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廢水槽

廢水槽

發布時間: 2020-12-15 17:42:25

廢水處理中,用來配鹼液槽用什麼材質好

玻璃鋼

② 電鍍廢水設計問題

高壓脈沖電凝-硅藻精土技術處理電鍍綜合廢水

文本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鄒 敏
南京嘉慶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吳曉翔

摘 要:採用高壓脈沖電凝-硅藻精土新技術、新工藝應用於2000t/d電鍍混合廢水改造工程,Cr6+,Ni2+,Cu2+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9.77%,99.90%和~100%,各項指標均達到了排放標准。該工藝與傳統的化學法比,具有處理能力強,速度快,佔地省,操作方便,運行可靠,投資省,處理成本低的特點。
關鍵詞:高壓脈沖電凝 硅藻精土 電鍍綜合廢水

一、前言
目前,我國某些地區的重金屬污染是比較嚴重的,究其原因是因為電鍍廠家多且分散,廢水實際達標排放率不高造成的。重金屬離子如六價鉻、鎳、銅、鋅、鎘等具有很強的毒性,對人、動物和農作物等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電鍍廢水超標排放對環境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目前國內外治理電鍍廢水使用的幾種方法中,鐵氧化法原料方便、價廉,但出水色感差、污泥量大;電解法投資大、耗電多、不經濟;離子交換法和薄膜法水質好,但再生、更換樹脂和膜片操作復雜,不易掌握。從諸方法中比較,化學法是較為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但自動化程度要求高,工藝流程較復雜,必須按鉻系、氰系、酸鹼、油、磷等分類處理後再進行綜合處理,設備多,工藝流程長。另外化學法必須投加多種葯劑,造成操作繁瑣、廢渣量大。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採用提出了高壓脈沖電凝-硅藻精土電鍍綜合廢水處理的新工藝和新技術,並在浙江益榮汽油機零部件有限公司得到成功應用。

二、工程概況
1、 工藝流程和處理設備
浙江益榮汽油機零部件有限公司電鍍綜合廢水排放量為2000t/d,排放標准執行(GB8978-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表1和表2中的一級排放標准。原廢水處理系統採用化學法工藝,因電鍍生產工藝無法分流各類廢水且原廢水中重金屬離子濃度高,使得原處理系統沒有達到設計目標。表1為實測的原廢水水質指標。
表1 原廢水水質
項 目 pH CODCr(mg/L) Cr6+(mg/L) Ni2+(mg/L) Cu2+(mg/L)
平均值 2.13~10.65 348.5 28.6 362.3 5.0
變化范圍 142~871 14.5~63.6 115~985 1.18~15.7
改造後的廢水處理系統採用了高壓脈沖電凝-硅藻精土新工藝,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工藝流程圖

高壓脈沖電凝機是工藝中的關鍵設備,共添置4台,3用1備,單台處理能力30t/h,電凝槽凈尺寸為3000×3000×3000mm。混凝反應沉澱池利用現有設備,增加1台硅藻精土乾粉加葯裝置,並更新PAM投加設備。
2、 處理效果
2004年元月5日開始系統試運行,2004年12月27日-28日,環境檢測站對該改造工程進行了驗收監測。結果見表2。
表2 電凝機出口及總排口水質監測結果
監測點位 pH Cr6+(mg/L) Ni2+(mg/L) Cu2+(mg/L)
電凝機出口 平均值 4.32~5.83 0.018 91.66 2.23
變化范圍 0.014~0.020 67.4~161 1.60~2.85
去除率(%) 99.94 74.8 55.4
總排口 平均值 6.72~7.34 0.066(注1) 0.68 <0.05
變化范圍 0.055~0.093 0.058~0.88 <0.05
去除率(%) 99.77 99.90 ~100
注1: 總排口Cr6+的濃度高於電凝機出口,主要原因是清水池、排放口以及管道溝渠中積存的污泥中的Cr6+釋放所致。
3、 處理成本
直接運行費用為1.65元/t廢水,其中:電費0.5元/t廢水,極板消耗0.7元/t廢水,酸、鹼、PAM、硅藻精土等葯劑費0.45元/t廢水。加上維修和折舊,處理成本約為2元/t廢水。

三、高壓脈沖電凝和硅藻精土作用原理
1、 高壓脈沖電凝技術作用原理
該技術突破傳統的低電壓、大電流之電解法,而採用高電壓小電流——高壓脈沖電凝法(HVES)。該法乃採用電化學原理,藉助外加高電壓作用產生電化學反應,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經單一電凝設備即可對廢水中的有機或無機物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進而凝聚、浮除,將污染物從水體中分離,可有效地去除電鍍綜合廢水中的Cr6+,Zn2+,Ni2+,Cu2+,Cd2+,CN,油,磷酸鹽以及COD,SS與色度。
高壓脈沖電凝設備系可溶性金屬鐵為極板,廢水進入電凝機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水溶液離解為H+與OH-。電凝機無需加葯的每個電解單元發生如下反應。
1.1 還原反應可去除Cr6+、色度
陰極上發生還原反應,產生氫分子。
2H+2e→2H→H2↑
此種新生態(H)既有很強的還原能力,可將六價鉻還原成三價鉻,並以氫氧化鉻沉澱去除。對於許多以氧化態成分為主的色素染料可將其還原為無色物質,而將廢水中色度去除。
Cr2O72-+6e+14H+→2Cr3++7H2O
CrO42-+3e+8H+→Cr3++4H2O
Cr3++3OH-→Cr(OH)3↓
1.2 除重金屬離子
重金屬離子與電解水中的OH—生成金屬氫氧化物,形成固態沉澱。
Cu2++2OH–→Cu(OH)2↓
Ni2++2OH–→Ni(OH)2↓
Cd2+2OHˉ→Cd(OH)2↓
Zn2++2OH–→Zn(OH)2↓
1.3 氧化反應可去除COD及CN—
陽極板主要反應:
Fe -2e→Fe2+
4OH–- 4e→2H2O+2O→2H2O+O2↑
陽極產生的新生態[O]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可以氧化水中有機或無機化合物,去除水中的COD。陽極上由於放出新生態(O)作為氧化劑,氧化CN—,將氰根破除。
CN—+ 2OH -2e→CNOˉ+ H2O
2CˉNO-+4OH-6e→2CO2+N2+ H2O
1.4 除磷
鐵極板受電化學作用析出的Fe2+被氧化成Fe3+和磷酸根反應沉澱,而且能與其它金屬形成共沉澱,達到最好的除磷效果。
Fe3+PO43–→FePO4 ↓
1.5 混凝作用去除SS
金屬極板在陽極板上離解出Fe2+與氧反應生成Fe3+,產生Fe(OH)3沉澱。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上述反應產生的Fe(OH)3活性很強,能與水中有機和無機雜質凝聚產生膠羽,以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比鋁鹽、鐵鹽之混凝劑對廢水中的懸浮物以及難於沉澱的細微離子等凝聚去除的效果更好。
1.6 浮除作用去除油脂和膠體
在電凝過程中,陽極與陰極表面不斷產生氧氣和氫氣,並以微細氣泡逸出,可以粘附於廢水中的絮狀物及油類物,令其密度變小而浮至水面,產生氣浮作用。它比傳統氣浮法用釋放器溶氣水產生的氣泡微小,效果更強。
2、 硅藻精土技術在電鍍廢水處理中的作用
由於經過電凝技術處理後的上清液受到pH值的影響,仍然會存在著一些重金屬離子如Ni2+,Cu2+等。一般情況下,為了進一步去除這些重金屬,常規的方法是加鹼提高廢水的pH值至9.5或更高,然後再加酸將pH值調至6~9。但如加入硅藻精土處理劑,pH值在7.5左右時,即可獲得很高的重金屬離子去除率。在實際工程中本單元的Ni2+去除率達到99.925%,Cu2+出水小於0.05mg/L。
硅藻在精選過程中把與硅藻共生的雜質分離除去,這樣使硅藻表面本已平衡的電位形成不平衡電位,在水處理時,硅藻精土處理劑被微量加入污水中後,在高速攪拌,或抽吸污水的泵機葉片旋轉下,瞬間散於水體之中,硅藻表面的不平衡電位能中和懸浮粒子的帶電性,使其相斥電位受到破壞而與硅藻形成繆羽,產生電位中和與沉澱作用,凝集成較大的絮花,借重力沉澱至底部,加上硅藻巨大的表面積,巨大的孔體積和較強的吸附力,把金屬離子吸附到硅藻表面,形成鏈式結構。由非晶體活性二氧化硅組成的硅藻,具有在水體中相聚和自由沉降為硅藻絮團的性能。再加上硅藻精土被改性後產生的絮凝作用,加快了硅藻絮團的沉積速度,能在很短時間內下沉與水體分離,從而起到去除重金屬離子的作用。

四、工藝技術特點及先進性
(1)電鍍線上產生的各類污水可集中到一個廢水調節池,不同於化學法對不同廢水分別進行處理。這是由於電凝系統對電鍍綜合廢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污染物具有還原、氧化、中和、絮凝、浮除分離等功效,完成混合廢水的處理。
(2)廢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簡短,設備佔地小,一次性投資少。
(3)對電鍍生產線產生的各類污染物有相當的安全系數及抗沖擊負荷能力。當廢水水質量變化時,調整靈活,應變快速。
(4)高壓脈沖電凝法突破傳統電解法固定使用極板,設備可定期自動將陰陽極板互換與活化。可撕裂極板鈍化膜,徹底解決了極板鈍化這一國內外電解設備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兩極板互換延長了電極壽命,減少耗材,而且省電,僅為普通電解法的1/15~1/20。
(5)自動化程度高。處理系統可實現pH、ORP、液位等自動控制和自動加酸、加鹼、加葯等。
(6)運行費用低。綜合處理成本約為2.0元/廢水,僅為化學及其它處理方法的1/5~1/3。

五、結論和討論
(1)高壓脈沖電凝-硅藻精土電鍍綜合廢水處理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工藝流程簡單,處理電鍍綜合廢水能力強,速度快,佔地省,操作方便,運行可靠,處理成本低。
(2)處理出水不僅達標排放標准,且可部分回用與生產,節約水資源,具有良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3)從目前工程運行的經驗來看,控制適當的廢水pH值進入電凝機十分關鍵,最佳pH值為3~5,pH高於6時電極極板易鈍化,並影響到處理效果。
(4)廢水水質變化時,電凝機的電流必須作相應的調整,目前還只能人工控制,因此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以便實現完全自動化控制,確保處理效果。

③ 怎樣處理含鎘工業污水

<<實用水處理技術叢書——重金屬廢水處理>>
這本書還不錯的,售價為22元~~~在網上也可以購買~~

下面是我在網上找到的相關資料,可以作為參考~~~
1.含鎘廢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
目前,實用的含鎘廢水處理方法包括氫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澱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氧化還原法、鐵氧體法、膜分離法等。因為中和沉澱法操作簡單、工藝成熟、投資省、中和劑來源廣,所以最常用的方法為中和沉澱法。在含鎘廢水中一般含有絡合劑(如氰化物),鎘離子難於沉澱,如果廢水中存在相當量的絡合劑,則必須預處理以破壞這些絡合劑,所以電鍍廢液及漂洗水中鎘的 有效沉澱程度取決於絡合劑的預處理情況。

1.2 工藝流程說明
含鎘、氰、鋅廢水收集在調節池一、調節池二,進行兩池交換間歇處理,在池中採用加鹼調PH值至8.5—9,同時加入NaClO並通入壓縮空氣攪拌,待完全去氰後,用泵抽入JD-5型電鍍廢水處理機氣浮一去除Zn 2+ ;氣浮一出水進入反應箱一加鹼調PH值=11—12,經氣浮二、氣浮三去除Cd(OH) 2 ,至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去除完畢,但PH值超標,因此,氣浮三出水進入反應箱二調PH值至6—9,然後流入中間水箱,為了確保出水水質達標,在中間水箱用泵將處理水打入過濾罐過濾,過濾後的水進入清水箱,檢驗合格後排放,處理工藝完成。
氣浮浮渣進入污泥干化池干化,干化後的污泥外運填埋。由於含鎘污泥有劇毒,需做混凝土池子密封深埋,防止其二次污染。
氣浮所需的壓力溶氣水來自處理後的清水箱,無需再用專門的清水,從而節約用水。壓力溶氣釋放器採用 TV-Ⅲ型不銹鋼專利產品,保證處理效果。
槽液人工裝入氰、鎘廢水槽液預處理槽,經預處理後用泵打入污泥干化池去掉沉渣,槽液廢水流入調節池與其他廢水一並處理。 1.3 反應原理及主要化學方程式:
1.3.1 含氰廢水處理:
一般採用鹼性氯化法,即向含氰廢水中投加氯系氧化劑,使氰化物第一步氧化為氰酸鹽(稱為不完全氧化),第二步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氮(稱為完全氧化)。工程中也常採用一次調整 PH=8.5-9,加氯氧化一小時,使氰化物氧化為氮及二氧化碳。有關化學反應式如下:
CN - +HClO → CNCl+OH -
CNCl+2OH - → CNO - +Cl - +H 2 O
2CNO - +4OH - +3Cl 2 → 2CO 2 ↑ +N 2 ↑ +6Cl - +2H 2 O
1.3.2 含鎘廢水處理:
最常用的方法為中和沉澱法, Cd 2+ 在鹼性狀態下水解生成難溶、穩定的Cd(OH) 2 沉澱,CN - 、NH 3 與鎘離子絡合將影響Cd 2+ 的水解沉澱,故廢水的處理首先必須去除CN - 和NH 3 。鑒於132廠含鎘廢水不含NH 3 ,故僅需加入NaClO或其它氯系氧化物破氰即可。
鎘離子在鹼性狀態下發生水解的反應式如下:
Cd 2+ +2H 2 O→Cd(OH) 2 ↓ +2H +
這一平衡反應隨著鹼度升高向右移從而利於Cd(OH) 2 的沉澱。但隨著鹼度增加易生成HCdO 2 - 離子,導致水溶液中總鎘升高,故PH應准確控制在11—12,才能使鎘離子完全沉澱。
1.3.3 含鋅廢水處理:
鋅是一種兩性元素,它的氫氧化物,既溶於強酸,又溶於強鹼。
在鋅鹽溶液中加適量的鹼可析出 Zn(OH) 2 白色沉澱,再加過量的鹼沉澱又復溶解:
Zn 2+ +2OH - → Zn(OH) 2 ↓
Zn(OH) 2 +2OH - → ZnO 2 2- +2H 2 O
反之,在鋅鹽溶液中,加適量的酸也可析出 Zn(OH) 2 白色沉澱,再加過量的酸沉澱又復溶解:
ZnO 2 2- +2H + → Zn(OH) 2 ↓
Zn(OH) 2 +2H + →Zn 2+ +2H 2 O
據試驗,鋅酸鹽溶液中用鹼調整 PH至8.5-9.0,則氫氧化鋅的沉澱快速而完全。
2.主要設備設施
2.1 調節池:在原有池子基礎上改建,池子規格L×B×H=7.7×3.4×2.3m,有效容積=59.6m 3 ,調節時間10小時。
2.2 原水泵:採用25 CQ -15型磁力驅動泵,Q=6.6m 3 /h,H=15mH 2 O,N=1.1KW,一用一備。
2.3 酸液提升泵、NaClO提升泵:塑料隔膜泵,型號104SJ32-25-100,Q=5m 3 /h,H=7mH 2 O,N=0.55KW。
2.4 加鹼泵、氰鎘槽液預處理泵:採用25 CQ -15型磁力驅動泵,Q=6.6m 3 /h,H=15mH 2 O,N=1.1KW,四台,二用二備。
2.5 JD-5型一體化電鍍廢水處理設備,外形尺寸L×B×H=4.5×2.8×2.7m,處理能力5t/h。
2.6 高、低位酸槽:L×B×H=1.0×0.75×1.0m,有效容積0.64m 3 ,PVC材料。
低位酸槽設置抬升濃硫酸罐的裝置,避免發生工傷事故;在將酸倒入低位酸槽時應多次、緩慢注入,邊加邊用壓縮空氣攪拌(注意壓縮空氣氣量),避免因加酸發生工傷事故和酸稀釋時大量放熱損壞酸槽。高位酸槽設水位計及液位計,自動控制將低位酸槽的酸打入高位酸槽。
2.7 高位鹼槽:L×B×H=0.75×0.75×1.0m,有效容積0.51m 3 ,不銹鋼材料。
低位鹼槽:L×B×H=1.5×0.75×1.0m,有效容積1.0m 3 ,不銹鋼材料。
鹼用手動葫蘆吊入。高位鹼槽設水位計和液位計,自動控制將低位鹼槽的鹼打入高位鹼槽。
2.8 高、低位NaClO槽:L×B×H=1.0×0.75×1.0m,有效容積0.64m 3 ,不銹鋼材料。
高位 NaClO槽設液位計,自動控制將低位NaClO槽的NaClO液打入高位NaClO槽。
2.9 氰、鎘槽液預處理槽:L×B×H=1.0×0.75×1.0m,有效容積0.64m 3 ,不銹鋼材料。
2.10 污泥干化池:L×B×H=2.5×1.2×1.0m,有效容積1.5m 3 ,兩座,輪流使用。
2.11 雨棚:L×B×H=10×7.5×4.5m,面積75m 2 ,採用鋼架結構,雨棚採用阻燃材料,四周採用鋼欄桿隔斷,地坪採用環氧玻璃鋼(三布五油)地坪。
3.運行
成都某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含鎘廢水處理站於1999年10月25日開始施工,12月18日竣工。從1999年12月22日開始正式投入運行,在以後的四個多月里,由成都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環境保護監測站對該站進行了連續監測,該站運行正常,出水也完全達到 達到國家 GB8978-96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規定排放標准。有關部分 監測結果見表 3-1。
表3-1 成都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含鎘廢水處理站總鎘監測結果 監測時間
監測方法
處理前含量 (mg/l)
處理後含量 (mg/l)
排放標准 (mg/l)

2000.01.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0.9
0.035
≤ 0.5

2000.01.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8.3
0.035
≤ 0.5

2000.04.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6.78
0.051
≤ 0.5

4.結論
目前,國內含鎘廢水的成功治理工程很少,而我公司已在成都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含鎘廢水處理站中成功地處理了此類廢水,接著,又在陝西省漢中市某廠成功處理該類廢水。 在含鎘廢水中一般含有絡合劑(如氰化物、氨等),絡合劑使鎘離子難於沉澱,如果廢水中存在相當量的絡合劑,則必須預處理以破壞這些絡合劑,所以電鍍廢液及漂洗水中鎘的有效沉澱程度取決於絡合劑的預處理情況。中和沉澱法操作簡單、工藝成熟、投資省、中和劑來源廣,所以除鎘最常用的方法為中和沉澱法。中和沉澱法去鎘的關鍵是嚴格控制 PH 值在 11-12 之間。含鎘污泥也有劇毒,需用混凝土密封深埋。本工程 採用一體化採用了 JD-5型一體化電鍍廢水處理設備,一台設備就是一座廢水處理站,使用該設備具有投資省、佔地少、能耗低,處理效果穩定可靠、操作維護簡單方便,能適應不同的鍍種產生的廢水,使其完全達標排放。

④ 電鍍的含銀廢水電解槽設計參數有哪些

SICOLAB整理含銀廢水電解槽設計參數
一、電極間的凈距,當為內平容板電極時,可採用10mm~20mm;當為同心雙筒電極時,可採用10mm。
二、電解槽內廢水宜採用快速循環,廢水通過電極間的最佳流速應根據能提高極限電流密度及降低能耗的原則確定,平板電極宜為300m/h~900m/h;同心雙筒電極宜為300m/h~1200m/h。
三、陰極電流密度應根據廢水含銀離子濃度等因素確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廢水中銀離子濃度大於400mg/L時,可採用0.10A/dm²~0.25A/dm²。
2 當廢水中銀離子濃度小於或等於400mg/L時,可採用0.10A/dm²~0.03A/dm²。
四、電解槽回收銀的極間電壓可採用1V~3V。

⑤ 廢水處理時10噸每小時的處理量該設計多大的槽體

是的,與處理工藝的選取和水質、排放要求等情況有關。只有具體到具體的工藝,確定下各個處理單元,然後根據水質和處理要求確定適當的設計參數,然後才能確定構築物的規格尺寸。

⑥ 槽液,槽渣和廢水處理污泥 怎麼理解

選用上海歐益環保科技高壓隔膜壓濾機,高效自動化運行,污泥含水率可降低至50%-60%

⑦ 城市污水排放口一定要做巴歇爾槽嗎

天津市污染源排放口規范化技術要求

1 范圍
適用於本市現有排污單位排放口(點、源)的規范化整治和新建、擴建及改建項目排放口的規范化建設。
2 引用標准
以下標准和規范所含條文,在本要求中被引用即構成本要求的條文,與本要求同效。
GB15562.1—1995 GB15562.2—1995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GB1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GB12349—90 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測量方法
HJ/T96-2003 pH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
HJ/T15-1996 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
JJG711-90 明渠堰槽流量計
CJ/T3008.1~5—93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准
HJ/T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技術要求
HJ/T76-2001 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T75-2001 火電廠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
HBC6-2001 環境保護產品認定技術要求 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
GB5085.3-1996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 浸出毒性鑒別
GB18597-2001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
當上述標准和規范被修訂時,應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義
3.1 排放口規范化
對污染源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雜訊強度)及排放方式進行規范化管理,使其達到便於採集樣品、便於自動監控、便於日常監督檢查的目的。
4 排放口規范化的原則
4.1 一切排污單位都要進行排放口規范化整治或建設工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排污單位,必須對排放口進行規范化整治或規范化建設,並安裝流量計測量流量,同時做好在線監測的基礎工作:
4.1.1 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的國控重點污染源;
4.1.2 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的排放大氣污染物的重點單位(含20噸/小時以上的燃煤鍋爐企業);
4.1.3 城市(鎮)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包括工業集中地)的污水處理廠;
4.1.4 日平均排放廢水100噸或化學需氧量30公斤以上的工業污染源。
4.2 列入總量控制指標的12種污染物(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氰化物、砷、汞、鉛、六價鉻和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放口,應當首先進行規范化整治或規范化建設。
4.3 污水排放中含第一類污染物的,應在車間或車間廢水處理設施排放口設置規范的采樣點位。
5 排放口規范化的步驟和內容
5.1 污染源排放口的現狀調查
排污單位對其每一個廢水、廢氣、固體廢物、雜訊等污染源排放口(點)進行污染源調查,了解各類排放口的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排放主要污染物的種類、濃度、數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對周圍的環境影響等。
5.2 排放口規范化的工程設計與施工
在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編制排放口工程設計方案、繪制工程圖紙,編制各排放口整治的預計費用、施工期、竣工日期。設計方案應符合本要求第6條的要求。
5.3 規范化排放口登記證的填寫及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的設置
排污單位按照國家標准GB15562.1-1995和GB45562.2-1995的要求,在各排放口規定的位置豎立標志牌。由區、縣環保局組織填寫並簽發《規范化排放口登記證》,完成排放口的立標工作。每個登記證應附有安裝標志牌位置的照片,並上報市環保局備案。
5.4 排放口規范化的檔案建立
為滿足以後的污染源監督管理工作需要,立標之後還應建立各排放口相應的監督管理檔案,內容包括排污單位名稱,排放口性質及編號,排放口的地理位置,排放口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及排放去向,立標情況,設施運行及日常現場監督檢查記錄等有關資料和記錄。
5.5 排放口規范化的驗收
排污單位在排放口規范化整治設備投入運行前,應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申請驗收,並提交相關資料。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在收到驗收申請後,對符合驗收條件的單位,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進行排放口規范化整治的,其驗收工作與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同時進行。
6 排放口規范化的方法和技術要求
6.1 污水排放口
6.1.1 凡生產經營場所集中在一個地點的單位,原則上只允許設污水和「清下水」排放口各一個;生產經營場所不在同一地點的單位,每個地點原則上只允許設一個排放口。個別單位確因特殊原因,其排放口設置需要超過允許數量的,須報經當地環保部門審核同意。排污單位已有多個排放口的,必須結合清污分流和污水合理調整,進行管網歸並整治。
6.1.2 應按《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和《水質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GB12997—1996)的規定,對一類污染物的監測,在車間或車間廢水處理設施排放口設置采樣點;對二類污染物的監測,在排污單位的總排放口設置采樣點。總排口位置原則上設在廠界處。對不具備條件的,必須經區、縣環保部門批准。
6.1.3 采樣點上應能滿足采樣要求。用暗管或暗渠排污的,要設置能滿足采樣條件的豎井或修建一段明渠。污水面在地面以下超過1米的,應配建取樣台階或梯架。壓力管道式排放口應安裝取樣閥門。
6.1.4 凡符合本要求第4.1,4.2條的單位,必須在單位總排放口上游能對全部污水束流的位置,根據地形和排水方式及排水量大小,修建一段特殊渠(管)道(測流段),以滿足測量流量的要求:
A. 計量水槽的選擇原則
a. 當排水量大於50立方米/小時,且地形條件較寬闊,適合建明渠內鑲巴歇爾水槽。
b. 當排水量不大於50立方米/小時,且地形條件較狹窄,適合小型渠內鑲三角堰或矩形堰。
c. 泵排水一般瞬時流量大,因此不管日排水量多少,都應加裝緩沖堰板,使水流勻速流入計量水槽。
B. 計量水槽測流段應符合下列規定:
a. 選用堰槽法或基於堰槽的流量計測流,須修建一段滿足《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准》(CJ/T3008.1~5—93)的明渠。
b. 選用流速儀法測流,須修建一段截面底部硬質平滑、截面形狀為規則幾何形,長度不小於3~5米的平直過渡水段,設計水深不小於0.1米(安裝水質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的設計水深應不小於0.3米)、流速不小於0.05米/秒。具體要求以流速儀使用說明為准。
c. 選用浮標法測流,應有一段橫斷面規則、溝底縱向無坡度、無彎曲、水流平穩、有一定液面高度的不少於10米的明渠。
d. 選用容器法測流,溢流口與受納水體應有適當落差或能用導水管形成落差,且流量較小。
C. 對於排污管道,測流段需加裝管道專用電磁流量計,但安裝流量計時管道必須凹進地面,在凹進底部安裝流量計,以達到滿量程計算。
6.1.5 水質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的采樣位置應盡量設在計量水槽流路的中央,采樣口距水面10~20厘米以下。對漂浮物較多的污水可採用10~20目的金屬篩網阻隔,避免漂浮物堵塞采樣口。
6.1.6 一般排污單位的排放口也應盡量安裝污水流量計,有困難的可安裝堰槽式測流裝置或其它計量裝置。堰槽式測流裝置應滿足《明渠堰槽流量計》(JJG711-90)標准要求。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應滿足《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HJ/T15-1996)標准要求。
6.1.7 確因情況特殊,不能修建測流段並安裝污水流量計的排污單位,應向環保部門申明原因,其污(廢)水流量計算方法應得到環保部門的認可。
6.1.8 水質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的安裝技術要求應符合《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HJ/T15-1996)、《pH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96-2003)、《環境保護產品認定技術要求 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HBC6-2001)以及《紫外(UV)吸收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技術要求》(HJ/T191-2005)等標準的要求。
6.1.9 廢水排放口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應設在排放口附近醒目處。若排放口隱蔽或在廠界外,則標志牌也可設在監測采樣點附近醒目處。
6.2 廢氣排放口
6.2.1 排放同類污染物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排氣筒 (不論其是否由同一生產工藝過程產生),若其距離小於其幾何高度之和,應在不影響生產、技術上可行的條件下,盡可能合並成一個排氣筒。
6.2.2 有組織排放廢氣的排氣筒高度應符合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有關規定。還應高出周圍200米半徑范圍內的最高建築物5米以上。達不到規定要求的,或對排放廢氣進行進一步處理,或對排氣筒實施整治。新污染源的排氣筒一般不應低於15米。
6.2.3 對有破損、漏風的排氣筒必須及時修復。
6.2.4 無組織排放有毒有害氣體的,凡有條件的,均應加裝引風裝置,進行收集、處理,改為有組織排放。新擴改項目需從嚴控制,一般情況下不應有無組織排放存在。
6.2.5 排氣筒應設置便於采樣、監測的采樣口和采樣監測平台。當采樣平台設置在離地面高度≥5m的位置時,應有通往平台的Z字梯/旋梯/升降梯。有凈化設施的,應在其進出口分別設置采樣口。
6.2.6 采樣孔、點數目和位置應按《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996)的規定設置。
a. 採集或連續測定顆粒物、氣態污染物排放濃度及排放量(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的位置,應設在管道氣流平穩段,並優先考慮垂直管道和煙道負壓區域。
b. 采樣口位置原則上應避開煙道彎頭和斷面急劇變化的部位。對顆粒物採集或連續測定,應設置在距彎頭、閥門、變徑管下遊方向不小於4倍直徑,和距上述部件上遊方向不小於2倍直徑處;對氣態污染物採集或連續測定,應設置在距彎頭、閥門、變徑管道下遊方向不小於2倍直徑處,和距上述部件上遊方向不小於0.5倍直徑處。對矩形煙道,其當量直徑D=2AB/(A+B),式中A、B為邊長。
c. 圓形煙道原則上設相互垂直的兩個采樣口。矩形煙道根據斷面積劃分,一般0.6平方米小塊應有一個測點,由測點數確定采樣孔數。
d. 采樣口徑一般不少於75毫米。當採取有毒或變溫氣體且采樣點煙道處於正壓狀態時,應加設防噴裝置。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的采樣口徑應按產品說明書要求確定。
e. 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的監測斷面下游0.5米處應預留參比方法采樣孔,供參比方法校準使用。參比采樣孔位置應不與連續監測系統測定位置重合,在互不影響測量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靠近。對於矩形煙道,若煙道截面的高度大於4米,則不宜在煙道頂層開設成參比方法采樣孔;若煙道截面的寬度大於4米,則應在煙道兩側開設成參比方法采樣孔,並設置多層采樣平台。
f. 當采樣口位置無法滿足上述要求時,其監測孔位置應盡可能選擇在氣流穩定的斷面,但孔位前直管段的長度必須大於後直管段的長度。
6.2.7火電廠、熱電廠、供熱鍋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的安裝技術要求應符合《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T76-2001)和《火電廠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T75-2001)等標準的要求。
6.2.8廢氣排放口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應設在排氣筒附近地面醒目處。
6.3 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
6.3.1 露天貯存冶煉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廢礦石、尾礦和其他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設置專用的貯存設施或堆放場地。易造成二次揚塵的,應採取不定時噴灑等防治措施。
6.3.2 有毒有害固體廢物等危險廢物必須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設施、專用堆放場所集中處置或貯存。專用堆放場地必須有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防治措施。禁止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6.3.3 各種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堆放場所和填埋場,必須有防火、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准和城市環境衛生標準的,限期改造。
6.3.4 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的滲濾污(廢)水達不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必須進行處理。
6.3.5 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有可能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須在其周圍設置監測井(孔),用以監測地下水的水質變化。
a. 背景值監測井(孔)與固廢貯存(處置)場所最大距離不超過3公里,深度應在地下水面3米之下。
b. 飽和帶監測井至少應包括三口井(孔),一口井遠離固廢貯存(處置)場所,用於提供直接受場所影響的地下水數據。
c. 充氣帶或非飽和帶監測用滲水器可沿場所四周設置。
6.3.6 一般性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佔用土地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應在其邊界各進出路口設置標志牌;面積大於100平方米、小於1平方公里的,應在其邊界主要路口設置標志牌。面積小於100平方米的應在醒目處設1個標志牌。危險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無論面積大小,其邊界都應採用牆體或鐵絲網封閉,並在其邊界各進出路口設置標志牌。
6.4 固定雜訊源
6.4.1 凡廠界雜訊超出功能區環境雜訊標准要求的,其雜訊源均應進行整治。
6.4.2 根據不同雜訊源情況,可採取減振降噪,吸聲處理降噪、隔聲處理降噪等措施,使其達到功能區標准要求。
6.4.3固定雜訊污染源(即其產生的雜訊超過國家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固定雜訊源)對邊界影響最大處,須按《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測量方法》(GB12349—90)的規定,設置環境雜訊監測點,並在該處附近醒目處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6.4.4 邊界上有若干個在聲環境中相對獨立的固定雜訊污染源擾民處,應分別設置環境雜訊監測點和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6.5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設置
6.5.1 一切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和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必須實行規范化整治,按照國家標准《環境保護圖形標志》(GB15562.1-1995和GB45562.2-1995)的規定,設置與之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6.5.2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設置位置應距污染物排放口(源)及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或采樣點較近且醒目處,並能長久保留,其中:雜訊排放源標志牌應設置在距選定監測點較近且醒目處。設置高度一般為: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上緣距離地面2米。
6.5.3 重點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以設置立式標志牌為主;一般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可根據情況分別選擇設置立式或平面固定式標志牌。
6.5.4 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口(源)或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設置提示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排放劇毒、致癌物及對人體有嚴重危害物質的排放口(源)或危險廢物貯存、處置場,設置警告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6.5.5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按照國家標准《環境保護圖形標志》(GB15562.1-1995和GB45562.2-1995)實行定點製作並由市環保局監制。
a. 標志牌的形狀及尺寸
警告標志牌形狀為三角形邊框,提示標志牌形狀為正方形邊框。
平面固定式標志牌外形尺寸:警告標志牌邊長0.42米,提示標志牌長0.48米、寬0.3米;立式固定式標志牌外形尺寸:警告標志牌邊長0.56米,提示標志牌長0.42米、寬0.42米,立柱高度為標志牌最上端距地面2米、地下0.3米。
b. 標志牌採用1.5~2毫米冷札鋼板,立柱採用38×4無縫鋼管,表面採用專用防偽膜。
c. 標志牌顏色
警告標志牌的背景和立柱為黃色,圖案、邊框、支架和輔助標志的文字為黑色;提示標志牌的背景和立柱為綠色,圖案、邊框、支架和輔助標志的文字為白色,文字字型為黑體字。
d. 標志牌輔助標志內容格式:第一行為企業名稱,第二行為排放口編號,第三行為污染物種類。標志牌輔助標志內容必須與排污申報登記表中相關內容一致。
排放口編號格式統一規定如下:
污水WS—××××× 廢氣FQ—×××××
雜訊ZS—××××× 固體廢物GF—×××××
編號的前兩個字母為排污類別代號,後五位為排放口順序編號。排放口的順序編號數字由當地環保部門自行規定。
6.5.6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的輔助標志上,需要填寫的欄目,應由市環境保護局統一規定填寫,要求字跡工整,字的顏色與標志牌顏色要總體協調。
6.6 排放口規范化的檔案建立
6.6.1 各級環保部門和排污單位均需使用由市環保局統一印製的《規范化排放口登記證》,並按要求認真填寫有關內容。
6.6.2 登記證與標志牌配套使用,由當地環保局簽發給有關排污單位。登記證的一覽表中的標志牌編號及登記卡上標志牌的編號應與標志牌輔助標志上的編號相一致。
6.6.3 當地環保局根據登記證的內容建立排放口管理檔案,如:排污單位名稱,排放口性質及編號,排放口地理位置、排放主要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排放去向,立標情況,設施運行情況及整改意見等。
7 排放口規范化的質量保證
7.1排放口規范化要求安裝的自動監控設備的計量認證
7.1.1排污單位應選擇使用進入國家環保總局和市環保局在線監測儀器設備名錄的自動監控設備,並將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配套設施的技術方案報市環保局備案。
7.1.2 污水流量計投入運行後,排污單位每年應向當地計量部門申請檢定,領取計量檢定證書。
7.1.3 暫時不能進行計量認證的自動監控設備應委託有監測資質的單位進行對比監測校驗,且每年不得少於二次。
7.2自動監控設備的運營管理
安裝流量計及其它自動監控設備的排污單位,應優先選擇具有環保設施運營資質的單位負責自動監控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
8 排放口規范化的驗收
8.1 驗收條件
8.1.1 廢水排放口
a. 每一獨立廠區廢水總排放口不超過兩個。
b. 需清污分流的單位實施了清污分流。
c. 廢水總排放口、廢水處理設施的進水、出水口均設置了具備便於采樣和流量測定條件的采樣口;排放一類污染物的車間排放口設置了具備便於采樣的采樣口。
d. 廢水總排放口的采樣口設在廠界處(特殊情況除外)。
e. 符合本要求第4.1,4.2條的重點排污單位的規范化排放口安裝了通過國家產品認證的流量計或在線監測裝置。在線監測儀器應滿足《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HJ/T15-1996)、《pH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HJ/T96-2003)、《環境保護產品認定技術要求 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HBC6-2001)以及《紫外(UV)吸收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技術要求》(HJ/T191-2005)等標準的要求。監控數據應實現排污單位,區、縣環保局和市環保局三級聯網。
f.一般整治單位的各廢水采樣口設置了符合標准計量要求的三角堰、矩形堰、測流槽等計量和記錄裝置。
8.1.2 廢氣排放口
a. 所有排氣筒均設置了的采樣孔及采樣平台。采樣孔及采樣平台的設置符合《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996)要求。
b. 有組織排放的廢氣,對其排氣筒數量、高度和泄漏情況進行了整治。工藝廢氣的排氣筒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4768-1996)的要求,鍋爐房煙囪的數量、高度符合天津市《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DB12/151-2003)的要求。
c. 火電廠、熱電廠、供熱鍋爐安裝的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應滿足《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T76-2001)和《火電廠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T75-2001)等標準的要求。監控數據應實現排污單位,區、縣環保局和市環保局三級聯網。
d. 對無組織排放的有毒有害氣體加裝了引風裝置,進行收集、處理後通過排氣筒集中排放,並設置有采樣點位。
8.1.3 固體廢物儲存、處置場
a. 一般固體廢物設置了專用儲存、處置場所。
b. 危險廢物設置了防雨、防揚散、防防滲漏、防流失等措施的專用堆放場所。貯存場所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GB18597-2001)的要求。
8.1.4 固定雜訊排放源
在固定雜訊源廠界雜訊敏感且對外界影響最大處設置了監測點。
8.1.5 排放口立標
a. 所有污染物排放口(源)及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都設置了符合國家標准《環境保護圖形標志》(GB15562.1-1995和GB45562.2-1995)要求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b.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設置在距采樣點(監測點)較近且醒目處,能長久保留。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上緣距地面2米。
c. 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口(源)及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設置提示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排放劇毒、致癌物及對人體有嚴重危害物質的排放口(源)及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設置警告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8.1.5 排放口建檔
a. 使用《規范化排放口登記證》,並按要求填寫有關內容。
b. 根據登記證的內容建立了排放口管理檔案(也括排污單位名稱、排放口性質及編號、排放口地理位置、排放主要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排放去向、立標情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等)。
8.2 驗收程序
8.2.1 資料審查
排污單位提供的排放口規范化資料應包括以下內容:
A. 基本情況
行業類別、主管部門、企業規模、主要產品、產量、原、輔材料及用量、本單位全年用水、用煤(油)量等。
附圖: 主要產品及原、輔材料表;單位方位及平面布置圖。
B. 主要生產工藝
主要產品生產工藝。
附圖:生產工藝流程圖。
C.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況
污染物種類、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點源、排放頻率、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口位置、污染物處理設施情況。
D. 廢水排放口整治內容
廢水總排放口、排放一類污染物車間排放口、各類污水處理設施進水口、出水口數量、位置;各采樣點、采樣平台設置情況、測流段位置;測流裝置或計量裝置類型、流量計型號、數量、整治時間;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數量,立標位置。
附圖:廢水排放口地理位置平面示意圖 、排放口照片;取樣、用水、排水流程及水平衡圖(需註明各廢水排放口及采樣點、測流段位置)。
E. 廢氣排放口整治內容
a. 鍋爐煙囪及工業廢氣排氣筒數量、高度、泄漏情況;各排氣筒采樣口位置、采樣平台設置情況、整治時間;環保圖形標志牌數量、立標位置。
b. 無組織廢氣排放的整治方案、整治時間;環保圖形標志牌數量、立標位置。
附圖:廢氣排放口地理位置平面示意圖 、排放口照片。
F. 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的整治內容
固體廢物種類、主要有害物質成份;貯存、堆放場數量、位置、條件;環保圖形標志牌數量、立標位置。
附圖: 固體廢物貯存、堆放場的地理位置平面示意圖 、監測點位照片;固體廢物產生源的主要工藝流程及物料平衡圖。
G. 固定雜訊排放源整治內容
主要固定雜訊源位置;廠界雜訊監測點位置;環保圖形標志牌數量、立標位置。
附圖: 雜訊源平面布置及周圍環境圖、監測點位照片。
H. 自動監控設備及配套設施
a. 自動監控設備驗收申請報告、驗收申請表、項目總結、項目資金決算書、有資質的監測單位提供的設備驗收對比測試報告。
b. 設備試運行30日的自動監測匯總列印數據,自動監控設備調試、校準以及檢測等技術資料。
c. 自動監控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d. 符合驗收技術規定和要求的其它有關資料。
e. 自動監控設備由第三方社會化運營管理的,排污單位需提供受委託社會化運營單位管理自動監控設備的合同。
I. 排放口規范化檔案
規范化排放口登記證主證和副證復印件;排放口規范化整治情況匯總表;排放口規范化整治驗收表。
8.2.2 現場檢查
在區、縣環保局調取排放口規范化整治單位實時監控數據;到排污單位排放口規范化整治現場進行檢查。
8.2.3 驗收意見
根據資料審查和現場檢查結果,形成驗收意見。對驗收不合格的排污單位提出整改要求。
8.3 驗收結果
8.3.1驗收合格的排污單位須將驗收材料報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其排放口規范化整治設備即可投入正常運行。
8.3.2 對實際未達到排放口規范化整治驗收條件的排污單位,由當地環境保護部門責令限期整改,並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法規、規章予以處罰。
9 排放口規范化設施的管理
9.1 運行管理
9.1.1 排污單位應將規范化排放口的相關設施納入本單位設備管理范圍,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選派責任心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兼、專職人員對排放口進行管理,做到責任明確、獎罰分明。
9.1.2 排污單位應負責排放口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轉,保持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的清晰完整,采樣口及在線監測儀器和設備的正常使用,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9.1.3 在排放口位置和污染物種類等有變化時,排污單位應及時報告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經批准後變更標志牌和登記證相應的內容。
9.2 監督管理
9.2.1 規范化排放口的相關設施(如:計量、監控裝置,標志牌等)屬污染治理設施的組成部分,各地環境保護部門應按照有關污染治理設施的監督管理規定,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9.2.2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設置安裝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移動和塗改。
9.2.3 自動監控設備安裝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閑置和破壞。

⑧ 電泳廢水沉降槽飄泥

1.傳統活性污泥法,污泥齡幾天的操控,如果進水濃度高,水量大(即污泥負荷高)時,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污泥負荷不高,如此污泥齡控制是不合理的。

2.如果你對各參數的操控理解比較透徹,那麼,不論是通過污泥濃度和排泥量算出來的,還是去通過控製得來得!都沒有關系。但要和其他參數一起考慮,總結各個情況下的最佳控制點。

3.曝氣池沉降性差,依據的參數是SV值,否則應用顯微鏡檢查絲狀菌的增殖情況。

4.上清液的混濁,多半是污泥負荷較高,導致生物活性增強不易沉降導致。通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多量的非活性污泥類原生動物,比如,側跳蟲,滴蟲等常見的快速游動型纖毛蟲。此類生物可以直接利用游離的細菌及有機物作為食物源。在負荷高時,游離不易絮凝的細菌增加,為此類生物提供了大量食物源,由此導致大量增生。不易絮凝的細菌和此類原生動物,導致活性污泥沉降變差。機理於此,還請自己體會。

5.飄泥產生的原因也很多,空間產生來源考察一下,是池底沉降後又浮上來,還是未沉降到池底就浮上來了呢?顏色,粘度,上浮物顯微鏡檢查都是要檢查的。少量產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大量產生,將使出水指標上升,曝氣池污泥量減少。

6.正常的微生物是不易被曝氣所打碎的,即使如此,在二沉池同樣,在水切力小的時候可以快速絮凝的。

7.溶解氧控制,是基於成本控制而言,而且是指曝氣池出口出水的溶解氧含量,曝氣池首端的曝氣要經常檢測,必須予以保證的,因為,吸附氧化的主要位置就在前三分之二的位置,為其絮凝做准備,試想,出口過度曝氣,其生物活性被動升高,怎麼利於二沉池的生物絮凝沉降呢?尤其是污泥老化時,污泥粘度升高,很容易粘附曝氣的小氣泡而有浮泥,不易沉降,更多芬頓污水處理葯劑與問題至http://www.cl39.com望採納。

⑨ 海爾冰箱底部廢水槽如何拆卸

一般是卡在上門的,往上抬一下試試能不能拿出來~

⑩ 廢水處理PH值調節 廢水槽300立方米 當廢水PH值有5提高到8時,需加多少片鹼

300*1000*10^(-5)*40=120(克)
300*1000*10^(8-14)*40=12(克)
總共用鹼:120+12=132克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