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兩相厭氧反應器處理高濃度硫酸鹽廢水

兩相厭氧反應器處理高濃度硫酸鹽廢水

發布時間: 2021-03-22 18:27:22

水處理厭氧池裡的水的硫酸根高怎麼辦

本文研究了硫酸根對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的影響。利 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進行的連續流內試驗容發現: 硫酸根本身對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沒有毒性,但其還原產 物硫化氫是造成一個正常運行的厭氧反應器在加入硫酸根後 受到破壞的主要原因。在不控制硫化氫濃度時, 500mg/l硫 酸根使一個正常運行的厭氧反應器遭致完全破壞,失去降解 有機物的能力·而在用Fe2+或Zn2+控制硫化氫濃度時,硫酸 根達到1000mg/l對厭氧反應器出水TOC濃度及TOC去除率也無 不利影響,且在一定的有機物濃度、仃留時間及體積負荷下 含有適當硫酸根濃度的廢水經上流式厭氧污泥床處理後,出 水COD、SS、色度等指標均達到國家污水二級排放標准。 硫 酸根濃度大小對產氣率、有機氣化率均無影響,但硫酸根造 成無氧呼吸取代部分發酵,影響一部分產氫產乙酸的途徑而 從影響一部分甲烷的生成,隨著硫酸根濃度的增高,氣體中 甲烷含量逐漸下降而C02含量逐漸升高, 對含硫酸根的高濃 度有機廢水的厭氧處理可投加鐵鹽或鋅鹽使反應器正常運行 且鐵鹽較鋅鹽更為理想。 關鍵詞:硫酸根,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硫化氫、甲烷。

Ⅱ 高濃度硫酸鹽有機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一、物理化學來法
1、稀釋廢水中的自硫酸根
2、調高ph值
3、氣體吹脫法。主要吹脫工藝有幾種:
(1)內部吹脫法
(2)外部吹脫法
(3)預吹脫法
4、投加化學葯劑:
(1)投加鐵鹽
(2)投加SRB抑制劑
(3)投加Mg(OH)2鹼度
(4)投加石灰。
二、生物處理法
1、採用兩相厭氧工藝
(1)生物種群空間分離的工藝
(2)兩相厭氧+微電解組合工藝
2、採用高溫厭氧工藝
3、部分高含硫酸根廢水超越厭氧
答案來自環保通,了解更多可以到上面看看。

Ⅲ 什麼叫兩相厭氧反應器

兩相厭氧法是一種新型的厭氧生物處理工藝,1971年Ghosh和Pohland首次提出兩相兩相發酵概念,即把產酸和產甲烷兩階段獨立反應器在各自最佳環境條件並將兩反應器串聯形成兩相厭氧發酵系統即兩相厭氧流化床。
特點:1 產酸和產甲烷兩階段獨立,提高各自反應速率。
2 酸化反應器有一定緩沖作用,緩解沖擊負荷對後續產甲烷反應器的影響。
3 酸化反應器反應進程快,水力停留時間短,COD濃度可去除20%—25%,能夠大大減輕產甲烷反應器的負荷。
4 負荷高,反應器容積小,基建費用低。
射流循環新型厭氧生物流化床反應器以該反應器(JLAFB)為酸化相(或稱硫酸鹽還原相)厭氧顆粒污泥流化床(AGSBF)為產甲烷相組成兩相厭氧工藝處理高濃度硫酸鹽有機廢水

Ⅳ 污水處理入門必看的幾個關鍵點

1COD、CODcr、BOD、BOD5差別

B/C比是BOD5比CODcr,B不是BOD。以實例來看,如好氧進水CODcr=1000mg/L,BOD5=400 mg/L,出水CODcr=100 mg/L,BOD5=20 mg/L。那麼CODcr共去除900 mg/L,BOD5共去除不到400 mg/L。900-380 mg/L的CODcr怎麼去除的?

1))BOD-BOD5那一部分被生化;

2)污泥吸附(低負荷下要忽略些) 這個BOD5還是BOD都很復雜,出口的一般不是進水中的那些,而是基質、菌類的相關產物;詳細的說比較復雜,理解一二就可以,而且最主要的是認定不可降解的不會發生變化,其餘的可能都是變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是沒有變化的,除去吸附等等之類的作用,無論是厭氧還是好氧SMP都是一樣的。

一般情況,污水處理的CODcr可以達標,BOD5是都達標的。

2COD檢測方法的差別

嚴格規范的蒸餾法和快速消解法,以前者為准。操作中為了簡便想採取後者怎麼辦?取同濃度范圍內的實測水樣做兩種方法的對比試驗,找到二者的近似關系。

偷懶法:同濃度范圍內實測水樣,蒸餾一小時和蒸餾兩小時,對比試驗,找關系。

3關於溶解氧

好氧池中的溶解氧是曝氣設備供氧與有機物或無機物被活性微生物氧化或自然氧化兩種過程達到平衡之後的結果。或者可以說成曝氣供氧,發生生化或化學反應和散失兩個過程的殘余。所以曝氣池,控制溶氧2.0mg/L,只要設計與實際不差太多,那麼OK。

但是如果沒有持續的供氧,比如曝氣調節池的出水不在有氧氣供入(跌水曝氣之類的忽略),而有機物含量有比較高,碰巧還遇上可以利用氧的大量微生物(比如UASB污泥中的兼性細菌或者A池中的好氧細菌),那麼殘留的那一個左右的DO顯然不是成百上千的COD的對手。

4關於厭氧

厭氧是什麼?是UASB?是A2/O一部分?是水解酸化?是消化池?其實厭氧是一種生化反應的條件,它不是厭氧工藝,是厭氧的工藝。為什麼談到這個問題,歸根是有眾多諸如:XX厭氧和XX厭氧有什麼差異,溶解氧應該控制多少的問題;在這之前則需要搞明白厭氧這個條件是針對誰的。厭氧反應,主體是有機物逐步轉化為甲烷和CO2的過程,注意這里的「逐步」。

再者,很多人又說了厭氧反應器就得與空氣隔絕,所以要進行封頂。對此,想說以下幾點:

  • 說厭氧反應器,明顯沒搞懂厭氧的是什麼?厭氧的是反應器?是水?還是微生物?

  • 與空氣隔絕,這個更可悲了,姑且不說他分不清水中的溶解氧和微生物環境的溶解氧,單是溶解氧與空氣中的氧就搞不清楚。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曝氣設備的氧利用率,穿孔管3-5%,曝氣軟管8-12%,曝氣頭10-20%。如果空氣向水中溶氧那麼無敵,那麼我們對出售曝氣頭的該如何處置?

  • 對於封頂並不反對,厭氧消化池和EGSB等厭氧反應器都是利用封頂去收集沼氣,(當然UASB和IC不是,靠三分)還可以減少臭味擴散。不過把封頂放在廣泛使用的UASB上並且以此來隔絕空氣,實在是有些搞笑。

  • 下面再簡單科普下厭氧的工藝如何簡單識記:

    A、厭氧接觸:消化池+厭氧沉澱池+厭氧污泥迴流系統,這個與好氧工藝中的接觸氧化沒有關系,莫聯想到填料上。

    B、UA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污水從下而上穿過污泥床體,但是有很多UASB的布水器是位於池頂的,也不是UASB就沒有迴流。

    C、UBF:就是UASB+AF,形象點說UASB上面再加上填料層。

    D、EGSB:UASB拉高,做上迴流,上流速度比UASB高很多,要力圖控制污泥顆粒化。

    E、IC:甭管有沒有外迴流(水泵迴流),有內迴流就行。

    F、ABR:上下折流板。

    有關厭氧產甲烷去除水中有機物的原理在這里也多說幾句。

    先是「厭氧產甲烷」,厭氧過程,如果我們不談釋放磷,常見的是水中有機物厭氧發酵的過程。有機物好氧發酵的過程,大家都清楚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進入水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氧化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變成CO2和H2O,使得(還原性的)COD得以氧化去除。所以很多人理所應當的認為,厭氧是個還原反應嘍。

    這就有必要讓抱有該觀點的朋友先回憶一下初中化學,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可以剝離開嗎?

    顯然是不能的,厭氧也是,在進行到產甲烷之前的厭氧發酵過程,基本上是有機物自身相互的氧化和還原(這話說得並不嚴謹,但是方便理解),也就是說有機物本身是還原性的,它反應之後變成一部分還原性更強,一部分還原性相對弱一些的兩種有機物,而這總體上相抵消。所以如果厭氧發酵未到產甲烷地步,COD變化可以忽略不計(這就是水解酸化COD去除率低下的原因)。

    當這個過程進行的非常徹底時,產物逐漸轉化為CO2和CH4,主要體現還原性也就是導致水中COD的甲烷因為溶解度低,脫離水相,這是產甲烷過程去除有機物COD的原因。

    5

    關於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的目的是改善生化性,為下一個生化處理單元服務,其評價指標有酸化度、pH、B/C、COD去除率等,其中COD去除率是裡面可靠性最差的。

    對於在上一環節說到的「水解酸化COD去除率低下」,有水友可能要反駁說「我的水解酸化去除率不低下呢」;對此,澄清下這一水解酸化去除率是從哪裡來的。

  • 1)水解酸化純粹的控制到產甲烷之前,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或多或少總有一點甲烷產生;而且厭氧過程產生一點氫氣也很正常,有聽說過產氫產乙酸過程吧。所以,水解酸化池表面浮起的一個個泡泡,也許就是你想找的原因之一。

  • 2)細菌不管是什麼樣的,總有繁殖下一代的職責,水解酸化菌群也是,它們或多或少的總要利用有機物合成點細胞物質。

  • 3)進水SS如果量很大,會被水解酸化污泥吸附相當量的一部分,這個對COD的影響不可忽略,有時甚至十分巨大。

  • 6

    工藝中的兩級與兩相

    眾所周知,不同的水質決定不同的工藝。產甲烷是厭氧去除水中有機物的關鍵因素,兩級和兩相的差別也就在第一個厭氧反應器是否產甲烷上;如果第一個產甲烷,第二個有機負荷勢必要小很多,這是問題的關鍵。

    一般來說,兩級厭氧適應的水質是較高濃度的廢水,它的生化性並不很差,第一級通過沉降和發酵產氣降低第二級的負荷。兩相厭氧,一是主要針對難生化降解廢水,靠第一相改善生化性,二是針對硫酸鹽廢水,靠第一相進行硫酸鹽還原,然後去除硫化物再進第二相產甲烷,三是針對易酸化廢水易波動廢水,放在前面徹底酸化掉以穩定pH。

    如酒精項目常用兩級,那些幾萬以上的,如果生化性不差並且水量不小,個人建議也用兩級,但是控制其實並不簡單,尤其是第一級在高濃度、高VFA下運行。生化性較差用兩相的就很多了,其實生化性不差的也常常用兩相。

    有的工藝是用水解酸化+氧化(處理COD較低的廢水),有的是UASB+氧化(一相厭氧,處理COD高的廢水),有的是水解酸化+UASB+氧化(就相當於兩相厭氧);對此分析如下:

  • 1)水解+好氧工藝,處理的廢水濃度確實常見的要低一些,因為水解並不能提供較有力的COD消解能力,當然這個工藝相比較直接好氧而言,更多的可以用在進水COD1k-2k之間的項目,這種水質進厭氧節約的曝氣能耗和提升水用的動力能耗差不多,厭氧降解程度上優勢也不明顯,但是直接進好氧濃度又偏高。因此常搞出水解+好氧,利用水解過程微量講解和吸附去除COD來減少好氧的負擔。當然這是在不討論改善生化性方面的前提下。

  • 2)假如水解酸化+UASB+氧化就相當於兩相厭氧,有文章說「厭氧發酵產生沼氣過程可分為水解階段、酸化階段、乙酸化階段和甲烷階段等四個階段。水解池(水解池進行的就是水解酸化反應吧)是把反應控制在第二階段完成之前,不進入第三階段。」

  • 那麼水解酸化產生的應該是有機酸吧,那乙酸化階段在哪發生的?兩相厭氧的產酸相產的是什麼酸?它的乙酸化階段又是在哪發生的呢?

    產乙酸這個詞和產乙酸階段是應該分開的,因為在產酸階段就會產生一部分乙酸了但並不一定作為過程的主體,這要看廢水的有機物組成。產乙酸階段,這裡麵包含了兩類反應,一是更長碳鏈的VFA以及乳酸、丙酮酸和醇類等分解產生乙酸,二是同型產乙酸菌,利用CO2和H2的無機組合進行產乙酸。兩相的水解酸化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有可能是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以及乳酸中的任一種,也有可能是未完全降解的長鏈脂肪酸。

    個人認為在實際工程中,兩相的分界線並不徹底分明,水解酸化相先後延伸至產乙酸甚至少量產甲烷都是經常遇見的。至於產甲烷相,它就沒有不含水解酸化這兩個過程的時候,產甲烷相四個過程都會存在,只不過前兩個過程被之前的相分擔了一部分。乙酸化發生在哪裡,這個過程應該大部分在後一相,兩相的定義並不是「水解酸化階段+乙酸化產甲烷階段」,只要在流程上將其主體分開即可叫做兩相,至於分界線模糊,沒有關系。

    基於水解和酸化兩個過程無法分開的事實,三相取決於產乙酸和產甲烷是否可以分開。

    對於三相分離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可表述為:氣液固三相在氣體擾動和液體升流的作用下從下方進入三相分離器;污泥(固)撞擊在三相分離器上,上面吸附的沼氣氣泡釋放出來;沼氣氣體被三角形集氣罩收集;脫離氣體的泥水(固液相)穿過三相分離器集氣罩之間的縫隙,到達沉澱區;污泥(固)在沒有氣體擾動的條件下沉澱,落回三相分離器下方。核心是氣體被收集和污泥沉澱。

Ⅳ 兩相厭氧產生的h2s怎麼去除

展開全部
兩相厭氧產生的h2s怎麼去除
根據硫化氫的成因機理可將自然界中的硫化氫分為5種成因類型:生物降解、微生物硫酸鹽還原、熱化學分解、硫酸鹽熱化學還原和岩漿成因.
1、生物降解
是在腐敗作用主導下形成硫化氫的過程.腐敗作用是在含硫有機質形成之後,當同化作用的環境發生變化,發生含硫有機質的腐敗分解,從而釋放出硫化氫.這種方式出現在煤化作用早期,生成的硫化氫規模和含量不會很大,也難以聚集.
2、微生物硫酸鹽還原
微生物硫酸鹽還原菌利用各種有機質或烴類來還原硫酸鹽,在異化作用下直接形成硫化氫.在這個作用過程中,硫酸鹽還原菌只將一小部分代謝的硫結合進細胞中,大部分硫被需氧生物所吸收來完成能量代謝過程.一些菌種的有機質分解產物可能會成為另一些菌種所需吸收的營養,這會使有機質被硫酸鹽還原茵吸收轉化效率提高,從而產生大量的硫化氫.這種硫酸鹽還原菌將硫酸鹽還原生成硫化氫的方式又被稱為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BSR).
該過程是硫化氫生物化學成因的主要作用類型,由於這種異化還原作用是在嚴格的厭氧環境中進行的,故有利於所生成硫化氫的保存和聚集,但是形成的硫化氫豐度一般不會超過2%,且地層介質條件必須適宜硫酸鹽還原菌的生長和繁殖,因此在深層難以發生.
3、熱化學分解
指煤中含硫有機化合物在熱力作用下,含硫雜環斷裂形成硫化氫,又稱為裂解型硫化氫.這種方式形成的硫化氫濃度一般小於1%.硫酸鹽熱化學還原成因主要是指硫酸鹽與有機物或烴類發生作用,將硫酸鹽礦物還原生成H2S和CO2.
4、硫酸鹽熱化學還原
是生成高含硫化氫天然氣和硫化氫型天然氣的主要形式,它發生的溫度一般大於150℃.
煤和圍岩中含硫有機質和硫酸鹽岩發生熱化學分解(裂解)作用和熱化學還原作用,均可生成H2S氣體.因煤和圍岩中有機質硫含量及煤中硫酸鹽硫含量很低,所形成的H2S含量一般不會超過2%.若圍岩中硫酸鹽岩含量較高時,可產生較多H2S氣體.
4、岩漿成因
由於地球內部硫元素的豐度遠高於地殼,岩漿活動使地殼深部的岩石熔融並產生含硫化氫的揮發分,所以岩漿中常常含有硫化氫.而硫化氫的含量主要取決於岩漿的成分、氣體運移條件等,因此岩漿中硫化氫的含量極不穩定,而且也只有在特定的運移和儲集條件下才能在煤層中聚集下來.

Ⅵ 高濃度硫酸鹽有機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一、物理化學法復
1、稀釋廢水中的制硫酸根
2、調高ph值
3、氣體吹脫法。主要吹脫工藝有幾種:
(1)內部吹脫法
(2)外部吹脫法
(3)預吹脫法
4、投加化學葯劑:
(1)投加鐵鹽
(2)投加SRB抑制劑
(3)投加Mg(OH)2鹼度
(4)投加石灰。
二、生物處理法
1、採用兩相厭氧工藝
(1)生物種群空間分離的工藝
(2)兩相厭氧+微電解組合工藝
2、採用高溫厭氧工藝
3、部分高含硫酸根廢水超越厭氧
答案來自環保通,了解更多可以到上面看看。

Ⅶ 王子波的發表論文

1、2×300MW機組石灰石—石膏煙氣脫硫吸收塔設計.電力環境保護,2008年4期,薛琴,王子波,雒維國
2、Fenton試劑-微電解預處理硝基苯類廢水試驗.揚州大學學報,2006年2期 張鍵,王子波,朱宜平
3、土壤pH對硝酸根還原過程中N2O產生的影響.土壤學報,2004年1期
封克,王子波,王小治,張素玲,汪曉麗
4、酸化纖維污泥法工藝處理黑液的研究. 重慶環境科學,2003.7
王子波,張健,王鳳娥
5、兩相UASB反應器處理含高濃度硫酸鹽黑液.環境技術,2003.7
王子波,封克,張健
6、兩相厭氧工藝處理草漿黑液甲烷相動力學模型.環境科學研究,1999.7王子波,楊玉傑
7、硫酸鹽對高濃度黑液二相厭氧處理的影響.重慶環境科學,1999.6
王子波,楊玉傑
8、二相UASB反應器處理鹼法草漿黑液. 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7,王子波,楊玉傑
9、二相UABS反應器的啟動. 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
王子波,楊玉傑,孫劍輝
10、 二相UASB反應器處理黑液動力學研究.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4. 王子波
11、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12
王子波,王子江
12、教育藝術初探.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6
王子波

Ⅷ 污水處理兩級ao可不可以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不可以,高負荷工作,A/O工藝很容易污泥膨脹,根本無法正常運行,另外高濃度有機廢水應該先經過厭氧反應器(如IC反應器),去除一些COD後再用A/O工藝就好多了。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