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廢水廢渣來源
❶ 你知道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嗎
a 人為的角度:1,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排放大量的廢棄物,比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氣、生活廢氣、交通尾氣、固廢垃圾,;2,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影響,比如雜訊、光、熱、輻射等等
b 自然的角度:比如火山爆發、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產生的影響。但是此類污染發生幾率小,范圍小。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如何區別固體廢物、廢水和廢氣
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固體廢物的概念,在該法規定:所謂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
2、如何區分固體廢物、廢水和廢氣:
(1)最有效的區分方法的看廢棄物質(廢水、廢氣、廢渣)的形態:固體廢物的形態是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而廢氣是氣態、廢水是液態;
(2)固態廢物的存在,具有相對固定性;而廢水、廢氣具有流動性、擴散性;
(3)固態廢物的比重大於2kg/m3,;而廢水的 比重略大於1kg/m3、廢氣的 比重則更低;
3、固體廢物是相對於有用的固體物質而言的,它只是相對於某一個方面或某一個過程沒有使用價值,但有可能是另一個過程或方面的原料,因此,這樣的廢物可以成為「放錯地方的原料」而不是廢物。這就是廢物資源化的問題。
4、固體廢物在該法定義中給出來源,由此可以對固體廢物 進行分類:工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城市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和放射性固體廢物。
5、固體廢物本身是污染物,所以存在固體廢物污染。它主要是指進入大氣水體的固體廢物,就會造成大氣污染、水體污染。所以將固體廢物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就是防止固體廢物造成大氣污染、水體污染的最好途徑。
❸ 環境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按屬性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
按排放污染的種類,可分為有機污染源、無機污染源、熱污染源、雜訊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同時排放多種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
按污染的主要對象,可分為大氣污染源、水體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
按人類社會功能,可分為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和生活污染源。
一、空氣主要污染物
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
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佔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的產物(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損害,甚至造成肺水腫.慢性中毒可致氣管、肺病變.吸入NO,可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的形成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NOx對動物的影響濃度大致為1.0毫克/立方米,對患者的影響濃度大致為0.2毫克/立方米.國家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的平均濃度低於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5毫克/立方米.
3.粒子狀污染物
空氣中的粒子狀污染物數量大、成分復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它污染物的運載體.其主要來源於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
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氨氮、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揮發酚、汞和氰化物.
1.氨氮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氨氮主要來源於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達2.5~4.5公斤.雨水徑流以及農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來源.另外,氨氮還來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顏料、煤氣、煉焦、鞣革、化肥等工業廢水中.當氨溶於水時,其中一部分氨與水反應生成銨離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國家標准Ⅲ類地面水,非離子氨的濃度≤0.02毫克/升.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石油類
主要來源於石油的開采、煉制、儲運、使用和加工過程.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後危害人體健康.
3.化學耗氧量(COD)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
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過高可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當水中溶解氧消耗殆盡時,水質則腐敗變臭,導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
4.生化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也是水質有機污染綜合指標之一,是指在一定溫度(20℃)時,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其來源、危害同化學需氧量.
5.揮發酚水體中的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於含酚廢水,如焦化廠、煤氣廠、煤氣發生站、石油煉廠、木材幹餾、合成樹脂、合成纖維、染料、醫葯、香料、農葯、玻璃纖維、油漆、消毒劑、化學試劑等工業廢水.酚類屬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較低.酚類化合物對魚類有毒害作用,魚肉中帶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結果.
6.汞
汞(Hg)及其化合物屬於劇毒物質,可在體內蓄積.水體中的汞主要來源於貴金屬冶煉、儀器儀表製造、食鹽電解、化工、農葯、塑料、等工業廢水,其次是空氣、土壤中的汞經雨水淋溶沖刷而遷入水體.水體中汞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和疼痛等.總汞中的甲基汞在人體內極易被肝和腎吸收,其中只有15%被腦吸收,但首先受損是腦組織,並且難以治療,往往促使死亡或遺患終生.
7.氰化物
氰化物包括無機氰化物、有機氰化物和絡合狀氰化物.水體中氰化物主要來源於冶金、化工、電鍍、焦化、石油煉制、石油化工、染料、葯品生產以及化纖等工業廢水.氰化物具有劇毒.氰化氫對人的致死量平均為50微克;氰化鈉約100微克;氰化鉀約120微克.氰化物經口、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極易被人體吸收.急性中毒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痙攣、呼吸衰竭,導致死亡.
三、雜訊
從物理定義而言,振幅和頻率上完全無規律的震盪稱之為雜訊.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論,凡是人們所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雜訊.雜訊的顯著特點是:無污染物存在、不產生能量積累、時間有限、傳播不遠、振動源停止振動雜訊消失、不能集中治理.雜訊來源於交通工具、工廠機器設備、建築施工和人們的社會、家庭活動.雜訊對人類的危害個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現為對聽力的損傷、睡眠干擾、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影響.當人在100分貝左右雜訊環境中工作時會感到刺耳、難受,甚至引起暫時性耳聾.超過140分貝的雜訊會引起眼球的振動、視覺模糊,呼吸、脈膊、血壓都會發生波動,甚至會使全身血管收縮,供血減少,說話能力受到影響.
❹ 環境污染的來源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1、工廠排出的廢煙、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2、人們生活中排出的廢煙、廢氣、噪音、臟水、垃圾;
3、交通工具排出的廢氣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5、礦山廢水、廢渣。
❺ 生活中廢氣主要來源哪些地方
燃料燃燒排出的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碳氫化合物等;汽車排放的尾氣含有鉛、苯和酚等碳氫化合物。
❻ 水的污染主要來自()①天然水與空氣、岩石與土壤長期接觸;②工業生產中廢氣、廢液、廢渣的任意排放
①天然水與空氣、岩石和土壤的長期接觸不會造成水體污染,故①錯誤; ②工業上廢氣、廢渣和廢液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體污染,故②正確; ③水生動物的繁殖不會造成水體污染,故③錯誤;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能造成水體污染,故④正確; ⑤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葯的使用不當能造成水體污染,故⑤正確. 故選B. |
❼ 三廢的來源及處理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化肥、農葯、農膜等農資產品的投入,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化肥包裝、農葯包裝廢棄物以及廢舊農膜等農資「三廢」,對生態環境尤其是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農業生產每年產生的化肥包裝袋超過10億個,農葯包裝廢棄物超過100億件,農用薄膜使用量近250萬噸。大量被隨意丟棄的農資「三廢」,已成為土壤和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農資「三廢」的回收處理難題,已成為阻礙我國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一塊「絆腳石」。
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填補了我國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立法空白。今年以來,隨著《關於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指導意見》《關於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農葯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意見及法規的陸續出台,農資「三廢」帶來的土壤污染防治問題不僅成為農資行業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全社會熱議的話題。消滅農資「三廢」,守護土壤安全已經刻不容緩。
就農資「三廢」回收處理問題,筆者在與相關行業專家和企業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三廢」回收處理共同的也是最大的難題,仍是資金短缺。以農葯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為例,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回收、分類、儲存、運輸、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專業的公司、專業的人員和專業的設備來處理。回收時要有專用的容器、專業的貯存場所和運輸車輛,具備相應的防流失、防滲透、防揚散的條件,要將容易產生化學毒害反應的廢棄物分類並分隔存放,避免出現回收貯存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和人員中毒事件的發生。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除了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外,過期農葯的回收處理同樣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農葯的保質期一般是2-3年,經銷商的庫房裡每年都有大量的過期農葯需要處理,而廠家回收過期庫存農葯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成本非常高昂,不少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就通過修改保質期後低價銷售或直接傾倒的方式進行處理,存在很大的環境安全隱患。由此可見,農資「三廢」包括其他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投入回報比的問題。
❽ 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
環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工廠排出的廢煙、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2)人們生活中排出的廢煙、廢氣、噪音、臟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車輛、輪船、飛機等)排出的廢氣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5)礦山廢水、廢渣;
(6)機器噪音,電磁輻射,二氧化碳污染;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8)廢氣廢水廢渣來源擴展閱讀:
環境污染是各種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環境污染還受社會評價的影響而具有社會性。它的特點可歸納為:
1)公害性,環境污染不受地區,種族,經濟條件的影響,一律受害。
2)潛伏性,許多污染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爆發後果嚴重。
3)長久性,許多污染長期連續不斷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並不易消除。
環境是一個復雜體系,必須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從傳統毒理學觀點來看,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對人或生物體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單獨作用,即當機體中某些器官只是由於混合物中某一組分發生危害,沒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污染物的單獨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當這種作用等於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氣溶膠之間、氯和氯化氫之間,當它們在低濃度時,其聯合毒害作用即為相加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不具備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當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別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顆粒物之間、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間,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如動物試驗表明,當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時又存在12.5ppm硒時,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❾ 工業廢水污染的來源有哪些
產生工業廢水(污水)抄的途徑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工藝反應不完全產生的廢料工業生產過程中,一般的反應轉化率只能達到70%~80%,未反應完的原料一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最終有一部分因回收不完全或不可回收而再不同環節轉入廢水、廢氣或廢渣中。
(2)副反應所產生的廢料工業生產再進行工藝主反應的同時,往往還伴隨著一些副反應。副反應的產物數量一般較少,有些可以回收,但有些成分復雜,回收困難或回收費用很大,因此,只能將其作為廢料排棄。
(3)工業物料的跑冒滴漏共用物料再儲存、運輸以及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而且也可能造成嚴重的污染。
(4)冷卻水許多生產工藝中都需要大量的冷卻用水,如煉鋼、煉油等。冷卻的方式一般有直接冷卻和間接兩種。直接冷卻是使冷卻水直接與冷卻的物料接觸,很容易成為工業廢水;間接冷卻的冷卻水雖然不與物料直接接觸,但因為其中往往需要加入防腐劑、殺藻劑等化學物質,故也受到一定的污染。但間接冷卻水相比其他工業廢水較為清潔,可通過一定的處理後循環使用。
❿ 環境污染的來源是哪些
D按照環境要素分,有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質分,有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和化學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態分,有廢氣污染、廢水污染 、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輻射污染、光污染等;按污染產生的原因分,有生活污染源、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污染等;按影響的范圍來分則有全球性污染、區域性污染和局部污染。 環境污染最早開始引起注意可追溯到產業革命時期。由於煤炭的大規模使用,引起粉塵和硫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從而造成了空氣污染。後來,伴隨著工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擴大,在社會生產力得到幾十倍、成百倍增長的同時,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氣、廢水和廢渣也幾十倍、成百倍增長的同時,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氣、廢水和廢渣也幾十倍、幾百倍地增長,使得水、大氣、土壤等受到的污染日趨嚴重。某些地區的大氣經常煙霧彌漫,河流和湖泊的水質污濁,垃圾圍城,農葯、重金屬、各種有毒化學品污染嚴重,導致了一系列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發生,如洛杉磯光化學事件、水俁病、四日市哮喘等,使成千上萬的人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