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排廢水
A. 池塘排進污水了 怎麼處理凈化 急。急。急。。。。高手賜教
1、化糞池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
2、水很臭、顏色發混說明內水裡已經處於厭氧狀態。
3、該容類水處理應該採用曝氣方式,讓池塘內水的含氧量提高,利用池塘內的好養菌群氧化其中的COD類污染物。
4、曝氣處理後,池塘內氧氣增加,陽光好的話,具有光合作用的藻類就要繁殖了,水面發綠了說明池塘內氧氣增加,能夠養魚了。不過養魚前最好先測一下氧含量,防止含氧量低,引起魚苗的死亡。
5、曝氣設備採用養魚塘的通用充氧設備就行,就是那種電機帶著輪曝氣的那種。
B. 魚塘排灌水的問題
我認為在池塘邊打口井就可以,養蝦成本不低,打口井也花不了多少!有了這么一口井解決了排水和灌溉問題!
C. 我是做水產批發的,魚池的水能直接排進廢水溝嗎
應該是可以的,魚池的水也是可以直接排放的,魚池的水應該不是屬於被污染的水,只要是不是被污染的水就應該是可以排放的。
D. 求問魚塘底泥自動排污技術
您好,魚塘排污裝置包括敞口朝上的養魚池與浮子池,養魚池與浮子池的底部之間經連通管相連通,連通管底部設有排污口,排污口上鉸接有一開關門;浮子池的內部固連有一敞口朝上的圓筒,圓筒的底部同軸連通有第一細管,開關門的非鉸接端經沿第一細管底部敞口穿入的拉繩與圓筒內部的浮子相連接。魚塘排污裝置的排污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1)初始狀態時,開關門關閉在排污口上,養魚池與浮子池內部的液面因連通管保持齊平;2)浮子池內部的水從細管由下往上逐漸沒入圓筒內部,當圓筒內部液位上升到某一位置時浮子上浮,浮子經拉繩帶動開關門沿其鉸接端往上轉開,排污口開始排污;3)浮子池內部的水快速沿排污口排出,圓筒內部的水因底部細管排水緩慢,此時開關門沿鉸接端緩慢關閉;4)當開關門旋轉關閉到某一角度時,由於養魚池內的水仍不斷朝排污口排污,部分污水沿開關門頂部流往遠離養魚池的池壁,再反彈回來沖擊開關門頂部表面,當該沖擊力與開關門重力的合力大於浮子浮力時,開關門被迅速關閉,同時浮子被迅速下拉堵住細管;5)由於開關門被迅速關閉,養魚池內的水由下往上沖往浮子池,在沖力作用下,浮子池的液面暫時高於養魚池的液面,隨著浮子池液面回落,回落的水流將吸附在養魚池底部過濾網上的污垢、魚類沖散,避免堵塞,隨著時間推移,浮子池的液面又與養魚池的液面齊平;6)浮子池內部的水再次從細管由下往上逐漸沒入圓筒內部,當圓筒內部液位上升到某一位置時浮子上浮,又重復以上步驟進行再一次的排污過程。謝謝。
E. 企業排放廢水及生活廢水到養魚塘 是否會造成魚死亡是否正確該找何部門解決此問題
污水和廢水處理達標後排放對魚影響較小,如果企業廢水中含有重金屬是會在魚體內累積,不會造成立即死亡。是否會造成魚死亡還得看廢水水質。
F. 魚塘污水能直接排入河道嗎
不可以。污染的水要經過處理達標才能排放。
G. 魚塘里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在河裡嗎
不適合,魚塘的污水不能直接排放的河裡,只能放回魚塘。
H. 怎樣處理高密度養魚廢水
一、水產養殖需要過環保關
在過去,養魚幾乎跟環保沒有什麼關系。但現在不一樣了,不僅魚塘的水不能夠外排,即使是存留在自己魚塘中的水質如果不做防滲防溢處理,環保也是一樣要管的。
特別是現在隨著高密度魚蝦、蛙、龜鱉等的養殖,大量飼料的投喂帶來了更嚴重的水質污染,不僅養殖水質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磷等濃度高,腥臭味和藻類也非常嚴重,導致水產動物疾病頻發,不斷用葯,但還是控制不住大量的死亡等情況。最關鍵是,這種惡劣的水質由於需要大量的不斷換水,導致帶來的環保問題非常嚴重,環保部門目前已經嚴格進行管理。對現有的魚塘要求整改、對新建的魚塘必須通過評審(建設時需要提供廢水的處理工藝等)才能進行養殖。
二、低成本解決工藝達到的效果
小編下面就給大家提供完整的低成本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工藝,這個工藝不僅僅是給環保看的,關鍵是非常實用,廣泛用於高密度養殖各種魚類、蛙類、龜鱉類等,運用後能夠達到如下效果:
1.養殖環境腥臭味下降80%以上。
2.養殖水質改善明顯,減少換水頻率。
3.水產動物腸道和皮膚疾病顯著減少,死亡率明顯減少。
4.廢水通過幾個簡單的水池處理即可達到農灌水標准(COD、氨氮、總磷、懸浮物達標)。
三、基本的設施
除正常的水產動物養殖的基本設施外,還需要3個廢水沉澱微生物處理池,以及水稻田和普通魚塘作為輔助(因為當前的大部分地方環保政策,即使處理達標也不可以對外排放,但排放到自己的水田或一般以低密度且水草為主的魚塘中,再排出到外面或者循環使用就沒有問題)。
四、實施說明
1.新水入口處長期滴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每1500立方水體每3天使用1kg)或者每5-10天使用1次「富養魚塘強力凈水劑」(每1500方水體每天使用500g的量)。確保高密度水產養殖池水不富營養化,這樣可以減少換水頻次和用水量。這些微生物菌劑不會對水產動物產生副作用,還有保護皮膚等的功效,且水體活爽度明顯改善,腥臭味顯著降低。
2.飼料中長期添加專業復合益生菌「高密度水產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500g拌料100公斤,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節約飼料成本,能夠從源頭減少排放,且對水產動物腸道保健效果顯著。
3.集污池根據實際情況是否做固液分離,無很多渣和大的固態物可以不用固液分離。在這個地方需要長期加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激活菌液,在這里根據廢水的濃度調節加入量,一般1kg「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可以處理500立方左右甚至更多。3級沉澱微生物處理池大小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日換水1000立方為例,每個處理池大約在300-500立方即可。每個池用一半面積(出水口方向)種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蘆)用於提高凈化能力。
4.凈化池其實就是種植水稻等水田或者種植水草低密度養魚的水池,通過前面的處理只需要稍微有一定的面積(原則上越大越好,分成多級更好)進行簡單的凈化即可達標農灌水標准,可以用於循環用水或者對外排放(如果允許的話)。
通過上述基礎設施與全程微生物技術的加入,就可以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且運用微生物產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使用後節約的飼料和葯物、減少死亡帶來的效益要遠遠大於投入的微生物使用產品的開支。
I. 生活污水是否可以排入魚塘
最好是不要,因為魚塘是養殖池塘,生活污水最好經過處理後再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