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物化處理
㈠ 焦油廢水物理化學處理方法都有哪些
廢水處理按其作用四類即物理處理、化處理、物理化物處理
專(1)物理處理通物理作屬用離、收廢水溶解呈懸浮狀態污染物質(包括油膜油珠)用重力離、離離、濾等(2)化處理向污水投加某種化物質利用化反應離、收污水污染物質用化沉澱、混凝、、氧化原(包括電解)等(3)物理化利用物理化作用除廢水污染物質主要吸附、離交換、膜離、萃取等(4)物處理通微物代謝作用使廢水呈溶液、膠體及微細懸浮狀態機性污染物質轉化穩定、害物質氧物處理厭氧物處理
歡迎追問
㈡ 有什麼物化法可以處理高COD廢水
1.活性炭曝氣吸附。活性炭的量和反應時間你要摸索一下,試驗嘛,不是實驗回,污染物又不相同。(西丁答廢水的效果,一般COD可從80000-120000,降到40000左右。降的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它的可生化性也降低了。)
2.然後,(不知道pH值是多少,最好調到5-8,為生化處理做准備)進行厭氧反應,最好是120g厭氧污泥/廢水L(這個比例你也可以再摸索一下),反應時間最好12h以上。
3.好養處理,6h以上。
僅供參考~
㈢ 廢水的物化處理工藝控制這么控制
物化處理,一般指的是化學沉澱,氧化還原,中和,絮凝沉澱,過濾等。我來一一專說明吧
化學沉澱:根屬據溶度積常數,控制加葯終點,一般需要看實際效果
氧化還原:這就靠控制氧化還原電位了,一般用orp計來控制加葯量得
中和:最簡單一台PH計搞定
絮凝沉澱:通過出水SS監測,和沉澱效果觀察
過濾:只能看過濾效果了,一般控制濾速,或者改換濾料來改變效果,也有在過濾前加葯的
㈣ 廢水物化處理用葯量的小試方法
用6個1L的大燒杯取水樣,把配製好的葯液,按分量遞增分加進廢水中,經攪拌--反應後,
1,觀察礬花的顆粒是否足夠大
2,比較礬花的沉降速度
3,比較處理後水樣的顏色變化
4,化驗處理後的COD差別
㈤ 酸鹼綜合廢水簡單的物化處理,污泥上浮的原因
根據你的描述,可能是聚丙烯醯胺(PAm)加多了,絮團顆粒大,版表面積較大,同時吸附了一部分空氣權,時污泥上浮。搖一搖污泥吸附的氣泡破碎,浮力變小,污泥又沉下去了。再者你們廠採用的是不是氣攪拌,如果是也有可能是因為曝氣量太大,使污泥絮團粘附太多氣泡導致的,可以適當減少曝氣量試試。這是剛剛把你的問題放環保通上,有人給出的答復,希望可以幫到你
㈥ 推薦廢水處理中物理化學處理方法的書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
國家環境總局出的
㈦ 什麼是物化處理法及其在污水處理中的優點
物化處理是指運用物理和化學的綜合作用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通常是指由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組成的廢水處理系統,或指包括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的單項處理方法,如吹脫、
吸附、萃取、電解、離子交換、反滲透等。
1935年W.魯道夫和E.H.特魯尼克開始試驗用物理化學處理系統處理污水。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廢水水質日趨復雜,廢水中許多污染物,如重金屬離子,用通常的生物處理法難以去除;許多復雜的有機物,生物難以降解;對有毒的污染物其濃度超過微生物的耐受限度時,生物處理法又不適用。為了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廢水排放標准越來越嚴格,對廢水回用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70年代以來,物理化學處理法得到廣泛重視和迅速發展。
物理化學處理既可以是獨立的處理系統,也可以是生物處理的後續處理措施。其工藝的選擇取決於廢水水質、排放或回收利用的水質要求、處理費用等。
為除去懸浮的和溶解的污染物而採用的化學混凝——沉澱和活性炭吸附的兩級處理,就是比較典型的一種物理化學處理系統。處理過程是在廢水中投加石灰,快速混合後,進行絮凝沉澱,除去大部分懸浮的和膠體的物質,同時除去一部分磷酸鹽。沉澱後的出水,流過活性炭接觸床,由於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溶解的污染物,如溶解的有機物等。活性炭要進行反沖洗和再生。沉澱池的沉渣經脫水、煅燒後,其中石灰可回收利用。煅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可用作調整沉澱出水的pH值。通過這個系統處理後,出水水質的代表性數據是:BOD(生化需氧量)5毫克/升、COD(化學需氧量)15毫克/升、懸浮物5毫克/升、磷0.15毫克/升、氮
2.6毫克/升。假若對水質有其他要求,還可增加相應的處理過程,如為了進一步脫氮,可以增加氨解析、離子交換或折點氯化。
物化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相比,物理化學處理法在污水處理中的優點是:
佔地面積可少1/4至1/2;出水水質好,而且效果比較穩定;對廢水水量、水溫和濃度變化的適應性較強;可以除去有害的重金屬離子;除磷、脫氮和脫色的效果好;可根據不同要求,選擇處理方案;處理系統的操作管理易於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但這種處理系統的設備費和日常運轉費較高,要比生物處理法消耗較多的能源和物料,因此決定處理工藝方案時要根據對出水水質的要求,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和對環境影響的全面分析。
㈧ 處理污水有物化法和生化法各是什麼意思
廢水物理處理法是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和去除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油珠)的方法。
方法有:①重力分離法,其處理單元有沉澱、上浮(氣浮)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澱池、沉砂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②離心分離法,其本身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設備有離心分離機、水旋分離器等。③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格柵、篩網,後者使用砂濾池、微孔濾機等。此外,還有廢水蒸發處理法、廢水氣液交換處理法、廢水高梯度磁分離處理法、廢水吸附處理法等。物理處理法的優點:設備大都較簡單,操作方便,分離效果良好,故使用極為廣泛。
廢水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廢水中呈溶解態或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降解作用,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處理方法。廢水生物處理技術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藝操作管 理方便可靠和無二次污染等顯著優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
廢水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轉移和轉化作用,從而使 廢水得到凈化的處理方法。其主要特徵是應用微生物特別是細菌,並在為充分發揮微生物的作用而專門設計的生化反應器中,將廢水中的污染物轉化為微生物細胞以及簡單的無機物。
與物理化學方法相比,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具有一系列的特點:由於污染物的生化轉化過程不需要高溫高壓,在溫和的條件下經過酶催化即可高效並相對徹底地完成,因此,處理費用低廉;對廢水水質的適用面寬;廢水生物處理法不加投葯劑,可以避免對水 質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生物處理效果良好,不僅去除了有機物、病原體、有毒物質,還能去除臭味,提高透明度,降低色度等。
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常採用的方法有厭氧生物處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
㈨ 有什麼物化法可以處理高COD廢水
1、混凝沉澱或混凝氣浮,後續一個砂濾,1mm粒徑的細沙,20000的COD大致可以降低到500~2000之間,,再用芬頓氧化,沉澱或氣浮回後答出水經過一次活性炭吸附處理,基本上做到100以下。
2、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
㈩ 廢水物化處理中總氮的去除率大概是多少
總氮包括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氮元素的去除主要是在相關微生物的內作用下生成容氮氣,用相關操作使氮氣揮發到大氣中;
如果你厭氧系統處理效果較高的話,總氮的去除效果就好,一般在30%-40%;好氧系統一般是通過污泥顆粒的吸附,通過排泥來達到的,這個效率在5%左右。
正常情況下,總氮的去除率在40%-45%之間。
因為採取的工藝不同,之前做過的工程(主要做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包括中試數據)總氮去除率在80%左右,硝酸鹽氮的去除率在85%-9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