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廢水工藝
Ⅰ 脫硫塔產生的廢水如何能夠反復使用
前,國內大多數火電廠的濕法脫硫廢水處理系統採用傳統的加葯絮凝沉澱工藝,但整體投運率很低。經傳統處理系統處理後脫硫廢水中SS和COD的濃度較高,且無法除去水中的Cl-。因含有高濃度的Cl-,導致處理後的廢水無法回收利用。出於環保要求和經濟效益的考慮,採用深度處理的技術實現廢水零排放是廢水處理的必然趨勢。
傳統工藝
石灰石-石膏煙氣濕法脫硫過程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雜質,主要成分為高濃度的懸浮物、高氯根、高含鹽、高濃度的重金屬廢水,如果將這些物質直接排入自然水系,勢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目前,國內傳統的處理方法是通過加鹼中和脫硫廢水,使廢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屬形成沉澱物,再加入絮凝劑使其沉澱濃縮成為污泥,最終污泥被送至灰場堆放。
脫硫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新工藝
雖然脫硫廢水經過上述傳統物化處理能基本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但其回用范圍局限性很大。隨著國家對水資源的日益重視,零排放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要想回用燃煤電廠脫硫處理後的廢水,實現真正的廢水零排放,就要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
目前,常用的脫硫廢水深度處理方法包括膜濃縮法、蒸發濃縮法和結晶技術等。
膜濃縮法
採用DTRO膜法處理脫硫廢水,可有效解決採用卷式膜易受污染的問題,產水水質好,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雜質、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DTRO膜法處理脫硫廢水工藝流程:
蒸發濃縮技術
蒸發濃縮是工業中非常典型的水處理技術之一,其被廣泛應用於化工、食品、制葯、海水淡化和廢水處理等工業生產中。在脫硫廢水的濃縮處理中應用較多的是多效蒸發(MED)、熱力蒸汽再壓縮(TVC-MED)和機械蒸汽再壓縮(MVR)技術。
傳統的多效蒸發裝置(MED)主要以鍋爐生成的蒸汽
Ⅱ 脫硫系統中的工藝水系統設計參照什麼標准
脫硫系統中,沒有具體的標准,只要求零排放,廢水可分為兩部份,即:可回用的水和廢水,廢水進入蒸發系統進行蒸發,在脫硫廢水處理系統中,採用國產DTRO工藝處理是比較成功的技術。工藝流程如圖:
Ⅲ 火電廠脫硫廢水如何處理
脫硫廢水先經預處理系統進行絮凝、沉降及中和,減少廢水中的懸浮物,提高廢水PIt值,為深度處理做准備。從脫硫工藝樓來的廢水進入脫硫廢水前池仔,通過輸送泵將脫硫廢水輸送至脫硫廢水預處理區域的脫硫廢水緩沖池。通過池內一級廢水輸送泵送至一級反應器。脫硫廢水緩沖池設曝氣攪拌裝置,防止懸浮物沉降。通過曝氣裝置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廢水的c0D。一級反應器分為中和箱和絮凝箱兩個部分。在中和箱內,通過添加Ca(OH),將廢水pI{調整到10~l1進行攪拌反應生成caC0沉澱和Mg(OH)沉澱,在後級澄清器中沉澱分離。同時,在此pH值下,多種重金屬離子均生成氫氧化物沉澱從廢水中分離。中和箱出水自流進入絮凝箱,絮凝箱投加凝聚劑FeC1以及助凝劑PAM以使得絮凝物變得更大更容易沉澱,以便F一步能在澄清器中分離出束。同時一級反應器也預留有機硫加葯界面。
廢水從一級反應器自流進入一級澄清器,廢水中的絮凝物通過重力作用沉積在澄清器底部,濃縮成泥渣,由刮泥裝置清除,並通過一級污泥輸送泵送至污泥緩沖罐。清水則上升至澄清器頂部通過環形三角溢流堰自流至中間水池貯存。二級反應器分為沉澱箱和絮凝箱兩個部分。在沉澱箱內投加Na2C0,進行攪拌反應。在絮凝箱中投加有機硫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濃度,使出水重金屬濃度完全滿足排放標准。同時投加凝聚劑FeC13使生成較大礬花從廢水中除去。絮凝箱出水投加助凝劑PAM,使礬花進一步長大,以利於沉澱分離。級反應器出水自流進入二級澄清器。廢水中的絮凝物通過重力作用沉積在澄清器底部,濃縮成泥渣。濃縮污泥由刮泥裝置清除,並通過一級污泥輸送泵送至污泥緩沖罐准備壓濾。二級澄清器出水也可直接自流至清水箱。清水箱出水設有干灰加濕泵以及自用水泵。
Ⅳ 脫硫廢水處理工藝的主要步驟有幾個
脫硫廢水處理工藝,要具體看你採用的是什麼脫硫劑。
如果採用的是石灰專乳,脫硫屬後,形成硫酸鈣,也就是石膏。首先要把石膏過濾出來,過濾後的母液套用去處理石灰乳,或者處理達標後排放。
如果採用的是氫氧化鎂,形成的是硫酸鎂,硫酸鎂溶於水的,經過過濾去除沉澱,其它指標達到排放標准,就可以直接排放了。
Ⅳ 脫硫廢水處理工藝的主要步驟有幾個
1)廢水的收集及緩沖;
2)化學法石灰處理;
3)重金屬去除;
4)懸浮物的混凝處理;
5)懸浮物的沉澱處理;
6)污泥的脫水處理。
Ⅵ 脫硫廢水都有哪些工藝
脫硫廢水可能是火力發電廠最難以處理的一部分廢水,固體懸浮物濃度太高內,且含有大量的容油脂和鹽分,目前主流是採用熱法或者膜法處理,前者主要是以蒸發結晶技術,後者包括正滲透和反滲透濃縮法,其他的還有晶種法等,以上是目前常用的脫硫廢水後續深度處理方法,但無論哪種技術路線投資和運維成本均居高不下,且隨著運行時間延長,處理效果都不太理想。常規建議採用預處理軟化+蒸發或者反滲透膜技術。
Ⅶ 幾種脫硫廢水處理工藝什麼樣子的呢
1、脫硫廢水蒸發濃縮
通過蒸發和乾燥設備能夠讓脫硫廢水分離成為高質量的內水或水蒸氣容以及固體廢棄物,可以實現水的循環使用,可以完成火力發電廠廢水零排放,此方法的缺點是需要高額的投資,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實際運行的實例。
2、脫硫廢水的生物處理
脫硫廢水中COD固然不高,但有別於一般的廢水,脫硫廢水形成的化學需氧量的主要因素是還原態的無機物,並不是有機物,脫硫廢水還有高鹽度,高氨氮和高總氮的特點,這說明脫硫廢水的可生化性很差。
3、微生物燃料電池對脫硫廢水的處理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將廢水中有機物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時將產生的電能回收,實現了能量轉化。
近年來,隨著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迅速發展,作為一種新的反應裝置有著高效的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和產電回收能源的雙重效果,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發展不可限量,將微生物燃料電池與脫硫廢水處理結合起來會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Ⅷ 脫硫廢水零排放深度處理工藝哪個更好
現階段的話,還是用膜濃縮減量後濃水送到MVR蒸發結晶最靠譜,運行業績內也最多,工藝相對容最成熟
煙道蒸發法只在幾個電廠有實驗性的小試中試,還沒有運行的案例。而且致命缺點根本沒解決,影響鍋爐熱效率,影響飛灰的二次售賣
至於其他的工藝,更不成熟,就不提了
Ⅸ 煙氣脫硫的方法有哪些
1) 鈣法(以石灰石/石灰-石膏為主)
2) 氨法(氨或者碳銨)
3) 鎂法(氧化鎂)
4) 鈉法(碳酸鈉、氫氧化鈉)
5) 有機鹼法
6) 活性炭法
7) 海水法等
Ⅹ 生化池能處理脫硫廢水嗎
污水進入廠區先通過①截流井(讓廠能處理的污水進入廠區進行處理)進入②粗格柵(打撈較大的渣滓),再依次通過③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④細格柵(打撈較小的渣滓)、⑤沉沙池(以重力分離為基礎,將污水的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澱並排除)、⑥生化池(採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裡的BOD5、SS和以各種形式的氮或磷),進入⑦終沉池(排除剩餘污泥和迴流污泥)和⑧D型濾池(進一步減少SS,使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標准),再進入紫外線⑨消毒(殺滅水中的大腸桿菌)後,⑩完成出水。
污水處理廠現在採用的工藝大多是氧化溝工藝。氧化溝主要針對生活污水,適當的有些工業廢水也可,但對於工業廢水超過一半的水質來說,它幾乎無效。
氧化溝工藝又分為多種。
卡羅賽氧化溝工藝是一種多溝串聯系統。目前全球已有500多座卡羅賽氧化溝。它對BOD5的去除率高達95%——99%,脫氮率為90%,磷的去除率為50%。
工藝更為復雜全面的是奧貝爾氧化溝。大部分城市皆為奧貝爾氧化溝工藝。它的特點是依靠三溝工作狀態的轉換,省去污泥迴流,節省了電耗和基建費用。
開發基建投資低、能耗低、運行維護費用低的污水處理工藝,一直是人們的追求。SBR工藝,又叫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由於省去獨立的二沉池系統,布置緊湊且基建和運行費用低,而且處理效果好,尤其是具有極好的脫氮除磷功能,現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隨之計算機和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SBR工藝成功地應用於城市污水和各種工業廢水的處理。它的運行原理和傳統的活性污泥工藝完全一致,只是運行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