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溶劑廢水治理
『壹』 為什麼含有有機溶劑的廢水不能直接排進下水道
因為會污染地下水質。
有機溶劑是一類由有機物為介質的溶劑,反之為無機溶劑,溶劑按化學組成分為有機溶劑和無機溶劑。
一般有機溶劑對人體危害生理之影響有下列幾種:
(1) 對神經系統破壞:
因抑制神經系統的傳導沖動功能,產生麻醉,神經系統障礙或引起神經炎等。如二硫化碳引起的神經炎;甲醇中毒影響視神經等。此類溶劑尚有酒精、苯、氯化乙醇、二氯乙烷、汽油、甲酸戊酯、醋酸戊酯、二甲苯、三氯乙烯、丁醇、松節油、煤油、丙酮、酚、三氯甲烷、異丙苯等。
(2) 對肝臟機能損傷:
因損傷肝臟機能,引起惡心、嘔吐、發燒、黃疸炎及中毒性肝炎;一般氯化烴類均會引起肝臟中毒現象。此類溶劑有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烷、苯及其衍生物等。
(3) 對腎臟機能破壞:
腎臟為毒物排泄器官,故最易中毒,且因血氧量減少,亦足以使腎臟受害,發生腎炎及腎病。此類溶劑包括烴類之鹵化物、苯及其衍生物、二元醇及其單醚類、四氯化碳、乙醇等。
(4) 對造血系統破壞:
因破壞骨髓造成貧血現象。此類溶劑包括苯及其衍生物如甲苯、氯化苯、二元醇等。
(5) 對粘膜及皮膚刺激:
因刺激粘膜,使鼻粘膜出血,喉頭發炎,嗅覺喪失或因皮膚敏感產生紅腫、發癢、紅斑及壞疽病等。此類溶劑包括氯仿、三氯甲烷、醚、苯、醋酸甲酯、煤油、丙酮、甲醇、石油、氯酚、二氯乙烯、四氯化碳等。
『貳』 有機物廢水的處理方法和含無機物廢水處理的方法一樣嗎
不一樣,有機很多可以採用生物處理,無機採用化學或物理方法
『叄』 塗裝廢水中有機溶劑主要成分是什麼如何進行處理呢,求高手指教!謝了!
乙酸乙酯、甲苯、200號溶劑油、可以回收處理、也可以氧化燃燒
『肆』 化工廢水如何處理
化工廢水的基本特徵為極高的COD、高鹽度、對微生物有毒性,是典型的難降解廢水,是目前水處理技術方面的研究重點和熱點。化工廢水的特徵分析如下:
(1)水質成分復雜,副產物多,反應原料常為溶劑類物質或環狀結構的化合物,增加了廢水的處理難度;
(2)廢水中污染物含量高,這是由於原料反應不完全和原料、或生產中使用的大量溶劑介質進入了廢水體系所引起的;
(3)有毒有害物質多,精細化工廢水中有許多有機污染物對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鹵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殺菌作用的分散劑或表面活性劑等;
(4)生物難降解物質多,B比C低,可生化性差;
(5)廢水色度高。
化工廢水處理方法:
廢水處理技術已經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污水中的污染物種類、污水量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加,污水處理技術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舊的污水處理技術也不斷被革新和發展著。尤其現在的化工廢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往往用一種工藝是不能將廢水中所有的污染物去除殆盡的。用物化工藝將化工廢水處理到排放標准難度很大,而且運行成本較高;化工廢水含較多的難降解有機物,可生化性差,而且化工廢水的廢水水量水質變化大,故直接用生化方法處理化工廢水效果不是很理想。
針對化工廢水處理的這種特點,我們認為對其處理宜根據實際廢水的水質採取適當的預處理方法,如絮凝、內電解、電解、吸附、光催化氧化等工藝,破壞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再聯用生化方法,如SBR、接觸氧化工藝,A/O工藝等,對化工廢水進行深度處理。
目前,國內對處理化工廢水工藝的研究也趨向於採用多種方法的組合工藝。例如,採取內電餌混凝沉澱—厭氧—好氧工藝處理醫葯廢水、採用大孔吸附樹脂吸附和厭氧—好氧生物處理—絮凝沉澱法處理有機化工廢水、採用絮凝—電餌法聯用處理麻黃素廢水、採取臭氧一生物活性碳工藝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採用的光催化氧化—內電餌—sBR組合方法處理高濃化工廢水都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
『伍』 如何處理廢水中有機溶劑
如果你是進行實驗室的實驗的話,可以製造一個小的構築物,利用廢水生物處理技術,通過馴化微生物,進行微生物降解,從而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溶劑
『陸』 有機廢水的處理技術
在眾多的預處理方法中,萃取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簡單、投資較少等特點。特別是基於可逆絡合反應的萃取分離方法,對極性有機稀溶液的分離具有高效性和選擇性,在難降解有機廢水的處理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溶劑萃取法利用難溶或不溶於水的有機溶劑與廢水接觸,萃取廢水中的非極性有機物,再對負載後的萃取劑進一步處理。為了避免有機溶劑對環境的污染,又開發了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該法簡單易行該法簡單易行,適於處理有回收價值的有機物,但只能用於非極性有機物,被萃取的有機物和萃取後的廢水需要進一步處理,有機溶劑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萃取只是一個污染物的物理轉移過程,而非真正的降解。
由清華大學開發的萃取一反萃取體系,可以應用於多種染料與中間體廢母液資源回收,對染料中間體的回收率達90%以上,脫色效果也達到同樣水平,正在逐步推廣於染料廢水的治理工程中。 吸附劑的種類很多,有活性炭、大孔樹脂、活性白土、硅藻土等。
在有機廢水中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大孔樹脂在。雖然活性炭具有較高的吸附性,但由於再生困難、費用高而在國內較少使用。例如將活性炭投加到難降解染料廢水的試驗容器中,當活性炭的投加濃度為200mg/L時,色度的去除率為77%;而投加質量濃度增加到400mg/L時,色度的去除率達到86%。 工業生產的「三廢」治理主要有三大途徑:
一是對「三廢」採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法;
二是改進合成工藝,將污染消滅在生產工藝過程中;
三是對「三廢」合理利用,變廢為寶。
要從根本上消滅污染,關鍵是要對產生污染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把污染消滅在工藝生產過程中,實現清潔生產。另外,要大力開發廢物的綜合利用技術,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 我們這里討論的 「三廢」主要指其中的有機廢水。工業有機廢水來源很多,主要來自檸檬酸、製糖、酒精、造紙、養殖、PTA等行業,這些行業處理污水的主流方式是採用生化法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沼氣,根據估算,每生產一噸檸檬酸可產生大約225方沼氣,其中甲烷含量可達60%左右,這種沼氣用於發電是一種非常好的燃料,每方沼氣可以發1.7度電,效益非常可觀。生產一噸酒精可產生300方沼氣,甲烷含量可達70%,熱值更高。其它行業類同,產生的沼氣量都很可觀。
『柒』 有機廢溶劑和有機廢液有什麼區別
有機廢溶劑是廢液經過蒸餾,將溶劑蒸出來,只含有溶劑。
而有機廢液里還可能溶解了很多高分子化合物。如樹脂什麼的。
『捌』 有機溶劑的廢液如何用萃取法回收利用 謝謝
可以利用廢溶劑回收再利用設備回收後再重復使用,節約,環保,通回收利用設備回收,有的也叫萃取 其含義就一個意思.nj-kb.cn可以去了解。
『玖』 含毒有機廢水生物處理前的預處理
大量的資料表明,我國目前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環境問題主要是水環境問題,水環境問題又主要是有機廢水的污染問題。因此,有機廢水的治理是環保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面。
有機廢水無害化處理的首選方法是生物處理。這是由生物處理所具有的處理的相對徹底性( 無二次污染或二次污染較小)以及運行費用低廉等優點決定的。
根據有機廢水處理方面的特性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3類:①廢水中的有機物易於生物降解,同時廢水中的毒物含量很少。這類廢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來自以農牧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廢水等; ②廢水中的有機物易於生物降解,同時廢水中的毒物含量較多。這類廢水主要來自印染、製革廢水等;③廢水中所含的有機物難於生物降解(生物降解速度極其緩慢),同時,廢水中毒物可能較多、亦可能較少。這類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制葯廢水等。
第①類廢水可直接進行生物處理。第③類廢水較為復雜,此處不作討論。本文主要對第② 類廢水中的毒物作用機制及應對措施加以討論。
1、毒物及其作用機制
廢水中凡是能延緩或完全抑制微生物生長的化學物質,統稱為有毒有害物質,簡稱毒物。這些毒物,從化學性質上來分可劃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兩大類。從處理的角度又可劃分為能被生物處理段去除、轉化的物質(如H2S、苯酚等,或稱非穩定性毒物)和不能被生物處理段去除、轉化的物質(如NaCl、汞、銅等,或稱穩定性毒物)兩大類。
毒物對微生物的作用機制主要有如下方式:
(1)損傷細胞結構成分和細胞外膜。如:70%濃度的乙醇能使蛋白凝固達到殺菌作用;酚、甲酚、表面活性劑作用於細胞外膜,破壞細胞膜的半透性。
(2)損傷酶和重要代謝過程。一些重金屬(銅、銀、汞等)對酶有潛在的毒害作用,甚至在非常低的濃度下也起作用。這些重金屬的鹽類和有機化合物能與酶的-SH基結合,並改變這些蛋白質的三級和四級結構。
(3)競爭性抑製作用。當廢水中存在一種化學結構與代謝物質相類似的有機物時便會發生。因為二者都能在酶的活性中心與酶相結合,它們的競爭將抑制中間產物的形成,使酶的催化反應速率降低。
(4)對細胞成分合成過程的抑製作用。當某些化學物質的結構類似於細胞成分的結構時,它們便會被細胞吸收並同化,結果是合成無功能的輔酶或導致生長停止。這種作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磺胺酸。
(5)抗生素對核酸的抑製作用。不少抗生素能專一地抑制原核生物的蛋白質合成,如鏈黴素會抑制氨基酸正確結合於多肽上。
(6)抗生素對核酸的抑製作用。如絲裂霉系C會選擇性地阻止DNA的合成,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7)對細胞壁合成的抑製作用。如青黴素便是通過干擾細胞壁的合成從而達到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效果。
2、菌種承受毒物的能力及菌種馴化法
需說明的是,微生物中存在不少能耐受常用代謝毒物的菌株,有的甚至能利用它們作為能源。化學物質對微生物的抑製作用與其濃度有直接關系,並隨微生物的馴化而發生變化,經過馴化的微生物對有毒物質的適應能力將逐步加強。微生物這種巨大的適應性(變異性)是由它們的小體積決定的。如一個微球細胞僅具有約100 000個蛋白質分子所能容納的空間,如此小的體積決定了那些近期用不著的酶是不能儲備的,許多分解代謝酶類只有當存在合適的基質時才會產生。在某些條件下這類可誘導的酶可占蛋白質總含量的10%.正是微生物的這種變異性,才使生物法處理含毒有機廢水成為可能。但任何微生物承受毒物的能力都是有一定的極限的(此時的濃度叫極限允許濃度),正是這種極限又要求含毒物有機廢水在生物處理前需要一定的預處理。
前已說過,微生物由於其體積的細小,而具有巨大的適應性(變異)。因此可以採用人工改變微生物生活環境的方法進行誘導變異,讓微生物直接適應原水中毒物濃度或提高微生物對毒物的去除能力。這種方法對穩定性毒物及非穩定性毒物均適用,是處理含毒有機廢水的一種基本方法。
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中,當進水中酚的濃度突然增加到50 mg/L時,便會對生物處理系統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嚴重時,會導致全系統的崩潰。可是,某焦化廠採用適應性變異的方法對菌種進行馴化即菌種馴化法,使微生物內的酶逐步適應了這種毒物的大量存在,便將這種毒物當成其底物而加以分解吸收。實際運行表明,進水中酚的平均濃度為117.5 mg/L時,酚的去除率高達99.6%.
含酚廢水處理是應對一種不穩定性毒物的例子,當毒物很穩定時,亦可採用這種馴化方法以提高微生物對毒物的承受能力。但須注意,這種毒物的濃度必須滿足最終出水排放標准或另外採取其它措施加以控制。
3、預處理方法
前已說過,馴化是生物處理法中應對毒物的一種基本方法。但任何微生物承受毒物的能力都是有一定的極限的,毒物濃度超過極限允許濃度時就需要一定的預處理。目前,預處理法主要有稀釋法、轉化法和分離法。
『拾』 如何處理工業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