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岩氣廢水
① 請問給位專家:頁岩氣廢水處理技術有哪些
頁岩氣廢復水處理與石油開采廢水處理基制本上很相似。
首先廢水處理要考慮廢水中的成分以及含量,處理工藝的效率等。廢水處理技術也從常規的集中技術中選取。例如過濾、反滲透、離子交換等。具體採用什麼技術,要結合實際情況。
② 為什麼頁岩氣一開采地震就頻繁出現
目前的觀點是開采方法有關
由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球物理學家比爾·巴恩哈特(Bill Barnhart)領導、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的這份研究報告指出,人們在開采頁岩氣的過程中會通過處理井將廢水回注入地下,而這些廢水能夠滲入地震斷層並造成滑移,引發地震。
巴恩哈特稱,橫跨科羅拉多-新墨西哥邊界的油氣盆地曾在2011年發生5.3級地震,鄰近的特立尼達島和科羅拉多州均有震感並有房屋地基受損。該盆地並非地震頻發地區,曾經以生產煤炭為主,然而自從十多年前頁岩氣開采興起後,情況發生了變化。2001年起該盆地很多位置的地震活躍性大幅上升,甚至發生過5級以上的地震,這恰巧與天然氣開采和廢水注入激增的時間點相吻合。
巴恩哈特稱, 2011年11月發生在俄克拉荷馬州布拉格地區的5.7級地震是最大的一次,而幾個月前南科羅拉多地區發生的那次地震是第二大的「誘發」地震。
早前已有美國地震學家將頁岩氣開發中的廢水處理與該地區的地震關聯起來,例如俄克拉荷馬州和德克薩斯州。這一研究結果與之不謀而合。
此類研究引發了人們對水力壓裂法的批評,他們認為,水力壓裂法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水和化學品,產生的廢水還是地震頻發的幕後推手。
與之前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發現一樣,這項新研究僅關注了廢水注入在誘發地震方面的影響,而沒有探討開采方式和廢水特性的影響。巴恩哈特稱:「廢水注入是引發大型地震的主要原因,這已是各方共識。流體成分可能也有小部分影響,但流體本身才是決定性因素。」科學家認為廢水的體積和注入的流速也可能影響地震活躍性,但尚未有相關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