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池水龍頭安裝高度
Ⅰ 新買的洗菜盆,自己安裝的,洗菜盆的下水口高於洗菜盆底導致污水排不凈。是安裝有問題還是怎麼事
洗菜盆安裝要求有:
(1)洗菜盆產品應平整無損裂。排水栓應有不小於8mm直徑的溢流孔。
(2)排水栓與洗菜盆讓接時排水栓溢流孔應盡量對准洗菜盆溢流孔以保證溢流部位暢通,鑲接後排水栓上端面應低於洗菜盆底。
(3)托架固定螺栓可採用不小於6mm的鍍鋅開腳螺栓或鍍鋅金屬膨脹螺栓(如牆體是多孔磚,則嚴禁使用膨脹螺栓)。
(4)洗菜盆與排水管連接後應牢固密實,且便於拆卸,連接處不得敞口。洗菜盆與牆面接觸部應用硅膏嵌縫。
(5)如洗菜盆排水存水彎和水龍頭是鍍絡產品,在安裝時不得損壞鍍層。
Ⅱ 家用水龍頭離地面應多少
這個可不一定。如洗臉盆下上水離地30-45cm,上部上水90cm,拖把池離地80cm,洗衣機龍頭120cm~
1、在選定的主機安裝位置用記號筆做好記號,用電錘打孔,將掛板用膨脹螺絲固定到牆面上
2、將制水主機的面蓋打開(指廂式機),將制水主機掛到掛板上
3、安裝預處理濾芯,將隨機配的預處理濾芯按pp棉-顆粒活性炭-炭棒的順序安裝
4、安裝進水三通及進水小球閥
(1)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關閉用戶的總進水閥或櫥櫃裡面的角閥,打開用戶的水龍頭將管道裡面的壓力卸掉
(2)根據實際安裝位置,旋下用戶的水龍頭或櫥櫃裡面的冷水連接軟管,將隨機配的進水三通外螺紋處纏好生料帶,連接到進水三通外面的內螺紋處,將自來水龍頭或連接軟管裝回
(3)將進水小球閥關閉,打開自來水總閥或櫥櫃下面的角閥,對剛安裝的進水三通進行試漏,檢查有無漏水或滲水現象
(4)將機器的進水口與進水小球閥相連(進水小球閥先不要打開)
5、安裝鵝頸龍頭
(1)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選擇鵝頸龍頭的固定方式(檯面安裝或掛牆式安裝)
(2)在選定的位置打孔
(3)將鵝頸龍頭固定好
(4)將pe管的一端與鵝頸龍頭相連,另一端與純水機的凈水口相連
6、安裝壓力桶
(1)在壓力桶的進水口纏好生料帶
(2)將壓力桶球閥擰到壓力桶上
7、沖洗前置活性炭和ro膜
(1)前置活性炭的沖洗:將前置活性炭的出水口管子從機器里拔出,外加一根延長管,延長管另一端接一快接球閥,接至洗手池,打開水源電源,對活性炭濾芯進行沖洗,至出水干凈無黑水後,迅速關閉快接球閥,5秒鍾後再快速打開快接球閥5-10秒,重復3-5次,直到出水完全乾凈無黑水為止,關閉水源電源,將濾芯照原樣接回。
(2)ro膜濾芯的沖洗,將機器的濃水口連接一根
pe接至用戶的洗手池,將ro膜濾芯的濃水口,純水口管子從機器裡面拔出,外加兩根延長管,接至洗手池,對ro膜濾芯進行沖洗,10分鍾後將濃水口管子照原樣裝好,此時機器開始正常制水,將前面5-10分鍾的純水排放掉。
8、後置活性炭濾芯的沖洗:打開鵝頸龍頭,將後置活性炭濾芯的炭粉沖洗干凈,關閉鵝頸龍頭
9、安裝廢水管
(1)將廢水管一端與純水機廢水口相連,另一端插入下水道或用戶指定的儲水容器
(2)廢水接入下水道時管子頭部切成斜口,插入深度一般15-20厘米,不要插入下水道液面以下,防止純水機停止工作時污水迴流堵塞廢水管
(3)廢水管必須與下水道軟管用電工膠布可靠固定,防止廢水管脫出導致漏水
10、將面蓋裝回(指廂式機)
11、將製得的第一桶水放掉不要飲用
Ⅳ 廚房洗菜盆pvc下水順水三通安裝高度是多高
根據裝修程度不同,距離地面高度不同,距離櫥櫃地板是12cm,P形存水彎高度12cm,最小高度管中心距成型面 25cm,距離毛坯面30cm。
廚房洗菜盆下水管安裝方法
1、在檯面上打安裝的孔;
2、往菜盆上安裝下手;
3、往菜盆上安裝水龍頭和軟管;
4、安裝菜盆軟管接入自來水;
5、調試水龍頭至不漏水為止;
6、調正菜盆,打玻璃膠固定,先在灶檯面上用鉛筆畫出洗菜盆的安裝位置,用工具割掉中間,安裝好洗菜盆後沿圈打膠防止漏水。在檯面上按尺寸挖好孔,把台盆放入,周圍打上玻璃膠,不平的話,在翹起來的地方用重東西壓下,凝固了就好了。
廚房洗菜盆下水管安裝正確事項
1、洗菜盆下水管採用PVC下水管道,有反水彎,不返味。
2、洗菜盆下水管採用PVC50下水管道,確保污水迅速排出。
3、洗菜盆下水PVC管和鑄鐵管,好密封好固定,不易漏水。
4、廚房洗菜盆下水管PVC管道壽命長。
5、廚房洗菜盆下水管管道全部密封,上下形成一個腔道,管道 堵塞的機會降低。
Ⅳ 衛生間的洗手盆離地面應該多高合適
衛生間的洗手盆離地面應該80-85厘米合適。
在做洗面盆時,為了防止洗面盆的水槽在使用時濺到旁邊的牆面上,如果沒有防水層的那層保護,牆壁很容易變得潮濕,甚至可能會在長久的使用中產生霉變,因此在我們給牆面鋪瓷磚的時候,一定要先提前做好牆面的防水處理工作,對於一些不是承重牆的輕質牆體,一般要將防水層至少要做到一米八高,而在與沐浴的位置相近的幾面牆面之上,也要將防水的位置做到一米八高,如果有條件的,最好是做衛生間的整個牆面的防水處理。
(5)污水池水龍頭安裝高度擴展閱讀
選購注意:
1、空間決定形式
面盆大致分成獨立式和台式兩種。獨立式的造型美觀、佔地面積小,並便於維修,適合空間不大的衛生間。但它需要配備鏡箱或盥洗架,以便利用盆子上方的空間擺放一些洗漱用具及化妝品等。台式洗臉盆至少要佔據一張小課桌的空間。它的檯面上可放洗漱用具,下面的櫃子還能放雜物。如果衛生間面積不大,可以考慮在牆角安裝一種三角形的洗臉盆,盆子的上方可掛一個三角的雜物架,以存放洗滌用品。
2、注意高度
無論是獨立式還是台式面盆,盆面或檯面離地高度都要在80―85厘米,因為太矮的面盆會使人腰痛。
3、注意光潔度
面盆的盆邊須稍高於檯面,但與檯面相接處一定要平滑,目的在於將濺到檯面上的水擦回盆子里去時不受阻礙,同時便於檯面的清洗。檯面本身一定要選用表面光滑的材料,邊緣及兩角必須圓滑,以免磕碰。面盆本身的光潔度也非常重要,光潔度高的盆面使水裡的雜物不易附著表面,相對來說減少了需要擦洗的次數。
4、深度與水龍頭
按常規,面盆的深度與安裝在上面的水龍頭水流的強度成正比,即深的盆子才能安裝水流強的龍頭。千萬不可在底部較淺的盆上安裝粗大的水龍頭,這會使人在用水時濺到身上。盆子的底部要有足夠的弧度,不能太平坦,否則水會積留在裡面。
Ⅵ 洗菜盆下水管如何安裝
好像沒有什麼人會去清洗下水管,如果像水管堵住的話,可以想辦法疏通。
首先,如果下水管是可拆卸的,把它拆下來,清除雜物後重新安裝上去就行了。
其次,如果下水管不能拆卸,或者不會拆卸,可以先嘗試用白酸等酸性液體灌進去,可能會使堵塞物變軟或腐蝕,從而隨流水沖走;也可以用大量的水(也許熱水更好)猛然灌進洗菜盆,沖擊力可能會把堵塞物沖走;還可以使用較硬的鐵絲疏通:把鐵絲的一端彎成鉤,輕輕鉤幾下,就可能把裡面堵塞的東西鉤出來。
最後,可以用專業的工具(如專門用來疏通水管的彈簧)鉤出來。如果不會操作,還有一個最好也是最簡易的辦法:請專業人員來疏通。
Ⅶ 衛浴潔具怎麼安裝呢 衛浴潔具安裝要注意什麼
安裝衛浴潔具需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將陶瓷洗手盆損壞,先將陶瓷洗手盆下方的拖櫃安裝上,將櫃子的右側固定在牆壁上,將櫃子的左側固定在牆壁上,雙手用力搬起陶瓷洗手盆,慢慢地將陶瓷洗手盆放在櫃子上;安裝衛浴潔具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先將陶瓷洗手盆下方的拖櫃安裝上,將櫃子的右側固定在牆壁上。
Ⅷ 拖把池預埋排水管下水尺寸留多少合適
安裝拖把池排水管距牆的距離20到40公分,水龍頭高度450mm。排水管:排水管主要承擔雨水、污水、農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務。排水管分為塑料排水管、混凝土管(CP)和鋼筋混凝土管(RCP)。水龍頭:水龍頭是水閥的通俗稱謂,用來控制水流的大小開關,有節水的功效。水龍頭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從老式鑄鐵工藝發展到電鍍旋鈕式的,又發展到不銹鋼單溫單控水龍頭、不銹鋼雙溫雙控龍頭、廚房半自動龍頭。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購水龍頭,都會從材質、功能、造型等多方面來綜合考慮。
Ⅸ 。。。加急。。。 誰知道關於露天游泳池的安全標准及注意事項
游泳場所衛生規范
編輯本段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依據
為加強游泳場所衛生管理,規范經營行為,防止傳染病傳播和健康危害事故的發生,保障人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類游泳場所,包括人工游泳場所、天然游泳場所和水上游樂設施。
第三條 用語含義
(一)本規范所稱游泳場所,是指能夠滿足人們進行游泳健身、訓練、比賽、娛樂等項活動的室內外水面(域)及其設施設備。 (二)循環凈化給水系統,是指將使用過的游泳池池水,按規定的流量和流速從池內抽出,經過濾凈化使池水澄清並經消毒殺菌處理後,符合相關水質標准後,再送回遊泳池內重復使用的系統。 (三)直流式給水系統,是指將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水流,按設計流量連續不斷送入游泳池,再將使用過的池水按相應的流量連續不斷經排水口排出遊泳池的給水系統。 (四)直流凈化給水系統,是指地面或地下水,經過濾凈化和消毒殺菌處理達到游泳池水質標准後,按設計流量連續送入游泳池,再將使用過的池水按相應流量排出遊泳池的系統。 (五)浸腳消毒池,是指為使游泳者在進入游泳池之前強制接受腳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設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 (六)強制淋浴,是指為使游泳者在進入游泳池之前強制接受身體清洗而在通道上設置的淋浴裝置。
編輯本段第二章 場所衛生要求
第四條 選址、設計及竣工驗收
(一)天然游泳場所應設在污染源的上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以內不應有污水排放口,岸邊100米以內不應堆有污物或存在滲透性污染源。水底與岸邊地質適宜,不應有樹枝、樹樁、礁石等障礙物和污染物。水流速度不大於0.5米/秒,並應劃定衛生防護區。嚴禁血吸蟲病區或潛伏有釘螺地區開辟天然游泳場所。 (二)新建、改建、擴建的游泳場所工程選址、設計,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或設計階段以及竣工驗收前,應當委託具有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衛生學評價。游泳場所應將設計說明、水質處理設計參數、場所總平面布置圖、裝修原材料、池水循環凈化消毒裝置及其工作規程、空調通風系統的設計安裝情況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報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備查。
第五條 環境衛生
游泳場所的內外環境應保持整潔、衛生、舒適、明亮、通風,空氣質量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
第六條 人工游泳場所設施與布局
(一)人工建造游泳場所應設置游泳池及急救室、更衣室、淋浴室、公共衛生間、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設備控制室及庫房。並按更衣室、強制淋浴室和浸腳池、游泳池的順序合理布局,相互間的比例適當,符合安全、衛生的使用要求。 (二)急救室應按《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GB19079要求設置,配有氧氣袋、救護床、急救葯品和器材,救護器材應擺放於明顯位置,方便取用。 (三)更衣室地面應使用防滑、防滲水、易於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應滿足建築規范要求並設有排水設施。牆壁及內頂用防水、防霉、無毒材料覆塗。更衣室應配備與設計接待量相匹配的密閉更衣櫃、鞋架等更衣設施,並設置流動水洗手及消毒設施。更衣櫃宜採用光滑、防透水材料製造並應按一客一用的標准設置。更衣室通道寬敞,保持空氣流通。常年開放的室內游泳池宜設有空氣調節和換氣設備、池水溫度調節設施。 (四)淋浴室與浸腳消毒池之間應當設置強制通過式淋浴裝置,淋浴室每20~30人設一個淋浴噴頭。地面應用防滑、防滲水、易於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應滿足建築規范要求並設有排水設施。牆壁及頂用防水、防霉、無毒材料覆塗,淋浴室設有給排水設施。 (五)為顧客提供飲具的應設置飲具專用消毒間。 (六)設有深、淺不同分區的游泳池應有明顯的水深度、深淺水區警示標識,或者在游泳池池內設置標志明顯的深、淺水隔離帶。游泳池壁及池底應光潔不滲水,呈淺色,池角及底角呈圓角。游泳池外四周應採用防滑易於沖刷的材料鋪設走道,走道有一定的向外傾斜度並設排水設施,排水設施應當設置水封等防空氣污染隔離裝置。 (七)淋浴室通往游泳池通道上應設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池長不小於2米,寬度應與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 (八)室內游泳池應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人員出入口及疏散通道,設有機械通風設施。 (九)游泳池應當具有池水循環凈化和消毒設施設備,設計參數應能滿足水質處理的要求。採用液氯消毒的應有防止泄漏措施,水處理機房不得與游泳池直接相通,機房內應設置緊急報警裝置。放置、加註液氯區域應設置在游泳池下風側並設置警示標志,加葯間門口應設置有效的防毒面具,使用液氯的在安全方面應符合有關部門的要求。 (十)游泳場所應配備余氯、PH值、水溫度計等水質檢測設備。
第七條 天然游泳場所設施與布局
(一)天然游泳場圍護區域內應設置明顯的安全防護網與安全警示標志,海濱游泳場應在岸邊選擇適宜地點設置更衣室、淋浴室、指揮台、公共衛生間、急救室;指揮台內應配備望遠鏡、通訊廣播設備;急救室應配備救生圈(船)、救生人員及有關物品等。 (二)天然游泳場所應有平坦的入水走道通向水域,通道應保持清潔。在天然游泳場所水面應按一定水深范圍分別設置不同顏色且顏色鮮艷的浮筒,並有告示說明其所代表的水深范圍。 (三)天然游泳場所應配備PH值等水質檢測設備。 (四)天然游泳場所應設立天氣預報、水溫告示牌。
第八條 公共衛生間
(一)在游泳場所淋浴室的區域內應配備相應的水沖式公共衛生間。公共衛生間地面應低於淋浴室,地面與牆壁應選擇耐水易洗刷材料鋪設。男衛生間每60人設一個大便池和二個小便池,女衛生間每40人設一個便池。 (二)公共衛生間內便池宜為蹲式,採用座式便池的宜提供一次性衛生座墊。衛生間內應設置流動水洗手設施,衛生器具宜採用感應式水龍頭和沖洗閥。衛生間應有獨立的排風設施,機械通風設施不得與集中空調管道相通。
第九條 通風、照明與水質
(一)室內游泳場所應保持良好通風,機械通風設施正常運轉,空氣細菌總數、室溫、相對濕度、風速、二氧化碳等空氣監測指標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的要求。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游泳場所,其空調通風系統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二)室內游泳場所自然採光系數不低於l/4,夜間人工照明,距離水面1米高度的平面照度不低於180勒克斯,開放夜場應當配備足夠的應急照明燈。天然游泳場所游泳區水面照度應能夠滿足救生安全需要。 (三)游泳池水質應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要求,提供的飲水設施設備及飲用水水質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准。
第十條 廢棄物存放與預防控制病媒生物設施
游泳場所應在適宜位置設置廢棄物盛放容器,容器應加蓋密閉,便於清理,並能有效預防控制病媒生物孳生。 游泳場所應設有預防控制病媒生物的設施。
編輯本段第三章 衛生操作要求
第十一條 人工游泳場所應當制訂以下操作規程(一)池水循環、凈化、補充、消毒操作規程。 (二)浸腳消毒池水更換消毒操作規程。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規程。 (四)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程。 (五)池水循環凈化設備維護、污水處理排放等操作規程。
第十二條 公共用品用具采購
游泳場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凈化劑、清潔劑、殺蟲劑、消毒葯劑、消毒設施、飲水設備、急救物品及設施、池水循環凈化設備等各類用品用具應到證照齊全的生產廠家或經營單位購買,采購時應建立驗收制度並做好記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和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有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使用的消毒劑、凈化劑、清潔劑、殺蟲劑、急救葯物等不得對人體產生危害。使用的循環、凈化、消毒、通風保暖等設施設備不得對人體安全造成損傷。
第十三條 公共用品用具儲藏
庫房應存放一定數量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葯劑、急救物品與設施等,物品應分類存放,標記明顯。庫房內不得堆放雜物。庫房應有預防控制病媒蟲害的設施和措施,設有機械通風裝置,保持良好通風。消毒葯劑和急救葯物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專間或專櫃存放且密閉上鎖,並嚴格執行使用登記制度。按葯品有效期分類存放,並及時清理過期葯品。
第十四條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游泳場所提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應一客一換一消毒。消毒後的飲用具應存放於保潔櫃。
第十五條 人工游泳池水凈化消毒
(一)經凈化消毒的游泳池水質應符合相關國家衛生標準的要求。採用臭氧、紫外線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時,還應輔助氯消毒。 (二)游泳池水(包括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應保持游離余氯濃度為0.3~0.5毫克/升。 (三)浸腳消毒池池水余氯含量應保持5~10毫克/升,應當每4小時更換一次。 (四)游泳池水循環過濾凈化設備每日應進行反沖洗,反沖洗水應排入下水道。 (五)池水水質消毒液投入口位置應設置在游泳池水水質凈化過濾裝置出水口與游泳池給水口之間。
第十六條 游泳場所消毒
(一)人工游泳場所每班開場前和散場後均應對游泳池外沿、池邊走道及衛生設施進行清掃、擦洗或沖洗一次。發現有污染時,用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後再進行擦洗。 (二)淋浴室應經常刷洗,地面要定期消毒。更衣櫃應於每日開放結束後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公共衛生間和垃圾箱(桶)應每天及時清洗消毒,防止孳生蚊蠅。 (三)飲水、消毒、搶救等設施設備以及急救室應定期做好清潔消毒。
第十七條 設備設施維護
(一)人工游泳場所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補水、保暖通風等設備設施應齊備完好,應建立並執行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做好相應記錄。 (二)設施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及時檢修,採取應急處理措施,確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水循環設備檢修超過一個循環周期時,不得對外開放。
編輯本段第四章 衛生管理
第十八條證照管理
游泳場所及從業人員應證照齊全,衛生許可證應懸掛在場所醒目處。
第十九條 機構及人員職責
(一)游泳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該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場所的衛生管理負全面責任。 (二)游泳場所應當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設立衛生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或部門,明確衛生安全主管負責人,配備專(兼)職衛生安全管理人員。游泳場所水質凈化消毒、水質監測、督浴、浸腳消毒池、救生、巡視監護等崗位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並明確管理人員及崗位責任。 (三)游泳場所應做好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的組織安排工作,並根據健康檢查的結果,對患有不宜從事游泳場所服務工作疾病的,調離其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崗位。
第二十條 培訓、管理制度
(一)游泳場所應建立衛生及專業知識培訓考核制度,定期對本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衛生及專業知識培訓和考核並做好記錄。 (二)建立自身檢查制度,對場所衛生狀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操作衛生、日常清洗消毒等工作進行經常性檢查,並做好清洗消毒的記錄。 (三)人工游泳場所應設置專人負責池水凈化消毒工作,並配備足量、符合國家衛生要求的凈化、消毒劑。每場開放前、開放時均應進行池水余氯、PH值、溫度等檢測,檢測結果應公示並註明測定時間,且記錄備查,檢測結果應每月上報衛生監督部門。開放期間每月應由當地衛生檢驗部門進行檢測,並出具檢驗報告。游泳池每年開放前和連續開放期間應對衛生標准規定的全部項目進行檢測。 (四)天然游泳場所每年開放前應經衛生部門水質監測合格後方可對外開放,同時應根據國家有關標准要求中規定的項目定期進行水質檢驗,每月不少於1次,監測結果應向公眾公示。 (五)游泳場所應當建立禁止出租游泳衣褲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條 環境衛生管理
游泳場所應配備足夠、干凈的清掃工具,定期做好衛生清掃工作並做好記錄,及時清運廢棄物並統一處理。 第二十二條 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事故報告(一)游泳場所應當制定預防傳染性疾病傳播、氯氣泄漏等健康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當發生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時,應及時搶救受害者脫離現場,迅速送病人到附近醫療機構救治,採取預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繼發。 (二)游泳場所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是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責任人。當發生下列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時應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體育行政部門;導致死亡或同時發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時,事故報告責任人要在發生事故24小時內電話報告: 1.室內空氣不符合衛生標准所致的虛脫休克; 2.水質受到污染所致的介水傳染性疾病流行; 3.公共用具、用水和衛生設施受到污染所致傳染性疾病、皮膚病流行。
第二十三條 檔案管理
游泳場所應建立完善本單位衛生管理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有關證照: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以及崗位資質證明等。 (二)衛生管理制度:包括培訓考核制度、自身檢查制度、水質循環凈化消毒制度、水質監測制度、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換制度等。 (三)組織領導機構和人員崗位職責。 (四)預防控制傳染性疾病傳播的應急預案,健康危害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預案。發生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後的處理情況。 (五)各種操作規程:包括游泳池水循環凈化消毒操作規程、設備維護操作規程等。 (六)有關記錄:包括游泳池水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記錄、水質監測記錄、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換記錄、自身檢查記錄、培訓考核記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記錄等。 (七)有關資料及證明:包括相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衛生學評價資料;總平面布置圖;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布置圖;裝修原材料;池水循環凈化消毒裝置資料;有關消毒設施、消毒葯物、飲水設備等衛生許可證或衛生許可批件的復印件等相關資料。 各項檔案中應有相關人員的工作記錄並簽名,檔案應有專人管理,各類檔案記錄應進行分類並有目錄。有關記錄至少應保存三年。
編輯本段第五章 人員衛生要求
第二十四條 游泳場所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
(一)游泳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二)健康合格證明不得塗改、轉讓、倒賣、偽造。 (三)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二十五條 游泳場所游泳者的健康管理
場所入口處應有明顯「嚴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進入」的標志。
第二十六條 衛生知識培訓
(一)游泳場所從業人員應加強業務和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完成規定學時的衛生知識培訓,掌握有關衛生法規、基本知識和衛生操作技能等。衛生知識培訓每兩年進行一次。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應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二)對從事較強技術性工作的人員,如水質處理、消毒、監護和急救等人員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有關規定要求參加相關培訓合格後上崗。
第二十七條 個人衛生
游泳場所從業人員應備有兩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時應穿著整潔的工作服並佩戴標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不得留長指甲和塗指甲油。附錄(推薦的游泳場所、游泳池水清洗消毒方法)
一、游泳池水
(一)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 1.游泳池應當安裝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並能滿足水質處理的要求。游泳場所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設備應保持齊全完好,建立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做好經常性檢查、保養和維修並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檢修,發生故障時應有應急處理措施,確保各類設施設備正常運行,保持良好狀態。 2.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備安全可靠、操作和維修方便; (2)計量裝置的計量准確,且靈活可調; (3)投加系統能自動控制,且安全可靠; (4)加氯機至少設置一套備用,加氯機應有壓力穩定且不間斷的水源,加氯機的運行和停止應與循環水泵的運行和停止設聯鎖裝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 1.消毒劑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殺菌消毒能力強,並有持續殺菌的功能; (2)對水和環境無污染,不改變池水水質; (3)對人體無刺激或刺激性較小; (4)對建築結構、設備和管道腐蝕性小。 2. 在有條件和需要的情況下,可採用臭氧、紫外線或其它消毒方法。採用臭氧或紫外線消毒時,還應輔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續性。 3. 游泳池水(包括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離余氯量為0.3~0.5毫克/升計算確定,浸腳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離余氯量為5~10毫克/升計算確定,加葯時間最好在開放前1~2小時進行。游泳場所開放時,要定期測定游泳池水余氯,並做好記錄。有條件的,室內游泳場所開放時,每2小時測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場所開放時,每小時測一次余氯。 (三)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長藻類,池水中應加入除藻劑。若使用硫酸銅,其最大加葯量不應超過1.0毫克/升。
二、游泳場所消毒
(一)每班開場前和散場後均應對游泳池外沿、池邊走道及衛生設施進行清掃、擦洗或沖洗一次。發現有污染時,可用濃度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後,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應定期清潔消毒。 (二)淋浴室應經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濃度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櫃應於每日開放結束後做好清潔消毒,可用濃度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後,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衛生間(廁所)和垃圾箱(桶)應每天及時清洗,定期使用濃度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五)集中空調系統應嚴格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一)游泳場所提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應一客一換一消毒。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應設置專用的拖鞋洗消間或區域。 1.設置兩個洗消池或洗消桶,備有橡膠手套、消毒葯物、水源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潔液清洗拖鞋。 3.過水:在過水池或過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4.消毒:將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或消毒桶中,消毒液濃度及浸泡時間應當按使用說明嚴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時,浸泡液有效氯含量應達250-500毫克/升,浸泡時間不少於30分鍾; 5.保潔:從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沖洗干凈,去除殘留的消毒液,涼置10至15分鍾,待拖鞋干後放置保潔櫃或保管箱。 (三)杯具的清洗消毒:應按杯具洗消操作規程在專用的杯具洗消間內進行。 1.去污清洗:清倒杯中殘渣及茶水,然後在洗滌池中用洗潔液清洗,用清水漂洗杯具並注意洗刷杯口。 2.消毒:將杯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池內,消毒液濃度及浸泡時間應當按使用說明嚴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時,浸泡液有效氯含量應達250毫克/升濃度,浸泡時間不少於30分鍾;如使用電子消毒櫃,則可直接去污清洗後放入電子消毒櫃消毒。 3.過水:在過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去除殘留的消毒液。 4.保潔:消毒後的杯具應倒置放入保潔櫃內,保潔櫃內如果採用毛巾作墊子的,所墊的毛巾必須定期更換、清洗和消毒。
四、注意事項
(一)消毒劑應到證照齊全的生產廠家或經營單位購買,采購時應建立驗收制度並做好記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和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有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二)消毒劑置於有蓋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點應當通風、乾燥、陰冷、避光;建立消毒劑進出庫專人驗收登記制度,要詳細記錄消毒劑的名稱、數量、產地、進貨日期、生產日期、保質期、包裝情況、索證情況等,並按入庫時間的先後分類存放。 (三)在消毒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膠手套,避免與皮膚、黏膜直接接觸,如有條件,配製時可戴眼罩。
Ⅹ 安裝拖把池排水管距牆的距離多少公分水龍頭高度多少
安裝拖把池排水管距牆的距離25公分;水龍頭高度4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