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廢水
1. 世界各國的節水措施
美國 延長夏時制
美國參眾兩院聯合委員會近日有投票通過,在新的能源法案中將每年夏令時的時間延長兩個月,以便節約能源。今後,美國將從3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開始將時鍾往前撥1小時,從11月的最後1個星期日起將時鍾恢復到正常時間,以充分利用日光,節約能源,據稱這一舉措可在實施期間每天節約10萬桶石油。
英國 制定節能法規
英國政府鼓勵節約能源,制定了21世紀的能源戰略和相關的法律,其用意在於提高能效,節約資源,進行政策引導。英國政府還決定,從2001年起,每年拿出5000萬英鎊的「能源效率基金」,鼓勵企業節約能源,努力構建節約型社會。
法國 出台節能規范標准
法國政府採取措施大力利用自然資源,達到節省電能和保護環境的目的。2000年1月,法國開始實施「預防氣候變化全國行動計劃」,同年12月,法國又出台了「全國改善能源消耗效率行動」方案,根據這兩項計劃,2001年法國政府又通過了節能規范標准,即根據不同地理位置的光照、溫度和濕度等自然條件,評估不同建築材料的能源利用效能。
德國 德國節能注重點滴
德國能源匱乏,石油幾乎100%依賴進口,天然氣80%依賴進口。節約能源是德國政府能源開發利用的一貫政策,長期以來,聯邦政府通過信息咨詢、政策法規和資金扶持等多種手段,調動個人和企業節能的積極性。使用節能家電、告別待機狀態、買低能耗房子都是政府力推的節能手段。 新加坡 推廣新生水技術
新加坡在加大節制用水的同時,不斷增加投入,利用新技術開辟新水源,特別是在處理廢水的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例如,新加坡政府把航天太空人用水技術,運用於加快新生水的建設上,把廢水過濾雜質,利用反向滲透消除有機質。新加坡政府還加快了水再循環為食用水技術的開發利用,並制定了實施的具體計劃。為了宣傳和推廣新生水技術,新加坡政府還修建了一座新生水技術展覽館,通過短片、電腦圖解,宣傳和普及新生水技術。
韓國 實施綠色計劃
韓國先後在全國推行了「綠色能源家庭」、「綠色照明」、「綠色發動機」、「綠色創意」和「綠色空調」的節能技術活動。
去年,韓國政府又制定了節能中、短期對策,決定向低能耗產業轉型,推廣多項節能技術,充分利用能源項目和汽車混合燃料,實施以節能為目的的綠色計劃。韓國的新聞媒體也大力宣傳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在全社會營造節能的良好氛圍。
日本 節能蔚然成風
日本國民節能意識強,想方設法節約能源在日本已經蔚然成風。「節能音樂會」、「節約生活大型展覽會」,每次活動都是人山人海。日本展覽會形式多樣,有很多宣傳節能的演出,每一場演出都是一堂生動的節能教育課。各個展台展示著琳琅滿目的節能產品:節能燈泡、節水洗衣機和洗碗機、節能冰箱、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等,選擇這里的產品,可大量節省能源,同時節省大筆電費。
日本正在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生活方式,向節約型社會轉變。很多日本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保護地球,也是保護人類自己;破壞環境,等於自毀家園。
2. 2014年世界各國有多少污水處理廠
國內有3800左右的污水處理項目~
3. 各國是如何處理廢水的
關於廢水處理,目前應該是日本做的最好,我國目前做的還差的很遠,你可以在網上找一下。
4. 各國每年向河中排放污水數量
4.4676×10 12
5. 世界各國的節水措施有那些
國外先進的節水措施
(一)美國節水措施
在美國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減少水源消耗和流失,進行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包括:保護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水源重復利用,側重於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再作為灌溉水源;調節河川徑流;選育抗旱品種;引水補給地下水;減少蒸發,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調整作物種類和市場供應等。當前,美國發展節水灌溉農業主要採用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和農業技術相結合,以取代傳統的單一的地面灌溉技術,農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已達70—80%。
(1)美國圖森市的節水措施
圖森市位於亞利桑那州的中南部,夏季炎熱,氣溫常超過37.8攝氏度。該市的高峰用水是由夏季的高溫期決定的。該市年平均降水量為245毫米,其中約有一半發生在夏季,而年平均蒸發量卻高達1524—1778毫米。
在圖森市水廠的許多門類的用水戶中,有些用水戶從性質上講屬於季節性用水:冬季用水很少,用水量也較穩定;夏季用水量較大,且隨氣溫和降雨情況而達到高峰。1974年夏季,圖森市經歷了歷史上最炎熱的旱季,市內水井已無法滿足高峰用水的要求,供水系統在局部地段停水,送水壓力下降。為了正常送水,圖森市削減了高峰用水量,使用水量不受季節的影響。推行這項計劃後各類用水戶逐步調整了他們的室外用水方式,每人每天的總用水量已由1974年的776.5升下降到目前的約549.2升。
(2)美國加州居民的雨水收集系統
1975—1977年,美國加州發生了乾旱,迫切地需要探求適當的供水方案。一般說來,在農村居民用水的最可行辦法是從屋頂收集雨水,使其匯集存儲到一些容器內,而後提供使用。雨水的收集,完全可以滿足低限度的家庭用水需要。
(二)以色列節水灌溉措施
以色列地處乾旱半乾旱的沙漠地帶,北部降雨量為700—800mm,中部為400—600 mm,南部僅有25 mm。為克服降水不足問題,以色列大力開發灌溉地。目前43.7萬hm2耕地中,19.3萬hm2(約占總耕地面積的44.2%)為水澆地,每年農業灌溉用水達11.8億m3,其中有9億m3為可飲用水。農業灌溉方法是壓力灌溉,主要是滴灌和噴灌,水的利用率分別可達95%和80%,而且全部採用電腦管理,利用水分感應器自動調節灌溉,包括灌溉時間、次數、間隔、灌溉量等。根據以色列水法,國家境內所有水均為國有,由水委員會統一管理,包括制定政策、確定水使用配額和制定水資源的開發計劃等。為了鼓勵農民節約用水,一方面要求農民交付水費,另一方面規定在配額范圍內後一半配額的水價高於前一半。目前灌溉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開發非飲用水資源,如廢水、洪水、鹽鹼水等,保證不斷增加農業用水。
在90年代初期,噴灌和滴灌技術已分別應用於全國種植面積的25%和75%。農田和草坪一般使用噴漠和滴灌,且高度自動化,全部由電腦控制,每台中心電腦控制周圍幾十甚至幾百公頃的土地。滴灌技術已廣泛應用到全國各地。噴灌和滴灌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使每公頃土地的灌溉用水量減少了1/3。而且,全國70%的污水經過處理用於農業灌溉。
( 三) 澳大利亞節水措施
澳大利亞有70%的地區雨量在500毫米以下,易發生旱災。全國地面水源不多,平均年徑流量僅有3454億立方米。雖然地下水豐富,但60%是自流井區,可利用的水源只有176萬平方公里。澳大利亞不斷採用新的節水灌溉方法。把12厘米的滴水管埋入地下,把水和肥料溶液直接滴灌在西紅柿等作物的根部,不但節省大量水肥,而且可收獲90%的優質蔬菜,而傳統的灌溉方法只能收獲到60%—70%,這種灌溉方法使多餘的肥料不致污染水渠。又如在果園中,春季落葉對果樹不澆水或少澆水,抑制果樹生長,進入夏季則多灌水以促進水果的生長。這種方法使果樹長得矮小,不需過多澆水和修剪,但水果產量卻增加了。試驗表明,可節省用水20%,增產水果20%。多數果園已採用了這項措施。
(四)前蘇聯節約用水的措施
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單位土地面積上的水量和人均水源量的分配極不均衡,數字差距多達數十倍。前蘇聯有11萬億立方米的大氣降水,其中約有40%被轉化為河川徑流。但地區分布極不均衡,在佔耕地面積90%和占工業產值80%的一些發達地區只有全前蘇聯水資源的24%,而其中一些對水資源有特大需求的南部地區卻只擁有約16%的可用水資源。除了以上這些不足外,前蘇聯河川的重要特徵是時間上的分配也不平衡。為了解決這些不足,只有通過大型引水調水渠道實現從其它流域調水和修建許多季節性調節水庫來解決嚴重的缺水問題。
為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前蘇聯制定了一系列節水措施:(1)對城市污水作三級處理而後加以利用;(2)將地表徑流處理後使用(3)研究利用工礦企業的排水;(4)抽用礦坑水和工礦區地層水;(5)沿海地區開發利用海水;(6)有些設備採用空氣冷卻,不使用水冷;(7)加大發電單機容量;(8)加強水管理和處理工作;(9)採取累進水費制等。
(五)印度節水與合理用水措施
在印度的許多地區,地表水比地下水豐沛,但很多渠道中地表水的供應常常是不穩定的,有時甚至嚴重不足,所以地下水補充地表水顯得越來越必要。地下水補充渠道水增加了渠水的供應量,在渠道水供應低峰期或在進行年度維修渠道關閉期間,地下水可直接用於灌溉。在許多地區,潛在的地下水可以有效地與地表水結合進行集約灌溉。
由於降水時間過於集中,為控制雨水流失,印度採取利用農田集水區的水塘攔蓄地面徑流,使乾旱地保存雨水,以便在旱季時進行補充性灌溉。這種作法可節省灌溉用水,並可對旱季時灌溉用水不足給予補充,以保證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穩產、高產。
在灌溉技術方面,印度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防止土壤鹽漬化,要求根據地區水位深度確定灌溉方式。由於水資源季節性供應不平衡,研究部門提出在雨季到來之前,在各河流附近抽取大量地下水進行灌溉的方案,以達到降低地下水位,使雨季洪水能更多滲入地下之目的。這就要求在旱季到來之前,採用定量供水,循環灌溉等方式,力求節約水資源。
6. 世界廢水排放量有多少其中二度利用、循環利用的比例又有多大治理
您好
當然可以
(1)首先要求企業對生產進行調整及改善,節約用水內並提高生產用水的循容環利用率,對各類廢水進行分流預處理,盡可能減少廢水的末端治理量;
(2)對現有的廢水處理系統進行整改,廢水處理系統採用的是傳統的化學沉澱工藝,技術可行,但由於處理系統運行多年,需更新設備並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程;
(3)新建電鍍廢水回用系統,電鍍廢水處理成套設備讓達到排放標準的廢水再經過回用系統處理,重新回用於電鍍生產線。針對生產上的節約用水,該企業採取了有效的措施,如調整好鍍槽與沖洗池的位置;將鍍槽的濃度調整到最合適的水平;採用逆流沖洗及噴淋沖洗的方式;將處理後達到排放標準的廢水直接回用到前處理生產單元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電鍍廢水的排放量可減少33%。此外,通過廢水處理系統的整改,廢水的處理效果能保證穩定達標。因此,工作的重點落在回用處理系統的設計及實施上。
7. 各國水污染情況,求你了!!!!!!
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一些專門從事全球用水狀況研究的科學家們驚呼,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災難」。 由「水援助」和「淚水基金」這兩家國際性慈善機構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達6000名少年兒童因飲用水衛生狀況惡劣而死亡。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緊迫的衛生危機之一。 報告還說,水污染問題在那些人口急劇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時,孟加拉首都達卡市的人口只有25萬左右。但是,30年後的今天,住在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經超過1000萬人。該市的一位政府官員日前抱怨說:「如今,達卡市的許多地區簡直成了污水坑和化糞池,成千上萬的市民長期喝不到清潔的衛生用水。而且,上述情況每分鍾都在惡化……」 報告認為,農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導致全球水污染現象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最近幾年,全世界的農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規模,正在以每天16萬人的速度增加。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布倫特蘭女士說:「干凈的飲用水和恰當的衛生條件是最基本的人權。」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制定出一項解決全球水污染問題的「兩步走」發展規劃,即: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長期喝不到衛生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爭使全世界絕大多數人口都能喝上衛生用水。 這份評估報告主要依據的是對各國地表及地下水質量、廢水處理回收利用程度以及有關水資源保護、分配等方面的立法和執行情況等內容的考核。 評估報告稱,由於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萬噸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積污染,所含各項化學物質指 標嚴重超標,其中,鉛含量比廢水處理較好的工業化國家高20倍。此外,未經處理的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劇了水污染程度。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污染嚴重影響老百姓的健康。流經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恆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列。當地居民飲用和在烹飪時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經導致了許多健康問題,例如腹瀉、肝炎、傷寒和霍亂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條件的家庭都給自家的自來水設施安裝了凈水器,桶裝純凈水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 由於地下水污染嚴重,目前在印度市場上銷售的12種軟飲料,有害殘留物含量超標。有些軟飲料中殺蟲劑殘留物含量超過歐洲標准10倍至70倍。 如果還不珍惜,最後一滴水將與血液等價!(原自人民網)
8. 世界各國水資源概況
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
中國排世界第四位。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中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8)各國廢水擴展閱讀:
水不僅是構成身體的主要成分,而且還有許多生理功能。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INTERNATIONAL GLOSSARY OF HYDROLOGY》(國際水文學名詞術語,第三版,2012年)水的定義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合適的質量,並滿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具體利用的需求。
根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詞(科學出版社,1997)中有關水資源的定義,水資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數量和可用質量能從自然界獲得補充並可資利用的水。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千萬 立方公里。但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1%。
9. 求各國水資源循環利用率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比中國小很多,但水量與中國相差不大,同時水資源分布高度不均勻,8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東南6個州。為此,澳大利亞制定了嚴格的污水再生利用戰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在東南6個州開展深度污水處理和水資源循環利用,同時節約用水,計劃到2015年使水資源再生利用率達到40%。
以色列是最早使用再生水進行農作物灌溉的國家之一,其工農業及國民經濟發展之所以能取得驚人的成就,除了大力發展高科技外,推行污水回用政策為國家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以色列的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了75%,在全世界居首。目前,以色列全國1/3的農業灌溉使用再生水。
美國加州高度缺水,無論是把密西西比河的水運往西海岸的「東水西調」,還是把北加州的水調到南加州的「北水南調」,都未能徹底解決問題。為此,加州開展了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設了著名的「21世紀水廠」。污水在經過13道工序之後,可達到飲用水標准,這一「概念廠」對行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新加坡目前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倒數第二的國家。除淡化海水外,新加坡政府解決水資源問題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回收所有的工業和家庭生活廢水,經過各種過濾和消毒,使其達到可以飲用的水標准,即所謂的新生水(NEWater)。新生水甚至超越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准。目前新生水主要供應給工商業用戶使用,另有5%左右被注入國家蓄水池,與自然水混合,最後再處理成飲用水。目前,新加坡共有5座新生水廠,所生產的新生水差不多能夠滿足全島30%的用水總需求。
10. 全球水污染情況
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一些專門從事全球用水狀況研究的科學家們驚呼,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災難」。
由「水援助」和「淚水基金」這兩家國際性慈善機構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達6000名少年兒童因飲用水衛生狀況惡劣而死亡。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緊迫的衛生危機之一。
報告還說,水污染問題在那些人口急劇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時,孟加拉首都達卡市的人口只有25萬左右。但是,30年後的今天,住在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經超過1000萬人。該市的一位政府官員日前抱怨說:「如今,達卡市的許多地區簡直成了污水坑和化糞池,成千上萬的市民長期喝不到清潔的衛生用水。而且,上述情況每分鍾都在惡化……」
報告認為,農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導致全球水污染現象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最近幾年,全世界的農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規模,正在以每天16萬人的速度增加。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布倫特蘭女士說:「干凈的飲用水和恰當的衛生條件是最基本的人權。」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制定出一項解決全球水污染問題的「兩步走」發展規劃,即: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長期喝不到衛生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爭使全世界絕大多數人口都能喝上衛生用水。
這份評估報告主要依據的是對各國地表及地下水質量、廢水處理回收利用程度以及有關水資源保護、分配等方面的立法和執行情況等內容的考核。
評估報告稱,由於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萬噸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積污染,所含各項化學物質指 標嚴重超標,其中,鉛含量比廢水處理較好的工業化國家高20倍。此外,未經處理的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劇了水污染程度。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污染嚴重影響老百姓的健康。流經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恆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列。當地居民飲用和在烹飪時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經導致了許多健康問題,例如腹瀉、肝炎、傷寒和霍亂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條件的家庭都給自家的自來水設施安裝了凈水器,桶裝純凈水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
由於地下水污染嚴重,目前在印度市場上銷售的12種軟飲料,有害殘留物含量超標。有些軟飲料中殺蟲劑殘留物含量超過歐洲標准10倍至70倍。
如果還不珍惜,最後一滴水將與血液等價!(原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