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站污泥摻燒
❶ 污泥摻燒對二氧化硫排放增加多少
造紙污泥不算危廢,在好多地方都是摻燒的
只要保證尾氣達標排放即可,法律就不禁止
但是實際上,污泥自燒是按照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准,該標准嚴於生物質電廠排放標准
客觀上摻燒污泥是採用了污染稀釋的手段,大量燃料中摻燒一點點污泥。
將來的大趨勢還是要污泥單獨處理的。
❷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可以直接填埋么
以前沒人管可以,現在不行了,環保不允許了。污泥可以聯系電廠與煤摻燒,因為污泥里有一定的可燃物,能夠發電。
❸ 污泥焚燒過程摻燒石灰粉的原理和效果是什麼該技術從什麼年代開始的
吸收硫酸煙氣。
SO2+CaO→CaSO3
SO3+CaO→CaSO4
單純煙氣脫硫在1927年倫敦就用了,用在污泥處理上的時間不知道。
❹ 污泥摻燒是增加了碳排放,還是減少了碳排放
造紙污泥算危廢都摻燒
要保證尾氣達標排放即律禁止
實際污泥自燒按照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准該標准嚴於物質電廠排放標准
客觀摻燒污泥採用污染稀釋手段量燃料摻燒點點污泥
趨勢要污泥單獨處理
❺ 污泥含水率多少的時候最適合摻燒
30%左右,600左右焦耳。建議參入少量,如果是市政污泥就更少。燃燒時有二惡英產生周圍空氣會非常的臭。
❻ 目前,一污泥發電廠在南昌投入運行,它是將收集到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在熱電廠與煤摻燒發電,經測算,在
完全燃燒1.4t煙煤產生的熱量(完全燃燒10t污泥產生的熱量):回 m=1.4t=1.4×答10 3 kg, Q 放 =mq=1.4×10 3 kg×2.9×10 7 J/kg=4.06×10 10 J, 完全燃燒500t污泥產生的熱量: Q 放 ′=Q 放 ×50=4.06×10 10 J×50=2.03×10 12 J. 故答案為:2.03×10 12 . |
❼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要怎麼辦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目的主要有四個:一是穩定化,通過處理使污泥停止降解;二是無害化,殺滅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三是減量化,減少污泥最終處置的體積,降低污泥處理及最終處置費用;四是資源化和最終處置,在處理污泥的同時實現化害為利、循環利用、保護環境的目的。
1 污泥穩定化處理的方法
來自污水處理廠初次沉澱池和二次沉澱池(剩餘活性污泥或者生物濾池污泥)的混合污泥通常含有60%~80%的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而且還含有大量的多種微生物,這種污泥在堆放時極易自發地進行厭氧生物反應,產生異味並導致污泥脫水性質惡化。穩定化處理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泥中的有機物質,進一步減少污泥含水量,殺滅污泥中的細菌、病原體等,消除臭味,使污泥中的各種成分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穩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堆肥化、乾燥、厭氧消化等。
1.1 堆肥化
堆肥是利用污泥微生物進行發酵的過程。在污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膨鬆劑和調理劑(如秸桿、稻草、木屑或生活垃圾等),使微生物群落在潮濕環境下對多種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並轉化為類腐殖質。研究表明,經過堆肥的污泥質地疏鬆、陽離子(CEC)交換量顯著增加、容重減少、可被植物利用的營養成分增加、病原菌和寄生蟲卵幾乎全部被殺滅。目前世界各國採用的堆肥方法有靜態和動態兩種,如自然堆肥法、圓柱形分格封閉堆肥法、滾筒堆肥法、豎式多層反應堆肥法等。污泥經堆肥化處理後,物理性狀改善,質地疏鬆,易分散,含水率小於40%,根據使用目的不同可以進一步經制粒、乾燥後裝袋貯存。
1.2 乾燥
乾燥就是將已經脫水的污泥餅(含水率在75%左右)進一步降低其含水率,以利於貯存和運輸,避免因微生物的作用而發霉發臭,使污泥處於穩定狀態。乾燥工藝除了最簡單的日曬外,常用的是熱乾燥技術,乾燥熱源以蒸汽或導熱油作介質,間接給熱。熱乾燥過程相當於對污泥作了1~2h的滅菌處理(乾燥溫度≥95℃),完全可以達到殺滅病原菌的衛生要求。乾燥後的污泥含水率在10%左右,可以使污泥處於穩定化狀態。乾燥使污泥性能完全改善,乾燥後的污泥量僅是最初污泥量的4.5%,乾燥污泥量熱值提高,相當於劣質煤,可提高污泥的有效利用價值。
1.3 厭氧消化
厭氧消化主要是通過兼性厭氧細菌和厭氧細菌的作用使有機物分解,最終生成以甲烷為主的沼氣,沼氣可作為燃料和動力資源,還可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厭氧消化一般是在密閉的消化槽內,在30℃下貯存30天左右。目前的污泥厭氧消化處理中,大約只有一半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氣體,如何提高污泥消化整體水平、提高產氣率與能源回收率,並盡量減少污泥體積,成為該領域的研究重點。目前的研究主要有利用各種前處理(鹼處理、超聲波處理等)來改善污泥的厭氧消化性能、探索高效可靠的新型污泥厭氧消化處理工藝。此外,利用生物技術(如酶催化技術)來進一步提高污泥的產氣量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視。
2 污泥無害化處理的方法
污泥無害化處理往往包括在穩定處理之中,無害化處理的目的是去除、分解或者「固定」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有機有害物質)及消毒滅菌,使處理後的污泥在污泥最終處置中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主要滅菌的方法有加熱巴氏滅菌、加石灰、長期貯存(20℃,60天)、堆肥(55℃,大於30天)、加氯或者加其它葯品等。
3 污泥減量化的方法
污泥減量化分為質量的減少和體積的減少,前者包括穩定和焚燒,後者主要是指通過濃縮、脫水、干化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
污泥焚燒的優點是可以迅速和最大限度地實現減量化,它既解決了污泥的出路又充分利用了污泥中能源,且不必考慮病原菌的滅活處理。污泥焚燒的熱能可回收利用,有毒污染物被氧化,灰燼中的重金屬活性大大降低,焚燒灰可以作為建築材料。缺點是高成本和可能產生污染(廢氣、雜訊、震動、熱和輻射)。
4 污泥資源化利用及處置方式
4.1 污泥資源化利用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種資源,污泥經過減容、穩定和無害化處理後,可以作為資源綜合利用,如土地利用和熱能利用,污泥資源利用方案的選擇應根據環境衛生、資源回收、資源投入產出比和收益影響比四個方面進行。4.2 污泥最終處置
污泥處置就是解決處理後污泥的最終出路,現在我國對污泥的處置已採用了填埋、農用和園林、花卉綠化等方式。
4.2.1 填埋
我國目前採取的污泥填埋一般是運至垃圾填埋場,與城市垃圾一起進行處置。這種填埋方式的問題是,污泥中的N、P和重金屬在無防滲情況下污染地下水,同時污泥填埋需要投入運輸和管理費用,並且填埋將佔用大量土地,在目前我國城鄉耕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顯然不符合社會持續發展的要求。
4.2.2 農用和園林、花卉綠化
污泥中含有豐富的各種微量元素,如Ca、Mg、Cu、Fe等,施用在土地上可以改善土壤的土質,促進農作物和苗木花卉的增長。另外,施用污泥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減少環境污染。
❽ 污泥摻燒對鍋爐的影響
為了有效處理產量日益增加的污水處理廠污泥,減少其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將污泥干化後與煤粉在鍋爐中混燃是被公認為較佳的方式。然而在現場試驗中由於污泥物性與煤粉的差別會對實際的鍋爐運作帶來很多影響。了解污泥摻燒對鍋爐帶來的影響,將會為污泥在煤粉爐中的摻燒提供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