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口污水
1. 青島市自然生態環境
一、自然環境
1.地理位置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位於東經119°30པ″~120°57འ″,北緯35°34″~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0654km2,其中市區(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7個區)1102km2,所轄膠州、膠南、即墨、平度、萊西5市9552km2。
2.地形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陷,其中山地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8%,窪地佔21.7%。全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3.水文
青島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km2以上的5條,即大沽河、北膠萊河、南膠萊河、小沽河、澤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招遠市阜山,流經萊西、平度、即墨各市和城陽區,於膠州市營房鎮碼頭村南入海,流域面積6131.3km2,總長179.9km,青島市境內流域面積4850.7km2,是目前市區汲取徑流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地。
至2002年青島市共有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21座,另有小(一)型水庫73座,小(二)型水庫397座,塘壩376座,大小攔河閘167座,機電井7.2萬眼,地表攔蓄能力總計為10.2×108m3(其中引黃1.1×108m3)。
二、生態環境
1.土壤環境
青島地區地形復雜,土壤類型較多,但主要有五大類,即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鹽土。青島市土壤總面積82.55×104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4.35%。
2000年青島地區全市水土流失總面積40.64×104hm2,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6.6%,其中中等水力侵蝕面積佔44.2%,中等以上程度的水力侵蝕面積佔10.83%。耕地水土流失總面積22.92×104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56.4%;耕地中度水力侵蝕面積9.65×104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23.8%,佔耕地水土流失總面積的42.1%。草地水土流失面積880hm2,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0.22%。
2000年青島地區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為3885hm2,占國土總面積的0.35%,比1986年減少了4607hm2,但耕地鹽漬化面積增加到2085hm2,占鹽漬化土地總面積的53.7%。近10年來,由於連續乾旱和治理,青島地區膠萊河谷平原、即墨西北窪、萊西姜山窪地等砂姜黑土已基本擺脫了澇、漬的危害,目前鹽漬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即墨市的藍村、王村、溫泉、嶗山王戈庄、流亭、膠州營房等以及大沽河下游的濱海低窪地區,造成鹽漬化土地的直接原因是海(咸)水入侵,如即墨市周瞳河下游、濱海地帶的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機井報廢,大片良田荒蕪。
2000年青島地區沙化土地總面積714hm2,占國土總面積的0.06%,主要分布於萊西市的孫受及膠河、白馬河河床附近以及膠南寨里等地的海灘近岸處,總體危害不大。
2.濕地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青島的濕地總面積為17.76×104hm2,約占青島市總面積的16%,是沿海地區濕地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其中面積最大的濕地是膠州灣。青島的濕地可以分為5類:①海岸濕地,包括青島灣、金沙灘、即墨的丁字灣、沙子口灣、靈山灣等海灣;②河口海灣,包括膠州灣的河流入海口等;③河流濕地,主要有大沽河、小沽河、洋河等大小河流;④湖泊,主要包括嶗山水庫、產芝水庫等大小水庫和池塘;⑤沼澤濕地,主要分布在城陽區的棘洪灘、膠州營海等處,以蘆葦叢濕地為主要表現特徵。
3.森林狀況
青島市現有林地總面積360122.1hm2,其中有林地面積247404hm2,灌木林地面積3773.9hm2,疏林地面積2550.6hm2,未成林造林地18368.3hm2,苗圃地面積6864.7hm2,無立木林地303.3hm2,宜林地80817.3hm2,輔助生產林地40hm2;另有潛在林地55200.9hm2;林木總蓄積量556.03×104m3;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31.37%。
4.植被
青島市天然植被較少,多為人工栽培或通過封山育林次生形成的喬、灌、草植被資源。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地瓜、蔬菜等,主要果樹有蘋果、梨、桃、葡萄等,主要喬林有松、槐、楊、柳等,主要灌林有棉槐、胡枝子等,此外還有眾多草本植物。
三、城市環境質量狀況
就各年的三廢排放情況而言,總的趨勢是逐年增加,自2000年到2004年,工業廢水排放總量增加了20.27×104t,年平均增加5.07×104t;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增加了4924259×104m3,年平均增加1231064.75×104m3;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增加了145.49×104t,年平均增加29.1×104t。三廢的增加,加重了生態環境的負荷,但各區的排放情況不盡一致。
從分區的資料看,黃島區的情況比較嚴重,各項指標的單位GDP排放量基本居全市之首,應加強重點管理和治理。
就市區城市污水處理廠而言,情況大不一樣。各處理廠年度內處理污水的量相差較大,各自的負荷也不同,壓力最大的為團島污水處理廠和海泊河污水處理廠,2004年能力利用在87%以上。據最新資料顯示,海泊河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必須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就空氣質量而言,情況也大不一樣,郊區各區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明顯好於市內4個區。
2. 北京燕郊到廊坊文安的汽車
公交線路:燕郊308路 → 819路 → 地鐵6號線 → 地鐵14號線東段 → 943路快 → 文安專線,全程約176.9公里
1、從北京燕郊大宗高爾夫...步行約1.7公里,到達污水處理廠站
2、乘坐燕郊308路,經過10站, 到達思菩蘭會議中心站
3、步行約890米,到達興達廣場小區站
4、乘坐819路,經過2站, 到達地鐵草房站
5、步行約140米,到達草房站
6、乘坐地鐵6號線,經過6站, 到達金台路站
7、步行約140米,換乘地鐵14號線東段
8、乘坐地鐵14號線東段,經過8站, 到達永定門外站
9、步行約490米,到達沙子口站
10、乘坐943路快,經過34站, 到達霸州市政府站
11、乘坐文安專線,經過20站, 到達文安縣政府站
12、步行約490米,到達文安鎮
3. 水華與赤潮的區別
一、發生環境不同。
(1)水華(Algal Blooms)指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
(2)赤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
二、誘發因素不同。
(1)水華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污水進入水體後,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硅藻等藻類成為水體中的優勢種群,大量繁殖後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也有部分的水華現象是由浮游動物——腰鞭毛蟲引起的。
(2)赤潮是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現象。
三、預防措施不同。
(1)水華。
①打撈。
在夏季高溫季節,可將水面或港灣中大量堆積的水華通過人工或機械的方式打撈出來,進行處置上。現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打撈船,集打撈、脫水、儲運於一體。如何對打撈的藍藻進行資源化也是一大難題。
②絮凝除藻。
可通過黏土絮凝來控制有害藻華。近年通過對黏土表面進行改性的方法,制備出了高效的改性黏土,使對有害藻華的控制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粘土將藍藻沉澱下去後,也有引發二次污染的風險,在飲用水源地附件的使用需格外謹慎。
③生物控藻。
可以通過放養濾食性(filter-feeding)魚類——鰱、鱅來控制藍藻水華,也稱之為非經典生物操縱技術(non-traditional biomanipulation)。
每個水體都需尋找一個合適的能有效控制藻類水華的鰱、鱅生物量的臨界閥值,鰱、鱅對藻類的攝食利用率與藻類的種類組成和生理狀況、其他可利用食物(如浮游動物)的相對豐度、水溫等有密切關系,而藻類的增殖速率與光照、水溫及水體的營養水平等有密切關系。
(3)沙子口污水擴展閱讀:
海水的溫度是赤潮發生的重要環境因子,20—30℃是赤潮發生的適宜溫度范圍。南海海區以3月至5月份及8~11月最為多見,東海海區則主要發生在5月至7月份。
有關赤潮發生時間,主要是研究幾個方面就可以了:較多的營養物質(富營養化),包括海洋污染、河流的污染、農田退水等;較高的水溫條件,有利於藻類的繁殖(一般在夏季,緯度高的海域發生赤潮的季節短);較小的風浪,不利於海水交換。
赤潮在各海區發生的時間略有差異,其特點是南海海區以3月至5月份及8~11月最為多見,東海海區則主要發生在5月至7月份。
赤潮又稱紅潮,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類」或「紅色幽靈」。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赤潮並不一定都是紅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統中的水華,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幾年新定義的褐潮(抑食金球藻類),綠潮(滸苔類)等。赤潮多發生的地域;
南海:珠江口、深圳灣、大鵬灣、香港近海、海南島、北部灣、三門列島等。
東海:廈門附近海域、福建閩東海域、福建泉州灣附近、長江口外海域、溫州以東海域等。
黃海:蘇北沿岸、青島膠州灣及灣外沙子口海域、大連灣、大連至東溝海域等。
渤海:黃河口外、河北黃驊附近、秦皇島附近、天津大沽口附近、芷錨灣海域、渤海西南部、遼河口、營口鮁魚圈附近等。
4. 滸苔是什麼從哪來和三峽大壩有關嗎
滸苔 。
滸苔(Enteromorpha),亦稱「苔條」、「苔菜」。綠藻綱,石蒓科。藻體鮮綠色,由單層細胞組成,圍成管狀或粘連為帶狀。細胞排列與種有關,單核,澱粉核一至多個。
色素體片狀,1個。單條或分支,管狀膜質,叢生,主枝明顯,分枝細長,高可達1米。基部由假根絲組成盤狀固著器附著在岩石上,生長在中潮帶灘塗,石礫上。無性或有性生殖,配子可營養性生殖,生活史為孢子體和配子體同形世代交替[1] 。由於全球氣候變化、水體富營養化等原因,造成海洋大型海藻滸苔綠潮暴發。大量滸苔漂浮聚集到岸邊,阻塞航道,同時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嚴重威脅沿海漁業、旅遊業發展。
多數種類海產,廣泛分布在全世界各海洋中,有的種類在半鹹水或江河中也可見到。中國沿海潮間帶均有生長,東海沿岸產量最大。可食用和葯用。
滸苔是綠藻綱石蒓科的一屬,約有40種,中國約有11種。中國常見種類有緣管滸苔、扁滸苔、條滸苔。多數種類海產,廣泛分布在全世界各海洋中,有的種類在半鹹水或江河中也可見到。常生長在潮間帶岩石上,泥沙灘的石礫上,有時也可附生在大型海藻的藻體上。雖然它的植物體非常纖細,肉眼看去呈綠色細絲狀,是由多細胞構成的。
形態與海邊常見的孔石蒓幼體相似,不同的是滸苔具有許多分枝,而孔石蒓的幼苗呈條帶裝,在解剖鏡下觀察可發現,滸苔的藻體內常有許多氣囊。
形態特徵
滸苔(Enteromorpha),亦稱「苔條」、「苔菜」。綠藻綱,石蒓科。藻體鮮綠色,由單層細胞組成,圍成管狀或粘連為帶狀。細胞排列與種有關,單核,澱粉核一至多個。色素體片狀,1個。單條或分支,株高可達1M。基部由假根絲組成盤狀固著器。無性或有性生殖,配子可營養性生殖,生活史為孢子體和配子體同形世代交替。管狀膜質,叢生,主枝明顯,分枝細長,高可達1米。基部以固著器附著在 岩石上,生長在中潮帶灘塗,石礫上。
滸苔藻體直立,管狀中空或者至少在藻體的柄部和藻體邊緣部分呈中空,管狀部分由單層細胞組成。藻體單條或者有分枝,圓柱形,有時部分扁壓。藻體基部細胞生出假根絲,向下形成固著器。每個細胞有1個細胞核,1個片狀葉綠體,常有1個或者多個蛋白核。營養繁殖時,藻體斷裂形成新藻體。無性生殖是形成頂端有4條鞭毛的游動孢子。有性生殖為同配或者異配。
單細胞藻類個頭小,表面積大,所以吸收養分快,又因為它們很容易死亡或被動物吃掉,所以一旦有合適的條件,它們就會以驚人的速度不停地繁殖、繁殖、繁殖。大量繁殖的藻華生物不僅會堵塞魚類等的呼吸生物,致其死亡,而且會遮蔽射入水體的陽光,使固著在水底的其他藻類因缺少陽光而死去;有的藻華生物還會釋放毒素,並在魚和貝類中積累,水鳥或人類在攝食這些魚和貝類之後便會中毒;藻華生物本身死亡之後還會腐爛分解,從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從而徹底讓它爆發的水域成為「死水一潭」。
生態危害
滸苔雖然無毒,但是和赤潮一樣, 大量繁殖的滸苔也能遮蔽陽光,影響海底藻類的生長;死亡的滸苔也會消耗海水中的氧氣;還有研究表明,滸苔分泌的化學物質很可能還會對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響。滸苔爆發還會嚴重影響景觀,干擾旅遊觀光和水上運動的進行,這正是這次人們想要竭力消除的最大不利影響。所以,國外已經把滸苔一類的大型綠藻爆發稱為「綠潮」,視作和赤潮一樣的海洋災害。有專家出於安撫人心的考慮,說這次滸苔爆發沒有什麼負面影響,嚴格來說是不確切的。
好在滸苔爆發的治理相對比較容易,只要持續不斷地打撈,等到水中的營養元素消耗得差不多了,綠潮自然會逐漸消退。相比之下,赤潮的治理就困難多了。正因為有這個好處,科學家們反而希望大型綠藻能夠多多繁衍,抑制赤潮的發生,只要在綠潮爆發前能及時打撈掉一部分就行了。當然,最有效的治理辦法是不要讓海水富營養化,從根本上斷絕赤潮或綠潮發生的人為因素——不過,這可是環保工作的一大難點。
從2008年6月中旬開始,大量滸苔從黃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島附近海域,青島近海海域及沿岸遭遇了突如其來、歷史罕見的滸苔自然災害。青島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帆船比賽場地。滸苔曾一度對帆船運動員海上訓練造成影響,截至7月5日青島海陸已清理滸苔40多萬噸。到7月15日,清除滸苔100多萬噸。青島奧帆比賽水域和青島沿岸滸苔基本清理完畢。
2011年5月28日,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在我國東部沿海發現滸苔。當時,在江蘇鹽城外海(120°29′E-120°35′E,33°52′N-34°20′N)發現滸苔綠潮,覆蓋面積約6.8平方公里,分布面積約340平方公里。隨後,滸苔綠潮覆蓋面積和分布面積不斷擴大,並隨海流和風向向偏北方向漂移。
2011年7月,大面積滸苔登陸青島、煙台、威海、日照等山東近海海域。一些沙灘上堆積著厚厚的滸苔,海水浴場狀如大草原,給沿海養殖和旅遊業帶來不利影響。從2011年7月6日以來,青島、威海、日照沿海海岸各海水浴場沙灘都有不同程度的滸苔出現。山東沿海正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滸苔打撈清理工作。據現場情況看,今天沿海滸苔規模比前兩天有大幅增長,淺海一線隨處可見滸苔,而且大部分滸苔已登陸。青島各大浴場都已有滸苔上岸。青島浴場人員已組織人員和大型裝備24小時進行清理,只要有滸苔上岸就進行清理。
從往年的情況來看,滸苔大規模來襲,沿海旅遊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有大面積滸苔,遊客盡量減少下水。滸苔纏身對身體有一定危害。[2] 針對各界對滸苔發生沉降後是否會導致水體污染並由此引發次生災害的問題,中國有關海洋專家表示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滸苔沉降後會產生污染,不會對青島近海造成次生災害。
2012年7月,山東青島,滸苔再次來襲。棧橋沿海兩側堆積了成片的滸苔,就像一片草場。10日,青島市政公用局啟動滸苔處置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進駐滸苔暫存場。
截至目前,已接收滸苔161車,合計5151噸。青島已經連續6年遭遇大規模的滸苔登陸。青島也在不斷完備預警機制和處理方式,但無奈的是,滸苔源頭的堵截治理,仍是一個難解的「僵局」。
2013年6月
根據國家[5] 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6月14日監測資料綜合分析結果,
北緯35°27′以北青島管轄海域的滸苔覆蓋面積38平方公里,分布面積6727平方公里,達到《青島市海洋大型藻類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預案》中的災害Ⅳ級預警(藍色)標准。據此,青島市已經於6月15日正式啟動滸苔災害Ⅳ級應急響應程序。[6]
2013年7月
2013年07月03日,山東省青島市,受洋流和風向的影響,最大的一波滸苔從7月2日開始從海面向青島飄來。3日一早,青島沿海普遍被大面積滸苔所覆蓋,其嚴重程度堪比2008年的首次滸苔災害。據了解,從的研究來看,滸苔最初形成於江蘇外海,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年6-8月進入盛長期,此時正好飄浮到山東半島,而山東半島的地形正好將滸苔攔截,形成災害。[7]
區應急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調集力量備戰「滸苔」。 設在沙子口中心漁港和小麥島碼頭的兩個海上滸苔卸載點已經投入使用,近百艘漁船每天輪流打撈阻擊滸苔。[8]
2013年7月4號
,青島老尹家海參加工廠研製出用養殖池中夏天的滸苔做冬季海參、鮑魚「過冬糧」的辦法,既解決了滸苔入侵養殖池的危害,也解決了冬季海珍品餵食的飼料問題。
營養成分
滸苔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粗纖維、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 其中鐵含量在中國食物營養成分表上記載為我國食物之最[9] 。同時還含有脂肪和維生素。在滸苔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其中緣管滸苔的限制氨基酸為賴氨酸,氨基酸評分為79;條滸苔的限制氨基酸為蛋氨酸,氨基酸評分為80。滸苔的脂肪酸組成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為分別為50.5%、12.7%和36.8%,其中包括近4%的奇數碳原子脂肪酸。因此滸苔是高蛋白、高膳食纖維、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天然理想營養食品的原料。滸苔可以食用,新鮮苔條曬干後可以吃,把它切碎磨細後,撒在糕餅點心中有一股特殊香味。
條滸苔是沿海人們經常採摘食用或用作飼料的藻類,可以鮮食,也可曬干貯存
苔條
苔條
也可以烹食。還有人們把苔條拌入麵粉中作苔條餅,既增色又具獨特的清香味。
在日本被叫作「青海苔」(あおのり),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海藻類食品。不過,食用滸苔還是人工養殖的好,野生滸苔因混有其他水草和泥沙,口感很差。福建南部用滸苔作調味品和食品。江蘇、浙江稱滸苔為「苔條」,為市場上常見食品。
食品苔條;或者加工成動物飼料,但是,這樣的處理方式無法消耗大量的滸苔,達不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市場上作為低級燃料的生物油價格約1500元/噸,而這種生物油通過深加工後市場價值每噸可達數千元甚至上萬元。即使撇開治理滸苔污染的收入,當形成規模化生產、成本降低後,將滸苔變成生物油的技術同樣「錢景」無限。
滸苔粉;滸苔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 其中鐵含量為我國食物之最。將滸苔製成粉末, 作為食品的輔料使用, 既可以豐富食品的色澤, 更提高了食品的營養價值。目前, 滸苔粉已被應用於麵粉和面條的生產中。也有廠家將滸苔粉作為湯料包的重要輔料。
在滸苔粉的生產過程中, 烘乾和制粉常會對產品的色澤和營養造成負面影響。筆者採用的護色劑配方, 在脫鹽的同時也有效防止了葉綠素的損失。35 的低溫烘乾技術既能防止葉綠素的損失, 又有效降低了營養成分的損失。
滸苔片食品的開發;滸苔本身的腥味, 使滸苔原味食品的推廣遇到了阻力。徐大倫等曾研製了軟包裝的滸苔湯汁休閑食品。在保證滸苔營養成分不受嚴重損失的基礎上,將滸苔製成片狀, 並調製成各種風味, 將滸苔片定位於休閑即食食品。感官評定結果顯示, 玉米風味的滸苔片更易為人們所接受。[9]
探索海洋綠潮副產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對於系統解決海洋綠潮帶來的環境、生態、經濟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葯用價值
滸苔的纖維質有解毒煙鹼的作用,對吸煙者有好處。條滸苔含碘較多。
腸滸苔可供葯用。《本草綱目》對滸苔描述說:「燒末吹鼻止衄血;湯浸搗敷手背腫痛。」日本大阪的科學家199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還認為,給小白鼠使用滸苔提取物可以顯著抑制皮膚癌惡化。
研究進展
2010年6月,復旦大學宣布,
滸苔災害
滸苔災害
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張士成副教授和陳建民教授課題組將海洋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海上「綠潮」的大型海藻滸苔成功地轉化製成了生物質油,從而有望使滸苔這一污染的「元兇」成為一種製造新能源的絕佳原材料。
在220—320℃的水熱條件下,滸苔經過10—30分鍾即可得到生物油,1噸滸苔可製成230千克生物油。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生物油不僅可以作為低級燃料直接燃燒,也可以經過進一步精製得到不同級別的生物質液體燃料或化工產品,同時,還得到以乙酸為主的水溶相產物,可以作為化工原料。
山東科技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清潔能源研究中心田原宇教授開展了將滸苔煉化為生物原油的研究,開發了高含水生物質帶有預處理的連續快速水熱液化製取液體燃料技術。實驗結果顯示,滸苔在220℃-270℃,1噸干滸苔能提煉出300-350千克生物原油,400千克木醋液和150千克半焦等。生物原油經過分離精製即可生產出適合汽車使用的汽油和柴油。這一高含水生物質製取液體燃料技術適用於所有淡、海水微藻類。
截止2013年5月,山東科技大學已建成年處理1000噸藻類生物油快速熱解中試裝置。
產生原因
青島滸苔災害爆發的主因原因是污水處理廠,
菌藻關系理論指出:在正常情況下藻類和菌類保持著自然水體中的有機物與營養鹽、水質的清潔與污濁、上下游食物鏈等復雜的生態平衡,並能保持自然水體的自凈;人類污水的排入就會打破這種平衡,造成各種水質災害和環境災難。
水體能承載有機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水體中的有機物濃度過量就會促使水中的菌類過量繁殖造成水體污濁乃至水體腐敗、黑臭,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稱之為「菌類污染」或「菌類水質災害」,該過程我們稱之為「菌類過程」。
水體能承載無機氮、磷等營養鹽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水體中的營養鹽濃度過量會促使水中的藻類過量繁殖,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稱之為「藻類污染」或「藻類水質災害」,該過程我們稱之為「藻類過程」,如青島綠藻災害、太湖藍藻災害、海洋赤潮、海洋綠潮等。
按照國家GB18918-2002一級A標准,中水的主要指標為:COD:50mg/L、總氮:15mg/L,總磷:0.5mg/L[18]。由於污水處理成本的原因,我國的污水處理一般只進行二級處理,很少以消除無機氮磷為目的的三級處理,即執行一級B標准(主要污染物為COD:60、總氮:20、總磷:1 [18] ),其中的COD主要為難降解的物質[19],因此,中水的主要性質為:污染物以無機氮磷為主的較清潔的無機污水,會使水體發生藻類污染。
現在大多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的核心是二級處理:曝氣氧化,以好氧菌群的過量繁殖來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17];從而產生大量以好氧菌為主體的惡臭的膠狀污泥和大量無機鹽(以無機氮磷為主),無機氮磷溶入水,經過過濾飽含無機氮磷、看似清潔的、COD達標的中水流出;而水體是以菌類過程—藻類過程的反復的循環過程來維持水體的生態平衡,由於菌類過程已在污水處理廠內發生,排出的中水會產生藻類污染從理論上說是必然的
爆發哪種海洋藻類災害與海水溫度、營養鹽的濃度、藻類的競爭能力等多種因素有關;如:Fong等人實驗發現:低營養鹽濃度下,浮游微藻為優勢競爭者;高營養鹽濃度下,附著性大型海藻及片狀藍藻為優勢競爭者。[10]
重要事件
2014年6月23日,滸苔全面入侵山東青島沿海海域,這也是滸苔自2008年以來第7次入侵青島海岸。據了解,為了應對滸苔入侵,青島市滸苔指揮部啟動滸苔災害級應急響應,90艘漁船隨時待命,組成應急打撈船隊,110艘漁船作為應急打撈預備隊。截至目前,海上處置平台2台滸苔壓榨機已安裝調試完畢,4艘打撈船配合海上滸苔處置平台,已在前海一線開展滸苔打撈工作。[11]
5. 記一個高尚的人作文,字數450字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老師、有同學,還有爸爸媽媽……清潔工是一個不惹人注意的人,但是,我十分崇拜她。
這是冬季的一天。寒風呼呼的吹來,讓人直打哆嗦。我穿著厚厚的棉襖,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走了。到了樓下,我便看見一位清潔工穿著薄薄的工作服,來到垃圾桶旁邊,用手中的木棒伸到垃圾桶里,我想:啊,好惡心呀!那麼多臟東西,她也敢用手掏。她一定是用手捂著嘴,緊閉著眼睛,哼,我一定要瞧個仔細!於是,我輕手輕腳地走了過去,我看見她的手凍得紅通通的,像紅蘋果一樣紅,她咬著牙,使勁地用木棒往外掏,突然,一個瓶子從垃圾桶里溜了出來,這時,她轉過身,笑意順著她臉上一道道彎彎的皺紋往外流,她的樣子真美!她的眼睛是多麼的炯炯有神,一閃一閃,大大的嘴巴,使人感到親切無比。在她的頭發里還有「銀絲」呢!我的心中不禁由然而升一種佩服的感情,我想:我剛才那麼對她,真對不起!在生活中我並不具備那種不怕苦、不怕臟的精神,可她卻有,我要向她學習!
夏天到了。中午,紅彤彤的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媽媽說:「今天太熱了!你下去買瓶花生牛奶!」我爽快地答應了,我馬上拿著錢沖了下去.忽然,我又看見那位清潔工,我想:今天這么熱!你不熱嗎?我走進一看,一顆顆豆大般的汗水躺滿了整個臉,一顆晶瑩的汗水跟其他幾顆匯成一大滴,沿著額頭,「啪嗒」一聲,汗珠掉在了地上.過了一會兒,天氣更熱了,汗珠不停地掉了下來,像一顆顆斷了線的珍珠.我想:這位阿姨是多麼熱愛她的工作,我一定要學習她,把這股勁兒放在學習上,這樣,我的成績一定會名列前茅!
這就是我崇拜的人,一個堅持不懈、不怕臟的清潔工
6. 青島沙子口污水處理廠在哪
從海大的北面橋下去往東走就是沙子口了,到附近問問
7. 以What will life be without animals為題介紹保護珍惜動物的重要性。
保護海洋的重要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海洋是一個完整的水體。海洋本身對污染物有著巨大的搬運、稀釋、擴散、氧化、還原和降解等凈化能力。但這種能力並不是無限的,當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它本身的自凈能力時,就會造成該海域的污染。
海洋污染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每年把1000萬噸石油排入海洋;約有100萬噸滴滴涕已滯留在海水中。保護海洋環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國的共同要求。海洋污染的特點是污染源廣,有毒有害物質的種類多,擴散范圍大,危害深遠,控制復雜,治理難度大。因此,海洋污染比起陸上的其它環境污染要嚴重和復雜。
海洋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是海洋生物資源的損害。如河北南堡漁場,在近岸未受污染以前,捕撈鮃魚、鰈魚多集中在秦皇島沿岸5~10米等深線以內,現在已移至15~23米水深作業。過去在營口、塘沽、羊角溝附近的淺水區產毛蚶最多,現在也大大外移了。萊州灣的小清河口附近,過去盛產河蟹及銀魚,現因小清河成為排污河,使河蟹和銀魚絕跡。大連灣由於海水受污染,引起海帶腐爛和貝類死亡。甘井子區柳柴溝原有7個海水養殖場,現在只剩下了一個;污染荒廢的灘塗達5 000多畝;過去棉花島一帶盛產海參、扇貝,現也基本絕跡。膠州灣原是一個多種魚蝦產卵、索餌場,生產多種經濟魚蝦,現在產量也下降了,每年經濟損失約150萬元。1978年4月,南黃海北部發生一次大面積的漂油事件,事故發生後的10多天內,在收購的376萬斤海產品中,受污染的魚蝦達56萬斤。福建沙埕港也因農葯廠的污水排入,致使八尺門以內海口的貝類養殖一度大幅度減產。赤潮在中國沿岸也多次發生,遼河口(1975、1976年)、大沽河口(1977年)、黃河口(1952年)、大連灣(1979、1980、1981年)、青島沙子口近岸、東海(1972年)以及湛江港(1980年)等相繼出現過。尤以1952年5月在黃河口由夜光蟲形成的赤潮最為嚴重,持續2個月時間,影響范圍長70公里、寬20公里。
此外,海洋污染還直接危害沿海人民的身體健康。衛生部門調查指出渤海、黃海沿岸的漁民頭發中發現的汞、鎘含量高於內地居民。北戴河、大連、青島、煙台等地一些著名的風景游覽區、療養區和海水浴場,近幾年來也有過油膜或油塊的污染。
中國築海塘及其它圍海工程的歷史悠久,遍及沿海各省,這對防止海潮泛濫,圍墾灘地和發展生產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盲目的、不切實際的圍墾,任意建造海洋工程,隨意挖沙採石,亂砍濫伐防護林,都可能損害近岸的海洋環境,會造成海岸後退,水土流失,破壞魚蝦等棲息、繁殖的場所,使濱海地區和生態平衡失調。浙江、福建、廣東、海南沿海興辦圍海造田,出現過圍後積水過多或缺乏淡水等圍而不用的現象。如海南島四周圍墾了7萬畝土地,但已利用的還不到10%。莆田湄州灣圍墾後,把漁船的避風港也圍掉了,機帆船都無法靠岸。廣東饒平縣汫洲鄉,原有牡蠣養殖灘塗3萬畝,因圍海造田把海水養殖擠掉,使農民生活下降。福建詔安下河圍墾後,每年損失蚶苗12億粒,價值30萬元。廈門港內,自從修建集美、杏林、馬鑾、篔簹港海堤,因水文狀況發生變化,沖刷區變為淤積區,東渡新港尚未建成,卻已出現淤淺現象。自集美海堤建成及策槽、東坑灘塗圍墾後,劉五店一帶生態環境發生很大變化,砂礫底質變為淤泥底質,使中國稀有珍貴的文昌魚難以棲存,有的死亡,有的外游。在建造海河閘工程時,由於沒有建造相應的過魚設施,致使溯河而上產卵的魚蟹瀕於絕跡。浙江姚江建閘後,反而導致涌江下游的嚴重淤積,影響寧波港的航運。在海南島東岸和南岸的沿海沙灘和沙堤中含有鈦鐵成分,許多農民進行盲目任意的挖鑿開采,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遼寧旅順柏嵐子礫石堤,每年約開采5 000立方米礫石,以致引起岸線後退現象。蓋縣鮁鮹窩的岸線逐年後退,侵蝕土地和公路,原因也是過量開采濱海砂石引起波能劇增的結果。海南島還有人下海打撈珊瑚,以珊瑚作原料來燒石灰,這是直接破壞水產資源的行為。
近幾十年來,中國海洋漁業資源明顯衰退,漁獲量下降,質量受到影響,除與海洋環境受污染有關外,漁業結構不合理,重捕輕養,捕撈過度,酷魚濫捕是一個重要原因。過度捕撈,往往造成濫捕未成熟的小魚,破壞漁業資源的再生產能力,使經濟價值高的魚種逐漸消滅,代之而起的小雜魚和劣質魚上升。
海洋里提供給人類的漁業資源是有限度的。在渤、黃、東、南海大陸架區域內,估計可能提供的漁業資源大約 1000萬噸,其中可捕量為500~600萬噸,而目前近海的捕撈量已達600萬噸以上。即實際捕撈量已大大超過容許捕撈量,尤其在渤、黃、東海,過捕現象更加嚴重。中國很多經濟魚類,如大黃魚、小黃魚、鱈魚、真鯛、黑口、白姑、黃姑、紅姑、綠翅、鯿魚、牙鮃、高眼、舌鰨、太平洋鯡魚等資源均已嚴重衰落,一些高質量的經濟魚類產量大幅度下降。小黃魚最高年產量達17萬噸,目前年產量僅2萬噸。以呂四漁場為例,原是一個最大的小黃魚產卵場,早在50年代後期資源就已遭到破壞,到60年代中期就逐年失去捕撈的價值。魚的最大年齡從18齡縮減為近期的3~4齡。小黃魚資源衰落後,接著又開發了呂四大黃魚產卵場,10多年後,年產量由原來的6~7萬噸降為1~2萬噸,魚齡由29齡縮至近年的10齡左右。著名的舟山漁場,1974年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的產量為1000多萬擔,1978年降至600多萬擔。渤海除對蝦、毛蝦外,許多經濟魚類幾乎絕跡;黃海帶魚、小黃魚已形不成魚汛;東海、南海的大黃魚、帶魚產量也大幅度下降;南海的產量也以幼魚佔多數。
漁船和網具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船隻越來越多,馬力越來越大,網眼愈來愈小,漁場單位海域面積的捕撈次數愈來愈頻繁。以70年代與60年代相比,近海拖網船馬力數增加2.47倍,而捕撈產量只增長57%。以渤海漁場秋捕對蝦過程時損害的幼魚情況為例,1994年僅272對漁輪拖網,共損害幼魚4517.8噸,計58 068.7萬尾。兩年後,若成活率為50%,則可提供的可捕量達27 935.39噸。 1976年1073對拖網機帆船,共損害幼魚15 376.1噸,計192 595.9萬尾,兩年後,能提供104 983.8噸產量。其中小黃幼魚損害最為嚴重,約佔50%,達7 693.4噸,計87 095萬尾,兩年後可提供43 547噸產量。由此可見,過度捕撈對漁業資源的破壞是十分嚴重的。拖網漁業對經濟魚類的幼魚損害很大。
漁業資源一旦遭到破壞,恢復是極不容易的。如黃、渤海的真鯛,1920~1935年間被日本漁輪濫捕後至今尚未恢復。小黃魚資源自50年代破壞後,亦長期得不到恢復。
上述情況說明,保護海洋環境,防止海洋污染,保護海洋資源,防止惡性循環繼續發生,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海洋環境保護不僅指海洋污染的防治,而且涉及海洋資源的保護,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以及工業布局、能源結構、產品結構等許多問題,即涉及政治、經濟、法律和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從根本上講,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資源,就是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資源和環境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自然資源對環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破壞資源,就是破壞人們的正常生活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並不是消極地保持自然的天然面貌,而是有效地、充分地利用自然環境及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二者是統一的和互為因果的。要以生態平衡的整體觀和經濟觀,科學地、全局地、長遠地正確處理好海洋資源的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開發是為了人民的需要,為人民造福;保護是保護資源再生產能力,防止污染,防止生態系統惡化。保護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而開發利用必須注意保護。要從環境的全局出發,使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做到海洋開發事業既能全面發展,海洋環境又能得到保護。性
8. 北京新華水泉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新華水泉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是2014-10-21在北京市東城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沙子口路78號20號辦公樓210室。
北京新華水泉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131807574XP,企業法人劉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新華水泉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工程勘察設計;污水處理;零售機械設備、五金交電;維修機械設備。(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在北京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970766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189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京新華水泉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