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生活污水計算
❶ ao接觸氧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套什麼定額
你看看你處理量每天是多少,還是只是生活污水,污水的來源。你想知道什麼,是裡面的工藝還是處理出來的水質報告。我想知道咱們源水的水質報告以及每天能處理多少噸水。
❷ 生活污水處理中 AO工藝為什麼氨氮去除不了啊!!!!
A池: 可分為厭氧池(即溶解氧控制在0.2mg/L 及以下),主要功能除磷;缺氧池溶解回氧控制在0.2~0.5mg/L左右,主要功能脫答氮;這兩個功能停留時間上有區別。除磷時間短,脫氮時間長。如果你的A池停留時間3.5~4小時,就可以轉換脫氮啦。
儀表建議採用ORP(氧化還原電位劑)厭氧控制在-300~400mv 、缺氧控制在正負50~100mv。你試一下吧。實驗完後再聯系。
❸ 請問AO工藝處理生活污水氨氮大概需要多久能降下來,有內外迴流約250%。
按理說一個月時間膜早就掛好了
氨氮不能出去的原因有很多種 主要原因就是脫氮環節被割斷
氨氮進水30 出水氨氮25 應該說是你的消化反應沒有進行 消化反應沒有進行的話主要原因有:1.氧氣不足 2.營養不足
❹ AO法處理污水時的設計參數
內迴流比是用來脫氮的,一般在100-500%,要看總氮的要求,一般生活水多採用200-300%。
污泥迴流比是用來保證污泥濃度的,污泥迴流位置在二沉池底部時,一般在30-100%,要看污泥迴流時的濃度來定。
A段可以用反硝化速率計算,也有用總體積20-30%校核。
真正計算起來很復雜,還是去找專業手冊看看吧。
❺ AO脫氮工藝,設計水量為10000m3/d,其中印染廢水3000 m3/d,生產污水7000 m3/d。目前每天的總水量大約在500
我與一樓的看法相左
氨氮含量達標,而總氮超標,可能主要是有機氮沒有專降解。有機氮是在氨屬化細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氮的。而氨化細菌是好氧菌,因此我認為是B池氧化池停留時間過短,反應時間不夠,並且應當適當加大曝氣與B池的迴流比
❻ 污水處理AO工藝,A段O段具體處理形式
既然都是生活污水,那麼不應該有很多油啊。你可以在曝氣沉砂池加強曝版氣,對浮油權的去處有一定作用。如果油太多,那麼只能建去油裝置了。
A池中有浮油,污泥與油結合,形成疏水性物質,浮於水面上,時間長了,會形成浮泥層。這里的關鍵還是對油的去除,僅靠調整迴流比並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再就是污泥沉降,處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其f值一般較高,這就造成了沉降困難。
❼ Ao污水工藝開車步驟,初始開車步驟,盡量詳細
既然准備開車,證明污泥已經接種完畢,需要進水了。
那麼1,初期盡量採取雨水或消防水,就是比較清澈的用水,先將池子整個充滿,初期雨水與消防水一般說來COD相當低,一定需要確保低濃度進水,確保細菌接受COD有個過程,不可受過大的濃度沖擊。
2,硝化反硝化內部開始循環,期間注意多進行鏡檢(顯微鏡檢查),如果污泥不是很多的話(通過沉降比勘測),A段曝氣盡量小,保持SV30=20-25%,因為濃度不是很高,沒必要那麼多的污泥,因為如果污泥多,需要的氧量也大,重要的是濃度又低,舉個例子就是人多粥少,最後也都餓死了。其次是PH,與溫度,溫度是外在條件,可酌情考慮,PH保持7-8即可,也不用刻意去加,畢竟是在調試。
3,低濃度循環的時候,注意檢測污水指標,通過24小時致48小時內污水濃度變化,來看是否可以增加濃度,重要的還是鏡檢,看看污泥的活性,如果發現蟲子及污泥的數量,形態有異常,需要調節工藝,或是找問題,不過一般低濃度應該不會影響劇烈,除非水中有毒性。
4,養菌階段,各項情況均正常,下一步就是養菌,從反硝化進水,此時進水盡量採用生活污水,說白了是大糞水,沒有這種水源的話,少量投加一些磷肥鉀肥及尿素,切記,尿素是氨氮,不可加多,因為A段你還不能保證硝化反應是否能順利進行,其次,硝化反應需要的條件PH,溫度,溶氧都十分重要。然後在每個24小時內都要進行數據檢測,濃度一定要從低到高一步一步來,不可貪圖效率一次性投加許多,舉個例子,你平時吃1個饅頭,有次你很餓,人家給你10個饅頭,你一次吃不完,剩下的只有壞,壞了你又不能吃,結果導致最後又餓,一個道理。。
5,硝化菌的培養是個緩慢的過程,需要有耐心,我為什麼說用生活污水,因為有機肥料很適合細菌的生長。既然濃度有了,請密切注意沉降比與污泥狀態,其實說白了也就1周半個月的時間,初期培養細菌建議間歇性曝氣,也就是將反硝化濃度補充到COD150左右的時候,開曝氣時開系統,停曝氣時停系統,曝氣2小時關5小時-8小時,最長8小時。但如果你的好氧池濃度上來後,風機停的時間就要縮短,濃度上來污泥必然上漲,曝氣量(也就是風機頻率)也要相應增大,再舉個例子,一個房間有10個人,給了1個單位的氧氣能活,突然有20人,你還給1個單位的氧氣,大家都活不好。同理。。。。硝化液迴流泵的流量看氨氮的情況,其實這更取決於硝化菌的處理能力,所以初期,氨氮的控制非常重要,要保證進入A段的氨氮確實能得到處理才行。
6,AO整體循環流量不宜過大,盡量緩慢,不然當你補充濃度進去後,因為循環速度快,濃度推的快,還沒來的及處理,本身就已經傷了,這樣就不好了。
7,當細菌培養到一定程度後,從沉降比上會有個表象,污泥增多,也要注意排泥,這牽扯到一個泥齡問題,如果沒有內部污泥的新老交替,老的死去新的才能長出,老的也贏定要排,就算是培養,也一定要排泥,但頻次可定非常的低。
8,如果出現污泥下降,就需要從各個方面尋找原因,首先當考慮是否是曝氣大污泥負荷太輕,污泥解絮從出水帶出,其次就是水質與條件。
9,開始進入正常污水的時候,也要保證已經培養基本到位,但也要由小量開始進水。
能想到的其實還有很多,這些基本上可以滿足了,其實比說的這些還重要的,那隻有三個字
責任心
分析數據,馴養條件,PH,鹼度,溫度,溶氧,流量,進水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