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塘可以養什麼魚
① 全是浮萍的廢棄魚塘能養什麼魚
可以養草食性魚類,例如草魚,魴魚。但水質,水深要達標。搭配少量鯉魚,鰱魚。
浮萍別稱「青萍」,屬浮萍科浮萍屬,植物體葉狀,浮生於水面。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口感好、營養豐富,故可作豬和家禽的飼料,也是草魚魴魚最愛吃的青飼料之一。給草魚長期飼喂浮萍,可起到加快生長的目的(其飼料系數大約為1∶30左右),為草魚養殖提供充足的青飼料,可大大減少投入,提高經濟效益,
② 生活污水池裡適合養什麼魚
鯰魚比較好,是否能夠食用那就不好說,看你的水質污染程度而定。
③ 養什麼魚能吃魚塘中的垃圾跟凈化水質的
很少有魚是可以凈化水質的,例如清道夫魚。植物有很多可以凈化水質可能。例如水葫蘆,荷花。凈化水質,先得控制污染源,然後采水樣化驗是不是含有有毒礦物質,如果含有有毒礦物質就得對症下葯,種水草來凈化水質效果比養魚凈化要明顯,比如,水葫蘆荷花吸收重金屬能力更強但種植難度大了點,密植的話荷桿的刺會傷魚。
拓展資料
水質(water quality )水體質量的簡稱。它標志著水體的物理(如色度、濁度、臭味等)、化學(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含量)和生物(細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的特性及其組成的狀況。
水質為評價水體質量的狀況,規定了一系列水質參數和水質標准。如生活飲用水、工業用水和漁業用水等水質標准。
未經人類活動污染的自然界水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動態特徵。物理特性主要指水的溫度、顏色、透明度、嗅和味。水的化學性質由溶解和分散在天然水中的氣體、離子、分子、膠體物質及懸浮質、微生物和這些物質的含量所決定。
天然水中溶解的氣體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溶解的離子主要是鉀、鈉、鈣、鎂、氯、硫酸根、碳酸氫根和碳酸根等離子。生物原生質有硝酸根、亞硝酸根、磷酸二氫根和磷酸氫根離子等。此外,還有某些微量元素,如溴、碘和錳等。膠體物質有無機硅酸膠體和腐殖酸類有機膠體。懸浮固體以無機質為主。微生物有細菌和大腸菌群。
④ 污水塘可以養什麼魚
可以養黑魚
⑤ 洗衣機流的廢水可以養什麼魚
洗衣機流的廢水是有污染的,活魚呼吸到廢水必魚無於,所以洗衣機流的廢水可以養死魚。
⑥ 在天然水唐里可以養什麼魚
這要根據你水塘的水體大小、水質、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因素而定。一般水質如果沒問題,像鯉魚、鯽魚、鰱魚、泥鰍等常見魚類都可以養。只是密度大了就要增氧,還要投喂飼料,不然生長緩慢。
⑦ 臟水裡能養什麼魚
鰱魚,黃鱔,泥鰍,黑魚
⑧ 沉澱池裡能不能養魚能養什麼魚
保持魚的良好生活抄是需要一個很復雜的生態系統。沉澱池可以養魚,但是僅僅經過二級處理的水對魚的健康是很有害的。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合物長期累積在生物體內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尤其是國外對異性化合物的研究較多,這些物質的危害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在國外早期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有的市長為了顯示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是多麼的清澈,拿起量筒就喝,但是現在他們都不那麼做了。沉澱池養魚也是這個道理。記住:沉澱池只是沉澱池,別的什麼也不是。
⑨ 死水塘可以養什麼魚
死水塘由於換水不便,水質一般都較肥沃,水中藻類等天然餌料豐富,所以,在養殖品種的選擇上應以耐低氧的鱅魚、鰱魚、鯉魚、鯽魚等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為主,夏季高溫季節在不投放任何餌、肥料的前提下,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都較高;而草魚、團頭魴等草食性魚類可少放或乾脆不放,避免草食性魚類產生的大量糞便加重塘水的污染程度。建議養殖品種搭配比例為鱅魚30%、鰱魚40%、鯉魚20%、鯽魚10%,並挑選大規格魚種進行放養,要求鰱、鱅魚尾重0.2~0.4千克。每畝池塘放養量控制在400~600尾,具體根據池塘的蓄水能力和水位深淺調整。
死水塘養魚技術措施要點:
1.清塘消毒
對死水塘而言,原有的存塘水尤為珍貴,應加以利用,不能白白浪費掉,故年初進行清塘消毒時,應採用帶水清塘,而摒棄干法清塘。在清塘劑的選擇上,優先使用塊狀生石灰,化漿後立即全池潑灑,既能殺菌消毒又能改良塘底淤泥的理化特性。生石灰每畝水面具體用量為:水深30厘米時用80千克,水深1米時用120~150千克,水深超過1米時最多用200千克。在清塘消毒的同時加固、加高塘埂,堵塞所有漏水孔洞,為魚塘的順利蓄水做好准備。需要注意的是,露出水面的塘埂內壁也應潑灑生石灰,以增強清塘除害的效果。
2. 魚種放養
帶水清塘消毒後7~10天就能進行魚種放養,不用像干法清塘消毒要等塘水慢慢蓄到一定深度後才能放養。
死水塘由於換水不便,水質一般都較肥沃,水中藻類等天然餌料豐富,所以,在養殖品種的選擇上應以耐低氧的鱅魚、鰱魚、鯉魚、鯽魚等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為主,夏季高溫季節在不投放任何餌、肥料的前提下,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都較高;而草魚、團頭魴等草食性魚類可少放或乾脆不放,避免草食性魚類產生的大量糞便加重塘水的污染程度。建議養殖品種搭配比例為鱅魚30%、鰱魚40%、鯉魚20%、鯽魚10%,並挑選大規格魚種進行放養,要求鰱、鱅魚尾重0.2~0.4千克。每畝池塘放養量控制在400~600尾,具體根據池塘的蓄水能力和水位深淺調整。
3. 餌料投喂
應盡可能提高投入池塘內的各類餌料的利用率,避免浪費和剩餌對本來就不多或交換不便的水體造成污染。在氣溫較低、水體較清瘦的春季或初夏,草類可多投些,魚類攝食後產生的糞便可培肥水質、提高塘水水溫,促進鰱、鱅魚的快速生長。隨著氣溫的升高,特別是在盛夏高溫階段,池塘水體的透明度降低,此時應少投或不投草類和其他農副產品廢棄物,有條件的可選用顆粒配合飼料。氣溫降低後再適當多投喂,使魚體快速增重。
4. 水質調控
死水塘中的水一般不要隨便外排,平時盡可能保持深水位。在多雨的夏季和預期有雨水補充的情況下,可排掉部分較濃的老塘水,這樣可增加池水的透明度和提高溶解氧水平,改善水體環境。有條件的可在池塘中安裝增氧機,在天氣惡劣或突變時定期開機增氧,避免發生缺氧或泛池。對常有生活污水進入的塘口,應避免一次性大量進水,引起水體水質突變。在水質調節上,推薦使用微生態制劑,每15天或20天使用1次。
5. 病害防治
死水塘養殖要更加註重魚病的預防,提前做好防病措施的落實。在發生寄生蟲性疾病時,應避免採用多次重復全池潑灑殺蟲劑的常規治療方法,以免有毒成分逐漸累積,給水體水質造成長時間的毒害,對魚類的生長也不利,可改用內服殺蟲葯物拌餌投喂的方法,同樣能達到治病的目的。如治療錨頭鰠病,一般採用外潑晶體敵百蟲、氯氰菊酯或阿維菌素溶液來治療,但也可採用魚蟲凈(主要成分為復方阿苯達***)等拌餌投喂的方法,不僅用量省、成本低,而且對水體中藻類等的生長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在發生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時,治療同樣以內服給葯法為主,如內服恩諾沙星、三黃粉等,外潑給葯法為輔。另外,掛袋法也是較好的魚病防治方法。給葯途徑的改進,目的是盡可能減小治病用葯對水體產生的影響,維持池塘水質的相對穩定。
6. 捕大留小
因鰱、鱅魚魚種規格較大,經過2~3個月的精心飼養,6月份以後就可將部分已達上市規格的鰱、鱅魚捕撈上市,此時是魚類上市的淡季,魚價相對較高。捕大留小還能降低了池塘的總載魚量,騰出水體空間促進小規格魚類快速生長,減少魚類缺氧等突發事故的發生概率。如果有條件,捕撈後還可再套養一些當年繁育的夏片魚種,培育後作為第二年的魚種。
⑩ 我家有個養豬場後面有個污水池能養什麼魚
這是很好的想法,雞糞喂豬、豬糞種草、草喂魚是很好的生態鏈。不要讓豬糞直接流入魚池,挖個坑進行收集,再將糞便掏出堆放,坑中剩餘糞尿可兌水種魚草,堆放糞便大部分也用來種魚草或賣掉,乾燥了的可少量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