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污水管設計標准
A. 給排水設計主要依據哪些規范
1.1國家及地方有關設計規范、規程:
《住宅建築規范》 GB50368-2005
《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2011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2003(2009版)
《建築中水設計規范》 GB50336-2002
《民用建築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50736-2012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GB50974-2014
《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50140-2005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GB5749-2006
《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GB17051-1997
《民用建築節水設計標准》 GB50555-2010
《建築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 GB50400-2006
《雨水控制與利用設計規范》 DB11/685-2013
《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 DB11/-891-2013
《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安裝及工程驗收技術規范》 GB/T18713-2002
《民用建築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 GB50364-2005
《民用建築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DB11/T 461-2010
《北京市太陽能熱水系統城鎮建築應用管理辦法》
《建築給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范》 GB/T50349-2005
《建築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29-2010
《綠色建築設計標准》 DB11/938-2012
《綠色建築評價標准》 DB/T825-2011
《建築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 GB50981-2014
《供熱計量設計技術規程》 DB11/1066-2014
1.2.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任務書及周邊市政條件資料。
1.3.各審批部門對初步設計的審批意見。
1.4.相關專業提供的設計條件。
B. 排水管建築規范
水管材料種類繁多,家裝一般都使用pp-r、pvc水管。之前聚大建材已經介紹了ppr水管的特點及安裝規范,在這里聚大建材介紹另外一種水管材料—pvc排水管安裝施工規范:
(1)管道轉彎的三通和彎頭處是否設止推支墩及支墩的結構型式由設計決定,管道的支墩不應修建在鬆土上,其後背應緊靠厚狀土,如無條件,應採取措施保證支墩的穩定。支墩與管道之間應設橡膠片墊層,以防止管道的破壞。
(2)管道彎曲的曲率半徑不得大於管徑的300倍。
(3)管道穿牆處應設予留孔或安套管。管道不得在套管范圍內有介面。管道與套管內用油麻填塞。
(4)管道上設置的井室,井壁應勾縫抹面,井底應做防水處理,井壁與管道連接處採用密封措施。防止地下水滲入。
(5)管道可採用橡膠圈介面(rr連接)、粘接介面(t-s連接)、法蘭連接等型式,橡膠圈介面適用於管外徑為63-315mm的管道;粘接只適用於外徑小於160mm的管道;法蘭連接一般用於硬聚氯乙烯管與鑄鐵管或其他管材的連接。
C. 建築給排水設計常用的設計規范有哪些
常用: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建築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自動噴水滅火水系統設計規范、室外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次之: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建築中水設計規范,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等。要全的在電驢搜 給排水規范大全
D. 污水管道水力計算的設計規定有哪些
管壁粗糙系數(n)-表2-2-7
設計充滿度(h/D)(0.55-0.75)——表2-2-8
最小設內計流速(vm)(管道:容0.6m/s,明渠:0.4m/s)
最大設計流速(vx)(金屬管道:10m/s,非金屬:5m/s)
最小設計坡度(I)(街區內:0.004,街道下:0.003)
最小管徑(街區內:200mm,街道下:300mm)
最大允許埋深(乾燥土壤:7-8m)
最小覆土厚度(冰凍,動荷載,支管銜接)——P252
覆土厚度:
管道外壁頂部到地面的距離
埋設深度:
管道內壁底部到地面的距離
來源於問問我建築網
E. 請教高手:建築給排水設計中 一棟建築的污水排出管和給水的引入管的埋設深度(覆土厚度)一般是多少
給水引入管 和 排水排出管 一般在沒有 地下建築的時候,一般為 建築 正負0 的 不到-1米, 要是有負層版的話,一般就權是在負一層的 頂部。 標高數字前的 H ,舉例H +5.400 表示 距 建築正負0 的 5.400m 高度 安裝。 而 F ,舉例來說 F+ 3.400 表示的是 本層以上 3.400m 安裝~!
要是 有疑問 可以參考下大家的~!
F.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對污水管道設計參數做了哪些規定
參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提出建築室外排水設計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小區污水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統時設計計算中注意
當小區位於市區之內或地形坡度許可小區污水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時,這時小區污水管道可按接管進行水力計算,計算方法通常是列表計算,不過在設計參數選擇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區污水管道排出點城市污水干管的埋深,合理運用落差以減小管道的管徑。最後小河能否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統,校核結果若不能排入,可適當放大某些管道的管徑,適當減小敷設坡度以達到排入目的;如果接入管道落差太大則可設計跌水井。
2.室外管材
(1)室外無壓排水管一般很少採用金屬管,只有當排水管需要承受較高壓力或對滲漏要求嚴格的地方(污水泵站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才採用金屬管材,較為罕見的為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管,雙壁波紋管,HDPE高密度纏繞管在室外得到廣泛應用。
(2)鋼筋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承插口管,借口一般分為柔性介面,剛性介面,半柔性介面。
柔性介面:橡膠圈介面,瀝青油膏,石棉瀝青卷材料。
剛性介面:水泥砂漿,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介面。
半柔性介面:石棉水泥介面
對於介面要求強度較高,嚴密性閉水性較好的污水管宜採用柔性或半柔性介面。
縱向管線布置:電力,電訊,煤氣,給水,熱力,雨水,污水
3.污水檢查井管徑間距
不大於160mm不大於30m大於200mm不大於40m
G. 最新的給排水設計規范有哪些
01、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50013-2006
0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03、建築給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2003(2009版)
04、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
05、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
0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07、建築中水設計規范GB 50336-2002
08、游泳池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 122-2008
09、民用建築節水設計標准GB 50555-2010
10、泵站設計規范GB 50265-2010
11、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GBT 50102—2003
12、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GB 50050-2007
13、工業用水軟化除鹽設計規范GBT 50109-2006
14、水噴霧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219—95
15、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 50067—97
16、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
17、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370—2005
18、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3—93(2010年版)
19、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2011
20、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
2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1-2005
22、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CJJ 110—2006
23、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准CJ 3020-1993
24、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2006
25、 飲用凈水水質標准CJ 94—2005
2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
27、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
28、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CJ 343—2010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類GBT 18919-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 18920-2002
3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2002
32、污水再生產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 50335—2002
3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
34、建築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 50400-2006
35、給水排水工程基本術語標准GB∕T 50125-2010
H. 衛生間污水管的施工的一些規范要求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關規范:
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准 GBJ 125
給水排水制圖標准 GB/T 50106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
建築中水設計規范 GB 50336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42
建築給水聚乙烯類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98
建築給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范 GB/T 50349
建築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29
二、衛生間污水管施工的規范要求摘錄
3.3.5 在同一房間內,同類型的採暖設備、衛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
3.3. 6 明裝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互相平行。曲線部分:當管道水平或垂直並行時,應與直線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並行時,彎管部分的曲率半徑應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位置正確,埋設應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
3 滑動支架應靈活,滑托與滑槽兩側間應留有3~5mm的間隙,縱向移動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6 固定在建築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
3.3.13 管道穿過牆壁和樓板,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
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
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
安裝在牆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
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穿牆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介面不得設在套管內。
3.3.15 管道介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採用粘接介面,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於表3.3.15的規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連接管道的結合面應有一均勻的熔接圈,不得出現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勻現象。
3 採用橡膠圈介面的管道,允許沿曲線敷設,每個介面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2」。
7 承插口採用水泥捻口時,油麻必須清潔、填塞密實,水泥捻入並密實飽滿,其介面面凹入承口邊緣的深度不得大於2mm.
8 卡箍(套)式連接兩管口端應平整無縫隙,溝槽應均勻,卡緊螺栓後管道應平直,卡箍(套)安裝方向應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