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含鉻廢水
㈠ 電鍍廠含鉻廢水的來源 電鍍工藝流程的哪幾個階段會產生含鉻廢水 全面一些 謝謝
在電鍍生產來中,凡使用鉻酐自CrO3(也稱鉻酸)這一電鍍材料的,均有含鉻廢水產生,一般電鍍生產中,鍍金和錫不使用鉻酐的,那也就沒有含鉻廢水,如鍍銀、銅、鐵、鎳 、鋅後還需要鈍化這個工藝時,要用鉻酐這一材料時,也產生含鉻廢水的。
㈡ 電鍍廢水中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有什麼
1、工藝流程
含鉻廢水→格柵→調節池→水泵→電磁流量計→還原反應池→混合廢水池
CaO PAM<br>
2、原理
由於還原反應時,廢水須調PH值至2~3之間,因此將酸洗廢水引進與含鉻廢水混合,可減少酸的用量,降低廢水處理的運行費用,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
含鉻廢水經格柵處理後,進入含鉻廢水調節池,經轉子流量計後泵入還原反應池,該池內安裝有PH自動控制儀和ORP儀及攪拌機,PH計與ORP監控儀可自動控制還原反應池加葯量。電鍍廢水中的六價鉻主要以CrO42-和Cr2O72-兩種形式存在,隨著廢水PH值的不同,兩種形式之間存在著轉換平衡:
2CrO42-+2H+Cr2O72-+H2O
Cr2O72-+2OH-CrO42-+H2O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酸性條件下,六價鉻主要以 Cr2O72-形式存在,在鹼性條件下則以CrO42-形式存在。但是電鍍含鉻廢水、漂洗廢水一般PH都在5以上,多數以CrO42-存在,其還原時通常PH最佳控制在2.5~3之間,其反應原理(還原劑以 Na2SO3為例)為:
2H2CrO4+3 Na2SO3+3H2SO4=Cr(SO4)3+3Na2SO4+5H2O
亞硫酸鈉用量理論上為:亞硫酸鈉∶六價鉻=4∶1,加葯時投料不宜過大,否則浪費葯劑,也可能因生成[Cr2(OH)2SO3]2+而沉澱不下來。
還原後的廢水直排入混合廢水池後再與混合廢水一並處理。
㈢ 工業上電鍍含鉻廢水的濃度一般為多少
含鉻廢水允許排放標准為低於0.5mg/L。
如果你問的是未處理的廢水濃度,那就要看電鍍工藝中鉻的使用濃度以及水洗時的水流量了,每家都不一樣。
㈣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具體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電鍍含鉻廢水首先經過格柵去除較大顆粒的懸浮物後自流至調節池,均衡水量水質,然後內由泵提升至電解容槽電解,在電解過程中陽極鐵板溶解成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將六價鉻離子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同時由於陰極板上析出氫氣,使廢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後呈中性。此時
Cr3+、Fe3+都以氫氧化物沉澱析出,電解後的出水首先經過初沉池,然後連續通過(廢水自上而下)兩級沉澱過濾池。一級過濾池內有填料:木炭、焦炭、爐渣;二級過濾池內有填料:無煙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澱物由過濾池填料過濾、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檢查井。而後通過泵進入循環水池作為冷卻用水。過濾用的木炭、焦炭、無煙煤、爐渣定期收集在鍋爐房摻燒。
㈤ 含鉻電鍍廢水源自哪裡
含鉻電鍍廢水源抄自:
(1)鍍件清洗襲水;
(2)廢電鍍液;
(3)其他廢水,包括沖刷車間地面,刷洗極板洗水,通風設備冷凝水,以及由於鍍槽滲漏或操作管理不當造成的 「跑、冒、滴、漏」的各種槽液和排水;
(4)設備冷卻水,冷卻水在使用過程中除溫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電鍍廢水的水質、水量與電鍍生產的工藝條件、生產負荷、操作管理與用水方式等因素有關。電鍍廢水的水質復雜,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鉻、鎘、鎳、銅、鋅、金、銀等重金屬離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屬於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
㈥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的工藝特徵是什麼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的工藝特徵是質量好電鍍含鉻廢水處理的工藝特徵是質量好
㈦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具體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電鍍含鉻廢水首來先經過源格柵去除較大顆粒的懸浮物後自流至調節池,均衡水量水質,然後由泵提升至電解槽電解,在電解過程中陽極鐵板溶解成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將六價鉻離子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同時由於陰極板上析出氫氣,使廢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後呈中性。此時 Cr3+、Fe3+都以氫氧化物沉澱析出,電解後的出水首先經過初沉池,然後連續通過(廢水自上而下)兩級沉澱過濾池。一級過濾池內有填料:木炭、焦炭、爐渣;二級過濾池內有填料:無煙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澱物由過濾池填料過濾、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檢查井。而後通過泵進入循環水池作為冷卻用水。過濾用的木炭、焦炭、無煙煤、爐渣定期收集在鍋爐房摻燒。
㈧ 什麼是含鉻電鍍廢水
鉻:Cr
在金屬表面鍍上一層鉻層,電鍍的同時,會有溶液從掛具上攜帶到水槽,這部分水需要排放,此水就是含鉻廢水。
㈨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有幾個方法
電鍍含鉻廢水的鉻的存在形式有Cr6+和Cr3+兩種,其中以Cr6+的毒性最大。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較多,常用的有電解法、化學法、離子交換法等。
工具/原料
亞硫酸鹽
硫酸亞鐵
電解法
電解還原處理含鉻廢水是利用鐵板作陽極,在電解過程中鐵溶解生成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將六價鉻離子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同時由於陰極上析出氫氣,使廢水pH逐漸上升,最後呈中性,此時Cr3+、Fe3+都以氫氧化物沉澱析出,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
電解還原處理含鉻廢水的工藝參數:
① 含鉻廢水Cr6+濃度為50~200mg/L;
② 廢水pH≤6.5,一般含鉻25~150mg/L之間的廢水,pH值為3.5~6.5,故不需調節pH值;
③ 溫度影響不大,一般處理後水溫約上升1~2℃。
電解還原法具有體積小、佔地少、耗電低、管理方便、效果好等特點。缺點是鐵板耗量較多,污泥中混有大量的氫氧化鐵,利用價值低,需妥善處理。化學法
電鍍廢水中的六價鉻主要以CrO42-和Cr2O72--兩種形式存在,在酸性條件下,六價鉻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鹼性條件下則以CrO42-形式存在。六價鉻的還原在酸性條件下反應較快,一般要求pH<4,通常控制pH2.5~3。常用的還原劑有: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連二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硫酸亞鐵、二氧化硫、水合肼、鐵屑鐵粉等。還原後Cr3+以Cr(OH)3沉澱的最佳pH為7~9,所以鉻還原以後的廢水應進行中和。
(1)亞硫酸鹽還原法
目前電鍍廠含鉻廢水化學還原處理常用亞硫酸氫鈉或亞硫酸鈉作為還原劑,有時也用焦磷酸鈉,六價鉻與還原劑亞硫酸氫鈉發生反應:
4H2CrO4+6NaHSO3+3H2SO4=2Cr2(SO4)3+3Na2SO4+10H2O
2H2CrO4+3Na2SO3+3H2SO4= Cr2(SO4)3+3Na2SO4+5H2O
還原後用NaOH中和至pH=7~8,使Cr3+生成Cr(OH)3沉澱。
採用亞硫酸鹽還原法的工藝參數控制如下:
① 廢水中六價鉻濃度一般控制在100~1000mg/L;
② 廢水pH為2.5~3
③ 還原劑的理論用量為(重量比):亞硫酸氫鈉∶六價鉻=4∶1
焦亞硫酸鈉∶六價鉻=3∶1
亞硫酸鈉∶六價鉻=4∶1
投料比不應過大,否則既浪費葯劑,也可能生成[Cr2(OH)2SO3]2-而沉澱不下來;
④ 還原反應時間約為30min;
⑤ 氫氧化鉻沉澱pH控制在7~8,沉澱劑可用石灰、碳酸鈉或氫氧化鈉,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2)硫酸亞鐵還原法
硫酸亞鐵還原法處理含鉻廢水是一種成熟的較老的處理方法。由於葯劑來源容易,若使用鋼鐵酸洗廢液的硫酸亞鐵時,成本較低,除鉻效果也很好。硫酸亞鐵中主要是亞鐵離子起還原作用,在酸性條件下(pH=2~3),其還原反應為:
H2Cr2O7+6FeSO4+6H2SO4=Cr2(SO4)3+3Fe 2(SO4)3+7H2O
用硫酸亞鐵還原六價鉻,最終廢水中同時含有Cr3+和Fe3+,所以中和沉澱時Cr3+和Fe3+一起沉澱,所得到的污泥是鉻與鐵氫氧化物的混合污泥,產生的污泥量大,且沒有回收價值,這是本法的最大缺點。其主要工藝參數為:
① 廢水的六價鉻濃度為50~100mg/L;
② 還原時廢水的pH=1~3;
③ 還原劑用量一般控制在Cr6+∶ FeSO4·7H2O=1∶25~30
④ 反應時間不小於30min
⑤ 中和沉澱的pH控制在7~9
(3)鐵氧體法
鐵氧體法實質上是硫酸亞鐵法的演變與發展,其特點是投加亞鐵鹽還原六價鉻,調節pH沉澱後,需要加熱至60~80℃,並較長時間的曝氣充氧。形成的鉻鐵氧體沉澱屬尖晶石結構,Cr3+占據部分Fe3+位置,其他二價金屬陽離子占據了部分Fe2+的位置,即進入鐵氧體的晶格中。進入晶格的三價鉻離子極為穩定,在自然條件或酸性和鹼性條件都不為水所浸出,因而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從而便於污泥的處置。鐵氧體法的工藝條件為:
① 硫酸亞鐵投加量FeSO4·7H2O∶CrO3=16∶1;
② 加NaOH沉澱pH=8~9;
③ 加熱溫度控制在60~80℃之內,不宜超過80℃;
④ 壓縮空氣曝氣,既充氧又攪拌。
(4)化學還原氣浮分離法
氣浮法處理含鉻廢水實際是化學還原法在固液分離方法上的發展,硫酸亞鐵還原氣浮法主要是利用Fe(OH)3凝膠體的強吸附能力,吸附廢水中包括Cr(OH)3在內的其它氫氧化物沉澱,形成共絮體,這種共絮體能有效地被氣泡拈著並浮上去除。氣浮法固液分離技術適應性強,可處理鍍鉻廢水,也可處理含鉻鈍化廢水以及混合廢水,處理量大。不僅可去除重金屬氫氧化物,也可以同時去除其他懸浮物、乳化油、表面活性劑等,加上整個過程可以連續處理,管理較為方便,可以操作自動化。
(5)水合肼還原法
水合肼N2H4·H2O在中性或微鹼性條件下,能迅速地還原六價鉻並生成氫氧化鉻沉澱。
4CrO3+3N2H4=4Cr(OH)3+3N2
這種方法可以處理鍍鉻生產線第二回收槽帶出的含鉻廢水,也可以處理鉻酸鹽鈍化工藝中所產生的含鉻漂洗水。水合肼還原法產生的污泥量少,含鉻量高,便於回收利用。特別在中性或微鹼性條件處理含鉻廢水,不會引入中性鹽,顯然改善了排放廢水的水質。水合肼方法處理含鉻鈍化廢水時,Zn、Cd、Fe、Ni等重金屬也可同時去除。3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利用一種高分子合成樹脂進行離子交換的方法。應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含鉻廢水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對廢水中六價鉻進行選擇性吸附,使六價鉻與水分離,然後再用試劑將六價鉻洗脫下來,進行必要的凈化,富集濃縮後回收利用。用這種方法可以回收六價鉻、回用部分水。但由於鈍化含鉻廢水、地面沖洗含鉻廢水等,除了含六價鉻外,還含大量的其他重金屬陽離子以及多種酸根陰離子。組分比鍍鉻漂洗水復雜得多。因而離子交換法處理鍍鉻廢水比較容易,而處理其他含鉻廢水比較困難,雖然該方法在技術上有獨特之處,在資源回收和閉路循環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但其投資費用大、操作管理復雜,一般的中小型企業難於適應。
以上就是幾種方法的詳細介紹,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至http://www.weidian65.com/望採納。
方法/步驟
㈩ 用電解法沉澱過濾工藝處理電鍍含鉻廢水有哪些優勢
鉻用於電鍍,堅固美觀,但電鍍生產含鉻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普遍重視。電鍍廢水主要來源於鍍件清洗水,呈黃色,含有高濃度的六價鉻,鉻離子有強毒性,具有致癌作用、致突變作用與細胞遺傳毒性,損害染色體脫氧核糖核酸。通過對某電鍍廠周圍布點進行采樣分析,結果表明:下遊方向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糧食和蔬菜均受到 Cr6+的污染,距離廠區越近,污染越嚴重,廠區周圍人群的血、尿、頭發中 Cr6+含量均超過正常值。為了解決這一環境問題,許多電鍍行業加大投資,對電鍍含鉻廢水進行了綜合治理,治理技術多種多樣,各有特色。實踐證明:採用電解法沉澱過濾工藝可靠、經濟和實用。
1 治理技術
1.1 處理工藝選擇
長治市有許多機械加工企業進行電鍍,但電鍍生產規模小,鍍件數量少,電鍍廢水量較小,又屬於間歇式排放。對於電鍍生產含鉻廢水最早採用離子交換柱(添加活性炭及樹脂)設備進行處理,雖然佔地面積較小,操作方便,但處理能力有限,處理效果差,處理後的廢水
Cr6+濃度依然偏高,加之樹脂再生比較頻繁,所以該技術目前已基本淘汰。後來更新設備採用逆流漂洗處理技術,用 4 個~6 個連接緊密的清洗槽對鍍件逐級洗滌。由於電鍍槽電鍍液蒸發,需要定時、定量用 Cr6+濃度較高的濃縮清洗水作補充,同時電鍍生產的冷卻水及補充水進入清洗槽,如此重返往復,使電鍍廢水實現閉路循環,這種方法雖然暫時解決了電鍍廢水不外排問題。但生產和處理過程中存在含鉻廢水跑冒、泄漏現象,且大量沖洗水形成了高濃度 Cr6+水,同時廢水量逐漸增加,天長日久,這些高濃度含鉻廢水一旦超過負荷外排,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近年來,國內有關專家提出用化學還原法(沉澱法和氣浮法)與薄膜蒸發法等技術對電鍍含鉻廢水進行處理。該工藝技術先進,設備運行可靠,處理後出水水質好,但投資大,佔地面積大,適用於大型的、經濟效益好的電鍍生產企業。 本文重點敘述目前比較成熟、經濟和實用的處理工藝——電解法沉澱過濾工藝。該工藝便於管理和操作,運行穩定可靠,生成的渣量較小,能實現電鍍含鉻廢水處理後完全回用,沉澱過濾池所使用的填料定期統一處理,從而能徹底解決電鍍含鉻廢水污染環境問題。
1.2 工藝流程概況
電鍍含鉻廢水首先經過格柵去除較大顆粒的懸浮物後自流至調節池,均衡水量水質,然後由泵提升至電解槽電解,在電解過程中陽極鐵板溶解成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亞鐵離子將六價鉻離子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同時由於陰極板上析出氫氣,使廢水 pH 值逐步上升,最後呈中性。此時 Cr3+、Fe3+都以氫氧化物沉澱析出,電解後的出水首先經過初沉池,然後連續通過(廢水自上而下)兩級沉澱過濾池。一級過濾池內有填料:木炭、焦炭、爐渣;二級過濾池內有填料:無煙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澱物由過濾池填料過濾、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檢查井。而後通過泵進入循環水池作為冷卻用水。過濾用的木炭、焦炭、無煙煤、爐渣定期收集在鍋爐房摻燒。
1.3 主要設備:調節池 1 座;初沉池 1 座、沉澱過濾池 2 座;循環水池 1 座;電源控制櫃、電解槽、電解電源、電解電壓 1 套;水泵5 台。
2 結果與分析
某電鍍廠電鍍廢水處理設備在正常工況條件下,間隔不同的時間多次取樣。
電鍍含鉻廢水採用電解法沉澱過濾工藝處理後全部回用,過濾池內填料定期集中於鍋爐房摻燒,達到了綜合治理電鍍含鉻廢水的目的。
該處理技術雖然運行可靠,操作簡單,但應注意幾個方面:a)需要定期更換極板;b)在一定的酸性介質中,氫氧化鉻有被重新溶解的可能;c)沉澱過濾池內的填料必須定期處理,焚燒徹底,否則會引起二次污染。由此可見,對處理設施加強管理非常重要。
3 結論
1)該處理工藝對電鍍含鉻廢水治理徹底,過濾池內填料定期統一處理,不會引起二次污染;處理後清水全部回用,可節省水資源,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2)該工藝投資較小,技術成熟,運行穩定可靠,操作方便,易於管理,適應於不同規模的電鍍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