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西苕溪污水治理

西苕溪污水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4-01 21:34:08

⑴ 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污染綜合評價及防治對策

沈慧珍 吳孟傑 劉思秀

(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杭州310007)

摘要:在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污染調查的基礎上,計算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的環境背景值,運用多項指標綜合污染指數法對該區淺層地下水進行污染現狀評價,其結果表明,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已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關鍵詞:淺層地下水;環境背景值;水污染

杭嘉湖平原位於長江三角洲南部,屬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頻繁、活躍的人類活動造成了淺層地下水環境質量的下降,直接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充分認識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的污染特徵和規律,探求其預防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水污染評價的目的是根據水體的實際用途,對環境水文監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判斷水質污染的狀況及其發展趨勢。其評判結果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水污染治理決策的制定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的水污染評判方法有對水體感觀性狀的定性評價、對單一指標的評判以及綜合質量指數評價等,其中,綜合質量指數評價法綜合考慮了地下水中的各項指標的影響作用,是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本文根據杭嘉湖平原地下水長期監測資料以及現階段的水樣化驗資料,對其污染現狀、特徵及規律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並進行了淺層地下水污染的綜合評價。

1 自然地理條件

杭嘉湖平原西起莫干山東麓,北與江蘇省,東與上海市接壤,南瀕錢塘江河口及杭州灣,地理坐標東經120°00′~121°16′,北緯30°13′~31°02′,面積約6490km2。區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在1~7m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5.7℃~16.2℃,多年來平均降水量1140~1350mm之間,降水年內、年際變化顯著。年內降雨集中在梅雨季節(6月峰值)和台風雨期(9月峰值),具有雙峰型降水特徵和洪澇災害特點。

區內水網密布,主要有大運河、苕溪、入杭州灣和入黃浦江等河道,其中大運河自杭州經崇福、嘉興往北接蘇州,東、西苕溪在西北部流經本區進入太湖,都屬於太湖水系。孔隙潛水主要由全新統海積、沖海積和沖湖積亞粘土、粘土、亞砂土等組成,厚度一般為0.5~5m,水位埋深1.0~2.6m,水動態變化較大,水量貧乏-極貧乏,除了環太湖帶和錢塘江附近區域民井涌水量為10~100m3/d外,其他地方涌水量一般都小於10m3/d。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垂向入滲補給、農田灌溉水的回滲補給及地表水側向補給,逕流緩慢,蒸發及民井取水為其排泄的主要方式。

2 淺層地下水污染評價

2.1 背景值的確定

在評價之前要先確定地下水化學背景值。地下水化學背景值是指天然狀況下(未受或基本未受人為活動污染)的地下水中各種化學組分的含量或其界限。現在已無法找到絕對不受污染的地下水體,因此,地下水化學背景值是與一定的時間、地點相聯系的相對概念。地下水的化學背景值系列是確定地下水是否受污染的標准。

對於無機污染來說,地下水化學背景值調查和研究原則上應依據較早時期的較系統的地下水水質分析資料。但是由於本區缺乏系統的早期淺層地下水資料,所以此次選取該區中地下水流經的上方向,且遠離污染源,相對無污染區的水樣,用來計算環境背景值。

首先運用Grubbs法剔除所選水質點的離群數據,然後確定檢驗的分布類型,其分布類型主要分為3種:正態分布、對數正態分布和偏態分布,最後依據不同情況按不同的方法確定統計特徵值(表1、表2)[1,2]

表1 不同分布類型統計特徵值表

表2 淺層地下水背景值表

、總Fe、好氧量、As,其次還有氟化物、氯化物的污染。分析其原因,主要為:一方面杭嘉湖平原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廣泛的分散在杭嘉湖平原上,農村、城鎮多為洗滌用水,就地排放,污水長期下滲使淺層地下水受到污染;另一方面,杭嘉湖平原地勢平坦,農田面積廣,灌溉時間較長,而農田灌溉水是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的一個重要補給來源,因此,這種非點源污染造成了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出現了大面積的輕微污染;同時,由於作為淺層地下水的補給源之一的地表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勢必會影響淺層地下水的質量;另外,杭嘉湖平原經濟發達,工業化程度較高,局部地區也存在一定的工業污染,垃圾填埋場對淺層地下水也有一定的影響。

3 地下水污染防治對策及建議

在進行淺層地下水防治時,必須依據污染源的特徵,結合地下水污染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科學防治地下水污染。從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的污染源調查分析來看,杭嘉湖平原的污染源形式是多樣的,包括點污染源(如垃圾堆放場)、線污染源(如污染河流對地下水的補給和污、廢水排泄溝渠對地下水的影響)和面污染源(如污水灌溉和酸雨對地下水的補給)。同時,從杭嘉湖平原的補逕排條件來看,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為大氣降水垂向入滲補給、農田灌溉水的回滲補給及地表水側向補給,蒸發和民井取水為其主要的排泄方式,因此,大氣降水、農田灌溉水和地表水體的水質好壞在很大程度大決定著淺層地下水的水質情況。因此,在進行杭嘉湖平原淺層地下水防治工作時,應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根據本區的實際情況,本文提出水污染防治建議。

(1)根據點源污染特點,應該強調工業和城市垃圾分類化,選擇合理的垃圾填埋場,進行科學的垃圾填埋。

(2)要嚴格執行城市生活用水、工業廢水排放標准,加強地下、地表儲罐及管線材料的防滲性能。

(3)由於地表水、大氣降水和農田灌溉是淺層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因此,應該開展地表水體的水質調查工作,查明污染物的來源、程度和趨勢,改善地表水水質,從根本上解決地表水水質污染問題,保護未受污染的地表水體;嚴格執行工業廢氣排放標准,減少空氣污染,改善大氣降水水質;同時應盡量減少污水灌溉,科學合理施肥,減少化肥、農葯對水體的污染;從根本上凈化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

(4)地下水污染一般都是高水位的污染源補給低水位的地下水,從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而現階段地下水的開采,造成了水位的迅速下降,形成降落漏斗,加大了水位高差,這有利於地下水污染的擴散,因此我們應加強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管理和指導,合理開采地下水,嚴禁過量開采地下水,對部分地區進行回灌,避免沉降漏斗繼續擴張。

(5)逐步完善地下水監測網,同時,發揮各部門職能,制定管理條例,對地下水資源的開發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提高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齊萬秋,周金龍.石河子市地下水環境背景值.乾旱環境監測,1994,8(1):14~16

[2]樊麗芳,陳植華.地下水環境背景值的確定.西部探礦工程,2004,98(7):90~92

[3]郭新體,馮斌.河南省永城市淺層地下水水質污染分區.工程勘察,2005(1):18~21

[4]黃長軍.孝婦河流域淄川區段地下水污染與質量評價.中國給水排水,2004,20(4):104~106

[5]梁冰,白國良.阜新地區地下水污染現狀與評價.煤炭學報(增刊),2004

[6]馬志遠.撫順城區地下水污染的現狀特徵及其綜合評價.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03,23(6):40~45

The Pollution Status Analysis of Shallow Water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s in Hangjiahu Plain

Shen Huizhen, Wu Mengjie, Liu Sixiu

(Zhejiang General Monitoring Station for Geo-environment, Hangzhou 310007)

Abstract: Based on the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HangJiaHu plain, its environment background value was calculated, and the general pollution index method of multi- item index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is area. Th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HangJiaHu plain wa s polluted to the different extent.

Key words: Shallow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 Groundwater pollution

⑵ 對於校園浪費現象的建議(最少3條)

一、問題提出

節能減排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節約型社會呼喚節約型校園,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我們設計的「節約、利用、展望,建設節約型校園」系列實踐活動,不但直接體現了節約利用的環保效益,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樹立了節約利用的環保意識,使他們從小養成珍惜能源、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活動目的

1、學校積極採取節約、利用措施。在學校層面的日常運行管理工作中,納入有益於節約、利用、進行環保教育的管理措施,強化師生員工的節能環保意識,對節約、利用、環保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建立健全節約利用環保制度,在校園內實施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一張紙,充分發揮「小手牽大手,大手攜小手」的作用,真正起到「全國綠色學校」示範作用。

2、加強節約利用環保知識教育。在全校范圍內進行節能、減排知識講座,並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充實豐富節能、環保教育內容,將節能、節水、節糧、節材等教育內容滲透進課堂教學之中,以靈活多樣的形式,納入學校教育工作中,真正落實節能減排、環保教育進課堂。

3、組織開展以節約、利用、展望為內容的學校主題教育活動和學生走向社會,進行宣傳活動。採取各種生動活潑、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教育和宣傳形式,引導他們從小樹立節能、再利用環保的觀念,關注自己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節約方式,學習和尋找節能的竅門和方法,向家人宣傳、在實踐活動中教育自己,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4、開展節約、再利用環保社會實踐活動。開發一些能滿足學生參加節約、再利用環保社會實踐活動的基地,方便學生開展以節能環保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化環保意識、掌握環保技能、養成環保習慣。組織學生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環保金點子、小創意競賽。

5、讓每位學生從小樹立社會責任性,身體力行做一個小小環保志願者,體驗其中的艱辛和樂趣,在節能環保的過程中體現自身的價值。

6、讓每位學生都關注身邊的節能環保問題,在節能減排的環境教育中親身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形成科學的態度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實施過程

1、活動的參與者

全校師生員工,總計1100餘人。

2、系列策劃、活動時間

● 策劃時間:2007年10月始至2007年11月。

● 活動時間:2007年11月始至2008年6月,歷時八個月。

3、實踐活動步驟

(1)確立活動主題。

活動主題:節約、利用、展望。

(2)成立節約、利用、展望領導小組和教研組。

● 領導小組:由校長掛帥,科技分管領導、科技總輔導員組成,其職責是組織並監督活動的策劃與實施,將各項任務明確到人,如宣傳發動、組織隊伍、環境布置、設計方案、組織活動等。

● 教研組:由校級科技輔導員、自然、品社、美術、音樂及語、數、英大組長,加各班班主任組成,每半個月召開一次教研活動,交流討論,根據計劃實施的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

(3)討論制訂《嘉定區普通小學節約、利用、展望活動方案》,並建立評估機制:

● 領導小組與教研組人員共同商討,制定活動方案,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 制定兩套量化評估制度,分活動前、後評估。評估目的:確定學生了解多少節能減排的環保知識,對節能減排的看法的前後轉變,他們的行為有何變化或將會有什麼變化,有助於節約、利用、展望活動方案的宣傳與推廣。

(4)各年級選擇活動分主題、制定活動日程、明確責任。

(5)實踐活動步驟:

①加大宣傳力度

● 每周舉行一次節約、利用、展望環保「綠色廣播」,介紹節約、再利用的金點子、小竅門、小建議。

● 每月舉行一次節約、再利用、環保教育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 每班出一期節約、再利用、環保教育為內容的黑板報。

②深化監督評估體制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增強對師生浪費現象的監督力度,制定《嘉定區普通小學節約、再利用、展望環保制度》。

● 學校用水情況和節水建議:如:

校園內所有教室、辦公室、廁所、食堂的水龍頭,加強管理。如發現有滴水、漏水現象立即報總務部門,及時報修。

● 學校用電情況和節電建議及措施:如:

★ 所有辦公室的空調室內溫度的調節,夏季設定溫度不低於26℃,冬季設定溫度不高於20℃;做到無人時關閉空調,拔去電源,開空調時不開門窗。

微機、傳真機、復印機等設備盡量減少待機時間,不用時切斷電源。

★ 校園內建議全部安裝節能燈,教室在自然光照較好的情況下,不開照明燈,堅決杜絕長明燈和白晝燈。

● 學校用膳情況和愛惜糧食的建議及措施:如:

★ 學校食堂內用膳情況的調查及對學生進行愛惜糧食的教育,加強用膳管理,提高愛惜糧食的意識。

★ 班級吃點心情況調查後的建議。

同時,建議將這些節約、再利用、展望環保制度納入班級、辦公室、後勤考核標准。學校大隊部每天對用水、用電、用膳情況、學生飯菜浪費情況進行監督,並記入班主任考評。

③教育教學滲透

● 教研組舉行滲透節能減排環保教案設計評比,學校統一安排每周上一節節能、減排環保教學公開課。

● 一至五年級自然學科的教師將「節能減排」的環保理念滲透進常規教學之中。

④拓展課外實踐主題活動

「節能減排,我在行動」系列實踐活動主題列表示意,各年級圍繞下表的內容開展主題活動。

嘉定區普通小學「節約、利用、展望」系列活動安排表

年級
參與人數
「節能減排,我在行動」系列實踐活動主題內容
活動成果
備注

一年級
260
「綠色回收你我他」系列活動

(在老師的指導下懂得什麼垃圾可回收,減少垃圾量)
每班上交金點子2個、建議2條、兒歌1首、總結1篇。
負 責

朱彩英

二年級
260
「愛惜糧食小衛士」 系列活動(調查學校用膳、吃點心情況提出愛惜糧食的建議及措施:)
每班上交金點子2個、建議2條、兒歌1首、總結1篇。
負 責

楊 靜

三年級
263
「節電節能宣傳員」系列活動(調查學校用電情況,提出節電金點子、建議及措施)
每班上交金點子3個、建議2條、兒歌2首、總結1篇。
負 責

周 嶸

四年級
287
「節水利用設計員」系列活動(調查學校用水情況,提出節水金點子、建議及措施:)
每班上交金點子3個、建議3條、兒歌2首、總結1篇。
負 責

馬小梁

五年級
231
「節能減排手牽手」 系列活動(利用家長志願者,輻射社區,進行家校手拉手活動)
每班上交金點子3個、建議3條、兒歌3首、總結1篇。
負 責

程 燕

教 師
102
教育教學中滲透節能減排理念,班主任進行一次節能講座。

(也可請環保專家或家委會)
進行一次講座,上交一篇教案
負 責

程 燕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使整個系列活動在學校、家庭、社區自發開展,使每個參與者都明白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一張紙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間的密切關系。同時讓師生、家長共同參加節能、減排環保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家知道環境保護靠全社會。讓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掌握環保技能、養成環保習慣。(6)活動總結。

①各中隊召開主題會,匯報各主題活動成果。評選表彰「節能減排環保創意活動」優秀中隊。

②「節約、利用、展望」環保小報、廣播稿、黑板報評比。

③進行設計、評選「節約、再利用、展望」環保宣傳畫、標語、口號評比。

④搜集、評選節能減排金點子、小竅門、小建議。

⑤撰寫「節約、利用、展望」環保研究調查報告和環保兒歌。

⑥表彰「節能減排環保」教育系列活動中的先進班、「節能減排環保小衛士」、「百名節能減排環保積極分子」。

四、預期活動結果

1、通過活動,增加學生關心周圍環境,珍愛自然,珍愛生命,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的意識。

2、通過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社會輻射力,並能讓學生體會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3、「節約、利用、展望」系列實踐活動,既豐富了課外生活又受到了環保教育,培養了學生節水、節電、節約用紙、愛惜糧食的良好品質。使他們從小養成關愛野生動物,告別一次性餐具,學會垃圾分類回收的良好習慣。

⑶ 苕溪河誰知道

發源於安吉縣的西苕溪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水系。然而,因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了河道沿岸部分土地毀損比較嚴重、水環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2004年8月,安吉縣作出了開展西苕溪綜合治理的決定,提出建設生態西苕溪,建成藍色走廊,改善兩岸環境,在適應生態縣建設需要的同時,把西苕溪打造成促進安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黃金水道」。

冬日的西苕溪趙家上段水面波光粼粼、魚翔淺底,勤勞的農民正在河道里疏浚採集砂石,確保河道的暢通。過去曾經受過洪澇災害之苦的村民潘金亮笑逐顏開:集中采砂保護了河道,也保護了我們的家園。他還指著岸邊壘起的麻石、打下的木樁說:「這都是我們自己乾的,有了這堅實的堤岸,我們再也不會像1999年6·30洪水來時在船上度日了。」縣水政監察大隊的小吳接過話來:多次的經驗和教訓讓群眾明白,只有科學疏浚,才能保證河道暢通、百姓生活的安心。合理有效開采河道黃砂是綜合治理西苕溪疏浚工程的關鍵。國土和水利部門根據河道整治的需要,編制出黃砂資源的保護與開發規劃,劃定了禁采區和限采區,探明可開采黃砂蘊藏量後,結合工程建設的需求,有計劃、有秩序地依法開采,探索出了一條「以河養河」的新路子。

為修復自然生態,保護西苕溪,安吉縣首先在生態脆弱地區的梅溪鎮開展小流域治理,建設基本農田2000多公頃,營造水保林、種草、經濟林1萬公頃。同時,在西苕溪上游實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營造防護林19萬畝,並將數萬公頃林地劃為生態公益林,5年內禁伐天然闊葉林,嚴控林木採伐量,著力建設綠色生態屏障,著力改善兩岸生態環境。經過努力,西苕溪整治初見成效:放眼浦江源頭,兩岸的40多萬畝林區樹木蔥郁、瓜果飄香,喬、灌、草、果多層次生態恢復措施,大大減輕了泥沙對河道的侵蝕。

針對公路、城鎮建設帶來的水土流失,安吉縣還從抓「水土保持方案」人手,凡對植被造成破壞的工程必須執行「三同時(同時設計、施工、使用)一方案」。否則,視為非法工程。去年,一條省級公路一標段無「方案」施工被水利部門依法制止,此事在當地起到了典型教育的作用。以此為契機,安吉縣對每個水電站進行「水資源論證」,從水質、生態、效益等11項指標考核人手,科學配置水利資源,使綠水青山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讓生態西苕溪露出了微笑。

⑷ 西苕溪發源於哪注入哪

苕溪,位於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重要/主要支流,因流域內沿河各地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水上如飛雪,引人注目,當地居民稱蘆花為「苕」,故名苕溪。由東、西二苕溪組成,因兩條溪大小相仿,又稱姐妹溪。東西苕溪遠在湖州城東匯合,經大錢口入太湖,興建東苕溪導流工程後,兩溪在湖州城西杭長橋匯合經長兜港、機坊港入太湖,太湖流域治理工程實施後,兩溪在湖州市白雀塘橋匯合經長兜港注入太湖。苕溪幹流長158公里,流域面積約4576平方公里,河道差距779米,平均坡降為4.9‰。

⑸ 調查學校或周邊破壞環境及浪費資源的現象,做簡單記錄,要有準確數字,200字左右

今年3月,武漢科技大學的15名學生組成調查組。發現武漢科技大學新校區的學生食堂,一年倒掉的飯菜價值上百萬元。《中國青年報》的報道說,調查者調查時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花的是我自己的錢,倒掉又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點飯菜可以理解,用不著這么斤斤計較」、「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兒糧食算什麼」…… 盡管大學校園浪費並非新聞,一個食堂一年倒掉飯菜價值上百萬的事實,還是讓人觸目驚心。更讓人憂心忡忡的是,面對浪費的事實,許多人不是「自感慚愧」,而是不以為然。 比浪費更可怕的是漠然。花自己的錢也不能浪費,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能浪費,這是基本的生活常識;「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兒糧食算什麼」,這樣的言辭讓人吃驚,不僅因為我國的糧食沒有多到可以浪費的地步,而且即便糧食豐足也構不成浪費的理由。類似言論的出籠,暴露出某些學子認知上的淺陋和生活常理的缺乏。 比漠然更可怕的是強詞奪理。因為食堂的飯菜難吃,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浪費嗎?食堂的飯菜未必都鮮美可口,這是事實。但既然花錢買了飯菜,就不能隨意浪費,無論怎麼說買飯菜的錢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吧? 表面上看,把浪費飯菜的板子打在食堂身上,這貌似高明,聽起來也冠冕堂皇,實際上並不能經得起推敲,原因只有一個:只要是浪費,就應該鄙薄,就不該受到推崇。無需陳詞甚高,也無需刻意拔高浪費的種種危害,須知把父母給的血汗錢無故地揮灑,在任何時候都不可寬恕;如果再找出強詞奪理的說詞,則更失厚道。 讓筆者轉述一下武漢科技大學學生調查組的一段經歷吧。3月18日,學生調查組來到國家級貧困縣陽新縣的新屋村,調查組成員問該村13歲的殷曉日:「告訴姐姐,你長大後想做什麼?」殷曉日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說:「廚師。」「為什麼想當廚師呢?」「做菜給媽媽吃。」「要給媽媽做什麼菜?」曉日抬起頭,望著蹲在灶前牆角吃飯的媽媽說:「炒白菜!」 不必喋喋不休地敘說大道理,我相信,那些浪費飯菜的學子看了上述的對話,一定會有所悸動;我更相信,那些因食堂飯菜難吃從而「義憤填膺」地大肆浪費的學子看了對話,一定會有所羞赧。當然,如果這些學子仍然「斤斤計較」於飯菜的質量,仍然我行我素地浪費,那麼我只能繼續感嘆:比浪費更可怕的是漠然,比漠然更可怕的是強詞奪理! 二、根據對近年來的用水分析,隨著太湖流域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用水量還將增加,初步預測2010年生活需水量將達到40億立方米;農業用水則由於節水水平提高,農業結構調整,2010年農業需水量將比現在有所減少,一般年份需水量為90億立方米;林牧漁需水量將維持在現在的10 億立方米左右;工業需水量則比現在有所增加,預計在170億立方米左右;考慮環境部分用水,預測2010年太湖流域總需水量在33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優質水需水量在115億立方米左右。 3、水資源質量 近二十年來,隨著太湖流域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鄉鎮企業的繁榮,污水治理速度遠遠跟不上排污量的增加,大量廢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使河流湖泊水質受到嚴重的污染。目前太湖流域每年直接排放入河湖水體的工業、生活污廢水已達50億立方米,這些污廢水中,經處理排放的不到20%。據2000年對太湖流域82個主要河湖斷面監測,包括流域主要湖泊太湖、澱山湖,流域主要供水河道太浦河、望虞河,出入太湖主要河道東西苕溪、南溪、直湖港、梁溪河、胥江,省界河道紅旗塘、上海塘等,目前僅有19.4%的監測斷面水質,尚能達到地面水標准II或III類(評價標准:GB3838-88),其餘80.6%的斷面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8%的監測斷面水質為IV類,14%為V類,而23%的監測斷面水質劣於V類(該部分水體失去任何使用價值)。 太湖流域河道污染類型為有機污染,水質主要超標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CODMn)、 氨氮(NH3-N)等。湖泊主要是大量營養鹽(氮、磷等污染物質)直接入湖,造成湖泊富營養化。目前流域內最大的供水水源地——太湖富營養化問題十分嚴重,從2000年度監測資料來看,水域面積中有71%已達到富營養水平,29%為中~富營養水平。 (四)流域水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由於盲目圍墾湖泊,河道設障等原因,使河湖調蓄能力衰減,太湖下游排水不暢。1991年大水後,通過十年治理,治太工程成效顯著,太湖調蓄能力加強,下游出路已基本打通,已基本形成太湖調蓄、北排長江、東出黃浦江、南排杭州灣的流域防洪和水資源調度骨幹工程體系的框架,洪澇威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但從1991、1999年洪澇情況看,規劃確定的流域防禦54年型洪水的防洪標准偏低,部分地區洪澇災害仍比較嚴重。尚需繼續採取措施,提高防洪標准。同時,經過治理,流域出入水量、泥沙、污水的運移等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對水資源利用的影響也需進一步研究。 2、工業和城鄉生活污水量逐年加大,農田大量使用化肥農葯等原因且處理水平較低,致使河湖水質日益惡化,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目前,全流域工業和生活污水量已達50億立方米/年,污染物排放量以CODcr計為113.7萬噸/年。大量污染物直接入水體,致使骨幹河道嚴重污染,太湖整體富營養化評價為富營養化水平,夏季經常出現藍藻爆發現象。 3、流域當地水資源量不足,需從長江引水補充,2000年太湖流域引長江水量77億立方米。由於河網嚴重水污染,引水能力受到影響。 4、局部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發生地面下沉;流域東北部還受到鹹水入侵的威脅。據調查,近三十年來江蘇省蘇、錫、常地區漏斗中心沉降達1米,漏斗范圍面積達到7000多平方公里;浙江省嘉興地區地面沉降也達0.7米。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不但降低了已建水利工程的防洪標准,而且使含水層地下水儲量減少,水質變壞,還可能造成鹹水侵蝕,灘塗資源減少。1978年冬至1979年春,長江口鹹水上溯,黃浦江吳淞至閔行段含鹽度超標持續時間在142-73天。 5、流域水資源尚不能統一管理和合理配置。流域內各省市內部長期存在著「多龍管水,職責不清」,「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水體水質」的現象,造成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的關系協調困難,水資源的利用水平難以提高;水資源費以及水價偏低也使水資源浪費現象難以糾正。 太湖流域嚴重的水資源問題,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⑹ 苕溪的水文特徵

東苕溪杭長橋以上有流域面積2267平方公里,幹流長16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5.4億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
西苕溪幹流總長145公里,流域面積227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年徑流量22.6億立方米,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苕溪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約為15萬KW,可開發7萬KW,已開發5.5萬KW,年發電量1.5-2億KW·H;苕溪流域抽水蓄能電站資源豐富,可供建站的站址有40多處,可裝機2000多萬kw,現已建成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裝機為3×60萬kw。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約30億m3,年利用水量約10億m3,水資源利用率31.7%。全流域已建成10萬m3以上水庫200多座,其中大型水庫4座,中型水庫7座,在建中型水庫(水濤庄、鳳凰)2座。東西苕溪水質較好,全年平均水質基本達到國標Ⅲ類,其中:東苕溪對河口、四嶺水庫、西苕溪老石坎水庫全年平均水質達國標Ⅱ類,東苕溪青山水庫、西苕溪賦石水庫水質達國標Ⅲ類。東西苕溪源頭水質均達國標Ⅰ~Ⅱ類。為保護源頭水質,對河口、四嶺等水庫已停止養魚,老石坎、賦石等水庫也已停止化肥、投餌和網箱養魚,老石坎紙廠的紙槳生產也已停建,各有關縣市還加大了水土保持和治污力度,並興辦了污水處理廠6座,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2萬噸以上。由於水質優良,上海正廣和集團、江蘇雙歡集團、浙江錢江集團等企業還先後在東西苕溪上游興辦了純凈水、山泉水、礦泉水、啤酒廠20多個。

⑺ 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人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現象,加上自己的看法

今年3月,武漢科技大學的15名學生組成調查組。發現武漢科技大學新校區的學生食堂,一年倒掉的飯菜價值上百萬元。《中國青年報》的報道說,調查者調查時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花的是我自己的錢,倒掉又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點飯菜可以理解,用不著這么斤斤計較」、「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兒糧食算什麼」……

盡管大學校園浪費並非新聞,一個食堂一年倒掉飯菜價值上百萬的事實,還是讓人觸目驚心。更讓人憂心忡忡的是,面對浪費的事實,許多人不是「自感慚愧」,而是不以為然。

比浪費更可怕的是漠然。花自己的錢也不能浪費,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能浪費,這是基本的生活常識;「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兒糧食算什麼」,這樣的言辭讓人吃驚,不僅因為我國的糧食沒有多到可以浪費的地步,而且即便糧食豐足也構不成浪費的理由。類似言論的出籠,暴露出某些學子認知上的淺陋和生活常理的缺乏。

比漠然更可怕的是強詞奪理。因為食堂的飯菜難吃,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浪費嗎?食堂的飯菜未必都鮮美可口,這是事實。但既然花錢買了飯菜,就不能隨意浪費,無論怎麼說買飯菜的錢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吧?

表面上看,把浪費飯菜的板子打在食堂身上,這貌似高明,聽起來也冠冕堂皇,實際上並不能經得起推敲,原因只有一個:只要是浪費,就應該鄙薄,就不該受到推崇。無需陳詞甚高,也無需刻意拔高浪費的種種危害,須知把父母給的血汗錢無故地揮灑,在任何時候都不可寬恕;如果再找出強詞奪理的說詞,則更失厚道。

讓筆者轉述一下武漢科技大學學生調查組的一段經歷吧。3月18日,學生調查組來到國家級貧困縣陽新縣的新屋村,調查組成員問該村13歲的殷曉日:「告訴姐姐,你長大後想做什麼?」殷曉日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說:「廚師。」「為什麼想當廚師呢?」「做菜給媽媽吃。」「要給媽媽做什麼菜?」曉日抬起頭,望著蹲在灶前牆角吃飯的媽媽說:「炒白菜!」

不必喋喋不休地敘說大道理,我相信,那些浪費飯菜的學子看了上述的對話,一定會有所悸動;我更相信,那些因食堂飯菜難吃從而「義憤填膺」地大肆浪費的學子看了對話,一定會有所羞赧。當然,如果這些學子仍然「斤斤計較」於飯菜的質量,仍然我行我素地浪費,那麼我只能繼續感嘆:比浪費更可怕的是漠然,比漠然更可怕的是強詞奪理!
二、根據對近年來的用水分析,隨著太湖流域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用水量還將增加,初步預測2010年生活需水量將達到40億立方米;農業用水則由於節水水平提高,農業結構調整,2010年農業需水量將比現在有所減少,一般年份需水量為90億立方米;林牧漁需水量將維持在現在的10 億立方米左右;工業需水量則比現在有所增加,預計在170億立方米左右;考慮環境部分用水,預測2010年太湖流域總需水量在33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優質水需水量在115億立方米左右。
3、水資源質量
近二十年來,隨著太湖流域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鄉鎮企業的繁榮,污水治理速度遠遠跟不上排污量的增加,大量廢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使河流湖泊水質受到嚴重的污染。目前太湖流域每年直接排放入河湖水體的工業、生活污廢水已達50億立方米,這些污廢水中,經處理排放的不到20%。據2000年對太湖流域82個主要河湖斷面監測,包括流域主要湖泊太湖、澱山湖,流域主要供水河道太浦河、望虞河,出入太湖主要河道東西苕溪、南溪、直湖港、梁溪河、胥江,省界河道紅旗塘、上海塘等,目前僅有19.4%的監測斷面水質,尚能達到地面水標准II或III類(評價標准:GB3838-88),其餘80.6%的斷面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8%的監測斷面水質為IV類,14%為V類,而23%的監測斷面水質劣於V類(該部分水體失去任何使用價值)。
太湖流域河道污染類型為有機污染,水質主要超標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CODMn)、 氨氮(NH3-N)等。湖泊主要是大量營養鹽(氮、磷等污染物質)直接入湖,造成湖泊富營養化。目前流域內最大的供水水源地——太湖富營養化問題十分嚴重,從2000年度監測資料來看,水域面積中有71%已達到富營養水平,29%為中~富營養水平。
(四)流域水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由於盲目圍墾湖泊,河道設障等原因,使河湖調蓄能力衰減,太湖下游排水不暢。1991年大水後,通過十年治理,治太工程成效顯著,太湖調蓄能力加強,下游出路已基本打通,已基本形成太湖調蓄、北排長江、東出黃浦江、南排杭州灣的流域防洪和水資源調度骨幹工程體系的框架,洪澇威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但從1991、1999年洪澇情況看,規劃確定的流域防禦54年型洪水的防洪標准偏低,部分地區洪澇災害仍比較嚴重。尚需繼續採取措施,提高防洪標准。同時,經過治理,流域出入水量、泥沙、污水的運移等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對水資源利用的影響也需進一步研究。
2、工業和城鄉生活污水量逐年加大,農田大量使用化肥農葯等原因且處理水平較低,致使河湖水質日益惡化,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目前,全流域工業和生活污水量已達50億立方米/年,污染物排放量以CODcr計為113.7萬噸/年。大量污染物直接入水體,致使骨幹河道嚴重污染,太湖整體富營養化評價為富營養化水平,夏季經常出現藍藻爆發現象。
3、流域當地水資源量不足,需從長江引水補充,2000年太湖流域引長江水量77億立方米。由於河網嚴重水污染,引水能力受到影響。
4、局部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發生地面下沉;流域東北部還受到鹹水入侵的威脅。據調查,近三十年來江蘇省蘇、錫、常地區漏斗中心沉降達1米,漏斗范圍面積達到7000多平方公里;浙江省嘉興地區地面沉降也達0.7米。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不但降低了已建水利工程的防洪標准,而且使含水層地下水儲量減少,水質變壞,還可能造成鹹水侵蝕,灘塗資源減少。1978年冬至1979年春,長江口鹹水上溯,黃浦江吳淞至閔行段含鹽度超標持續時間在142-73天。
5、流域水資源尚不能統一管理和合理配置。流域內各省市內部長期存在著「多龍管水,職責不清」,「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水體水質」的現象,造成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管理的關系協調困難,水資源的利用水平難以提高;水資源費以及水價偏低也使水資源浪費現象難以糾正。
太湖流域嚴重的水資源問題,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⑻ 劉亦菲吳中宣傳片什麼時候拍的太湖在哪個省

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 里,有大小島嶼48個,峰72座。這里山水相依,層次豐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畫卷。在觀賞這"秀色可餐的太湖風景同時,還可游覽江財名山、名園,探考歷史。

太湖東、北、西沿岸和湖中諸島,為吳越文化發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跡遺存,如春秋時期的闔閭城越城遺址、隋代大運河、唐代寶帶橋、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書屋、明代揚彎一條街、宜興三洞、無錫三山和蘇州東、西洞庭山等。

太湖流域行政區劃分屬江蘇、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蘇19399平方公里,佔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佔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佔14%;安徽225平方公里,佔0.6%。流域內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4個地級市,浙江省的杭州、嘉興、湖州3個地級市,共有30縣(市)。有500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萬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萬人口城市3座,20~50萬人口城市9座。至1997年止流域內共有人口3611萬人,約佔全國人口2.9%,其中農業人口1844萬人,非農業人口1767萬人,城市化水平達49%。流域內有耕地2266萬畝,比1985年減少384萬畝,主要用於建設用地。其中水田1856萬畝,旱地410萬畝,復種指數200%。流域用地狀況,耕地佔41%,水域15%,建設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的自然條件是優越的。太湖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略高,中間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區丘陵佔16%,河湖水面佔16%,平原佔68%。太湖不僅位於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樞。太湖西南部上游來水,主要有來自浙江天目山脈的東、西苕溪和來自蘇皖界山和茅山山脈的荊溪。東、西苕溪在湖州匯合後,主流由長兜港、小梅口注 入太湖,其餘分散由吳興、長興「七十二溇港」入太湖 ,另有一部分通過塘水路直接東泄。荊溪正流由宜興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區來水則由宜興 百瀆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經京杭大運河直接東泄。吳興、長興沿湖諸溇港和宜興百瀆均有橫塘連接,水量可以互相 調節。太湖東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條溇港(已湮廢不少 ),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 、鯰魚口、瓜涇口、南厙等,越過京杭大運河入陽澄、淀泖湖群,再通過黃浦江、吳淞江和 太倉、常熟間眾多港浦入長江、入海,其中以黃浦江泄量最大,1954年洪水其下泄量約占整 個流域的80%。京杭大運河縱貫太湖北、東、南三面,溝通了眾多東西向的排水 河道,起著相互調節的作用。太湖下游去水,自古以來變化較大。《尚書·禹貢》即有「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記載。不過人們對三江的解釋說法不一。通常多指由太湖東向出海的 松江(即今吳淞江)、東南向出海的東江和東北向出海的婁江(即今溇江),其中松江為主流。到唐代,松江「寬二十里,深可敵干浦」,但東江已不復存在。明代以後,吳淞江的主 要排水地位逐步由黃浦江所代替。今天,吳淞江、黃浦江、瀏河可視為太湖三江演變的結果。

我國人民對太湖流域的開發治理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開挖河道、修建江堤海塘、建設 塘浦圩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使太湖流域較早成為我國經濟發達、物產豐饒的地區。我 們的祖先修築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這個西靠山丘、東接大海、南北濱江的地區形成了一個完 整的湖泊河網系統。這個河湖系統能吞、能吐、能蓄、能排,可以兼收灌溉、排水、通航和 水產之利。

太湖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水庫。太湖在水位2.99米時的庫容為44.23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時的庫容約83億立方米。太湖不僅接納上游百川來水,下游湖東地區 或遇暴雨,瀝水也會倒流入湖。當長江水位高漲而通江港口無水閘控制時,江水也會分流入 湖。由於湖面大,每上漲1厘米,可蓄水2 300多萬立方米,故洪枯水位變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開始水位上漲,7月中下旬達到高峰,到11月進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 枯變幅在1~1.5米之間。1991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為歷史最高;1934年瓜涇口1.87米,為 歷史最低。由於太湖的調蓄,其下游平原雖然地勢比較低窪,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脅。

太湖汛期能夠蓄水,不僅下游地區依賴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區也依賴太湖水灌溉 ,太 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腳邊。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滿足,特殊乾旱年份水源不足時,需從長江引水。現已在通江河口陸續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為豐盈。

太湖不僅對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對流域城鄉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僅沿湖無錫、蘇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黃浦江以太湖為源,清水長流,對沖淤、沖污、沖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著重要意義。不幸的是,目前黃浦江每天要接納大量工業廢水。據有關單位分析 ,每當上游來水與接納污水的比例小於8∶1時,就會發生黑臭。如1992年太湖流域大旱,據監測資料,黃浦江水黑臭長達268天。自來水凈化用葯量增加了幾倍,水出廠時仍有怪味,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近年來太湖已受到了嚴重污染,整個地區的水質下降,江南水鄉連 吃水都遇到了困難,保護太湖已提到議事日程,並列為國家重點治理項目。兩省一市聯手采 取行動,對重點排 污單位限期治理,達標排放,否則就勒令停產,禁止使用含磷洗滌劑等。現第一階段目標已初見成效。 由於有太湖水的調蓄和長江水源補充,使太湖流域整個平原河網能保持一定的通航水深。自古以來,太湖流域航運事業就十分發達。目前全區有干支航線900餘條,通航里程1.2萬公 里,形成了一個江河湖海直達、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航運網。據不完全統計,全流域有各類船舶4.7萬艘、134萬噸。1983年的貨運量達1.73億噸,相當於長江幹流貨運量的3.3倍 。 上海港通過內河集疏的貨物約佔70%,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水運量占江蘇全省水運量的44% 。

太湖寬淺的水域還為各種魚類洄遊、產卵生長提供了良好場所。太湖魚蝦多達30多種,其中以銀魚、白殼蝦、鱭魚為水產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國重點淡水漁業基地,全區淡水魚產量約佔全國的10%。90年代末在東太湖還大量發展了螃蟹養殖。

太湖范圍大,景點多,人文古跡多,有極好的風景旅遊資源。太湖碧波萬頃,朝暉夕雨,霧靄晴光,自然景色變化萬千,加上周圍群山和湖中小島,融嬌艷、神秀於一體,使人心 曠神怡。目前著名風景點有無錫蠡園、黿頭渚和蘇州洞庭東山、洞庭西山等。從總體上說,太湖與「人間天堂」蘇州、杭州兩個風景游覽城市及整個錦綉江南聯系在一起。近年來,隨 著我國「四大名著」電視劇的拍攝,無錫相繼建成了「三國城」、「水滸城」等,成了新的旅遊熱點。目前,蘇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長橋,西山不再是「孤島」,從蘇州、無 錫到湖州已開有旅遊客班,穿越太湖。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太湖的旅遊效益是不可估

⑼ 我國水資源與供水安全區劃結果

將地下水、地表水、降水作為考慮因素,採用層次分析法和層次疊加法,區劃我國水資源及供水安全。

層次分析法是系統工程中對非定量事物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簡便方法,它把復雜問題中的各因素劃分為相互聯系的有序層,一方面能充分考慮人的主觀判斷,對研究對象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另一方面能把研究對象看成一個系統,從系統內部與外部的相互聯系出發,對各種復雜的因素進行逐層分析。

層次分析法和層次疊加法重點在於能對復雜事物中各因素賦予恰當的權重,因此適用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水資源的安全區劃。將全國酸雨區域分布圖和全國多年人均利用降水量分布圖進行疊加,分析後得出全國大氣降水供水安全性分析圖;將全國地表水水質圖和全國地表水資源量分布圖進行疊加,分析後得出全國地表水供水安全性分析略圖;將全國地下水水質量分布圖、全國地下水可開采量分布略圖、全國地下水污染分區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進行疊加,分析後得出地下水供水安全性分析略圖。進而將全國大氣降水供水安全性分析略圖、全國地表水供水安全性分析略圖、地下水供水安全性分析略圖進行疊加,分析後得出全國水資源與供水安全區劃圖(附圖13)。

全國水資源與供水安全區劃圖根據我國水資源與供水安全狀況將我國大致劃分為四部分:

Ⅰ.水資源與供水安全區。主要包括西藏和新疆、青海、四川的部分地區。該區地下水資源量較豐富,是我國主要河流的水源地,我們需加強對該地的水資源保護。西藏的水資源相當豐富,據統計,全自治區水資源總量4482×108m3(不含地下水),按全自治區人口和耕地計算,人均佔有水量和畝均佔有水量均居全國首位。冰川和地下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3959×108m3,約佔全國總數的12%。西藏有數百座雪山,成為巨大的天然水庫,是我國冰川最多的省(區、市),冰川面積2.62×104km2,約占我國冰川總面積的一半。冰川融水不但利於農田灌溉、人畜飲用,而且成為西藏河流與湖泊的重要水源。西藏各河流徑流量大小相差懸殊,雅魯藏布江是自治區內最大的河流,平均年徑流量僅次於長江、珠江、黑龍江,居全國第四位。西藏有大小湖泊共1500多個,面積達2.4×104km2,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近年來,由於受自然、人類社會的頻繁開發建設且未能合理保護的多種因素的影響,該區水土流失有加劇的傾向,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人口聚居地的水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如果不加以有效治理和保護,水污染問題也將制約西部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Ⅱ.水資源與供水較安全區。主要包含有4個亞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北、東北和西南地區。每個亞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和自然屬性不同,引起供水較不安全的因素也不同。在西北和東北地區是以地下水為主要的供給水源,尤其是西北地區的新疆。西北地區氣候乾燥、降雨量少、蒸發量多,使得地表水系較不發達,而且在沙漠和近沙漠的戈壁灘地帶出現乾枯的河床。因為西北地區的經濟不太發達,水污染較輕,因此地下水水資源、降水成為決定西北地區供水安全程度的主要因素。在東北地區,雖然也是以地下水為主要的供水水源,但東北地區的水資源狀況與西北地區有很大的不同。東北地區地下水資源較豐富,而且該區的降雨量較西北地區要大得多,但是東北是我國的重工業基地,建設較早,各項設施比較落後,環境污染較嚴重,尤其是對地下水的污染將成為該區治理的一個重點。因此水污染成為決定該區供水安全等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西南地區與西北、東北地區有很大的區別,西南地區以地表水為主,因此地表水成為該區決定其安全等級的重要因素。

1.大氣降水供水安全、地表水供水較安全、地下水供水安全亞區。主要分布在新疆。新疆的降水主要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氣流,其次來自北冰洋的冷濕氣流,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風都難進入新疆。全疆平均年降水量僅145mm,為中國平均值(630mm)的23%,在全球同緯度地區,新疆幾乎是最少的。新疆年降水量小,而蒸發極為強烈,是典型的乾旱戈壁沙漠地區。但由於盆地四周被高山圍繞,山區降水、雪水非常豐富,河水年總徑流量達884×108m3,全部流入盆地。所以新疆雖地處極端乾旱地區,但得天獨厚,水資源較為豐富,雖開發難度較高,仍具有很大潛力。目前,新疆以儲蓄降水為主要飲用水源。

在新疆細土平原,由於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大水漫灌,重灌輕排,造成大面積土地次生鹽鹼化;有的地區次生鹽鹼土已佔耕地的60%左右,導致農田嚴重減產。有的地區修建平原水庫導致地下水位抬高,也是造成土壤鹽鹼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城市人口增長與工業發展,城市水資源日趨緊張,已成為全國普遍性問題。烏魯木齊市主要以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一度出現超量開采。近年來新建成柴窩堡水源地,全市日供水能力增加到30×104m3,基本達到供需平衡。經過多年來的調查研究,又完成西山水源地與柴窩堡西水源地的勘探工作,可作為後備水源。因此該區的供水較安全。

2.大氣降水供水較安全、地表水供水較安全、地下水供水安全亞區。主要范圍為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屬中溫帶到寒溫帶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4℃~5℃。2008年末全省總人口3825.0萬人。黑龍江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和綏芬河四大水系,有興凱湖、鏡泊湖、連環湖和五大連池4處較大湖泊及星羅棋布的泡沼。全省流域面積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1918條,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686.0×108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297.44×108m3,2005年全省年平均降水深為501.5mm,摺合水量2281.06×108m3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以來,黑龍江省水利事業蓬勃發展,農業灌溉供水219.1×108m3,有效灌溉面積4883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269萬畝,抗旱坐水點灌能力3200萬畝。目前,全省水田實灌面積達到3572萬畝,水稻總產佔全省糧食總產的40%左右。

黑龍江水資源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為:①水資源不豐富,時空分布不均勻黑龍江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655.82×108m3,全省地下水可采量為105.16×108m3,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017m3,耕地平均佔有量為8235m3/hm2。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年內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約佔全年的60%~80%。山丘區耕地面積約佔全省的20%,其地表水資源占總量的74.5%;而佔全省耕地面積80%的平原區地表水水資源量只佔總量的25.5%。②水污染還未得到有效防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2005年全省廢污水排放量32.75×108m3,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佔83.5%,生活污水排放量佔16.50。黑龍江省水環境監測中心2005年監測結果表明,在6618.5km評價河長中,超標(超Ⅲ類)水質河段占總河長的78%。其中:污染較重的Ⅳ類水質河段占評價河長的51%;污染嚴重的Ⅳ類水質及污染極其嚴重、喪失使用功能的超Ⅴ類水質河長分別占評價河長的16%和11%。因此,水污染問題是影響該區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解決水污染將成為保證該區供水安全的重要途徑。

3.大氣降水供水安全、地表水供水較不安全、地下水供水較安全亞區。主要為內蒙古、甘肅、青海大部分地區。

甘肅省地處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降水稀少、時空分布不均、供需錯位。水資源十分短缺,直接制約著全省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因此地下水成為該區決定其安全等級的重要因素。

內蒙古自治區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年總降水量50~450mm,東北降水多,向西部遞減。東部的鄂倫春自治旗降水量達486mm,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於50mm,額濟納旗為37mm。蒸發量大部分地區都高於1200mm,大興安嶺山地年蒸發量少於1200mm,巴彥淖爾高原達3200mm以上。全自治區地表水資源為671×108m3,除黃河過境水外,境內自產水源為371×108m3,佔全國總水量的1.67%。地下水資源為300×108m3,佔全國地下水資源的2.9%。扣除重復水量,全自治區水資源總量為518×108m3。年人均佔有水量2370m3,耕地每公頃平均佔有水量1.0×104m3,平均產水模數為4.41×104m3/km2。內蒙古水資源在地區、時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勻,且與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適應。東部黑龍江流域土地面積佔全自治區的27%,耕地面積佔全自治區的20%,人口佔全自治區的18%,而水資源總量佔全自治區的65%,人均佔有水量8420m3,為全自治區均值的3.6倍。中西部的西遼河、海灤河、黃河3個流域總面積佔全自治區的26%,耕地佔全自治區的30%,人口佔全自治區的66%,但水資源僅佔全自治區的25%,其中除黃河沿岸可利用部分過境水外,大部分地區水資源緊缺。

4.大氣降水供水較安全、地表水供水較安全、地下水供水較安全亞區。主要包括雲南、貴州、重慶、湖南大部分地區、四川東南部等地。西南地區的水資源量豐富,但也是危機四伏。中國的高速發展刺激了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長,由於中國石油天然氣儲量先天不足,發展水電成為解決能源短缺的重要出路,而西南地區的大江大河成為了水電開發的主要場所,無序的建壩熱潮正在破壞西南地區的水環境,威脅到當地寶貴的生物多樣性和景觀資源。西南紅層嚴重缺水區主要分布在四川、重慶、雲南及貴州4省(市),紅層分布面積31.01×104km2。但全區碳酸鹽岩面積43.16×104km2,當降雨量保證率為50%、75%和95%時,天然資源量分別為2266.71×108m3/a、2021.14×108m3/a和1762.73×108m3/a。岩溶地下水可采資源量為620.92×108m3/a,已開采量90.28×108m3/a,開發潛力很大,為西南岩溶石山地區地方經濟發展的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2010年,西南紅層缺水地區採用斜井取水、地下河天窗提水和施工打井等綜合手段,為乾旱缺水群眾打井88口,獲取水量8.1×104m3/d,解決了24.47萬人和6.39萬頭牲畜的用水困難。四川盆地周圍山區地勢高,雨量豐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600mm。盆地底部較為平坦,地勢低,多年平均降水量700~1000mm,盆地周圍山區徑流量向盆地匯聚,為盆地水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從岷江上游高山高原區2.2664×104km2集水面積產生的每年140多億立方米水資源中引入90多億立方米,彌補了當地水資源的缺乏,目前已形成包括成都平原在內的盆地腹部1100多萬畝的大型灌區。由於大量降水一般集中在6月以後,而且水資源的年內分配年際變化大,即使在年水資源總量大於平水年的年份仍有旱情發生。盆地東部的嘉陵江流域7月、8月乾旱缺水頻繁。旱災是對四川省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因此季節性缺水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Ⅲ.水資源與供水較不安全區。包括2個亞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陝西、湖北、湖南部分地區、江西大部分地區、福建、浙江部分地區、華南大部分地區、港澳台地區、黃土高原大部分地區,黃河流域的內蒙古等。每個亞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和自然屬性不同,引起供水較不安全的因素也不同。

1.大氣降水供水較不安全、地表水供水較安全、地下水供水較安全亞區。該區主要范圍為陝西、湖北、湖南部分地區、江西大部分地區、福建、浙江部分地區、華南大部分地區、港澳台地區等地。

珠江流域年平均徑流總量為3360×108m3,流域人均水資源量為4700m3,相當於全國人均佔有水資源量的1.7倍。廣東是珠江流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也是向珠江排污最多的省份。2008年廣東的GDP佔到珠江流域總GDP的79.64%。進入廣東的河流基本達到了Ⅲ類以上的水質,但進入珠三角地區後,部分河流水質為劣Ⅴ類。珠三角地區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我國多年的改革開放促進了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和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是,由於對資源開發強度過大,造成了環境污染、水土流失、耕地面積減少、資源耗竭速度提高,珠三角地區成為廣東省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地區。目前,隨著珠三角地區城市化建設加快,城市人口增加,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工業企業大量增加,帶來一定的工業污染,這些因素造成的河水污染已經形成水質性水資源短缺。

廣西為全國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廣西地處低緯度區域,降雨量比較充沛,河流發育,水資源豐富。全自治區地表河流總長3.4×104km,其中集雨面積50km2以上的河流有986條;全自治區水域面積8026km2,佔全自治區土地面積的3.38%,全自治區常年河流年徑流量約1880×108m3,約佔全國地表水總量的6.4%,居各省(區、市)的第4位。在經濟發展速度日益增快的廣西,水資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事故頻頻發生。小酒精廠、小糖廠、小造紙廠成為了廣西污染排放的主要源頭。目前廣西僅有南寧、柳州、桂林、北海4座城市建有污水處理廠。而廣西14個市107個縣的主要入河排污口共有1496個,這些排污口每年向江河水庫中排放的廢污水達數十億噸。

2.大氣降水供水較安全、地表水供水較不安全、地下水供水較不安全亞區。該區主要范圍為黃土高原大部分地區、黃河流域的內蒙古地區。該區主要為黃土高原地區,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地形破碎,暴雨頻繁,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因此黃土高原區幾乎全都被嚴重的沙漠化、水土流失和水源不足等問題所困擾。黃土高原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絕大多數地方的人畜飲水要依靠雨水集留。自然降水是這一地區水資源的主要補給來源。自然降水有著其自然性的區域和時間的變化波動,降水從西部不足190mm到東部接近900mm,空間差別大。因該區經濟發展較落後,所以水受污染程度較低,地表水成為該區決定其供水安全等級的重要因素。內蒙古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水資源更為短缺,而且全自治區區水資源分布不均,90%以上集中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嚴重缺水,再加上人為欠合理利用、截流等,使廣大地區的地表水流量逐年減少,湖泊乾涸,河流斷流,尤其是中西部草原與荒漠地區。內蒙古不僅水資源短缺,水環境質量也日益惡化。大量的污水未經處理或部分處理後排入江河湖海,造成水體污染,也使水資源短缺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Ⅳ.水資源與供水不安全區。主要范圍為華北地區和長江下游、遼寧等地區。因受降水和下墊面的影響,華北地區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和開發利用條件差別很大。該區的年徑流深一般在25~250mm之間,山河流一般流域面積很大,有較好的建庫蓄水條件,地表水容易得到控制利用;而平原河流水系分散,源短流長,且徑流多為汛期澇水,難以利用。平原地區的地下水對供水具有重大的意義,各地的補給量和開采條件差別也很大。一般來說,山前平原區(如太行山前)既能得到山區水庫調節的水量,又有豐富易採的地下水資源;有引黃條件地區(如山東西北)得力於黃河水的補充。這些地區的水資源相對豐富,但問題也不少,如太行山前區近年來需水量增長迅速,已出現了地下水漏斗和工農業爭水現象;引黃地區則因引水引沙的結果,造成了大范圍的土地沙化和高揚程提水成本高等問題。至於那些來水沒保證、地下水貧乏且水質不好的地區(如黑龍港、運東地區和河北北部地區)洪水條件相對較差,有些地方至今人畜喝水問題都沒解決。

1.大氣降水供水較安全、地表水供水較不安全、地下水供水較不安全亞區。主要為長江下游地區。長江下游主要支流,南岸有青弋江、水陽江水系和由東苕溪、西苕溪、吳淞江、黃浦江諸水形成的太湖水系,北岸則有皖河、滁河和巢湖水系等。這些支流水系都較短小,水量很有限,加之幹流大部分為感潮河段,常受潮汐頂托影響,所以歷來以安徽大通為全江控制河段計算水沙量。據近實測資料統計,長江每年經過大通的入海水量,最豐年為13600×108m3,最枯年為6370×108m3,多年平均值為9110×108m3,但通常以1Tm3計。長江下游地區是我國濕地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濕地對長江中下游的防洪、排澇和水源保護等方面,有著巨大的環境功能和環境、經濟效益。而人類無序的開發,嚴重損壞了長江的生態功能,並直接影響到了長江下游這塊目前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區域的經濟功能。我國的長江流域水資源雖然豐富,但時空分布不均,流域洪災頻發,旱災也十分嚴重。長江流域受污染的特點是下游重於上游,支流重於幹流,湖泊半數以上已處於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狀態。長江中下游流域特別是長江幹流區域大中型企業集中,大多數屬於化工、冶金、機械、造紙、食品加工類企業,以能源及原材料為主的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格局,造成結構性污染十分突出。工業污染源治理也是長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的一個重點。由此可知水污染是影響該區供水安全等級的重要因素。

河南省年降水量一般約600~1000mm。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4~10月各地降水量均佔全年的80%~90%。這一時期降水和熱量豐沛,利於農業生產。但因河南省降水主要來源於東南季風,省境降水的年變幅和季節變幅大,因此發展灌溉是保證農業穩產高產的基本條件。全省年均徑流總量為361×108m3,中等旱年約185×108m3。一般年份,豐水期(6~9月)時大部分地區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60%~70%;枯水季節河流水量較小。以地表水水質而言,各流域地表徑流的礦化度都較低,一般小於0.3g/L,屬鈣質重碳酸鹽水。河南省地下水資源較豐富,初步估計約222×108m3,其中,平原與河谷盆地約佔76%,山岡地區約佔24%。平原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河、渠側滲補給,山岡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入滲補給,水位均隨季節變化。淺層地下水位的年變幅約2~3m,每當乾旱年份或乾旱季節,需大量用水之際,許多地區(如南樂、濮陽、溫縣等地)出現地下水位下降、涌水量劇減的情況。

山東省地下水資源綜合補給量193×108m3/a,可供利用的地下水淡水資源169.59×108m3/a,近年山東省地下水實際開采量大約在130×108m3/a。據此推算,山東省地下水資源潛力至少在35×108m3/a以上,而且都屬於淺層地下水,水位深的也只有10多米,有的富水地段水位還高於地面。這些有待開采利用的地下水資源分布在全省17個市,其中菏澤、德州、臨沂等市開采潛力最大。山東省地下水開采潛力大,但不注意環境保護。據山東省環境狀況公報,主要河流、湖泊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部分河段超過國家V類水質標准。河岸兩側地下水污染由線狀而逐漸變為帶狀,進而向面狀發展。

2.大氣降水供水較安全、地表水供水較不安全、地下水供水較不安全亞區。主要為華北平原地區,華北地區總面積為13.6×104km2,人口約1.11億,GDP佔全國的12%,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0%,在我國糧食安全、能源、原材料工業和城市化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水資源嚴重短缺和不合理利用正在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華北地區是我國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人均水資源量每年僅為335m3,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且地表水時空分布不均,地下水是華北平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北京、石家莊、邢台、邯鄲、保定、衡水、廊坊、唐山等城市的地下水開采量已佔總供水量的70%以上。最新調查成果顯示,華北平原地下水天然資源每年為227.4×108km3,2000年地下水開采量達到212×108km3。其中,淺層地下水開采量為178.4×108km3,占總開采量的84.2%;深層地下水開采量為33.6×108km3,占總開采量的15.8%。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總體上為106%,深層地下水為139%。由於開采布局不合理,河北、北京等地近30年來淺層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了20~40m,超采嚴重。河北省現狀地下水開采程度達到128%,每年超采約22.3×108m3,1975年以來累計消耗地下水儲存量超過500×108m3;北京市地下水開采程度103%,每年超采(1~2)×108m3,1961年以來累計消耗地下水儲存量60×108m3以上;天津市地下水資源貧乏,開采程度達到111%,每年超采近7000×104m3。山東、河南、山西等省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也都在75%以上,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嚴重。由於深層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全區深層地下水位低於海平面的范圍已達到7.6732×104km2,占平原區總面積的55%。並且造成海水入侵,使土壤鹽鹼化。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