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凈化污水
① 微生物是怎樣凈化污水的
目前,廢水處理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而用微生物處理廢水的生物方法以效率高、成本低受到了廣泛關注。
能除掉毒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黴菌、酵母菌和一些原生動物。它們能把水中的有機物變成簡單的無機物,通過生長繁殖活動使污水凈化。
有種芽孢桿菌能把酚類物質轉變成醋酸吸收利用,除酚率可以達到99%;一種耐汞菌通過人工培養可將廢水中的汞吸收到菌體中,改變條件後,菌體又將汞釋放到空氣中,用活性炭就可以回收。
有的微生物能把穩定有毒的DDT轉變成溶解於水的物質而解除毒性。
每年在運輸中有150萬噸的原油流入世界水域使海洋污染,清除這些油類,真菌比細菌能力更強。在去毒凈化中,不同的微生物各有「高招」!枯草桿菌、馬鈴薯桿菌能清除體內酷胺;溶膠假單孢桿菌可以氧化劇毒的氰化物;紅色酵母菌和蛇皮癬菌對聚氯聯苯有分解能力。
用微生物處理廢水常用生物膜法。所有的污水處理裝置都有固定的濾料介質如碎石、煤渣及塑料等,在濾料介質的表面覆蓋著一層由各類微生物組成的黏狀物稱為生物膜。
生物膜主要是由細菌菌膠團和大量真菌菌絲組成,在表面還棲息著很多原生動物。當污水通過濾料表面時,生物膜大量地吸附水中各種有機物,同時膜上的微生物群利用溶解氧將有機物分解,產生可溶性無機物隨水流走,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等釋放到大氣中,使污水得到凈化。
② 那些生物可以凈化污水
②淡水生態系統和生物凈化。起主導作用的是細菌,但許多水生植物回和沼生植物也有較強的答凈化作用。
③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物凈化,也是細菌起主要作用。此外還有黴菌、酵母、放線菌和原生動物等。它們對主要的海洋污染物石油烴類,以及多環芳烴類,都有較好的凈化作用。
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較穩定的或者礦質形態物質的過程。例如,鳳眼蓮可吸收水中的汞、鎘、砷等,其根系微生物可降解、轉化廢水中的有機物,使廢水得到凈化。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能把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氮等,使廢水得到凈化;在缺氧的條件下,厭氧微生物能把有機物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
③ 為什麼微生物能凈化污水
污水處理廠的生物池是對污水進行微生物凈化的地方,其中含有大版量的有益微生物,能夠吸收污權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富營養物質等有害物,使得污水能夠變得更加干凈,加速污水凈化。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
④ 污水生物處理和污水生物凈化有什麼異同
污水生物處理是用生物學的方法處理污水的總稱,是現代污水處理應用中最廣泛的方法之一回.主要藉助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污水中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按對氧氣需求情況可分為厭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兩大類.厭氧生物處理系利用厭氧微生物把有機物轉化為有機酸,甲烷菌再把有機酸分解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氫等,如厭氧塘、化糞池、污泥的厭氣消化和厭氧生物反應器等.好氧生物處理系採用機械曝氣或自然曝氣(如藻類光合作用產氧等)為污水中好氧微生物提供活動能源,促進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活動,使污水得到凈化,如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污水灌溉、氧化塘的功能.污水生物處理效果好,費用低,技術較簡單,應用比較簡單.當簡單的沉澱和化學處理不能保證達到足夠的凈化程度時,就要用生物的方法作進一步處理.生物處理中要特別注意掌握凈化污水的微生物的基本特點,滿足其要求條件;污水中BOD與COD比值要大於0.3.溫度影響較大,冬季一般效果較差.
它是一種降低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營養物質,尤其是氮、磷物質的處理方法.
⑤ 污水凈化的三種方法
物理方法,如過濾沉澱;化學方法,如絮凝,中和;生物方法,如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
⑥ 污水怎樣凈化
污水凈化方法可按其作用分為四大類,即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專法和生屬物處理法。
(1)物理處理法,通過物理作用,以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污染物質(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過濾法等。
(2)化學處理法,向污水中投加某種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分離、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常用的有化學沉澱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包括電解)法等。
(3)物理化學法,利用物理化學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質,主要有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萃取法等。
(4)生物處理法,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性污染物質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法和厭氧生物處理法。
⑦ 為什麼微生物能凈化污水
取決於獲取營養和進行代謝的能力上。
微生物幾乎能將所有類型的有機物作為能量來源「吃」下去,不少微生物還能以無機物和光作為能量來源。正是微生物這種強大的營養代謝能力,決定了它在污水處理中幾乎「無所不能」。
微生物可以分為好氧性和厭氧性兩種,它們處理污水的辦法截然不同。在好氧處理過程中,人們需要不斷將氧氣鼓入污水池中,這稱為「曝氣」。充足的氧氣使污水中本來存在的各種微生物能夠大量生長起來,這些臭烘烘的污泥對微生物來說是可口的「美食」,它們在「大吃大喝」的過程中將污水內的各種物質轉化為自己身體的組成部分,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等無害氣體排出體外,使水體中溶解的營養成分逐漸減少。「吃飽了」的菌體們會聚集在一起,緩慢下沉到池底,成為「活性污泥」。處理過的水經沉澱分離「活性污泥」後,可以除去90%左右的有機物,水也就變清了。
自然界中還有許多微生物是躲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中生長的,它們同樣具有分解各種物質的能力,許多有機物就是在海底、河床的淤泥層中被逐漸分解的,厭氧生物處理就是人工模擬這個過程。與好氧處理不同,厭氧處理需要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也不用鼓風加氧。污水流入時會帶入一些氧氣,但這些氧氣會很快就被入水口附近的好氧微生物消耗殆盡,然後水體就進入無氧狀態,各種厭氧微生物便大展拳腳,逐漸分解各種有機物,使污水澄清。與好氧處理法相比,厭氧處理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氣體,可以作為能源。用厭氧法可以處理的污染濃度范圍也更廣,但缺點在於處理周期較長。
⑧ 生物轉盤是怎麼凈化污水
生物轉盤是一種利用生物膜法處理污水的技術,主要包括旋轉圓盤、接觸反應槽、轉軸及驅動裝置。生物轉盤是用轉動的碟片代替固定濾料,碟片在驅動裝置作用下轉動,經過一段時間,盤面附著一層生物膜,在轉入污水中,生物膜吸附污水中有機物,對有機物分解同時自身微生物也在繁殖,這就是生物轉盤的工作原理。
⑨ 生物接觸氧化凈化污水的原理
污水經過從前往來後具有細菌→自原生動物→後生動物,從表至里具好氧→兼氧→厭氧的生物處理系統而得到凈化的生物處理技術. 1. 生物膜的構造特徵:生物膜(好氧層+兼氧層+厭氧層)+附著水層(高親水性). 2.降解有機物的機理:微生物:沿水流方向為細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的食物鏈或生態系統.具體生物以菌膠團為主,輔以球衣菌,藻類等,含有大量固著型纖毛蟲(鍾蟲,等枝蟲,獨縮蟲等)和游泳型纖毛蟲(楯纖蟲,豆形蟲,斜管蟲等),它們起到了污染物凈化和清除池內生物(防堵塞)作用.污染物:重→輕(相當多污帶→α中污帶→β中污帶→寡污帶). 3.供氧:藉助流動水層厚薄變化以及氣水逆向流動,向生物膜表面供氧. 4.傳質與降解:有機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層進行,部分難降解有機物經兼氧層和厭氧層分解,分解後產生的H2S,NH3等以及代謝產物由內向外傳遞而進入空氣中,好氧層形成的NO3--N,NO2--N等經厭氧層發生反硝化,產生的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氣中. 5.生物膜更新:經水力沖刷,使膜表面不斷更新(DO及污染物),維持生物活性(老化膜固著不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