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污水站污泥解體

污水站污泥解體

發布時間: 2021-03-22 16:12:22

⑴ 工業污水好氧池污泥突然解體是什麼原因湖北哪家公司可以解決問題

(1)既然您確認為活性污泥中毒導致污泥解體,消除中毒原因是必須要做的。
(2)離驗收還有20天,消除中毒物質的影響,再次啟動應該還來得及的。
武漢格林環保的工藝還不錯,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污泥解體了怎麼辦

先找原因,一般來說有兩種1碰到了有毒物質,找出毒源限制進水2負荷太大,這個簡單,直接減小水量加點麵粉悶曝

⑶ 污水處理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污泥解體有什麼指示菌種嗎

廢水生物處理是利用有關微生物的代謝過程,是對廢水中有機物進行降解或轉化的過程。微生物在降解有機物的同時其本身也得到了增殖。污泥膨脹有兩種類型,一是由於活性污泥中大量絲狀菌的繁殖而引起的污泥絲狀菌膨脹,二是由於菌膠團細菌體內大量累積高粘性物質(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脫氧核糖等形成的多類糖)而引起的非絲狀菌性膨脹。

污泥絲狀菌膨脹可根據絲狀微生物對環境條件和基質種類要求的不同而劃分為五類類型:

(1)低基質濃度型;

(2)低溶解氧濃度型;

(3)營養缺乏型;

(4)高硫化物型;

(5)pH不平衡型。

在實際運行中,一般以污泥絲狀菌膨脹為主,佔90%以上。發生污泥膨脹時,主要有以下特徵

(1)二沉池中污泥的SVI值大於200ml/g;

(2)迴流污泥濃度下降;

(3)二沉池中污泥層增高。


污泥膨脹相關理論:

(1)A/V假說:當混合液中基質收到限制或控制時,由於比表面積大的絲狀菌獲取基質的能力要強於菌膠團,因而菌膠團受到抑制,絲狀菌大量繁殖;

(2)動力選擇性理論:以微生物生長動力學為基礎,根據不同種類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最大比生長速率和飽和常數,分析絲狀菌與菌膠團的競爭情況;

(3)飢餓假說: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菌膠團細菌,第二類是具有高基質親和力但生長緩慢的耐飢餓絲狀菌,第三類是對溶解氧有高親和力、對飢餓高度敏感的快速生長絲狀菌;

(4)存儲選擇理論:在底物風度的狀態下,非絲狀菌具有貯存底物的能力,而被貯存物質在底物匱乏時能夠被代謝產生能量或合成蛋白質。但是一些絲狀菌也具有底物貯存能力,底物貯存能力不能完全用來解釋污泥膨脹機理;

(5)氮氧化氮假說:CASEY提出低負荷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污泥膨脹假說,如果缺氧區的反硝化不充分,導致好氧區存在亞硝酸氮,那中間產物NO、N2O就會抑制菌膠團的好氧細胞色素,進而抑制其好氧情況下的基質利用,相反一些絲狀菌只能將硝酸氮還原為亞硝酸氮,因此不會在反硝化條件下胞內積累NO和N2O,絲狀菌就不會在好氧段被抑制,因而更具競爭優勢。亞硝酸與SVI有一定的正相關性。沉澱性能良好的污泥粒徑分布較廣,且以球菌為主,膨脹污泥的粒徑大都在10μm以內,污泥較為細碎。


影響污泥膨脹的因子:

1、溫度

低溫有利於絲狀菌生長,Daigger等人發現10℃容易導致絲狀菌性污泥膨脹,而污水溫度提高到22℃則不容易產生污泥膨脹現象;

2、pH 值

活性污泥微生物適宜pH范圍為6.5~8.5,pH小於6時,菌膠團活性減弱,生長受到抑制,但絲狀菌能大量繁殖,取代菌膠團成為優勢種群,污泥的沉降性能明顯變差並發生污泥膨脹。pH值低於4.5時,真菌完全占優勢。

3、DO

低DO是引起絲狀菌污泥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若DO成為限制因子,菌膠團生長受抑制,而絲狀菌因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更易獲得溶解氧進行生長繁殖,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具有低Ks的絲狀菌在低基質濃度下,具有比菌膠團高的比生長速率,這可以解釋基質限制、溶解氧限制和營養物質限制引起的污泥膨脹現象。只要溶解氧成為限制,任何負荷下都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水處理中DO控制在2左右,太高太低都容易引起污泥膨脹。

4、F/M

低負荷情況下,由於絲狀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低Ks,其對碳源有較強的親和力,優先利用碳源,造成競爭優勢。低F/M經常出現在完全混合式曝氣池、大迴流比的氧化溝(如卡魯薩爾氧化溝)、沿程分散進水曝氣池中;低負荷容易引發絲狀菌污泥膨脹,高負荷容易引發污泥粘性膨脹。負荷分布不均,好氧區一直處於低負荷運行狀態易造成絲狀菌大量增殖。

Li等人對膜生物反應器內污泥負荷參數的影響研究表明,當F/M<0.2kg/kg.d時,容易引發污泥膨脹;Pan和Su等人將污水通過好氧選擇器進入膜生物反應器,將F/M調整到0.4kg/kgd,有效的控制了污泥膨脹;而Laitinen和Luonis等人則是利用缺氧選擇器,加強反硝化除磷作用,有效解決了污泥膨脹。

高有機負荷下,反應器內底物充裕,在這種情況中菌膠團比絲狀菌具有更強的吸附與存貯營養物質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高濃度的底物迅速增殖,具有較高的比生長速率,抑制了絲狀菌的生長,但是如果DO濃度不夠,在0.5mg/L以下,菌膠團在低溶氧的條件下增殖受到抑制,而絲狀菌由於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即使在低溶氧的條件下也能獲得氧,其增殖速率明顯高於菌膠團,發生高負荷低DO下的污泥膨脹;低負荷下由於長時間缺少足夠的營養物質,菌膠團生長受到抑制,而絲狀菌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其菌絲會從菌膠團中伸展出來以增加其攝取營養的表面積。

由於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條件不盡相同,研究結果也很不一致尤其是關於有機負荷與污泥膨脹關系的說法也比較混亂。高低有機負荷都可能引起污泥膨脹,Ford和Eckenfeilder等人發現高低負荷下都可能發生污泥膨脹,Palm等人認為根據負荷不同,在任何DO濃度條件下都可能發生膨脹,Chudoba等人認為即使對於推流式曝氣池,雖然沿吃長方向存在著高的濃度梯度,但在高負荷下也會發生污泥膨脹。

5、N、P營養物質

通常認為污水中BOD5:N:P=100:5:1為微生物的適宜比例。N、P含量不均衡的廢水,會引發絲狀菌與非絲狀菌膨脹,絲狀菌膨脹:有研究發現在缺N的情況下,由於絲狀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低Ks,其對N、P等營養物質有較強的親和力,優先利用營養物質,造成競爭優勢;非絲狀菌污泥膨脹:BOD5/N為100:3時,菌膠團未能有充分的N完成代謝,於是把有機物以高親水性的多糖胞外聚合物(EPS)的形式貯存在胞外。因此要降低進水C/N比。

6、微量元素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會助長絲狀菌的過量生長,這可用痕量金屬缺乏症理論分析。由於絲狀菌具有比菌膠團更大的比表面積,其在痕量金屬含量不足時比後者具有更大的對痕量金屬的吸附能力,從而抑制了菌膠團的生長。

7、有毒物質

當有毒工業廢水進入污水廠時,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要出現中毒現象,Novak在對非絲狀菌膨脹的研究中發現,菌膠團吸收污水中的有毒物質後,粘性物質分泌減少,生理活動出現異常,可能引起污泥膨脹。


污泥膨脹解決辦法:

1、應急措施:

(1)增加絮凝劑,如投加硅藻土、粘土、厭氧污泥、金屬鹽類、混凝劑,如投加鐵鹽(氯化亞鐵5~50mg/L)、鋁鹽(礬土10~100mg/L)。

(2)採用消毒氧化劑,如採用迴流污泥加氯措施,投加量一般為2~10kgCl2/1000kg干污泥,既可控制曝氣池污泥膨脹也可對二級處理出水消毒,同時使控制污泥膨脹所需要的加氯量最少。銅離子濃度在0.75mg/L時或食鹽濃度為4g/L時對抑制絲狀菌污泥膨脹效果良好。但是此法治標不治本。

2、改變工藝

(1)設置選擇器,選擇器是曝氣池之前或前段設定的高有機負荷區(接觸區),為菌膠團細菌提供高濃度的可吸收的溶解底物,以提高其攝取和貯存能力,使其在與絲狀菌的競爭中處於優勢。

(2)此外改變反應器形式,如將完全混合曝氣池改為推流式曝氣池,連續進水改為間歇進水。絲狀菌幾乎都不能在完全無分子氧的環境中吸收底物,這使得通過脫氮和除磷過程而利用底物的功能菌迅速增殖,所以A/O和A/A/O系統能有效控制絲狀菌污泥膨脹。在A2/O工藝中,厭氧、缺氧區不利於絲狀菌增殖,如果在好氧段能旁流一部分進水提供碳源,則絲狀菌在整個系統中都處於不利狀況。

(3)工藝運行調控:由於污水腐化產生的膨脹,可以對消化污水預曝氣,沉澱池中污泥應及時刮除;N、P缺乏的污水,可及時投加尿素、銨鹽、化肥或與生活污水混合,使BOD5:N:P=100:5:1左右;缺氮時可從污泥消化池往曝氣池投加高含氮污泥上清液;低溶解氧可以增加供氧,採用表面轉刷曝氣的氧化溝,欲提高DO,可通過提高出水堰的高度,以提高轉刷的吃水深度的方法,強化轉刷的曝氣能力;低負荷導致的污泥膨脹,可以適當提高F/M;高負荷污泥膨脹,可射流曝氣剪切絲狀菌,射流高的傳質效率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增加水力剪切力:通過曝氣時產生的強水力剪切作用使蓬鬆污泥自聚、密實,同時使絮團表面不穩定的絲狀菌脫落。

(4)在完全混合曝氣池中負荷0.1~0.5kgBOD5/(kgMLSSd)都發生膨脹,而推流式中污泥負荷大於0.5kgBOD5/(kgMLSSd)才發生膨脹,而間歇式反應器內沒有發現膨脹現象;變化的水力負荷造成SVI上升,具體分析為高負荷、低溶解氧刺激了絲狀菌的生長,且絲狀菌生長的不可逆性,造成污泥膨脹,特別是當有機物濃度劇增時極易引起污泥膨脹;污泥有機負荷為0.5kg/kgd,並且DO在2mg/L時,可以有效的控制絲狀菌的生長。

(5)低負荷引起污泥膨脹的恢復:加大污泥負荷,利用在高底物濃度的環境條件下,菌膠團的貯存能力與最大比生長速率均比絲狀菌的高這一特點,在反應器中創造出有利於菌膠團生長繁殖的生態環境,使其取代絲狀菌逐漸成為污泥中的優勢菌種,從而使發生膨脹的污泥逐漸恢復正常。

(6)增大污泥迴流量有利於提高菌膠團細菌攝取有機物的能力並且增大與絲狀菌的競爭力度,抑制絲狀菌的膨脹。絲狀菌的生長速率小於非絲狀菌,長SRT有利於絲狀菌的生長,因而增加排泥量,可以有效排除池內過多絲狀菌。並且長泥齡情況下,發生污泥老化,老化的污泥活性不夠,競爭不過絲狀菌,會使絲狀菌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3、污泥膨脹自然消除的原因:污泥膨脹導致污泥的大量流失,使MLSS濃度降低,其結果是在其它條件不變時,有機負荷提高,DO上升,OUR減小,這都有利於抑制絲狀菌的增殖。


其他污泥膨脹原因

1、一般認為懸浮固體少而溶解性和易降解的有機物較多,特別是含低分子量的烴類、糖類和有機酸等容易發生絲狀菌膨脹,例如啤酒、食品、乳品、造紙廢水;絲狀菌對高分子物質的水解能力弱,較難吸收不溶性物質,對低分子有機物可直接作為能源加以利用,最有代表性的絲狀菌是球衣菌屬,它能將葡萄糖、蔗糖、乳糖等糖類物質直接利用,當廢水中含有可溶性有機物多時,易誘發絲狀菌膨脹,而不溶性有機物作為去除對象的廢水則不易產生污泥膨脹。Van等發現葡萄糖、乙酸鹽這些低分子可溶性有機物容易引起污泥膨脹,而大分子澱粉不易引起污泥膨脹;

2、腐化的污水,還有大量硫化氫的污水,污水在下水管和初沉池等貯存設施中,停留時間過長,發生早起消化,使pH下降,產生利於絲狀菌攝取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機物和硫化氫,引起硫代謝絲狀菌。但是硫化氫大部分是厭氧發酵中的副產物,而厭氧發酵會產生大量小分子有機酸,這些是污泥膨脹的主要原因;

3、一些厭氧裝置雖然出水含有大量硫化氫,但是揮發性有機酸濃度很低時也不會發生污泥膨脹,當揮發性有機酸達到一定濃度時,其中主要的低分子有機酸(乙酸、丙酸)易於降解,因此造成耗氧速率的增加,引起DO限制膨脹。

詳情請參考:《污泥膨脹原因和解決辦法》

http://tyh.1.blog.163.com/blog/static/7414591020145173347324/

⑷ 污泥解體後怎麼辦

一點建議:
1、廢水中存在難生化的新污染物,有毒性物質的可能,確定主要污染物的指標是否高出生物降解的可能,已經形成抑制。容積負荷不低,生活污水也沒有這么高的負荷,不能成級數的增加。
2、冬季運行溫度較低,營養鹽N/P的控制。控制進水濃度,樓上說的很好,悶它一段時間。
3、 控制ph.
4、水濃度偏高,建議畫出水解酸化部分,正要厭氧停留時間不能保證。
再確定原因後再討論污泥的增加,可能不會解決真正的問題。檢測出水進水的主要的污染物濃度。很可能是這方面的原因。泡沫的問題,可能就是生物性解體泡沫,污泥持續的解體,還會出現。氣浮的效果不好,可能是氣浮的運行有問題,或者是污泥解體殘體不多,已經完全的無機化, 但是控制好葯劑的投加,是可以去掉的。

水質混濁、絮體解散,處理效果降低既是污泥解體現象,運行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
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謝功能受到損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凈化活性和絮凝活性。多數情況下為污水事故性排放所造成,應在生產中予以克服,或局部進行預處理;正常運行時,處理水量或污水濃度長期偏低,而曝氣量仍為正常值,出現過度曝氣,引起污泥多度自身氧化,菌膠團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體,進一步污泥可能會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此時,應調整曝氣量,或只運行部分曝氣池。

⑸ 污泥解體的解決辦法

兩級接觸氧化法(填料為軟性纖維)處理酒精廢水,廢水COD:2000-3000mg/L,PH:4.0-4.5,設計時的容積負荷15CODKg/m3.d(我們一直持懷疑態度),原設計流量為80m3/d,調試近兩年來,一直達不到一級排放標准。現在流量控制在20-30m3/d,現在的況狀是由於污泥解體,造成廢水處理效果極差,兩級生化池COD去除率不足20%和10%,調試期間營養鹽及DO的控制一直正常。還有一種現象是兩級生化池的泡沫從去年夏天至現在一直無法解決,有時泡沫顏色呈白色,有時呈黃褐色,一但生化池湧出上述泡沫,很快污泥 效果將變得很差。由於污泥不沉降,二沉池水混濁,接下來的氣浮池入口水也很差,氣浮效果體現不出來,出水COD已達1000mg/L.

⑹ 造成污泥解體的原因是什麼

污泥解體是在活性污泥法進行污水處理中出現的水質渾濁,污泥絮凝體微細化,處理效果變壞的現象。
工業污水處理過程中,導致這種異常現象的原因有運行中的問題,也可能由於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質。
運行不當,如曝氣過量,會使活性污泥生物——營養得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體縮小質密,一部分則成為不易沉澱的羽毛狀污泥,此時處理水質渾濁,SVI值降低。
當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質時,微生物會受到抑制或傷害,凈化能力下降或完全停止,從而使污泥失去活性。

⑺ 什麼原因會導致污泥解體,什麼原因又會導致污泥老化

運行不當,如曝氣過量,會使活性污泥的生長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體一部分變緻密,另一部分則成為不易沉澱的羽毛狀污泥,處理水水質渾濁,SVI值降低.
當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質時,微生物會受到抑制或傷害,凈化功能下降或完全停止,從而使污泥失去活性.
一般可通過顯微鏡觀察來判別產生的原因.如果是運行方面的問題,應對污水量、迴流污泥量和排泥狀態以及SV、MLSS、DO等多項指標進行檢查,加以調整.當正確是處理水中混入有毒物質時,應考慮這是否是新的工業廢水混入的結果,需查明來源,責成其按國家排放標准進行局部處理.

⑻ 污泥膨脹,污泥解體了,可以往曝氣池內加入少量PAM葯劑嗎

可以的。PAM聚丙烯醯胺污水處理運行良好時,正常活性污泥的外觀呈褐色,稍有黴菌臭;鏡檢時,大部分是集體菌體,游離菌體少,並有少量的絲狀菌,原生動物有游泳纖毛蟲類和有柄纖毛蟲類;活性污泥指數為50~200時,上清液界面清晰且清澈;聚凝體密實大。若污水處理運行中出現異常,則有污泥膨脹、污泥解體等異常現象。現分析原因如下:
(1)PAM聚丙烯醯胺處理污泥不增長或減少的現象
污泥量長期不增加或增加後又很快減少了,主要原因:污泥所需養料不足或嚴重不平衡;污泥絮凝性差隨出水流失;過度曝氣污泥自身氧化。
解決辦法有:提高沉澱效果,防止污泥流失,如污泥直接在曝氣池中靜止沉澱,或投加少量PAM聚丙烯醯胺;投入足夠的營養量,或提高進水量,或外加營養(補充C、N或P),或高濃度易代謝廢水;合理控制曝氣量,應根據污泥量,曝氣池溶解氧濃度來調整。
(2)PAM聚丙烯醯胺溶解氧過高或過低
曝氣池DO過高,可能是因為污泥中毒,或培馴初期污泥濃度和污泥負荷過低;曝氣池DO過低,可能是因為排泥量少曝氣池污泥濃度過高,或污泥負荷過高需氧量大。遇到以上情況,應根據實際予以調整,如調整進水水質、排泥量、曝氣量等。
(3)PAM聚丙烯醯胺 污泥解體
水質混濁、絮體解散,處理效果降低既是污泥解體現象,運行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謝功能受到損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凈化活性和絮凝活性。多數情況下為污水事故性排放所造成,應在生產中予以克服,或局部進行預處理;正常運行時,處理水量或污水濃度長期偏低,而曝氣量仍為正常值,出現過度曝氣,引起污泥多度自身氧化,菌膠團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體,進一步污泥可能會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此時,應調整曝氣量,或只運行部分曝氣池。

⑼ 活性污泥解體出現在什麼時候

進水中含有對微生物有毒害或者抑製作用的物質;
長時間低負荷運行(即進水量不足或者濃度太低,無法滿足微生物新陳代謝需求);
曝氣過量,活性污泥過度氧化。

⑽ 污水處理中污泥解體的原因

運行不當,如曝氣過量,會使活性污泥的生長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而失去活性專,吸附能屬力降低,絮凝體一部分變緻密,另一部分則成為不易沉澱的羽毛狀污泥,處理水水質渾濁,SVI值降低。
當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質時,微生物會受到抑制或傷害,凈化功能下降或完全停止,從而使污泥失去活性。
一般可通過顯微鏡觀察來判別產生的原因。如果是運行方面的問題,應對污水量、迴流污泥量和排泥狀態以及SV、MLSS、DO等多項指標進行檢查,加以調整。當正確是處理水中混入有毒物質時,應考慮這是否是新的工業廢水混入的結果,需查明來源,責成其按國家排放標准進行局部處理。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