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地球每分有多少污水流如江河

地球每分有多少污水流如江河

發布時間: 2021-03-24 01:42:51

『壹』 地球上被污染的水源佔地球的幾分之幾

我覺得,世界上雖然有很多水,但是淡水卻不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污染水,水越來越少,所以我們應該阻止這些人

『貳』 地球上水分布的情況

以下是估計得出全球水的分布:
水 水量/立方英里 水量/立方公里 在淡水中所佔比重 在水總量中的比重
海洋 321,000,000 1,338,000,000 -- 96.5
冰冠、冰川和積雪 5,773,000 24,064,000 68.7 1.74
地下水 5,614,000 23,400,000 -- 1.7
淡水 2,526,000 10,530,000 30.1 0.76
鹹水 3,088,000 12,870,000 -- 0.94
土壤水分 3,959 16,500 0.05 0.001
凍土和永久凍土 71,970 300,000 0.86 0.022
湖泊 42,320 176,400 -- 0.013
淡水 21,830 91,000 0.26 0.007
鹹水 20,490 85,400 -- 0.006
大氣層 3,095 12,900 0.04 0.001
沼澤/濕地 2,752 11,470 0.03 0.0008
河流 509 2,120 0.006 0.0002
生物中的水 269 1,120 0.003 0.0001
總量 332,500,000 1,386,000,000 - 100

『叄』 地球水污染情況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在人類的自私與貪欲面前,地球承受著嚴重的環境災難。我們把一個滿是創傷的地球交給下一代,我們應該感到慚愧與內疚。一代人的環境意識代表著這代人的環境質量。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保護她,善待她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前提地球不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來的,而是從孩子那裡借來的!未來是孩子們的,看著他們天真無邪的眼睛,我們有什麼權利透支屬於他們的有限資源,我們又怎能讓一個已被污染的地球更加滿目創痍。

或許,人類的童年一去不返?被污染的地球,生態失衡。環境沙漠化。心靈變沙漠化。
於是,人類應被洽談室成了疲憊的旅人。
渴望春天。渴望綠色。渴望友誼。渴望真誠。

讓我們與孩子們共同創造一片蔚藍的天空、一方清澈的水、一片凈土、一個語花香的未來。

『肆』 地球究竟有多少水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總量達38000000立方千米.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埋藏比較淺的地下淡水,約占淡水總量的0.3%左右。如果考慮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因素,有可能得到利用的淡水只要約9000立方千米,而實際可利用的淡水還遠低於這個數量。因此可見,節約用水是多麼重要。

地球海洋面積361000000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71.8%

『伍』 地球上干凈的水資源還剩多少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立方米,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立方米。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立方米。中國水資源總量並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佔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53的國家中排在第88位。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也很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其以北地區,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19%。面臨這嚴峻的水資源形勢,我們是該做些什麼了:
1、要有惜水意識,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知道愛惜,有的甚至將水白白浪費。應當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際差別很大,年內也變化莫測,再加上污染,使水資源緊缺,自來水更加來之不易。愛惜水是節水的基礎,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2、養成好習慣,據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與浪費水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為了接一杯熱水,而白白放掉許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蘿卜後削皮,或沖洗之後再擇蔬菜;用水時的間斷(開門接客人,接電話,改變電視機頻道時),未關水龍頭;停水期間,忘記關水龍頭;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著;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
3、使用節水器具,家庭節水除了注意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以外,採用節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為了省錢,很多人寧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換節水器具,其實,交這么多水費長期下來是更不合算的。使用節水器具,既省錢,還能保護環境,豈不是一舉兩得?節水器具種類繁多,有節水型水箱、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隨便用上幾個就為節水做出了不少貢獻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並非開玩笑。要經常檢查家中自來水管路。防微杜漸,不要忽視水龍頭和水管節頭的漏水。發現漏水,要及時請人或自己動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時修不了的漏水,乾脆用總開關暫時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龍頭,把水龍頭的水門擰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樣的時間里流失水量也減少一半。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並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長期以來,大多數人有節約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體的行動,大手大腳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人認為家大業大,再加上身處長江邊,總認為這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缺少節水的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貴」之時,我們再抓節水工作就悔之晚矣.

『陸』 地球上還有多少水分

水不同於其他資源,對生命至關重要。人類的祖先來源於水,至 今胎兒仍在母體的羊水中成長,人體的60%是液體,其中主要是水。 水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一旦失去體內水分10%,生理功能即嚴重紊 亂;失去水分20%,人很快就會死亡。水對人類以外的生命也是如此, 它是一切生命之源,人類在外星球尋找生命,首先是找水。水對經濟 而言不可或缺,農作物無水會枯死,工業無水不能生產。水是人類一 切文明之源。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據估計水的總體積約為13.8億立方公里。 如果將這些水平均分布於地球表面,相當於地球整個表面覆蓋著一層 平均深度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這些水98%是鹹水,主要分 布在海洋中。淡水只佔地球水總量的2%,約有3000萬立方公里,而這 2%的淡水也不能全為人類所應用,因為它的88%被凍在兩極的冰帽和 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開採的淺層地下水才可為人類 應用,其中絕大多數又為地下水,不開采不能應用,可直接應用的河 流湖泊中的水,只佔淡水總量的0.04%。地球上的水,總是處在變化 之中,海洋和陸地上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 養萬物,補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還會滲入地下,匯入地下蓄 水層。極深的地下水不能補充,也不能開采,被稱為原生水,因而不 能再生。正因為水資源的這種流動性質,因而形成陸地的水澇或乾旱, 造成水資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約有65%的水資源集中在10個國 家裡,而人口共佔世界總人口的40%的80個國家(其中9個國家在近東 和中東)卻嚴重缺水,另26個國家(共有2.3億人口)的水資源也很 少。我們稱這些國家為缺水國家。國際上對缺水國家的標準是依據瑞 典水文學家馬林、法爾肯馬克所下的定義:如果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可 更新的淡水供應量在每人每年1700噸以下,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定期或 經常處於少水的狀況;如果每人每年水供應量在1000噸以下,那就會 感到水緊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應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國家有15個。 在這些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況位居缺水國家 之首。除馬爾他外,最缺水的國家還有卡達(年人均佔有91立方米)、 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亞(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 新加坡(180立方米)、巴貝多(192立方米)、沙烏地阿拉伯(249立 方米)、約旦(318立方米)、葉門(346立方米)、阿爾及利亞( 527立方米)、蒲隆地(594立方米)、維德角(777立方米)、阿曼 (874立方米)、阿聯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預計到 21世紀中,這些國家的水將比石油還貴,如馬爾他年人均將為68立方 米。 由於生活水平和生產方式的不同,水的消費差別也很大。世界各 地每人每天平均消費的水為:美國600升、歐洲200升、以色列260升、 巴勒斯坦70升、非洲僅為30升。美國人為非洲人用水量的20倍。在發 達國家,你只要擰開水龍頭,在你尚未意識到之前就已經用掉了大量 的水;而在炎熱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那些城市邊緣簡陋的棚戶區里, 幾十戶甚至百戶人家只有一個水龍頭,每天只要用上2公升水就算是奢 侈的享受了。世界水文理事會主席馬哈茂德·阿布—扎依德說:「在 50年代,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缺水,但是到了90年代後期有26個國家的 3億人口缺水,預計到2050年,約有佔世界人口的2/3的66個國家將由 一般缺水發展為嚴重缺水。」目前全世界有29億人喝不上干凈的飲用 水。水的污染更使已經緊缺的水資源形勢雪上加霜,全球由此而產生 的經水傳染的疾病每年使1500萬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是兒童,僅腹瀉 每年就造成四五萬嬰兒和差不多相同數量的成年人死亡。世界上的一 些著名科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研究世界水的前景,他們的共同結論 是形勢十分嚴峻。他們提醒人們,如果水資源消耗殆盡,人類的健康, 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系統都將受到威脅。 綜合世界各地信息,目前人類避免水危機所採取的行動主要有以 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控制人口增長。自本世紀以來,人類用水速度隨著人口的 不斷增加而迅猛增長。世界人口50年代為25億,1999年為60億,50年 增加了1.2倍。與此同時農業用水則增加了5倍,工業用水增長26倍, 市政用水(城鄉地區的家庭及生活用水)增加了18倍。現在世界人口 正以每年8100萬的速度遞增,預計2050年將達到94億,水的需求也將 隨之成倍增長,形勢會更加緊張。 但是也有些權威人口專家認為,人口形勢隨著人們文化與生活水 平的提高,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也可能出現新的變化。他們正 認真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在我們有生之年,世界人口增長將達到 頂峰,然後開始無定期下降。 第二是改變觀念,切實把水作為一種稀有資源來管理。這種觀念 上的轉變可能節約大量資金。例如,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某些城市, 60%的飲用水因水管生銹或者管路的搭接違反規定而流失。馬尼拉市 自來水總管的泄流量已達供水總量的58%,而在管理較為完善的新加 坡,水管泄漏損失平均只有8%。聯合國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英國和 美國浪費水的比例約有12%,工業化國家因滲漏造成的浪費約有10%, 個別地區通過採取節約用水措施和循環用水的措施甚至可以節省更多 的水。目前尚未發生一起水戰爭,但由於人口的增加和人們生活水平 的提高而增加的用水需求,上游地區對下游地區的控制(上游控制河 水流量)等種種因素都可能會點燃蓄積已久的沖突。目前世界上有 215條國際河流,有若干個國家共同分享的300處地下水流域和地下蓄 水層,這些地方均十分需要建立良好的夥伴關系。 第三,運用高新技術,代替或改進傳統的工農業用水方式。人類 使用水資源的方式也是加劇水資源緊張的重要原因。在消耗的水資源 中市政佔8%,工業用水佔22%,農業灌溉用水佔70%,後兩項合計用 水佔92%。發展中國家每公頃灌溉農田的用水量是工業化國家的兩倍, 但產量僅為後者的1/3。原因就是方式不同,一個是採取漫灌式,一 個是採取噴灌式或地下管澆法。前者由於氣候炎熱,有一半的水在貯 存地區或流經露天灌溉渠時就蒸發掉了(一般蒸發1/8)。漫灌法還 會導致土壤退化(鹽鹼化),巴基斯坦在20世紀上半葉在印度河平原 上的1000萬公頃土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然而引起的水澇加上高蒸發 率,致使土壤鹽鹼化,大片農田寸草不生。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采 取更有效的灌溉方法可以節省10%—30%的農業用水。如伊朗、智利 以及北非的埃及等綠洲地區,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地下水渠,它可以 把水從數公里以外的水井引來。以色列則採取更科學的方法——現代 地下滴灌技術。以色列是個最缺水的國家,在那裡「水比牛奶貴」, 買一瓶礦泉水要花1.25美元,而這1.25美元能買4瓶牛奶。為了解決 水貧乏,以色列長期以來致力於開發新技術。在那裡,只要是在有綠 田的地方,准會有滴灌,這是一種高新技術,那根根細細的管道,會 定時定點地從小眼中噴出水滴,准確地澆到植物的根部,只澆植物不 澆土地,一滴不浪費。在以色列還發明了埋藏式滴灌法、噴灑式滴灌 法、散布式滴灌法等。 現代工業不像農業那樣貪婪,但仍要用掉大量的水。變廢水為純 凈水,然後再用於灌溉或工業循環用水是減少工業廢水污染的唯一途 徑,並且已被更多的工業企業所採用。在發達國家,這項技術已完全 成熟,早在數年甚至十多年以前已全部使污染的河水變清。以色列每 年大約要將2.3億立方米的廢水改良成為農業用水,並且這個數字還 在擴大。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則會促使這一方法迅速推廣落實。 第四,興修水利攔洪蓄水,植樹造林保護植被、涵蓄水源。興修 水利、變害為利,在國際上有兩個被人們共認的範例,一個是西班牙 的巴倫西亞地區。這里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他們千百年來一直保留 著古老的阿拉伯式灌溉系統,合理地用水和合理的配水也一直是他們 自覺遵守的「鐵的法則」。再一個是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它是用現代 系統工程整治江河的突出例子。密西西比河全長6262公里,平均年徑 流量5800億立方米,流域面積32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四大河,流 域內居住著美國約一半人口,上游有3.4萬平方公里在加拿大。從 1928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密西西比河防洪法令起正式治理。現在該河 流已成為包括防治江河洪澇災害;開發利用江河水資源(發電、灌溉、 航運、水產、供水、旅遊等);流域水土保持及植樹造林、保護植被、 水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功能齊全的水利工程範例。它能防禦100— 150年一遇的洪水,每年通航時間為325天,貨運量從1950年的1.38億 噸增加到1980年的5.85億噸。流域內灌溉面積713萬公頃,其中噴灌 面積157萬公頃。該流域已開發大小水電站1127座,總裝機容量2844萬 千瓦,平均發電量983億千瓦,佔美國全國的18.6%。在其支流修建 水庫150餘座,6座庫容大於45億立方米的水庫有效庫容超過700億立方 米。 水澇、高溫等自然災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壞,據科學家 試驗,一棵25年生的天然樹木每小時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 水源林每小時可吸收300毫米水。而裸露地每小時僅吸收5毫米。林地 的降水有60%為林冠截留或蒸發,30%變為地下水。而在裸露地面, 約有55%的降水變為地表水流失,40%暫時保留或蒸發,僅有5%滲入 土壤。林地涵養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一片10萬畝面積的森林, 相當於一個200萬立方米的水庫。我國森林的年水源涵養量為3473億噸, 相當於我國現有水庫總容量的75%。但是十分可惜,世界在1980年至 1995年間,卻失去了1.8億公頃的森林,近200年間地球上的森林已有 1/3以上被採伐或毀掉。目前,雖然世界森林面積減少的趨勢未被止 住,但確實已引起了高度重視。「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口 號已響遍全球,各國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陸續出台,在一些國家已卓 有成效。 第五,興辦水產淡水業,變海水為淡水。如前所述,海水佔地球 總水量的98%,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類從海水中獲取淡水, 是一條理想之路。但截至目前,海水淡化技術一般是用蒸餾、電滲析 法,因能耗大、水純度低已被逐漸拋棄。隨著地球淡水日趨短缺,以 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海水淡化這一千年夢想將變為現實,21世紀可能 會出現一個新型的大行業——未來水產業。目前全球有1.1萬家海水 淡化廠,經過淡化處理的海水日產量已有53.6億加侖左右,其中25. 9%是沙烏地阿拉伯生產的,居全球第一。美國占總產量的15.2%,居 第二位。海灣國家經過處理的海水已能滿足這些國家將近2/3的飲用 水需要。而30年前全世界生產能力的總和每天還不到2億加侖,這證明 了海水淡化產量正在以幾何數增長。但海水淡化資金投入相當大,僅 海灣國家即已投入1000多億美元,其中包括數十億美元的用於海水淡 化設施運轉和維修的資金。不久前,又出現了一種「反滲透法」,這 種方法是由一層層捲起的薄膜或一束束空纖維構成,當海水或待處理 的水從一頭壓進去後,另一頭出來的就是可飲用的淡水或純水。法國 塞納河畔的一家公司(納甲VAL公司),已開發成功手動泵式海水淡化 裝置,10分鍾內可將1公升海水變成一公斤淡水。目前這種裝置只能造 福於海島、漁村、漁船的需要,它的下一步發展,有可能形成大規模 海水淡化技術。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資料稱,在缺水國家中,利用核 能來進行海水去鹽正在引起人們的興趣。水產淡水業還包括作兩極及 冰上的文章。澳大利亞計劃用塑料布覆蓋國內冰山,以減少蒸發。海 灣六國則計劃從北冰洋用船拖冰山到海灣,然後融化成淡水。

希望採納

『柒』 地球污染資料

地球污染 自然環境中混人對人體有害或破壞環境衛生、改變環境正常狀態的現象,謂之污染(pollution)。例如向清凈的水域流人生活和生產廢水,向清新的大氣中排人煤煙和工業廢氣,在正常的食品中混人有害的物質及菌類(如大腸菌)等等,均稱其為污染。
對水體而言,達到上述程度時,又稱為污染。最近,在國環境科學上對污染與污濁兩個詞的使用往往混同而不加區別,應注意確切地使用。
[編輯本段]水污染
90年前,美國有一個名叫瑪麗的廚師出了名。她的「大紅大紫」並非因烹飪技術有超人之處,而是因為,瑪麗在傳染病的流行名上扮演了一個令人憎惡的反面角色。
瑪麗是一個傷寒桿菌的帶菌者,而傷寒則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病人帶有傷寒病流行的傳染源。當傷寒桿菌從病人或帶菌者的大小便中排出後,通過水以及其他被污染的食品由口進入人體。若是水源被污染了,便可引起暴發性的傷寒大流行。
據記載,由瑪麗直接引起的傷寒流行有7次。正因為她是廚師,傷寒桿菌便通過食物到了顧客的口中。這樣,由瑪麗引起的水源污染造成了一次又一次傷寒大流行,被傳染的病人包括致死者共達1350人。
幾十年前,一首《伏爾加船夫曲》流傳到中國。它那動人的旋律、優美的歌詞深深撥了聽眾的心弦。從此以後,伏爾加河這個名字便深深地烙在中國人的腦海中。
可是,最近有消息傳來,說是被俄羅斯人稱作是「母親河」的伏爾加河,水質污濁不堪,有些河段的水面甚至布滿了油花,河中的魚蝦紛紛死去,「母親河」已經瀕臨「死亡」。
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號稱歐洲第一大河的伏爾加河發源於莫斯科西北面的瓦爾代丘陵,它彎彎曲曲的朝南延伸,流經面積達136萬平方千米,全長3690千米。它像一棵枝椏繁茂的大樹,滋養著俄羅斯歐洲地區大約1/3的土地,全俄羅斯的 1/4人口。
號稱「母親河」的伏爾加河,近來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它接納了俄羅斯將近一半的工業污水。這些污水中不僅有生活廢棄物、重金屬及其化合物,而且還有放射性物有機毒物和油類物質。如此一來,伏爾加河流域的人們「守著大河無水喝」面臨缺水的危機了。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有「老人河」之稱的密西西比河、歐洲著名的萊茵河、我國第一大河長江以及世界上許許多多河流。
無獨有偶,40年前,日本熊本縣水俁市發生了因水源受到甲基汞的污染而造成的水俁病;日本的富山市也因水源受到鎘的污染而引起了痛痛病,有數百人因飲用被污染的水,或通過間接途徑被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所毒害。
今天,水源污染的狀況已經十分嚴重。據稱,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000億立方米的淡水,約佔全球徑流量的14%以上,而且,目前還正呈日益惡化的趨勢。有關專家預測,到2000年世界污水排入量將增加到16000~21000億立方米,水資源將受到更為嚴重的污染。
可怕的後果
水源污染已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生活污水中常常含有很多致命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蟲。這些含有病原體的污水一旦污染了飲用水源並進入人體,就會迅速引起各種疾病,如痢疾、腹瀉、傷寒、肝炎、霍亂等傳染病流行,進而導致大批人死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份資料披露,不安全飲水引起的腹瀉和其他疾病,每年造成數百萬兒童死亡。
飲用水被重金屬離子以及有毒的有有機物污染,後果將更可怕。水中含有各種重金屬離子和難以分解的有機物,其中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酚類、氰化物、汞、鉻、砷、鉛、鎘等。這些物質可引起人們畸形、患癌症、器官病變。水俁病、痛痛病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
不容樂觀
我國飲用水源的污染非常嚴重。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僅佔10%,基本符合標準的約佔20%,不符合飲用水標準的則高達70%。用地下水為飲用水的城市,9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污染逐年加重。例如,在蘇南地區對16個飲用水的取水點進行檢測,測得154種有機污染物,其中幾十種化合物超標。工業廢水中的有機物排放量,特別是化學耗氧量逐年增加,流經主要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河流則成為典型的排污溝。人們對我國532條河流的污染狀況進行的調查表明,已有436條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國湖泊受污染達到高營養化水平的已佔全部湖泊的63.6%,我國人口密集地區的湖泊、水庫幾乎全部受到污染。
預防「病從口入」
人體活動的正常進行是離不開水的,所以,日益嚴重的水資源污染是對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的威脅。但是,要改善和治理我們周圍的水資源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在改善與治理水資源的同時,應該緊緊把握住「病從口入」這個道理。
首先,對飲用水進行除污染處理。這是一種應急措施。從19世紀50年代起,一些國家就建成了用木炭作過濾材料的水處理工廠。19世紀80年代,英國倫敦部分區域已提供經過過濾的飲用水。1910年,美國建立了第一架應用活性炭作處理材料的飲用水處理設備。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在用活性炭處理材料後,人們又發明了以氧化劑作處理材料的新的工藝。人們相信,隨著去除水中污染物方法的改進和發展,一定能讓更多的人喝到更純凈的飲用水。
然而,更多的有識之士認為,水質的改善關鍵還在於對水源污染的治理。這,恐怕得花費更大的氣力。

『捌』 地球上有多少淡水

據了解,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在全部水資源中,97.5%是鹹水,無法直接飲用。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5%左右,而且分布不均。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
世界各國和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擁有水資源的數量差別很大。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如果按水資源總量考慮,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人口眾多,若按人均水資源量計算,人均佔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按149個國家統計,統一採用聯合國1990年人口統計結果),已經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

『玖』 地球的污染面積有多大

污染多了,空氣,氣候條件,土地,水,水產品,作物......

節約能源、保護生態

「節能減排」已經喊了幾十年,很多人了解,但很多人還是一個初步概念。國人在德國一家餐廳,因浪費了三分之一的食物被罰款,理由是:「錢是你的,但資源是共有的。」
非洲的鑽石、黃金,中東的石油一直在掠奪和被掠奪,包含著那看不見的資源戰爭,但這也不是全部,資源不僅僅是看到的,如陽光、水、各種礦物質、糧食、森林、濕地、草原、牲畜、飛禽、魚類、昆蟲等;還有看不到的,如空氣、風。
各種能源都是很長時間才能形成,各種寶石和有色金屬礦物質都是地殼運動時產生的,要經過高溫、高壓,到達地表需要漫長的世紀;石油、煤炭等是成千上萬年累積的財富,從來沒有因戰爭而令它們遜色。
森林是可再生資源,她對氣候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地區的氣候環境需要有40%以上面積的森林、濕地的保護,才能有效調節當地小氣候環境。一旦遭到破壞,不僅空氣質量下降、風沙增多、降水無常、河流乾涸、土地荒化、地表水消失和地下水下降等嚴重後果,直接導致疾病增加、旱澇加劇、糧食減產、水資源枯竭等,農業、水利、林業、環保部門損失嚴重。可形成森林同時還要恢復對生態氣候的保護卻需要百年以上,也許有的永遠也恢復不了。如今人類的慾望和貪婪仍在掠奪著動植物的領地,有的是為了利益,有的只是娛樂,有的竟然是為糊口,真不知道這到底是人的悲哀還是動植物的悲哀。
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庫,她的形成不是你家屋檐上的冰溜那麼容易,看看世界上的大河有多少不是從她的懷抱里走出,她若消失了,也就不會再為我們擔心,也不會再流「淚」了,那時我們也不會再因為水而煩惱了,那時的詩人恐怕真的會說:「大海啊…全是(咸)水!」
資料:冰架崩裂
衛星圖片顯示,南極洲的威爾金斯冰架開始瓦解。南極洲一個快速暖化區,冰架中一大塊冰開始塌落。 (路透社)
北冰洋解凍
據加拿大媒體近日報道,北冰洋「西北通道」目前只有部分仍被冰雪覆蓋,探險者已經能夠設法通過。歷史上,由於冰雪覆蓋,這條連接歐亞的西北航道一直都無法航行。過去10年來,北冰洋的海冰以每年10萬平方公里的速度融化.而今年融化的海冰急劇上升,達到了100萬平方公里,直接導致西北通道完全可以通航。丹麥科學家說:「我們看著冰雪逐漸融化,目前北冰洋只剩下大概300萬方公里的海冰。」
中國冰川融化
據有關數據統計,近50年來,中國西南冰川面積減少了21%,現在正在加快融化步伐.
排是泛指一切人類及人類相關活動產生的污染和對生態的副作用,我們的衣食住行和活動都對這個世界起到影響,簡單如喝水-撒尿,吃飯-排泄,糧食-土地原有森林、植被,住房-土地,車船-空氣,信息-輻射和跑圈的衛星及太空垃圾(至於定位衛星那不動的傢伙,咱就不理啦)如果我們的活動和影響超過了大自然的自凈能力極限,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種後果是極其可怕的,就象生物鏈遭到破壞一樣,隨著動植物種群的逐個消失,水資源的枯竭,某些生物的變異,人類疾病的增加,因沒有凈化能力環境更進一步污染、惡化,直至環境無法適應人類生存。環境負荷快速增加:從工業革命到現在才200多年,從碧海藍天到污染嚴重不足50年,那麼我們還能走多遠?
水資源現狀: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00多個城市缺水嚴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恐怕也要改「望水止渴、無水不污」!!
美國:盛夏缺水時,華盛頓市曾出台過臨時法律,禁止人們在某一時間段內給自家草坪澆水,一旦發現立即罰款。
日本:無論政府機關、企業、社會團體還是公共場所,到處都張貼著珍惜用水、節約用水的標語,就連公共廁所那種紅外感應的節水裝置,也會讓你感到日本人的節水意識無處不在。
以色列:政府為有效節約水資源,限量用水,頒布了有關具體條例,規定凡超過配額用水者加價3倍。
巴西:巴西仍呼籲人們舉手之勞去節水,如縮短沖澡時間,隨手擰緊水龍頭等。
德國:不缺水,但許多德國家庭往往將煮麵水省下刷油碗,洗衣服的水拿來再拖地。

水污染:地表水資源污染嚴重,地下水資源污染也不容樂觀
我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進行排序,其結果為: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綜合考慮我國地表水資源質量現狀,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的Ⅰ、Ⅱ類標准只佔32.2%(河段統計),符合Ⅲ類標準的佔28.9%,屬於Ⅳ、Ⅴ類標準的佔38.9%,如果將Ⅲ類標准也作為污染統計,則我國河流長度有67.8%被污染,約占監測河流長度的2/3,可見我國地表水資源污染非常嚴重
地下水監測1995眼井的水質資料,按照《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93)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在69個城市中,Ⅰ類水質的城市不存在,Ⅱ類水質的城市只有10個,只佔14.5%,Ⅲ類水質城市有22個,佔31.9%,Ⅳ、Ⅵ類水質的城市有37個,占評價城市總數的53.6%, 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飲用水衛生標准進行評價,在評價的總井數中,僅有328眼井水質符合生活標准,只佔評價總數的31.2%。
根據統計, 我國有82%的人飲用淺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質污染嚴懲細菌超過衛生標準的佔75%,中國有3.2億農民沒有飲用水;大約有1.9億農民是喝受到污染的水。此外,灌溉農田的水散發著惡臭,而且漂浮這一些污染的泡沫。而這樣條件下生產的食物,卻登上了中國人的餐桌。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自來水是安全衛生的。但是,因為水污染,如今的自來水已不能算是衛生的了。一項調查顯示,在全世界自來水中,測出的化學污染物有2221種之多,其中有些確認為致癌物或促癌物。從自來水的飲用標准看,我國尚處於較低水平,自來水目前僅能採用沉澱、過濾、加氯消毒等方法,將江河水或地下水簡單加工成可飲用水。
主要原因:
1、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工業廢水是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2、農業污染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造成水土流失。近年來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3、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
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水體。

老百姓常說:「青山常在,綠水常流」,除了高原雪山,河流的水源補給就是青山之水了,這些青山指的就是森林植被,暫且不說她本身的凈化空氣和調節氣候的作用,她的形成是以高大喬木、灌木、藤蔓、草本、地衣共同組成,尤其是天然林的結構是人工森林無法復制的,水被充分的吸收和儲存,所以地表會出現涓涓溪流(地表水),地下會噴出泉水(地下水位高,在低窪地區形成噴泉),西北的條件惡劣就是人類活動的結果,內蒙古的荒漠是明朝中期的傑作。北方氣候條件惡劣導致生態恢復艱難,乾旱、半乾旱普遍存在,反觀我國目前南方水源豐富,可快速發展導致污染嚴重,看水不識水。北方河流水源補給存在嚴重不足,流經地區又大部需要灌溉、飲用和工業發展;南方河流從上游就開始污染,中下游有水難言,飲水罵源。
歸根結底:長期以來受水資源被長期無償利用,導致人們的節水意識低下,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和水資源非持續開發利用。水資源危機將會導致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為了取得足夠的水資源供給社會,必將加大水資源開發力度。水資源過渡開發,可能導致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水污染的嚴重,既是水資源過度開發的結果,也是進一步加大水資源開發力度的原因,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通常認為,當徑流量利用率超過20%時就會對水環境產生很大影響,超過50%時則會產生嚴重影響。目前,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個別地區更高。如1995年松花江、海河、黃河、淮河等的開發利用率就已達50%以上,其中淮河流域達98%。此外,過度開采地下水會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環境問題。
水資源日益短缺,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重要課題。

『拾』 地球上有水的比例佔多少

地球上水的總儲量中海水佔97.3%,淡水只佔2.7%。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川水佔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沼澤水佔0.35%,河水佔0.1%,大氣中水佔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環狀態。地球上循環的水量,每年大體為42萬km3,其中降落陸地上的約為10萬km3。而後通過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約4~4.5萬km3。 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 世界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南極洲,南極洲面積有1400萬平方公里,95%以上的面積常年被冰雪覆蓋,形成一巨大而厚實的冰蓋,它的平均厚度達2450米,冰雪總量約2700萬立方公里,佔全球冰雪總量的90%以上,儲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有人估算,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類用7500年.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