代中期水平,單車污染排放水平是日本的10-20倍,美國的1-8倍。如北京市機動車數量僅為洛杉礬或東京的1/10,但這三個城市的汽車污染排放卻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此外,汽車排放的鉛也是城市大氣中重要的污染物。自80年代以來,汽油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70%以上,加入汽油的四乙基鉛量年均2900噸。含鉛汽油經燃燒後85%左右的鉛排放到大氣中造成鉛污染。汽車排放的鉛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90%。從1986-1995年10年間,我國累計約1500噸鉛排入到大氣、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並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對居住城市的兒童、交警和清潔工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3.污染危害
由於我國嚴重的大氣污染,致使我國的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很高。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氣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負擔是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疾病調查已發現暴露於一定濃度污染物(如空氣中所含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所導致的健康後果,諸如呼吸道功能衰退、慢性呼吸疾病、早亡以及醫院門診率和收診率的增加等。1989年,研究人員對北京的兩個居民區作了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相關性研究。在這兩個區域都監測到了極高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濃度。估算結果顯示,若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11%;若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4%。對致死原因所作的分析表明,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增加1倍,則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增加38%、肺心病死亡率增加8%。1992年,研究人員對沈陽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關系作了研究,結果表明,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00微克/米3,總死亡率分別增加2.4%和1.7%。
城市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其它人體健康損失也很大。分析顯示,由於空氣污染而導致醫院呼吸道疾病門診率升高34600例;嚴重的空氣污染還導致每年680萬人次的急救病例;每年由於空氣污染超標致病所造成的工作損失達450萬人次。
室內空氣質量有時比室外更糟。對我國一些地區室內污染的研究顯示,室內的顆粒物(來自生物質能和煤的燃燒)水平通常高於室外(超過500微克/米3,廚房內顆粒物濃度最高(超過1000微克/米3。
據保守的假設估計,每年由於室內空氣污染而引起的早亡達11萬人。由於在封團很嚴的室內用煤爐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在中國北方年年發生。在我國由室內燃煤燒柴所造成的健康問題與由吸煙而產生的問題幾乎相當。受室內空氣污染損害最大的是婦女和兒童。
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發的酸雨,是我國大氣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酸雨是大氣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化物)與空氣中水和氧之間化學反應的產物。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排人大氣層,與其他化學物質形成硫酸和硝酸物質。這些排放物可在空中滯留數天,井遷移數百或數千公里,然後以酸雨的形式回到地面。
目前我國酸雨正呈急劇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80年代,我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以重慶、貴陽和柳州為代表的川貴兩廣地區,酸雨區面積為170萬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酸雨面積擴大了100多萬平方公里。以長沙、贛州、南昌、懷化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現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心區年降水pH值低於4.0,酸雨頻率高於90%,已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和廈門為代表的華東沿海地區也成為我國主要的酸雨區。華北、東北的局部地區也出現酸性降水。酸雨在我國幾呈燎原之勢,危害面積已佔全國面積的29%左右,其發展速度十分驚人,並繼續呈逐年加重的趨勢。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PH值為3.5的酸雨影響下,可減產13.7%;PH值為3.0時減產21.6%,PH值為2.5時減產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酸雨對森林、植物危害也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樹葉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據對南方八省份研究表明,酸雨每年造成農作物受害面積1.93億畝,經濟損失42.6億元,造成的木材經濟損失18億元。從全國來看,酸雨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40億元。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由於機動車尾氣低空排放,恰好處於人的呼吸帶范圍,對人體健康影響十分明顯。如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能大大阻礙人體的輸氧功能,鉛能抑制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肝功能障礙,顆粒物對人體有致癌作用。尾氣排放對交通警有嚴重的危害作用,有資料表明,交通警的壽命大大低於城市人的平均壽命。此外,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太陽的照射下會在大氣中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其污染范圍更廣,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危害更大。

二、水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水利部門報告顯示, 1997年,我國七大水系、湖泊、水庫、部分地區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與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長增加了6.3個百分點,豐水期增加了5.5個百分點,在所評價的5萬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佔42%,其中污染極為嚴重的河道佔12%。
全國七大水系的水質繼續惡化。長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7.7%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無超Ⅴ 類水質的河段。但長江江面垃圾污染較重,這是沿岸城鎮和江上客船亂扔垃圾所致。成堆的垃圾已嚴重妨礙了葛洲壩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影響了長江三峽的自然景觀。
黃河面臨污染和斷流的雙重壓力。監測的66.7%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揮發酚、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70年代黃河斷流的年份最長歷時21天,1996年為133天,1997年長達226天。
珠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2.5%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29.2%的河段為Ⅳ類水質,其餘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總汞。
淮河於流水質有所好轉,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狀況改善明顯。幹流水質以Ⅲ、Ⅳ類為主,支流污染仍然嚴重,一級支流有52%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二、三級支流有71%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非離於氨和高猛酸鹽指數。
海灤河水系污染嚴重,總體水質較差。監測的50%的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大遼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污染嚴重。監測的50%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汞、揮發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松花江水質與往年相比有所改善。監測的70.6%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和生化需氧量。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為中度污染,水庫污染相對較輕。與1996年相比,1997年巢湖和滇池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太湖有所減輕。主要大淡水湖泊的污染程度次序為:滇他最重,其次是巢湖(西半湖)、南四湖、洪澤湖、太湖、洞庭湖、鏡泊湖、博斯騰湖、興凱湖和洱海。湖泊水庫突出的環境問題是嚴重富營養化和耗氧有機物增加。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總磷、高猛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大型水庫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和揮發酚。部分湖庫存在汞污染。個別水庫出現砷污染。
2.污染來源
1997年,全國污水排放量約416億噸,其中45%來源於城市生活污水,55%為工業廢水(圖3-3)。在淮河流域約有75%的化學需氧量來自工業廢水,其餘來自生活污水。

工業廢水。工業水污染主要來自造紙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以及采礦業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農村水域周圍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如釀酒、製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體中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來源。
城市生活污水。盡管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在過去的十年期間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總量卻在增加。1997年與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整翻了一番,達到189億噸,而我國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率僅為13.6%。全國各地生活污水對當地水體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響不盡相同。例如,山東省生活污水占廢水總量的40%,而重慶市生活污水則產生了當地水體中68%的化學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農業廢水。除了農產品加工這一間接水污染行業外,作物種植和家畜飼養等農業生產活動對水環境也產生重要影響。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氮肥和農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來源。盡管我國的化肥使用量與國際標准相比並不特別高,但由於大量使用低質化肥以及氮肥與磷肥、鉀肥不成比例的施用,其使用效率較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廉價低質的氨肥的使用。這種地方生產的氨肥極易溶解而被沖人水體中造成污染。近年來,殺蟲劑的使用范圍也在擴大,導致物種的損失(鳥類),並造成一些受保護水體的污染。牲畜飼養場排出的廢物也是水體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腸桿菌污染的主要來源。肉類製品(包括雞、豬、牛、羊等)在過去的15年中產量急劇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動物糞便直接排入飼養場附近水體。在杭州灣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其水體中化學耗氧量的88%來自農業,化肥和糞便中所含的大量營養物是對該水域自然生態平衡以及內陸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的最大威脅。
3.污染危害
水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漁業和農業生產(通過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潔水供應的支出。水污染還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水體富營氧化以及動植物物種的損失。
一些疾病與人體接觸水污染有關,包括腹水、腹瀉、鉤蟲病、血吸蟲、沙眼及線蟲病等。改善供水衛生條件可以極大地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時也可減少幼兒因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總體而言,我國此類疾病發病率較其他發展中國家低。與其他收人水平相當的亞洲國家相比,我國水供應與衛生條件是好的,盡管在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存在一些差異。1990年,我國只有1.5%的總死亡率和3%的總疾病負擔源於與供水及衛生條件有關的普通疾病(如腹瀉、肝炎、沙眼、線蟲病等)。與之相比,在我國,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占總死亡率的16%和總疾病負擔的8.5%

還有其他一些疾病也被認為與水污染有關——如皮膚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殘疾、自然流產等。研究人員曾經對水污染與這些疾病的關系作過一些研究。但如果沒有進行多年的大規模病疫學調查,是很難找到這些疾病的准確病因的。與腸道疾病(如腹瀉)不同,與水污染有關的癌症和先天殘疾是由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造成。
目前,我國的城市衛生系統正處於過渡時期——由於化肥的廣泛使用以及農村收入的提高,用於農業的糞便收集系統已基本消失了,城市污水總量隨城市人口的增長而上升,但現代化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尚未形成。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全國范圍,尤其是北方地區的腸道疾病發病率的增加。
4.污染危害的經濟價值
根據世界銀行研究表明,目前,中國大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價值,如果按支付意願價值估計,約為540億美元/年。約佔1995年GDP的8%。而用人力資本價值估計,大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則為240億美元,佔GDP的3.5%

三、回體廢棄物污染
1.污染現狀
1997年,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為10.6億噸,其中鄉鎮企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4.O億噸,占總產生量的37.7%,危險廢物產生量1077萬噸,約佔1.0%。1996年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1690萬噸,其中危險廢物排放量佔1.3%。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累計堆存量已達65億噸,佔地51680公頃,其中危險廢物約佔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4億噸,全國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近年來,塑料包裝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問題突出。
2.污染來源
工業固體廢棄物。1996年,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不包括鄉鎮企業)6.6億噸,其中危險廢棄物產生量993萬噸。佔1.5%;冶金廢渣7369萬噸,佔11.2%;粉煤灰12668萬噸,佔19.2%;爐渣7759萬噸,佔11.8%;煤矸石11425萬噸,佔17.3%:尾礦18857萬噸,佔28.6%;放射性廢渣227萬噸,佔0.3%;其它廢棄物6599萬噸,佔10%。在產生固體廢棄物的工業行業中,礦業、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食品飲料及煙草製造業、建築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物製造業、機械電氣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的產生量最大,占總量的95%左右,其中尤其以礦業和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主,占總量的60%。
廢舊物資。我國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率只相當於世界先進水平的1/4-1/3,大量可再生資源尚未得到回收利用,流失嚴重,造成污染。據統計,我國每年有數百萬噸廢鋼鐵、600多萬噸廢紙、200萬噸玻璃未予回收利用,每年扔掉的60多億廢干電池中就含有8萬噸鋅、10萬噸二氧化猛、1200多噸銅等。每年因再生資源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50-300億元。
城市生活垃圾。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快,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1997年達1.4億噸,城市人均年產生活垃圾440公斤。而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低,僅力55.4%,近一半的垃圾未經處理隨意堆置,致使三分之二的城市出現垃圾圍城現象。
3.污染危害
我國傳統的垃圾消納傾倒方式是一種「污染物轉移」方式。而現有的垃圾處理場的數量和規模遠遠不能適應城市垃圾增長的要求,大部分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狀態,對環境的即時和潛在危害很大,污染事故頻出,問題日趨嚴重。
侵佔大量土地,對農田破壞嚴重。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未經處理或未經嚴格處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於農田,或僅經農民簡易處理後用於農田,後果嚴重。由於這種垃圾肥顆粒大,而且含有大量玻璃、金屬、碎磚瓦等雜質,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據初步統計,累計使用不合理的垃圾肥,每0.06公頃達10噸以上的土地,保水和保肥能力都下降了10%以上。重慶市因長期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垃圾肥,土壤的汞濃度己超過本底3倍。
嚴重污染空氣。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場區,臭氣沖天,老鼠成災,蚊蠅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氣釋放。僅有機揮發性氣體就多達100多種,其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
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是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任意堆放或簡易填埋的垃圾,其內所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產生的滲濾液流入周圍地表水體和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致使污染環境的事件屢有發生。例如:貴陽中1983年夏季哈馬井和望城坡垃圾堆放場所在地區同時發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場滲濾液污染,大腸桿菌值超過飲用水標准770倍以上,含菌量超標2600倍。
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隨著城市垃圾中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只採用簡單覆蓋易造成產生甲烷氣體的厭氧環境,使垃圾產生沼氣的危害日益突出,事故不斷,造成重大損失。例如,北京市昌平縣一垃圾堆放場在1995年連續發生了三次垃圾爆炸事故。如不採取措施,因垃圾簡單覆蓋堆放產生的爆炸事故將會有較大的上升趨勢。

四、雜訊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我國多數城市雜訊處於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雜訊影響范圍大並呈擴大趨勢。交通雜訊對環境沖擊最強。
全國道路交通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67.3~77.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71分貝(長度加權)。在監測的49個城市道路中,聲級超過70分貝的占監測總長度的54.9%。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53.5~65.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56.5分貝(面積加權)。在統計的43個城市中,聲級超過55分貝的有33個,其中,大同、開封、蘭州三市的等效聲級超過60分貝,污染較重。
各類功能區雜訊普遍超標。超標城市的百分率分別為:特殊住宅區57.1%;居民、文教區71.7%;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80.4%;工業集中區21.7%;交通干線道路兩側50.0%。
2.污染來源
在影響城市環境雜訊的主要來源中,工業雜訊影響范圍為8.3%;施工雜訊影響范圍在5%左右,因施工機械運行雜訊較高,近年來擾民現象嚴重;交通雜訊影響范圍大約占城市的1/3,因其聲級較高,影響范圍較大,對聲環境干擾最大;社會生活雜訊影響范圍逐年增加,是影響城市聲環境最廣泛的雜訊來源,其影響范圍已達城市范圍的47%左右。據環境監測表明,全國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在雜訊超標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
據全國統計,在反映環境污染的投訴中,關於雜訊污染的人民來信和來訪的件數逐年增加,已從1991年的2.78萬件增加至1995年的3.90萬件,增加了40%以上;而反映雜訊污染問題的投訴占環境污染投訴的信訪比例則從1991年25%增加到1995年的35.6%,五年中增加10個百分點。這一比例高居各類污染投訴的首位。由於環境雜訊污染影響范圍較大,近年來因雜訊擾民引起的糾紛不斷出現,其中以反映商業、飲食服務業和建築施工場所雜訊擾民居多。
3.污染危害
雜訊使人煩惱、精神不易集中,影響工作效率,妨礙休息和睡眠等。雜訊影響睡眠的程度大致與聲級成正比,在40分貝時大約10%的人受到影響,在70分貝時受影響的人就有50%。突然一聲響把人驚醒的情況也基本與聲級成正比,4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10%的睡眠者,6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70%的睡眠者。在強雜訊下,還容易掩蓋交談和危險警報信號,分散人們注意力,發生工傷事故。
雜訊引起耳聾。在強雜訊下暴露一段時間後,會引起一定的聽覺疲勞,聽力變遲鈍,經休息後可以恢復。但是如果長期在強雜訊下工作,聽覺疲勞就不能復原,內耳聽覺器官發生病變,導致雜訊性耳聾,也叫職業性聽力損失。如果人們突然暴露在高強度雜訊(140-160分貝)下就會使聽覺器官發生急性外傷,引起鼓膜破裂流血,雙耳完全失聽。在戰場的爆炸聲浪中就會遇到這種爆震性耳聾。
雜訊引起疾病。在強雜訊的影響下可能誘發一些疾病。已經發現,長期強雜訊下工作的工人,除了耳聾外,還有頭暈、頭痛、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從而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病。更強的雜訊刺激內耳腔前庭,使人頭暈目眩、惡心、嘔吐、還引起眼球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搏、血壓等發生波動。
在街街道隨機抽取20人作為調查對象:
一、請問你注意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8人,佔40%。回答不會的有3人、佔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佔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是啊。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如清除「牛皮蘚」、回收廢電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會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佔10%。回答老師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佔25%,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的有13人,佔65%。大家都是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太關心。
三、平時,看報紙,新聞會不會對環境方面的新聞引起重視?
大多數回答說不會,、只關注一些娛樂或別的方面的,佔55%。回答會的只有1位,佔5%。回答有時候會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視,只覺得這個事情與我們無關的有8人,佔40%。
點評:看來,人們對於環境問題人染是無動於衷,不太回去關心。

地球上共同的環境問題是: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裡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為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為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

【我們身邊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築廢料,塑料袋,動物的死屍,糞便,一次性飯盒,木塊和果皮.】
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死屍會影響環境的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公廁排出的糞便不僅對水有污染,並且還影響市容.排洪渠道是疏通下大雨積聚的水,如果排洪渠道堵塞的話,那水就會越積越多,甚至會水浸.
上面介紹的污染物對動物,植物也有極大的危害.
例如:臭氣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造成的近期的危害:使空氣變得臭氣熏天,而且使排洪水進一步的污染.
遠期的危害:使人身體的免疫力不斷下降,對人肺部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死亡.

結論
看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中國環境污染數據

今年2月美國專家的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可危害孕婦子宮中的胎兒,吸入污染程度較重的空氣的孕婦,其新生兒發生的持久性基因變異比正常水平增加了大約50%。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空氣污染能造成胎兒染色體發生變化的證據。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宋廣生主任發布室內環境警示:警惕室內環境污染對兒童健康的傷害。
望採納。

❺ 關於環境污染的資料 急用 很急啊

最佳答案一、大氣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我國城市空氣質量仍處在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見圖3-1)。二氧化硫年均值濃度在3~248微克/米3范圍之間,全國年均值為66微克/米3。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三分之一強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過國家二級標准(60微克/米3)。北方城市年均值為72微克/米3;南方城市年均值為60微克/米3。以宜賓、貴陽、重慶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區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及河南、陝西部分地區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較為嚴重。

2.污染來源
能源使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斷上升。自1980年以來,中國原煤消耗量已增加了兩倍以上。1997年原煤消費已達13.9億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14.5億噸。以煤炭、生物能、石油產品為主的能源消耗是大氣中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大氣中細顆粒物(直徑小於10微米)和超細顆粒物(直徑小於2.5微米)對人體健康最為有害,它們主要來自工業鍋爐和家庭煤爐所排放的煙塵。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大多來自這些排放源。工業鍋爐燃煤占我國煤炭消耗量的33%,由於其燃燒效率低,加之低煙囪排放,它們在近地面大氣污染中所佔份額超過其在燃煤使用量中所佔份額。雖然居民家庭燃煤使用量僅占消耗總量的15%左右,然而其佔大氣污染的份額常常是30%。
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劇增長之勢。90年代初,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800多萬噸,到1997年,已上升至2300萬噸,預計到2000年將增至280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的頭號大國。研究表明,我國大氣中87%的二氧化硫來自燒煤。我國煤炭中含硫量較高,西南地區尤甚,一般都在1%-2%,有的高達6%。這是導致西南地區酸雨污染歷時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原因。
機動車尾氣。近幾年來,我國主要大城市機動車的數量大幅度增長,機動車尾氣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特別是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嚴重超標,北京和廣州氮氧化物空氣污染指數已達四級,已成為大氣環境中首要的污染因子,這與機動車數量的急劇增長密切相關。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已佔大氣污染負荷的60%以上,其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氮氧化物達到40%,這表明我國特大城市的大氣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煙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車型污染轉變。1985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僅有300萬輛,1990年為500萬輛,1997年增至1300萬輛,預計到2000年將達到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4500-5000萬輛。而目前我國機動車污染控制水平低,相當於國外七十年代中期水平,單車污染排放水平是日本的10-20倍,美國的1-8倍。如北京市機動車數量僅為洛杉礬或東京的1/10,但這三個城市的汽車污染排放卻大致處於同一水平。
此外,汽車排放的鉛也是城市大氣中重要的污染物。自80年代以來,汽油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70%以上,加入汽油的四乙基鉛量年均2900噸。含鉛汽油經燃燒後85%左右的鉛排放到大氣中造成鉛污染。汽車排放的鉛對大氣污染的分擔率達到80-90%。從1986-1995年10年間,我國累計約1500噸鉛排入到大氣、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並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對居住城市的兒童、交警和清潔工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3.污染危害
由於我國嚴重的大氣污染,致使我國的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很高。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氣腫和慢性氣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負擔是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疾病調查已發現暴露於一定濃度污染物(如空氣中所含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所導致的健康後果,諸如呼吸道功能衰退、慢性呼吸疾病、早亡以及醫院門診率和收診率的增加等。1989年,研究人員對北京的兩個居民區作了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相關性研究。在這兩個區域都監測到了極高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濃度。估算結果顯示,若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11%;若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倍,則總死亡率增加4%。對致死原因所作的分析表明,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增加1倍,則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增加38%、肺心病死亡率增加8%。1992年,研究人員對沈陽大氣污染與每日死亡率的關系作了研究,結果表明,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每增加100微克/米3,總死亡率分別增加2.4%和1.7%。
城市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其它人體健康損失也很大。分析顯示,由於空氣污染而導致醫院呼吸道疾病門診率升高34600例;嚴重的空氣污染還導致每年680萬人次的急救病例;每年由於空氣污染超標致病所造成的工作損失達450萬人次。
室內空氣質量有時比室外更糟。對我國一些地區室內污染的研究顯示,室內的顆粒物(來自生物質能和煤的燃燒)水平通常高於室外(超過500微克/米3,廚房內顆粒物濃度最高(超過1000微克/米3。
據保守的假設估計,每年由於室內空氣污染而引起的早亡達11萬人。由於在封團很嚴的室內用煤爐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在中國北方年年發生。在我國由室內燃煤燒柴所造成的健康問題與由吸煙而產生的問題幾乎相當。受室內空氣污染損害最大的是婦女和兒童。
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發的酸雨,是我國大氣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酸雨是大氣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化物)與空氣中水和氧之間化學反應的產物。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排人大氣層,與其他化學物質形成硫酸和硝酸物質。這些排放物可在空中滯留數天,井遷移數百或數千公里,然後以酸雨的形式回到地面。
目前我國酸雨正呈急劇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80年代,我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以重慶、貴陽和柳州為代表的川貴兩廣地區,酸雨區面積為170萬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酸雨面積擴大了100多萬平方公里。以長沙、贛州、南昌、懷化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現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心區年降水pH值低於4.0,酸雨頻率高於90%,已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和廈門為代表的華東沿海地區也成為我國主要的酸雨區。華北、東北的局部地區也出現酸性降水。酸雨在我國幾呈燎原之勢,危害面積已佔全國面積的29%左右,其發展速度十分驚人,並繼續呈逐年加重的趨勢。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PH值為3.5的酸雨影響下,可減產13.7%;PH值為3.0時減產21.6%,PH值為2.5時減產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酸雨對森林、植物危害也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樹葉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據對南方八省份研究表明,酸雨每年造成農作物受害面積1.93億畝,經濟損失42.6億元,造成的木材經濟損失18億元。從全國來看,酸雨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40億元。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由於機動車尾氣低空排放,恰好處於人的呼吸帶范圍,對人體健康影響十分明顯。如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能大大阻礙人體的輸氧功能,鉛能抑制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肝功能障礙,顆粒物對人體有致癌作用。尾氣排放對交通警有嚴重的危害作用,有資料表明,交通警的壽命大大低於城市人的平均壽命。此外,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太陽的照射下會在大氣中反應,形成光化學煙霧,其污染范圍更廣,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危害更大。

二、水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水利部門報告顯示, 1997年,我國七大水系、湖泊、水庫、部分地區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與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長增加了6.3個百分點,豐水期增加了5.5個百分點,在所評價的5萬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佔42%,其中污染極為嚴重的河道佔12%。
全國七大水系的水質繼續惡化。長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7.7%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無超Ⅴ 類水質的河段。但長江江面垃圾污染較重,這是沿岸城鎮和江上客船亂扔垃圾所致。成堆的垃圾已嚴重妨礙了葛洲壩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影響了長江三峽的自然景觀。
黃河面臨污染和斷流的雙重壓力。監測的66.7%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揮發酚、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70年代黃河斷流的年份最長歷時21天,1996年為133天,1997年長達226天。
珠江幹流污染較輕。監測的62.5%的河段為Ⅲ類和優於Ⅲ類水質,29.2%的河段為Ⅳ類水質,其餘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總汞。
淮河於流水質有所好轉,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狀況改善明顯。幹流水質以Ⅲ、Ⅳ類為主,支流污染仍然嚴重,一級支流有52%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二、三級支流有71%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非離於氨和高猛酸鹽指數。
海灤河水系污染嚴重,總體水質較差。監測的50%的河段為Ⅴ類和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大遼河水系總體水質較差,污染嚴重。監測的50%的河段為超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汞、揮發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松花江水質與往年相比有所改善。監測的70.6%的河段為Ⅳ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和生化需氧量。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為中度污染,水庫污染相對較輕。與1996年相比,1997年巢湖和滇池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太湖有所減輕。主要大淡水湖泊的污染程度次序為:滇他最重,其次是巢湖(西半湖)、南四湖、洪澤湖、太湖、洞庭湖、鏡泊湖、博斯騰湖、興凱湖和洱海。湖泊水庫突出的環境問題是嚴重富營養化和耗氧有機物增加。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總磷、高猛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大型水庫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和揮發酚。部分湖庫存在汞污染。個別水庫出現砷污染。
2.污染來源
1997年,全國污水排放量約416億噸,其中45%來源於城市生活污水,55%為工業廢水(圖3-3)。在淮河流域約有75%的化學需氧量來自工業廢水,其餘來自生活污水。

工業廢水。工業水污染主要來自造紙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以及采礦業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農村水域周圍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如釀酒、製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體中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來源。
城市生活污水。盡管工業廢水的排放量在過去的十年期間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總量卻在增加。1997年與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整翻了一番,達到189億噸,而我國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率僅為13.6%。全國各地生活污水對當地水體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響不盡相同。例如,山東省生活污水占廢水總量的40%,而重慶市生活污水則產生了當地水體中68%的化學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農業廢水。除了農產品加工這一間接水污染行業外,作物種植和家畜飼養等農業生產活動對水環境也產生重要影響。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氮肥和農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來源。盡管我國的化肥使用量與國際標准相比並不特別高,但由於大量使用低質化肥以及氮肥與磷肥、鉀肥不成比例的施用,其使用效率較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廉價低質的氨肥的使用。這種地方生產的氨肥極易溶解而被沖人水體中造成污染。近年來,殺蟲劑的使用范圍也在擴大,導致物種的損失(鳥類),並造成一些受保護水體的污染。牲畜飼養場排出的廢物也是水體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腸桿菌污染的主要來源。肉類製品(包括雞、豬、牛、羊等)在過去的15年中產量急劇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動物糞便直接排入飼養場附近水體。在杭州灣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其水體中化學耗氧量的88%來自農業,化肥和糞便中所含的大量營養物是對該水域自然生態平衡以及內陸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的最大威脅。
3.污染危害
水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漁業和農業生產(通過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潔水供應的支出。水污染還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水體富營氧化以及動植物物種的損失。
一些疾病與人體接觸水污染有關,包括腹水、腹瀉、鉤蟲病、血吸蟲、沙眼及線蟲病等。改善供水衛生條件可以極大地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時也可減少幼兒因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總體而言,我國此類疾病發病率較其他發展中國家低。與其他收人水平相當的亞洲國家相比,我國水供應與衛生條件是好的,盡管在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存在一些差異。1990年,我國只有1.5%的總死亡率和3%的總疾病負擔源於與供水及衛生條件有關的普通疾病(如腹瀉、肝炎、沙眼、線蟲病等)。與之相比,在我國,慢性障礙性呼吸道疾病占總死亡率的16%和總疾病負擔的8.5%

還有其他一些疾病也被認為與水污染有關——如皮膚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殘疾、自然流產等。研究人員曾經對水污染與這些疾病的關系作過一些研究。但如果沒有進行多年的大規模病疫學調查,是很難找到這些疾病的准確病因的。與腸道疾病(如腹瀉)不同,與水污染有關的癌症和先天殘疾是由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造成。
目前,我國的城市衛生系統正處於過渡時期——由於化肥的廣泛使用以及農村收入的提高,用於農業的糞便收集系統已基本消失了,城市污水總量隨城市人口的增長而上升,但現代化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尚未形成。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全國范圍,尤其是北方地區的腸道疾病發病率的增加。
4.污染危害的經濟價值
根據世界銀行研究表明,目前,中國大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價值,如果按支付意願價值估計,約為540億美元/年。約佔1995年GDP的8%。而用人力資本價值估計,大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則為240億美元,佔GDP的3.5%

三、回體廢棄物污染
1.污染現狀
1997年,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為10.6億噸,其中鄉鎮企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4.O億噸,占總產生量的37.7%,危險廢物產生量1077萬噸,約佔1.0%。1996年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1690萬噸,其中危險廢物排放量佔1.3%。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累計堆存量已達65億噸,佔地51680公頃,其中危險廢物約佔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4億噸,全國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近年來,塑料包裝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問題突出。
2.污染來源
工業固體廢棄物。1996年,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不包括鄉鎮企業)6.6億噸,其中危險廢棄物產生量993萬噸。佔1.5%;冶金廢渣7369萬噸,佔11.2%;粉煤灰12668萬噸,佔19.2%;爐渣7759萬噸,佔11.8%;煤矸石11425萬噸,佔17.3%:尾礦18857萬噸,佔28.6%;放射性廢渣227萬噸,佔0.3%;其它廢棄物6599萬噸,佔10%。在產生固體廢棄物的工業行業中,礦業、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食品飲料及煙草製造業、建築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物製造業、機械電氣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的產生量最大,占總量的95%左右,其中尤其以礦業和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主,占總量的60%。
廢舊物資。我國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率只相當於世界先進水平的1/4-1/3,大量可再生資源尚未得到回收利用,流失嚴重,造成污染。據統計,我國每年有數百萬噸廢鋼鐵、600多萬噸廢紙、200萬噸玻璃未予回收利用,每年扔掉的60多億廢干電池中就含有8萬噸鋅、10萬噸二氧化猛、1200多噸銅等。每年因再生資源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50-300億元。
城市生活垃圾。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快,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1997年達1.4億噸,城市人均年產生活垃圾440公斤。而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低,僅力55.4%,近一半的垃圾未經處理隨意堆置,致使三分之二的城市出現垃圾圍城現象。
3.污染危害
我國傳統的垃圾消納傾倒方式是一種「污染物轉移」方式。而現有的垃圾處理場的數量和規模遠遠不能適應城市垃圾增長的要求,大部分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狀態,對環境的即時和潛在危害很大,污染事故頻出,問題日趨嚴重。
侵佔大量土地,對農田破壞嚴重。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未經處理或未經嚴格處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於農田,或僅經農民簡易處理後用於農田,後果嚴重。由於這種垃圾肥顆粒大,而且含有大量玻璃、金屬、碎磚瓦等雜質,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據初步統計,累計使用不合理的垃圾肥,每0.06公頃達10噸以上的土地,保水和保肥能力都下降了10%以上。重慶市因長期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垃圾肥,土壤的汞濃度己超過本底3倍。
嚴重污染空氣。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場區,臭氣沖天,老鼠成災,蚊蠅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氣釋放。僅有機揮發性氣體就多達100多種,其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
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是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任意堆放或簡易填埋的垃圾,其內所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產生的滲濾液流入周圍地表水體和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致使污染環境的事件屢有發生。例如:貴陽中1983年夏季哈馬井和望城坡垃圾堆放場所在地區同時發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場滲濾液污染,大腸桿菌值超過飲用水標准770倍以上,含菌量超標2600倍。
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隨著城市垃圾中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只採用簡單覆蓋易造成產生甲烷氣體的厭氧環境,使垃圾產生沼氣的危害日益突出,事故不斷,造成重大損失。例如,北京市昌平縣一垃圾堆放場在1995年連續發生了三次垃圾爆炸事故。如不採取措施,因垃圾簡單覆蓋堆放產生的爆炸事故將會有較大的上升趨勢。

四、雜訊污染
1.污染現狀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1997年,我國多數城市雜訊處於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雜訊影響范圍大並呈擴大趨勢。交通雜訊對環境沖擊最強。
全國道路交通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67.3~77.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71分貝(長度加權)。在監測的49個城市道路中,聲級超過70分貝的占監測總長度的54.9%。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等效聲級分布在53.5~65.8分貝之間,全國平均值為56.5分貝(面積加權)。在統計的43個城市中,聲級超過55分貝的有33個,其中,大同、開封、蘭州三市的等效聲級超過60分貝,污染較重。
各類功能區雜訊普遍超標。超標城市的百分率分別為:特殊住宅區57.1%;居民、文教區71.7%;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80.4%;工業集中區21.7%;交通干線道路兩側50.0%。
2.污染來源
在影響城市環境雜訊的主要來源中,工業雜訊影響范圍為8.3%;施工雜訊影響范圍在5%左右,因施工機械運行雜訊較高,近年來擾民現象嚴重;交通雜訊影響范圍大約占城市的1/3,因其聲級較高,影響范圍較大,對聲環境干擾最大;社會生活雜訊影響范圍逐年增加,是影響城市聲環境最廣泛的雜訊來源,其影響范圍已達城市范圍的47%左右。據環境監測表明,全國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在雜訊超標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
據全國統計,在反映環境污染的投訴中,關於雜訊污染的人民來信和來訪的件數逐年增加,已從1991年的2.78萬件增加至1995年的3.90萬件,增加了40%以上;而反映雜訊污染問題的投訴占環境污染投訴的信訪比例則從1991年25%增加到1995年的35.6%,五年中增加10個百分點。這一比例高居各類污染投訴的首位。由於環境雜訊污染影響范圍較大,近年來因雜訊擾民引起的糾紛不斷出現,其中以反映商業、飲食服務業和建築施工場所雜訊擾民居多。
3.污染危害
雜訊使人煩惱、精神不易集中,影響工作效率,妨礙休息和睡眠等。雜訊影響睡眠的程度大致與聲級成正比,在40分貝時大約10%的人受到影響,在70分貝時受影響的人就有50%。突然一聲響把人驚醒的情況也基本與聲級成正比,4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10%的睡眠者,60分貝的突然雜訊驚醒約70%的睡眠者。在強雜訊下,還容易掩蓋交談和危險警報信號,分散人們注意力,發生工傷事故。
雜訊引起耳聾。在強雜訊下暴露一段時間後,會引起一定的聽覺疲勞,聽力變遲鈍,經休息後可以恢復。但是如果長期在強雜訊下工作,聽覺疲勞就不能復原,內耳聽覺器官發生病變,導致雜訊性耳聾,也叫職業性聽力損失。如果人們突然暴露在高強度雜訊(140-160分貝)下就會使聽覺器官發生急性外傷,引起鼓膜破裂流血,雙耳完全失聽。在戰場的爆炸聲浪中就會遇到這種爆震性耳聾。
雜訊引起疾病。在強雜訊的影響下可能誘發一些疾病。已經發現,長期強雜訊下工作的工人,除了耳聾外,還有頭暈、頭痛、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從而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病。更強的雜訊刺激內耳腔前庭,使人頭暈目眩、惡心、嘔吐、還引起眼球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搏、血壓等發生波動。
在街街道隨機抽取20人作為調查對象:
一、請問你注意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8人,佔40%。回答不會的有3人、佔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佔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是啊。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如清除「牛皮蘚」、回收廢電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會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佔10%。回答老師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佔25%,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的有13人,佔65%。大家都是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太關心。
三、平時,看報紙,新聞會不會對環境方面的新聞引起重視?
大多數回答說不會,、只關注一些娛樂或別的方面的,佔55%。回答會的只有1位,佔5%。回答有時候會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視,只覺得這個事情與我們無關的有8人,佔40%。
點評:看來,人們對於環境問題人染是無動於衷,不太回去關心。

地球上共同的環境問題是: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裡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為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為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

【我們身邊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築廢料,塑料袋,動物的死屍,糞便,一次性飯盒,木塊和果皮.】
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死屍會影響環境的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公廁排出的糞便不僅對水有污染,並且還影響市容.排洪渠道是疏通下大雨積聚的水,如果排洪渠道堵塞的話,那水就會越積越多,甚至會水浸.
上面介紹的污染物對動物,植物也有極大的危害.
例如:臭氣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造成的近期的危害:使空氣變得臭氣熏天,而且使排洪水進一步的污染.
遠期的危害:使人身體的免疫力不斷下降,對人肺部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死亡.

結論
看了這么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❻ 沈陽有幾家污水處理場都在什麼地方

沈陽一共有四家污水處理廠:

1、國電北部污水處理廠。

注冊地址在遼寧,沈陽,沈陽市崑山西路258號,公司性質屬於國有企業,自2006-01-19成立。

2、國電仙女河污水處理廠

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仙女河污水處理廠辦公地址位於洪區青海路82號。

3、國電瀋水灣污水處理廠

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瀋水灣污水處理廠辦公室地址位於洪區興凱湖街21號,於2006年01月19日在沈陽市於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成立。

4、沙嶺污水處理廠

沈陽沙嶺污水處理廠成立於2008-05-27,位於沈陽市於洪區沙嶺鎮沙嶺小區,主要從事污水處理。

(6)興凱湖污水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廠的選址:

1、廠址必須位於給水水源的下游;如果城鎮、工業區和生活區位於河流附近,廠址必須在它們的下游,而且要在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並應同城鎮、工業區、生活區以及農村居民點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又不宜太遠,,以免增加管道的長度。

2、廠址應盡可能與處理後出水的主要去向(如灌溉農田)或受納水體靠近。

3、充分利用地形,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築物和設備高程布置的需要,節省能源和動力。

4、盡可能少佔和不佔農田,並考慮後續建設發展的可能性。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