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中有機物
Ⅰ 污水廠污水中為什麼叫有機物
有機物就是含碳氫元素的化合物啊,可能會帶有磷氮等其他營養元素內,污水中的有機物種類要容看是哪裡來的污水,生活污水的有機物多為油脂,表面活性劑(洗發水,沐浴露,洗潔精……),有機磷等。至於工業污水又得分行業,總之就是種類繁多,記住有機物是碳氫化合物就沒錯了。至於無機污染物主要都是各種金屬離子及其化合物,最主要以及致命的就是重金屬元素的離子。
Ⅱ 污水處理中有機污染物指什麼
主要指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等物質,這些有機質極不穩定,易腐化產生惡臭。
Ⅲ 污水中低分子有機物主要有哪些
低分子有機物多了去了,凡是帶氨基、羥基、羧基等等等等,都可以在污水中,你問問你污水的來源大致分析一下污水中含有哪些有機物
Ⅳ 污水中無機物和有機物怎麼分離
1.你所說的污水處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該法是以懸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為主體,專在微生物生長有利屬的環境條件下和污水充分接觸,是污水凈化的一種方法。
2.為什麼得到剩餘污泥?是否有處理?
在處理過程中,污水與活性污泥接觸後,污水中懸浮的和膠體的物質被絮凝和吸附,然後,微生物利用這些物質作為能源並合成新細胞,最後這些菌體有機體絮凝成絮凝體,通過重力沉澱從水分離出來,使水得以凈化。
而這一部分沉澱下來的絮凝體再經過濃縮、調理、脫水等一系列處理就成了我們在污水處理廠中看到的剩餘污泥。
通過上述的處理,水質變好,接下來就只需要處理剩餘污泥了。
3.剩餘污泥怎麼處置?
通常是進行填埋,但目前也有多種其他再利用的方法,比如做磚,利用其中的有機物做滅火劑等等。
Ⅳ 水體中常見的有機污染物種類
(1)酚類化合物
根據酚類能否與水蒸氣一起蒸出,分為揮發酚和不揮發酚。揮發酚通常是指沸點在230℃以下的酚類,通常是一元酚。
酚類為原生質毒,屬高毒物質。人體攝入一定量時,可出現急性中毒症狀;長期飲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頭暈、出疹、瘙癢、貧血及各種神經系統症狀。水中含低濃度(0.1~0.2mg/L)酚類時,可使生長魚的魚肉有異味,高濃度(>52mg/L)時則造成中毒死亡。含酚濃度高的廢水不宜用於農田灌溉,否則農作物枯死或減產。酚類主要來自煉油、煤氣洗滌、煉焦、造紙、合成氨、木材防腐和化工等廢水。
(2)苯胺類化合物
苯胺類化合物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乙醚及丙酮。當暴露於空氣中時,會因氧化而使色澤變深。苯胺及其衍生物可以通過吸入、食入或透過皮膚吸收而導致中毒,能通過形成高鐵血紅蛋白造成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損害,可直接作用於肝細胞,引起中毒性損害。這類化合物進入肌體後易通過血腦屏障而與大量類脂質的神經系統發生作用,引起神經系統損害。另外,還具有致癌和致突變的作用。苯胺類化合物一般在環境中有殘留,因此分析環境樣品中的苯胺類化合物十分重要。
這類化合物廣泛應用於化工、印染、制葯、合成葯物、染料、殺蟲劑、高分子材料和炸葯等重要的工業原料生產中。
(3)硝酸苯類
常見硝酸苯類化合物有硝基苯、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及二硝基氯苯。該類化合物均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乙醚及其他有機溶劑。
硝基苯類化合物進入水體後,可影響水的感官性狀。人體可通過呼吸道吸入或皮膚吸收而產生毒性作用,硝基苯可引起神經系統症狀、貧血和肝臟疾患。這類化合物主要存在於染料、炸葯和造革等工業廢水中。
(4)石油類
石油類污染物來自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中石油類(各種烴類的混合物)主要來源有原油的開采、加工、運輸以及各種煉油行業。石油類碳氫化合物漂浮於水面,並能在水層表面結成一層薄膜,隔絕空氣,影響空氣與水體界面氧的交換;分散於水中以及吸附於懸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狀態存在於水中的油,它們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將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質惡化,影響水生生物存活。
(5)苯系物
苯系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鄰(間、對)二甲苯、異丙苯和苯乙烯八種化合物。除苯是已知的致癌物以外,其他七種化合物對人體和水生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苯系物的工業污染源主要是石油、化工、煉焦生成的廢水。
(6)甲醛
甲醛為具有刺激性臭味的無色可燃液體,易溶於水、醇和醚,其35%~40%的水溶液被稱為福爾馬林。甲醛的還原性很強,易與多種物質結合,且易於聚合。甲醛對人體的皮膚和黏膜具有刺激作用,進入人體後易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及視網膜造成損害。含甲醛的廢水排入水體後,能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響水的自凈能力。
甲醛的主要污染來源於有機合成、化工、合成纖維、染料、木材加工及制漆等行業排放的廢水。
(7)有機氯農葯
有機氯農葯的物理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殘留期長,難溶於水,易溶於脂肪,並在其中蓄積。因此,有機氯農葯及其降解產物對水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8)有機磷農葯
有機磷農葯的特點是毒性劇烈,但在環境中較易分解,在水體中會隨溫度、pH值的增高,微生物的數量、光照等增加而降解速度加快。因此,有機磷農葯成為農葯中品種最多、使用范圍最廣的殺蟲劑。例如,對硫磷、敵敵畏、樂果和美曲膦酯(敵百蟲)等。有機磷農葯生產廠排放的廢水常含有較高濃度的有機磷農葯原體和中間產物、降解產物等,當排入水體或滲入地下後,極易造成環境污染。有機磷農葯大多不溶於水,而易溶於有機溶劑中。
(9)多環芳烴
多環芳烴(PAHs)是石油、煤等染料及木材在不完全燃燒或在高溫處理條件下產生的。排入大氣中的懸浮粉塵經沉降和雨洗等途徑到達地表,加之各類廢水的排放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多環芳烴是環境中重要致癌物質之一。在多環芳烴化合物中許多種類具有致癌或致突變作用。如接觸含多環芳烴較多的煤焦油和瀝青的工人,可發生職業性致癌。致癌物有苯並芘、苯並蒽、蒽、二苯並蒽、二苯並芘等。
(10)多氯聯苯
多氯聯苯(PCBs)是一組化學穩定性極高的氯代烴類化合物。由於其在環境中不易降解,其進入生物體內也相當穩定,一旦通過食物鏈富集而侵入肌體就不易排泄,而易聚集在脂肪組織、肝和腦中,引起皮膚和肝臟損害,容易在生物體內蓄積而使生物中毒,人體攝入0.5~2g/kg時即出現食慾不振、惡心、頭暈、肝腫大等中毒現象。隨著水體水分循環,PCBs污染已成為環境污染影響最具有代表性的物質。
Ⅵ 如何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成分
主要靠微生物分解進行處理. 污水中的有機物可以通過厭氧生物處專理+好氧生物處理很好的去除屬.
厭氧生物處理就是在厭氧條件下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好氧生物處理就是在有氧條件下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厭氧生物處理處理大分子量的有機物. 主要是將大分子量的有機物分
解成較小分子量的有機物並將其中一部分的有機物轉化成甲烷等可利用的能源. 好氧生物處理處理經厭氧生物處理後的廢水中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並將其分解成無機物, 分解的無機物在二沉池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劑和/或絮凝劑將其沉降與水分離從而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
Ⅶ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有機污染物是什麼
1.病原體污染:生活污水、醫院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等,常含有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蟲.這類污水如不經過適當的凈化處理,流入水體後,即會通過各種渠道,引起痢疾、傷寒、傳染性肝炎及血吸蟲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紙和食品工業污水中,含有蛋白質、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質素等有機物.這類物質隨污水進入水體後,在微生物對它們的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含氧減少,從而影響魚類和其它生物的生長繁殖.當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後,水中的有機物即產生厭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氫等,使水體出現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營養污染物:造紙、皮革、食品、煉油、合成洗滌劑等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農田水,含有氮、磷、鉀等營養物,如果大量的這類污水排入水體,使營養物質增多,引起藻類及其它浮游生物暴發性繁殖.這類物質多呈紅色,稱「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會覆蓋水面,附在魷類肋上,使它們呼吸困難.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體內及其代替產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魚貝類中毒死亡,並能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4.石油污染物:多發生在海洋中,主要來自油船的事故泄露、海底採油、油船壓艙水以及陸上煉油廠和生化工廠的廢水.
5.劇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屬、氰化物、氟化物和難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它們大都來自礦山、冶煉廢水,它們都富集在生物體中,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此外,水體的污染還有放射性污染,這是由於放射性物質進入水體造成的.鹽類污染,各種酸鹼鹽無機化合物進入水體,使淡水含鹽量增加,影響水質.熱污染,發電站等的冷卻水是熱污染的主要來源,大量熱水排入水體,使水溫增高,水體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的生存與繁殖.
Ⅷ 什麼是污水中有機物和無機物
污水中無機物氯化鈉、硫酸鈉、氫氧化鈣等
污水中有機物乙醇、甲醇、甲烷、乙酸、甲酸等
Ⅸ 污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具體是指哪些物質
無機:汞、鎘、鉻、鉛、釩、鈷、鋇等,其中汞、鎘、鉛危害較大;砷、硒和鈹的毒性也較版大;NO2-、F-、CN-離子權、40K、238U、286Ra、210Po、14C、氚有機:有機農葯、多氯聯苯、稠環芳香烴(PAHs),如3,4-苯並芘等;雜環化合物,如黃麴黴素等;芳香胺類,如甲、乙苯胺,聯苯胺等,酚類化合物就有2000多種,最簡單的是苯酚,均為高毒性物質;腈類化合物也有毒性,其中丙烯腈的環境影響最為注目。
Ⅹ 廢水中有哪些有機物
總體上分為顆粒狀有機物和溶解性有機物,顆粒狀有機物在普通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它包括有生命的有機體(浮游動植物、細菌菌團等)和無生命的有機物顆粒,後者在水中可逐漸沉降。溶解性有機物包括真溶液狀態和膠體狀態兩種,又可分為類脂物質、氨基酸、烴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腐殖質等。主要的有機物有以下幾種:(1)碳水化合物 天然水體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各種單糖和復雜的多糖類,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總濃度為200-600ug*L-1。天然水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是許多微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營養物,易被分解,其水解產物為五碳糖和六碳糖;(2)腐殖質 在天然水域和土壤中,尤其是泥碳和腐泥中,廣泛存在著分子組成復雜、性質較為穩定、而化學成分不十分確定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通常稱為腐殖質,顯然是多種物質的綜合體,它們中大部分的成分和結構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有些研究者認為,由於成因不同海水和淡水中腐殖質有所差異。但是這類物質基本均是動植物屍體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形成的。腐殖質通常可以看作是低聚物(相對分子質量為300-30000),含有酚羥基和羥基,有較低數量的脂族羥基。根據其在鹼x性和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腐殖質通常劃分為以下三種:①腐殖酸,在鹼性溶液中溶解,但酸化後即沉澱;②富里酸,這是腐殖質中在酸化水溶液中存在的部分,也是在整個pH范圍內都溶解的部分;③腐黑物,以酸或鹼都不能提取的部分。這三種腐殖質結構相似,但相對分子質量和官能團含量不同,富里酸相對分子質量可能低於腐殖酸和腐黑物,但親水基團較多。Schnitzer根據分級分離和降解研究指出,富里酸是由酚和苯羧酸以氫鍵結合而成,形成聚合物結構,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子對河水中腐殖酸鹽的凝聚作用有關。
(3)類脂化合物 類脂化合物是能被非極性或弱極性有機溶劑萃取的組分,如長鏈脂肪酸、脂肪酸酯或蠟酯、長鏈醇、磷脂、甾族化合物等,萃取時,雖然烴類可同時被萃取,但習慣上將它們另歸一類。
(4)含氮有機物 水體中含氮有機物主要是氨基酸和多肽,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元,其主要來源於浮游生物的代謝和分解產物,它能為異養微生物提供有機物質和能源,通常存在於淡水、海水中的是低分子量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和絲氨酸等),總氨基酸含量一般為10-100ug/L。此外水體中存在的含氮化合物還有尿素、嘌
呤和尿嘧啶等,它們也是水生生物的降解產物。
(5)烴類 烴類能與類脂物同時被有機溶劑萃取,在環境污染的監測中,水體中烴類有其特殊的重要性。石油烴類的存在與人類活動有關,進入水體中的石油可導致水體缺氧,從而造成對生物的威脅,而鹵代烴類農葯和多氯聯苯是人工合成物,而自然界中又不存在分解這些化合物的酶類,因此它們在水體中滯留時間很長,不易被分解,具有很高的生物毒性。
(6)維生素 在天然水體中已檢出的維生素有硫胺素(維生素B1)、鈷胺素(維生素B12)和生物素(維生素H),它們在水體中的含量極微,但與生物生長關系十分密切。(7)其它化合物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化合物外,在水體中已檢出的還有丙酮、丁酮、甲乙酮、丁醛、糠醛、核酸、甲烷、乙烷、丙烷、乙酸乙酯和某些刺激素和生長抑制劑等有機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