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農村污水
❶ 農村污水的處理有哪幾種模式
目前大多數村鎮採用的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有分散處理和集中處理兩種,有時也會採用管網截污的模式。
1、分散處理模式
村鎮居民的居住形式比較分散,相互的距離很比較遠,往往還有溝渠、橋路等橫穿村落中間,如果要將這些各自分散排放的污水集中起來處理的話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如果要集中處理的話就需要採取污水管道保溫和提升措施,這對農村的發展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投資,而是實施的難度也很大。所以分散處理模式還是比較經濟適用的,所謂的分散處理模式就是將各家的污水按照分區進行收集,每個區域的污水進行單獨處理。該模式的特點是布局靈活、施工簡單、管理方便、出水水質有保障。
2、管網截污模式
這是指接入城鎮市政管網,這對於靠近城鎮的村莊或者靠近城鎮污水管網的村莊來說是比較可行的,主要是將污水集中收集後接入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統一由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該處理模式的特點主要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統一管理方便等。
3、集中處理模式
污水集中處理模式就是通過在村內鋪設污水管網,將污水集中到污水處理站後再統一進行處理,這是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這種模式適用於村莊相對密集、規模較大、地勢平緩、經濟條件好的單村或聯村中的污水處理,它的特點是佔地面積小、抗沖擊能力強、運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質高、水質穩定等。
由環保產業人才網整理
❷ 農村污水主要有哪些處理方法
1.預處理技術
農村生活污水來源多且分散,建議遵循雨污分流原則。雨水通過管道或排水溝單獨收集,然後直接排入生態系統進行處理或灌溉農田等。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預處理,建議保留化糞池或村民門口附近的坑塘。化糞池不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通過微生物新陳代謝作用除去部分有機質。
新型化糞池,工藝流程為分離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該工藝無動力、低能耗、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但是化糞池存在清掏困難、產生惡臭氣體和堵塞管道等缺點。四川的排水主管部門建議用格柵沉砂池代替化糞池,在污水接入市政管網之前起到清除大的雜物和防止堵塞的預處理作用,而污水的可生化性並不受到影響,對村民門口附近的坑塘進行合理的改造,可以較容易實現這一目標。
青志鵬等設計了格柵沉砂池預處理裝置,清除大的雜物和沉砂,不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且降低了建設成本。
2.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態或膠體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無害物質。農村生活污水有機物含量相對偏高,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少。處理工藝常常以生物處理為核心。目前生物單元處理生活污水技術已經較成熟, 而且很多新型工藝不斷被研製出來。生物處理技術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2大類。
❸ 農村水污染主要有哪些特點
1.1 單個處理量小
農村居民居住相對分散, 單戶人口數較少, 生活污水人均排放量較小 (80~100kg/d) 、污水處理量也不是很大。一個200戶、1000人左右的自然村, 即使全部收集出水量, 也就100t/d左右。
1.2 日變化系數大
農村以農村居民為主、工礦企業少, 村民的生活規律相近, 污水的排放在清晨、中午、傍晚三個時間段水量相對較大, 而夜間的排水量小, 甚至可能斷流。污水排放具有水量變化幅度大、排水不連續的特點, 日變化系數為3.5~5.0。污水量季節變化也很明顯, 夏季污水排放量遠高於冬季。
1.3 可生化性較好
農村用水大部分是居民用水, 除糞尿、洗滌水、餐廚水外, 還有少許畜禽廢水, 基本上沒有化學成分污染物, 各種污染物的濃度較低, 污水可生化性也較強, 含營養物多。
1.4 收集難度大
農村村莊地形復雜, 坡度不一致, 戶與戶之間落差大, 加大了管網收集難度, 有的一個村管網收集需要跨橋、穿洞、泵引。大部分農村地區由於政府財力和家庭支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缺乏相應的管網建設, 而由政府出資建設的污水處理設施也常常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由於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作為運行及維護費用, 污水處理設施逐漸被停用。污水處理系統維護管理資金投入不足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是造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不能長期穩定、有效運行的重要因素。
❹ 常用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有哪幾種
常見的么AO、A2O、MBR、生物轉盤、潛流,基本就這些。前面3種最廣泛,南方地區江蘇、浙內江容的污水處理項目基本上都是前面幾種,當然還有人工濕地,河道一些曝氣技術,大多數是依靠生物處理方式的,脫氮除磷技術有很多,目前大多數還是用葯劑的。
❺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案有哪些
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包括化糞池、污水凈化沼氣池、普通曝氣池、序批式生物反應器、氧化溝、生物接觸氧化池、人工濕地、土地處理和生態塘等。
根據現場水質情況,排放要求,設備放置要求等確定處理方案·
農村污水處理
❻ 農村污水處理常用方法有哪些
(1)人工濕地處理系統。人工濕地是人為創造的一個適宜水生植物專或濕生植物生長的屬、根據自然濕地模擬的人工生態系統,它是由基質、微生物和植物按照一定方式配置而成,通過機制過濾、吸附、沉澱、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凈化。
(2)生態塘處理系統。生態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源,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作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殖,形成的人工生態系統。在太陽能的推動下,通過生態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轉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入塘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最後不僅去除污染物,而且以水生作物、水產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凈化的污水也作為再生水資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結合起來。
❼ 農村生活污水一般採用哪些污水處理工藝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包括化糞池、污水凈化沼氣池、普通曝氣池、序批式生物反應器、氧化溝、生物接觸氧化池、人工濕地、土地處理和生態塘等。可根據現場水質情況,設備放置要求,排放要求等來確認最終的處理方案
❽ 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有哪些
改革開放以來抄,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明顯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大力發展新農村或小城鎮建設,對於帶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的發展是一大戰略。但是,在發展農村經濟或小城鎮經濟的同時,又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是可續發展的又一大重大舉措。
我國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涉及到的環保問題,主要有農村污水污染和農村垃圾污染兩個方面。在農村污水污染方面,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牧養殖污水污染、農葯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業污染和其他污染。這些污染物與生活污水混合外排,所以農村污水實際上是上述污水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