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廢水
① 含硫廢水處理,急!!!
廢水的物理化學復處理工制藝按如下步驟進行:1.加入氫氧化鈣/石灰乳,部分重金屬以氫氧化物形式析出;2.加入有機硫化物,其餘重金屬如鎘和汞以硫化物形式析出;3.添加絮凝劑,形成易於分離的大粒子固體沉澱物;4.在澄清池/沉澱槽中固液分離,調整分離出廢水PH值;5.採用箱式壓濾機將所得泥漿脫水。
② 為什麼含硫廢水是鹼性的。
硫離子是弱酸根離子水解產生氫氧根離子
③ 含硫廢水處理
物理沉澱法適用於高濃度含硫廢水,因為單質硫是不溶解於水的。生物法就是富集硫桿菌,能將硫轉化為硫酸鹽。
④ 含硫廢水密閉靜置氨氮和硫化物會降低嗎
近年來,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因其剩餘污泥量少、節能、資源化程度高,成為國內外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用厭氧生物法取代目前製革廢水普遍採用的好氧生物法對於降低產品成本、提高污水處理深度具有經濟和環境的雙重效益。但是,製革廢水中高濃度的硫化物、硫酸鹽對厭氧微生物的毒性抑制,使得這一技術在處理製革廢水時受到諸多限制。此外,製革廢水氨氮的達標排放也一直是困擾生化法的一項難題。 本課題針對這一問題,重點分析了低濃度氨氮廢水亞硝化過程的影響因素,為SHARON反應器在製革廢水中的應用進行了嘗試性的探索。此外,研究了硫化物在厭氧污泥中的分布,廢水中硫化物的毒性效應及其脫除機制,並結合UASB反應器的運行特點,微生物的特性分布、種群組成、生長變化規律等,探討了UASB處理含硫有機廢水的有效途徑,為製革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研究主要結果為: (1)低氨氮、低鹼度廢水快速實現亞硝化過程的控制因素為:進水鹼度、pH值和FA.等。出水的pH值可以通過控制反應器內部的鹼度來進行調節。控制進水鹼度在113.1mg/L~269.7mg/L,HRT為48h,其亞硝酸累積率可達到67.15%,可完全實現低氨氮的亞硝化,其出水再經反硝化則氨氮有望達標。 (2)硫化鈉對污泥產甲烷活性抑製作用主要有2個原因,硫化鈉濃度低於120mgS/L時,產甲烷活性抑制主要由pH增加引起,超過120mgS/L後,抑製作用主要由液相中高濃度的硫化物引起;隨著硫化物加入量的增加,液相硫化物濃度、污泥吸附量及H<,2>S逸出量均顯著增加,而H<,2>S逸出量在160mgS/L時達到最大,污泥吸附趨於飽和: (3)pH對硫化物的逸出具有復雜的影響:pH酸性時,污泥產甲烷活性嚴重受抑可使氣提效果不佳而限制H<,2>S的逸出速率,pH增加,污泥活性增加與H<,2>S釋放量有明顯對應趨勢,pH>8後,液相中游離的H<,2>S逐漸減少,H<,2>S逸出受到抑制,大量的S<'2->集存於液相中,污泥對硫化物的吸附趨於飽和狀態;溫度升高,有利於污泥吸附的硫化物向液相中轉移和H<,2>S逸出,35℃後,硫化物對產甲烷活性抑制變化不大。 (4)氣提作用有助於水體中H<,2>S的脫除,硫化物濃度較高時利於硫脫除;進水流量、pH的升高,不利於H<,2>S的脫除;污泥吸附也隨之增大。在進水pH穩定在6前提下,氣提對硫化物的脫除效果最好。 (5)兩相UASB反應器40d運行穩定後,兩反應器底部的微生物活性均好於項部,產酸相中產酸菌大量富集,相分離較成功。整個運行中,進水有機負荷從 3.6KgCOD/(m<'3>·d)增至17.41KgCOD/(m<'3>·d),COD去除率穩定在80%左右。 (6)穩定運行時,進水COD和硫化物濃度分別為3000~4500mg/L和80~120mgS/L左右,pH9~10,系統運行參數為:進水流量1.0L/h左右,脫硫裝置氣提流量為30~35L/h。經系統處理後,總的COD去除率達到90%以上,出水COD濃度維持在300 mg/L,出水硫化物濃度均在10mg/L以內。 通過研究證明,含硫有機廢水通過一級UASB+氣提+二級UASB的組合工藝能有效的達到去除目的,同時也為製革工業廢水中硫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個可行的途徑。而含氮廢水經前期處理後的低氨氮廢水經亞硝化+反硝化工藝為製革廢水的達標排放確立了新的方向。
收起∧
⑤ 工業上常利用含硫廢水生產Na2S2O35H2O,實驗室可用如圖所示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模擬生產過程.燒瓶
(1)儀器組裝完成後,關閉兩端活塞,向裝置B中的長頸漏斗內注入液體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變,則氣密性良好,D中左側為短導管可防止液體倒吸,E中盛放NaOH溶液進行尾氣處理,防止含硫化合物排放在環境中,
故答案為:液柱高度保持不變;防止倒吸;NaOH;
(2)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應,由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
2H2S(aq)+SO2(g)═3S(s)+2H2O(l)(Ⅱ)
S(g)+Na2SO3(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